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15:25: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分数的初步认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分数的初步认识研究论文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12-113页的内容,认识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矗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下:(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分数的初步认识设计管理论文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112-113页的内容,认识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材例1--例5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矗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下:(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例管理论文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112、11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结合平均分、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实物图、幻灯机、幻灯片、长方形纸等。
分数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摘要:基于课程结构化视角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数教学内容的整体教学展开研究,首先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单元核心元素,并学会将新知完善进自己的知识框架中;然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建构方法策略框架;最后在充分认知分数教学内容五个单元的主要知识和方法后,引导学生建构各个单元的知识与方法网络。
关键词:课程结构化;单元整体;分数教学
结构是事物的组织构造,它把事物进行合理搭配和安排后形成整体。课程结构化的“‘化’是一个动名词,是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意思。”“‘化’字缀于名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1]结构化是指课程按照目标预期组织整合成了我们希望的某种样态。它是课程结构的完成和实现。学科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也就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课程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本课程内容以便于教学的开展。以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多只是让学生提前预习,教一个课时是一个课时,不能很好地衔接知识,学生获取的知识是点状、零散、碎片化的,没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从课程结构化视角来分析,基于单元进行结构化统整有助于打破传统单课时设计思维下知识的离散化状态,以整体、关联和结构的思想整体设计单元教学,促进儿童认知结构的整体变化。
一、理解核心要素,学会完善建构
教材在编写内容时有一个内在的知识框架,这样既可以体现教材的结构性、整体性、关联性,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教学的核心要素,进而运用到教学中,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核心要素,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并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学会如何正确地在自己的知识框架中填入新知识,扩张完善自己本单元的知识结构。1.理解单元核心要素,初步建构知识框架单元核心要素是指彰显单元知识本质内涵的关键点。把握单元核心要素,就能突出单元知识的本质要义,明白了这一单元是在讲一个概念还是一种思想方法或策略,就可以对整个单元有一个初步认识,以便于建构知识框架。要使学生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单元核心要素。比如,在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中讲授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意义,以及与此有关的用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此单元的核心要素是分数的意义,在不同的情境中同样一个分数代表不同的含义,并且在同一个情境中同样一个分数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在学习此单元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多种方法解析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背后隐藏的本单元的核心要素。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众多要素中筛选出核心要素,把握关键。如上例,缺乏建构单元知识结构经验的教师,可能会认为此单元只是在教学生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忽略了问题的本质是揭示分数的意义而不是分数的实际应用,自然也无法引导学生正确建构知识结构,不利于后面对分数的再一次学习。最后,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理解单元的核心要素,在学生对此有一定理解后,帮助他们初步建构以核心要素为关键的本单元知识结构,以便于在上练习课时减少知识上的错误,更好地进行整理与复习。2.理解新授知识,完善单元知识结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2]在学生对单元知识结构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后,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帮助学生完善单元知识结构。比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讲授了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连乘和倒数的知识。此单元的核心要素是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以分数的乘法计算为核心出发点,牵连起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连乘和分数的倒数等知识,完善单元知识结构。
二、统括单元学习方法,建构方法策略框架
单元教学例析管理论文
一、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这一节是学生在借助直观图形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从感性到理性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分数的过程,学生只有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才能进一步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带分数,并学会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同时又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进行分数意义的教学时,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图形,处理好操作、直观、表象、概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多种实例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好三个概念。
(一)理解“平均分”
“平均分”是认识分数意义的基础,要使学生深刻理解,防止“平均分”与“分”混淆。教师在提供教例时,要突出“平均分”这个特点。组织练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均分和不均分)、画图(把图形等分)、操作(分小棒、折纸片)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均分意识。
(二)理解单位“1”
单位“1”这个概念学生较难理解。因为它具有:①概括性,即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件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概括起来的整体。如一个班级的人数,一年粮食总产量等。②可分性,即可以根据需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从而得到所要取的份数。③相对性,即每个分数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相对而言的。如把半块饼看成1/2,它的单位“1”就是一块饼。如把4块饼看成一个整体(单位“1”),那么一块饼就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1/4)了。单位“1”是根据对象范围来确定的。教学时,应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单位“1”。可以多举些实例,如,“完成全年计划的3/4”、“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7”、“耕地面积的5/7种水稻”等让学生辨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
统计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八册和第十册已经初步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简单统计表的制作和条形统计图的初步认识,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小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编制和分析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受到国情的教育。
在学生掌握了一般的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这一节教学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这里没有重复教学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而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教材通过一个例题教学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启发学生想,只要在原来的统计表中再增加一栏,算出题中所需的百分数,依次填上就可以了.同时,在每一个统计表的后面,教材还通过填空让学生看表回答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数据分析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合计”和“总计”是小学阶段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中常用的两个数学术语,这两个术语常常在同一张表中同时出现,两者虽一字之差,但含义不同,容易混淆.“总计”与“合计”是根据表的性质和需要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单式的统计表只有合计.在复式的统计表中,一般既含有合计,又要有总计.“合计”是各个分类事物的统计数据之和,“总计”是反映各类事物的总数量.
