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6 15:15: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服务型政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服务型政府创建
1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内,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政府只提供市场、和个人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众所周知,学普遍把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公共物品(除政策、法规外)往往是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对于企业而言,投资于公共物品无利可图;对个人而言,则往往无力承担。而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特征,又使得人们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心理,即某人参与了公共物品的消费,却不愿意支付或充分支付生产成本而依赖他人支付。这种搭便车的心理(以及避免被搭便车的心理)导致了集体的不理性:大家都不愿提供公共物品。这就决定了公共物品不可能由市场提供。经济学上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划分很好地界定了服务行政的范围:政府只应该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而不需要也不应该涉足私人物品的生产。私人物品完全可以由市场机制实现有效率的供给,政府没有必要介入私人物品的生产。二是政府应当鼓励公共服务市场化。虽然政府应当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府决不可以垄断公共物品的生产。即使事实上只有政府有能力提供的服务,也没有理由因此而禁止私人企业去尝试和寻求其他方法,也就是在不使用强制性权力的情况下提供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方法。人们完全有可能找到一些新的方法,使一种在过去不可能由那些愿意为之支付费用的人排他性独享的服务成为一种可供交易的服务,进而使市场方法能够在它此前无法适用的领域中得到适用。政府不得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意味着私人和私人企业可以进入这些领域,这些公共服务行业是面向市场开放的。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应该向私人开放,与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物品并不存在矛盾。作为服务型政府,不仅不可以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而且应当鼓励公共服务市场化,因为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服务行政的弊端会降至最低程度,并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相兼容。
2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2.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任务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要求,提供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仍然较为严重,旧体制下最困难的被积淀下来,转型时期的特殊问题也已凸现。政府直接管理经济、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与行业垄断、假冒伪劣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既不符合WTO规则,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规范发展。服务型政府,正是改变过去政府管理中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与改善宏观经济调控,规范市场、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等方面;使政府管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服务型政府的含义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含义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即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就是由政府来创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由政府或社会来有效(及时和足量)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的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并非仅限于政府组织,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吸纳各类社会团体或私人企业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来。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国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在这场新兴的政府改革过程中,新的服务型政府理念浮出水面。概括地讲,这种新的理念主要有以下特征:解决本国的财政问题是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主要原因;政府部门开始引进市场理念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技能;实现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由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为公共服务的“监督人”;精简政府机构,将自己的职能定位于“掌舵”而非“划桨”。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决定因素
在当今社会,一国政府要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由四个方面的基本关系决定的。(1)在普遍的公民主权基础上的民主与宪政,将决定国家权力的公共性质和政府为公民服务的地位。(2)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民的经济而不是政府的经济,在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上,市场经济是主体,政府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3)社会是公民们的社会而不是政府的社会,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政府是为公民社会服务的。(4)以政府为依托的直接公共服务满足的是公民的直接需求,而间接公共服务即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则是满足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发展的需要。
服务型政府研究论文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公共管理理论依据
倡导服务型政府,树立服务行政理念,是由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为马克思所首创,并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发展和体现。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统治工具——国家的时候就指出它是“集中化的组织起来的窃居社会主人地位而不是充当社会公仆的政府权力”,因此,当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目标就是建立切实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政府内部必须“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1]而最早提出服务行政概念的,是德国学者厄斯特·福斯多夫。在《作为服务主体的行政》一文中,福氏认为,自由人权思想、个人主义、私法自治以及契约自由这些观念都已经过时,是令人无法忍受的过去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基本人权,而是依赖于新的人权经济上的分享权。已由个人照顾自己的“自力负责”,转变为由社会力量来解决的“团体负责”,进而发展为由党和国家政治力量提供个人生存保障的“政治负责”,由此提出了服务行政。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政府财政危机、政府效率低下和政府形象受损等情况,政府改革呼声日隆。在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以及治理理论的支持下,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掀起了政府改革运动,即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导向,而在随后发展起来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则更加强调和突出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运作模式。作为解决政府“合法性危机”的唯一出路,新公共服务提倡公共利益、公民权利、民主程序、公平和民主、回应性等理念,强调“公民优先”,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分了“顾客满意”原则与“公民满意”原则,表达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正如登哈特所强调的:“与新公共管理(它建立在诸如个人利益最大化之类经济观念上)不同,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之上的。”
