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职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7 09:08: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干部职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务干部管理思考
非领导职务干部是党政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部队伍中设置非领导职务,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非领导职务干部队伍越来越庞大,如何对党政人才队伍中的这些比例不小、作用重要的阶层进行有效管理,调动其积极性和能动性,促其履好职、发挥有效作用,是关乎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战略和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
一、我市非领导职务干部队伍现状
队伍较大,比例不小。截止2004年底,我市共有科级及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2052人,占全市党政机关干部的20.2%。其中,厅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巡视员或助理巡视员)4人,占同级领导干部人数的12.5%;正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调研员)49人,占同级领导干部人数的40.8%;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助理调研员)93人;占同级领导干部人数的24.7%;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主任科员)594人,占同级领导干部人数的48.5%;副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副主任科员)1316人,占同级领导干部人数的78.8%。
多数见好,后进不少。近年来,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广大各级各部门非领导职务干部绝大多数都能充分发挥多岗锻炼,工作阅历和行业经验丰富的优势,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扎实工作、默默奉献,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过硬的作风、良好的业绩、较高的声望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广泛好评。但其间,一部分人却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身在其位不司其职,撞钟度日,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无所作为,专领薪水不干事;有的人甚至置党性和大局不顾,意志消沉、自由散漫、患得患失、怨天尤人、造谣中伤,影响极坏,其与身份格格不入的种种行为和表现令人深忧,严重影响了我市党政人才队伍的形象。这些表现较差者,以县区的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居多;而县区的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中,又以因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和违纪违规而改任的居多。
二、非领导职务干部表现后进的原因分析
在一定数量非领导职务干部身上存在以上这些种种令人担忧的后进表现,成因不少,细而分析,内外因共存。究其内因,表现有二:
领导干部职务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和任期管理工作,保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稳定,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正职领导成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
第三条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
第四条党政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应当保持稳定。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任满一个任期:
(一)达到退休年龄的;
(二)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或者不宜继续担任现职务的;
干部职务表通知
区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各乡镇党委,各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办,区各办局,各人民团体,区人武部党委:为巩固机构改革的成果,我部新制订了《扬州市广陵区干部职务名称表》(以下简称《名称表》),《名称表》已经区委研究批准,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遵照执行。附件:扬州市广陵区干部职务名称表中共扬州市广陵区委组织部**年3月29日附件:扬州市广陵区干部职务名称表一、区委、区纪委区委委员、候补委员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委员(区监察局局长、副局长)区委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区委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区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区机要保密局)(二级局)主任(局长)区委各部部长、副部长区委政法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区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区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二级局)主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区委处理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610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区委老干部局局长、副局长区信访局局长、副局长区档案局(区档案馆)局长(馆长)、副局长(副馆长),区委党史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区委党校校长、副校长(区行政学校校长、副校长,区社会主义学校校长、副校长)区委派出各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区委派出其他机构(区级机关工委等)工作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委员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各室主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派驻区直有关单位纪律检查组组长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派出各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派出其他机构工作委员会书记区直有关部委办局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上述单位设置的正、副局级非领导职务扬州市公安局广陵分局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二、区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书记、成员,常委会委员,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派出各街道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区政协党组书记、副书记、成员,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委员,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书记、成员,副院长、政治处主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副书记、成员,副检察长、政治处主任,区反贪污贿赂局局长上述单位设置的正、副局级非领导职务三、区政府区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副书记、成员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二级局)主任区人民政府各局局长、副局长,各办主任、副主任,党组(党委、总支)书记、副书记、成员(委员)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各街道办事处、扬州经济开发区广陵建设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扬州经济开发区广陵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等)主任、副主任区人民政府派出各街道人武部部长上述单位设置的正、副局级非领导职务其他二级局(安全生产监督局、国有资产管理局、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等)正职四、群众团体区总工会主席、副主席共青团扬州市广陵区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区妇女联合会主席、副主席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副主席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副主席区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区工商业联合会会长、副会长上述单位党组书记、副书记、成员上述单位设置的正、副局级非领导职务五、各乡(镇)各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乡(镇)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各乡(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副乡(镇)长各乡(镇)人武部部长上述单位设置的正、副局级非领导职务六、向区委备案区直各单位主任(局长)助理区属二级局单位党政副职
