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农村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6 13:14: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服务农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服务农民活动动员会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动员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县“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各项工作,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关注民生,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京经济社会发展强县基础。刚才,宣读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的实施意见》,就开展好“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讲了重要意见。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下面,就扎实开展好我县“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讲四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全省广泛开展“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和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对农民的感情,体现了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时代要求。当前,国家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确立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近年来,中央连续4个1号文件,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农村经济社会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一)开展这项活动,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县的重要举措。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把“三农”工作作为工作的首位。我县近56万人口,85%在农村,实现强县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没有农村的繁荣,就不会有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近年来,我县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夯实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主要表现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农业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得到的实惠日益增多。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农村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政策增收“空间”已经不大,农业内部增收动力不足,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快,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不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公共设施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建设新农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所以,开展这次“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对我县更具现实意义。
(二)开展这项活动,是解决农村实际问题、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工作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去年全县农村“两委”换届大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但是,我县“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的问题依然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县农村一产比重太大,“头很重”,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脚更轻”,严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入下去,走到群众当中去,帮助农村解决实际问题,把农村各项工作有机地统领起来加以推动,才有利于各项工作的真正落实,才有利于农村发展。
创新服务农村党员途径报告
为探索服务农村党员创业致富途径,进一步构筑党内关爱帮扶平台,今年年初,江西省信丰县建立了农村党员创业信息移动平台,每周四通过移动平台,向广大农村党员发送经过精心收集筛选的创业信息,确保每个农村党员能选准一个致富项目,掌握一门农村实用技术。通过移动平台,切实为农村党员提供源源不断的致富“金点子”,激发广大农村党员投身创业大潮。
一、主要原由
农村党员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的重任,这支队伍在带头并带领群众致富过程中,能不能充分发挥急先锋和排头兵的作用,往往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当前,有一些地方的农村党员创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素质偏低、信息不畅、“双带”能力较弱等问题,其先锋模范作用逐渐被弱化,农村党员的先锋性和先进性在农村基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遏制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党员创业致富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各种各种现代的信息技术和考核手段推动农村党员创业致富,是事关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基础,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此,信丰县委组织部就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问题的结症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党员主体创业陷于“单打独斗”,加上文化底子薄,年龄相对偏大,他们在发展产业上比较盲目被动,接受新鲜事物的主观意识不强。二是能推动农村党员创业的职能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由于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对他们进行协调整合,职能部门变成“散兵游勇”,导致创业者缺信息、缺技术、缺政策法规,出现投资失败,创业受挫等情况。三是没有建立保障和考核机制。对创业技能培训工作宣传引导不够,农村党员创业的好与否,与镇村两级的党建考核没有挂钩,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党员创业致富问题,组织部门应从科学发展大局出发,主动介入这一领域,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农村党员创业信息移动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架设一座连接涉农职能单位和农村党员的桥梁,及时向广大农村党员提供源源不断的致富信息,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农村党员创业信息统筹协调制度
一是成立机构。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县委组织部分管党建副部长为副组长,乡镇党委书记、县涉农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党员创业信息移动平台协调领导小组,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二是建立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健全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村党组织具体负责,涉农部门密切配合,社会中介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以文件制度的形式,将农村党员创业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强力推进。三是科学调度。以组织部门为中枢,以农村党员创业信息平台为纽带,连接涉农单位和农村党员。组织部门进行“起、承、转、合”,把农村党员需求信息反馈到涉农单位,涉农单位再根据农民需求量身定制创业信息。定制好的信息经过专家审核后,通过组织部门在移动公司申请的短信平台发送给全县农村党员。
农村服务农民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动员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县“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各项工作,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关注民生,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京经济社会发展强县基础。刚才,宣读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的实施意见》,就开展好“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讲了重要意见。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下面,就扎实开展好我县“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讲四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全省广泛开展“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和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对农民的感情,体现了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时代要求。当前,国家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突出统筹城乡发展,确立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近年来,中央连续4个1号文件,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农村经济社会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一)开展这项活动,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县的重要举措。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把“三农”工作作为工作的首位。我县近56万人口,85%在农村,实现强县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没有农村的繁荣,就不会有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近年来,我县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夯实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主要表现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农业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得到的实惠日益增多。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农村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政策增收“空间”已经不大,农业内部增收动力不足,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快,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不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公共设施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建设新农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所以,开展这次“深入农村、服务农民”活动,对我县更具现实意义。
(二)开展这项活动,是解决农村实际问题、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工作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去年全县农村“两委”换届大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但是,我县“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农村发展缺乏亮点,农民增收缺乏支撑”的问题依然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县农村一产比重太大,“头很重”,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脚更轻”,严重制约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入下去,走到群众当中去,帮助农村解决实际问题,把农村各项工作有机地统领起来加以推动,才有利于各项工作的真正落实,才有利于农村发展。
高校生服务农村实践总结
年月,按照大学的安排,我作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成员,跟随服务队在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段社会实践期间,我无处不感到乡亲们的热情朴实和村里孩子们的天真好学。而最让我感动和钦佩的还是村领导班子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
首先是了解我们志愿村的大概情况.我们先是与村支书的一次聊天,了解到这满村上下房前屋后,见缝插针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树,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摇钱树埃原来早在前几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着要为老百姓栽一些经济效益高的果树,于是他们买来了几千株柿子树苗。现在,村里共有5000多棵现在挂果的柿子树,平均一棵柿子树一年就可创利200多元呢!
