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价值素质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23:30: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富价值素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管理者富价值素质论文
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企业管理者成功的首要因素将不再是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而是个人特性。你具有这种特性吗?来自名列《财富》最大500家公司排名榜的一家公司主要部门的高级管理者们汇集一起,在会议室里共同探讨管理者素质问题。他们知道,他们的业绩急需改进。他们就此请教了两位咨询专家。其中一位专家站起来说:“好,让我们假定我们现在拥有了这一企业。在座的各位刚刚完成了融资购并,企业现在已经是我们自己的了。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呢?”
数分钟后,放在前面的大写字板上就写满了建议:关闭这家工厂;封存那条生产线;开除那些平庸的管理人员。“好极了!”咨询专家说。“现在我们来探讨我们应如何进行这些工作。”
然而,咨询专家接下来听到的议论与平时处理这种事情时所听到的议论毫无二致:“我们不能这样干。”我们不能这么干?为什么?因为这太残酷,太激进了,有人回答说。在座的一位管理人员解释说,这么干“会伤筋动骨”;没有人会愿意这么干。所需采取的措施太痛苦,难以付诸实施。
这两位咨询专家是来自波士顿管理决策公司(ManagementDecisions)的安德林?思莱伍斯基(AdrianJ.Slywotzky)和大卫?莫里森(DavidJ.Morrison)。他们的经历揭示了我们司空见惯,人所皆知的现实:该采取的措施不去采取,因为这些措施会导致不愉快的后果;这已不是什么新问题了;它源远流长,已经成为哲学和许多主要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使得这一问题变得十分紧迫:至少在今后的十年中,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将不是营销才能、信息技术或其他任何专业知识,而是个人特性──愿意甚至渴望采取重大而又痛苦的决策。
你对此持怀疑态度吗?90年代工商业的发展似乎为具有这一优良品质和不具这一优良品质的管理者的经营成果提供了脚注。一百年后的历史学家们将会把90年代视为工商管理发生革命的时代,而我们则无需用太长的时间就已经看出正在发生的变化。90年代初,各类主要因素的变化一目了然: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许多行业管制放松,世界范围贸易壁垒减少,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不断扩大。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冲击力十分强大,促使企业发生了巨大的、艰难和痛苦的历史性转变。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唯一的问题是有人愿意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有人则不愿意改变自己。我们立即就可以得到答案。在1992-1993年间非同寻常的十八个月中,通用汽车(GeneralMotors)、IBM、西屋(Westinghouse)、美国运通银行(AmericanExpress)、柯达(Kodak)等美国著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均被解雇了。后来,一些管理者“退休了”,但都不是因为“健康原因”,或从未听说过的“长期计划安排”;他们被炒了鱿鱼。企业管理获得成功的新条件一下子变得十分明确。哈佛商学院迈克尔?简森(MichaelJensen)教授介绍了一个带有我们时代特征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曾经是一家名列《财富》杂志最大500家公司前茅的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整个职业生涯都服务于这家企业。然而,一旦革命袭来,他不能采取必要的应变措施。企业的市场价值开始滑坡,当企业市场价值降到原价值一半的时候,他被解雇了。他无法接受这是他的过错。简森教授分析说:“他由于不能改变自己对业务管理模式的看法,而毁坏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业务管理模式”是一个关键的术语。在革命化年代中,工商业管理者必须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业务管理模式──创造价值的基础,或我们通常所说的赚钱诀窍。思莱伍斯基和莫里森认为每一管理者都应当像英特尔公司那样,每隔五六年就改变一次自己的业务管理模式。英特尔公司曾经主营记忆芯片制造;在这种芯片制造看上去开始成为没有优势的业务时,他们转而生产微处理器;一旦处理器受到商品化威胁,他们又将处理器促销为名牌消费品。思莱伍斯基说:“今天,僵死的业务模式是没有生路的。”但是很少有企业将其业务设计思想制度化,或者甚至没有明了清楚地表述过。(贵公司是否这样做了?思莱伍斯基和莫里森建议你到公司各处转一转,问一问你手下的人:“我们是如何赚钱的?”)因为这太危险了,你可能会发现你必须采取某些重大而又艰难的决策。
终身教育法制保障建设探析
摘要:经济强是新江苏发展的物质基础,百姓富是新江苏发展的价值追求,环境美是新江苏发展的生态需求,社会文明程度高则是新江苏发展的重要体现。终身教育与“强富美高”新江苏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当前开展终身教育法制保障建设,是加快终身教育法治化进程、保障公民学习权、破解机制瓶颈的需要,对于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发展目标具有必要性。
关键词:新江苏发展目标;终身教育;法制保障;必要性
在2014年12月视察江苏时要求江苏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描绘出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发展蓝图,“强富美高”成为江苏建设“十三五”的目标任务,也是未来江苏发展的着力点。在当前江苏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强富美高”的新江苏建设目标,需要依托终身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当前在国家立法缺失,其他部分地区终身教育立法已先行的情况下,江苏要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开展法制保障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一、“强富美高”新江苏发展目标的内涵解读
(一)“经济强”:新江苏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强”被置于新江苏四大目标任务的首位,也是新江苏发展的物质基础。江苏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省份,多年来地区生产总值(GDP)均位居全国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江苏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7388.28亿元,居全国第二。江苏经济发展的历程、禀赋和定位,决定了江苏未来建设发展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经济强省。所谓“经济强”,并非单纯追求经济体量,而应体现在创新能力强、经济结构强、质量效益强、企业活力强、特色优势强,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实力的总体强劲。距离这一目标,江苏还存在着产业结构未臻合理、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仍需加强等问题,在当前能源资源短缺、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以及环境容量有限、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压力巨大。以服务业为例,众所周知,进入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服务业的高水平发展,2016年江苏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9.9%,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比相比,差距较大,与全国平均水平也存在1.9个百分点的差距。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性不足,新兴服务业领军企业数量偏少,产业结构转换系数的区域差异明显都是江苏经济优化结构、增效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虽然在产值的绝对量和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实现了较大增长,但以生产零部件和材料为主的产品较多,战略性整机产品较少,品牌产品、高端产品较少,而贴牌产品、低端产品较多,“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较为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市场规模较小、布局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未来几年,江苏应积极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提高全省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1](二)“百姓富”:新江苏发展的价值追求。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发展目标中,“百姓富”是检验发展的直接标准,也是推动江苏发展的价值追求,在总发展目标中是最为根本的目标。