借鉴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我们能看出这些理论为政府改革提供了一个更宽的分析视角,它们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将公共部门的管理主体扩大到除政府以外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甚至私营部门,甚至还主张将当代私营部门管理领域所发展起来的许多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引入公共部门管理,大大拓展了研究领域,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更为广阔的思路。
二、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益启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掀起了政府改革运动,即新公共管理运动,其改革的基本主线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基础服务。主动为协会建设、市场建设、科技推广、信息网络建设等协调人力、物力和资金,先后成立了云阳镇辛夷协会,花卉协会、林果协会;筹资35万元建成了鹿鸣路蔬菜批发市场和古城路农贸市场;将镇农技、农机、水利、林、蚕五大站合并,成立云阳镇农业开发服务总公司,集中搞好每个产业的研究和服务。二是政策服务。连续出台了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土地流转、农民入镇经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富裕农民围绕特色产为发展各类加工业。三是环境服务。定期召开驻镇工商、公安、税务、交通、市政等职能部门从谈会,研究“服务型”工作方案,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效率的法制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开放诚信的人文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今年来,该镇共引进新项目71个,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多年来,东凤镇政府坚持“亲商、扶商”,努力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办事效率,打造服务型政府,建设了一支优质、高效的招商服务队伍。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免费协助企业办理项目选址、立项、办理工商及税务有关证照等手续,定期对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为企业解决困难;在镇政府综合大楼的大堂设立办证大厅,集中国土、规划、建设、质量监督等办事单位,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镇政府每年开展“三服务一满意”(服务宗旨、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群众满意)活动,由基层单位对政府各职能部门进行评议监督,政府的主要经济服务部门一直都得到企业的好评。镇政府每年举行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对一批工业产值靠前、纳税多、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的企业进行表彰,增强企业对地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优先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为发展小家电特色产业,东凤镇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不断创新招商渠道和招商方式。自2000年开始,镇政府相继出台了《东凤镇鼓励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鼓励我镇工业发展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暂行规定》等多个文件,鼓励民间引入小家电制造企业,对引进镇外小家电行业客商到东凤投资的,按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3‰—5‰进行奖励,对建设规模大的小家电企业给予减半收取报建费的优惠,协助其争取银信部门支持,解决融资问题。对村集体建物业出租发展特色产业的,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技术改造投入大的企业进行政策引导,申请国家、省、市的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补助。近年,适应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形势,东凤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到一些产业密集的地区进行推介,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国内知名企业。为发挥小家电的聚集优势,东凤镇实施产业招商,利用自身产业配套完善的有利条件,吸引家电制造企业进入。东凤镇还通过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会展招商等方式,不断推介东凤镇的投资环境,塑造东凤镇整体形象,提高小家电制造名镇的知名度。
(三)实施“造月工程”。产业发展初期,东凤镇企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停滞不前,被外界喻为“星星多,月亮少”。为此,东凤镇启动“造月工程”,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创名牌名标。对获得国家级名牌名标的企业,市政府奖励100万元,镇政府奖励20万元;获省级名牌名标的企业,市政府奖励50万元,镇政府奖励10万元。镇政府重点关注生产规模排前30名的企业,积极联系金融、管理咨询等机构和服务单位,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管理等问题,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在招商引资上,瞄准一批投资密度大、产品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小家电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培育了高雅、泰峰、铁将军、富华、信力等一批骨干企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培育配套产业。东凤镇在发展小家电制造行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其配套行业,重点引进电器配件制造、软件开发、包装印刷、模具开发、货物运输等行业。东凤镇电子电器商贸城是经营小家电产品和小家电零配件的专业市场,自1998年开业以来,政府专门成立了“电子电器城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管理,首两年免租金吸引客户入场经营,每年春节前,镇财政划拨60万元以上的专款,举办大型产品展销会。目前,商贸城已发展成为珠三角小家电零件主要集散地,为东凤镇以及周边地区小家电产业发展提供产品流通平台。今年,东凤镇利用产业优势,在报建费用上给予减免,协调取得银行金融支持,引进了“天润物流”公司,建成的天润物流市场是中山市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物流市场,也是中山北部地区和顺德地区企业货运的主要集散市场。
服务型政府建设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发展环境和服务水平的竞争。一个地方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容纳能力和发展能力,降低外来企业和资金的进入成本,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二是可以减少政府对市场经营主体的直接干预,促进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合理流动,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为投资者提供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三是可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便捷、高效、公开、规范的行政服务机制,为投资者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
近年来,海南省三亚市一直致力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执行文化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使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重点工作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针对目前存在的依法行政水平不够高、办理各种审批手续的程序性规定尚未完全配套、服务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进一步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为投资者服务的理念,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三亚与投资者双赢上来;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为目的,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提升公务员的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符合社会需要的培养机制、开放灵活的流动机制、与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选好用好具有服务意识、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的行政管理人才。
