甘肃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7 17:45: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甘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甘肃财产保险业发展思考
【摘要】文章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甘肃财产保险业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从宏观层面、保险监管、各家财险发展历程等方面总结了40年来甘肃财产保险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并提出聚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聚焦深层竞争力培育、聚焦自主创新和供给能力建设、聚焦新科技带来动能转化、聚焦财产保险人才培养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业;财产保险;改革;甘肃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此我国开始进入到经济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1979年国务院出台“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策,标志着保险业的恢复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甘肃财产保险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变多样的过程,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在甘肃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甘肃财产保险业40年改革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及甘肃经济社会发生历史巨变的40年,也是财产保险业发生巨变的40年。回顾40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甘肃财产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是与国家改革开放及行业改革发展同步推进的。总体上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从1979年到1992年,逐步恢复和独家经营阶段。1979年,国务院作出“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决定。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兰州分公司成立,开始开展保险业务并申请筹建七里河、安宁、西固等经营机构。1981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兰州市公司更名为甘肃省分公司,中国人民保险甘肃省分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甘肃财产保险业获得新生,开始在全省开展业务。这一时期市场经营主体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处于独家垄断经营状态。伴随着改革开放及甘肃经济发展,我省财产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98万元跃升到1992年的1.83亿元,12年间增长36.8倍;保险密度由1980年的0.26元跃升到1992年的8.02元;保险深度由1980年的0.067%跃升到1992年的0.58%;开办险种由最初单一的财产保险扩展到包括财产险、人身险、责任险和信用险四大类上百个险种,为甘肃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二)从1993年到2001年,专业化经营和规范发展阶段。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称《保险法》)的颁布,为规范全国保险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也为甘肃保险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甘肃财产保险进入规范发展阶段。1996年5月,根据《保险法》关于产寿险分业经营的规定,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甘肃省分公司进行重组,成立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甘肃省分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甘肃省分公司,分别经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为加强对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2001年4月20日,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兰州特派员办事处(简称“兰州保监办”)正式成立,作为甘肃省商业保险的主管部门,依据中国保监会的授权,负责全省范围内的保险监管工作。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2004年2月6日,原兰州保监办正式更名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甘肃监管局(简称“甘肃保监局”)。《保险法》的颁布和“保监局”的成立,有力地促进甘肃财产保险业逐步走上了专业化规范发展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甘肃经济的发展,甘肃财险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保费规模从1993年的2.38亿元上升到2001年的9.03亿元,远远高于同期甘肃GDP增速;保险密度由1993年的10.26元上升到2001年的35.23元;保险深度由1993年的0.64%上升到2001年的0.85%。在这一阶段,随着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和中华联合等公司的成立,中国人民保险独家经营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市场化竞争机制初步建立。(三)从2002年到现在,主体多元化和提速发展阶段。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保险业开放进程加速,甘肃财产保险市场进入多元化竞争阶段。人寿财险、大地保险、永安保险、天安保险等保险公司相继在甘肃设立分支机构,市场化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了甘肃财产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从2002年到2017年,甘肃财产保险业也抓住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私家车爆发式增长、政府民生项目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9.77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65.73亿元,16年间增长16.9倍,保险密度提升60.57倍,保险深度提升1.9倍。通过近十多年的发展,由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再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甘肃财产保险市场体系也逐步建立。
甘肃财产保险业40年改革发展成就与经验
谈论甘肃文化旅游发展
在中国文学地图上,甘肃古代文学的地域特色无疑是十分明显与独特的。陇籍作家如东汉赵壹、王符,南北朝皇甫谧、傅玄,唐代“陇西三李”、“二牛”,宋代及以后如李梦阳、胡缵宗等,代表了甘肃古代文学风貌;此外王之涣、岑参等边塞诗人,杜甫、范仲淹、元缜、李商隐等文学家、政治家,他们或是旅居陇上,或是从军而来,或是来陇做官,都留下了相关绝唱,丰富了甘肃古代文学内涵,在文化旅游中具有多元价值和重要地位。
