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19:0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腹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腹部

腹部手术对呼吸影响论文

摘要:通过对50例全麻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指标和临床症状的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二组在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胸闷、气促、呕吐、呃逆症状程度量化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上腹部手术更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膈肌的刺激、切口疼痛、神经反射刺激、肺动脉压增高等。并对此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肺部并发症。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呼吸影响因素护理近年来,全身麻醉随着理论和技术的日益完善,已被广泛用于各种腹部手术。但全麻是较诸其它麻醉影响病人的生理状态最为显著者[1],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这种对呼吸的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全麻腹部手术后,不同部位的手术对呼吸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为此,我们收集共5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分为上、下腹部二组,对术后相关的呼吸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对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全麻腹部术后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系统监测和护理,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下面就将我们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19998-20008间,分别选择全身麻醉上腹部和下腹部手术患者各25例,无严重的心肺疾病。上腹部组:男性11人,女性14人,年龄26岁-66岁,平均57岁,其中胃手术7例、胆道手术10例、脾脏手术4例、贲门手术2例、胰腺手术2例。下腹部组:男性13人,女性12人,年龄25岁-68岁,平均56岁,其中结肠手术12例、直肠手术13例。

1.2方法:1.2.1呼吸功能指标测定:二组患者分别在术前1天和术后6h,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用Microlab3000Series(MicroMedicalLid,US)仪测定肺功能指标,并观察呼吸情况。二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术后6h分别收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其中VC、FVC因受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用实测值占预计正常值的百分比(A/P)来表示。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用SSPS统计软件包处理,统计结果显著性标准定为P<0.05。1.2.2临床症状评定:术后6h至术后第1天分别观察患者胸闷、气急、咳嗽、呕吐、呃逆等症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五级评分制(见表1)[2]进行评分,由护士向患者说明评定的方法,理解后患者自己独立打分,不带任何诱导和暗示。采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平均秩和表示。表1症状自评量表5级评分1.3结果:全麻上、下腹部手术后6h各项呼吸指标比较结果见表2。从表2看,二组在PCO2、SaO2上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术后6h,受麻醉抑制、体力不支、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所表现的VC和FVC都比正常预计值有明显的下降,其中,VC比较有明显差异性。从表3看,二组术后胸闷、气促、呕吐、呃逆症状程度量化比较有明显差异。表2术后6h两组呼吸指标比较

表3术后症状二组比较2.讨论人们认为术后肺部并发症与术后肺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关[3]。全麻上腹部手术由于手术部位邻近胸腔,创伤刺激、神经反射和炎症反应对膈肌、胸腔、肺部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2.1膈肌和胸廓的影响。膈肌运动是维持正常胸腔压力和肺部膨胀所必需的。上腹部手术横膈向头方向移位,可使胸腔容量减少500ml,全身麻醉下的胸廓、肋骨架内径的缩小,以及中心血容量的增高(约300ml)等都可使胸腔容量缩小[4],导致胸肺顺应性降低。这种影响虽然会随手术的完成、麻醉的消退而解除,但呼吸功能却需要在术后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另外术后腹腔的膈下积液、膈下感染,会引起膈肌痉挛。术后胃肠胀气、胃潴留、胃扩张,致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从表3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更易引起呕吐、呃逆的发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引起限制性肺功能障碍。从表2测定的VC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有明显的下降(P<0.05)。

2.2切口疼痛。上腹部手术切口位置高,接近胸部,随着术后麻醉的消退,切口疼痛会越来越明显,患者由此惧怕深呼吸和咳嗽,只能作浅而快的呼吸,且不能及时将气管分泌物咳出,而影响有效呼吸。从表3看,上腹部手术更易导致术后胸闷、气促。另外,疼痛可引起骨骼肌反射性紧张,导致肺胸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产生低氧血症[5]。从表2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SaO2有明显的降低,虽然绝对值不是很低,但不加以重视,必然影响呼吸生理功能。

2.3神经反射刺激。手术操作时,牵拉、损伤、压迫上腹部相关神经,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肌神经以及其它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使胸廓、肋骨架内径缩小。加之全麻手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了呼吸中枢与肺脏之间正常的反射传导。虽然在术中,可以通过麻醉师的辅助呼吸,保证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术后仍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肺功能减退。

