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7 02:54: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肝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CT引导治疗肝癌护理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CT引导下的肿瘤射频消融术(RFA)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微创治疗肝癌的新技术,应用在直径<3mm的肿瘤。我院2010~2011年对9例不适于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采用了RFA,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例肝癌患者在介入科住院期间,接受了RFA治疗后直接回病房观察和治疗。男7例,女2例。年龄46~72岁。其中原发性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6例,所有患者行RFA前均获得病理诊断。
1.2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体外电极置于腹部,CT定位下确定进针的位置、角度和深度。而后进行消毒、铺洞巾,局麻,由CT引导下将射频消融电极经皮穿刺插入肿瘤组织中。在探针前段2~3cm处,射频能量经分子摩擦产生热能,使肿瘤细胞经50℃~100℃的高温烧灼而凝固性坏死,达到肿瘤治疗的目的。治疗后回病房常规应用止血、护肝、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原发性肝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2004年8月的文献题录。(2)《医学论文累积索引・肿瘤分册(19491979)》和《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手工检索1949年1月~1980年12月的文献题录。(3)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4)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5)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馆藏过刊合订本。
1.2检索式肝肿瘤[展开全部树]/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疗法,中药疗法,中医疗法。
1.3检索结果共检出题录1110条,除去个案报道、单方验方等文章,共检出文献978篇。
1.4分类汇总记录978篇文献中所记录的原发性肝癌中医分型、治法、方剂和中药;将各项目输入MicrosoftExcel2000电子表格;按照我们以往的研究结果[1],将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气滞证、湿证、热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等8个类型,将中医治法、方剂和中药按照活血、理气、祛湿、清热、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8个类别进行分类汇总。
2结果
肝癌多普勒诊断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血流动力学;血流形态学;血流阻力指数;
【论文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能量图在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能量图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改变对比分析102例肝癌病例,其中原发性(HCC)73例,继发性(MHC)29例。结果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与能量图血流形态学对比改变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形态学改变,应用两组3个类型,分别对比分析表明:①CDFI及CDE检测显示血流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②两种血流显像CDE优于CDFI,血流形态显示,血流随瘤体增大血流显示检出率增高;③肿瘤体增大其血流搏动指数(RI)、血流阻力指数(PI)随之增高,以结节型及巨块型增高为主。结论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多普勒指数在小肝癌定性诊断中的应用结果相一致[1]。有待于对肝癌更进一步广泛应用、分析、诊断、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流搏动指数继发型肝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称彩色多普勒能量灌注显影(CPA),是超声领域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超声各个方面,本文102例病例为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应用CDE观察102例,135个癌肿块及12例弥漫性肝癌进行观察分析,肝癌肿块周边血流情况并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像(CDFI)进行检查,肿块的大小分布进行超声分类,分别进行CDE及CDFI血流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其结果判断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DFI,巨块型高于结节型,结节型高于弥漫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来本院门诊及住院检查治疗患者102例,其中男74例,女28例,年龄26~73岁,平均46.4岁。102例中12例为弥漫型肝癌,其余90例135个肿块,巨块型37个,结节型98个。结节型最小直径2.8cm,最大直径5.8cm,巨块型最小直径6.0cm,最大直径10.08cm。所有病例均实施超声引导穿刺病理活检证实,同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随访。
1.2仪器与超声检测所用仪器为飞利浦飞凡+东芝纳米30彩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2.0~5.0MHz患者检查前禁饮食4~6h以上。综合调节仪器功能键,按超声常规检测肝脏切面,尽可能使超声图像显示病灶肿块清晰为准,按照超声肝癌病理分类,分别采用CDE及CDFI对肝癌病灶进行血流形态分布及血流动力学检测,观察肿块边缘,内部血流分布形态,并用PDI检测各型病灶搏动性血流流速,血流指数及血流阻力指数。观察指标;将肝癌病灶边缘及内部血流显像形态程度分为4级。①0级:病灶内部及边缘无血流;②Ⅰ级:少量血流,为1~2个点状或斑点状流分布;③Ⅱ级:中量血流其病灶内部或边缘可见3~4个斑点状或短线状血流分布;④Ⅲ级:多量血流,呈斑块状或树枝状血流;⑤Ⅳ级:丰富血流分布,呈片状或网条状血流分布。
肝癌病人护理分析论文
摘要:
肝癌病人的护理是对护理护士整体素质的考验,做好肝癌病人的护理是每一个护理护士应尽的职责。本文从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两个方面介绍了肝癌病人的护理措施。
关键字:肝癌护理临床
一、心理护理
肝病人的心理护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要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就可能有奇迹出现。下面介绍对肝癌病人心理问题以及护理措施。
1、怀疑心理:病人一旦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坐立不安,多方求证,心情紧张,猜疑不定。因此,医务人员应言行谨慎,要探明病人的询问的目的,科学而委婉地回答病人所提的问题,不可直言,减轻病人的受打击程度,以免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肝癌患者化疗后护理论文
