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6 12:24: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服务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服务经济

服务经济建设思考

组织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全旗经济建设,是摆在组工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也为全旗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建设,是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要求,是不断增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经济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可靠保证。组织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组织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从而为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围绕经济发展,选优配强班子、用好干部,为经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就是要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实践证明,最根本的生产力蕴藏于班子和干部中。只有把班子配强,把干部用好,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一是配强班子、特别要选配好“一把手”,打牢服务经济建设的组织基础。在班子配备上,坚持用事业选择人,靠实践锻炼人,把加快经济发展与班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管干部的参与经济工作,让管经济的参与提出用人意见,在坚持干部政策的前提下,谁能把经济搞上去就用谁。在班子调整时,应加强对班子考核,对班子实行位次管理、末位淘汰,按照优势互补原则,注意把每一个班子特别是各党委和政府经济综合部门班子配优配强,让班子充满活力。在具体调配干部时,既要注重干部条件,又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不图虚名,确保每一个班子都适应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在选配各党委和政府经济部门“一把手”时,应本着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把那些既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又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懂经济,会管理,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开拓精神,不墨守陈规,善于创新的干部选拔到“一把手”的岗位上来,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组织工作出生产力,选好一个干部、配好一个班子,往往就能够发展一方经济,保护一方平安,造福一方人民。而选错用错一个干部,就会给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带来损失甚至危害。因此,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提高组织工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

二是看政绩、重民意,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服务经济建设的积极性。政绩是干部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民心是杆秤,政绩的真假虚实,群众看得最明白。在政绩评定中,坚持让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当领导干部,引导和激发广大干部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把经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完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量化实绩指标,树立以政绩取人的用人导向。

查看全文

强邮惠民服务经济

制作了招商数据库商函2万份和明信片几千册,作为县委县政府给参赛队员和嘉宾的礼品;以小额、商务、中小企业贷款为切入点,为“三农”及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创新发展业务,开办了养老金、代缴烟草款等代办业务,积极配合各级社保部门全面推进“新农保”服务工作……这些都是县邮政部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

在县邮政局党组的领导下,县邮政局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信息流、实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的渠道优势,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提供邮政、速递物流、金融等综合邮政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管理促进邮政可持续发展

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经营精细化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改善服务,提高邮政竞争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财务管理,提升资金资产效能。一方面局加强网点损益核算工作。通过举办网点损益培训班,增强网点工作人员对开展损益核算的认识和责任感,逐步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网点发展业务能力,实现以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邮政各项业务资金管理情况的全面检查,进一步规范经营和财务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杜绝资金风险和资金案件的发生。

二是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人工效能。局严格控制用工,确保在岗职工和聘用工和劳务工实现零增长。同时,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建立全员培训体系,1-11月份进行各类培训629人/次。另外,加强人工成本管控,合理盘活人力资源。重点将人力资源盘活由盘活数量向盘活质量转变,在全县逐步推行实施邮储柜员制,所有网点实行了合规经理制的派驻,并在今年7月份完成7个网点专职保险经理的派驻,进一步健全了管理制度,提升了人工效能。

查看全文

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转变以及经营形式转化

经济形态演进的过程随着消费型态的改变,已从过去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变至“体验经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当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的消费重点将从产品和服务向体验转移,这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自然境界。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ivinTomer)预言:来自消费者的压力和希望经济继续上升的人的压力将推动技术社会朝着未来体验生产的方向发展;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某些行业的革命会扩展,使得它们的独家产品不是粗制滥造的商品,甚至也不是一般性的服务,而是预先安排好了的“体验”。体验工业可能会成为超工业化的支柱之一,甚至成为服务之后经济的基础。依据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II)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指出:体验式经济时代已来临。从此“体验经济”的提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科技、信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与欲望,消费者的消费型态也相应的受到了影响。经济提供物由货物、商品、服务转变为体验,经济形态的演变也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至体验经济。这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每一次经济提供物的改变,都会导致经济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促使社会从一个经济时代进化到另一个经济时代。经济提供物的改变和经济时代的变迁,势必会影响到营销所关心的“相互满足的交换关系”。而交换关系一旦改变,营销的模式就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革。

