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保障措施案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7 13:18: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钢铁保障措施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钢铁保障措施案

钢铁保障措施案研究论文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研究

――背景

杨国华[1]

一、美国限制钢铁进口的历史及其影响[2]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进口产品适用“贸易救济法”(traderemedylaws),从而对国内产业进行贸易保护的国家之一。有资料显示,从1897年美国对原产于德国、阿根廷、丹麦、荷兰、法国、比利时和原奥地利-匈牙利的糖提起反补贴立案调查,至2001年底,美国共对进口产品提起不少于2771件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从1974年《美国贸易法》制定以来,直至2001年底,美国共提起了73起保障措施立案。2002年,美国正在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约308项,其中反倾销措施令248项、反补贴措施51项、保障措施9项。

在美国贸易保护措施调查中,钢铁产品成为主要受调查产品之一。根据可获得的资料的记载,美国对钢铁进口进行贸易保护措施调查最早可追溯到1921年。在该年度中,美国共对从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钢铁及钢铁制品提起了5件反倾销调查。从1921年至1979年的59年间,美国共对进口钢铁提起了100多件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年均立案数约为1.7件,在其年均反倾销和反补贴总立案中所占比重不足10%;1980年至2001年底,美国对进口钢铁提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立案数大约为538件,年均立案数约为25件,在其年均反倾销和反补贴总立案中所占比重约为42%;而从1995年至2001年短短7年时间里,贸易保护措施立案数(含3起保障措施立案)则高达约201件,年均约为29件,在其年均贸易保护措施总立案中所占比重高达66%。2002年,美国对钢铁产品正在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约179项,在所有贸易保护措施中所占比重为58%。

查看全文

钢铁保障措施案研究论文

一、美国限制钢铁进口的历史及其影响[2]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进口产品适用“贸易救济法”(traderemedylaws),从而对国内产业进行贸易保护的国家之一。有资料显示,从1897年美国对原产于德国、阿根廷、丹麦、荷兰、法国、比利时和原奥地利-匈牙利的糖提起反补贴立案调查,至2001年底,美国共对进口产品提起不少于2771件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从1974年《美国贸易法》制定以来,直至2001年底,美国共提起了73起保障措施立案。2002年,美国正在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约308项,其中反倾销措施令248项、反补贴措施51项、保障措施9项。

在美国贸易保护措施调查中,钢铁产品成为主要受调查产品之一。根据可获得的资料的记载,美国对钢铁进口进行贸易保护措施调查最早可追溯到1921年。在该年度中,美国共对从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钢铁及钢铁制品提起了5件反倾销调查。从1921年至1979年的59年间,美国共对进口钢铁提起了100多件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年均立案数约为1.7件,在其年均反倾销和反补贴总立案中所占比重不足10%;1980年至2001年底,美国对进口钢铁提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立案数大约为538件,年均立案数约为25件,在其年均反倾销和反补贴总立案中所占比重约为42%;而从1995年至2001年短短7年时间里,贸易保护措施立案数(含3起保障措施立案)则高达约201件,年均约为29件,在其年均贸易保护措施总立案中所占比重高达66%。2002年,美国对钢铁产品正在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约179项,在所有贸易保护措施中所占比重为58%。

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进口、[3]保护国内相关产业、为该产业的调整提供一个较长的缓冲期、增加财政收入甚至促进经济复苏等作用。但美国是全球钢铁的主要进口国。以1999年为例,美国当年共进口钢铁3310万吨,在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总进口量(9420万吨)中所占比重为35%。因此,美国对钢铁进口所采取的任何限制措施均可能给全球钢铁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钢铁保护之风盛行也可能引起国际钢铁贸易格局的动荡,减少钢铁市场和价格的可预见性。这种状况除了对本国相关行业及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之外,也可能对出口国和地区的生产、就业等带来不利影响。20世纪90年代,国际市场上钢铁产品的价格非常不稳定,这与钢铁领域的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应该说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如果频繁采取与多边贸易规则不符的贸易保护措施,则有可能被认为在向出口国和地区的钢铁生产商转移本国钢铁行业重组的成本,这无疑会被视为是一种旨在向外国出口生产商转嫁损失的不公平行为,其结果是使出口国和地区的钢铁生产商被置于与立案国生产商不同的位置上。

