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15:57: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分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哈佛分析框架TCL集团财务分析
1哈佛分析框架概述
哈佛分析框架分析法是从战略视角来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还关注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影响,即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和机会,企业内部的不足和优势,在科学的预测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哈佛分析框架描述了企业基于特定经营环境和企业战略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经过会计环境、会计政策和会计系统影响、加工,最终表现为财务报表的过程。
2哈佛分析框架维度分析
2.1战略分析。战略分析是哈佛分析框架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目的在于确定主要的利润动因和经营风险,并定性评估企业公司的盈利能力,为之后的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奠定了基础,是进行哈佛框架分析的重要前提。我国家电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一个成熟且充分竞争的行业,目前行业中生存下来的都是一些大型企业,都有各自的顾客群体和行业地位;而且家电企业的生产设备价值较高,技术研发投入及资金需求量较大,新进入者不能适应如此激烈的竞争,所以潜在进入者对家电企业的威胁较小。但是家电行业现有竞争者众多,各大家电生产商都在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市场营销策略等创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市场竞争激烈,产业增长速度缓慢。集团通过实施3063战略提高创新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转型,成为国内首家建立起“液晶面板-背光模组-电视/手机整机”垂直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企业,为公司的一体化设计、制造提供可靠的保证,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制造和供应链的竞争力。2.2会计分析。会计分析主要是从技术层面,根据战略分析的方向,对会计信息质量做出判断,运用财务知识对TCL集团所采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评价,为财务分析做准备。2.2.1存货。TCL集团根据存货的持有目的将存货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开发成本、产成品、发出商品、周转材料和预计受益期在一年以内的模具等。存货中占比最大的是产成品,主要是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其次为原材料,主要是生产家用电器的钢材、铜、铁等,与其零售业为主的特点相符。存货跌价准备仅仅占账面余额的5.17%(2017年),并且2017年因为前年度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产成品本年度实现销售,转销前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4029.8万元。说明TCL集团的存货管理处理得当,没有出现存货产品的规模贬值。2.2.2应收账款。TCL集团对应收款项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企业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很高,而两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较低,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较小。企业对两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高达90%以上,表明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计提比较谨慎和严格。相较于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将应收账款的账龄分为1-30天、31-60天、61-120天、120天以上四个阶段,我国企业账龄普遍都比较长。但总的来说,TCL集团应收账款质量控制情况较好。2.2.3固定资产。TCL集团采用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应该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公司在考虑折旧政策时,不仅需要考虑公司所处的行业类别,还要根据不同类别固定资产的性质选择适合的折旧政策,一般认为,像房屋建筑物这类固定资产损耗以自然损耗为主,无论是闲置还是使用,这类资产折旧考虑选择直线法;像交通运输设备这类资产可以考虑选择工作量法,保证折旧额和资产的使用程度相一致;使用各期业务量稳定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根据业务量大小决定使用直线法或者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2.3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哈佛分析框架的主要部分,详细的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预测未来的发展做好铺垫,也是对企业进行前景分析的关键步骤。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不同方面的发展能力,找出缺陷,及时改善。通过分析TCL集团2014-2017年的偿债能力指标,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呈下降的趋势,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水平较低。2014-2017年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总体来说比较平稳,保持在70%左右,表明企业的举债经营能力较强,但同时财务风险也较大。通过分析集团2014-2017年的营运能力指标,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基本保持不变,说明企业近几年没有调整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存货周转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企业的库存商品出现滞销,企业资金周转可能出现困难;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都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集团2013-2017年的营业收入呈匀速上升趋势,同时2013-2017的营业成本也在上升,2015年的营业成本上升明显,导致2015年的毛利下降,同时销售毛利率也出现下降趋势。2016年企业的销售毛利率上升而销售净利率却出现下降,说明该年的毛利率是由于企业过度生产,没有根据市场的供销需求导致产大于销,存货积压而引起的毛利率的高值。集团的净利率和销售毛利率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但净资产收益率变动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导致。