一、甘肃古代文学地域特色
反映独特的地域风貌和山川风物“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卢思道《从军行》)是西部典型气候的写照。“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胡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奇寒奇丽的景象;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阔“,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的悲壮,“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的劲拔警策,“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的苍凉等。来济《出玉关》、卢照邻《陇头水》、王之涣《塞下曲》、薛逢《凉州词》等对“陇坂”、“沙塞”、“黄沙”、“九曲黄河”等甘肃特有自然风物的描写,准确捕捉到甘肃文化的精髓。㈡体现特有的地域物产甘肃自古是名马的养殖基地,马文化是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如西汉的《郊祀歌·天马》、盛唐诗人张仲素的《天马辞》、晚唐诗人翁绶的《白马》等。还有苜蓿、石竹、鹦鹉、麝香、骆驼等陇物的记载和描写。
如“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杜甫《山寺》)、“羌女轻烽燧,胡儿掣骆驼”(杜甫《寓目》)。甘肃是葡萄、葡萄酒、夜光杯的主要产地,王翰的一首《凉州词》,不仅是其生动的记载,而且把边塞战士的豪放旷达之情渲染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甘肃各民族有着悠久的酒文化,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的“酒歌”,并伴有优美的舞蹈,如元缜的《西凉伎》。㈢传达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象和精神陇人在与大自然感应交流中积聚形成了陇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作为诗文则自然流露出独特地域特色。西部浩瀚的戈壁沙漠、连绵的群山培养了西部人豪放乐观、直爽简约、奔放流动、耿介正直、倔强顽强的品质;陇中陇东黄土高原积淀了陇人笃厚务实、和谐柔顺、韧性顽强的性格;蕴育出陇人热爱家园民族,关注民生疾苦的自觉而强烈的忧患意识。甘肃是古丝绸之路要塞,是东西文化交流碰撞之地和中西经济贸易黄金地带,使陇人胸怀天下、谦虚包容、处世不惊、关怀苍生的品格境界由是而生。
常年的民族战争炼就了英勇刚毅、尚武卫国的精神风尚,隐含的离别、望乡情感表达对和平的向往,令人荡气回肠。如朱庆馀《自萧关望临洮》、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权德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等。又如赵壹《刺世嫉邪赋》、胡缵宗《白龙吟》《不寐》、张澍《天心篇》、任其昌《流民叹》等。㈣具有强烈浓郁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特色甘肃自古就是多民族聚集地,各民族既保留其文化独特性,又相互融合成多元交融的独特文化体系,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奇葩。所以一方面是“烽火照山燃,鼙鼓声不断”“、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的战争惨状;另一方面是“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洛阳家家学胡乐”(王建《凉州行》)等民族融合的胜景。“刀剑作锄犁,耕田古城下。高秋禾黍多,无地放羊马”(唐·刘驾《田西边》)是西部独特的民族人文景观的典型写照。现存最早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歌谣《匈奴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体现出浓郁独特的民族审美文化。诸如“西凉伎”“、胡腾舞”、“狮子舞”、“胡旋”等民族特有的歌舞,羌笛、琵琶、胡琴、画角等特殊的西域乐器演奏、急管繁弦的场面等,都是甘肃文学所特有的表现内容。
二、甘肃古代文学的文化旅游发展意义
农机管理甘肃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机管理,维护农业机械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农副产品加工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动力机械及其它作业机械。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机管理、生产、销售、科研、教育、推广、维修、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增加对农机事业的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机管理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有利于生产,方便群众的原则,做好各项农机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甘肃农村税收改革状态及问题分析
【摘要】:长期以来,甘肃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甘肃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缓慢。自从2002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甘肃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甘肃农村税费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以便于更进一步的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甘肃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甘肃;农村税费改革;义务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的改革任务”。从2000年起,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由点到面逐步推开。2004年,中央着眼于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大局,做出了五年取消农业税的重大决定。甘肃省从2000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从2005年起,全省全面取消了农牧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在甘肃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面临着许多新旧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进一步推进甘肃农村税费改革的最大阻力,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就必须立足现实,结合我省实际,解决当前甘肃税费改革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一、甘肃农村税费改革的现状
1、甘肃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效