查看全文

腹部术后观察及监护

腹部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术后约有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而其中有超过40%的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约占所有类型的肠梗阻的30%。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进行特殊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8~71岁,平均(47.8±7.6)岁;腹部手术类型:41例患者为肠切除吻合术后,占47.67%,15例患者为阑尾切除术后,占17.44%,13例患者为胃大部切除术后,占15.12%,9例患者为妇科手术术后,占10.47%,5例患者为外伤脾切除术后,占5.81%,3例患者为胆道手术,占3.49%。梗阻发生时间为:37例患者为4天后,占43.02%,23例患者为1个月后,占26.74%,11例患者为1年后,占12.79%,8例患者为5年后,占9.30%,5例患者为10年后,5.81%,2例患者为20年后。

1.2梗阻的原因

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炎症渗出、局部的水肿、腹腔内黏膜组织的创伤、组织细胞的缺血、局部的炎症刺激、腹腔内化疗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当患者术前伴有肠梗阻、肠穿孔以及肠破裂时,手术治疗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更高。

查看全文

全麻腹部手术康复论文

摘要:为了更多的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通过与传统的护理观念相比较,笔者认为应缩短术前禁食时间、防治术后低温及高血压、尽早给予半卧位、有效控制术后疼痛。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康复

KeywordsGeneralanesthesiaAbdominaloperationRehabilitation

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使全麻腹部术后患者易引起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全体外科护士共同的护理目标。影响全麻腹部手术术后康复的因素有许多,近几年来,此方面有大量报道。在此笔者对几个影响患者康复的不可忽略的因素综述如下:

1术前禁食

术前禁食是为了避免麻醉期间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对于全麻腹部手术尤其重要。传统的禁食时间为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然而在临床上,许多因素如灌肠等肠道准备的过早进行,使患者空腹等待手术时间大大延长,极易产生饥饿感,增加焦虑感及不适感,降低机体抵抗力,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还容易导致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的发生,影响到患者的愈后。

查看全文

腹部手术康复探讨分析论文

摘要:为了更多的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通过与传统的护理观念相比较,笔者认为应缩短术前禁食时间、防治术后低温及高血压、尽早给予半卧位、有效控制术后疼痛。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康复KeywordsGeneralanesthesiaAbdominaloperationRehabilitation

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使全麻腹部术后患者易引起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全体外科护士共同的护理目标。影响全麻腹部手术术后康复的因素有许多,近几年来,此方面有大量报道。在此笔者对几个影响患者康复的不可忽略的因素综述如下:

1术前禁食术前禁食是为了避免麻醉期间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对于全麻腹部手术尤其重要。传统的禁食时间为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然而在临床上,许多因素如灌肠等肠道准备的过早进行,使患者空腹等待手术时间大大延长,极易产生饥饿感,增加焦虑感及不适感,降低机体抵抗力,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还容易导致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的发生,影响到患者的愈后。产生反流和误吸的主要因素是饱胃及胃排空延迟。而影响胃排空主要因素是胃内容物的量,其次是胃内容物的种类,固体排空较慢,液体较快,而脂肪类则延迟胃排空。因此除了术前必须禁食外,还应考虑到不同种类食物应有不同的禁食时间。研究表明,饮水能稀释胃酸,降低胃液PH值,又能刺激胃排空。因此,择期手术病人,如不存在胃排空延迟因素(如肠梗阻等),可从午夜开始禁食,术前3小时禁饮,急诊手术视情况而定。[1]

