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6 04:22: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弗洛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弗洛姆科技伦理思想综述

论文关键字:社会健全科学技术

论文摘要:弗洛姆一生致力于文化、社会的批判。他认为当今的社会是病态的社会,而科学技术脱离人的控制是社会病态的原因所在。因此,弗洛姆提出要将科学技术重新置于人类控制之下以建立”健全的社会”。而科学技术又恰恰是推动社会健全的必备手段。

埃里希·弗洛姆是当代著名德裔美籍思想家,其一生致力于对文化、社会的分析与批判。在许多精神病学者和心理学者都认为当今的整个社会不会患病的时候,但弗洛姆发现隐藏在人病态之后的恰恰就是整个社会的病态与不健全。要使社会走向健全,必须要把科学技术重置于人类的控制之下。

一、社会病态的根由

弗洛姆认为,我们正处在人类文明的十字路口。在当代工业社会,一个幽灵正在我们中间游走徘徊,然而却很少有人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它不是共产主义或法西斯的幽灵,而是一个全新的幽灵:一个完全机械化的社会。”科学技术正是导致机械社会根由。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片面追求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科学技术在近代的迅猛发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人类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世界各国也以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为荣,争先恐后的发展本国科技,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以生产更多的物质则.富,奠定自身世界强国的地位。与此同时,人的消费不再仅仅是满足生存的需要,而是在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生产的控制下变成了“异化的消费”。很多情况下一旦我们获得了这些东西,我们是如何加以利用的呢?就很多东西而言,我们甚至找不到使用的借口。我们得到这些东西不过是为了了占有它们。

查看全文

弗洛姆逃避自由读后感

作为一种心理学概念,孤独感有两个层次。一种是深层次的心理意识,具有这种孤独感的往往是一些思想感情深沉、见解及个性较为独特的人,他们因其思想见解深刻无法与人沟通而产生孤独感,如贝多芬、爱因斯坦、凡•高、卡夫卡等等。另一种是大众化的孤独,是现代文明人共有的心理症候。正是这后一种,成为美国著名思想家及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关注的对象。

在本书中,弗罗姆回顾了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他指出,人类历史是一个“日渐个人化及日渐获得自由”的历史。亚当和夏娃违反了上帝的旨意偷吃禁果,从而真正有了作为人的意识,自由开始了,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亦因此遭到破坏。人类一方面摆脱了传统的外在权威的种种束缚,尤其在当今,人类差不多完全摆脱了宗教及诸种权威的影响,并拥有较充分的物质财富,成为完全“独立的个人”;但另一方面,一旦人类独立,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被瓦解,人的生命价值的完整性亦不复存在。在这之前,人隶属于宗教、社会和家族,而不属于自己。这种状况妨碍人类朝自由、自决和完整的方向发展,但是,它往往又是“慈爱、互助及安全”的,人可能感受到饥饿和外在压迫的痛苦,但人不感到孤独。

然而,获得“自由”的现代人则呈现出另一种情形。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人日益个体化,成了一根根伟岸羸弱的风中芦苇。现代文明制造出大量的物质产品,它像一堵堵高墙,将人与人隔开,把人拉离本真状态。乡下人的热情纯朴在城市绝迹,茅屋的原始气息在一幢幢高楼大厦中荡然无存。甚至在一个人格不健全的社会,人们连孤独也无从察觉,只有麻木、浮躁和野蛮。人们赤裸裸的炫耀财富,却离本真愈远;人们谈论性,谈论女人,却离本真愈远;人们宽容默许一切,却离本真愈远。在当下时代,存在真正成为了一个问题。

现代社会中,政治的专制可能走向衰弱,但专制“并非消失,而只是转为看不见的”,“它伪装成一般常识、科学,正常状态,公众舆论”(弗洛姆语),它有其表现在金钱和物质财富的魅力方面。政治专制能让被压制者清楚的看见对手,容易明了自己受压制的力量来自何方,从而产生要摧跨该股势力解放自我的愿望。而现代社会的世俗专制则是隐蔽的,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那么肆无忌惮那么温情脉脉,受压制者如芒刺在背又无从发泄,因为他无法看清对手,犹如日本鬼子陷入人民战争的大海。人们为了挣脱孤独的泥沼,或麻醉灵魂,或投身于极权政治,或发泄破坏,或玩世不恭等等。但是,这种努力显然极其脆弱,因为它是以丧失自我的完整为代价,这只能使现代人披上一具更沉重的精神枷锁。