农村税费改革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继农村土地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2000年,甘肃省选择不同地域和经济类型的泾川等五县(区)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十五”期间,甘肃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取得重要成效,促进了甘肃社会、经济、教育各个方面的发展。2002年,取消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2003年,取消部分农业特产税品目,农民实现了“户户减负”;2004年,通过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区牧业税、牧区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2005年,全省全面取消农牧业税,终结了传统农业社会遗留的赋税制度,在农业生产环节实行“零税赋”。与改革前的“九五”期间相比,全省农民减负总额达到13.2亿元,人均65元。甘肃的农村税费改革有力地保证了全省的义务教育投入。去年分配甘肃省的8.5亿元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中,4.5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比改革前在“五统”中列支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增加1.8亿元。在甘肃省农村税费改革中,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初步遏制了农村乱收费、乱集资和各种摊配,有效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并保证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和发展。
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SWOT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安德鲁斯于1971年提出来的,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首个英文字母缩写。本文将尝试运用SWOT分析法对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内外部条件进行探究,以提出一系列具有甘肃民族特色、符合甘肃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建议。
一、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甘肃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区域,从先秦至魏晋北朝时期的西戎、氐羌、大月氏、匈奴、鲜卑,到隋唐宋元明清的吐蕃、党项、蒙古族、回族、藏族,都曾一度或长时间生活于陇原大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甘肃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除伊斯兰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外,特有民族文化以及以花儿、道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最为典型。(二)品牌优势。甘肃民族地区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外还有较好的文化品牌认知度。甘肃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而形成的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服饰等孕育了甘肃特有的民族风情。在甘肃现有的45个民族中,世袭长居的就有11个,独有民族3个。多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砖雕、木雕、石刻、皮影、剪纸、刺绣、器乐、曲艺、民间舞蹈、“花儿”对唱、宗教音乐等民间民俗文化,都将被精心保护、扶持发展。(三)政策优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落实到甘肃具体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支持甘肃的发展总体要求等重大问题上突出了文化因素,而且在《意见》中,就甘肃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提出具体的指导措施,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一)文化产业意识不强。甘肃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诸多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以长期的封闭性为代价的,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水平低,在发展甘肃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人们将文化产业等同于文化事业,只看到其公益性而看不到文化的商品性和产业属性,对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发展潜力缺乏认识,基层政府在看不清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发展文化产业更是缺乏积极主动性,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由于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多以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旅游业等表现形式为主,规模小、范围小,目前还没有形成较好的产业链,基础还比较薄弱。加之甘肃的民族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处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贫困地区,贫困是产业发展的阻滞。因此,大多数文化企业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投入,且资金有限,根本不能满足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文化产业人才匿乏。甘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持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民族技艺传承采用的是父子传承,师徒传承。而随着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年轻一带的远走他乡,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后继无人,是发展和保护民族产业迫待解决的问题。另外甘肃虽然具有很多民间工艺人,能工巧匠,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十分有限,不能将自己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这也阻碍了甘肃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