2术后低体温通常医护人员只注意患者体温是否升高,而对术后体温在350C以下常未予重视。实际上,持续过低体温对人体是有害的,它能引起凝血病,导致出血增加;使代谢率降低,机体氧供减少,导致酸中毒;免疫功能损害尤其是中性白细胞的氧化杀伤作用降低,使机体对伤口感染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导致伤口感染率的增加;此外还可对心肝肾各脏器功能造成损害,严重的常可致死。引起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原因主要有:(1)麻醉剂对体温调节有抑制作用。麻醉抑制了血管收缩、寒颤和非寒颤产热机制。(2)大量输液输血。成人每输注1升环境温度下液体或1单位(200ml)冷藏血可降温0.250C。(3)低温环境。(4)体腔开放。手术中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水份蒸发。[2]由于全麻腹部手术多为大手术,手术时间较长,以上引起低温的因素常同时存在,因此围手术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如(1)术中加强覆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术后用温暖毛毯遮盖皮肤。必要时可使用压力气体加温盖被。(2)保持温暖环境。(3)及时给氧(注意要湿化)。(4)加强体温监测,对低温者,采用能测量350C以下的体温计,测直肠体温。(5)对静脉输注的液体或血液加温。研究表明,将液体加温至370C,就可预防低体温的发生。3术后高血压机体对手术创伤和疼痛等刺激的应激发应,可引起术后高血压。腹部术后高血压发生率虽然没有心脏手术高,但高血压对已有心脑损伤的病人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左心衰、心肌梗塞、高血压脑病或脑出血,并且还可能引起血管吻合口及创面出血。

一般随着刺激因素的消除,体内儿茶酚胺、醛固酮的代谢排出,术后高血压很快恢复正常。但如果刺激因素持续存在,如术后焦虑、疼痛、缺氧、寒颤不能解除,可导致血压持续不降。因此,应加强对术后血压的监测和应激原的管理。[3]

查看全文

腹部肿瘤患者舒适监护运用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的应激性反应。腹部肿瘤围手术期是患者的一个特殊阶段,手术创伤大,会给患者带来各种不适,出现心理与生理的应激性反应,若这些反应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精内分泌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术后康复。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达到或尽可能达到舒适状态[1]。根据这一模式,在腹部肿瘤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的同时融入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1月住院腹部肿瘤患者76例,无化疗禁忌症,拟行化疗、介入或行手术患者。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35~68岁。病例种类胃癌26例、结直肠癌15例、宫颈癌21例、卵巢14例。均行手术治疗。

1.2方法

将以上7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8例,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查看全文

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影响论文

摘要:通过对50例全麻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指标的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二组在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上腹部手术更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膈肌的刺激、切口疼痛、神经反射刺激、肺动脉压增高等。并对此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肺部并发症。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呼吸影响因素护理

近年来,全身麻醉随着理论和技术的日益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腹部手术。但全麻是较诸其它麻醉影响病人的生理状态最显著者[1],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这种对呼吸的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全麻腹部手术后,不同部位的手术对呼吸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为此,我们收集共5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分为上、下腹部二组,对术后相关的呼吸指标进行对照分析,以便能根据分析结果对全麻腹部术后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系统监测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就将我们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1999.8-2000.8间,分别选择全身麻醉上腹部和下腹部手术患

者各25例,无严重的心肺疾病。上腹部组:男性11人,女性14人,年龄26-66岁,平均57岁,其中胃手术7例、胆道手术10例、脾脏手术4例、贲门手术2例、胰腺手术2例。下腹部组:男性13人,女性12人,年龄25-68岁,平均56岁,其中结肠手术12例、直肠手术13例。

查看全文

腹部血管损伤急救方法研讨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是1993年Rotondo等…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项外科救治原则。在严重创伤救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2005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21例腹部血管损伤患者采用了DCS策略进行救治。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l例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5~56岁,平均28.6岁。开放性损伤20例,致伤原因中,腹部锐器穿通伤18例,火器伤2例;闭合性损伤1例,致伤原因为车祸所致腹部严重挤压伤。本组全部患者均合并有腹部其他脏器损伤,其中合并l处脏器损伤5例;合并2处脏器损伤9例;合并3处或3处以上脏器损伤7例。本组患者均有严重失血性休克,持续的低血压(<90mmHg,>60min)。损伤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动静脉复合损伤。动脉损伤包括:腹主动脉2例,肠系膜上动脉2例,胃网膜动脉2例,髂总动脉2例,髂外动脉1例,肝动脉1例;静脉损伤包括:下腔静脉2例,胃网膜静脉2例,肠系膜上静脉1例,肠系膜下静脉伤l例,髂外静脉1例,髂内静脉1例;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复合损伤1例,肠系膜上动脉伤及肠系膜上静脉复合损伤1例,胃网膜动静脉复合损伤l例。