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演进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自工业革命以来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制造业在西方国家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渐减少,作用日渐削弱,而各类新兴、门类繁多的服务部门蓬勃发展。服务部门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于50%,是对服务经济的一个公认判断标准。依据这一标准,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在服务经济中,服务代替商品变成了社会上的主要经济提供物。

进入21世纪后,体验经济开始慢慢显露出来。首先从宏观上看,体验经济是因为社会高度富裕、文明、发达而产生的。物质文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企业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引领和示范,都促进了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演进。其次,从微观上看,体验经济的兴起是由于企业对产品及服务在质量、功能上已作的相当出色,以至于顾客对特色和利益已经淡化,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特色和利益”,即“体验”。服务逐渐向商品化方向发展,商品化逐渐抹杀产品和服务给人们带来的个性化、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当服务变得更加自动化与商品化后,体验就从服务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供顾客消费的提供物。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的非理性内存外化的必然结果。

查看全文

金融办服务经济讲话

按照全县工业经济大会的部署和要求,各位领导、同志们办将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积极行动,切实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金融工作任务,为推进我县工业提升工程再立新功。

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全县工业提升工程作一表态发言。根据会议安排。

促使更多的项目尽快落地投产

一、加大银企对接力度。

也是企业和银行加快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为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推进银企合作共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初步构筑起银行、政府、企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惠双赢、共谋发展的新型政、银、企关系,建立长效协调机制,将以工业提升工程为主要目标,以全县规模企业为主要载体,加强部门协调与合作,结合县发经信委、商务局等单位筛选有影响、规模大、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与银行开展银企对接,力争全年举办不低于2次银企对接会。通过完善银企合作对接,召开银企合作专题例会等方式,促进签约资金尽快落实到位。对条件暂不成熟的企业项目,指导做好前期工作,完善各类手续,尽早进入银行视野,力争早日签约。开展好银企对接的同时,重点是搭建好全县银企信息平台,及时将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和企业信贷需求进行信息。

充分发挥担保资金的撬动”作用

查看全文

货币信贷服务经济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求,充分发挥金融对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一、2012年货币信贷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

(一)深刻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坚强基石,健康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是在总结国际金融危机教训和我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正确方针。各金融机构要深刻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共存共荣、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认真贯彻货币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等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坚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在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支持全市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思路。根据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2012年全市货币信贷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深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金融市场发展,保持信贷投放节奏平稳,突出支持扩大内需稳增长,着力推进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加强和改善民生,努力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

(三)预期目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考虑我市的发展基础和支撑条件,2012年全市货币信贷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信用总量增长14%左右;各项贷款增长14%左右,各项存款增长13%左右;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

二、明确服务实体经济重点,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

查看全文

服务输出服务经济发展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香港服务输出发展历程特征;香港服务输出发展的原因分析;香港服务输出发展前景分析;结论与启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国际服务输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香港发挥人才、信息、资金、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和背靠中国内地的优势、服务输出总量分析、香港服务输出大多数年份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输出结构分析、运输、旅游和商贸服务为服务贸易带来了大量盈余、服务输出市场分析、香港服务输出贸易伙伴一直集中于亚洲、北美洲和西欧三大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发达服务业的支持、产业结构的转型、政府及政策、机会、香港服务输出发展前景、主要服务输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等,具体请详见。

随着技术革命引发全球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安排,国际服务输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并日益成为各国贸易竞争的新领域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逐步把国际贸易的重点,从货物贸易领域转向服务贸易领域(庄丽娟,2004)。目前。服务输出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外向型及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系,香港发挥人才、信息、资金、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和背靠中国内地的优势,在商贸服务、运输服务、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领域的竞争优势明显,对亚洲乃至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最新的国际评估结果显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全球列第三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服务输出对香港经济的“起飞”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目前香港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2007年服务输出贸易额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已高达40.33%。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地位由此得以确立和巩固。本文试图通过对香港服务输出发展的历程特征、原因及前景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以期促进香港服务输出在未来更加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性大都市服务输出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香港服务输出发展历程特征

(一)服务输出总量分析

香港虽是个弹丸之地,面积仅占世界总面积的百万分之八,人口也只占世界人口千分之一多(张作乾,1999),但根据全球服务输出的排名及所占比重来看。香港的服务输出位居全球前20位,超过瑞典、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亚太区也领先于新加坡、中国台湾等,排行第四。