小议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小议内容摘要:甘肃省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西部省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最佳的选择。本文阐释了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行甘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资源的稀缺日益影响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资源枯竭与环境威胁的困境,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现实和亟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甘肃省由于历史等原因,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要走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就是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甘肃省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种经济发展模式
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种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
消费研究论文:甘肃农民消费理念探索
本文作者:王茹工作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影响甘肃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需求最重要的因素。从十多年间甘肃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居住领域,吃、住依然是甘肃农村居民消费的一个主要内容。即使收入有所增加,其需求的变动对收入的反应仍然迟缓,即需求缺乏弹性;相反,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对收入反应却很快,需求富有弹性。其中前者属于生存型消费,层次较低,后者属于发展、享受型消费,层次较高。一旦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层次就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跃进,消费结构也会向较高层次跃迁。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购买力、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与关键。产业结构2010年甘肃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比例为14.54∶48.17∶37.29,第三产业总体增长较快,但是甘肃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第三产业有效需求不足。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分别为40%、36.2%、30.6%、30.6%,发展中国家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大多在20%左右,而甘肃省农村居民2010年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才达到23.73%。农村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过低严重影响了甘肃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因此,目前我们在注重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影响的同时,更要注重强调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反作用,使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不确定性近年来,农民面临的不确定性日渐增强,主要表现为:(1)农村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农村居民往往倾向于通过减少当前消费支出、增加储蓄来应对未来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问题,这说明甘肃省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不足,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等制度仍不完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2)生产环境的不确定性,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甘肃省农业生产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能力弱,损失率高,农业生产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3)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确定性,甘肃省农业生产与市场经营户信息缺乏沟通,最新市场信息下乡入户难,农产品卖难等问题较为突出,致使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调整难度大,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对收入的影响很大。
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甘肃省农村居民吃、住等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仍然是消费支出的大项,农村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不高,需要加以合理引导。增加农民收入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根据甘肃自然条件状况,对马铃薯、苹果、洋葱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要重视;对党参、当归、甘草、大黄等中药材种植规模要进一步扩大;对畜牧业发展应该采取规模化养殖;对于大部分农产品经营者来说,必须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同时在内外包装上也要有所创新,比如在包装上要特别注明选购的理由和独特的卖点等,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2.要规范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产品信息平台,使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农业生产为此,我们急需建立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市场信息网络。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农民才能合理地调整生产,从而增加收入。3.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利用沼气、沼渣、沼液,提供农民生活用能,发展庭园经济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利于帮助农民节省燃料和用电,减少生活支出;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今后,需加强对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性强的若干主导产业的投资力度,如绿色能源产业和农村循环经济产业,只有这样,增加其研发投资,使产业结构、企业科技竞争力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变化。