“百姓富”的江苏,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优美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具体而言,“百姓富”应体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收入财富方面,居民能充分就业,收入水平逐步提升,同时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维持在合理区间,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相对合理,家庭财富积累速度加快;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完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就业、医疗等保障力度加大,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工作成效明显,为城乡居民创设更为优良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三是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提升消费水平和档次,使百姓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四是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居民学历教育年限进一步延长,终身学习成为百姓的生活方式,文化娱乐生活不断丰富,民主政治生活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安全感日益提升。但是,当前江苏距离这一目标的实现仍有一定差距,民生建设方面还面临着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偏远多层次需求的挑战,民生保障依然是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的薄弱环节。2016年江苏人均可支配收入32070.10元,人均GDP为96887元,占比为33.1%,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44.1%,与一些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更大,这反应了江苏居民劳动报酬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较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型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等指标同样如此。此外,苏南、苏中与苏北在这些指标方面的区域差异也十分明显。因此,未来江苏的民生建设,应在增加居民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上着力,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的“百姓富”目标。(三)“环境美”:新江苏发展的生态需求。“环境美”是江苏发展的生态需求,即有清新的空气、优良的水质、洁净的环境,自然环境美、景观特色美、城乡协调、文化交融。这一目标任务可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治理环境污染。江苏环境管理已经实现了从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污染物的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的转变,使常规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持续下降。[2]但除了常规污染物以外,一些新型污染物的排放问题也值得重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治理问题日益突出,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二是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青山绿水、生物多样、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城市和村庄面貌得到改变,城市融入自然,现代融入村庄,宜居乐居,让诗画美景展现在江苏大地,群众对环境质量认同度提高。三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引导居民逐步形成节约、环保、绿色、生态的意识,加深对生态资源重要性的了解和认识,形成生态文化,并外化为居民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但是,江苏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仍较为突出,以单位能源消费量为例,江苏与一些注重能耗控制、强化高能耗产业管理的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而在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方面也与广东等省份差距明显,因此,抓好生态空间源头管控、强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以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重点任务需要在未来几年加大推进力度。(四)“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发展的重要体现。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指出:“社会文明程度高,就是要有共同精神家园、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秩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素质高、社会风尚好、文化软实力强,公平正义得到保障,遵法守法成为习惯,诚信友善蔚为风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文明程度高”目标的实现有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的文明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并不会必然带来精神文明的发展,相反在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行为可能更为凸显,公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社会文明程度,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公民,提升公民素质,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核心。二是文化繁荣发展。相对于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居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未能得到满足。顺应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城乡居民共享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全体江苏人都能浸润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是文化繁荣发展的表现。三是社会治理法治化。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因素。而法治化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法治观念,明确权利义务,进一步确立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调处利益关系中的权威地位,可以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有序相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社会文明程度是新江苏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体现,江苏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在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上仍需付出努力。
二、终身教育与“强富美高”新江苏发展目标的内在联系
社会心理:和谐社会的传感器
特邀嘉宾: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青连斌
中央党校博士刘海湘王荣启晏荣
中科院心理学博士侯瑞鹤
主持人:白全贵
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探究建立和谐社会公共政策
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和谐治理?笔者认为,国内社会存在的种种严重失衡现象表明,必须对我国进行社会和谐治理,否则就有可能步入“拉美陷阱”。当前我国国内社会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利益失衡,二是贫富失衡,三是城乡失衡,四是地区失衡,五是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六是人与自然的失衡。笔者在此把它们简称为“六大失衡”。这六大失衡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和稳定,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以下笔者主要通过一些权威的数据和具体的社会现象来说明这六大失衡的严重性。
(一)利益失衡。
当前,利益失衡引起的突出问题当属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
如果政府通过以低廉的价格征用大量土地来搞开发、来获得招商引资的成功并把它视为最后的跨越型发展机遇并使政府和开发商均从中获得巨大利益的话,(即所谓的城市经营理论),那么,大量失地农民得到的低廉补偿并无配套的社会保障措施却是巨大的利益损失。
