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能力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7 06:42: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干部能力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干部能力建设

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思考

党的**届**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战略性重大课题作出了系统回答。党的执政能力不是抽象的,而是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具体的。我们组织部门是党委抓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组工干部是推进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因此,作为党的建设主力军的组工干部,必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并把自己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在第一要务中彰显组工干部的能力。当前正在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而组工干部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在能力建设上下功夫。

一、要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成材成器的必由之路,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说、非学无以立德。明代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历览前贤总结出一句至理名言:“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执政离不开学习,治学亦有助于执政,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能力是与其思想文化素质的高低成正比的。理论水平越高,知识面越广,其从政能力也就越强。一介武夫是治不了国的,即使要治也是勉为其难。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愈来愈短,信息传播迅速,各种新的事物层出不穷,组工干部要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用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要把学习当作基础性能力来培养,当作组工干部成长的动力源。既要向书本学,也要向实践学,向领导和同事学,还要向群众学。从阅读精华篇章中提高学习力,在自身工作中提高学习力,在与同事沟通中提高学习力,在联系群众中提高学习力,在观察事物中提高学习力。总之,组工干部要适应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志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在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主席说的“本领恐慌”是指面对新的环境条件、新的形势任务,个人因缺乏知识、缺乏技能、缺乏本领而担忧,害怕以至惶恐不安。现在,同志说的“本领恐慌”现象在我们组工干部队伍中也依然存在。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党始终能够经得起长期执政的考验,组工干部就要确立终身刻苦学习的好态度,把学习作为进步的基础和阶梯,通过学习来增强自己的本领,通过学习来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懂理论、懂经济、懂业务、懂科技、懂法律,能干、能写、能讲的复合型人才,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能够担当得起发展重任的优秀组工干部。

二、要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能力,是组工干部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一项基础性能力。这种能力可分解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能力,综合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能力,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的能力,研究对策、提出建议的能力。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有助于组工干部在观察问题方面有全局观念,分析问题方面有理论依据,解决问题方面有丰富经验。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方面,要做到通过经常性的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提高辨别是非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通过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更多地、更好地、更直接地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中吸取营养,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通过经常的调查研究活动,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把握宏观的能力,战略谋划的能力和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来提升组工干部工作水平并以此来作为衡量组工干部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不懂得或不善于搞调查研究,就难以成为合格的组工干部。

三、要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的判别能力

查看全文

干部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一个地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如何,最根本在于人的观念、素质如何,尤其是各级干部观念、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否相适应。溧水县正是基于这点,从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实施人才强县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年轻干部的培养作为经济发展和干部能力建设的突破口。于是,一场具有创新意义的“放飞凤凰”、“借地育才”的“四派”活动便应运而生。

一、基本概况

“四派”活动,即“外派招商引资”,选派年轻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开展驻地招商锻炼;“委派企业锻炼”,组织专门干部小组,对县内重点项目、特殊岗位实行跟踪服务,落实联系责任人,具体负责协调各项服务事宜;“上派跟班学习”,择优选派一批年轻县管副职领导干部和优秀县管后备干部到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比较紧密的省市机关综合部门跟班学习,了解熟悉上级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下派基层实践”,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单位(乡镇、县重点企业、村委会、居委会)挂职锻炼,从基层干起,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学会做群众工作。以“四派”的方式,创造条件,加强年轻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提供环境,发挥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实际业务工作能力;实战锻炼,磨练意志,提高年轻干部在艰苦环境和突发事件中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工作能力。通过“四派”,让年轻干部开阔视野,亲身感受、亲历实践,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新方法,思想观念经受洗礼,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得到锻炼,努力达到“培养干部、加强联系、提高能力”的目的。大家都认为在外能感受到许多新观念、新思路的冲击,在内能发现许多基层工作难点,找准工作切入点,深刻理解“小政府”与“大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开展“四派”是经过县委共同酝酿、认真讨论、反复论证后做出的决策。这项对青年干部的“放飞”计划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政策、有条件的,而不是放任自流。根据挂职的实际情况,对挂职干部提出了严把“五关”:一是严把人员素质关;二是严把培养关;三是严把管理关;四是严把纪律关;五是严把考核关。由于领导重视,组织严密,确保了挂职锻炼工作抓得紧,做得好,有成效。同时为了使这些青年干部在外面能成为一个团结友爱互助的集体,有一个温暖的“家”,对他们实行集中住宿,统一管理,并组建临时党支部,严格党内生活,严格党性锻炼,建立了一套学习、会议制度,定期向县委组织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遇有重大事项都要及时汇报。