比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县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将丰富的农村水能资源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再以农村循环经济产业为例,稻花香集团提出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向饮料产业延伸,向饲料产业拓展,向养殖和有机肥料产业扩张,向生物化工产业推进,构建了“五级循环”产业链,打造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助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并付诸实施。随着这一战略的全面推进,稻花香已建立起以三峡坝(库)区农村为基地、以周边县市及其他地区为带动和辐射区域的湖北省最大的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园,直接和间接就业的农民已达到20万人。以上经验也值得甘肃省借鉴。增加有效供给,引导合理消费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基本保证是有效的供给,它也是优化供给结构,满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需要。因此,供给领域应重视市场细分,进行消费品市场的合理定位,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需求;提高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商品的比例,增加供给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此外,还要积极调整消费政策,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素质,倡导科学、合理、文明的消费观;重点针对文化、娱乐、卫生保健、旅游、通讯等产业,不断完善消费品供给结构,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标准要能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二是要完善财政政策,将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更多地用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保障和支持农业发展等方面;三是逐步建立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解决孤寡、残疾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对其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四是要建立适合甘肃农民的养老保险机制,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保险的积极性,解决农民的养老之忧。通过以上措施可以解除农村居民后顾之忧,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提高消费欲望,增加即期消费,从而促进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甘肃省科学均等化问题探究
本文作者:何蓉工作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1.各地区科技活动情况差异明显1)科技活动机构分布不均衡2004年-2007年,全省科技活动机构分布极不均等,差异明显。兰州市平均水平都在180个以上。除兰州市外,其余7市(州)机构数分布总体都很少,且呈现不均等,较多的是河东经济带的天水市和河西经济带的张掖市。庆阳和甘南的科技活动机构数是最少的,近四年均未超过10个,反映出这两个地区的科技基础还很薄弱,科技参与面还很低,形式科技产业的优势还很欠缺。2)每万人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极不均等每万人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在省内各地区分布差距比较明显,2004年-2007年,兰州市基本都保持在40人以上,绝对数远高于同期其他市(州),且比较稳定,年平均增长率为-0.01%。除兰州外,以张掖和金昌为代表的河西经济带的科技活动人员分布较河东经济带明显密集,这种差距的根源部分在于两个经济带的产业结构、产业链及其深度不同。从各市(州)的产业结构来看,工业型城市的科技人员分布密度远高于农业型城市,这说明,产业结构对一个地区的科技活动人员分布有很大影响,高农业结构的分布密度低于工农混合型结构,工农混合型结构低于高工业结构。3)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差距十分明显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在全省各地区不均等。总体上看,河西经济带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高于河东经济带。在河东经济带中除天水外,庆阳和定西等地较兰州、金昌都很少,四年间均未突破2000万元,且年平均增长率不足5%。两个民族自治地区,临夏和甘南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在全省处于最低水平,2007年仅为810万元和1021万元。2.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情况差异明显1)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差距很大2004年-2007年,居于前三位的是兰州、金昌和天水,其总量明显高于其他5市(州),分布差距较大。两个民族自治州处于全省最低水平,临夏州最低时仅为18人,甘南州仅为28人。这说明,兰州、金昌、天水等地在科技人员设置数和投入的安排上高于其他市(州)。2)R&D经费内部支出差距很大近四年,各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不均等,兰州市R&D经费内部支出每年占到全省总量的40%—50%,且以6.37%的年平均增长率逐年拉大与其他地区的差距,由2004年的96901.7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16609万元。而同期,庆阳、定西、临夏、甘南四地均很少突破千万元。如临夏、甘南、庆阳在2007的R&D经费内部支出仅为248元、546元、228元。差距由2004年的96720.7万元扩大到2007年的116381万元。2004年-2007年,全省R&D经费内部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基本维持在4%左右,在R&D上的财政支出比例比较稳定。在这方面,兰州市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23.69%下降到2007年的14%,下降近10个百分点。这说明了R&D经费内部支出的增长率低于兰州市财政支出的增长率。与R&D经费内部支出的增长一致,金昌市在财政支出中对这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且增长幅度较大,2007年较2004年高50个百分点,反映了近年来金昌市对R&D的高度重视。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较缓慢,支出总额差距明显1)人均科学技术支出各地区人均科学技术支出增长缓慢,且地区间分布不均等。以兰州、金昌、庆阳、甘南为样本,2004———2006年,兰州市人均科技支出最高,分别达到17.47元、23.39元、29.21元。金昌市基本保持11元的水平上。庆阳的人均科技之处最低,三年内仅为7.51元、8.10元、11.51元。2)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各地区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存在差距。从总体上来看,兰州市的支出比例明显地高于其他市(州),2004年为1.30%,2005年1.47%,2006年为1.51%。而同期其他市(州)均未超过1%。2006年,金昌为0.45%,甘南仅0.41%,兰州高于甘南1.1个百分点,差距明显存在。这说明,各地区科学技术支出的规模,不仅仅是受限于当地财政能力,更重要的是,各地区财政支出中对科学技术支出的比例安排就存在着明显的差距。4.甘肃省地区间基础科学研究均等化指数测算根据甘肃省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实际,对基础科学研究均等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我们认为主要由三大项或曰单项指标构成,即科技活动基本情况、研究与试验发展情况和科学技术支出。每一单项指标下面又有若干子指标,运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测算方法现对地区间基础科学研究均等化这一指标进行测算。均等化指数在这里是一个逆指标,均等化指数越大,则代表地区间基础科学研究越不均等;反之则代表地区间基础科学研究越均等。根据上图,四年度各地区基础科学研究均等化指数都较大,2004年为0.354,2005年略有下降,为0.256,2006年开始呈现上升态势,达0.332,到2007年,已增加至0.408。这说明,甘肃省地区间基础科学研究不均等问题比较突出,且不均等状况有加剧的趋势。