2.4前景分析。前景分析是哈佛分析框架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前三部分的分析,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优势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档次、功能、品质的需求过渡到更高的层次,我国家电行业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政府采取有重点、有核心地扶持优秀企业的节能家电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对坚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家电企业将是一种鼓励。但是当前家电产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家电市场保有量比较高,产品增量市场有限,产品升级和更新消费将成为今后家电企业主要消费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走不通了,家电企业如何变革,给TCL集团带来很大的挑战。
3总结
本文在哈佛框架的基础上对企业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下面将针对企业的不足提出几点改进措施:3.1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采用应收账款方式进行销售主要是为了促进销售减少存货,但与此同时,企业会因持有应收账款而付出一定的代价,主要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所以,为了减少应收账款的成本,企业管理层应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建立严格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定期对应收账款账龄表和客户的信用进行分析。3.2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技术创新这一经济技术综合性概念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以为技术创新就是一个纯粹的技术范畴,就是在技术上的突破,于是片面强调技术水平,忽视了研究开发与市场的结合,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不高。所以,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3.3合理控制成本费用。家电企业在日益白热化的竞争现实面前,要想生存,想发展,除了技术领先、资本雄厚、品质和服务保证外,自身内部管理的作用愈加重要。成本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为此,公司要求全体员工要进一步增强成本意识,合力同心控制成本,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确保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圆满实现。家电行业的成本费用基数很大,要合理控制成本费用,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
时间间隔分析仪分析论文
1、时间间隔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1.1相位数字化
相位数字化是采集、计算信号特定斜率的零点,丢弃幅度信息。由于数据是相位、频率或时间形式,因此避免了三角函数,取而代之的是如直线和抛物线等简单函数。因此,即使是相当复杂的调制信号,分析起来也相当简单。
相位数字化是由硬件记录信号的周期数及与之对应的时间,由此进行处理得到测量结果。
考虑一个调制信号
其中φ(t)是单调递增的,在正斜率的零点处进行采样。第I个事件样点ei和第I个时间样点ti满足简单的数学关系:
党性分析(个人分析1)
一、学习情况及体会
按照"中心实施方案"的安排,通过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有关领导的讲话、《读本》内容以及中国共产党员有关条例政策,重温了入党誓词,观看了影像资料世纪伟人和,共写心得体会3篇,读书笔记24000多字。深刻的认识到这次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大规模、广泛性、深层次的党内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党的肌体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的创新过程。自己经过学习、反思,进一步武装了头脑,更新了观念,振奋了精神,政治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对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先进性标准和党组织的希望和要求,对照党的先模人物,看到了不足,找到了差距,确有脸红心热的感觉,增强了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二、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照《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要求》、《党政机关共产党员先进性标准》等内容,我本人已经认识到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政治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只注重与本身业务有关的内容,跟业务无关的涉猎较少,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还有差距。导致自己虽然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性这根"弦"绷得不够紧,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
2、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业务或本部门业务出发,对市委作出的一些关系肥城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理解不透,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还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3、创新意识不足,有自我满足情绪。有时想着自己参加工作近二十年,拼也拼过,干也干过,立过功也受过奖,一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缺少了以前那种敢拼敢干、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朝气,工作上放不开手脚。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上热情不够。表现在工作作风上有时有散漫、松懈现象;工作标准上有时不够严格,不能从尽善尽美、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标准上去把握。
财务写作分析指导
财务分析以单位的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通过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单位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一)财务分析的分类、财务分析从分析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二是非定期分析。定期分析又可以分为每目、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具体根据单位管理要求而定。从分析的内容上可划分为三种,一是综合性分析,二是专项分析,三是项目分析。综合性分析是对单位整体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价:专项分析是针对单位运营的一部分,如对客餐费等非生产性开支进行分析;顼卧分析报告是对单位的局部或某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分析,比如对引进某一项开发项目进行分析。