重视政府诚信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杜绝行政行为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加强政务公开建设,使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过程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对于如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我想用一、二、三来概括:一就是解决一个矛盾,二就是搞好两个服务,三就是创新三个理念。
解决一个矛盾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着力解决一个主要矛盾。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改革发展新阶段的突出反映。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黄金发展期”的机遇,又面临“矛盾凸显期”的挑战。只有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困难群体,如失地农民、下岗职工、进城农民工等。他们中很多人存在着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以及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等问题。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呈增加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大了社会风险程度。防范社会风险,应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拉美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必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更加重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了适应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政府必须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发展社会事业和扩大公共产品供给上来,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搞好两个服务
服务型政府评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顾客导向;政府绩效;服务型政府;公民评价;天津
论文摘要:基于顾客需求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在天津市民中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的定量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如积极回应公民需求、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政务公开状况等政府自身能够控制的因素会影响到公民对政府的评价。地方政府不太容易控制的因素,如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状况也会对政府评价产生重要的影响。改进这些方面的工作绩效,会提高政府的形象,增强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
一、问题的提出
顾客导向的理念主张将企业管理中顾客至上的精神和方法运用于政府管理,这样的政府把民众尊为顾客,尽量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顾客需要为施政方向,规划各项施政方针,以此获取民众的支持。要做到顾客至上,政府就应及时回应民众的利益要求,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公平、高效地加以满足。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主要通过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宏观调控目标,运用财税、金融等调控手段引导经济运行,基本上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僵化体制,初步建立起了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因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也将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转变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而了解民众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就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确定服务型政府究竟最应该做些什么,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研究民众是如何评价政府的,即民众对政府哪些行政行为和行政效果的评价会影响到公民对政府的总体评价?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以对天津市民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力求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二、理论、方法与数据
一般来说,影响公民对政府评价的因素无非是两类,一类是政府的工作方式,另一类是政府的工作绩效。前者是政府基本可以控制的因素,而后者则不是政府单方面努力就可以实现或解决的问题。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市民对这两类因素的认识、态度和评价,以此确定哪些因素会显著影响市民对政府的总体评价。可控因素分为以下几类:
服务型政府创建论文
摘要新形势下,中国各级政府都应当建设服务型政府。未来中国地方政府的活动将会越来越突出这一性质,使政府从“管”老百姓转变为通过“管”好社会事务来为老百姓服好务。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换服务型政府
1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特征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理型、权力型、命令型政府而言,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内,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政府只提供市场、企业和个人不能或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众所周知,现代经济学普遍把产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公共物品(除政策、法规外)往往是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对于企业而言,投资于公共物品无利可图;对个人而言,则往往无力承担。而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特征,又使得人们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心理,即某人参与了公共物品的消费,却不愿意支付或充分支付生产成本而依赖他人支付。这种搭便车的心理(以及避免被搭便车的心理)导致了集体的不理性:大家都不愿提供公共物品。这就决定了公共物品不可能由市场提供。经济学上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划分方法很好地界定了服务行政的范围:政府只应该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而不需要也不应该涉足私人物品的生产。私人物品完全可以由市场机制实现有效率的供给,政府没有必要介入私人物品的生产。二是政府应当鼓励公共服务市场化。虽然政府应当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政府决不可以垄断公共物品的生产。即使事实上只有政府有能力提供的服务,也没有理由因此而禁止私人企业去尝试和寻求其他方法,也就是在不使用强制性权力的情况下提供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方法。人们完全有可能找到一些新的方法,使一种在过去不可能由那些愿意为之支付费用的人排他性独享的服务成为一种可供交易的服务,进而使市场方法能够在它此前无法适用的领域中得到适用。政府不得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意味着私人和私人企业可以进入这些领域,这些公共服务行业是面向市场开放的。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应该向私人开放,与私人不愿意提供公共物品并不存在矛盾。作为服务型政府,不仅不可以垄断公共物品的供给,而且应当鼓励公共服务市场化,因为在存在竞争的情况下,服务行政的弊端会降至最低程度,并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相兼容。
2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建设服务型政府思考