【关键词】肝癌;化疗;中医护理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肝癌在常见的恶性肿瘤处于第5位。临床上发现的肝癌多数为中晚期,并且多合并肝硬化,手术切除率低。介入法是目前对无法手术切除肝癌的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即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同时合用栓塞剂治疗的方法(TACE)。肝癌患者行此化疗术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区疼痛、肝功能损害、排尿困难等症状。现根据病人的表现辨证施护如下:
1肝肾阴虚型
1.1症状表现为右胁下积块,胁间隐痛,腹胀不适,纳差消瘦,精疲乏力,头晕肢软,耳鸣目眩,五心烦热,低热,盗汗,恶心呕吐,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1.2护理本证以滋阴柔肝、凉血软坚为护理原则
1.2.1生活护理病房宜凉爽,安静,舒适。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肝癌开腹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肝癌开腹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肝癌开腹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VAS)和舒适状况评分。结果镇痛前,两组VAS评分、舒适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状况指标中,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文化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癌开腹术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疼痛控制情况,建议临床借鉴。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护理;肝癌开腹术;疼痛控制情况
肝癌属于临床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危害性较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手术切除为肝癌患者治疗的最佳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开腹手术创伤大,术中会出现提拉肝脏、术后置引流管等措施,引起相关的术后疼痛。术后镇痛不足,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威胁,延缓伤口愈合,对早期活动、肠功能恢复均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临床研究表明,多模式镇痛效果相对于单模式镇痛具有较大的优势[1]。多模式镇痛指的是结合多种镇痛机制提升效果,作为临床镇痛技术的主要发展目标,可大幅度地提升开腹术后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有效缓解疼痛情况[2]。本研究以200例肝癌开腹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护理镇痛方案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肝癌开腹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临床诊断标准,均实施开腹肝切除术[3];术前7d未采用疼痛类药物治疗;签订知情同意书;自身具备基本沟通、理解能力,能够配合治疗。排除标准:术前7d予以患者镇静镇痛药物治疗,且出现过敏者;具有严重依赖史者;伴有相关部位肿瘤者;合并认知交流障碍,患有精神疾病者;术后发生重度并发症者。观察组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为32~66(48.66±5.34)岁;病灶位置:Ⅱ段32例,Ⅲ段23例,Ⅳ段20例,Ⅴ段15例,Ⅵ段10例;病程5~20(11.96±5.44)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为33~67(49.78±6.88)岁;病灶位置:Ⅱ段33例,Ⅲ段24例,Ⅳ段21例,Ⅴ段16例,Ⅵ段6例;病程6~21(12.88±6.2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护理干预。予以患者疼痛教育,以音乐法、转移注意力法及药物镇痛进行缓解,提升患者疼痛耐受力。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1)术前(超前镇痛):术前1d要求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有关疼痛控制知识,预测患者疼痛耐受程度,针对具有严重手术恐惧情绪患者,做好疏导,增强患者的治疗自信心。(2)术后(镇痛药物护理):结合患者术中麻醉药物配比,配置硬膜外镇痛泵中的麻醉药物,要求持续带泵48h,必要时予以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静脉滴注镇痛。(3)分层镇痛护理:术后每隔3~6h评估疼痛程度,借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量表检测,30min内持续测量3次取平均分。若VAS评分低于3分,需要停止用镇痛药物,使用非药物镇痛法;3~6分者予以非药物镇痛法,必要时予以少量药物镇痛;大于6分者,需要借助药物镇痛。(3)非药物镇痛法:护士需及时对患者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制订对应的非药物镇痛方案。①音乐:听轻柔舒缓的音乐,可舒缓患者的负面情绪。②倾听法:以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引导,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及时调节患者情绪。③亲情沟通:疏导患者家属情绪,及时安慰患者,向患者传播亲情及正能量,增强治疗自信心,舒缓疼痛。④肌肉松弛法: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及早展开早期活动,可借助肌肉按摩、关节活动及翻身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最大程度提升机体免疫力,同时可展开冥想放松训练,放松患者身心。(4)记录疼痛:术后指导患者写疼痛日记,每隔1~2h自评1次,主要内容是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具体疼痛情况,利于及时调整镇痛护理方案,控制自身情绪与疼痛。3.观察指标:(1)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发放2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非常满意得分≥90分,基本满意得分80~90分,不满意得分<8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基本满意度。(2)VAS评分:以VAS评估疼痛程度,得分范围为0~10分,无痛表示为0分,重度疼痛为10分,得分越低提示其疼痛越轻[4]。(3)舒适状况评分:以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comfortques-tionnaire,GCQ)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与文化,得分与患者的舒适度呈正比[5]。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肝癌患者术后护理论文
肝癌是临床常见肿瘤之一。自从2004年12月26日~2005年11月10日,我科共对8例肝脏癌肿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现将其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例,均为男性,年龄36~73岁,平均54岁。其中左肝癌5例,右肝癌3例,癌肿最大3cm×2cm,最小1cm×1cm。