这些果树有村里统一采摘,统一销售,售后的收入根据各家住房周围的树木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户,仅此一项就给老百姓增收不少。说到这些周支书的眼睛里漾出了阵阵喜悦,说到这田间的农作物,他更是激动不已,喜的合不拢嘴了。前年,村委一班人出马,给村民们联系了为南韩一家公司育种的活计。现在全村的育种田已经达到100多亩,而农民的收入更是因此而上了一个新台阶。
村领导管理有方,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先说这个村里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规民约,凡是有违反者,都要照章处罚。村民们都觉得邻里乡亲吵吵闹闹,丢人不说还要受处罚,还得耽误精力,实在不合算。所以,这个村现在可以说是安宁无事,听村里一位老大爷说,村里这几年没有发生过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很少,就连乡亲们之间小吵小闹也很少听说。村里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毫不含糊,就说村里这十几条平坦的大街吧,周支书说,以前村里是一片片的坑洼地,一到下雨天啊,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19年开始,村里决定在全村修十几条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以后无论多大的雨都能保证排水畅通了。村里还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投资三十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幼儿园和小学。小学校长介绍说,全村学龄期孩子没有一个辍学或退学的。
还记得刚来村里的时候,就跟一个同学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农村要发展,依靠什么?其实说到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首先科学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让一个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农村发展起来,没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是如何也办不到的,说到底还是得靠村里领导的管理才行。试想一下,没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后,怎么会有蔬菜育种田的出现,假如没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里秩序乱作一团,稳定尚且办不到,经济发展有何从谈起?周家村能有今天这种秩序井然,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乐业的喜气景象,与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关的。
当然,勤劳能干的农家人,并未因为目前生活好了,就安于现状。他们在积极寻找更好的致富路子。从支书自信的表情中,我们看到了希望,而且我国农村也都会象志愿村一样,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奔向幸福的明天的。
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增强服务农村青年的实效性,增强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活跃农村共青团工作。按照点青发〔2014〕1号文件关于印发《区共青团系统“2014联系服务农村青年月”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全办实际,街办团委于1月17日制定了街办共青团“2014联系服务农村青年月”活动方案,按照方案要求,街办团委在全办范围内全面开展“共青团联系服务农村青年月”系列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青年走访活动(1月22日-23日)。
由街办团委牵头,联合村(居)团干在1月22日、23日开展了一系列走访慰问活动,街办团干分别在社区、村等9个村(居)进行走访慰问活动,共计走访18户贫困大学生及困难党员。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鼓励他们要乐观自信、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二、召开青年座谈培训会,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月23日)。
街办团委于1月23日下午2点在街办四楼会议室组织农村青年开展了青年座谈培训会,农村青年、返乡务工青年、返乡大学生、创业青年、农村党员等40名青年代表参加了座谈培训会。一是请市委党校教授为大家解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街办工作实际,解读政策,分析机遇,在农村青年中形成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思想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区和街办的决策部署以及工作安排上来。二是会上与会代表积极发言,将各自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进行了简要阐述,对于村(居)面貌的改变谈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三是街办团委书记姚爱华对与会青年的发言表示赞赏,总结梳理普遍性诉求,坚定他们投身现代农业发展、增收致富的信心。
三、开展关爱服务活动(1月27日-1月29日)。
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状况调查汇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央统战部《关于认真组织和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广泛调动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民盟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开展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如何进一步发挥民盟优势,利用民盟资源,调动广大盟员积极性,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建设新农村,民盟调研课题组,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并结合当前工作的实际,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