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7 06:39: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干部能力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纪检监察干部能力调研
能力即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建设是指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能力建设就是指为了能胜任某项任务而丰富、提高和优化人们的主观条件;而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就是指纪检监察干部为了能胜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任务,开创新局面,而与时俱进的不断丰富、提高和优化纪检监察干部的主观条件。主观条件即人们通过主观努力而具备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其重要性、必要性无需赘述,探讨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刻不容缓。
一、现状
总体而言,纪检监察干部的能力建设基本上还是能够适应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需要的,党和人民基本上还是满意的。如厦门海关走私案的败露和近年来十多个高官腐败案件的查处等,为国家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就是有力的证明。总括起来,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现状,表现在下面四个“有一定”。
一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都说纪检监察工作专业性很强,而目前的全日制大专院校(含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还没有一所开设了纪检监察专业,这就决定了当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无论他之前学历多高,都是半路出家。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都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一是熟悉党纪、政纪条规。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必须首先要清楚哪些行为是违纪,哪些行为不是违纪;二是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违反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行为必定违纪,但违纪的行为不一定违法;三是熟悉一些相关知识,如:工商、税务等。获得这些知识,除了积极参加纪检监察部门举办的短期学习培训外,主要的还是靠自学,向书本学、向经验丰富的同志学、向工作实践学,学中干、干中学。
二是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件与文字打交道较多的工作。举报件的梳理、调查方案制订、调查笔录书写,初查(核)报告、立案审批报告、调查报告、错误事实材料、剖析报告等都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
三是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大局意识比较强,查办案件能综合考虑社会的、政治的效果。系统内部,机构设置基本合理,各科室职能明确,干部职责清楚,领导与被领导之间都是正常清纯的同志关系,相互间和睦相处,工作互相支持,学习互相帮助,有困难大家一起协助克服,基层同志到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联系工作一般都留用工作餐,同志患病住院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都要去看望,一年一度干部家属座谈会。查办大要案联合检察院、审计、财政等相关部门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与其他部门和单位也能经常联系与沟通。
干部素质能力意见
一、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提升组工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把提高组工干部政治理论素养作为能力建设的重点,建立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六个一”工作学习制度。要求组织部干部坚持每天至少用1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自学,并做好读书笔记,组织部定期对组工干部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年底评选出3本优秀读书笔记进行奖励。将每周开展的集体学习内容增加到两项,一项为政治理论学习,另一项为各科室轮流主讲组织工作业务,通过科室轮讲活动,促进组织工作业务知识的交流。每月采取邀请相关专业人员举办专题讲座与部内指定“中心发言人”相结合的方式,就公文处理、组织工作专题、某个理论问题、知识点或热点话题举办一次专题讲座,不断拓宽组工干部的知识面,促进组工干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二、搭建务实与创新的平台,提升组工干部创新争优的能力。一是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州委组织部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将全年工作任务进行细化,由部领导与各科室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压到人,责权交到底”。年终对目标管理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组工干部年终评优的主要依据。二是建立组工干部岗位激励机制和工作创新机制。要求每名组工干部用创新的精神推进组织工作,工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专项业务工作在州上获奖和个人被评为州、县级先进的,给予奖励,创新工作得到中组部,省、州组织部领导和县委领导批示并推广的,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组工干部工作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健全组工干部能力考评激励机制。在全县组织系统内开展“优秀组工干部”评选活动,被评为优秀组工干部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乡镇组织干事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组工干部的,纳入组织部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在全县组工干部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搭建锻炼与调研的平台,提升组工干部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推行组工干部轮岗交流,通过岗位锻炼把组工干部培养成为组织工作的“多面手”,使组工干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应对和解决各种组织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鼓励组工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撰写理论研究文章和组织工作信息,所撰写的理论研究文章和组织工作信息被各级刊物采用和被领导批示的给予奖励,以此提高组工干部正确把握工作规律性和预见性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领导干部能力
党的十七大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加强领导干部核心能力建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当前,党政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最主要的表现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一、提升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