教法建议
数学教学素质改革论文
将长期沿袭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素质教育重视教育内容的全面落实,要求各科教学不占不让。活动课有利于学生手脑结合,促进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是,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多门功课要不分主次,齐头并进,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只有优化教学结构,发挥课堂教学的全部功能,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是改革教学的关键。
优化教学结构,教学相长。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要依靠各科教育的协调,数学水平与能力是学生良好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教学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结构的优化,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问题来自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前学习。自学课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布置学生课前先学,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却为教学的良性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前,可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拟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上课时,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针对问题,通过教具演示,沟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引导学生找出解决方法,从而掌握新知识。
这样做,学生从预习中发现问题,到课堂上有意识地解决问题,加深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自学能力,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整体体现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突出重点、难点,力争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内容。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因此,一上课就应要求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纸平均分成两份,对所分成的两份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初步认识到怎样才是平均分;接着介绍将一个整体分成2份、3份、4份的几种情况,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判断哪个是平均分,哪个不是平均分,进一步理解不管分成几份,只要分得的各份一样大小(多少)就是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分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然后阅读课本,强化对“平均分”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平均分”是分数意义的基础,是产生分数的前提,且使其学会学习,这不仅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而且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既促进知识和智能的发展,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优化教学结构,还应该注意及时反馈适时评价。从反馈中了解学生学习情态,及时给予重视纠正,消除错误认识。素质教育应当完善课堂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通过口答、实验操作、课堂开卷或用闭卷笔试、作业答辩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适时评价,给予表扬,提出不足。这些对于鼓励学生进一步树立学习信心,明确学习方向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优化作业结构,练中促智。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是通过练习形成的,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技能,发展智能,在优化练习结构方面应着重体现练习设计四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趣味性。典型性,就是在设计练习时注意选择最一般,最具有典型特征的题目,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练习,既体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又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针对性,就是在设计练习时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选择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有的放矢,设计练习,通过对比辨析,达到鉴别分化的目的。综合性,就是在练习中要注意体现知识间的联系,实现新旧知识的沟通,形成知识系统,培养学生能力。如:在学习“比”的知识后,把有关“倍”、“分率”、“百分率”、“比”这些不同类的概念和应用题结合在一起,编成题组进行综合练习。可使中国学习联盟大地减少不必要的机械记忆,有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整体知识结构。一题多变,同中求异运用比较法,不仅可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而且在比较中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设计还照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面向大多数,前面题目差生可以接受,学有兴趣,后面题目可培养优生的思维广阔性,促使学生发展思维开发智能,从而全面提高素质。趣味性,就是在设计练习时,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解题情境,选择灵活生动的习题,引发学生解题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解题中品尝学习乐趣。这样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乐于学习,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个负担。
优化作业结构,还要严格把握作业份量,把课本习题分为预习、边讲边练、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等几部分,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解答,不随意搞“题海战术”,使学生从作业堆里解脱出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负担也不会过重。
数学概念教学改革管理论文
如何用整体的观点认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规律,从整体上进行改革,是人们思考和研究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改革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在教学论和教学法著作中,对概念教学的过程一般都表述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系统化。这是从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过程来理解数学概念教学过程的。