毋庸置疑,现代人的孤独实际是现代人自身价值的失落和终极关怀的迷惘。弗罗姆在寻求解救之途的同时,也为人类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理想蓝图:“唯有在一个社会中,当个人——他的生长与幸福——是文化的目标,个人不必屈服于外在的权威,也不必受外在权威的利用,以及,他的良知和理想是真正属于他的。唯有在这样一个民主社会中,自由才会真正实现。在这里,人的一切(包括良知和理想)真正属于人是首要前提。”弗氏在对人类现实处境满怀焦虑的同时,也对未来抱以极大希望。但人类究竟如何才能到达那个光辉的顶点?作者对此似乎显得力不从心。何况在一个缺乏绝对价值判断而任人主宰的社会里,人类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自觉抵制来自外部及自身的奴役的力量?换言之,人是否真正得以享受到灵魂的自由,从而彻底走出孤独迷惘的困境?

恐怕这仍将是一个问题,至少在当代。

查看全文

弗洛姆的幸福观及现实意义

【摘要】艾里希•弗洛姆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结合时代背景及社会环境对现代人的幸福观及不幸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独特的幸福观。弗洛姆认为想要实现幸福人们需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重视精神世界,爱己及人。其思想有利于促进人们树立积极的幸福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弗洛姆;幸福观;精神生活;和谐社会

艾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著名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一生写下多本著作,对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幸福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议题。现代社会工业和经济迅速发展,然而丰富的物质财富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中的幸福感,人们常感到内心空虚与不快乐。弗洛姆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出阻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并就如何实现幸福提出建议。如今我国经济繁荣,同样有人面临幸福感缺失的问题。弗洛姆的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利于帮助人们走出困惑,树立积极的幸福观,促进人与社会健康发展。

一、弗洛姆的幸福观及其产生背景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探讨。关于“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答案:柏拉图向往的理想国,享乐主义宣扬的“幸福等同为快乐”,儒家学派设想的大同社会,近年来我们一直为之奋斗的小康生活弗洛姆没有完全赞同哪位前人的观点,而是结合亲身经历及现代社会状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一生经历过经济大萧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资本和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这些经历使他对研究人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由于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与个人心理力量的缺失导致人们过于依赖外部物质,得不到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人与人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的社会,个人内心充实且强大,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他还指出,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有着许多阻碍,想要实现幸福个人与社会都需要努力做出改变,个人需要培养战胜各种阻碍的能力,同时社会需要在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