二、特点和效果

1、就其规模来说:一是人员素质较高,有朝气。在迄今选派的578名“四派”干部中,绝大多数是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调的,大专以上学历的520名,占90%;35岁以下的491人,占85%;平均年龄33岁。二是选派规模大,范围广。“四派”干部涉及了全县77家单位、8个镇,共到10城市、5家省级机关、12家市级机关、14家企业以及全县94个村委会、11个社区挂职锻炼,涉及到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对我县来说尚属首次。这些干部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挂职后,能较快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政策熟、信息灵、思路宽、联系广、头脑活、办法多和上下协调等优势,比较容易吸收知识和管理经验,也将现代科技和文化等“高位嫁接”到农村,成为党委、政府的“代言人”,成为各项政策的引路人和执行者,确保及时向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协调解决资金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织起来找项目、闯市场、谋发展,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实践和体现“三个代表”。

查看全文

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思考

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是干部、党员和人才的服务员、管理员,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成效,直接决定着组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强弱、工作绩效的优劣和作风形象的好坏,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成败。

当前,对照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新要求,我们感到影响和制约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重“管理使用”轻“能力培养”的习惯做法,导致组工干部能力水平提高不快。由于组织部门的干部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这种“高标准进入”,使得不少人习惯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组工干部能力建设,认为“能进”则肯定“能干”,不能正确处理好“干电池”与“蓄电池”的关系,只注重了对组工干部的使用,忽视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培养锻炼,久而久之,使部分组工干部出现了“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重“组工业务”轻“综合能力”的传统思维,导致组工干部能力素质结构单一。长期以来,一些组织部门基于“来了就能干”的思维,往往直接从党群部门选调熟悉党务、政工等业务的干部,而从经贸、城建、政法以及科、教、文、卫等部门进人则相对较少,没有形成综合能力上的最佳组合和知识互补,部分组工干部甚至成为了“别人说经济、我们不吱声,别人谈法律、我们不明白,别人讲科技、我们不晓得”的“三不”干部。

3、重“资历平衡”轻“激励选拔”的管理方式,导致组工干部能力提升动力不足。由于多种原因,组织系统内部往往存在着提拔干部、解决职级凭资历、看年头、搞平衡的现象,致使一些组工干部产生了“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的想法,感觉进了组织部就是进了“保险箱”,只要守好“摊子”、不出“乱子”、迟早都会有“位子”,提升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降。

4、重“传统程序”轻“突破创新”的固有模式,导致组工干部能力发挥效果不佳。组织工作必须讲政治、讲政策、讲原则、讲程序,客观上造成了组织部门内设机构之间相对封闭较严,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度不高,一些组工干部由此形成了僵化刻板、按部就班、画地为牢、循规蹈矩的心理,不愿也不敢在纪律允许的框架下越过“雷池”,开创优势互补、集思广益的生动局面。

查看全文

组工干部能力建设调研思考

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式,全面推进基层机关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需要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机关组工干部队伍就是推进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对保证基层党建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关系极大。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提升组工干部的能力。