决策得当是最大的节约,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领导干部在作出科学决策前,应当充分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一要抓学习教育,丰富决策理论。以转变各级领导干部发展观念为切入点,大力抓好科学发展观教育培训,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准确把握、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工作能力。二要抓思想引导,更新决策观念。要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克服因循守旧、自我封闭、小富即安、无所作为的思想,自觉把个体局部的发展放到全市经济发展的格局中去审视;要进一步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不拘泥于当前和短期利益,切实作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要进一步理顺科学发展思路,从实际出发想实招、干实事,借船出海,借力运作,努力整合社会资源,构筑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的工作格局。三要抓制度建设,规范决策行为。要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善于运用调查研究这个武器,掌握科学发展的规律,广集科学决策的智慧,提高科学行政的效率;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制定有关领导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方面的规则,从制度上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考核指标设置注重硬指标和软环境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引导广大干部努力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者。
二、提升领导干部的驾驭全局能力
领导干部是管全局管方向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抓战略问题、全局指导和宏观决策上,把全局性的大事抓住了抓好了,各项工作就能做得更好。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全面提高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要把握全局的方向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可能“一竿子插到底”,把所有的人管住,把所有的事做好。领导干部必须把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告诉群众,使他们了解全局,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肩上的担子,知道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从而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部署。二要成为工作的政策通。领导干部必须全方位学习好政策、吃透政策,理解好、把握好、运用好政策,成为名副其实的“政策通”,工作起来才会游刃有余,才能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驾驭全局。三要当好制度的实施者。领导干部要善于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出与党纪国法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原则,把大量的人和事分给别人去管、去做。四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来讲,既能够发现、培养、总结、推广、运用典型,还必须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公平厚道,使部属感到可亲可敬,从内心里信服;要尊重客观规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统一部属的思想;要展示人格魅力,以高尚的道德风貌和良好的思想品格,获得较高的群众威望,成为部属的楷模,以此来激励部属,感召部属,引导部属,服从领导。
三、提升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
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思考
党的**届**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战略性重大课题作出了系统回答。党的执政能力不是抽象的,而是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具体的。我们组织部门是党委抓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组工干部是推进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组工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因此,作为党的建设主力军的组工干部,必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并把自己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在第一要务中彰显组工干部的能力。当前正在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而组工干部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在能力建设上下功夫。
一、要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成材成器的必由之路,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说、非学无以立德。明代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历览前贤总结出一句至理名言:“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执政离不开学习,治学亦有助于执政,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能力是与其思想文化素质的高低成正比的。理论水平越高,知识面越广,其从政能力也就越强。一介武夫是治不了国的,即使要治也是勉为其难。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愈来愈短,信息传播迅速,各种新的事物层出不穷,组工干部要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用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要把学习当作基础性能力来培养,当作组工干部成长的动力源。既要向书本学,也要向实践学,向领导和同事学,还要向群众学。从阅读精华篇章中提高学习力,在自身工作中提高学习力,在与同事沟通中提高学习力,在联系群众中提高学习力,在观察事物中提高学习力。总之,组工干部要适应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志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说过:在我们的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主席说的“本领恐慌”是指面对新的环境条件、新的形势任务,个人因缺乏知识、缺乏技能、缺乏本领而担忧,害怕以至惶恐不安。现在,同志说的“本领恐慌”现象在我们组工干部队伍中也依然存在。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党始终能够经得起长期执政的考验,组工干部就要确立终身刻苦学习的好态度,把学习作为进步的基础和阶梯,通过学习来增强自己的本领,通过学习来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懂理论、懂经济、懂业务、懂科技、懂法律,能干、能写、能讲的复合型人才,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能够担当得起发展重任的优秀组工干部。