甘肃省基础科学研究不均等的根源分析
1.经费来源单一科技经费来源单一,是指甘肃省各地区基础科学研究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政府对科学技术的支出构成了各个地区科技经费的主要来源,这是影响地区间科技公平的重要因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经费总量少相对于东中部地区,甘肃是欠发达省份之一。而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出发展的科学技术事业更是与东中部地区有很大差距。2004年全国平均水平为129.17亿元,同期甘肃为32.59亿元,差距为96.58亿元,全国平均水平为甘肃的3.96倍。至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为229亿元,为同期甘肃的3.8倍,差距达168.79亿元。就省内各市(州)而言,人均科学技术支出最高的兰州市历年来也未突破30元。而庆阳的人均科技之处最低,三年内仅为7.51元、8.10元、11.51元。2)易受地区产业机构的影响科技经费来源单一,且总量较少,这就无法有效调节科学研究事业,当然也无法有效地缩小区域内差距、提升区域内科技服务质量。每一个地区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而不同的产业机构对科技有不同的需求,包括数量、质量、种类等等,这种不同的需求构成了对各地区科技事业不同的间接补助,即资金的第二来源。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我们选取河西经济带的张掖跟甘南民族自治地区就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项作一对比,2007年,张掖市GDP为1466371万元,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0.3%,甘南州GDP为353661万元,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0.29%,虽然在比例支出上大体相等,但由于GDP的不同,致使机构科技经费在内部支出规模上存在很大差距,张掖市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为4403.4万元,而甘南州仅为1021万元,前者为后者的4倍之多。因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地区间科技不均等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3.产业结构不同不同的产业对科技的需求不同,产业与科技发展的关联度很大。我们以三产各自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反映地区的产业结构,以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地区科技发展程度作为地区的科技实力,现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度作一分析。以2007年数据为例,8市(州)在不同产业领域内的产值占当地GDP的比重反映了该地区的三产比例状况,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逐一对每一个产业与科技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与科技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值达到-0.81769,即第一产业比例越大,科技实力总体越弱;第二产业与科技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069,这说明工业和建筑业能够积极地促进科技的发展、增强地区的科技实力,提升地区的科技服务水平,如2007年金昌市的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高达84.39%;第三产业与科技水平呈负相关系,相关系数为-0.0273。4.财政体制就甘肃省而言,各地区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很小,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是经济建设领域。2004———2006年,金昌、庆阳、甘南的科学技术支出比重都没有超过1%,兰州平均水平也只维持在1.4%。况且,2006年相对于2005年支出比例不增反降,金昌由0.6%下降到0.45%,庆阳由0.77%下降到0.75%,甘南由0.71%下降到0.41%。财政支出结构反映了政府职能结构,各地区差异化的政府职能结构也就决定了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分布不均等。“以工业兴市”、“以科教兴市”等这些不同的城市发展战略就是各个地方政府不同职能需求的集中体现,在这种背景下,很难保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都关注着贴近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
甘肃省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1.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要从过去的经济建设型政府逐渐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在政府日常工作中真正树立起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改变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片70面发展观。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推进社会领域的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次,要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增强各级政府的社会发展自觉性。在推进各项公共事业改革中要避免盲目追求完全市场化以追求效率的倾向,不把那些本应该由政府提供或扶持的社会公益产品或公共服务推向市场、推向社会。2.完善政府公共财政体制首先,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支出体系,逐步提高基础科学研究在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甘肃省各地区财政能力本身就很薄弱,如若不提高支出比例,那么经费来源单一的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规模就会很小,而相当的经费支出是基础科学研究实现均等化的财力保障。其次,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把公共财政更多的向市场机制无法调节或不便调节的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加强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向农村农业农民倾斜,向教育、科学、文化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倾斜,向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基层、困难群众倾斜,尽快完成从投资型财政体制向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转型。