必须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民盟作为统战的成员,一定要按照统一战线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认识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上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时期民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和运用民盟界别的资源,参与、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1、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民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意义重大,内涵丰富,原则要求十分明确,重点措施和实施办法切实具体。中央、省、市有关“三农”文件精神,以及当前国家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部署,都对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民盟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民盟界别优势,运用民盟资源,把工作领域由以政治领域为主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领域拓展,把工作内容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局延伸,因势利导,充分调动盟员积极性,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
2、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民盟工作的必然要求。我市70%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各类组织普遍兴起,特别是个体户、民营企业和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迅猛。广大农村涌现出许多致富带头人、科技工作者和在当地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不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人士到农村寻找市场和商机,有的直接把企业、事业办在农村。这都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盟工作的战略任务,作为民盟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努力促进城乡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共谋发展局面的形成,尽最大努力调动和运用民盟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民盟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基层媒体服务农村社会新实践
“文艺走基层”是嵊州广电2011年推出的一档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的自办电视文艺节目,每年策划不同的主题系列活动,迄今已坚持8年。这一栏目因其正能量、接地气,曾得到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的典型,栏目和作品曾多次获奖。新的时代背景下,“文艺走基层”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依托“嵊州村嫂”志愿服务公益主题举办的“文艺走基层•村嫂助乡邻”系列电视巡演活动,已经成为“走基层”节目最具活力的新板块。栏目因为更加贴近农村需求、凝聚农村人气而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宣传力,有力地提升了“嵊州村嫂”主题活动的知名度和活跃度,为“嵊州村嫂”获评全国百个最美志愿服务组织和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十大创新项目作出了贡献。2018年,栏目也获评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活动政府奖。这是嵊州广电“文艺走基层”电视巡演活动多年来探索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创新。
抱团助困:让民心“聚”起来
“村嫂”源起于嵊州乡村“守望相助”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引导、推广、提升,“嵊州村嫂”以星火燎原之势,从“风景”变成“风尚”,数百支“村嫂”志愿服务队伍覆盖了全市各个乡镇(街道)的绝大部分行政村和社区,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正是为了弘扬“嵊州村嫂”志愿服务精神,反映扶贫帮困的公益主题,嵊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了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慈善总会等单位,结合“文艺走基层”电视专栏推出了“村嫂助乡邻”对农系列活动,以“文艺+公益+村嫂+活动”的形式,在全市分六大片区展开巡回活动,通过组织各片区所属乡镇(街道)“村嫂”广电\RADIO&TELEVISION现场文艺表演和爱心企业商品义卖、贫困家庭帮扶结对等活动,凝聚人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村嫂”和爱心人士主动参与。整个“文艺走基层•村嫂助乡邻”电视对农活动系列贯穿全年,共计组织6场巡演义卖活动和1场全市性表彰晚会,受众遍及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光参加演出的“文艺村嫂”就达上千人次,现场观众更是不计其数,最终,全部商品义卖所得款项均捐助给了各乡镇(街道)数十个有代表性的困难家庭。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一年来,“村嫂”活动在当地凝聚起了极高的人气。如“走进金庭”活动期间,由“创业村嫂”创办经营的四家爱心企业,各自组织工作人员带着桃形李、月饼、鲜银耳、杏鲍菇、海鲜菇、丝巾等上千份产品在现场设摊义卖,活动现场人潮涌动,从金庭镇及周边的黄泽镇、北漳镇等地慕名前来的数百名身穿红马甲的村嫂和当地群众一起,纷纷解囊购买义卖商品。不到一个小时,就筹到了上万元义卖款,随后在举行以“村嫂”为主角的文艺演出期间由主持人向观众现场公布了义卖结果,演出结束后,节目组又专门组织参与活动的爱心企业代表,亲自上门把善款送到经过提前申报遴选的当地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让受助者既惊喜又感动。又如在崇仁古镇组织举办“古镇新韵”活动期间,通过公益美食汇、花灯会和主题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更是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下午到晚上,除了成千上万的群众来到现场观看,通过“嵊州新闻”手机微信直播平台围观互动的各地群众更是达到20万人次,在微信平台上留言、点赞就达数千人次,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文娱互动:让农民“乐”起来
