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7 13:25: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钢铁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钢铁产业集中度提论文
1中国钢铁产业的现状及其特征
1.1中国钢铁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显著发展,自1996年中国粗钢突破1亿大关以来,中国己经连续十多年粗钢产量排名世界第一,2007年全球67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13.435亿t,同比增长7.5%,这是连续第五年增速在7%以上。其中,我国产量为4.89亿t,同比增长15.7%,我国仍为全球第一大粗钢产量生产国;第二为日本,为1.2亿t;随后是美国的9720万t;此外还有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巴西和意大利。我国粗钢产量超过第二到第八的总和,占全球总产量的36.4%,2006年这一比例为33.8%,2005年为31%,2004年为26.2%,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05年,中国第一次成为钢铁净出口国。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运行良好,但是,在企业规模、品种结构、产品质量等方面,同一些钢铁强国如美国、德国等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专业化水平低、企业规模过小、投资分散、产品结构性失调是我国钢铁工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阻力。近年来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提升。国际铁矿石价格在连续多年里持续增长,其中2004年价格上涨18.6%,2005年价格上涨71.5%,2006年的价格上涨了19%。2007年仍然上涨9.5%,对进口矿石依赖度很高的中国众多钢铁企业这无疑造成相当大的成本压力。
1.2钢铁产业特征
(1)钢铁产业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与钢铁产业相关联的下游产业有建筑及房地产业、汽车、造船、家电、铁路等,与之相关联的上游产业有煤炭、能源、交通等。
(2)钢铁产业与国民经济呈正相关性。当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时,钢铁产业也会快速发展,体现在钢铁需求上升,价格上涨;当国民经济调整时,钢铁产业也会进行调整,体现在钢铁需求下降,价格下落。
浅论钢铁产业对韩国的影响
一、序论
中国钢铁产业是活跃国家经济所必须的供给原材料中较为重要产业之一,在近几年中GDP增长率呈持续、高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国钢铁产业在世界钢铁贸易里逐步形成了西方国家所谓的“威胁论”。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中国与韩国、日本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现在的中国钢铁产业正赶超韩国,向日本先进国家看齐。到目前为止,由于对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实体没有具体的研究,致使对整个钢铁产业的认识还远远不足,本文从中韩钢铁产业间存在的激烈竞争力入手,利用UNCOMTRADE钢铁产业贸易统计数据,通过对中韩两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变化和特征的分析,为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二、研究调查
近来对中韩研究的学者有韩金(2008),Im(2007),庞黄(2007),KimSuh(2006),金(2005),Nam(2004)等等。Im(2007)和KimSuh(2006)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和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中韩和韩日钢铁产业竞争力,确定了韩国钢铁产业处于“汉堡”的竞争力状态。除此之外的经济学者们主要针对中韩日钢铁产业竞争力和中韩日FTA对国家钢铁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分析。其次是针对韩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向上及发展战略的研究。其中,有SohnYou(2005),金(2006),Kim(2000)等等。吴(2001)通过中国钢铁产业的分析,导出对韩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启示。
还有,关于钢铁产业研究的中国学者是赵徐刘(2005),李(2004),谢(2003)等等。他们针对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变化,给钢铁产业的发展方向带来的巨大影响,通过中国钢铁产业在世界里地位提升的现况分析,提出钢铁产业的发展战略。或是针对WTO和FTA对中国钢铁产业带来巨大影响的分析。
据以上研究的考察,本研究主要借鉴韩金(2008)研究的分析方法,考察中韩钢铁产业的贸易构造特征,同时利用各种贸易指数,测定中韩钢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商品别的比较优势。
钢铁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
摘要:1996年中国粗钢产量突破1亿大关,中国已连续11年粗钢产量居世界第一,2005年中国第一次成为钢铁净出口国,然而中国钢铁产业却出现逆集中现象,而国际铁矿石自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四年上涨,特别是2008年,宝钢在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65%和71%的涨价协议后,又与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达成粉矿和块矿分别上涨79.88%和96.5%的协议。面对铁矿石的连续上涨,提高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钢铁产业;市场集中度;提高
1中国钢铁产业的现状及其特征
1.1中国钢铁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显著发展,自1996年中国粗钢突破1亿大关以来,中国己经连续十多年粗钢产量排名世界第一,2007年全球67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13.435亿t,同比增长7.5%,这是连续第五年增速在7%以上。其中,我国产量为4.89亿t,同比增长15.7%,我国仍为全球第一大粗钢产量生产国;第二为日本,为1.2亿t;随后是美国的9720万t;此外还有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巴西和意大利。我国粗钢产量超过第二到第八的总和,占全球总产量的36.4%,2006年这一比例为33.8%,2005年为31%,2004年为26.2%,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05年,中国第一次成为钢铁净出口国。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运行良好,但是,在企业规模、品种结构、产品质量等方面,同一些钢铁强国如美国、德国等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专业化水平低、企业规模过小、投资分散、产品结构性失调是我国钢铁工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阻力。近年来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大幅提升。国际铁矿石价格在连续多年里持续增长,其中2004年价格上涨18.6%,2005年价格上涨71.5%,2006年的价格上涨了19%。2007年仍然上涨9.5%,对进口矿石依赖度很高的中国众多钢铁企业这无疑造成相当大的成本压力。