1.2治疗方法

积极抗休克同时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紧急开腹手术。本组应用DCS原则的具体措施:行腹主动脉夹闭3例、损伤血管结扎9例、置人暂时腔内分流管7例、纱布填塞3例,简化手术后回ICU治疗,待全身情况改善后再行确定性手术处理。确定性手术行单纯损伤性修补6例,血管补片修补4例,血管端一端吻合4例,血管结扎4例,自体血管移植搭桥2例,人工血管移植搭桥l例。

查看全文

腹部损伤原因及防治论文

【关键词】胆道探查术;壶腹部损伤;防治

1临床资料

199805/200408共诊治胆道探查术致壶腹部损伤10例(含外院转入2例),男7例,女3例;年龄43~72岁,均为胆石症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10例中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2例.首次手术7例,再次或多次上腹部手术3例.损伤部位:十二指肠降部后壁5例,十二指肠降部前壁2例,Vater壶腹2例,胆总管末端1例.术中早期发现损伤4例,其中3例分别为探查胆总管下端时金属探条致胆总管末端或壶腹损伤,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胆总管末端/壶腹修补,胆总管T管引流、后腹膜置管引流;另1例为十二指肠降部憩室穿孔,行憩室切除、十二指肠降部修补、胆总管T管引流、后腹膜置管引流术,并将胃管引导至十二指肠降部.经上述处理,5例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术中未及时发现损伤3例.1例于术后3d发现腹腔引流为消化液,口服美蓝液自腹腔引流管排出,因瘘口小、引流通畅,经保守治疗45d瘘口愈合.另3例分别因术后阑尾脓肿、胰腺炎及后腹膜感染坏死、腹腔出血、胆瘘、创口裂开经多次(2例为3次,1例为6次)手术.结合后腹膜CT和消化道造影,2例于第3次手术确诊,1例于第5次手术确诊,行瘘口修补、十二指肠及(或)空肠造瘘、后腹膜置多管引流术.其中1例死于严重感染并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经6次手术,住院101d痊愈出院.此3例中十二指肠降部后壁损伤2例,降部前壁损伤1例.

2讨论

从本研究资料看,导致壶腹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①胆总管末端痉挛、狭窄或结石嵌顿时,忽视胆总管下端走行方向而盲目使用暴力;②过分追求胆总管下端“脱空感”致探条通过Oddi括约肌后损伤十二指肠降部前壁;③探条致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乳头旁憩室穿孔;④对不具备探查指征者行胆总管探查;⑤其它原因.胆总管探查后常规经T管注入液体观察十二指肠腹膜后间隙有无水肿是早期发现损伤的重要手段.术中应用纤维胆镜或切开十二指肠降部前壁甚至行Oddi括约肌切开检查对判断损伤的确切部位及程度有重要意义.CT扫描、经T管造影或口服水溶性造影剂行十二指肠造影均有助于诊断.本组3例满足于胆道术后阑尾周围脓肿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至第3,第5次手术时才发现十二指肠瘘.这与术者对胆道手术壶腹部医源性损伤的认识不足有关,应引以为戒.

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及时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①术中发现的胆总管末端或Vater壶腹的损伤,可切开十二指肠前壁及Oddi括约肌,直视下用无损伤线修补瘘口,胆总管放置长臂T管,经Oddi括约肌进入十二指肠以防止狭窄,引流右腹膜后间隙,本组2例以此法修补获得成功;②十二指肠后壁损伤,可作Kocher切口游离十二指肠降部,从肠外精细横行修补瘘口,并置十二指肠腔内外减压引流,本组1例行憩室切除后再修补,效果满意;③术后诊为壶腹部损伤的患者,若瘘口较大,引流不畅,腹膜后感染严重甚至出血,则单纯的瘘口修补加引流恐难奏效,应选择十二指肠裂口与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或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不论采取何种修复方式,十二指肠腔内减压和腔外引流都极为重要.有效的引流对控制感染较抗生素的应用更为重要.为避免损伤壶腹部,我们认为:①导尿管能够顺利通过Oddi括约肌进入十二指肠者,不必常规用金属探条探查;②用金属探条时动作要轻柔,必要时作Kocher切口游离十二指肠,左手插入十二指肠后辅助探条探查;③根据胆总管扩张情况选择合适的探条,过细的探条容易造成“假道”;④探条不能顺利通过胆总管开口时,尽可能台上胆道造影或纤维胆镜检查,了解胆总管开口情况;⑤遇结石嵌顿壶腹部时,切忌企图用探条深推将其顶出,而应行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⑥探条通过Oddi括约肌后,再以导尿管通过胆总管开口进入十二指肠并注水,若无液体反流及右腹膜后水肿,可确保Oddi括约肌通畅且无“假道”形成.