二、阻碍幸福的因素

查看全文

马克思人本主义研究论文

摘要:埃里希.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人学家。《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系弗洛姆早期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也是20世纪将马克思哲学重新人本主义化的重要文献。此书中,弗洛姆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为人本主义的观点,讨论了他重新解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这里,他反对将历史唯物主义诠释为经济决定论,而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特征。关键词:弗洛姆;人的概念;历史唯物主义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式的唯物主义弗洛姆认为,历史上最具讽刺意味的事情莫过于人们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横加指责。这也是最近几十年马克思哲学在西方社会中遭遇的境况。他说“在有名望的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所写的书籍和文章中,经常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可是,除了极少数人之外,似乎政治家们和新闻记者从来没有浏览一下马克思的著作,某些社会科学家也满足于对马克思的一知半解。”弗洛姆的这个批评是很到位的,在20世纪中叶,相当一批西方学者在攻击马克思主义时,并不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更不要说通过认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科学理论,“对马克思和社会主义骂得最凶的人,绝大多数从未读过马克思的东西”。对于马克思的哲学“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思考、谈论和描述它们,而不必对它们有所认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谈论马克思,而不需要阅读马克思的著作,至少不需要阅读足够多的著作,以便对马克思的非常错综复杂而又精细微妙的思想体系有所了解”。这种情形大约也发生在一些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们身上。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哲学的真相被严重地曲解了。在马克思去世之后,所有那些马克思的经典诠释者,不管是考茨基、列宁一类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像伯恩斯坦那样的修正主义者,无一例外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解成经济决定论式的唯物主义。弗洛姆认为,他们所理解的这种哲学实际上“更接近于马克思所反对的19世纪资产阶级的机械论的唯物主义,而不接近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因为,他们都没有“把马克思解释为是以他的人本主义的存在论(existentialism)为中心的”哲学。马克思的哲学不是追逐世俗物质利益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目标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摆脱经济决定论的枷锁,使人的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复,使人与其伙伴们以及与自然界处于统一而且和谐的关系之中”。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不是简单地认同经济决定论,不是将物质力量奴役人的所谓客观规律说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是将人生泯灭在历史物质总体运动中,不是否认人的精神存在的重要价值。马克思追求的恰恰是人的解放。“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不仅如此,马克思的目标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以便他能够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马克思主要关心的事情是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恢复人使他自己与别人以及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能力。”马克思恰恰是要从经济力量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粗俗的唯物主义中超脱出来。“这令人想起19世纪40年代初青年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写下的文章,在那里,青年马克思有“下流的唯物主义”之说,他将人们追逐物质利益的倾向称之为“黄金拜物教”,并贬斥为“三文铜钱即可买到的学问。”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弗洛姆声称“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论,它由于具有这种精神的特质,因而反对当代的唯物主义实践和那种伪装得不巧妙的唯物主义学说”。甚至说,这种社会主义“基本上是一种预言式的救世主义”。二、马克思主义是人本主义的哲学伯恩斯坦与考茨基,普烈汉诺夫与列宁,在许多哲学理念和实践旨趣上是完全异质的。可弗洛姆说,他们在否认马克思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而弗洛姆在这本书里却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理论定位:马克思哲学的真谛是人本主义,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宣言。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的哲学正是“来源于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传统,这个传统自斯宾诺莎开始,通过18世纪法国和德国的启蒙运动哲学家,一直延续到歌德和黑格尔,这个传统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潜在才能得到实现的关怀”。他甚至认为“在以往的历史上,佛陀(Buddha)、希伯来的先知、耶酥基督、苏格拉底、文艺复兴的哲学家,以及从启蒙运动起到歌德和马克思为止的那些哲学家,都是伟大的人本主义者”。弗洛姆发问道,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那么为什么长久以来马克思哲学却不是以这种人本主义的形象被呈现?或者换句话说,马克思这种人本主义传统会在后来丧失?依他的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两个关键性文本缺失的事实。一是代表马克思哲学人本主义真面目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直到1932年才发表,人们起初根本不知道存在这样的文本;二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整文本也是于1932年第一次正式出版。这些文本的历史性缺失,对第二国际以后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歪曲和片面解释马克思的思想是很有用处的”。这证明,无法看到马克思的人学论著,是使马克思哲学畸变为物化哲学的历史原因。第二,更为近切的原因还在于“从马克思逝世到20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内,哲学思想为实证主义的机械论的思想所统治,这种思想影响了像列宁和布哈林这样的思想家”。似乎这是导致马克思哲学退化成机械决定论的理论原因。三、只有一个人本主义的马克思在反对“两个马克思”这一点上,弗洛姆有专门的论辩。他不仅不同意西方“马克思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批评了前苏联、东欧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青年马克思不成熟论”,并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政治的层面。在他看来,之所以在前苏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青年马克思的形象被贬斥,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的社会制度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在一切方面都是矛盾的。在他们的制度中,人是受压抑的,是国家和生产的奴仆,而不是一切社会安排的最高目的。马克思的目的是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这一目的在苏联的制度中遭到否定,其程度甚至比当代的资本主义还要严重。以弗洛姆的看法,正是因为在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专制体制中,人的解放并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在那里,体制本身成为一切,而个人存在只不过是为了体制的稳定和运行,是可以牺牲和压抑的,这种历史现实,必然使前苏东学者的理论思想中丧失人的基本地位,这种缺失甚至超过马克思所反对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弗洛姆的这一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制的僵化和落后,是其理论畸化的前提。但是,这不能混淆一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即理论思想并不完全同构于现实,即使是在那个错误的时代里。在弗洛姆看来,前苏东学界的“青年马克思不成熟论”与西方“马克思学”的“两个马克思”的观点相对照:一个是仅仅肯定晚期马克思,贬斥早期人本主义的青年马克思;另一个是肯定早期马克思而简单地否定晚年马克思。各自走向了两极。而真实的情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所表达的关于人的基本思想,和在《资本论》中所表达的老年马克思的思想之间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这是说,马克思既没有像前苏东学者所断言的那样抛弃了他的早期人本主义观点,也不是如“马克思学”所说晚期马克思“创作能力的某种丧退”,马克思的思想始终是一以贯之的,他从来没有放弃人本主义的思想。在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只有一个马克思,这就是作为人本主义哲学家的马克思。这是弗洛姆理论论说中最重要的逻辑支撑之一。弗洛姆认为,产生上述误识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在于人们对马克思经典文本之间内在关联认识不足。在《1844年手稿》发表之后,前苏东学者为了说明青年马克思与1845年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在思想上的异质性,曾经专门指认过前者与后者在文本上的不同。其中最关键的文本诠释质点,就是1845年以后马克思不再直接使用“人的类本质”和“异化”一类的概念。弗洛姆则认为1845年之后马克思的思想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仍然是马克思关注的对象,回击了前苏东学者的观点。四、对该书观点的回应弗洛姆所谓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误认一说,在批评第二国际以来狭隘的经济决定论的意义上是有合理之处的,他还是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二种截然不同的理论意向。其一,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基础性因素的确是作为社会历史存在一般现实基础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这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这是不能否认的逻辑起点。如果弗罗姆连这一点也不能接受的话,他将直接倒退到唯心史观。其二,第二国际理论家错将马克思在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中对史前社会中物质力量奴役人,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创造出来的经济利益制约人的物役性现象,误指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理论基石,这是一种极大的曲解。弗洛姆的批评在后一个语境中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弗洛姆将马克思的哲学仅仅视为一种伦理的人学抗议,而不是真正走向现实生活革命的实践指南,他所说的这种巨大影响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参考文献:[1]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2]张一兵.另一个马克思:一种人本主义化的诠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05).[3]季乃礼.弗洛姆的马克思主义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01).[4]张和平.“异化”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概念[J].西北师大学报,2004,(01).[6]张一兵.谁歪曲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概念[J].湖南社会科学,2003,(04).