在目前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境况己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004年上访事件明显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失去土地而又未得到妥善安排、公正补偿的农民。按征用土地量和农民人均土地量的保守估算,目前全国有约4000万失地农民,其中那些“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己经成为一个需要特别给予关注的社会群体。据测算,如果征地成本价是100%,被征土地收益地方政府占20%至30%,开发商占40%至50%,村级组织占25%至30%,失地农民占5%至10%。即使这样,很多开发商还空手套白狼,对补偿费能拖就拖,一些部门还雁过拔毛,造成补偿费常常不能全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失地农民因失地而丧失虽然低微但相对稳定的基本生活来源,再就业又困难重重,又因没有社会保障使生活前景充满风险。而一些地方政府不善于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动用行政和司法强力进行强制性征地,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失地农民不仅在失地时得到的补偿低,而且在失地后还面临着生计、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这对农民来讲,是利益的极大损失。另外,很多地方政府把征用农民土地的差价作为”第二财政“,土地在征用过程中又容易产生腐败,农民极为不满。
生态道德教育融入思政课路径探析
生态道德也被称之为环境道德,是从道德的层面来定义人类应该如何看待并处理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类要平等对待大自然,平等地对待当前发展与未来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大学生们了解生态环境、认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互动的关系以及关注生态安全,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生态道德教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同时生态道德教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教育过程中它是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三个要素展开的。生态道德教育显著的时代性就是把抽象的道德说教与客观的当前的自然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围绕自然生态发展的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辩证统一起来,用一种中和、平衡的价值观看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对象明白,一方面,生态道德要求利益分配和发展权利的平等,部分人的发展需要不应该损害和牺牲其他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当代人的发展需要不应损害或威胁到子孙后代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大学生通过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认清人类应该遵循的自然规则,使绿色生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从而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将以贵州省为例着重探讨一下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贵州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诉求
当前,贵州省正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程。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对贵州作出了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这为全省人民进一步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抒写好美丽中国的贵州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2017年10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该《方案》指出,要以建设“多彩贵州公园省”为总体目标,建成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脱贫攻坚示范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区,至此,贵州推动绿色发展的行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贵州省各高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梦,建设“富美贵州”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而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本质上要求各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人格的养成、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有机统一起来,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生力军和未来主要的参与者,了解生态环境、关注生态安全、培养健康的生态道德观是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重要内涵,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乎未来绿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甚至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在全省推动绿色发展、举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上,高校要抓好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从德育角度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态道德,这一举措的实施刻不容缓。
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贵州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思政课堂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普及生态道德知识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同时完成这一使命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面十分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但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培养基地,高校还必须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贵州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是贵州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基础和区位优势。因此,高校教育要统一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识,让他们理解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使这些未来的建设者们深刻明白“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道理。笔者曾于2016年11月至12月在遵义的5所高校(2所本科,3所专科)进行过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环境基础知识的了解较好,但是大学生的环境保护参与度与环境行为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大部分同学关注或参与过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行动,但是经常性参与比例不高。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上,只有27%的同学会将废旧电池和普通垃圾分类投放至不同的垃圾桶,仅有17%的同学坚持每月参与1次以上的环境保护行动。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应当今时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包括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且基本国情、省情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这对培养学生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17年6月,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就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高校要深入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贵州大地办大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贵州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贡献。”三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富美贵州”的迫切要求。百姓富则贵州富,生态美则贵州美。百姓富,就是要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并与全国一道顺利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让人人都从发展中获益,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生态美,就是多彩贵州满眼绿,要不断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珍惜资源。而百姓富和生态美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通过“多彩贵州”名片,贵州省已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无数企业前来投资,贵州GDP增速不仅领跑全国,而且绿色GDP所作的贡献也非常可观。大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和思维习惯,并最终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建设洪流,为“美丽家园、富美贵州”的发展贡献应有之力,这是多彩贵州实现“靓丽”发展的迫切需要。