(二)财务分析的基础工作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形成了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项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档。
3.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单位各相关部门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4.岗位分析。大多数单位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主管来完成,但报告素材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做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
船舶制造技术分析
1、船舶制造的精度管理内容与管理步骤分析
1.1船舶制造的精度管理内容与步骤分析
在进行船舶制造与加工过程中,进行船舶制造的精度管理就是依照船舶制造的精度要求以及标准,采取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工艺手段,对于船舶加工制造中的尺寸精度进行分析控制,以保证船舶加工制造质量的一个过程。结合我船舶加工制造过程中的精度管理具体情况,进行船舶制造精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船舶制造中补偿量计算与分配实现、进行船舶加工制造过程控制管理实现、进行船舶加工制造的精度要求标准制定等三个主要内容部分,将船舶制造的精度管理内容用框架结构图。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船舶制造精度管理中,对于船舶制造的补偿量计算分配,其补偿量计算分配的数据主要是根据船舶制造过程中对于收缩量的统计,并在对于收集统计的船舶制造收缩量进行数理统计处理后,实现不同船舶制造因素环境下的补偿量数值计算获得,同时对于计算获得的补偿量数值分配落实到船舶制造加工的每一道工序环节中,以实现在船舶制造加工生产过程中,使用补偿量对于船舶制造加工中余量进行替代的零余量造船目的。而船舶制造过程中,精度管理的船舶制造过程控制管理内容,则是根据船舶加工制造的实际过程情况,在船舶建造中需要对于建造的每一个过程工序进行控制测量以及管理实现,通过运用有效的控制管理方法措施,在建造过程中对于建造尺寸超过实际精度要求的情况进行控制避免和改进,并将对于船舶制造中所测得的变形量数值进行输入收集,以保证船舶制造与生产的质量。最后,在船舶制造生产中,科学合理的船舶制造精度标准是实现合理的船舶制造精度控制以及控制计划制定的前提和关键。
1.2船舶制造中补偿量的计算与分配分析
在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内容中,以船舶制造中补偿量的计算与分配最为复杂和关键,它是进行船舶制造精度管理中制造过程控制与精度标准制定的重要参照和依据。通常情况下,对于船舶制造补偿量的计算与分配实现,是以数理统计以及船舶制造尺寸链理论作为基础理论实现的,而进行船舶制造补偿量的计算与分配操作方法过程,则是以对于补偿量运用来进行船舶制造余量替代实现作为核心,对于船舶制造中补偿量的计算,主要是通过大量研究调查与实际生产制造数据掌握后,以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回归原始数据统计的过程,实现对于船舶制造加工补偿量的数值结果的计算,同时,在计算出船舶制造加工的补偿量数值后,将补偿量分配到船舶制造加工的各个工序环节中,进行实际加工制造运用,以实现对于船舶制造的精度管理和控制,达到零余量造船目的,保证船舶制造的工艺质量以及技术效益。
2、船舶制造过程控制技术分析
离任审计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在指出离任审计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通过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开展跨级审计、跨任期审计等方式解决离任审计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离任审计;问题;对策;建议
任审计属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一种,是典型的事后审计,通过对审计对象各项经济指标的定量审查,形成定性结论,评价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的总体工作表现,追究违法违纪行为经济责任,维护企业利益。
一、离任审计常见问题
一是审计独立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审计独立性,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性就难以保证。许多企业内部审计报告的独立性常常受到影响,缺乏独立性的审计报告本身就存在缺陷,无法对审计对象进行定论。二是审计人员认识有待提升。一方面,审计人员对新形势下企业运作的风险点认知不足。审计内容多样,要应对的企业风险也随着业务开展千变万化,即使只针对销售板块开展审计,也可能因缺乏一线工作经历不能充分掌握企业运作的风险环节,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如果审计人员没有相关业务的工作经验,就无法了解各种业务的风险点,更无法从深层次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对新事物敏感度不强。当前时代背景下,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开展离任审计已不能紧跟风险的快速变化。只有对新事物保持强烈敏感度,不断提升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分析新事物,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二、新形势下离任审计对策
关羽崇拜个案分析
神明崇拜指由官方和民间组织、个人举行的对神明的崇把、礼拜等仪式行为。对于神明崇拜象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研究者多从历时、共时的角度强调这种仪式行为及相关神话、象征在时(不同时期)、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组织)方面展现的不连续的形态。他们强调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崇拜诸神的实用功利动机不同,对诸神象征的没释也不同。华琛(JamesL.Watson)对天后的研究,即认为女神天后貌似统一的象征性的背后实际上隐藏了不同社会组织之崇拜天后的重大差异。。过分强调崇拜者的实用功利,有将宗教史研究减化、归结为心理学研究的危险。