查看全文

服务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障碍

一、我国服务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及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社会中服务活动及相关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距离服务经济形成还有一定差距,但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一些与服务经济发展特征一致的发展趋势,东部地区和一些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出现了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势头,为我国服务经济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经济形成的起点要求尚有差距

1.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滞后服务经济形成的基本要求。服务经济形成是以现代经济充分发展为基础,是工业化高度发展和经济发展达到相当水平的产物。一方面,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及制造业加速发展仍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按现价美元计算,我国目前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刚刚突破3000美元大关,仍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根据服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国际经验,即进入工业化后期和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00~4000美元(1970年美元)的标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服务经济初步形成的起点要求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

2.服务业发展尚未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2008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为40%和33%,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41%,均低于50%这一服务经济初步形成的基本水平。说明我国向服务经济转型还有相当距离(见图1)。

查看全文

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浅析

摘要: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审计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国家审计带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也是国家审计的重点内容。文章基于国家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的功能和定位分析,探究国家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的实现路径和实践措施。

关键词:国家审计;经济增长质量;功能定位;实现路径

国家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的功能包括依法清除功能、完善修复功能和监督维护功能。由于国家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责任拓展的产物,是推进国家法治审计的基本要求,又是发挥免疫维护功能的必然要求,因此,探究国家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的实现路径有其重要价值。

一、国家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的功能

1.依法清除功能。国家审计的依法清除功能体现为在国家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过程中,审计机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以批判的眼光关注每个项目及事项,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常来说,国家审计的依法清除功能体现为,在对国家财政资金或资产出现违纪违规行为时,应通过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来实现问题整改,同时也可针对经济犯罪问题等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在切实履行依法清除功能时,必须根据国家审计清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有效吸取审计经验,实现对风险的有效化解。2.完善修复功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改善息息相关。国家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的完善修复功能主要体现为,审计人员履行依法清除功能时,还需根据经济领域内的违法违规行为做效益分析,在不断加强问题整改力度的同时,通过被审计单位督查整改的方式,将审计意见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也应结合政府中心工作的具体内容,有效推进绩效审计和政府责任审计等,将问责机制贯彻到位。审计人员应对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提出警示。3.监督维护功能。国家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还应履行监督维护功能,国家审计人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审计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有效维护国家宏观政策的严格执行,维持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国家审计人员必须依法开展相关审计工作,对财政经济领域中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逐一作出处理。国家审计人员除了要监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与违纪违规行为作有效斗争外,还需对会计信息及审计数据等严格清查,确保监督维护功能履行到位。

二、国家审计服务经济增长质量的定位分析

查看全文

审计机关服务经济调查报告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必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审计机关承担着履行综合经济监督和反腐倡廉的重要职责,必须充分发挥好审计监督职能,努力保障、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计机关职责所在

加强审计监督,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计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审计机关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

(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计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审计机关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体现现代国家审计的本质,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动社会民主与法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计机关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为审计机关加强审计监督指明了方向。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要求,充分履行审计职责,使审计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

(三)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计机关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经济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效益偏低、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审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地融入发展大局,着力揭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查看全文

监察局服务经济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机关效能,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提升效能优环境,服务经济促发展”的主题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升效能优环境,服务经济促发展”主题,突出责任,突出落实,突出绩效,实现“抓效能、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的目的,为建设“三力”充分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

(一)认真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着眼于“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作风、提一流效能、树一流业绩”,通过不懈努力,力求在机关作风上有明显改进,在服务水平上有明显提升,在办事效率上有明显提高,在发展环境上有明显优化。

(二)开展“服务企业破难题”活动。一是实施项目跟踪服务制,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坚持区领导挂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中的难题。坚持区优化办走访服务企业制度,主动听取企业和投资者对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坚持各部门、乡镇街道对新上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度,对所有项目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投资者。二是走进基层、贴近企业,为企业办实事。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解难题、化矛盾,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在11月中旬以前,至少为企业办1-2件实事,并在得到企业的盖章认可后,将有关材料报区投诉中心登记、审查、备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