二、要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能力,是组工干部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一项基础性能力。这种能力可分解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能力,综合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能力,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的能力,研究对策、提出建议的能力。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有助于组工干部在观察问题方面有全局观念,分析问题方面有理论依据,解决问题方面有丰富经验。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方面,要做到通过经常性的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提高辨别是非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通过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更多地、更好地、更直接地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中吸取营养,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通过经常的调查研究活动,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把握宏观的能力,战略谋划的能力和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来提升组工干部工作水平并以此来作为衡量组工干部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不懂得或不善于搞调查研究,就难以成为合格的组工干部。
三、要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的判别能力
提高纪检干部能力交流
为了使纪检监察机关在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纪委四次全会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提高“五种能力”,即提高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能力,提高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提高依法执纪、依法办案的能力,提高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员权利的能力,提高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能力。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则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一是具有熟练运用党纪条规能力,能依纪依法执纪办案。二是具有调查研究能力,能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三是具有查办案件应变能力,能运用好谈话技巧,利用取证手段,讲究斗争艺术和斗争策略,抓住战机,以快制胜。四是具有协调作战能力,能与相关部门的人员联系、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整体效能。五是具有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准确汇报工作,撰写公文。六是具有党纪教育能力,能对党员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能在查办案件中用政策、条规做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党员的纪律观念。
近年来,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素质已有多方面的提高,但与当前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相比,其工作能力还有不能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这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接受知识,执行法律、纪律、政策的能力不够强。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的知识面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差。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对更新知识认识不足,刻苦钻研纪检监察业务主动性差。二是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不够强。一些纪检监察干部不善于根据不同的案情,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善于选择解决问题的时机和方法,凭经验,靠领导审批把关。三是协调关系,团结共事的能力不强。一部分纪检监察干部不善于协调,不善于共事,不善于交往,表现为办案做事互不通气,互不商量,互不服气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示范操作,亲自动手的能力不强。一些纪检监察干部不愿搞以案讲法、讲纪,写监察建议,怕用不准条款;不愿总结经验,怕写不好文章。
部分纪检监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制度不完善,业务部门指导帮助不力,个人主观努力不够等因素造成的。要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条途经。
(一)严格把好“进人关”,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先天”素质。在对纪检监察干部的考察、培养、选拔、使用上,要克服随意性,严格控制不具备纪检监察干部基本素质的同志进入纪检监察队伍。尤其要选拔一些侦查、法律、文秘、经济、金融、财会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做到量才使用,使纪检监察干部具有良好的“先天”条件。
(二)加大培训力度,拓宽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增长的渠道。
干部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一个地区的“三个文明”建设如何,最根本在于人的观念、素质如何,尤其是各级干部观念、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否相适应。溧水县正是基于这点,从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实施人才强县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年轻干部的培养作为经济发展和干部能力建设的突破口。于是,一场具有创新意义的“放飞凤凰”、“借地育才”的“四派”活动便应运而生。
一、基本概况
“四派”活动,即“外派招商引资”,选派年轻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开展驻地招商锻炼;“委派企业锻炼”,组织专门干部小组,对县内重点项目、特殊岗位实行跟踪服务,落实联系责任人,具体负责协调各项服务事宜;“上派跟班学习”,择优选派一批年轻县管副职领导干部和优秀县管后备干部到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比较紧密的省市机关综合部门跟班学习,了解熟悉上级机关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下派基层实践”,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单位(乡镇、县重点企业、村委会、居委会)挂职锻炼,从基层干起,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学会做群众工作。以“四派”的方式,创造条件,加强年轻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提供环境,发挥年轻干部的政治理论、实际业务工作能力;实战锻炼,磨练意志,提高年轻干部在艰苦环境和突发事件中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工作能力。通过“四派”,让年轻干部开阔视野,亲身感受、亲历实践,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新方法,思想观念经受洗礼,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得到锻炼,努力达到“培养干部、加强联系、提高能力”的目的。大家都认为在外能感受到许多新观念、新思路的冲击,在内能发现许多基层工作难点,找准工作切入点,深刻理解“小政府”与“大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开展“四派”是经过县委共同酝酿、认真讨论、反复论证后做出的决策。这项对青年干部的“放飞”计划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政策、有条件的,而不是放任自流。根据挂职的实际情况,对挂职干部提出了严把“五关”:一是严把人员素质关;二是严把培养关;三是严把管理关;四是严把纪律关;五是严把考核关。由于领导重视,组织严密,确保了挂职锻炼工作抓得紧,做得好,有成效。同时为了使这些青年干部在外面能成为一个团结友爱互助的集体,有一个温暖的“家”,对他们实行集中住宿,统一管理,并组建临时党支部,严格党内生活,严格党性锻炼,建立了一套学习、会议制度,定期向县委组织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遇有重大事项都要及时汇报。