本文希望通过对唐代以来关羽崇拜的个案分析,考察神明象征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及其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笔者认为,神明崇拜的发展和变化,不单有因时因人而异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内在本质上的连续性:从象征包含的意义上说,神明对于社会群体的意义虽有一定差异,但是其中的连续性缕缕可辨,这构成了杜赞奇(PrasenjitDMara)所说的“语意链”(semanticchain);从发展过程看,诸神崇拜及相关神话、象征存在于文化传统的发展河流之中,前者发展受到后者的制约,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有可能影响到社会各阶层,成为一套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从而有可能造成神明象征在时空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共通性。因此,在神明象征的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不连续性共存。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乃是吸取了上层士大夫文化的因子塑成的;这种经重塑的关羽在明清时期渗透到民间社会和士大夫阶层,成为官方和民间塑造关羽崇拜的重要文化资源。正因为如此,官方把典和民间崇拜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一、关羽的最初形象
一般认为,关羽显灵开始于隋朝“。但现存较为可信的资料记载的大都是唐人对关羽的崇拜情况。唐末范掳《云溪友议》即云:“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伺,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词鬼助土木之功而成,伺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因此,比较稳妥的说法是,至迟在唐代,关羽已为人所崇奉了。
关羽在民间的最初形象,是以凶悍可畏为特征的。《云溪友议》称:“(荆州玉泉)词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允敬者则仿佛似睹之。绍侣居者,外户不闭,财帛纵横,莫敢盗者。厨中或先尝食者,顶刻大掌痕出其面,历旬愈明。侮侵者,则长蛇毒兽随其后。所以惧神之灵,如履冰谷。”这是荆州一带的情形。《北梦琐言》己载的关羽亦有相似的形象:“唐咸通(860—873)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抹。摇其患者,令人热寒战栗,亦无大苦。弘农杨砒挚家自骆谷入洋源,行及秦岭,回望京师,乃曰:‘此处应免关三郎相随也。’语未终,一时股栗。”⑥这是关中一带的情形。这些资料说明,在唐代,关羽崇拜已经在一些地方广为流传,但民间对关羽的映象,多视之为与鬼很有联系的凶神,这一形象当是受历史上关羽勇武的形象和被东吴擒杀的经历影响的。至宋代,关羽形象已有较大的改变,但是,在某些地方仍可找到唐代关羽形象的踪迹。四川大概是宋代关羽崇拜比较盛行之处,陆游《入蜀记》即云:“雷池昭勇庙,吴大帝时折衡将军甘兴霸也。兴霸尝为西陵太守,故庙食于此。底下有关云长像。”⑦渲州亦有关云长庙,“在州治西北隅,土人事之甚谨。偶象数十躯、其一黄衣急足,面怒而多琶,执令旗,容状可畏”。这说明关羽作为凶神的形象一直到两宋之交还遗留在民间。
在官方崇拜中、关羽最初是作为武庙的配享者出现的。唐代武庙主神为太公尚父(姜尚),故称太公尚父庙。“开元十九年(731),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至上元元年(760),“尊太公为武成公,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十哲”有为张良、田楞宜、孙武、吴起、乐毅,左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勋,关羽并末列其中。关羽进入武庙始于建中三年(782),此年礼仪使额真卿奏言:“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于是,“记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人图形焉”,这位配享者包括范蠢、孙腹、廉颇等古名将。而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也位列其中。⑧至此,关羽始成为武成王庙的位配享者之一。
民族影视艺术分析
一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生存
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全球化,可以说是当代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伴随着全球化的经济交往与信息传播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在全球化语境下,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因特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地球村”的概念,正在成为现实。尤其是以电视和因特网为主导的传播界正在重构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全球被村庄化,人类被世界化,大众传播媒介深深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在这种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不面临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全球化进程中,独具特色的文化能否得到保持?全球文化发展究竟应当“一元”还是“多元”?我们认为,全球化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它也渗透到社会、文化等领域,改变着人类生活与全球面貌。从一定意义上讲,全球化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全球化就是人类社会整体化、互联化、依存化。所谓整体化,是指全球作为同一个整体而存在,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日益加强;所谓互联化,是指所有国家和民族在信息交往、经济利益、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普遍相关性;所谓依存化,是指国际合作与协调,对话与协商,已经成为任何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趋同,更不能将其想象为一种“世界大同”的幻想境界。对于文化来讲,更要看到它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既要看到现代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又要看到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世界上不存在超越时空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养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同一民族又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其文化呈现各异的形态,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前者是文化的民族性(或曰地域性),后者是文化的时代性(或曰阶段性)。文化作为有理性的人类的创造,与人类主观精神的能动作用有着密切关系,但文化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终究不是人的主观精神的随意作品,而只能是各民族在不断适应和改造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显然,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点,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保持文化多元化的态势。
