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体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14:35: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分配体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分配体制

和谐社会分配体制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简要分析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以及和谐社会制度建构的关键问题,然后重点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分配制度角度,联系新制度经济学制度设计原理,探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完善良性分配体制。

【关键词】和谐社会;分配体制;新制度经济学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何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良性分配体制该如何建构?新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可以提供给我们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导。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构想。那么,学术界是如何看和谐社会的呢?

各学科对和谐社会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一些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而建立利益均衡机制的基础是“形成利益表达机制和能够容纳利益表达的制度安排”。“人学”则将其解释为:“是一个主体间达成合理共识的良序社会,对社会风险与冲突可予适当限制,及时化解。建构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形成权利与权力的合理界分,培育公民的现性人格”。而新制度经济学以其“交易费用范式”,将和谐社会定义为“交易费用最小的社会”,这一定义几乎概括了目前所有社会科学文献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查看全文

社会分配体制经济学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简要分析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以及和谐社会制度建构的关键问题,然后重点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分配制度角度,联系新制度经济学制度设计原理,探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完善良性分配体制。【关键词】和谐社会;分配体制;新制度经济学“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何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良性分配体制该如何建构?新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可以提供给我们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导。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构想。那么,学术界是如何看和谐社会的呢?各学科对和谐社会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一些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而建立利益均衡机制的基础是“形成利益表达机制和能够容纳利益表达的制度安排”。“人学”则将其解释为:“是一个主体间达成合理共识的良序社会,对社会风险与冲突可予适当限制,及时化解。建构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形成权利与权力的合理界分,培育公民的现性人格”。而新制度经济学以其“交易费用范式”,将和谐社会定义为“交易费用最小的社会”,这一定义几乎概括了目前所有社会科学文献对和谐社会的理解。要实现交易费用的最小化,必然要求社会建立起普遍有效的产权制度,切实保障经济主体的财产权利和人力资本权利,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中,社会成员才会对整体经济运行有稳定的预期。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人们往往在有明确的财产认同和保障的前提下,在公平诚信的市场规范里,人与人之间才会有更高的交易信任度,更少的风险防范行为,从而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因而,如果社会能够合理地平衡政府、市场、公民的利益关系,为这种均衡的利益格局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那么社会矛盾总能被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会因为社会动荡而剧烈提升社会经济的交易成本。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关键问题1、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利益也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再分配,社会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他们在争取自身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近年来,在我国有群体暴力事件频发,集体上访事件骤增的迹象,这显然已向社会发出了不和谐的信号。分析其原因,一是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非均衡性,造成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二是经济制度变革的不适应性。虽有正规化的制度变革走在前面,但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潜规则往往是人治的,与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法制的治理环境相比仍有所滞后,导致作为个体的人与新体制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不和谐。这些不和谐形成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即利益分配上的矛盾。2、分配不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1979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33,1988年上升到0.382,2000年突破0.4,2005年达到0.47,这不仅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更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表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据统计,目前我国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者占总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者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2007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4200元扩大到4941元。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特别是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呈两极分化的趋势,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和谐。[1][2][][]3、有效的制度供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社会分配体制是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新制度经济学强调:有效的制度供给是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因为制度本性使“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诺思,1993)。有关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分析指出:有效制度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提供了稳定预期,减少了不确定性,从而通过深化分工实现社会和谐;有效制度能够发挥对行为主体的约束功能,促成主体间的互利合作,实现社会和谐;有效制度能够发挥对行为主体的激励功能,鼓励其创新,实现社会动态和谐。虽然市场经济框架在我国已经确立,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影响,目前基础性制度建设仍有所滞后,尤其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改变权力集团导致的社会不公,保障交易的正常进行,解决经济组织的低效率问题,提供勇于创新的激励机制,将社会由“人治”转变为“法治”。诺思指出:“有效的制度安排应该是使个人收益率尽量接近社会收益率的安排。”那么,个人收益率如何能做到与社会收益率接近,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个人必然受刺激的驱使去从事合乎社会需要的活动。”因此,规范的市场经济分配制度应具备三项功能:一是通过确保那些从事高端研究工作、进行市场创新活动、投入有效经济要素的社会群体较高而又合法的收入,以达到激励和示范效应;二是限制和惩罚那些垄断收益和“寻租”收入,以达到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三是鼓励帮助低收入群体提高技能,参与竞争,以做到机会均等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亦即,激励、惩罚和扶持功能将共同造就成熟、规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分配体制。三、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配体制的几点思考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论述,说明中央已十分关注社会公平问题,现有的分配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1、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正法律自身的稳定性,有时会造成社会规范的滞后。因此,加强法制建设,及时修订相关法规,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公正的必要手段。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几方面的法律规范:首先,是关于政府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法规。用法律限定政府行为,同时避免行业自主分配的盲目性;其次,是关于分配制度的法规。规范分配类型,杜绝非法收入,创造公平、清洁的创收环境;再次,是税收和社会保障的法规。现行的税收制度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改革势在必行,而社会保障事业近年来的发展尚不稳定,需要通过法规来巩固成绩,改造不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薄弱环节;最后,是市场规范方面的法规。有了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健康高效地运转,各项法规的执行才能顺利且强有力地进行。2、调整初次分配制度对于国家公务员,基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要以体现公平性为主,根据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安排薪资标准,高低浮动程度要科学设置,以缩小地区待遇差距;事业单位,要把收入分配与个人的岗位职责和业绩贡献紧密结合,岗变薪变,要严格按照年度考评安排其实际收入,改变原来一劳永逸的薪资安排,同时要兼顾行业间差距的合理程度。这一部分分配安排上政府担当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查看全文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制探索