查看全文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诊治与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效果与预防措施。方法将本院妇产科在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接受妇产科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共计1000例选为研究资料,其中有30例患者出现了切口脂肪液化的情况,对患者进行了及时的诊治,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在全部的患者中第一类患者经过换药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第二类患者经切口换药之后,在局麻下为患者实施清创缝合术,并配合支持治疗,7-9天之后患者痊愈出院。全部患者没有形成窦道和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结论对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要及时地进行对症治疗,并积极预防,疗效较好。

关键词: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预防

在临床妇产科中有些疾病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其中下腹部手术是应用比较频繁的手术方式。比如:剖宫产等都是下腹部手术。当前我国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在临床中抗生素普遍应用,使得下腹部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显著降低[1]。但是,因为妇女肥胖等问题的影响,切口脂肪液化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引起了临床的重视。本文探讨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效果与预防措施。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材料

将本院妇产科在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接受妇产科下腹部手术的患者共计1000例选为研究资料,其中有30例患者出现了切口脂肪液化的情况,其中,妇科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为10例,剖宫产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为20例。患者的年龄为14岁-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岁。在30例患者中,妇科手术患者有10例,其中主要包括的情况为: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术,有部分患者为肥胖患者,还有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中度或重度贫血等。剖宫产术患者为20例,其中,有5例患者为二次剖宫产切口,15例为横切口;有些患者为肥胖患者,另外为妊娠水肿、贫血、滞产等等。全部患者手术持续时间都较同类手术延长20-30min,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平均是151.3mL。

查看全文

全麻腹部术后康复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全麻腹部术后早期半卧位和康复的关系。方法:随机将8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分为二组,术后早期分别采取半卧位和平卧位,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进行监测和对照。结果:早期半卧位对全麻腹部手术后患者在呼吸、循环、引流、舒适度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结论:早期半卧位能全面提高全麻腹部术后的康复质量。

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早期半卧位康复

Therelationbetweensemi-positioninearlystageandrecoveryafterabdominaloperationundergeneralanesthesiaZhengwenyaWangjian.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RenjiHospitalAffiliatedtoShanghaiSecond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200001

Abstract:Purpose:Tostudytherelationbetweensemi-positioninearlystageandrecoveryafterabdominaloperationundergeneralanesthesia.Methods:Therewereeightyconsecutivepatientsinthisstudywhoreceivedabdominaloperationsundergeneralanesthesia.Theywereclassifiedintotwogroupsinrandom,whowereinsemi-positionorinsupinerespectivelyandwereobservedthroughthemonitoringandcomparisonofsomepost-operativerecoveryparameters.Results:Semi-positioninearlystagehaspositiveeffectonthepatients''''respiration,circulation,drainageandcomfortetcafterabdominaloperationundergeneralanesthesia.Conclusion:Semi-positioninearlystagecanimprovethequalityofrecoveryafterabdominaloperationundergeneralanesthesiainsomeaspects.

Keywords:AbdominaloperationsundergeneralanesthesiaSemi-positioninearlystageRecovery

随着全身麻醉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腹部手术,对术后的康复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我院普外科经过临床实践观察,改变了以往全麻腹部术后常规去枕平卧六小时的方法,采取早期半卧位,使术后患者的康复质量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同时,进一步证实了早期半卧位对全麻腹部术后患者在呼吸、循环、引流、舒适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下面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