贵州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方式探讨
一、按劳分配包含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讨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先要讨论劳动力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劳动力是否是一种生产要素。我们今天所说的“生产要素”亦即马克思所研究的“生产条件”,是获得生产成果的必备因素、必有条件。马克思将生产条件分为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即土地、资本等物质生产资料,主观条件则为劳动力。显然,马克思将劳动力划为了生产要素之一。我们跳出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从逻辑关系的角度考虑。以租赁土地种植玉米为例,若我在农村租赁某几家农户的土地来规模化种植玉米,首先要找农户签订承包租赁合同,支付承包费,之后到种子公司买种子、化肥,进行一系列的种植作业,到秋收时节去农机公司雇来收割机收割玉米,由物流公司运输到指定收购点售卖后获得收益。从我的收益中扣除土地承包费用、买种子和化肥等费用、农机使用费及物流运输费后的剩余部分即为我的劳动所得。很明显,在整个过程中,农户提供的土地、种子公司提供的种子和化肥、农机公司提供的收割机、物流公司的交通工具以及我个人的劳动力一起构成了本次生产活动的生产条件,也共同参与了收益分配。其中,我的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我的收益是按劳分配,更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包含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中。
二、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的定义,确认了按劳分配是在以全社会共同占有全部物质生产资料为前提条件的“未来社会”中存在的,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所述: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要素所有权方面,所有人仅剩下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了。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社会分配,土地、资本等物质生产资料的分配部分归全社会共同所有(在我国称为国有),只有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所参与的分配归个人。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当属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在这种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分配方式当然是更进步的分配方式,是分配方式的发展方向。我国现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未来会发展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那我们的分配方式也必然会从现在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升华到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本质的按劳分配。
三、现代社会劳动力是商品
翻阅一些关于劳动力与生产要素、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关系的论文、书籍,发现大家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劳动力是否是一种商品。认为只有在劳动力是商品、能够量化的情况下,才能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把劳动力是否商品化作为研究的前提。那么,我们也在此讨论一下这个问题。2015年10月8日,一家新闻媒体推送了一条消息:澳洲砖瓦工奇缺,月薪21万!再回顾一下每年春节过后南方多省用工荒,高薪招聘的状况,如此明显的市场交换,难道还不能说明劳动力已然成为一种商品了吗?在现代社会,劳动力不论是体力的还是脑力的,都是一种商品,其所有者提供自己的劳动力,以获得以工资为主要形式的报酬为交换条件。
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理念思索
一、引言
实现共同富裕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大局,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都能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方面。虽然共同富裕伟大战略构想貌似十分遥远,但却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价值诉求,又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实现既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又具有现实的可行性。针对IHi~@的积贫积弱和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青年时代的就曾发出“大同者,吾人之鹊也”的豪迈之言…”。。新中国成立后,在领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对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初步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框架。他指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ll”针对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主义及其导致的共同贫穷,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富,而且是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311253。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应该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要通过加快发展加以解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4]470。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构想,极大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要求从社会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和高度重视社会发展的均衡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_5f2。,认为,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的共同富裕,是“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是“全面”性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并正以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最近1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前进,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近40万亿元人民币,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大经济体。虽然中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们构建的小康社会仍然是不均衡、不全面、不发达的小康社会,但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不能等、不能拖,越往后解决起来越困难,成本也越高,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共同富裕问题,如果我们越早解决,就会处于越主动、越有利的地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就共同富裕问题提出过睿智的见解,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I6,“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l6_3“。1992年,邓小平对我们长期探索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给予了经典性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_6J3所以,能否通过现实而稳妥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是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中心课题”,虽然这一过程必定漫长而艰巨,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发展的均衡性、系统性、复杂性和预见性等。