民事证明责任这一概念有广义、一般意义和狭义三个层面的含义,广义的证明责任包括行为责任、结果责任和主张责任;一般意义的证明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狭义的证明责任则仅指结果责任意义上的证明责任。[1](18)本文所论的证明责任,是在狭义上使用该术语,其含义可概括为:“针对特定的法律规范,如果作为其被适用的前提的事实要件真伪不明,法官据以判决何方当事人承担败诉后果的法定风险分配方式”[1](11)。基于这一界定,本文所论的民事证明责任分配,指的则是“法院在诉讼中按照一定规范或标准,将事实真伪不明时所要承担的不利后果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划分”[2](206),这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研究、立法实践,还是在司法实务、诉讼活动中,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不仅是在诉讼法领域,即使是在实体法领域,民事证明责任分配都是必须重视的研究课题与现实问题。本文试图整合现有理论研究与实务认识,初步着手构建一个当下看来较为妥当的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

一、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学说

(一)规范说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历来是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问题,学说众多。长期以来占据通说地位的是德国学者罗森贝克(Rosenberg)在其博士论文《证明责任论》中系统提出的规范说。正如该论文副标题所标示的那样,该学说立足于德国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通过对实体法结构的分析,从法律规范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来寻找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罗森贝克认为,“相同的(实体法)法规范部分相互补充支持,部分又相互抵触,而不同的(实体法)法规范彼此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且在构成要件及其后果方面相互排斥”[3](105)。与此相应,罗森贝克将实体法规范从整体上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诉讼请求的基础,称为“基础规范”(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权利形成规范),另一类则是基础规范的“相对规范”,可进一步划分为权利妨碍规范(该类规范从一开始就阻止权利形成规范效力的产生致其根本不能发挥效力,因而其法律后果也不发生)、权利消灭规范(该类规范只是后来才对抗权利形成规范,使其已经产生的权利归于消灭)、权利排除规范(又译“权利受制规范”,该类规范赋予被要求者以形成权,通过行使形成权,被要求者得以排除针对其形成的权利的行使)。基于此,罗森贝克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便是:主张权利存在的当事人,要证明产生权利的法律要件事实;否认权利的当事人则要证明妨碍权利、消灭权利、排除权利的法律要件事实。需要注意的是,在其后来的论述中,又逐渐把权利排除规范纳入到权利消灭规范之中[3](106~107、126),罗森贝克法规范说在德国、日本、台湾等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法系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处于通说地位。但是经过多年适用,对其不足(注释1:主要体现为法规不适用原则的舛误、权利形成要件和权利妨碍要件的区分存在困难、规范说的僵化等方面,参见姜世明:《新民事证据法论》(修订二版),(台北)学林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84页;[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页以下;陈刚:《现代证明责任理论的研究现状》,载陈刚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2000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以下。)也多有批判,修正规范理论和其他试图取代规范说的理论先后涌出。