此外,如果一项保护措施带来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跟着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则不仅仅是对全球钢铁贸易带来影响的问题,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对世界贸易产生影响,从而不利于贸易自由化目标的实现。

二、美国对钢铁进口采取保障措施的原因及其影响

查看全文

外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程序研究论文

这是中国在WTO的第一个案件

――作者

这是WTO有史以来最大、最复杂的案件

――美国上诉书面陈述

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宣布,对10种进口钢材采取保障措施,在为期3年的时间里,加征最高达30%的关税。[1]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WTO成员将本案提交WTO争端解决机制。是为“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2]

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是中国在WTO中第一案,是中国成为WTO成员后,使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议,合法保护自己贸易利益的具体体现。这个案件标志着中国未来解决与其他WTO成员的争议,多了一条稳定、可预见的途径。对于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来说,和平解决争议,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案对中国不仅仅具有保护具体贸易利益的作用,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查看全文

保障措施贸易救济论文

摘要:保障措施是WTO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之一,它的实施会对产品的进口国、出口国和第三国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先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它的实施效应,再从实证角度对我国发生的保障措施案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论证分析。

关键词:保障措施进口出口效应

保障措施,是指一经济体在某种产品进口大量增长以致其生产同类或与之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遭受损害时,为补救损害或便利产业调整而针对引起损害的进口产品采取的临时进口限制措施。WTO的保障措施规则是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制定的允许成员国在特定的情势下为缓解因履行条约中的承诺和义务所引起的暂时的困难或压力而暂时背离其承诺或义务的规定。

一、保障措施的实施效应

由于采取保障措施的条件主要在于成员方履行关税减让和取消数量限制义务而导致的国内产业的损害,因而保障措施最常用的方式为提高关税或实施数量限制。

(一)对进口国的经济影响效应。如果一进口国对一出口国采取保障措施,假设是以提高关税的方式进行,那么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首先会使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上升,国内市场该产品的价格也会上升。如果关税征收国是一进口小国,其对国际市场价格和效应的影响也很小;如果关税征收国是一进口大国,由于其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征收关税会使该产品的进口减少,需求下降,使得进口产品国际价格下跌,其征收关税后的经济效应。

查看全文

WTO保障策略的法律适用性探讨论文

关键词:WTO保障措施法律实践

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决定根据美国201保障条款,对进口钢铁实行最终救济方案。根据该方案,美国将对板坯、板材、长板等进口的主要钢铁品种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或高达8%-30%不等的关税,这一措施涉及日本、欧盟、韩国、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巴西等钢铁产品对美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决定做出后,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目前已经有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瑞士、挪威六方就美国“201保障措施”在日内瓦提出与美磋商,这一争端很可能成为涉及成员国最多、涉及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而且美国的这一逆行很可能会引起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美国采取保障措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为了为其日益没落的钢铁产业赢得结构调整的时间,但是WTO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组织,一切争端必须经过争端解决小组做出裁决才能确定其是否违法,受美国保障措施影响的国家担负首要的举证责任,美国没有自证其罪的义务。研究一下WTO保障措施的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可以更好地认清美国201保障条款的违法性。

一、WTO保障措施立法介评保障措施是指:成员方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减少和免除其在WTO项下的义务,而不必承担责任。

在GATT1994中,具保障作用的条文主要有:第12条为保障国际收支平衡而实施的数量限制;第6条关于反补贴和反倾销措施;第20条一般例外;第21条安全例外等。而其中的核心条款是第19条“对特定产品的进口的紧急措施”。就其性质而言,保障措施在WTO体制内主要发挥“安全阀”的作用,关贸总协定第三任秘书长OliverLong曾有过经典的解释:“保障措施代表了两种相反目标之间的联系,一个目标是各国政府对放松贸易限制的尊重;另一个目标是给与各国政府一定的机动余地,以使他们能够在经济形势紧迫时通过实行限制性措施保护国内市场。”

保障措施在WTO体制中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一)保障措施协调了贸易自由化和各成员方维护经济主权的关系推进贸易自由化是WTO的宗旨之一,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由于承担关税减让和取消贸易壁垒的义务,成员方境内的某些产业部门短期内可能面临剧烈的市场竞争而陷入困境。保障措施使成员方能够在非常情况下采取措施保护其正当利益,使之在必要时可以适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从而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之间取得了平衡。