查看全文

人本主义论文

摘要:埃里希.弗洛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人学家。《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系弗洛姆早期最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著作,也是20世纪将马克思哲学重新人本主义化的重要文献。此书中,弗洛姆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为人本主义的观点,讨论了他重新解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这里,他反对将历史唯物主义诠释为经济决定论,而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特征。

关键词:弗洛姆;人的概念;历史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式的唯物主义

弗洛姆认为,历史上最具讽刺意味的事情莫过于人们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横加指责。这也是最近几十年马克思哲学在西方社会中遭遇的境况。他说“在有名望的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所写的书籍和文章中,经常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可是,除了极少数人之外,似乎政治家们和新闻记者从来没有浏览一下马克思的著作,某些社会科学家也满足于对马克思的一知半解。”弗洛姆的这个批评是很到位的,在20世纪中叶,相当一批西方学者在攻击马克思主义时,并不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更不要说通过认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科学理论,“对马克思和社会主义骂得最凶的人,绝大多数从未读过马克思的东西”。对于马克思的哲学“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思考、谈论和描述它们,而不必对它们有所认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谈论马克思,而不需要阅读马克思的著作,至少不需要阅读足够多的著作,以便对马克思的非常错综复杂而又精细微妙的思想体系有所了解”。这种情形大约也发生在一些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们身上。