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基本方向和目标。我们要扎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一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适应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社会公共需求是指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它是市场和社会不能满足、不能提供的需要。社会公共需求的存在决定了作为社会公共机构的政府必须提供公共服务,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服务,如国防、法律与秩序、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等。进而言之,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乃是政府的根本职能和本质所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公众不仅对公共服务的种类和数量要求越来越多,而且对公共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政府在市场监管、基础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弱势群体保护、环境保护、调节收入差距等方面的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却不足,使公众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必须要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十七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解决好居民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科教落后,公共卫生滑坡,公共安全失效,社会保障滞后,资源日趋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障碍。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实现政府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型,也就是说政府在继续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强化其以前被弱化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促进经济与环境、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严峻挑战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对政府管理的挑战之一就是,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乃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政府管理的挑战主要体现在,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的极度复杂化,且变化迅速、时限性增强,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不断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求政府比过去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对迅速变化的、复杂的环境做出快速、及时有效的反应。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获取、传递、沟通比以往更方便、更廉价、更快捷,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不断增强,打破了长期以来政府对公共信息的垄断,这为公众广泛深入、普遍参与公共管理活动提供了便利,要求政府管理活动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政府要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推进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经济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市场已取代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发挥起基础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转变自身的角色和管理方式。具体而言,在市场经济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应该完全退出;即便是在公共服务领域,也可以适当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政府所需要做的就是以宏观调控为重点,以弥补市场缺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本着眼点,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类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为全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政府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论文
[摘要]我国同西方国家都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的国际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对国外几个国家重塑政府的“政府改造运动”的比较,分析了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提出构建我国服务型政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我们发展的改革方针、策略体系。[关键词]政府改革服务型政府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针对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及政府的“失效”症状,掀起了引用“企业化”运作模式,运用市场力量来改造政府绩效的运动。紧接着,日本、加拿大、荷兰、法国等经合组织的其他成员国也纷纷效仿,被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些国家纷纷提出了“政府再造”的口号,以通过“政府再造”来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给质量,重新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正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下,很多国家提出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一、国外一些国家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1.英国政府的改革面对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国内经济的滞胀,执政的保守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节约政府开支、政府机构改革、服务承诺和竞争求质量,力图改变整个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经过20多年的实践,英国政府的管理新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其影响遍及全世界。英国政府改革包括四个步骤:(1)雷纳评审雷。雷纳评审是对政府部门工作特定方面的调查、研究、审视和评价活动。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政府开支过大问题,二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问题。合理的政府开支中,业务开支与行政之间应有一定比例,一般说来,前者应大于后者。(2)“下一步”行动方案。“下一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方案建议把整体的部委分解成若干机构,这些机构在主管的部委指导下,履行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的职责;以管理主义的技术和程序培训职员,并且所有活动都是在一位高级主管的领导下进行。(3)公民宪章运动。公民宪章,就是用宪章的形式把政府公共部门服务的内容、标准、责任等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的监督,以达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目的。各公共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制定宪章内容,但是要以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合法要求为宗旨,主要包括对公民的承诺和实践承诺两个方面,有四个具体内容:①服务内容和工作目标承诺;②服务标准承诺。服务标准做到明确化、具体化和公开化;③服务程序和时限承诺。实行合理的办事程序,达到公众满意。对公众公开服务时限,接受公众监督;④违诺责任。表明了承诺者没有达到既定服务标准时对顾客作出的补偿,是承诺部门对公众做出的单方面的承诺,这种补偿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道歉,也可以是物质上的。(4)引入竞争机制。竞争出质量,竞争出效率,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完善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之道。扩大竞争的实质就是引入私营部门的经营原则。为此,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私营化引入竞争;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政府干预,维护竞争;市场检验,激励竞争。竞争求质量运动可以说是竞争观念的进一步确立和竞争机制制度化的尝试。2.美国政府的改革20世纪的美国政府改革和英国政府改革明显不同。美国的政府改革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目标,但是带有更明显的管理主义倾向。政府收缩的第一项主要职能就是政府的社会职能,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包括以下内容:(1)提高接受福利者的资格,以减少福利支出。