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道德心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20:46: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负道德心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负道德心理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6个人首选该项,仅占5%,这说明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开始成熟,相对于生理上处于逆反时期的中学生而言较为理智,处事多了几分思考,少了几分冲动。

查看全文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论文

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同时,道德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更为重要。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包括在文明发祥地的高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却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负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作一分析,并提出调整负道德心理的一些见解。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查看全文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论文

摘要: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同时,道德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更为重要。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包括在文明发祥地的高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却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负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作一分析,并提出调整负道德心理的一些见解。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查看全文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论文

摘要: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同时,道德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更为重要。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包括在文明发祥地的高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却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负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作一分析,并提出调整负道德心理的一些见解。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查看全文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论文

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同时,道德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更为重要。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包括在文明发祥地的高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却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负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作一分析,并提出调整负道德心理的一些见解。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查看全文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论文

摘要: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同时,道德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它的存在是符合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毋庸置疑,在现代社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为明显,更为重要。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要有需要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念,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包括在文明发祥地的高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却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负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对大学生负道德心理作一分析,并提出调整负道德心理的一些见解。

一、负道德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不道德行为者的心理因素,本文简称之为负道德心理。为了解大学生中的道德心理情况,笔者在某高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2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一次道德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涉及负道德心理,即“你认为不讲道德的人之所以不讲道德,是因为他——”,要求答题者在四项选择中按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依次选择。结果统计如下:

1.无知心理:“不知道什么是道德”。有5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46%。如果分年级统计,那么大一26人中有16人首选该项,占61.5%;大二28人中有13人首选该项,占46.4%;大三40人中17人首选该项,占42.5%;大四28人中只有10人首选该项,占35.7%。分年级统计结果表明,对道德的无知心理,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呈逐步递减趋势。

2.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有44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6%。分年级统计中,大一的新生似乎更不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盲从,他们中只有5人首选该项,占19.2%;而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分别有50%、35.7%和35.7%的人更愿意在不讲道德的问题上“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3.侥幸心理:“做不道德的事不会受到惩罚”。有16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3%。相比之下,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似乎在侥幸心理上更有成功的心理,有17.5%和17.8%的人首选该项;而大一、大二的学生或许没有尝试过向道德挑战的滋味,仅11.5%、3.6%的人有过类似的体验。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德育问题分析论文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所谓道德社会化,就是道德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与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①社会总是希望将包括高职生在内的青年人培养成为符合其主导价值观,能实现其道德目标的一代公民,因此,道德社会化是高职生社会化的核心。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就是高职生个体逐渐接受被现存的道德体系所肯定的道德信念与规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在道德认知层面上,学习并构建道德理论框架。道德认知是道德主体对道德现象、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道德心理的基础。高职生个体通过学习、思考与实践,可以了解特定社会的道德现象、道德体系、道德理论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了解有关道德知识并提高认识能力和参与意识。

在道德心理层面上,体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态度。道德情感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对道德体系、道德活动、道德事件及道德人物等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感受;道德态度是在道德主体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表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连续状态,集中反映了道德个体对道德系统的心理状况,是道德社会化强弱的重要指标。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点、道德立场、道德理想、道德价值标准、道德心理等具有潜在隐性的特点,是极为重要的导向性因素,决定着高职生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行为选择。

在道德实践层面上,培养和掌握参与道德生活实践的行为习惯。道德实践是公民通过多种合法方式参加道德生活并影响道德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与过程的行为,是基于道德认知、情感与态度之上的实际行为投入,积极有效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最终目标之一。参与道德实践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道德社会化,高职生可以负道德角色承担者的责任,改造社会,改造自身,从而实现道德上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内涵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崇高的道德情感和坚定正确的道德态度是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核心,良好的道德实践行为是道德社会化的目标。三者构成了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本质要求。

查看全文

剖析感恩的道德价值与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

论文关键词:感恩道德价值大学

论文摘要: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感恩的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异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当代大学应从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以及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等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一、感恩的道德价值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由衷认可,并试图加以回报的行为。我们能得到他人的恩惠与帮助是出自他人的仁慈与爱心,“恩者仁也”…。。斯宾诺莎说的更具体,“感恩或谢忱是基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同样的爱的情绪,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可见,“恩”是人类之爱,感恩是对爱心的回报。所以,古人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极为推崇。这些格言不仅对人们的感恩行为提出要求,同时给人们的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首先,感恩益于修德。感恩是对恩惠的敬意与感激。儒家对“恩”的解释是“仁”,“仁”始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诗经则有“洵美且仁”,意义做“仁爱”“仁慈”解。到了孔子那里,“仁”的意义进一步深化具体,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则有不同的意思,形成了一套知仁、行仁的道德体系。如何实现仁呢?儒家指出两条路径:一是由里及外、推己及人的情感类推法。儒家所讲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出发点,人首先要感恩父母、亲敬兄弟。在此基础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人,将心比心,把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向外推延,从而从爱父兄到爱他人,从爱个体的人到爱群体的人和社会,最终成为道德的圣人。二是自外向内、克己复礼的修德之道。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制一己的欲望,用礼(道德)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仁。为什么要尊礼克己呢?因为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果内心没有对礼的敬畏与感恩情感,礼的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求人以这种方式和规范来培养内在的道德情感。两条途径殊途同归,其共同点是要求都具有感恩的情感,并不断与负恩心理做斗争,不断克服并超越之,从而实现仁。可见,一个人对父母兄弟、他人社会乃至道德规范心存敬意、心怀感恩,就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其次,感恩益于为学。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的教诲,长者的提携,“片言之赐,皆吾师也”。所以,君子当“隆师而亲友”“事师之犹事父也”。为何尊师感恩如此重要,甚至葛洪指出“明师之恩,诚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无非说明尊师感恩益于为学。尊师感恩益于为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益于学问之源的获得,“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荀子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二是能淳朴学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相反,“师道之不传”必然导致“欲人之无惑也难”。可贵的是,古人强调尊师感恩是坚持“师道”而非“师人”的标准:只要能增进道德学问的皆可以为师,而不必在意对方年龄的长幼,社会地位的贵贱;相反,不利于道德学问的即使为师我们也应加以批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也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查看全文