非领导职务干部研究思考
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贵州赫章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在干部队伍中的比重逐步增大,如何更好地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作用,是摆在县委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切实发挥好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促进作用,县委根据中央、省、地的有关政策,积极探索,认真研究,不断推进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的理科学化和制度化。
一、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现状
贵州赫章县现有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292人,占全县乡科级干部总数的29%;其中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86人,副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206人。全县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的平均年龄为49.6岁,其中35岁及以下20人,占6.8%;36-40岁26人,占8.9%;41-50岁71人,占24.3%;51岁以上175人,占60%。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中具有大学学历32人,占11%;大专学历84人,占28.7%;中专68人,占23.3%;高中及以下学历108人,占37%。
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新提拔担任。该类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长期任劳任怨,具备了提任上一级领导职务的条件,但又受领导职数的限制,不能提任领导职务,而提任非领导职务,先享受级别,条件成熟后再提拔担任实职领导干部;或是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时间长,为单位和集体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组织上为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拔其担任非领导职务,2007年以来,共有47名优秀的干部被提拨到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岗位上。二是从实职领导职务改任。由于年龄、任职年限、班子配备、结构需要等方面原因从领导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
二、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的做法及成效
(一)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一是规范非领导职务设置。按照《贵州省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实施办法》、中共毕节地委组织部、毕节地区人事局《关于做好地、县机关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审批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和要求,贵州赫章对县直党的机关、县人大机关、县政协机关、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工商业联合会、县直行政机关等七大类机关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进行了规范设置。二是加强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乡科级非领导职务管理的规定》,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任职资格和条件、管理内容和方式、实施方法和步骤,将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纳入县委管理的干部体制内,使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建立跟踪督查工作制度。为了切实落实好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县委组织部建立了跟踪督查工作制度,组成督查组深入各部门(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与部门(单位)领导交流意见、与非领导职务干部进行沟通等方式,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的出勤情况、职责分工等进行督查,并收集整理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制度。
非领导职务干部研究思考
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贵州赫章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在干部队伍中的比重逐步增大,如何更好地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作用,是摆在县委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切实发挥好他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促进作用,县委根据中央、省、地的有关政策,积极探索,认真研究,不断推进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的理科学化和制度化。
一、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现状
贵州赫章县现有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292人,占全县乡科级干部总数的29%;其中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86人,副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206人。全县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的平均年龄为49.6岁,其中35岁及以下20人,占6.8%;36-40岁26人,占8.9%;41-50岁71人,占24.3%;51岁以上175人,占60%。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中具有大学学历32人,占11%;大专学历84人,占28.7%;中专68人,占23.3%;高中及以下学历108人,占37%。
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新提拔担任。该类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长期任劳任怨,具备了提任上一级领导职务的条件,但又受领导职数的限制,不能提任领导职务,而提任非领导职务,先享受级别,条件成熟后再提拔担任实职领导干部;或是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时间长,为单位和集体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组织上为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拔其担任非领导职务,2007年以来,共有47名优秀的干部被提拨到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岗位上。二是从实职领导职务改任。由于年龄、任职年限、班子配备、结构需要等方面原因从领导职务改任非领导职务。
二、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的做法及成效
(一)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一是规范非领导职务设置。按照《贵州省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实施办法》、中共毕节地委组织部、毕节地区人事局《关于做好地、县机关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审批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和要求,贵州赫章对县直党的机关、县人大机关、县政协机关、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工商业联合会、县直行政机关等七大类机关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进行了规范设置。二是加强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乡科级非领导职务管理的规定》,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任职资格和条件、管理内容和方式、实施方法和步骤,将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纳入县委管理的干部体制内,使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建立跟踪督查工作制度。为了切实落实好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的有关规定,县委组织部建立了跟踪督查工作制度,组成督查组深入各部门(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与部门(单位)领导交流意见、与非领导职务干部进行沟通等方式,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的出勤情况、职责分工等进行督查,并收集整理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制度。
