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7 01:28: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改善民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改善民生

民生改善思考

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民心工程,认真抓紧、抓实、抓好。

坚持第一要务,筑牢民生基石。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坚持发展,才能不断巩固改善民生的物质基,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势头,地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年以来,财政用于“三农”、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累计达****亿元,年均增长****%。今后,要继续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强化枢纽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建设商贸都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力争取得更大发展,为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健全两大体系,抓住民生根本。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民生的根本所在。在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方面,应认真落实就业促进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逐步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就业再就业“责任保障体系”,市、县区(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劳动保障部门组成的就业再就业“组织保障体系”,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组成的就业再就业“信息保障体系”,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机构组成的就业再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各级财政支持的就业再就业“资金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应重点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五保户供养、救灾救济、法律援助、临时困难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在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低保标准。

破解三大难题,关注民生热点。上学、看病、住房是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围绕破解这三大难题,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受教育问题,继续实施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入学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实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确保流动人口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和医护队伍培养,巩固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医保,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住房价格和租金监管。积极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与廉租住房制度,不断扩大廉租住房覆盖范围。

维护三大安全,确保民生安定。社会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应从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这三大安全问题入手,完善制度、加强防范、严格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积极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大力整治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有效保证饮食卫生、药品安全;认真抓好生产安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宣传与教育培训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危险源监控与隐患治理相结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地区、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发展先进文化,丰富民生内涵。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应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认真办好“郑州邻居节”,大力倡导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和谐邻里关系。加快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为主体的四级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着力推进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坚持开展绿色周末、文化遗产日、文化进工地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查看全文

着力改善民生体会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反映了党和国家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社会领域表现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针对新课题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要求,并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六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六个方面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着力点。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断,认真落实改善民生的实践要求,我们就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幸福美好。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重要关系。一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又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二是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又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又要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分步骤地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四是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既要努力增加投入,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又要不断深化改革,使增加的投入有效发挥作用。

查看全文

民政职能改善民生汇报

按照民政部改善民生、解决民生的工作部署,青岛市民政部门努力践行“亲民躬政、播撒爱心”的服务理念,着力推进民生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平台建设、工作机制建设等四项民生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的做法是:

一、着力推进民生制度建设,努力扩大民政对象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覆盖面

民生的持续改善,制度建设是基础。为不断扩大民政对象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覆盖面,我们始终把制度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

——推广城乡“一户一策”助困帮扶模式,促进困难群众创业脱困。早在20**年,我市就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文件,要求在农村全面实施“一户一策”助困帮扶工程。今年以来,我们将在农村开展“一户一策”助困帮扶的做法移植到城市,在城市实施了困难群众的创业工程。如,市北区筹资150万元作为专项帮扶资金开发建设10个“民生创业夜市”,给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低保户、低收入群体每户1000元启动资金,免费提供摊位1500个,并在全区设立物流配送中心,平进平出,为困难群众创业致富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目前,有1500多户困难家庭走上了自主创业、改变命运之路。通过开展“一户一策”帮扶工程,20**年我市共帮扶城乡低保家庭助困项目94个,投入帮扶资金879.9万元,帮扶2779户低保家庭创业增收、脱贫致富。

——推广形式各异、效果实在的养老服务模式,促进为老服务迈上新台阶。为满足不同老人群体的服务需求,我市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养老服务示范活动。市南区实施了以敬老爱心奶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新举措;市北区为2300多户困难和独居空巢老人免费安装助老应急服务“和谐通”;四方区积极开展养老互助社活动,发动社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李沧区开展了一个养老护理员照顾两位老人的“一对二”居家养老服务等。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1158老人享受到了居家养老的服务。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在青岛考察工作时,对我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效果实的养老服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推广退役士兵就业培训模式,促进城乡退役士兵安置就业。20**年,我市首次将农村退役士兵纳入劳动技能培训补助范围,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安置的步伐。在城市,我们借助政府培训促就业服务平台,与青岛大学、市劳动就业训练中心、中国青岛人才市场达成合作协议,建立完善了青岛市退役士兵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一条龙”服务机制,共组织了100多家用人单位,为900多名退役士兵举办了就业洽谈会。在农村,建立了区、街、居,三级退役士兵就业信息服务网站,免费为退役士兵开办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并将介绍退役士兵就业纳入农村“为民服务项目”,让退役士兵不出社区即可享受政府提供的便捷就业服务。通过搭建就业平台,全市20**年接受的900名城乡退役士兵全部找到了工作岗位,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查看全文

改善民生整改措施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同上书,第825页)“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同上书,第835页)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从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不宜操作和把握,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孙中山对民生大致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界定的。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民生问题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的三个层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考虑每一个社会成员“要有能力和机会活下去”的问题,即:一个社会在满足了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就应考虑社会成员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以期为民众提供起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

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即:当一个社会解决了民众基本生存和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准和公共财力的大幅度提升,进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应当看到,这一问题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目前的中国社会尚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过,应当将这一层面的民生问题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目标列入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体系当中。

