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网络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6 14:32: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服务网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我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为目标,以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随着经济的强劲发展,我市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也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市文化馆顺利进行了改扩建,建筑面积近6000M2,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居苏中、苏北前列,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市图书馆、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正在规划准备中,初步选址、勘测、概念设计等工作已基本完成;20个镇文化站全面建成达标,并对外开放,提前一年实现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已建成村文化活动室298个,占全市总村数的90%;建成农家书屋65家。目前,全市以市级重点文化工程为龙头,镇文化站为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20*年,我市继续被评为江苏省群文工作先进县(市);20*年,被表彰为江苏省农村文化建设先进县(市)。
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乡政务服务网络建设指导方案
全面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工作。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依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区政务服务网上审批及区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宁政发﹝2010﹞76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高效、便民、规范、廉洁”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为核心,依托自治区电子政务专网,不时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审批,建立县、乡政务服务网络,打造县、乡、村政务服务平台,推进行政审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实现县政务服务中心和进驻窗口单位及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网络联通。提高行政效能。
(二)加快县、乡政务服务信息平台的统一建设。实现“一门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行政审批模式,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为民。
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互动体制
在经济全球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显著的背景下,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之间的协调性与连续性逐渐开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以及卫生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新医改试点方案要求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和富有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城乡各级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协调发展与有效合作。
1医疗服务连续性的基本特征
医疗服务的协调性与连续性是指当患者因健康问题进入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后,能够获得无缝隙的连续服务,不会因就诊医师或机构的变化而中断或重复提供。卫生服务的连续性包括3个要素,即服务内容和过程的连续,服务提供者的连续以及服务信息的连续。Donabedian从卫生资源配置和规划的角度来描述医疗服务的协调性为“在整体卫生规划中能够让医疗服务所包含的诸多要素关系相适应地结合在一起”[1]。Starfield认为“卫生服务的协调性是指患者先前诊断出的疾病和所获得医疗服务的有效信息以及这些有效信息对于当前医疗服务所产生的积极作用”[2]。Austin等人的研究表明,卫生服务的协调性可以归结为对客户(即患者)的合适规定以及不同医疗结构之间服务的提高以及医疗服务网络的调整。Boon等指出,卫生服务的协调性是影响卫生服务连续性提供的重要因素。服务的连续性与协调性是农村卫生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在体现[3]。Lawrence的研究表明美国医疗保健支出中30%~40%同这些“系统失灵”的表现相关[4]。TheoVanAchterberg的研究指出卫生服务的协调性是如何影响卫生服务连续性中学科之间的连续、人际关系的连续以及信息的连续这三大要素的[5]。从卫生服务的效率来看,建立完整有效的促使机构间服务有效衔接与合作的机制,是提高服务连续性、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的核心。
2医疗服务连续性的相关研究
目前针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服务的连续性与协调性地研究较少。国内外对于转诊行为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借鉴,我国缺乏有力度的实证研究,对连续性服务的实际情况的揭示并不清楚。国际学界关于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研究一定区域内的卫生服务提供机构所提供服务的协调性和系统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Shortell在1976年最早提出,认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是指病人获得不同组织提供的与之需求相适应的、一系列的、协调的和不间断的服务[6]。之后由RogersandCurtis将这个概念进行延伸,称“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是指在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多学科之间的连续,信息传递的连续以及病人—医生人际关系的连续”[7];IMO在此方面的定义更倾向于信息的连续性,认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是指在一组医疗执业者或机构之间有效且及时地传递诊疗信息。Starfield.B的研究认为,服务机构间的孤立是美国卫生系统出现质量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8]。Mur-Veeman认为,卫生保健和初级保健不耦合和不连续,以及医疗和预防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协调性和合作难以获得[9];BarbaraJ.Mc-Neil认为医疗的不确定性是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深层次的障碍,而多组织协作与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对于消除医疗不确定性十分关键[10]。国内基于此问题的研究在近10年来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但基于此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转诊规范、流程及相关制度等。刘滨和张亮认为,在医疗服务中,为了使病人获得连续性的服务就要求医疗服务提供机构间能够加强联系、增强协作,在病人病情需要的时候能够合理的转诊病人,使病人能够获得系统性、连续性的服务,而不会因为为病人提供服务的机构的变化而中断服务提供的连续性,或者重复提供不必要的服务[11-12]。在公共卫生服务的协调性与连续性研究方面,于贞杰认为,在我国,由于在资源配置时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的考虑,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内各子系统之间、与医疗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而在有关加强卫生服务协调性与连续性的探索与实践方面,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讨。周其刚认为,通过建立以上级医疗机构为中心、结合区医院及周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医疗集团,能够使双向转诊制度以及综合医院与社区的信息共享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13]。王绚指出,应合理划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妇保所、疾病控制机构等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责,如此才能更为有效地提供连续、协调的综合性卫生服务[14]。陶红兵进一步指出,在划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关系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主要落实对个人的公共卫生服务,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主要开展针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负责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价。