(2)福利项目市场化,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来克服公共部门的浪费和低效;逐步采取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管理体制,转移联邦财政负担。(3)明确财政收支,划分管理权限,分权管理社会福利项目,使管理者接近受益者。(4)将社会福利改为“工作福利”。(5)适当加重个人负担份额。(6)老人老制度,新人新制度。(7)将福利项目的直接供给者(职业性利益群体)与福利的接受者分开。政府收缩的第二项主要职能就是放松管制。收缩政府的经济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的范围和程度,实行更大的市场化。1981年2月,里根政府了第12291号行政命令,其中有一条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应当对企业的开设和经营方式、产量及物价等经济行为施加管制。美国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价值取向是,在公共服务输出领域引进市场机制,一是决策要和执行分开,二是公共服务的供给必须要多元化、竞争发展。这样使政府权威与市场交换的功能优势有机组合,提高政府功能输出的能力。3.新西兰政府改革新西兰的行政改革在当代西方行政改革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行政改革的典范。开始于80年代初期的新西兰行政改革,先设定了总体框架,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多、更明确地采用了管理主义的模式。新西兰改革的主导思想是,明确政府、部、皇家实体机构和公务员的目标,避免责任和职权的冲突、交叉,政府不介入市场和社会能够有效运行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尽量减少成本。改革几乎涉及所有公共部门以及公共部门的组织、过程、角色和文化等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结构变革、分权化、商业化、公司化、私有化等,主要内容有:国有企业从事原本生产“私人物品”的政府部门的活动,在市场机制下将国营企业民营化,重组政府部门结构,设置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架构,缩减政府预算。由此看来,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但是都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的一点,但是要管得好一些;第二,尽可能地实现社会自治,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不足;第三,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甚至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中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彻底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2005年12月20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我们看到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正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目前,我国同西方国家都处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浪潮的国际背景之下,分析、学习国外尤其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借鉴其理论、方法及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第一,构建服务型政府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改革方针、策略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行政改革措施都是承前继后、自成体系的。英国的改革同样如此,虽然很激进,但又具有系统设计、稳步推行的特征。从雷纳评审、“下一步”行动方案、公民宪章运动、竞争求质量运动一直到后来的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改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追求的目标有所不同,改革的主要形式不同,但不同阶段之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且对每一重大改革措施都进行独立的评估,以保证下一步改革具有坚实的基础。这点与我国行政改革分阶段走有相似之处。第二,引入严格、科学的管理程序。雷纳评审是来自政府内部的改革,旨在促进、鼓励、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在现存的文化及传统中开展改进工作,发挥各部门革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避免由上或者由外强加的成份。当前,公众对于我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还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当务之急是相关管理部门要在绩效评估上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以为,不妨引进雷纳评审的严格和科学程序,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解剖,从而为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找到更好的办法。[1][2][][]第三,注重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公民宪章”运动改革力度较大,效果比较明显,在政府和社会关系上,体现了政府退却、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等理念;在政府内部管理上,体现了公民为中心、服务导向、结果为本、市场机制为基础等理念。“公民宪章”运动中,英国政府把行政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上,主要手段是新的管理原则、新技术、新方法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据1996年的官方报告,英国的“公民宪章”运动在提供公共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而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国家纷纷效仿。据统计,1996年,全世界共有5个国家推行了与英国“公民宪章”运动相类似的服务承诺制度,很多国家的代表团到英国考察“公民宪章”制度的执行状况和效果。英国政府内部行政改革的侧重点是管理层次,这与我国行政改革的侧重点是机构改革是不同的。第四,慎重、合理界定我国政府职能的范围和内容。我国和美国所处的现代化阶段不同。美国已经处于信息社会,我国虽然处于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工业文明时代,或工业文明过渡时代,只有少部分地区处于信息社会前沿。众所周知,美国的市场经济已经相当成熟,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市场到政府干预,再从政府干预回归自由市场的否定之否定阶段。美国通过压缩福利项目的福利政策和放松对工商业项目的福利政策来收缩政府的社会职能。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个全能的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虽然也亟需收缩政府职能,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和“有限政府”,但是以压缩福利项目为主体的福利政策改革,恰恰与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全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方向相反。这是现代化不同阶段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因此,不同的时代背景,要求不同,涉及的改革措施和模式当然也不同。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根据实际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汲取教训,避免改革走弯路。第五,确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市场发挥作用的地方不断扩大,传统上一些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也可以实行市场化生产,即,政府不直接参与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而是公开向社会招标,由私人或者非政府组织竟标,公平竞争,优者中标负责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提供。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和避免的盲目性、滞后性和破坏性。市场不能解决责任、公平等问题,市场的有时在于效率,市场的职责也是效率,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监督和调控作用。与市场不同,政府还有社会、人文等其他目标。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不同目标、不同优势与不足决定了两者互相配合和协调以维持某种程度均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政府与市场平衡的核心在于两者在特定环境下各自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各自优势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