二、特点和效果
1、就其规模来说:一是人员素质较高,有朝气。在迄今选派的578名“四派”干部中,绝大多数是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选调的,大专以上学历的520名,占90%;35岁以下的491人,占85%;平均年龄33岁。二是选派规模大,范围广。“四派”干部涉及了全县77家单位、8个镇,共到10城市、5家省级机关、12家市级机关、14家企业以及全县94个村委会、11个社区挂职锻炼,涉及到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对我县来说尚属首次。这些干部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挂职后,能较快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政策熟、信息灵、思路宽、联系广、头脑活、办法多和上下协调等优势,比较容易吸收知识和管理经验,也将现代科技和文化等“高位嫁接”到农村,成为党委、政府的“代言人”,成为各项政策的引路人和执行者,确保及时向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协调解决资金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织起来找项目、闯市场、谋发展,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实践和体现“三个代表”。
干部能力与实绩量化考核报告
改革和完善传统的干部考核方法已成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科学制定考核指标,扩大考核范围,改进考核办法,特别是对干部的品质、作风、能力、实绩进行量化考核,应该成为今后干部考核工作努力的方向。现从区县(市)对乡科级领导干部就能力和实绩两个方面的量化考核这一角度,作一些简要探讨。
一、要合理设置指标和分值,确保考核内容科学。领导干部的实绩实际上是能力的物化反映。在量化考核中,要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内容和分值。一是要按工作区域类别设置考核内容。就区县(市)而言,具体可分乡镇和县直单位两个类别。乡镇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内容可分为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工作、党建及其他;县直单位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内容可分为业务工作、基础建设、优质服务、中心工作、班子建设及其它。二是要按干部层面和职位特点设置考核内容。即根据不同类型的职位特点,分层面、级别,有主次地设置针对性强的指标。相应加重分值,使领导干部乐意接受与其职级、岗位相符合的考核指标,增强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如乡镇可分为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及分管副职四个层面,县直单位可分为党政主职和分管副职三个层面,各个层面考核后单独排名。对于正职领导干部的能力考核,要突出“统揽全局”、“决策筹划”等指标,分值安排要相应重一些;对于副职领导干部,则要突出“组织协调”、“执行落实”等指标,分值安排较其他方面相应重一些。三是细化考核内容。具体考核指标要做到内涵明确、外延清楚、通俗易懂、区别度高,并将指标之间的交叉度降到最底。如对乡镇领导干部“经济建设方面”实绩的考核,可分成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农村经营管理和财税工作、招商引资和工商企业发展等三大块进行。其中“农村经营管理”又要细化成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债消赤、农民负担监管、村级财务管理、承包合同兑现等具体的指标。四是要把带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中心工作或特色工作一并纳入考核,在分值安排上占相应的比重。如我县近几年就提出了“项目立县”的奋斗目标,落实到实绩考核中,就把“招商引资”任务的完成情况列入了考核内容的重中之重,所占分值居各项指标之首。
二、要综合运用考核手段,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对领导干部的能力考核,要采取立体——多棱的考核办法。要拉大考核的时空跨度,坚持任前考察、任期考核、离任审计三者相结合,全方位的识别干部;要拓展考核的深度,做到德能勤绩廉一起考核,工作生活一同了解,上级与下级、单位内与单位外、在职与离职人员的意见一并听取,多视角的评价干部;要扩大信息采集的广度,实行考核预告制,设立热线电话和举报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民主评议,多侧面认定干部。要通过辨证分析、综合评定、真实画像等手段,实事求是地反映被考核对象的真实面貌,解决好领导干部到底有没有能力、有多大能力,是真能力还是假能力,是潜在的能力还是显现的能力,是正才还是邪才等一系列问题。对领导干部的实绩进行量化考核,要充分考虑到区域之间、单位之间的差异,以看位次的进退、看发展的快慢、看增幅的大小、看效果的好坏为主,提高可操作性,增强可比性。对实绩的长效性和短期性、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正职与副职、前任与后任之间实绩、贡献大小的划分等问题,把握不准、界定不清的,要采取民主评议加权计算的办法解决。不管是能力考核还是实绩考核,都必须尽可能地扩大测评范围,充实测评数据,提高测评的民主化程度。对不同层次测评主体的测评打分,在进行数据汇总、比较分析时要区别对待,合理设置上级、同级和下级的评分所占的权重。
三、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确保考核工作规范。领导干部的能力和实绩量化考核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确定因素多,工作量很大,要收到实效,必须建立经常性的工作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把量化考核的具体标准和实施办法用文件或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向社会公开,这既有利于明确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和奋斗方向,又落实好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领导干部今后的使用上,较容易实现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的统一。要把量化考核指标的内涵、分值的轻重、具体的记分办法等印制成册,考核时与考核表一同发放,为考核者公正判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使参与测评的人员一目了然,保证考核质量和效率。要借助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成果,积极研究开发干部量化考核软件系统,针对不同类别的领导干部建立侧重点不同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精确化操作。要切实加强对干部量化考核工作的领导,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组织部门具体负责,相关单位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做到有一套固定的工作班子经常抓。在今后的考核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的办法,突出量化考核的权威性。
四、要坚持以能力实绩论优劣,确保考核成果运用。领导干部能力和实绩的量化考核一般采取百分制或千分制,以任期为单位,一个年度考核一次,每年度打出分值,记入考核登记台帐,任职期满,取年度分值的平均值,作为任期内的最终分值。量化考核分值要一年一次排名,并向社会公布。排名要在同一序列或同一层级中进行。一般分乡镇领导干部和县直单位领导干部两个序列,各个序列又分正职和副职两个层级。根据量化考核的分值,按照一定的比例,把领导干部分为不合格、基本合格、合格、优秀等类别。坚持把量化考核的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免使用的主要依据,采取对号入座的办法,规范领导干部的上下去留。如对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的要实行诫勉,连续两年为不合格的给予免职。每三年考核结果有两年为基本合格以下(含基本合格)的,要降职使用或改任非领导职务。任职期间两次或两次以上为优秀且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给予重用或优先列入县级后备干部等。