“文艺+村嫂”对农活动,以公益的主题、活动的形式、文艺的载体、新闻的内涵,深入基层开展“走转改”实践,凸显了一个“走”字,充分体现了活动和节目的贴近性和娱乐性。“文艺走基层•村嫂助乡邻”电视巡演活动以“流动舞台”的方式,把各乡镇(街道)通过各种演出比赛活动涌现出来的优秀文艺“村嫂”作为骨干组成文艺志愿服务队,陆续走进各大片区与当地的志愿“村嫂”展开联欢互动,借助农村文化礼堂和村舍、田野、大坝等天然“背景”,因地制宜设置个性化舞台,编排富有乡土气息的文艺节目进行演出,中间结合当地产业特色穿插现场竞技游戏,开展“抓榨面、掂斤量”“现做小笼包”“手折茶叶袋”等趣味盎然的活动和各种有奖知识问答,一系列接地气的互动活动的开展,引得现场掌声阵阵、笑声连连,气氛异常活跃,让广大“村嫂”和现场村民观众真正乐在其中。作为万年文化的起源、千年诗路的驿站、百年越剧的摇篮,嵊州山水秀美、人文荟萃,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蜚声中外,其中有很多被列入了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越剧、吹打、目连戏等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劳作之余,越来越多的“村嫂”,更乐意于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和集体娱乐活动中来,自发组建起各种吹打乐队、舞狮舞龙队、排舞队、腰鼓队、戏迷俱乐部等等,嵊州市广播电视台因势利导,以“文艺走基层”活动和节目为载体,通过“越剧票友大赛”“家庭方言电视大赛”“千村广场舞大赛”等一系列比赛活动,把散布在各地的优秀文艺“村嫂”纳入到自己的“演艺人才库”,搭建草根才艺展示平台,打造“草根明星”,充分调动文艺“村嫂”这支嵊州乡村文化主力军的积极性,为广大农村居民献上可口入味的“精神食粮”,有的“村嫂”文艺节目如《美丽村嫂美心灵》等还在巡演活动中脱颖而出,被选送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晚会上演出。每一次对农活动的现场,就是一个“移动演播室”,一场活动下来,就是一期完整的电视文艺节目,正是作为农村家庭主角的“村嫂”的参与,让电视对农活动既汇聚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又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真正接上了“地气”。
现场直播:让新闻“活”起来
基层党建服务农村科学发展思考
实践证明,党建工作始终是发展的政治保障、组织保证和强大推手。然而,基层党建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少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下面,笔者试就如何抓好基层党建服务农村科学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党组织的职能,把服务发展作为主要任务
发展是根本、是大局,促进发展是基层党组织第一位的任务。必须坚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轴线,始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服务经济发展上,并体现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来谋划,找准与农村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与农村的中心工作在思想方法上相一致,在工作目标上相衔接,在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在党员队伍上,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深入组织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经济、科技等知识,切实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素质能力。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把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在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生产、共同致富上,当前,特别要积极教育发动广大党员支持和配合征地、发展工业、招商等工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农村党建工作的成效。
二、建设发展型领导班子,提高服务发展的领导能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人,关键要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把发展型领导班子建设摆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建设一支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从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入手,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从工作考核评价入手,重点考察基层领导班子开拓创新、带领群众发展的能力和实绩,引导基层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的工作理念。从选人用人导向机制入手,大胆把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善于带领群众发展的党员选入到各个农村党支部中去,切实做到“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从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三、建强党员干部队伍,改进服务发展的工作作风
中医药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探索
1“中医药继承者”项目概况