(二)修正规范理论及其他证明责任分配学说

由于莱波尔特(Leipold)、穆泽拉克(Musielak)、施瓦布(Schwab)、普维庭(Prütting)等人的学说在坚持罗森贝克规范说的基础上就其不足之处加以修正,所以都统称为“修正规范理论”。[4](185)其中,针对规范说的法规不适用原则,莱波尔特的证明责任规范说(特别规范说)主张为了使裁判在真伪不明状态下成为可能,必须适用一种特别的法律规范,并将这种法律规范称为证明责任规范;[5](172~173)[6](101)而穆泽拉克的消极规则说(消极性基本原则说)为了克服真伪不明,设计了不同于莱波尔特的一种消极性(否定性)的基本规则,即将真伪不明通过证明责任为中介虚拟为要件事实不存在,其反映的是诉讼上有关请求“被驳回”的范畴。[6](102)[5](173~174)施瓦布的操作规则说不承认有所谓特别规则,而是将真伪不明的情形直接判断为要件事实不存在,并将建立在此判断基础上的不适用法规则称之为“操作规则”。普维庭的操作规则说也是以一操作规则克服真伪不明状态,而此一规则是一种无视规范性质的方法性工具,并充分意识到在证明责任分配基本原则外,还存有例外规则,认为对于证据法问题也可以适用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等,主张将危险领域、盖然性等实质观点引入证据法规则的解释之中,从而减轻规范说的僵化程度。[4](186)

查看全文

关于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国家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国民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到2007年底,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8,远远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党的十七大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已成为事关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问题。我认为,要深入推进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1、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通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福利的投入,逐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能力,这样,从经济上可以切实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缩小贫富分化的差距,从政治上讲,可以消除很多不安定的社会因素,利于国家的稳定,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提供保障。2、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由于我国的医疗保障水平低下,广大的老百姓往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施行以后,绝大部分农民享受到了医疗保障的好处,而农村合作医疗虽使广大农民受益了,但总体而言,保障水平极其低下。如伤风感冒等小病均不在保障范围内等,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政策。3、健全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和许多自由职业者都没有购买养老保险,这部分人一旦失去工作能力之后,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水平将急剧下降,必须把这部分人纳入养老保险范畴,使得他们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第二、整顿收入分配秩序。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如果制度本身就不合理,那么整顿既不会有好的效果,也不会有持续性。二是对不合理的既得利益进行调整,特别是针对垄断企业的调整,垄断企业依靠垄断社会资源获得超额利润,然后又把超额利润转化为员工收入,这种局面必须尽快得到改变。三是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借助金融实名制和信用手段,建立严格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并在一定范围内透明,同时,还要建立个人,特别是有关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等,使人们的收入在既保护隐私,又依法监控的条件下得到规范管理。

第三、强化税收调节。1、个人所得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征收办法。作为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其调节贫富差距的强烈手段之一,个人所得税法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但必须加以改革和改进。其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重点应该放在高收入人群上,应通过建立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档案、缴费档案和信用档案的方式,建立起对高收入人群的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从而从最大限度上避免其逃税、漏税行为。从法律上界定民营企业主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通过财产界定避免一系列看似合法但极不合理的现象的蔓延,使得高收入人群特别是民营企业主们能够按照规定足额缴纳其应缴的个人所得税款。2、开征奢侈品消费税和遗产税。作为在分配的强力手段,遗产税和消费税的征收,在西方资本主义已经非常普遍,而且事实也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之道。通过对高档消费品(亦即奢侈品)征收消费税和对继承超过一定额度的财产征收遗产税,一方面可以调节过高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高收入人群特别是民营企业主把通过直接注资或设立风险投资的形式把自有资金更多的投入到第一、二、三产业中去,从而形成有效市场,进而促使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性循环,达到一个良性循环。