干部能力素质意见
近日,“生命、知识、人才”和“八荣八耻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的两场精彩讲座和“党旗下的誓言”主题演讲,先后在**县委组织部会议室里举行。这是该部开展“集中学习日”活动推出的又一文化大餐,是强化组工文化建设,提升组工干部能力素质的又一生动课堂。
近年来,**县委组织部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契机,强化教育,树立以新观念开发组工业务能力的理念。通过大力开展公道正派、法纪观念、行为规范、优良传统的教育,使组工干部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和守法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启动了《组工干部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以“考”促学,以“研”促深,以“评”促用,使组工干部在业务知识上温故而知新。同时,制定出台20余项奖励措施,鼓励组工干部积极向组工刊物或媒体投稿、参加在职学习,不断提高学识水平。部领导坚持把开拓创新作为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素质的不懈动力来抓,倡导以新思路、新举措来推动工作,在部内深入开展了“创新工作”评比。如**年对信息调研工作进行了改革:在工作思路上,由闭门造车写稿向实地调研解决难题转变;在运作方式上,推行“全员”调研,使信息调研工作出现了崭新局面。目前,《创新新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问题研究报告》、《实行“三三制”**农村远教强实效》、《内外兼修,打造“理性组工”》等20余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稿被各级内刊、媒体采用。
该县组织部还通过强化作风建设,用新境界培养凝聚亲和能力,以新规范磨砺拒腐防变能力,增强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的吸引力。一是建设“窗口工程”。制定《办公室文明公约》等行为规范,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把一身正气为人、公道正派行事、清清白白从政作为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标尺坚持好、落实好。二是建设“阳光工程”。将干部考察情况、拟提拔重用干部等情况进行任前公示,广泛接受监督。同时设立《部务公开栏》和《组工干部形象展台》,将部内干部及所承担工作和“先进性标准”向社会公布,有力地促进了全体组工干部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主动性,严格自律、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不断得到弘扬。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如建立了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干部群众评议组工干部、组织工作制度。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条拒腐防变的“高压线”,促使组工干部严以律己,在群众中铸就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先进的组工文化氛围,有力提升了组工干部能力素质,收到明显效果。近年,全县有近20%的组工干部受到各级党组织和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表彰奖励,部门连续三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工作单位”,**年元月,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先进组织部门”称号。”
干部执政能力思考
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就是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能力,意义重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努力。提高审时度势的能力,抵御防范各种风险和挑战。现在,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执政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不思进取,这是绝对不行的。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提高审时度势能力的极端重要性,洞察各种风险和困难的先机,切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抵御和防范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突如其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提高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的能力,打牢思想理论功底。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研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和以及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刻苦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学习国内外政治、经济、历史、管理、科学文化以及党性修养等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懂理论、懂专业、会执政的行家里手。要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切实解决学与做,说与干“两张皮”的问题,真正把理论水平转化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加快发展经济的能力,把实现富民强国作为首要任务。提高加快发展经济的能力,就得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在制定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和目标时,要善于把握领导发展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不是凭长官意志甚至是头脑发热来制定。衡量是否有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在于提了什么口号,作了什么承诺,定了多少措施和指标,而是看你管辖的地区范围,观念是否更新了,措施是否到位了,经济是否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发展经济上。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把执政行为和方式纳入法制轨道。各级领导干部应不断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带头学法、懂法、用法;认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业务方面的法律知识;还要认真学习世贸组织的规则,并把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执政的实践中去,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提高民主决策的能力,确保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提高民主决策能力,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民主作风。尤其是一二把手,更要始终把自己看成班子中的一员,尊重别人的民主权利和意见。特别是在决策热点敏感问题时,更要强化集体领导的作用,坚持没有调查研究不决策、未经咨询论证不决策,自觉把自己置于集体领导之中。善于把不同意见和矛盾化解在会下,切实使酝酿过程成为学习政策规定、沟通不同意见、比较各种方案的过程,在思想碰撞中寻求最佳决策。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巩固和扩大执政根基。