当代大学感恩教育实效性开展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感恩的道德价值;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当代大学感恩教育的路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由衷认可,并试图加以回报的行为、感恩是对恩惠的敬意与感激、感恩益于为学、尊师感恩益于为学体现在两个方面、感恩益于敬业、成业、感恩挫折就是要明白挫折在人生走向成功时所扮演的角色、感恩益于社会和谐、和谐社会不一定要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却必然要求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传统感恩教育缺乏对“恩”的伦理反省,对“恩”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认识不够、传统感恩教育重灌输轻讲理,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特征、自觉自为的感恩演变为强制要求的报恩,感恩的道德价值发生了变异、要从理论上说明恩惠的道德本质,奠定感恩教育的理性基础、开展有层次的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提出不同的感恩要求、作为道德境界要求的感恩包含了报恩和施恩两个层次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感恩是识恩和行恩的有机统一,过去当统治阶级割裂感恩心理层面而片面强调报恩行为时,传统感恩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结果都表现出相应的局限性,感恩的道德价值也发生了异化。基于此,文章提出当代大学应从道德认知的心理基础、道德教育的方法运用以及道德教育目标的层次要求等方面开展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感恩道德价值大学

一、感恩的道德价值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由衷认可,并试图加以回报的行为。我们能得到他人的恩惠与帮助是出自他人的仁慈与爱心,“恩者仁也”…。。斯宾诺莎说的更具体,“感恩或谢忱是基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同样的爱的情绪,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可见,“恩”是人类之爱,感恩是对爱心的回报。所以,古人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极为推崇。这些格言不仅对人们的感恩行为提出要求,同时给人们的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首先,感恩益于修德。感恩是对恩惠的敬意与感激。儒家对“恩”的解释是“仁”,“仁”始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诗经则有“洵美且仁”,意义做“仁爱”“仁慈”解。到了孔子那里,“仁”的意义进一步深化具体,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则有不同的意思,形成了一套知仁、行仁的道德体系。如何实现仁呢?儒家指出两条路径:一是由里及外、推己及人的情感类推法。儒家所讲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出发点,人首先要感恩父母、亲敬兄弟。在此基础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人,将心比心,把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向外推延,从而从爱父兄到爱他人,从爱个体的人到爱群体的人和社会,最终成为道德的圣人。二是自外向内、克己复礼的修德之道。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制一己的欲望,用礼(道德)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仁。为什么要尊礼克己呢?因为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果内心没有对礼的敬畏与感恩情感,礼的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求人以这种方式和规范来培养内在的道德情感。两条途径殊途同归,其共同点是要求都具有感恩的情感,并不断与负恩心理做斗争,不断克服并超越之,从而实现仁。可见,一个人对父母兄弟、他人社会乃至道德规范心存敬意、心怀感恩,就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查看全文

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论文

(一)当前德育科学化进程中的三个误区

1.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常把学生德育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错误地当作德育要求的起点,把学生要经过长期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的德育目标当做起始阶段的衡量标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觉得做一个教育者所要求的人太难和太遥远了,从而失去信心。这种教育方法或过程也易于导致学生对德育工作者的教条说教和行为规范要求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异动。我们在现实中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当时相应的思想、心理和认知发生错位,忽视了“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教育规律。理想教育的起点要求太高,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产生这种失误原因在于:一方面教育者受到习惯于按固定定型目标要求来“塑造”、“转变”青少年品德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品德形成有什么新变化、新表现,哪些是积极因素、中性因素、消极因素,如何引导、疏导等方面缺少深层的分析研究。

2.德育过程中重外炼轻内化。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过程中,我们常看到教育者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定德育量化指标或约束条款,然后根据这些衡量标准来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并且给予评价。这一德育教育操作过程虽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其整个过程明显体现出只是表面重视了学生的德育内化过程中的外炼性,而且这一过程明显的或隐性的都是以建立在一定的强制和惩罚基础上来实现的。学生缺乏把德育认知和规范要求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内化机制,只在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遵守和维护,容易让学生按时空和对象的需要而产生“作秀”应付举动或场面,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表里不一”: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家表现“糟透”。导致把学生的德育看成单纯的外炼,忽视内化过程,把两者相分离的原因是:我们未能清楚地认识品德内化过程的各种机制、各个环节及其规律,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眼前效果,忽视了长期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德育过程的科学化建设应把品德内化规律的探索、内化机制的建立作为突破口。

3.把整体化、序列化等同于科学化,使德育科学化外部建设与内部建设,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操作体系的建立脱节。在对青年学生的德育实践中存在把整体化、序列化建设等同于德育科学化的认识和做法。具体表现为把大量时间、主要精力投放到如何使德育外部规范形成体系、形成序列上,而对构成体系、序列要素的合理组合、整体优化以及如何建立与之相应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相应的可操作系统等深层建设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认识。系统建设的目的不是整体化,而是整体优化,不只是有序,还要合理。

以上三点是当前我们在德育科学化工作中存在的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深刻认识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德育科学化,有利于加强青年学生德育化的效果。

(二)德育科学化深层次建设的几点思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