1.2钢铁产业特征
小议我国钢铁产业议价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业在进口铁矿石定价权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我国钢铁产业议价能力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定价权议价能力铁矿石钢铁产业
2005年以来,铁矿石进口价格的飙升冲击着中国钢铁业的神经,让国内钢铁公司头痛;更让人不解的是:中国作为世界钢铁大国(产能居世界第一),却没有铁矿石的自主定价权,只能接受日本钢铁公司签定的合同价格。2005年2月22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与日本新日铁公司达成协议,自4月1日起铁矿石国际合约价格将比上一年度上涨71.5%。鉴于日本钢铁企业在亚洲铁矿石进口定价中的垄断地位,世界第五大钢铁公司韩国浦项公司和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宝钢相继接受了这一天价涨幅。随后,世界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趁火打劫,强硬要求其铁矿石离岸价上涨103%——114%。铁矿石价格的爆涨势必增加我国钢铁业的成本,虽然钢铁业可以将成本转移,但最终还是由下游制造业买单。这种不利的局面暴露了中国钢铁产业大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问题:身为世界钢铁巨人的中国为什么只是铁矿石价格的接受者,而没有多大的议价能力?如何才能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议价能力?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或产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取决于双方侃价能力的强弱对比。侃价能力首先体现在产业的集中化程度上,如果供方产业的集中化程度比买方产业高,其在产品定价上将占优势地位。供应商在向零散的买主销售产品时,往往能够在价格、质量及交货期上施加相当的影响。另外,侃价能力也体现在有无替代品上。如果供方在向某产业销售中不必与替代品竞争,则可增强其侃价能力。
从产业集中度方面来看,钢铁业处于劣势。世界铁矿石采矿业处于寡头垄断状态,前三大铁矿石生产企业垄断了目前世界铁矿石可贸易量的70%多,而世界钢铁业集中度则低得多。这就从总体上决定了钢铁业的弱侃价能力。从钢铁业内部情况来看,中国的钢铁业的侃价能力也与其地位不相匹配。自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亿吨以来,一直居于世界首位。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4年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2.67亿吨,是世界上唯一年产钢超过两亿吨的国家,2004年进口铁矿石2.08亿吨,比2003年猛增了6000万吨左右。预计2005年铁矿石的进口量将再增加4000万吨,达到2.48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50%,中国消费了世界铁矿石增量的绝大部分。这么大的钢铁产量、这么大的进口量为何没有赋予中国钢铁业的强议价能力,甚至也没有获得亚洲铁矿石的定价权?主要原因是中国钢铁业太过分散。我国目前大小钢厂有几百家之多,分散程度很高,最大的宝钢产量接近2000万吨,但是其在国内市场当中占据的份额仍然不足10%。这种集中度不高的局面使中国钢铁行业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用同一个声音说话,谈判能力自然很弱。有进出口权的钢厂、贸易商各自为政,分散地向供应商报价,甚至主动哄抬价格,这就大大削弱了买方的议价能力。相反,日本钢铁业近年来发展走下坡路,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但却仍然主导着亚洲铁矿石的定价权,主要原因是日本钢铁业集中度高,只有几家竞争能力很强的大型钢厂,他们很容易形成联盟,增加谈判的能力,所以国外铁矿石企业也更愿意同他们进行谈判。
铁矿石没有替代品。铁、钢是资源转化型产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必须依赖铁矿石资源,没有别的可以取代铁矿石,这也就加强了供方的议价能力。
发改委振兴钢铁产业计划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钢铁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2011年。
一、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20**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20**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占全国GDP的4%,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部分关键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是过剩。截至20**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大量进口,消费结构处于中低档水平。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四是产业集中度低,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五是资源控制力弱,国内铁矿资源禀赋低,自给率不足50%。六是流通秩序混乱。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投机经营倾向较重。
2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钢铁产业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当看到,钢铁产业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任务依然繁重,内需潜力巨大,钢铁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制定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小议钢铁产业升级的瓶颈与对策