查看全文

钢铁保障措施研究论文

一、美国限制钢铁进口的历史及其影响[2]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对进口产品适用“贸易救济法”(traderemedylaws),从而对国内产业进行贸易保护的国家之一。有资料显示,从1897年美国对原产于德国、阿根廷、丹麦、荷兰、法国、比利时和原奥地利-匈牙利的糖提起反补贴立案调查,至2001年底,美国共对进口产品提起不少于2771件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从1974年《美国贸易法》制定以来,直至2001年底,美国共提起了73起保障措施立案。2002年,美国正在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约308项,其中反倾销措施令248项、反补贴措施51项、保障措施9项。

在美国贸易保护措施调查中,钢铁产品成为主要受调查产品之一。根据可获得的资料的记载,美国对钢铁进口进行贸易保护措施调查最早可追溯到1921年。在该年度中,美国共对从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钢铁及钢铁制品提起了5件反倾销调查。从1921年至1979年的59年间,美国共对进口钢铁提起了100多件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年均立案数约为1.7件,在其年均反倾销和反补贴总立案中所占比重不足10%;1980年至2001年底,美国对进口钢铁提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立案数大约为538件,年均立案数约为25件,在其年均反倾销和反补贴总立案中所占比重约为42%;而从1995年至2001年短短7年时间里,贸易保护措施立案数(含3起保障措施立案)则高达约201件,年均约为29件,在其年均贸易保护措施总立案中所占比重高达66%。2002年,美国对钢铁产品正在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约179项,在所有贸易保护措施中所占比重为58%。

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进口、[3]保护国内相关产业、为该产业的调整提供一个较长的缓冲期、增加财政收入甚至促进经济复苏等作用。但美国是全球钢铁的主要进口国。以1999年为例,美国当年共进口钢铁3310万吨,在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总进口量(9420万吨)中所占比重为35%。因此,美国对钢铁进口所采取的任何限制措施均可能给全球钢铁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钢铁保护之风盛行也可能引起国际钢铁贸易格局的动荡,减少钢铁市场和价格的可预见性。这种状况除了对本国相关行业及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之外,也可能对出口国和地区的生产、就业等带来不利影响。20世纪90年代,国际市场上钢铁产品的价格非常不稳定,这与钢铁领域的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应该说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如果频繁采取与多边贸易规则不符的贸易保护措施,则有可能被认为在向出口国和地区的钢铁生产商转移本国钢铁行业重组的成本,这无疑会被视为是一种旨在向外国出口生产商转嫁损失的不公平行为,其结果是使出口国和地区的钢铁生产商被置于与立案国生产商不同的位置上。

此外,如果一项保护措施带来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跟着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则不仅仅是对全球钢铁贸易带来影响的问题,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对世界贸易产生影响,从而不利于贸易自由化目标的实现。

二、美国对钢铁进口采取保障措施的原因及其影响

查看全文

国际钢铁贸易新发展统计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运用归纳与统计方法,分析了当前国际钢铁贸易的新发展。研究发现,尽管国际钢铁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国钢铁贸易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钢铁贸易“质”和“量”的不平衡,以及国际钢铁企业发展规模的不平衡;在贸易保护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频频运用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加强本国钢铁市场的保护,对我国钢铁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构成巨大挑战。

[关键词]国际钢铁市场统计分析钢铁贸易保护

一、国际钢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钢铁产量的迅猛增长,国际钢铁贸易规模也随之扩大。过去五年,全球钢铁贸易额由1999年的126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3180亿美元,增长了152.4%。该期间除2001年全球钢铁贸易量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都出现较快增长。如表1所示:

2005年全球钢铁贸易额达3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8.0%。过去三年,全球钢铁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30.8%,远远高于同期国际钢铁生产增长率,以及世界经济的增产率。与此同时,钢铁贸易占世界商品贸易和世界制造业贸易的份额也随之增长。1999年~2002年,全球钢铁贸易占世界商品贸易和世界制造业贸易份额约为2.3%和3.0%,2005年该数字分别增长到3.1%和4.3%。图1给出了2000年与2005年世界主要产品贸易结构的比较情况。其中,钢铁、化工、燃料矿物等三类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有所上升,分别从2000年占世界商品贸易的2.3%、9.3%、13.7%提高到2005年的3.1%、10.9%、17.2%。而其余七类产品的贸易份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此可见,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份额,世界钢铁贸易的增长都保持在相对可观的水平。随着全球经济回暖,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世界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国际钢铁贸易在短期内还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国际钢铁贸易发展不平衡