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把自己担负的工作与党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真心实意为民排忧解困,实现好人民的切身利益。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做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认真解决当前群众真正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从内心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面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要求多样化的趋势,需要充分认识、认真对待、积极适应。通过改革调整,做到既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动力和活力,又能保持整个社会的平稳有序;既要善于统筹、顾全大局,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要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的利益。提高选人用人的能力,造就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提高选人用人的能力,应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干部制度,做到选贤任能。同时要树立责任意识,保证使用好、管理好干部。全面了解干部的能力和特点,把干部用到最需要、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一些违法违纪、渎职腐败的行为,要实事求是地严肃处理,做到赏罚分明,不搞下不为例。提高修身从政的能力,增强执政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能力,担当起领导责任,说话办事有号召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最重要的就是铸造好自身的形象,具有修身从政的凝聚能力。应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各级领导干部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对领导干部而言,权力只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而决不能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要把精力倾注在党的事业中,用好的思想、好的能力、好的作风、好的形象,带动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
党的领导干部能力思考
同志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目前,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领导干部只有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确立起宗旨意识,才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才能把为人民谋利益视为最高价值。作为党性修养之外在表现的党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在为实现伟大理想而奋斗的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它直接标识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只有在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时,才能用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行动,并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进而形成优良的作风。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理论上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保证。领导干部要把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不懈的人生追求,通过学习和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坚定不移地践行宗旨和使命,始终如一地履行职责和义务,在实践中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道德修养同样是一个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它比改造客观世界更难,需要自我革命的勇气,需要品德和人格的修炼。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一要加强“官德”修养。在认知层面上摒弃“官本位”、确立“人本位”的观念,明确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主人,共产党人为“官”的价值就在于为人民做了什么,为社会奉献了什么。二要加强人格修养,着眼于内强意志,外树形象。一方面,自觉培养自律意识,用理智和意志遏制自己内心深处的私欲;顶得住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学会自控、自省、自警,尤其是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爱、知耻、不越轨,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另一方面,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树起诚信形象。领导干部要成为做人的“范本”,必须做到言行一致,会上说的和会下做的要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对群众做出的承诺务必要兑现,不能只说不做。群众看领导干部的人格,不仅看他能不能说到,更看他能不能办实事、办好事。许多优秀党员干部的言行所以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注重道德修养,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风范。
第三,要加强知识学习,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和良好作风,是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驾驭时局、规划未来的能力。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将来为坐标来规划现在的。如何“规划”?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能力为前提,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实践中就抓不住主要矛盾,难以获取正确的认识,难以形成科学的决策。空有一腔想干事业的热情,缺少知识,缺少能力,只能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是加强知识修养的重要途径,唯此才能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历史的东西现实化,把外国的东西中国化,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和超越。一要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学习科学理论,提高理论素养,不断加强工作中的理论自觉和理论指导。同时,从本职工作需要出发,加快知识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真抓的思路和实干的措施。二要善于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深入实际向实践学习,是全面认识事物性质、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必要前提。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计于基层,求教于群众,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三要不断训练和提升分析综合的能力。善于对学习和调研中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进而找准解决矛盾的最佳切入点和展开工作的最佳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