3.拓宽科技经费来源拓宽科技经费来源,摆脱单靠地方政府的局面,才能有效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广泛吸引个人、企业、人民团体、非政府组织等积极参与到科学事业中,投入科技经费、培训科技人员、参与科技研发,以切实提升地区的科技水平,提升地方政府为公众提供基础科学服务的效度。当财力、人员、科学技术都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保证人人都能享受到科技服务。4.设定甘肃省基础科学研究均等化标准均等化不是平均主义,每个地区、每个人都要自己不同的需求,但我们认为每个地区、每个人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保证其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甘肃省基础科学研究不均等问题的解决思路不是平均化,而是在设定一个基本标准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化,根据甘肃省情,设定《甘肃省基础科学研究均等化基本标准》。在这个基本标准的指导下,还可以设定各单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标准和具体措施。5.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创新科技管理办法。创新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加大对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研发部门等研究机构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激励他们多出科技创新成果,从而提高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一批科技队伍,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科技创新长效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创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基础,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提升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6.推进甘肃省基础科学研究均等化法制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实现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和均等化,也就是要求政府提供基于宪法权利的、公平的、制度的可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目前,就国家层面而言,有关基本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甘肃省也是如此。为保障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最基本权利,就必要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8月甘肃泥石流救灾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灾难无情人有情。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动员令,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灾情发生后,总书记、总理第一时间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同时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让群众安心,也给灾区群众吃上了定心丸。回良玉副总理也于当天下午赶赴灾区,随后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也作出批示。通过领导人的模范行动,得当指挥,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进甘南灾区。
同时,解放军、武警部队及时赶赴灾区,全力支持抢险救灾。当日上午兰州军区某集团军出动21集团军工兵团、防化团、步兵第56旅2400名战士,第一、第七医院共100人从甘肃、宁夏紧急赶赴灾区。同时调用在宁夏的两架直升机载爆破专家前往舟曲实施爆破作业任务。之后,陆续有部队奔赴甘南灾区。公安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紧急协调川、陕、鄂、粤、内蒙古等省区公安特警和公安消防、边防官兵1780名警力驰援灾区。人民子弟兵就是人民群众的靠山,更是救星,通过他们的行动,让灾区充满了情和爱。
就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全国各地机关团体和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爱心献给甘南灾区。中华全国总工会8日作出决定,向受灾地区紧急下拨300万元,用于遭受泥石流灾害职工的救助工作。中央财政向甘肃省紧急下拨综合财力补助资金5亿元,用于抢险救灾以及因灾倒塌房屋恢复重建等方面。甘肃省天水市委、市政府在全力作好人员和救灾物资中转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灾队伍赶赴灾区,首批捐款100万元、1000顶帐篷和一批机械设备已经抵达灾区,投入抢险救灾。而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将爱心和温暖送给甘南灾区。
泥石流是可怕的,给甘南带来了巨大损失,让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危害,泥石流带走了条鲜活的生命,但泥石流带不走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情和爱,带不走党和政府的温暖。相反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带来了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情和爱。甘南灾区的救灾工作已经证明了全国人民一条心,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温暖和爱,更有坚强的靠山。公务员之家:
汇报人:
农机驾驶违章处罚甘肃制度
第一条为维护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省境内省养公路以外的县乡道路以及村镇、田间、场院从事农机驾驶、操作及有关人员,违反本规定及有关农机安全生产法规的行为,均属农机违章。
第三条本规定在当地农机主管部门领导下,由农机监理部门贯彻执行。
第四条违章处罚应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违章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加重处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由当地公安部门处罚。违章造成事故,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第五条怂恿、迫使、指挥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违章的,除处罚直接违章者外,对怂恿、迫使、指挥者要加重处罚。
第六条违章涉及双方、多方责任的,按违章情节轻重,分别予以处罚;一人同时有两种以上违章的,分别处罚,合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