第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形成橄榄形的社会结构。一是要建立整个社会的公平竞争机制,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了获得相应的职业和收益。二是要为中小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投资和成长环境。三是要为由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搭建更有利于出成果的平台。四是进一步改革国家公职人员的薪酬制度,发挥国家政策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第五、更加重视发展教育。实践证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收入越高。一些高素质的劳动者因对社会能提供更多的贡献而获得的高收入,是与其受到的良好的教育密切联系的。即使对普通劳动者而言,只要他们能通过教育或培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能,也会改变其就业及相应的收入状况。

查看全文

建设合理的国企收入分配体制

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研究讨论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对于建立工资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围绕市场取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适应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行政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企业普遍实行了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扩大了企业内部分配自主权,实行了以劳动评价为基础的基本工资制度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1979年至1998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年均递增4.7%,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3%。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的确立,我国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一是进一步改革企业工资决定办法,在继续实行工效挂钩等办法的同时,对少数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试行依据“两低于”(即: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原则,自主决定工资总额的办法。二是改革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在少数国有企业试行了经营者年薪制。年薪一般由基本年薪和效益年薪两部分组成,基本年薪按企业经营规模大小、经营责任轻重由政府有关部门确定,效益年薪与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利润多少等指标挂钩,按一定比例提取。三是结合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和办法,在少数大中型国有企业内部引入职工持股,在部分小型国有企业,通过职工全体持股,形成了劳动联合基础上的资本联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组织形式。目前,浙江、广东、深圳、上海、山东、江苏等省、市试行职工持股办法的企业相对较多,一般采取职工个人持股或职工集体持股、成立职工持股会两种形式。四是改革政府调控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方式方法,逐步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方式转变。

在北京、天津、河北等二十个省、市试行了工资指导线制度,引导企业工资水平合理增长;在上海、重庆、大连等十八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引导企业依据市场工资率信号合理调节内部工资关系;在南昌、郑州等六个城市研究试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引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人工成本水平。此外,普遍(除西藏自治区外)实行了最低工资制度。以上改革探索,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在工资分配中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多元化产权结构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建立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也有利于新型工资收入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从试点企业情况看,效果是好的,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还处于探索试验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尚未全面引入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企业还未完全成为分配主体;分配方式比较单一,不适应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工资收入分配激励与约束机制没有__普遍形成,企业内部分配的平均主义倾向还比较严重;少数垄断行业个人收入偏高,国家宏观调控还缺乏应有的手段和力度,等等。此外,一些改革举措还不到位,比如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在理论上虽然有了重大突破,但还缺乏可操作的分配政策,使得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不好把握;又比如,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分配问题,还存在认识不一致、政策不配套、运作不规范等问题。

查看全文

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论文

摘要:彻底解决财政体制与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不相适应,这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经济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主要阐述了如何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关键词:资本金融市场;财政;改革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财政经济运行机制,彻底解决财政体制与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不相适应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经济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什么样的财政体制是科学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模式只能是公共财政。换言之,公共财政体制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对完善为前提,尤其需要有发育完善运作规范的资本金融市场、充分调动投资者积极性的投融资体制和顺畅的各级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作保障。因此,发展完善资本金融市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革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就成为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三大基础工程。

一、发展完善资本金融市场

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宗旨没有变。公共财政,财政一般不再对竞争领域投资,这不是说财政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我国是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非常迫切的发展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因此,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仍将是财政工作的宗旨。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只是改变了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手段和途径。这是体制转变的必然结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发育完善运作规范的资本金融市场是公共财政体制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公共财政的建立要有利于经济建设,至少不能妨碍经济发展。竞争领域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充足的投资是实现竞争领域繁荣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体制,竞争领域的投资资金主要通过市场渠道筹措。发育完善、运作规范的资本金融市场是竞争领域获得充足投资的基本前提。推行公共财政体制只能是在完善的资本金融市场形成之后,否则,就会出现资金融通的真空。这不仅妨碍经济发展,公共财政体制最终也无法确立。在此方面,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教训非常深刻。1989年以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纲领和计划,改革国家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转化,缩小原有的财政范围和规模。财政不再对企业直接干预,不再对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竞争领域投资。政府从传统资源配置中迅速退出,大规模地进行私有化和自由化。结果,由于转轨过程中的制度真空,尤其是资金融通的真空(在资金配置的市场化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时,国家财政就迅速地退出),最终使国家对经济失去了应有的驾驭。因财政的退出、国家投资的削减,原来的国有企业运营困难;国企私有化也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锐减。结果是经济大幅度衰退、持续的通货膨胀,还引发了社会动乱和政治动荡。国际的教训应该吸取,国内的情况更应该重视。在发展己深入人心,各级官员深谙发展地方经济之实惠的时代大背景下,公共财政不是光靠行政命令、财经法纪的约束就能确立起来,财政改革要因势利导,率先发展好资本金融市场。