摘要:对于正在加快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而言,钢铁工业仍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的突出矛盾导致戒国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遇到了瓶颈时期严重制约我国钢铁工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本文根据现阶段国内钢铁产业结构升级中出现的新特点,分析了钢铁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并深入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价格博弈;产业集中度;枝术创新;成本竞争
在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之后,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在3月20日公诸于众。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业的兴衰直接关系着下游产业的发展,在国家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钢铁产业Ⅲ页理成章地成为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首批出台的调整振兴规划之一。
这次调整主要是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我国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式发展所积累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比如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布局不合理等。中国钢铁业的危机既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关,也与钢铁业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关。下面通过研究与分析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升级中遭遇到的发展瓶颈及其形成动因,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实现钢铁产业结构升级遭遇到的瓶颈
如何提高我国钢铁产业议价能力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业在进口铁矿石定价权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我国钢铁产业议价能力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定价权议价能力铁矿石钢铁产业
2005年以来,铁矿石进口价格的飙升冲击着中国钢铁业的神经,让国内钢铁公司头痛;更让人不解的是:中国作为世界钢铁大国(产能居世界第一),却没有铁矿石的自主定价权,只能接受日本钢铁公司签定的合同价格。2005年2月22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与日本新日铁公司达成协议,自4月1日起铁矿石国际合约价格将比上一年度上涨71.5%。鉴于日本钢铁企业在亚洲铁矿石进口定价中的垄断地位,世界第五大钢铁公司韩国浦项公司和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宝钢相继接受了这一天价涨幅。随后,世界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趁火打劫,强硬要求其铁矿石离岸价上涨103%——114%。铁矿石价格的爆涨势必增加我国钢铁业的成本,虽然钢铁业可以将成本转移,但最终还是由下游制造业买单。这种不利的局面暴露了中国钢铁产业大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问题:身为世界钢铁巨人的中国为什么只是铁矿石价格的接受者,而没有多大的议价能力?如何才能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议价能力?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或产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取决于双方侃价能力的强弱对比。侃价能力首先体现在产业的集中化程度上,如果供方产业的集中化程度比买方产业高,其在产品定价上将占优势地位。供应商在向零散的买主销售产品时,往往能够在价格、质量及交货期上施加相当的影响。另外,侃价能力也体现在有无替代品上。如果供方在向某产业销售中不必与替代品竞争,则可增强其侃价能力。
从产业集中度方面来看,钢铁业处于劣势。世界铁矿石采矿业处于寡头垄断状态,前三大铁矿石生产企业垄断了目前世界铁矿石可贸易量的70%多,而世界钢铁业集中度则低得多。这就从总体上决定了钢铁业的弱侃价能力。从钢铁业内部情况来看,中国的钢铁业的侃价能力也与其地位不相匹配。自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亿吨以来,一直居于世界首位。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4年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2.67亿吨,是世界上唯一年产钢超过两亿吨的国家,2004年进口铁矿石2.08亿吨,比2003年猛增了6000万吨左右。预计2005年铁矿石的进口量将再增加4000万吨,达到2.48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50%,中国消费了世界铁矿石增量的绝大部分。这么大的钢铁产量、这么大的进口量为何没有赋予中国钢铁业的强议价能力,甚至也没有获得亚洲铁矿石的定价权?主要原因是中国钢铁业太过分散。我国目前大小钢厂有几百家之多,分散程度很高,最大的宝钢产量接近2000万吨,但是其在国内市场当中占据的份额仍然不足10%。这种集中度不高的局面使中国钢铁行业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用同一个声音说话,谈判能力自然很弱。有进出口权的钢厂、贸易商各自为政,分散地向供应商报价,甚至主动哄抬价格,这就大大削弱了买方的议价能力。相反,日本钢铁业近年来发展走下坡路,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但却仍然主导着亚洲铁矿石的定价权,主要原因是日本钢铁业集中度高,只有几家竞争能力很强的大型钢厂,他们很容易形成联盟,增加谈判的能力,所以国外铁矿石企业也更愿意同他们进行谈判。
铁矿石没有替代品。铁、钢是资源转化型产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必须依赖铁矿石资源,没有别的可以取代铁矿石,这也就加强了供方的议价能力。
钢铁产业调整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以改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以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为前提,培育发展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业格局,大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我市钢铁产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加强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一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平等协商、政府推动的基本原则。