的确,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过程。对于一个数学概念,学生要先认识其特殊、具体的形式,从具体、感性的认识逐步过渡到对概念的本质的认识。然后再运用概念解决问题,达到巩固和应用。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不应该局限在某一节概念教学课上,也不应该孤立地看待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而是应该用整体的观点,把一个(或一组)具有完整意义的概念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认识其形成的规律和教学中所应采取的对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从总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设计教学方法。下面结合“分数意义”的教学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总体把握概念的教学目标
概念教学的目标要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一致,应该包括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在每一节课上都简单地考虑这几个方面的目标,面面俱到地完成各项要求,而是应该在具体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总体上全面把握大纲中所规定的各项目标。具体的落实到某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就要在整体思考的前提下,分清层次,逐项落实。“分数意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从总体上看,作为一个单元教学的内容,应该达到使学生建立准确的分数概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认识分数与整数、小数等知识的联系,以及对学生进行包括学习目的、实践的观点、学习的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等。这就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目的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对这一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教学目的,每一节课也都应该围绕这些总目标来设计。这些目标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设计教学时,只有从总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总的教学目的得到落实。而具体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既要服从于总体的目标,又应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要把总体设计的教学目标具体化,落实到每一节课之中,一节课教学目标就应该是有所侧重,即应突出某一个方面的内容。在“分数意义”教学中,开始认识分数意义时,重点是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从具体到抽象认识什么是分数,分数是来自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以后逐步使学生运用分数概念分析解决问题,了解分数与其他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达到灵活地运用和系统化。
二、整体设计概念的教学方法
数学概念教学改革论文
如何用整体的观点认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规律,从整体上进行改革,是人们思考和研究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改革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在教学论和教学法著作中,对概念教学的过程一般都表述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系统化。这是从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过程来理解数学概念教学过程的。
的确,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过程。对于一个数学概念,学生要先认识其特殊、具体的形式,从具体、感性的认识逐步过渡到对概念的本质的认识。然后再运用概念解决问题,达到巩固和应用。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不应该局限在某一节概念教学课上,也不应该孤立地看待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而是应该用整体的观点,把一个(或一组)具有完整意义的概念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认识其形成的规律和教学中所应采取的对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从总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设计教学方法。下面结合“分数意义”的教学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总体把握概念的教学目标
概念教学的目标要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一致,应该包括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在每一节课上都简单地考虑这几个方面的目标,面面俱到地完成各项要求,而是应该在具体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总体上全面把握大纲中所规定的各项目标。具体的落实到某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就要在整体思考的前提下,分清层次,逐项落实。“分数意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从总体上看,作为一个单元教学的内容,应该达到使学生建立准确的分数概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认识分数与整数、小数等知识的联系,以及对学生进行包括学习目的、实践的观点、学习的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等。这就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目的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对这一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教学目的,每一节课也都应该围绕这些总目标来设计。这些目标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设计教学时,只有从总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总的教学目的得到落实。而具体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既要服从于总体的目标,又应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要把总体设计的教学目标具体化,落实到每一节课之中,一节课教学目标就应该是有所侧重,即应突出某一个方面的内容。在“分数意义”教学中,开始认识分数意义时,重点是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从具体到抽象认识什么是分数,分数是来自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以后逐步使学生运用分数概念分析解决问题,了解分数与其他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达到灵活地运用和系统化。
二、整体设计概念的教学方法
不同年级教学设计参考范文3
初三上学期班级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提出的“成材先成人”德育首位思想,细化“铁纪柔情”的严格管理思路,落实“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坚持“严格、明理、激励、发展”管理理念。
针对初三(6)英才班的实际特点,班级以“自信、规范、民主、阳光、乐学”十字为班级文化建设核心,本学年加大力度,强化学习兴趣、方法的培养,共同营造最佳学习氛围,把会学、乐学落实到实处,全面提升本班各科成绩,把初三(6)班打造成历届英才班的顶峰。
二、工作目标与实施措施
(一)学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