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哲学的真相被严重地曲解了。在马克思去世之后,所有那些马克思的经典诠释者,不管是考茨基、列宁一类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像伯恩斯坦那样的修正主义者,无一例外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解成经济决定论式的唯物主义。弗洛姆认为,他们所理解的这种哲学实际上“更接近于马克思所反对的19世纪资产阶级的机械论的唯物主义,而不接近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因为,他们都没有“把马克思解释为是以他的人本主义的存在论(existentialism)为中心的”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不是追逐世俗物质利益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目标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摆脱经济决定论的枷锁,使人的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复,使人与其伙伴们以及与自然界处于统一而且和谐的关系之中”。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不是简单地认同经济决定论,不是将物质力量奴役人的所谓客观规律说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是将人生泯灭在历史物质总体运动中,不是否认人的精神存在的重要价值。马克思追求的恰恰是人的解放。“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不仅如此,马克思的目标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以便他能够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马克思主要关心的事情是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恢复人使他自己与别人以及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能力。”马克思恰恰是要从经济力量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粗俗的唯物主义中超脱出来。“这令人想起19世纪40年代初青年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写下的文章,在那里,青年马克思有“下流的唯物主义”之说,他将人们追逐物质利益的倾向称之为“黄金拜物教”,并贬斥为“三文铜钱即可买到的学问。”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弗洛姆声称“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论,它由于具有这种精神的特质,因而反对当代的唯物主义实践和那种伪装得不巧妙的唯物主义学说”。甚至说,这种社会主义“基本上是一种预言式的救世主义”。

查看全文

社会健全传播思想管理论文

埃里克·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是20世纪的重要思想家,其研究领域涉及精神分析学、社会学、社会哲学、伦理学、甚至宗教学。不过,综观其一生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看出弗洛姆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所采取的独特视角却始终如一,即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把握来分析个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分析来透视社会生活状态。他试图把马克思主义(重社会)和弗洛伊德学说(重个人)熔为一炉,形成自己的新的理论。也许正因为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个人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成为他研究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传播是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联系的唯一方式。因此透过弗洛姆对个体与社会所做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弗洛姆传播思想的基本轨迹。

在弗洛姆关于个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论述中,有三个方面的思想值得关注:1、通过对“基本人性”以及现今社会特征的分析找寻个人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根本动因;2、通过对个人在现实社会中实际状况的剖析,批判现实社会;3、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试图描绘出“健全的社会”的理想蓝图。

本文拟从弗洛姆上述三个方面的思想中归纳总结出他的传播思想,以就教于方家。

传播的根源:逃避孤独

人有一种对孤独的恐惧。而在所有的孤独中,精神的孤独是最可怕的。超级隐士实际上与上帝生活在一起,他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最热闹的世界,是个众神灵出没的世界。一个人,无论他是个麻风病患者还是个囚犯,无论他是个罪人还是个废物,他思考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要有一个与他的命运休戚相关的伙伴。

——巴尔扎克

查看全文

自我完善之议

摘要科技等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造就出了如经济人等不健全的人,浅析弗洛姆“自我完善的人”,汲取其精髓,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提升自我,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自我完善积极自由创发性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科技等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随着这样的社会发展,作为创造这一切的人却在慢慢的变质,经济人等不健全的人的出现就是很好的证明,因而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提倡人本主义,要求实现人的全面性。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理论颇具影响。在下文中,我就弗洛姆人本主义理论中的“自我完善的人”的理论作简要显的分析,希望对我们正确认识“人”有帮助,使我们积极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从而促进我们的社会更好地发展。

一、弗洛姆探讨人本主义思想的背景

一切事物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驱使弗洛姆研究人本主义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家庭因素的影响:由于母亲患有精神疾病,造成他不愉快的童年;第二个方面是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一,在他少年时,邻居家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为陪伴其父亲而愿意终身不嫁,但当其父亲死后,这女孩子也自杀了;其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认为人类都是希望和平的,但是为什么会发生战争?他被周围战争的不合理性和破坏性所困扰。他后来写到:“战争结束时,我是一个内心混乱重重的年轻人,经常思考战争怎样成为可能的这样的问题,希望理解人类群体行为的不合理性,渴望和平和国际间的了解。”

母亲为什么会得精神疾病,正常人的那个女孩子为什么要自杀,希望和平的人类为什么要爆发战争?等等,这些困惑驱使着弗洛姆去研究人类本身。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人学特征论文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式的唯物主义