查看全文

全球贸易摩擦试析论文

一、全球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使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主要手段的贸易摩擦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没有硝烟的战争”,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贸易摩擦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

从产品看,经济摩擦已从个别产品的倾销与反倾销摩擦阶段,开始逐步向多产业贸易摩擦和结构性贸易摩擦方向发展;从领域看,从货物贸易向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方向发展;从国别看,已从欧美贸易摩擦向美日贸易摩擦发展到今天的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发展。

(二)贸易摩擦的案件数量不断扩大

全球贸易摩擦近10年内数量大幅度上升。据统计,从1995年至2002年6月,全球共发起反倾销调查1979起,反补贴调查147起,保障措施案件(至2001年底)114起。1995年至今,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共立案275起。其中涉及全球范围的贸易摩擦有日美“汽车战”、欧美的“香蕉战”以及2002年3月份美国实施部分钢铁产品保障措施引发的全球钢铁贸易战等.仅2002年1—6月,WTO的14个成员对43个成员做出了111起反倾销终裁,终裁的数量与2001年同期的82起相比大幅度增加,增幅达26.12%。

查看全文

论钢铁企业经济保障措施

[摘要]中美钢铁保障措施案是我国入世后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的第一案,此案虽然美国败诉,但其国内钢铁产业得到了保护,我们不应单从表面上看此案,从该案中我们应该有所启示,即利用WTO规则保护本国利益。

[关键词]保障措施;WTO争端解决机制;WTO规则;本国利益

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宣布:对10种进口钢材保障措施,在为期3年的时间里,加征最高达30%的关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WTO成员将本案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争端方经过磋商、专家组审议、上诉审阶段,上诉机构于2003年11月10日作出最终裁决,认定美国的措施不符合WTO规定,至此,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落下帷幕,从宣布采取保障措施起历时21个月。美国对外宣称,美国钢铁行业在美国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他钢铁生产国一直对钢铁市场进行干预,对其钢铁业直接提供财政支持,造成全球钢铁产量严重过剩,世界市场供大于求。因此,美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的影响,财务困难,利润大幅下降,投资和市场份额收缩,许多企业已经寻求破产保护。美国对钢铁进口实施暂时的保障措施,是为了给美国钢铁产业提供一个机会,使之调整适应外国钢铁的大量进口。但人们普遍认为,在将于2002年11月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中,总统为共和党争取钢铁工人的选票,在OECD中向久拖不决的钢铁全球限产谈判施加压力,并且利用保障措施给钢铁业提供产业调整的机会等,是美国采取保障措施的真正原因。由钢铁措施案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利用WTO规则“一箭多雕”,美国是WTO中的一匹狼,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对WTO规则的精深掌握以及法律谈判经验和谈判人才是我们暂时无法相比的,但是从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和其他一些涉及WTO的案例如中美大蒜倾销、蜂蜜倾销、自行车倾销案以及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案中,我们应思考一些问题:运用WTO规则保护本国产业是不是就不是WTO良民?是不是我们一味地遵守WTO规则,一味地被动接受人家的指控人家就会良心发现不为难我们?我们应不应该学着运用WTO规则来维护我们国[1]家的利益?我们能不能也学学美国,也“玩”一下WTO规则?当然要“玩”就要对WTO规则真正的吃懂、吃透,才能真正地利用它,变不利为有利,另外我们也要转换思想,要变“良民”为“刁民”,就象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所说的“先把自己变成狼”,这是对付狼的最好办法。在国际交往中只有利益可言,如果过份强调诚实信用可能会让我们吃很多哑巴亏,况且,笔者认为,在WTO规则的合法框架下活动,也并不就是刁民。限于水平和篇幅,笔者仅就以下几个中国可以利用的WTO规则和中国在谈判中可应用的策略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理解WTO规则,善用WTO规则─保护民族工业