问题及原因:结合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需要,基层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组工干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调查发现,在个别基层还存在着“以工代干”现象,影响了组织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组工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滞后。组工干部应当具备三项基本能力,即组织协调能力、文字写作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组工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滞后:一是思想观念更新的慢。少数组工干部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和观点来看问题,思维封闭,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二是所需知识更新慢。不少组工干部知识结构陈旧,知识水平跟不上时展的步伐,甚至出现管理与被管理者的素质“倒挂”现象。三是新技术掌握运用慢。一些组工干部对新技术不愿学、不想学,因而不能将新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去,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三)组工干部队伍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基层体制改革后,体制问题导致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缺乏后备力量,出现组工干部储备断层现象。调查发现,现有的组工干部有的则实行组工干部、宣传干事、纪检干事“一身兼”,加上有人员老化、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组工干部高层次培训机会也比较少。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工作当中也比较缓慢。(四)组工干部队伍出口不畅。目前组工干部去留问题上存在着“能上不能下,任职容易免职难”的现象,论资排辈、等待观望、坐守年功的心理依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组工干部落后难淘汰,人员老化、代谢不畅等问题。建议和对策:增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我们结合组工干部岗位要求和自身成长规律,深入思考存在问题,认为当前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牢牢把准时代脉搏,改革管理方法,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健全激励保障,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一)把握时代脉搏,明确基层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方向。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指示精神,以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落实型”的组工干部队伍为总体目标,使其不断适应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具体要做到“五抓五提高”:即抓学习,提高干好工作的能力;抓效能,提高推进工作的能力;抓服务,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抓创新,提高开拓进取的能力;抓落实,提高领导工作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时展的基层组工干部队伍。

查看全文

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干部队伍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素质,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因此,必须把能力建设摆在干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以新的能力观来系统谋划,抓住能力的提升、实现和评价等关键环节,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一、树立“能力本位”观念,把握干部能力建设的时代特征

政以得贤为本,国以任能而兴。党的干部队伍的能力状况关乎党的兴衰存亡,决定着党的执政成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增强能力意识。一是确立“以能为本”的理念。在坚持党的干部政策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突出能力建设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真正把能力作为衡量和评价干部的核心指标,形成崇尚能力、选贤任能的用人导向。二是调整能力建设的目标指向。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个体的特点,确定能力建设的内容和重点,既要防止忽视个体差异性,把干部当作“通才”和“全才”来培养,用一把“能力尺子”量所有人;又要防止忽视岗位要求的特殊性,把干部当成“通才”和“全才”来使用,导致能与岗不相适应。三是突出干部能力的本质要求。加强能力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围绕提高“五种执政能力”来具体设计。就领导干部而言,能力应包括政治鉴别力、科学决策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知人善任能力、人格魅力、自律能力等。四是坚持素质与能力的统一。素质是能力的基础,主要包括知识、观念、气质、性格、修养、品德等。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既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又要注重提高干部的实际能力;既注重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也要通过提供机会和舞台,让干部的潜在能力充分显现出来。

二、建立能力提升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提升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干部的实际需要,探索开展分层、分类教育培训的新路子,增强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比如,对地方党政正职的培训,重点加强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民主集中制教育;对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政治理论培训,解决好“为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对机关干部,要重点强化岗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专业技术干部,要强化创新能力培训;对农村党员干部,突出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发展能力的培训。

查看全文

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思考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它主要承担着党的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任务。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组织工作的水平,影响党的事业全局。着力加强组工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不仅是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而且是组织系统开展“双满意建设年”活动的内在要求。近两年来,**市组织系统通过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全市组工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组工干部自身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仍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因此,要实现“让党委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双满意”目标,必须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一、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是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率部门的必然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门,这是新时期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党中央对组工干部的殷切期望。要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门,必须加强组工干部的能力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组工干部头脑,打牢组工干部思想政治基础,大力进行公道正派教育,使组工干部树立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观念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不断提高组工干部创新能力,拓宽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门。

(二)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是实现组织工作“双满意”的内在要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把2005年确定为“双满意建设年”,这是进一步拓展“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双满意”的目标要求,让党委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至关重要。组工干部只有自身理论水平高,作风过硬,识人用才本领强,才能广泛发现优秀干部人才,正确选拔干部人才,合理使用干部人才。否则,党性不强,作风不正,能力平庸,就会埋没人才或把政治素质差、作风恶劣、善于投机取巧的人选拔进干部队伍中来,给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失。组工干部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加强提高能力素质,才能真正提高为党员、干部、人才和广大群众服务的水平。

(三)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是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的重要保证。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许多过去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员队伍状况也经历着重大变化。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组织工作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任务更加繁重,情况更加复杂。如何加快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如何在新时期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新时期的这些新变化、新问题对组织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必须切实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积极应对新时代要求,才能有效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

二、组工干部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查看全文

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意见

部内各科室:

为进一步提升组工干部综合素质,增强组工干部自身能力,优化组织工作创业创新机制,努力把组工干部培养成党性最强、能力最好、作风最正、业绩最优的干部,经部务会议研究决定,就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重点提高组工干部学习实践、文字口表、工作落实、调查研究、服务群众和创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树立组工干部新形象,创造组织工作新业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

1、提高学习实践能力。使组工干部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自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观念,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查看全文

干部执政能力建设体会

什么是执政能力呢?就是执政党在领导、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以及这种本领所能达到的程度、效率。而执政能力建设,是指执政党为履行职责、强化效率、保障地位而进行构造、创新的系统行为过程。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历史性课题,又是现实性任务;既是综合性概念,又是具体性表现;既是方向性目标,又是实践性要求;既是规律性揭示,又是探索性过程。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首先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由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这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其一,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社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是国家机器的主要构件,是执政地位的具体体现者。其二,党的执政能力最终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者和托载者。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首先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结合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和新的历史使命,十六大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要强化“五个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统揽全局的能力。这“五个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既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五个能力”的核心内容,去年底,全国省区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向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提出了“提高三个水平”的明确要求,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统揽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水平。我认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按照增强“五种能力”、提高“三个水平”的基本要求,从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突出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引导领导干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审时度世,未雨绸缪,强化执政意识。当前,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因积累而显现。在经济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带来了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分配不公、农民负担过重、失业与就业的矛盾等;在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干群矛盾、政企矛盾;在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贫富悬殊扩大、弱势群体救助不力、医疗保障不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等;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的新观念、新思想和与此不相适应的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矛盾等。面对新形势、新风险、新挑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形势,科学地把握时展的新趋势,善于在普遍联系中总揽形势发展的大局,从政治上、战略上认识和思考重大问题,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其内在规律,从纷繁变幻的现象中看透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武器,我们必须在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执政意识;在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指导意义的基础上端正执政理念;在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上来的过程中,明确执政方向;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展现执政成果。

第二,按照增强“五个能力”的要求,大规模培训领导干部,大胆锻炼领导干部,提高执政素质。提升整体素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培训锻炼是提高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新的实际,干部教育培训要在“大、新、活、多”四个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大”就是干部培训的规模要大,按照中组部的要求,每年培训20%,用5年时间把领导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新”就是培训内容要新,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解决好更新思想观念问题、提高业务素质问题、增强领导能力问题。“活”就是培训方式要活,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培训效果。“多”就是培训渠道要多样。要注重抓好领导干部的实践锻炼,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把领导干部放到环境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去磨炼,以实践为课堂、岗位为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锻炼干部。

第三,按照“提高三个水平”的要求,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执政能力。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使之真正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成为能够统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领导核心。一是选拔上要坚持高标准。以个体选拔的高标准,保证整体素质的高水平。要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真正选拔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进班子。二是结构上要不断优化。要按照梯次的年龄结构、互补的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相济的智能结构、相容的个性结构、协调的类别结构,科学配备领导班子。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不断深化。扩大民主,完善考核,促进交流,加强监督,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环境。对那些发展潜力比较大而又急需的年轻干部,采取“小步快跑”的办法,使其提前走上领导岗位。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的加强,奠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五是经常性管理要到位。通过及时、到位的经常性管理,在动态中强化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功能。

查看全文

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思考

党的**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体现了我们党对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历史定位和科学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突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组织部门作为主管党的组织建设、思想作风建设的综合职能部门,其能力建设直接影响党的组织路线的正确贯彻和执行。组工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质量。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加强组工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是摆在各级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我们按照省、市委组织部的部署和要求,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县组工干部队伍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对加强组工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一、我县组工干部队伍的现状

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一贯以来,我县选拔到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或是选拔到分管组织人事工作、承担基层党委组织工作的同志,都是比较严格、比较慎重,从许多方面的条件进行了认真的考虑。近几年来,我县的组工干部队伍从入口来讲是比较认真的把好了关的。例如,县委组织部**年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在全县38名符合条件的公务员中选调了4名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进组织部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很快就适应了组织工作。