2护理
首先了解术中情况,如病变大致性质、麻醉方式、手术切除范围、术中出血量以及输入液体的质和量。
2.1术后观察与护理手术后6h内,取去枕平卧位,吸氧,氧流量3~4L/min,吸氧48~72h,妥善接好腹腔引流管、双套管、胃肠减压管、保留导尿管。腹腔双套管一般用于腹部手术,创面大、创腔渗液多,能够及时引流,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膈下脓肿,护理要点:(1)保持通畅,根据患者需要调节负压(0.02~0.06mPa),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堵塞及脱落;(2)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如每小时超过200ml,且引流管温暖或者8h超过400ml,应高度怀疑有活动性出血可能;(3)双套管内管接负压吸引,外套管露出皮肤用棉垫覆盖,且每日消毒更换;(4)如内套管堵塞,可用20ml生理盐水缓慢冲洗,仍不通畅者在无菌条件下更换内套管;(5)更换引流瓶,每日1次,倾倒引流液等注意无菌操作;(6)置管3~4天,如腹腔引流液颜色较淡,24h量<20ml,腹部无阳性体征可予以拔除;(7)外套管接生理盐水500ml+庆大霉素16万u,每日更换,根据引流量的多少进行倒立冲洗次数,每个班次可进行倒立冲洗1~2次。
肝癌的中医病名病因分析综述
摘要:该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导师周仲瑛教授诊治研究疑难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以“癌毒”为主线,探索中医药对肝癌的病名、病因的认识。论文着眼于肝之生理、病理及其与它脏的关系,从理论上系统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病名及病因,为肝癌治疗奠定基础。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医病名;中医病因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进展迅速,疗效较差,生存期短,流行面广,是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人约为14万,年死亡率为20.4/10万,约占全世界肝癌发病数及死亡数的50%[1]。近20年来,病死率又有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第2位恶性肿瘤致死原因[2,3]。目前,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此法多适合于亚临床肝癌和小肝癌,其治愈率亦仅为15%~30%,5年复发率达40%~80%。而且,由于肝癌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发现时多数已是中晚期,故相当一部分患者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4]。姑息性介入手术或化疗等法又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许多病人难以耐受。因此,中医药及其他新技术、新药物有机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已得到肿瘤治疗界广泛认可。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肝癌发生、减少复发转移、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环境的变化,肝癌发病率逐步提高,肝癌的中医药研究亦若雨后春笋。然而,对肝癌病因、发病、病机、病理因素、治则治法,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未形成系统和规范的认识。因此,如何更加深刻地认识肝癌,中医药治疗肝癌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何使中医药防治肝癌的潜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防治肝癌整体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大课题。导师周仲瑛教授业医近六十载,学验俱丰,以治疗疑难杂病见长,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颇有心得。导师在几十年的临床工作中,遵循“实践出真知”的准则,勤于实践,不断探索。在临证时,强调“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的重要性,重视肝癌致病“癌毒”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不断探寻肝癌的病因、病理及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在导师数十年研究本病的基础上,总结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分析归纳肝癌病名及病因,为临床治疗的合理性有效性奠定基础,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1肝之生理病理
肝居中焦,具有主疏泄、主藏血之功。其为刚脏,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郁则气滞或化火、生风、动阳,故而肝病病理因素复杂、兼夹;肝之性易动而难静,因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肝病多延及他脏,诸如肝病及脾,肝病及肾等。临床可多见湿热毒瘀蕴结肝胆脾胃、肝肾阴亏、肝血不足之证。
2癌毒特性概述
肝癌患者护理分析论文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科住院病人,均经B超、CT、AFP等综合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且没有门静脉转移、远处转移等介入治疗禁忌症。共治疗了65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1岁,平均45.4±6.8岁。
2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在局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常用化疗药物有阿霉素、丝裂霉素、顺铂、氟尿嘧啶等,2~3种药物联合应用。常用栓塞剂为碘化油。
3护理措施
3.1介入治疗前护理
小议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
摘要:目的总结肝癌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形成原因,以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和观察结果对肝癌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恐惧焦虑、忧郁悲观、孤独忧伤是患者的常见心理。结论针对性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肝癌患者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肝癌患者临床护理心理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护理可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创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积极的心理活动会促进疾病的康复,而消极的心理活动会加剧病情的恶化,护理工作者应把患者的躯体疾病和心理情绪过程联系起来考虑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下面将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150例肝癌患者,男110例,女40例,年龄33-65岁,其中首次住院患者26例,第2次住院患者56例,3次或3次以上住院患者68例。
2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