1.利用GATT1994第18条幼稚产业保护条款

WTO的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就是GATT1994第18条A节和C节,该条款允许发展中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目的,为促进特定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暂时偏离WTO的义务,即修改或撤销关税减让,或实施进口限制。援引该条,缔约方必须满足两个实质条件:第一,缔约方必须是只能维持低生活水平,经济处在发展初期阶段的国家。根据GATT的注释和补充规定,“初期”并非意味存在着对应的“中期”和“晚期”,只要尚未完成工业化,均可以认为属于“处在发展的初期”。据此,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均可视为第18条的第一类“处在发展初期”的国家。中国在加入WTO后亦属此列。第二个实质条件是,处于发展初期的缔约方认为,为了实施意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发展计划和政策,有必要修改或撤回关税减让以促进国内特定产业的建立(第18条第2款,第7款)。也就是说,援引第18条A节的缔约方需证明,其修改或撤回关税减让是为了促进国内特定产业的建立,而促进特定产业的建立,是实施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或政策的需要。

查看全文

钢铁保障措施分析论文

[摘要]中美钢铁保障措施案是我国入世后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的第一案,此案虽然美国败诉,但其国内钢铁产业得到了保护,我们不应单从表面上看此案,从该案中我们应该有所启示,即利用WTO规则保护本国利益。

[关键词]保障措施;WTO争端解决机制;WTO规则;本国利益

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宣布:对10种进口钢材保障措施,在为期3年的时间里,加征最高达30%的关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WTO成员将本案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争端方经过磋商、专家组审议、上诉审阶段,上诉机构于2003年11月10日作出最终裁决,认定美国的措施不符合WTO规定,至此,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落下帷幕,从宣布采取保障措施起历时21个月。美国对外宣称,美国钢铁行业在美国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他钢铁生产国一直对钢铁市场进行干预,对其钢铁业直接提供财政支持,造成全球钢铁产量严重过剩,世界市场供大于求。因此,美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的影响,财务困难,利润大幅下降,投资和市场份额收缩,许多企业已经寻求破产保护。美国对钢铁进口实施暂时的保障措施,是为了给美国钢铁产业提供一个机会,使之调整适应外国钢铁的大量进口。但人们普遍认为,在将于2002年11月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中,总统为共和党争取钢铁工人的选票,在OECD中向久拖不决的钢铁全球限产谈判施加压力,并且利用保障措施给钢铁业提供产业调整的机会等,是美国采取保障措施的真正原因。由钢铁措施案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利用WTO规则“一箭多雕”,美国是WTO中的一匹狼,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对WTO规则的精深掌握以及法律谈判经验和谈判人才是我们暂时无法相比的,但是从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和其他一些涉及WTO的案例如中美大蒜倾销、蜂蜜倾销、自行车倾销案以及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案中,我们应思考一些问题:运用WTO规则保护本国产业是不是就不是WTO良民?是不是我们一味地遵守WTO规则,一味地被动接受人家的指控人家就会良心发现不为难我们?我们应不应该学着运用WTO规则来维护我们国[1]家的利益?我们能不能也学学美国,也“玩”一下WTO规则?当然要“玩”就要对WTO规则真正的吃懂、吃透,才能真正地利用它,变不利为有利,另外我们也要转换思想,要变“良民”为“刁民”,就象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所说的“先把自己变成狼”,这是对付狼的最好办法。在国际交往中只有利益可言,如果过份强调诚实信用可能会让我们吃很多哑巴亏,况且,笔者认为,在WTO规则的合法框架下活动,也并不就是刁民。限于水平和篇幅,笔者仅就以下几个中国可以利用的WTO规则和中国在谈判中可应用的策略谈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理解WTO规则,善用WTO规则─保护民族工业

1.利用GATT1994第18条幼稚产业保护条款

WTO的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就是GATT1994第18条A节和C节,该条款允许发展中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目的,为促进特定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暂时偏离WTO的义务,即修改或撤销关税减让,或实施进口限制。援引该条,缔约方必须满足两个实质条件:第一,缔约方必须是只能维持低生活水平,经济处在发展初期阶段的国家。根据GATT的注释和补充规定,“初期”并非意味存在着对应的“中期”和“晚期”,只要尚未完成工业化,均可以认为属于“处在发展的初期”。据此,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均可视为第18条的第一类“处在发展初期”的国家。中国在加入WTO后亦属此列。第二个实质条件是,处于发展初期的缔约方认为,为了实施意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发展计划和政策,有必要修改或撤回关税减让以促进国内特定产业的建立(第18条第2款,第7款)。也就是说,援引第18条A节的缔约方需证明,其修改或撤回关税减让是为了促进国内特定产业的建立,而促进特定产业的建立,是实施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或政策的需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