改造升级与淘汰落后并重。不淘汰落后,二改造升级与淘汰落后相结合。淘汰落后是改造升级的前提。不允许改造升级,不改造升级也必须淘汰落后,确保顺利实现优胜劣汰。
整合现有资源,三控制增量与优化存量相结合。遵循“等量置换”和“减量置换”原则。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重组,严格控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建立有助于钢铁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避免再度出现反弹。
发改委钢铁产业调整工作计划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钢铁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20**年。
一、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20**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20**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占全国GDP的4%,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部分关键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截至20**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先进生产技术、高端产品研发和应用还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大量进口,消费结构处于中低档水平。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四是产业集中度低,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五是资源控制力弱,国内铁矿资源禀赋低,自给率不足50%。六是流通秩序混乱。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投机经营倾向较重。
2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钢铁产业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当看到,钢铁产业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必然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任务依然繁重,内需潜力巨大,钢铁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制定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钢铁产业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提高我国钢铁产业议价能力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钢铁业在进口铁矿石定价权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强我国钢铁产业议价能力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定价权议价能力铁矿石钢铁产业
2005年以来,铁矿石进口价格的飙升冲击着中国钢铁业的神经,让国内钢铁公司头痛;更让人不解的是:中国作为世界钢铁大国(产能居世界第一),却没有铁矿石的自主定价权,只能接受日本钢铁公司签定的合同价格。2005年2月22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与日本新日铁公司达成协议,自4月1日起铁矿石国际合约价格将比上一年度上涨71.5%。鉴于日本钢铁企业在亚洲铁矿石进口定价中的垄断地位,世界第五大钢铁公司韩国浦项公司和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宝钢相继接受了这一天价涨幅。随后,世界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趁火打劫,强硬要求其铁矿石离岸价上涨103%——114%。铁矿石价格的爆涨势必增加我国钢铁业的成本,虽然钢铁业可以将成本转移,但最终还是由下游制造业买单。这种不利的局面暴露了中国钢铁产业大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问题:身为世界钢铁巨人的中国为什么只是铁矿石价格的接受者,而没有多大的议价能力?如何才能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议价能力?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或产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取决于双方侃价能力的强弱对比。侃价能力首先体现在产业的集中化程度上,如果供方产业的集中化程度比买方产业高,其在产品定价上将占优势地位。供应商在向零散的买主销售产品时,往往能够在价格、质量及交货期上施加相当的影响。另外,侃价能力也体现在有无替代品上。如果供方在向某产业销售中不必与替代品竞争,则可增强其侃价能力。
从产业集中度方面来看,钢铁业处于劣势。世界铁矿石采矿业处于寡头垄断状态,前三大铁矿石生产企业垄断了目前世界铁矿石可贸易量的70%多,而世界钢铁业集中度则低得多。这就从总体上决定了钢铁业的弱侃价能力。从钢铁业内部情况来看,中国的钢铁业的侃价能力也与其地位不相匹配。自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亿吨以来,一直居于世界首位。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4年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2.67亿吨,是世界上唯一年产钢超过两亿吨的国家,2004年进口铁矿石2.08亿吨,比2003年猛增了6000万吨左右。预计2005年铁矿石的进口量将再增加4000万吨,达到2.48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50%,中国消费了世界铁矿石增量的绝大部分。这么大的钢铁产量、这么大的进口量为何没有赋予中国钢铁业的强议价能力,甚至也没有获得亚洲铁矿石的定价权?主要原因是中国钢铁业太过分散。我国目前大小钢厂有几百家之多,分散程度很高,最大的宝钢产量接近2000万吨,但是其在国内市场当中占据的份额仍然不足10%。这种集中度不高的局面使中国钢铁行业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用同一个声音说话,谈判能力自然很弱。有进出口权的钢厂、贸易商各自为政,分散地向供应商报价,甚至主动哄抬价格,这就大大削弱了买方的议价能力。相反,日本钢铁业近年来发展走下坡路,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但却仍然主导着亚洲铁矿石的定价权,主要原因是日本钢铁业集中度高,只有几家竞争能力很强的大型钢厂,他们很容易形成联盟,增加谈判的能力,所以国外铁矿石企业也更愿意同他们进行谈判。
铁矿石没有替代品。铁、钢是资源转化型产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必须依赖铁矿石资源,没有别的可以取代铁矿石,这也就加强了供方的议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