实践证明,这些年来,我县组工干部队伍在履行党委交给的组织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在县委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在**年被省委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县委组织部在**年6月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组织系统先进组织(人事)部门”,基层办主任、原副部长林焕南同志多次被省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被市委、县委树为先进典型号召全体党员学习。特别是经过**年在全县组织系统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和**年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树组工干部形象”学习教育活动之后,我县组工干部队伍比较系统地进行公道正派教育,比较牢固的树立了“公道正派”的思想观念,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廉洁之风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加强。

一是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组工干部能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实际,自觉做到讲党性、讲正气、讲团结、讲奉献,争当“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的人。

二是有良好的学风。组工干部在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能做到先学一步,先走一步,能够不断加强对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新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查看全文

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思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首先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由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这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其一,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社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是国家机器的主要构件,是执政地位的具体体现者。其二,党的执政能力最终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实践者和托载者。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首先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结合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和新的历史使命,**大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要强化“五个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统揽全局的能力。这“五个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既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五个能力”的核心内容,去年底,全国省区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向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提出了“提高三个水平”的明确要求,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统揽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导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应对突发事件的领导水平。我认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按照增强“五种能力”、提高“三个水平”的基本要求,从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突出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引导领导干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审时度世,未雨绸缪,强化执政意识。当前,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因积累而显现。在经济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带来了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分配不公、农民负担过重、失业与就业的矛盾等;在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干群矛盾、政企矛盾;在社会领域,主要表现为贫富悬殊扩大、弱势群体救助不力、医疗保障不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等;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表现为改革开放的新观念、新思想和与此不相适应的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矛盾等。面对新形势、新风险、新挑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形势,科学地把握时展的新趋势,善于在普遍联系中总揽形势发展的大局,从政治上、战略上认识和思考重大问题,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其内在规律,从纷繁变幻的现象中看透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武器,我们必须在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本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执政意识;在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指导意义的基础上端正执政理念;在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大和**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上来的过程中,明确执政方向;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展现执政成果。

第二,按照增强“五个能力”的要求,大规模培训领导干部,大胆锻炼领导干部,提高执政素质。提升整体素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培训锻炼是提高素质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新的实际,干部教育培训要在“大、新、活、多”四个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大”就是干部培训的规模要大,按照中组部的要求,每年培训20%,用5年时间把领导干部普遍轮训一遍。“新”就是培训内容要新,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解决好更新思想观念问题、提高业务素质问题、增强领导能力问题。“活”就是培训方式要活,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培训效果。“多”就是培训渠道要多样。要注重抓好领导干部的实践锻炼,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把领导干部放到环境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去磨炼,以实践为课堂、岗位为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锻炼干部。

第三,按照“提高三个水平”的要求,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执政能力。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使之真正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成为能够统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领导核心。一是选拔上要坚持高标准。以个体选拔的高标准,保证整体素质的高水平。要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真正选拔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进班子。二是结构上要不断优化。要按照梯次的年龄结构、互补的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相济的智能结构、相容的个性结构、协调的类别结构,科学配备领导班子。三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不断深化。扩大民主,完善考核,促进交流,加强监督,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环境。对那些发展潜力比较大而又急需的年轻干部,采取“小步快跑”的办法,使其提前走上领导岗位。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的加强,奠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五是经常性管理要到位。通过及时、到位的经常性管理,在动态中强化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功能。

第四,以提高民主决策能力和发展经济能力为重点,发扬党内民主,规范执政行为,提高执政水平。要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字方针。凡是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都要经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不能仓促决策,也不能久拖不决,更不能违背集体领导的议事程序和规则擅自决策。特别是在决策热点敏感问题时,更要强化集体领导的作用,坚持没有调查研究不决策、未经咨询论证不决策。要倍加珍惜、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要善于把不同意见和矛盾化解在会下,切实使酝酿过程成为学习政策规定、沟通不同意见、比较各种方案的过程,在思想碰撞中寻求最佳决策。各级党委必须发挥职能作用,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要把富民强国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把带领群众致富作为执政的重要职责。这是检验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执政能力的试金石。衡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是否有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在于他提了什么口号,作了什么承诺,定了什么措施和指标,而是要看他管辖的地区范围,观念是否更新了,措施是否到位了,经济是否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各级党委要改进领导方法,有效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坚持依法执政,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度和手段行使执政权力,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