3我国农村卫生网络连续性服务存在的问题
完善便民惠民服务网络通知
各村(企)党组织:
为进一步转变农村基层组织职能,优化整合为群众服务资源,加快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快捷、顺畅、低成本的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镇党委研究,在完善现有的便民服务网络基础上,建立起覆盖全镇的便民惠民服务网络,形成“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绿色通道”,力争今年年底之前,所有村组织建有便民惠民服务通道。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服务设置。各村需设置便民惠民服务室,并安排一名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志专人负责,服务流程和相关服务制度上墙,做好服务登记薄。
其他各站所需设置便民惠民服务点,方便广大群众办事。
2、服务内容。依照广大群众热切关心的土地政策、医保、社保、惠民政策、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等问题,提供最新最准确的帮助。
3、服务要求。完善全镇便民惠民网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为群众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论文
一、努力构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区财政又拨出专项经费,对业务辐射半径大、硬件设施完善、人员配备齐全的38个重点卫生所进行了升级改造,统一配套治疗台、高压灭菌器、清创包、健康教育宣传栏等,使农民群众的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看病更加方便。截至目前,该区功能齐全的区、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建成,在构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推进新农合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二、积极兴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均等化工程
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把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区卫生局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全年工作重点,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其主要做法:
1.建立建全公共卫生管理机制。区卫生局与承担基本公共卫生职能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督导责任制,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平稳发展。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村卫生所(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也鉴定了工作目标责任书。卫生局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督查小组、专业指导小组,由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专业卫生机构进行业务指导、技术支撑、监督管理,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稳步进行。
2.分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分级负责责任体系。区卫生局专门成立了基妇股、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明确了专职人员。各乡镇建立公共卫生管理中心,按辖区服务人口3/10000的标准配备业务人员,在行政村(居),由标准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担任本村(居)公共卫生协理员,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实施。
创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
一、同志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作为直接引导服务农民的农业科技(经济)信息,不仅是各级政府部门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广大农民从传统的产品农业走向市场农业的桥梁和纽带。加快我县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可以起到促进推动作用,也是发展我县特色效益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措施。当前,农业生产已出现由过去的农产品短缺到区域性、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现象,并形成了全国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县由于地理、交通、文化、信息等诸多原因,造成农产品无论在品种、品质,还是在价格、季节上,和其它地区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以致农产品在国内市场有难挤占、被挤占之危,域内市场常受外地农产品冲击之虞。如何使农民尽快摸到市场脉膊,充分发挥我县山水资源优势,发展我县特色效益农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使我县农业尽快走向产业化经营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我县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引导服务“三农”,很有必要。
二、在农村普遍可以听到这样的反映,农民“想致富,没门路”。可以肯定,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心情是迫切的,只是摸不到致富道道,找不准发财门路。他们最大的困难是“三缺”问题,一是缺技术,二是缺信息,三是缺服务。从国家部委办到省地市已基本形成一个由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农业信息服务网。据悉,最近农业部将建立农产品信息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准确的市场信息,并拟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建立种植业信息网,以增强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怎样把“三农”急需的技术、信息和服务尽快送到千家万户农民手中,引导服务农民发展效益农业,抓市场活流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县乡两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省一些地区,采用各种形式,大胆创新,在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推广、咨询、服务上做出有益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如“衙州市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利用市、县、乡三级计算机网络,连接“全国农产品信息网”,建立衙州市农村经济信息网,连成冬市、县、乡、村、户的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信德服务网络,使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难题,指及时有效地得到信息网络的帮助指导,得仁解决兰溪市农业局从科技服务、信息引导入手,戈立“兰溪市大地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这一载体,帮助农民打响农产品品牌,协助农民钊售农产品,同时做好农资、信息等各项服务。各地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又‘技术、信息、服务的需求,调动农民发展效扎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三、从我县农业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县委县府就发展我县国民经济提出的“一体二翼三支枉”总体发展战略,加快我县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势在必行。
(一)领导重视,政府牵头,各涉农部门通力寸作,县级成立“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服务中,:”,乡镇设立分中心,村设信息服务站和信表联系户,同时,县乡(镇)两级要做到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四落实。
(二)县级服务部门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奎全计算机服务网络,同全国农业信息网、省地(市)农业信息网连网。通过计算机网络书其它方式,收集、整理、分类,筛选出适合我县农业生产状况,农村需要,农民欢迎的政策法律信息,实用技术信息、优良种苗信息、农资供应信息、市场变化信息、气象变化信息、防治病虫害信息等。条件具备的乡镇也应重视计算机网络建设,以求高效、快速、准确地为“三农”服务。