弗洛姆认为,历史上最具讽刺意味的事情莫过于人们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横加指责。这也是最近几十年马克思哲学在西方社会中遭遇的境况。他说“在有名望的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所写的书籍和文章中,经常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可是,除了极少数人之外,似乎政治家们和新闻记者从来没有浏览一下马克思的著作,某些社会科学家也满足于对马克思的一知半解。”弗洛姆的这个批评是很到位的,在20世纪中叶,相当一批西方学者在攻击马克思主义时,并不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更不要说通过认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科学理论,“对马克思和社会主义骂得最凶的人,绝大多数从未读过马克思的东西”。对于马克思的哲学“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思考、谈论和描述它们,而不必对它们有所认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谈论马克思,而不需要阅读马克思的著作,至少不需要阅读足够多的著作,以便对马克思的非常错综复杂而又精细微妙的思想体系有所了解”。这种情形大约也发生在一些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们身上。

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哲学的真相被严重地曲解了。在马克思去世之后,所有那些马克思的经典诠释者,不管是考茨基、列宁一类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像伯恩斯坦那样的修正主义者,无一例外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解成经济决定论式的唯物主义。弗洛姆认为,他们所理解的这种哲学实际上“更接近于马克思所反对的19世纪资产阶级的机械论的唯物主义,而不接近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因为,他们都没有“把马克思解释为是以他的人本主义的存在论(existentialism)为中心的”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不是追逐世俗物质利益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目标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摆脱经济决定论的枷锁,使人的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复,使人与其伙伴们以及与自然界处于统一而且和谐的关系之中”。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不是简单地认同经济决定论,不是将物质力量奴役人的所谓客观规律说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是将人生泯灭在历史物质总体运动中,不是否认人的精神存在的重要价值。马克思追求的恰恰是人的解放。“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不仅如此,马克思的目标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以便他能够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马克思主要关心的事情是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恢复人使他自己与别人以及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能力。”马克思恰恰是要从经济力量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粗俗的唯物主义中超脱出来。“这令人想起19世纪40年代初青年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写下的文章,在那里,青年马克思有“下流的唯物主义”之说,他将人们追逐物质利益的倾向称之为“黄金拜物教”,并贬斥为“三文铜钱即可买到的学问。”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弗洛姆声称“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论,它由于具有这种精神的特质,因而反对当代的唯物主义实践和那种伪装得不巧妙的唯物主义学说”。甚至说,这种社会主义“基本上是一种预言式的救世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是人本主义的哲学

伯恩斯坦与考茨基,普烈汉诺夫与列宁,在许多哲学理念和实践旨趣上是完全异质的。可弗洛姆说,他们在否认马克思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而弗洛姆在这本书里却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理论定位:马克思哲学的真谛是人本主义,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宣言。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的哲学正是“来源于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传统,这个传统自斯宾诺莎开始,通过18世纪法国和德国的启蒙运动哲学家,一直延续到歌德和黑格尔,这个传统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潜在才能得到实现的关怀”。他甚至认为“在以往的历史上,佛陀(Buddha)、希伯来的先知、耶酥基督、苏格拉底、文艺复兴的哲学家,以及从启蒙运动起到歌德和马克思为止的那些哲学家,都是伟大的人本主义者”。弗洛姆发问道,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那么为什么长久以来马克思哲学却不是以这种人本主义的形象被呈现?或者换句话说,马克思这种人本主义传统会在后来丧失?依他的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两个关键性文本缺失的事实。一是代表马克思哲学人本主义真面目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直到1932年才发表,人们起初根本不知道存在这样的文本;二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整文本也是于1932年第一次正式出版。这些文本的历史性缺失,对第二国际以后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歪曲和片面解释马克思的思想是很有用处的”。这证明,无法看到马克思的人学论著,是使马克思哲学畸变为物化哲学的历史原因。第二,更为近切的原因还在于“从马克思逝世到20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内,哲学思想为实证主义的机械论的思想所统治,这种思想影响了像列宁和布哈林这样的思想家”。似乎这是导致马克思哲学退化成机械决定论的理论原因。三、只有一个人本主义的马克思