二、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理论分析现阶段,中国已进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的发展时期,已步入全面建设发展成果惠及全体13亿多人民、以共同富裕为重要标志的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伟大战略构想的实现既需要发达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等硬件条件作支撑,也需要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先进文化等软件条件为保障。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第一,共同富裕发展战略是对以往平均主义发展模式的纠偏。社会主义既反对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也反对平均主义。虽然贫富分化可能会产生暂时的高效率,但必然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会产生持续的高效率;而平均主义虽然有“结果公平”之诱惑,但却以低效率和普遍贫穷为代价。改革开放前,因受“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思维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影响,中国选择了“公平优先、均中求富”的发展模式。不可否认,这一模式在调动人们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那种通过人为手段建构公平、忽视经济利益发展模式的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使人们把共同富裕错误地理解为“同时、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形成了职工、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地方吃中央的“大锅饭”的局面。这种状况不仅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在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状态下生产,并进而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因此,为了打破平均主义,激发建设四化的积极性,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人民的富裕,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指出:“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在四天后的另一次谈话中,他又强调指出:“我们过去是吃大锅饭,鼓励懒汉,包括思想懒汉,管理水平、生活水平都提不高。现在不能搞平均主义。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j3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6J23。他认为“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大政策”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
第二、不发达的国情以及诸多自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我们只能选择“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发展模式。我们知道,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他曾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耕地少,人口多,尤其是农民众多,仍然是世界上较为贫穷的国家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众所周知,中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在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坚持。同时,长期受户籍制度等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城乡二元格局。尽管名义上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人人平等的,但由于存在多种不同所有制形式,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是不平等的。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J。在中国,虽然按劳分配原则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家庭背景以及勤奋程度存在差异,在以劳动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唯一尺度时,不同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各地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那些技术水平高、劳动效率高、工作熟练的工人和善经营、懂管理、产品适销对路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必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们必定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这就决定了所有社会成员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富裕在实际上不具有可行性,也决定了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路径只能是“先富一后富~共富”发展之路,决定了走向富裕的过程必然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渐进过程。
公共政策的和谐社会构建研究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同时我国当前的国内形势也较为严峻,尤其是利益失衡、贫富失衡、城乡失衡、地区失衡等比较严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现实困境及原因,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和谐社会公共政策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政策问题原因构建
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和谐治理?笔者认为,国内社会存在的种种严重失衡现象表明,必须对我国进行社会和谐治理,否则就有可能步入“拉美陷阱”。当前我国国内社会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利益失衡,二是贫富失衡,三是城乡失衡,四是地区失衡,五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六是人与自然的失衡。笔者在此把它们简称为“六大失衡”。这六大失衡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和稳定,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以下笔者主要通过一些权威的数据和具体的社会现象来说明这六大失衡的严重性。
(一)利益失衡。
当前,利益失衡引起的突出问题当属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
我国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同时我国当前的国内形势也较为严峻,尤其是利益失衡、贫富失衡、城乡失衡、地区失衡等比较严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现实困境及原因,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和谐社会公共政策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政策问题原因构建
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和谐治理?笔者认为,国内社会存在的种种严重失衡现象表明,必须对我国进行社会和谐治理,否则就有可能步入“拉美陷阱”。当前我国国内社会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利益失衡,二是贫富失衡,三是城乡失衡,四是地区失衡,五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六是人与自然的失衡。笔者在此把它们简称为“六大失衡”。这六大失衡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和稳定,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以下笔者主要通过一些权威的数据和具体的社会现象来说明这六大失衡的严重性。
(一)利益失衡。
当前,利益失衡引起的突出问题当属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
探求和谐社会公共政策的建构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同时我国当前的国内形势也较为严峻,尤其是利益失衡、贫富失衡、城乡失衡、地区失衡等比较严重。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现实困境及原因,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和谐社会公共政策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政策问题原因构建
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问题。
当今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和谐治理?笔者认为,国内社会存在的种种严重失衡现象表明,必须对我国进行社会和谐治理,否则就有可能步入“拉美陷阱”。当前我国国内社会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利益失衡,二是贫富失衡,三是城乡失衡,四是地区失衡,五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六是人与自然的失衡。笔者在此把它们简称为“六大失衡”。这六大失衡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和稳定,需要引起高度警惕。以下笔者主要通过一些权威的数据和具体的社会现象来说明这六大失衡的严重性。
(一)利益失衡。
当前,利益失衡引起的突出问题当属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