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规范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和任期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行政效率,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区乡(镇、街道)党委(工委)、政府(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席;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
第三条乡(科)级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
第四条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任满一个任期。
(一)达到退休年龄的;
(二)因健康原因不能或者不宜继续担任现职务的;
党政干部职务任期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和任期管理工作,保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稳定,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正职领导成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
第三条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
第四条党政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应当保持稳定。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任满一个任期:
(一)达到退休年龄的;
(二)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或者不宜继续担任现职务的;
党委干部职务任期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和任期管理工作,保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稳定,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正职领导成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
第三条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
第四条党政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应当保持稳定。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任满一个任期:
(一)达到退休年龄的;
(二)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或者不宜继续担任现职务的;
干部职务配套制度交流
领导职务任期制是对选任制、委任制领导干部担任某一职务的规定期限和在规定期限内对履行职责的要求进行明确规范的一种制度。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近年来,各地在推行任期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但是,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作为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目前发展还不够平衡和规范。因此,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亟需配套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干部任期时限亟待规范
领导干部任期制的内涵包括任职的时限规定,担任职务期限内应履行的职责、承担的义务,以及期满后因人制宜进行合理安置的有关规定。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的目的,就是以促进干部能下为突破口,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自19**年确立的干部退休制度,解决了党政领导干部“活到老、干到老”的难题,但没有解决“不到退休,决不退职”的难题。而任期制作为干部退休制度的延伸,可以较好地促进党政领导干部更新机制的建立。任期制的推行,给各级领导干部增加了压力,更带来了活力。任期制突破了领导职数、退出机制的瓶颈,消解了领导干部“职业堕性”,促进了干部保持蓬勃朝气,奋发进取。值得注意的是,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不但包括最高任职时限,还包括最低任职时限。按规定,没有特殊情况,领导干部必须任期届满,实现任期目标,才能调动或升迁。然而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单位,党政领导干部调动频繁,任期难以届满的问题较为普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十年五任县长”的怪事。根据《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一届市长任期5年。一般地,经过人民代表选举产生的市长必须干完5年才能接受调整,这是对人民代表权利的尊重,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要义。但是据中部某省省委组织部有关同志介绍,近两年来该省90多个县(市、区)中,只有一名县委书记在岗位上干满一届,其他党委一把手在任期内纷纷被调动岗位,任期制执行率只有1%。
干部在任期内变动频繁、任期随意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主要原因是现行任期制的制度和法规及政策还不够配套,难以适应干部制度改革整体推进的要求。
首先,目前,关于领导职务任期制的要求一般还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就使领导干部经常被调动成为可能;任期制的适用范围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定,导致各地在制度的贯彻执行中缺乏依据。例如,选任制干部的任期在法律、法规上都有规定,而委任制干部任期则无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有任期规定,而内设机构的领导职务则无任期规定。又如,有关任期制的制度有关表述也不严谨,“一般”、“应当”等模糊性规定较多,给制度和法规的贯彻执行留下较大的弹性和漏洞。此外,很多有关任期制的政策和规定还没有上升到法律、规章的高度,约束力不强,难以保证制度和法规的延续性。其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没有摆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根据规定,对干部的任用决策,主要依据民主集体中原则,由党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党委(常委)会成员在用人上具有同等权力。但班子成员之间的这一权力存在很大差异。一把手位置特殊,责任重大,在选人、用人时,其行为的自主性、地位的权威性和作用的决定性较为明显。
领导职务干部管理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五条规定“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可见非领导职务干部是党政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对公务员队伍中这个非凡阶层的治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好履行职责,是公务员队伍治理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非领导职务干部的来源
非领导职务干部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领导岗位转任。这占了绝大多数。这部分人以前大多做过地方或部门的领导,有的甚至还是“一把手”,具有较丰富的领导经验,办事能力也比较强,无论是政治理论功底、协调能力还是口头、文字表达能力,都应该说是具有一定基础的。只是由于年龄、任职年限、班子配备、结构需要等方面原因才从领导职务转为非领导职务。
二是新提拔担任。有些同志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扎实,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长期任劳任怨,但领导能力还不是十分突出。根据提拔“非领导职务干部”的有关规定,在编制和职数许可的前提下这部分人员可以提拔为非领导职务干部,享受同级领导的政治生活待遇,具体的晋升的办法在《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中有规定,同样要经过民主推荐、考察等程序,采取好中选优的办法产生。
无论是从领导岗位转任还是新提拔的非领导职务干部,都有某一方面的优势,都是党政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管好用好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