查看全文

爱的艺术建构和谐社会的价值研究

摘要:弗洛姆《爱的艺术》把“爱”归为人类实践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他认为,要想有效破解当代人的孤独与恐惧,必须依赖大爱的表达。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搭建现实平台。他强调,爱的本质是给予,其基本要素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除此之外,在实践维度除要求艺术修养需要的纪律、集中、耐心和兴趣外,更需要爱的艺术所独有的合理信仰、摆脱自恋和积极活动这三要素。弗洛姆本人虽已远去,但弗洛姆思想在今天却熠熠生辉。这对解决很多社会现象,特别是思想情感方面,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弗洛姆;爱的艺术;思想情感

目前,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对标人民的幸福要求,依然存在突出的制约因素。究其原因,思想困顿和精神麻木严重阻挠着人们对幸福的感知。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提出了一个具有思辨性的问题:爱是艺术吗?如果爱是艺术,那说明爱有理论和技巧,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锻炼来掌握的。其实,单从《爱的艺术》这一名称就可以发现,弗洛姆把爱理解为艺术性活动,他深信爱是可以被学习和训练习得的,并坚信通过爱可以改变人们当前受压抑的客观生活现实和备受折磨的思想状况。就人类发展的现状分析来看,精神世界亟需养料进行填充,思想境界的塑造问题越来越严重,重塑爱的世界,让爱的思想在生活中迸发无疑是破解当下思想难题的良方。

一、爱的理论

(一)爱的目的。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弗洛姆研究人的内涵,并得出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深刻回答。他强调,爱的理论必须以人的生存、人生存得更好为前提。这种对爱的阐释体现了弗洛姆浓厚的人本主义情怀,始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归宿。他论述道,人的出生就是从不确定的环境到另一个充满变数的环境。如果没有母亲保护,就在诞生的那一瞬间,婴儿都会感到难以抑制的恐惧。爱说到底就是一种大爱、博爱,不能有分别心,要从本质上看待别人、关爱别人,就如同爱自己、爱自己的亲朋好友一样。通过爱的回归,能增强人们自我价值的感受,提升生命的内生力,进而更好地促进人本身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二)爱的批判。面对生活压力,现代人通过不同方式寻找释压办法,但绝大部分释压方式不尽科学,导致释压效果不甚理想。很多释压方法实质上就是饮鸩止渴,短暂地缓解了孤独、无助的现状,马上却回归了更长久、更深层的孤独与困苦。为了有效缓解孤独感,部分人通过纵欲的方式来让自己获得解脱。他们醉酒、吸毒、肆性等。虽然这些方式能够缓解孤独,获得愉悦,但那仅仅是昙花一现,人会很快就回到最初的孤独状态,甚至比之前更加孤独,以至循环往复、越陷越深。就拿来说,人们第一次吸食一定量的会感到愉悦,第二次吸食的时候就需要追加相应量,不然很难引起精神的麻醉进而带来沉醉的快感,第三次、第四次依次追加,就是这种寻求快感的方式最终把人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既不能彻底排除孤独,更是伤害自身。为了避免孤独,部分人通过迎合大众和社会,寻求虚假“一致性”。这种方式貌似能够长久地消除孤独,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也失去了自身的特点,破坏了自身的完整性,从更深层次上损坏了做人的价值,导致千人一面,世间失去差异美。当下,很多个人和社会群体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孤独,这不仅不能有效避免孤独,更容易引起人的迷失。以这种方式存在的和谐具有极大的虚假性,完全可以说是对人性的深层次压迫。在弗洛姆眼中,上述方式都不是破解孤独的良方,他认为只有爱才能从本质上克服孤独。当人脱离了动物状态,具有了理性思维和独立人格以后,人明白了死的必然和生活的艰难,人就开始感受到孤独,并因为孤独而衍生出很多现实性难题,尤其是思想上的忧愁。弗洛姆采取揭露自我意识的方法只是为了让人看清楚当下生活的现状,人存在的生活艰难性需要去克服孤独感。当下,不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爱的情感都不能有效破解繁重的思想负担,唯有弗洛姆提倡的无私的从内心深处渴求的付出和自觉自愿地承担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自身的需要。