世纪之交,在全球化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出现了文化本土化与文化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与文化一元化的激烈争论,后殖民理论批评也显得越来越活跃。后殖民理论可以说就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它与后现论相呼应,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日益处于全球化语境的条件下,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一系列新课题。关于后殖民主义兴起的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二战以后正式出现,其理论成熟的标示性著作首推原籍巴勒斯坦,后为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赛义德的《东方主义》(1978),之后,又有许多其他学者相继与著作,着重分析了后殖民的媒体帝国主义、民族国家话语、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批判,分析揭露了文化殖民主义的内蕴及历史走向。尤其是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学术界和理论界失势之后,后殖民主义更是异军突起,越来越成为人们兴趣的中心,特别是四位国际知名学者相继加盟后殖民主义批评,他们是:法国解构主义著名学者德里达、美籍印度裔学者斯皮瓦克、英国著名学者伊格尔顿、美国著名学者杰姆逊,从而使得后殖民主义批评成为西方文坛90年代的一种显学。后殖民主义批评往往直接批判帝国主义和欧洲文化中心论,例如赛义德认为,所谓“东方主义”其实是从欧洲文化中心论看待东方,实质上是西方为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而编造的一整套重构东方的战略,背后支撑的是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主义。西方用这种新奇和带有偏见的眼光看待东方,必然带来许多关于东方文化的误会和歪曲。西方向东方推行自己的“东方主义”,本质上就是推行一种殖民文化观念。如果说,殖民主义是依靠武力对弱势国家进行侵略的话,后殖民主义则是依靠文化侵略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
在全球化语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各不相同甚至彼此对立的意见。例如,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汤林森(JohnTomlinson)的《文化帝国主义》出版于80年代中期,该书对西方后殖民主义话语进行了分析,尤其是着重分析了关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话语。由于汤林森的西方中心论立场,使他否认了利奥塔德和杰姆逊等人的后现代媒介批判理论,坚持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只是中性的、平等的传播,而不是强加意识形态于第三世界。在此基础上,汤林森也不同意文化帝国主义是某种原来的本土文化被外来文化“侵略”的说法,而宁愿采用“影响”这一概念,他还强调思考文化帝国主义的方式应当由地理范畴(本土与外国文化)转为历史范畴(传统与现代),从而否定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单方面强调其同一性和全球性。在这个问题上,著名的美国后现代学者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杰姆逊认为,在后现代后殖民时期,国家和民族并没有消亡,因此,一方面应当看到这个时期全球文化的趋同性,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抗。杰姆逊指出,后现代后殖民时期,经济依赖是以文化依赖的形式出现的,第三世界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文化也处于非中心地位,而第一世界由于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则只能被动接受,他们的文化传统面临威胁,母语在流失,文化在贬值,价值观受到冲击。
会计职务见习分析
(一)公司概况略
(二)具体情况
首先,在第一周时间里,我对公司业务流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次,在第二周的时间里,我认真、仔细学习了日常财务操作的全过程。跟出纳人员学会了如何开支票等票据、如何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登记现金、银行日记帐、每月月底如何根据银行对帐单与帐户进行核对,及时编制调节表,向主管计学习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财务分析。
最后,在第三周的时间里,我学习和了解了公司的有关财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岗位主要职责有了具体认识。
二、公司在财会方面成功的主要经验
功能金融分析
一、农信社体制的内在冲突
农村信用社的工作走不出困局,不能从根本上改观的重要因素是体制不顺。笔者就农村信用社体制的现状与改革思路谈一点初浅的认识。
合作制在政策上反复强调农信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不断要求落实农信社的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三会”)制度,可“三会”仍是形式主义。某市38家基层农信社,1999年、2000年没有一家的“理事会”作过重大事项的决定、决议,“社代会”只是为了迎合上面的要求,完成上面的任务,应付检查、考核而敷衍为之,“监事会”更是形同虚设。最近对该市38家农信社的监事会工作情况的全面调查表明,基层农村信用社“三会”的职责已让位于联社无所不包的行业行政管理。众所周知,联社一级真正的最高领导、决策机构是联社党委。“党委领导和决策+强力行业行政管理+国家负担经营风险”构成了农村信用社在运作中的国有制特征。因此,实际运行中的国有制管理,与名义上的合作制的形式,构成了农村信用社在体制上的一个基本悖论,造成了严重的认识上的混乱和实际工作中的无所适从,甚至导致部分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基层干部将工作往死胡同里做。
问题还不仅在此,考虑到农村金融管理人才匮乏的现状和农民的基本信贷需求,我们发现,民主管理无力改变基层信用社的控制权结构——农村信用社必然控制在少数略有金融知识的人手中,而这些人就成为农村金融领域的土皇帝。换句话说,民主制的前提是“参与投票人员的偏好和可供选择的侯选人的多样化”,问题恰恰在于金融知识现实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农民根本无从选择。因此,“三会”制度除了造成形式主义,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降低了工作效率,濒添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成本之外,不可能形成任何实质意义上的产出。故,现实地考虑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信贷需求,以一切有利于农民信贷需求的满足作为农村金融的现实出发点,我们发现,农村信用社放弃合作制,进而对整个农村金融进行制度创新已刻不容缓。
二、民主制的悖论:合作制的投票原则与内部人控制
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殊形式而被确立的,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才逐渐被赋予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本意是通过引入民主管理机制,从而构建一个能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充满活力的农村金融企业组织。合作制有效运行的基础是民主管理。近几年的实践已表明,在农村金融领域大力推进以“三会”制度为主要内容和载体的合作制并未取得预期的积极效果,问题就在于“民主管理”这个基础环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