1.1项目组建“中医药继承者”。关爱留守儿童成长项目,是以“弘扬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为宗旨,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的新方向———健康教育志愿活动,将爱心支教和中医药文化教育相结合,将爱心助学与健康扶贫相融合,努力创建“大医精诚,青春志愿行”中医药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项目于2013年正式启动,主要依托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鲜明的湖南省重点建设中医药高等院校湖南中医药大学,借力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建立起一个专业而稳定的工作团队。团队成员由骨干教师和来自学校中医学、针灸推拿、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等多个专业兼具中医药高等教育背景与医者仁爱之心的学生志愿者组成。1.2项目重点本项目重点是实施。“21天健康养成计划”,通过体质辨识、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和反馈互动等4个服务环节,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健康生活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掌握简单的防病治病方法。“21天健康养成计划”主要包括:1)体质辨识(1天)。编制《儿童中医体质与判断自测表》,收集孩子们成长数据,跟踪项目效果;2)课堂授课(6天)。编写《预防通识》《中医药小妙方》《中医药文化》等系列健康教育绘本教材,带给孩子们健康的生活观念;3)实践体验(11天)。开设中医药传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中草药辨识等实践课程,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4)反馈互动(3天)。通过中医药文化汇报演出、中医药标本制作、中医药特色图书馆建设、中草药种植园建设,巩固学习内容。1.3项目成效本项目着眼于将中医药健康知识融入支教、植入童心,先后赴湘黔两地共7所学校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截止到2018年,项目募集公益资金和物资近200万元,惠及留守儿童。1039人次,有效帮助留守儿童提升了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项目先后获湖南省第二届志愿服务大赛和第四届中国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并成功入选2019年共青团湖南省委青年志愿品牌升级项目。项目成员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向上向善湖南好青年”“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湖南省雷锋式青年志愿者”“湖南省雷锋式当代大学生”“湖南省最美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2“中医药继承者”项目特色
2.1目标定位精确化。综观已有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主要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城市感受和爱心捐赠等主题展开,很少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基本忽视其养生保健治病防病的意识和技能的培养。项目组在长期的三下乡支教中,发现留守儿童不仅学业失教、亲情失落、健康失管,而且普遍存在发育落后、生长迟缓、体质欠佳等问题。697万留守儿童,不光牵动1394万务工人员的心,也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因此,该项目积极推广以中医药为主的健康教育,将爱心支教的关注点从“有学上”“上好学”转变为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着重提升孩子们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2.2服务内容多元化。项目组秉持“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的原则,通过课堂教学、体质辨识、实践训练、资料发放等多元化方式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实施“21天健康养成计划”,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生活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掌握简单易行的防病治病方法。与此同时,项目组依托中医体质辨识收集孩子成长数据,跟踪项目效果;编写了湖南省第一套中医药健康教育绘本,有中医文化、养生保健、预防通识、中医药小妙方等内容;开展了涉及中医传统保健、中医适宜技术、中草药辨识的实践课程,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设置了包括中医药文化汇报演出、中医药标本制作、中医药图书馆和中草药种植园建设的反馈互动环节,巩固学习内容。多元化的项目实施,向受益儿童打开了通向“中医药文化”的门,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种子。2.3资金筹措社会化。项目立足自身思路与要求,不断创新帮扶理念,丰富帮扶载体,与社会各医疗机构、医药公司、教育机构等广泛开展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多方联动发力、多渠道经济保障的良性循环模式,确保了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后发力和生命力。同时,项目组与帮扶学校建立志愿活动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保证项目持续深入开展。
3“中医药继承者”项目经验启示
3.1创新项目实施模式,健康行为养成确有效项目组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建立起课堂、体验、互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让留守儿童在动手、观察、思考、探索中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前所述,项目实施“21天健康养成计划”,通过体质辨识、课堂授课、实践体验、反馈互动4个服务环节,有效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生活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掌握简单的中医防病治病方法和养生功法。项目还对部分受益儿童进行了体质辨识回访,结果发现生机旺盛质孩子的占比有所提高,孩子们的卫生习惯明显好转,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逐渐养成,因病缺勤率呈下降趋势。