二、爱的实践

查看全文

马克思人本主义论文

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济主义和享乐主义式的唯物主义

弗洛姆认为,历史上最具讽刺意味的事情莫过于人们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横加指责。这也是最近几十年马克思哲学在西方社会中遭遇的境况。他说“在有名望的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所写的书籍和文章中,经常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可是,除了极少数人之外,似乎政治家们和新闻记者从来没有浏览一下马克思的著作,某些社会科学家也满足于对马克思的一知半解。”弗洛姆的这个批评是很到位的,在20世纪中叶,相当一批西方学者在攻击马克思主义时,并不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更不要说通过认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科学理论,“对马克思和社会主义骂得最凶的人,绝大多数从未读过马克思的东西”。对于马克思的哲学“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思考、谈论和描述它们,而不必对它们有所认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谈论马克思,而不需要阅读马克思的著作,至少不需要阅读足够多的著作,以便对马克思的非常错综复杂而又精细微妙的思想体系有所了解”。这种情形大约也发生在一些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们身上。

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哲学的真相被严重地曲解了。在马克思去世之后,所有那些马克思的经典诠释者,不管是考茨基、列宁一类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像伯恩斯坦那样的修正主义者,无一例外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解成经济决定论式的唯物主义。弗洛姆认为,他们所理解的这种哲学实际上“更接近于马克思所反对的19世纪资产阶级的机械论的唯物主义,而不接近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因为,他们都没有“把马克思解释为是以他的人本主义的存在论(existentialism)为中心的”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不是追逐世俗物质利益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目标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摆脱经济决定论的枷锁,使人的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复,使人与其伙伴们以及与自然界处于统一而且和谐的关系之中”。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不是简单地认同经济决定论,不是将物质力量奴役人的所谓客观规律说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是将人生泯灭在历史物质总体运动中,不是否认人的精神存在的重要价值。马克思追求的恰恰是人的解放。“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不仅如此,马克思的目标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以便他能够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马克思主要关心的事情是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恢复人使他自己与别人以及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能力。”马克思恰恰是要从经济力量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粗俗的唯物主义中超脱出来。“这令人想起19世纪40年代初青年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写下的文章,在那里,青年马克思有“下流的唯物主义”之说,他将人们追逐物质利益的倾向称之为“黄金拜物教”,并贬斥为“三文铜钱即可买到的学问。”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弗洛姆声称“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存论,它由于具有这种精神的特质,因而反对当代的唯物主义实践和那种伪装得不巧妙的唯物主义学说”。甚至说,这种社会主义“基本上是一种预言式的救世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是人本主义的哲学

伯恩斯坦与考茨基,普烈汉诺夫与列宁,在许多哲学理念和实践旨趣上是完全异质的。可弗洛姆说,他们在否认马克思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而弗洛姆在这本书里却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理论定位:马克思哲学的真谛是人本主义,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宣言。在弗洛姆看来,马克思的哲学正是“来源于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传统,这个传统自斯宾诺莎开始,通过18世纪法国和德国的启蒙运动哲学家,一直延续到歌德和黑格尔,这个传统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潜在才能得到实现的关怀”。他甚至认为“在以往的历史上,佛陀(Buddha)、希伯来的先知、耶酥基督、苏格拉底、文艺复兴的哲学家,以及从启蒙运动起到歌德和马克思为止的那些哲学家,都是伟大的人本主义者”。弗洛姆发问道,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那么为什么长久以来马克思哲学却不是以这种人本主义的形象被呈现?或者换句话说,马克思这种人本主义传统会在后来丧失?依他的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两个关键性文本缺失的事实。一是代表马克思哲学人本主义真面目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直到1932年才发表,人们起初根本不知道存在这样的文本;二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整文本也是于1932年第一次正式出版。这些文本的历史性缺失,对第二国际以后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歪曲和片面解释马克思的思想是很有用处的”。这证明,无法看到马克思的人学论著,是使马克思哲学畸变为物化哲学的历史原因。第二,更为近切的原因还在于“从马克思逝世到20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内,哲学思想为实证主义的机械论的思想所统治,这种思想影响了像列宁和布哈林这样的思想家”。似乎这是导致马克思哲学退化成机械决定论的理论原因。三、只有一个人本主义的马克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