查看全文

保障和改善民生心得感想

顺民心方能聚民力。从根本和长远来看,惠民生方能顺民心。保证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坚持经济增长。两会”只有不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时增进人民福祉,才干化民力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耐久动力,中国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才是有本之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会拥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得到怎样解决,今年的两会”恰逢“十二五”开局的历史节点。新五年的民生蓝图”又将如何就此展开,给“两会”注入了更深内涵,寄予了更多期待。也就是说,民生问题是最大焦点。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期待,已经从GDP财政收入转到普通个体如何得到更多实惠,如何实实在分享改革发展效果上来。面对这样的诉求,执政者兑现“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将是未来更多、更大保证和改善民生行动的开端。

进入新世纪,实事求是地讲。中国用10年时间完成了GDP翻两番,连续逾越意、英、法、德、日,成为世界经济规模第二大国,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而与此同时,一些和睦谐问题也摆在面前:房价攀升,物价走高,收入分配不尽如人意等。可以说,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社会事业还存在不少欠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待解,特别是与2020年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比,与亿万人民不时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相比,民生任务还很繁重,必需下更大气力予以保证和改善。2010年,国GDP达397983亿元,人均GDP达29748元,同期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既为保证和改善民生打下了物质基础,也让满足人民合理的民生诉求、实现社会公平,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黄金发展期往往与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的凸显期、高发期相生相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一方面。意味着改革正逐步进入“啃硬骨头”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大量的新问题新矛盾扑面而来。处于社会高速转型期的公众,也加速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另一方面,随着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不时觉醒,中国开始进入所谓“税感”时代。从围绕个税起征点的继续热议,车船税草案征求意见时的广泛参与,再到社会舆论对小小“馒头税”高度关注,无不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为自己争取利益,积极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分享改革发展效果的要求明显增强的时代大背景下,执政者只有以更鲜明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回应民心所思所盼,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真正体会到民生的继续改善,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干够实现。

国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发展过程中因利益诉求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下。解决好了民生问题,社会矛盾很大水平上也就迎刃而解。要把民生问题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就是要走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上下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政绩。

查看全文

改善民生问题征文

今年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6月7日,国务院同意**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重大战略举措。选择**作为试验区,是中央对**党委政府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信任,体现了中央对**人民的殷切关怀。全市人民,欢欣鼓舞,信心十足,决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中央交给全市人民的光荣任务。

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是要通过改革,建立起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民生问题。因此,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的核心也要彻底解决民生问题,这是统筹城乡的根本目的。

所谓民生问题,就是与国民的生计和生活有关的问题,具体内容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民生问题的多发期、高发期。民生问题是这个时期面临的重大而又关键的问题,民生问题与国家的兴旺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发展得越快,民生问题向纵深发展得就越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现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并不意味着旧有的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新的民生问题正以全新的姿态日渐突出。如果不重视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就会受到影响,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党和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社会才能长治久安,社会才可能和谐。针对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明确提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适时出台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内容涉及养老、社保、就业、教育、农村和农民等方面,这些政策和措施,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抓住民生问题,积极化解和应对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市群众最为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方面。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就不能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成功的。改革只是手段,增加财富积累、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才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目的和追求。为此,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中央交办的大事,紧紧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创新制度,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解民生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破解民生难题,切实推进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城乡合作医疗、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以及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都要通过地方立法或出台政府规章的方式,使其制度化、法制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深化改革。改革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解决民生问题和让人民幸福快乐的根本途径。**在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顺应党心和民心,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其核心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重点是深化改革就业、分配、医疗、户籍、养老等方面的现行制度,让人民群众满意,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动力。

查看全文

工会保障和民生改善调查

党的十七大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对工会组织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工会必须在党和政府民生工作大局中发挥作用,有所作为。

一、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面临的时代课题

第一,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关注民生,是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这充分表明,民生工作已摆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突出位置,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要求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就要求工会组织必须主动融入党和政府民生工作大局,积极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第二,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强调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这是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创造性的贯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本,就是要求一切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民生问题包含了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职工权益之本。因此,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与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具有一致性,而且可以说,工会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维权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第三,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工会自身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民生问题既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又是各方面开展工作的难点。对工会组织来讲,一方面,积极参与民生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增强了工会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作用,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会组织的地位、增强工会工作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工会通过参与民生工作,加强与职工的密切联系,为职工解决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现实利益问题,赢得了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赖,进一步增强工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再一方面,工会要把职工生活生产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落实好,在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有效发挥作用,就必须在不断的破题实践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提升能力。

二、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探索实践

查看全文

民生福利改善论文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生变化的根本表现,就是民生福利得到了极大改善。保证公共产品使用上的公平性、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量力而行增加公共福利供给、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等,是今后改善民生福利的方向。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关注的,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梳理。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然而,由于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由于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不恰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关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关注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

查看全文

加快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以及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党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二,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

第三,这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查看全文

改善民生心得体会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以及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党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这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

这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把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