(三)通过有线电视网、办信息服务网刊、热线咨询电话等信息传递方式,把农民急需的农业科技(经济)信息,传送到他们的手中。同时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信息服务网刊,我县农业方面的信息。如农业山水资源开发,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农特产品销售等,做到信息的双向传输,使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起来。最终建成“上下贯通、反应灵敏、方便高效”的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网络。效益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信息农业、网络农业。建立健全我县农业科技(经济)信息服务网络,能有效提高技术到位率,帮助农民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也是农业部门转变服务职能、强化服务的有效载体,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效益农业的好办法。
农村基层党三级服务网络意见
各镇党委,各街道、工业园区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办,区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党委(党组、总支、支部):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构建为民服务网络,更好的联系和服务群众,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通过构建结构合理、运作协调、制度健全、廉洁高效的农村三级服务网络,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体系,对党员和群众需要服务的有关事项,方式上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宗旨上体现“把困难留给干部,把方便让给群众”,标准上按照“设备好、内容全、服务优”,真正让越来越多的党员和农民群众享受到便捷和实惠,为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农村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机构设置及服务的范围
镇党委设立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同时挂党员服务中心牌子),下设党务服务部、咨询受理服务部、社会事务服务部、经济发展服务部、中心办公室;村党组织设立村级为民服务代办点;村民小组安排为民服务员。
为民服务网络体系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级机关各委、办、局、社、司、院、校党委(总支、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强化为民服务中心工作的有关要求和市委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民服务的质量,整体推进我县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现就我县强化为民服务工作,构建为民服务网络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和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县、乡、村、户四级联动为民服务网络体系,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代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目标任务:以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四化”工作目标为保障,建立健全县、乡、村、户四级联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构筑好为民服务网络体系,及时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二、大胆创新,构建县、乡、村、户四级服务网络体系
行政服务网络建设考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行政服务网络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升乡(镇、办)和村(社区)行政服务网络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服务水平,市行政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将在全市开展行政服务网络建设考核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依据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鄂办发[]36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网络建设的通知》(政办发[]5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行政服务网络建设考核办法>的通知》(政办发[]107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老河口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室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发[]45号)等文件精神,对照全市行政服务网络建设的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对乡(镇、办)便民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以下简称服务室)进行考核和验收。
二、考核验收方式
㈠逐个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对服务中心实行逐个检查验收;服务室随机抽查验收,抽查个数不低于服务室总数的30%。
构建基层服务网络体系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的必要性;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的组织框架和功能定位;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的组织框架和功能定位的可行性;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构建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解决主要困难和问题的对策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有利于顺应基层党建新任务的需要、有利于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县(区、市)组建党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组建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组建党员综合服务站、村民组(小区)组建便民服务点、有基础支撑、有经验借鉴、有政策保障、有民意支持、影响创建工作推进的思想认识问题、影响服务功能提升的机构设置问题、影响服务资源整合的机制体制问题、影响创建工作进度的保障机制问题、强化队伍培训、强化组织保障、强化经费保障、强化服务功能、强化党员参与、强化工作措施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是市委研究党建工作新任务、顺应发展新趋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揽全市党建工作的总抓手,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必须下大力抓好抓实的一项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项系统工程建设中,个人认为,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是当前最根本、最核心的重要任务。对构建服务体系的组织框架和功能定位,以及创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迫在眉睫。
为此,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以《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课题研究》为题进行调研,先后深入11个县(区、市)召开座谈会,并采取解剖麻雀、总结典型的方式,实地走访15个乡镇(街道)以及8个村(社区),发放了2000余份问卷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等各种类型各个层面的基层党组织中进行了调查。同时,还通过互联网和全国组织工作内刊了解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通过认真梳理、综合分析、总结提炼,形成了调查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顺应基层党建新任务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十七届三中强调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正是基于落实这些要求,总结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实践探索提出来的,顺应了新时期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
(二)有利于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从落实服务型党组织“五大体系”创建任务的操作实践来看,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是推进创建工作的操作平台和有力抓手,是构建其他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抓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才能使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实现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