3.2规范项目评估体系,项目深度发展更可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志愿者根据儿童中医体质的划分,制定了《儿童中医体质辨识表》,采用表格式对生机旺盛质、热滞质、湿滞质等7种不同体质进行了精准量化,通过志愿者对留守儿童的信息采集、专业老师的数据分析,了解儿童学习后对健康体质改变的效果,并积极组建以服务地老师为骨干成员的常驻志愿者团队,结合驻地志愿者的情况反馈和学生反响进行项目整体效果评价,基本形成了规范化的项目效果评估体系,为项目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3.3推动健康档案信息化,项目长期服务更精准。以中医药继承者项目开展为契机,借力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尝试留守儿童中医体质档案库的建立,采集留守儿童健康信息,以健康档案为载体,根据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进行“因人制宜”的个性化干预。志愿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研究,初步制定了《儿童中医体质保健方案》,通过数据对比,对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跟踪,确保长期服务的精准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医药继承者”项目将开设“杏林课堂”在线支教项目,提高留守儿童健康档案的建档率,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儿童健康教育服务,推动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的进一步传播。
暑假服务农村教育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了莘莘学子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每年的暑假,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各地开展社会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广大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校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我们教育学院的社会实践点是以革命老区、状元之乡而著称的会宁,在“追忆红色记忆,服务农村教育”活动主题的号召下,我们一行十三人并肩合作,团结一致。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开展了系统有序的课堂教学,种类繁多的艺术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联欢。得到了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艰苦的执教生活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一、隆重感人的欢迎场面
考试刚刚结束的第二天,我们就急不可待的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开往会宁的大巴车。曾经的革命圣地,现如今有是全国出名的高考状元县,这给我们一个费解的问题,对于如此贫穷的地方为什么会造就教育上的奇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经过三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会宁县柴家门村鸡儿咀鸡儿小学。鸡儿小学坐落在311国道旁,始建于1915年,附属于鸡儿中学,后来由会宁县、乡政府拨款建设,在2003年九月搬入新址,成为独立的小学,占地13162平方米,校舍面积775平方米。鸡儿小学--很特别的名字,一眼看去就让人心生怜爱。透过车窗就看到一群孩子站在学校门口等候我们,还没有下车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兴奋和喜悦挂在他们稚嫩的笑脸上,但又流露出羞涩,互相推搡着,想凑上前看看他们新来的老师却又把身旁的同学推到前面。在他们崇拜目光的注视下,我突然感觉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下了车,校长热情的接待的和我们打招呼,并安排学生帮我们抬行李,孩子们惶恐羞涩的神情一扫而空继而一哄而上的来帮我们提行李包,看着这些稚气纯朴而又身材弱小的孩子,真的让人既心疼又心酸。
二、日常生活,苦中作乐
初到学校,情景要比我们想象的好,整齐的校舍,校园内也有些绿色,更可喜的是还种着花草。可是等到我们口渴时不得不喝窖水时才发觉条件的艰苦,这儿长年不下雨,政府每半年给他们送一次水,可想而知放半年的水都成了什么模样,打上来的水还有好多的枯枝败叶和小虫子,队员们都不喝,还不到一天就口干舌燥,鼻孔冒烟了。没办法也就放些茶叶和冰糖捏着鼻子喝下了。我真怕这“内容丰富”的水会让我们拉肚子,可奇怪的是大家还都没有事。因为水这么珍贵,在兰州三两天就洗头的习惯也不得不改,下乡十几天一共洗了两次头,脏的都打了卷。刚见到孩子们时老觉得他们太不讲究卫生,一个个蓬头垢面,现在看看自己,会心一笑自己也可以这么邋遢的。衣服就更“舍不得”洗了,是穿上几天觉得恶心的不行,实在是穿不下去就放上两天再穿上,突然觉得不是那么脏了。一日三餐也和学校有很大的差别,早上就吃饼子和咸菜,中午和下午老是炒拉条和炒面片,不明真相的或许以为我们的生活都到小康水平了呢,我们一天两顿的以拉条充饥,以致于到了兰州还不能听到“拉条”这字呢。可是这些与我们学生的生活可就是天壤之别了,他们大都离学校很远,早上五点多就要翻山越岭的往学校赶。中午只有两个小时根本来不及回家吃饭,饿了就吃早上带来的馒头,渴了就打窖里的水。看到这些我们心里真的像打翻了五味瓶,中午吃完饭,我们几个都要到教室去看望在校同学,分给他们些我们带去以改善生活的零食。条件虽艰苦可是大家在一起玩的很开心。饭桌上都是抢着吃。说说笑笑像一个家庭那样温馨。每天下午吃过饭,石教练(石双燕)都会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排练舞蹈,时间紧迫,舞蹈又比较复杂,对我们这些没有一点舞蹈基本功的人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们却过得特开心,跳舞时大家更是丑态百出,要是有哪个倒霉蛋做错了动作就会被石教练拉出来单独训练,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这种毫无挖苦发自内心的笑把大家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但我们充分践行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耕耘一份甜”这句话,每天两个多小时的勤学苦练终于使我们能跟上了音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了。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