查看全文

收入分配体系不完善制约宏观经济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看我国收入分配体系;收入分配体系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收入分配体系与经济外部均衡;结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的收入法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劳动者报酬反映了劳动力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宏观经济内部均衡指的是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的状态、食品供需失衡导致的短期物价结构性上涨是此轮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高投资率导致银行信贷扩张、流动性过剩并对物价稳定造成压力、长期被压低的劳动力价格的回调要求使得劳动力成本有上升的压力、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丰厚的资本回报使得企业热衷于投资、外部均衡指的是国际收支平衡、改善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本文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出发,指出我国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资本收益占GDP比重持续上升。随后,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国内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调、外贸顺差居高不下。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当前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文关键词:收入分配通货膨胀贸易顺差宏观经济

一、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看我国收入分配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的收入法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以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份额以及应向政府支付的份额为出发点计算最终产出。按照这种核算方法,GDP的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IH+营业盈余。其中:劳动者报酬反映了劳动力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生产税净额反映了政府在总产出中取走的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反映了资本所得。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反映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政府、资本所有者对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占有状况,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收入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投资、税收行为。

图1反映了1996年至2006年我国劳动者、政府、资本所有者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此期间,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而资本收益占GDP比重持续上升。这一趋势可以通过影响劳动者的消费行为、政府的税收行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同时,我国资本回报率自1993年以来处于上升趋势①,也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行为。由图1可知初次分配中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较小且稳定,因此本文只考虑劳动者报酬与资本所得占GDP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对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查看全文

体制新制度经济学思考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简要分析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以及和谐社会制度建构的关键问题,然后重点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分配制度角度,联系新制度经济学制度设计原理,探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和谐社会如何完善良性分配体制。

【关键词】和谐社会;分配体制;新制度经济学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何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良性分配体制该如何建构?新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可以提供给我们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指导。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构想。那么,学术界是如何看和谐社会的呢?

各学科对和谐社会的理解角度有所不同。一些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而建立利益均衡机制的基础是“形成利益表达机制和能够容纳利益表达的制度安排”。“人学”则将其解释为:“是一个主体间达成合理共识的良序社会,对社会风险与冲突可予适当限制,及时化解。建构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形成权利与权力的合理界分,培育公民的现性人格”。而新制度经济学以其“交易费用范式”,将和谐社会定义为“交易费用最小的社会”,这一定义几乎概括了目前所有社会科学文献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查看全文

国民经济核算内外均衡发展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收入分配通货膨胀贸易顺差宏观经济

论文摘要:本文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出发,指出我国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资本收益占GDP比重持续上升。随后,本文分析了这一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国内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调、外贸顺差居高不下。最后,本文得出结论: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当前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从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看我国收入分配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的收入法是从收入分配的角度,以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份额以及应向政府支付的份额为出发点计算最终产出。按照这种核算方法,GDP的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IH+营业盈余。其中:劳动者报酬反映了劳动力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生产税净额反映了政府在总产出中取走的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反映了资本所得。收入法国民经济核算反映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政府、资本所有者对一定时期国民产出的占有状况,对整个分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而收入分配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投资、税收行为。

图1反映了1996年至2006年我国劳动者、政府、资本所有者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例。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此期间,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而资本收益占GDP比重持续上升。这一趋势可以通过影响劳动者的消费行为、政府的税收行为、企业的投资行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同时,我国资本回报率自1993年以来处于上升趋势①,也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行为。由图1可知初次分配中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较小且稳定,因此本文只考虑劳动者报酬与资本所得占GDP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对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

二、收入分配体系与宏观经济内部均衡

查看全文

遵从规律收得硕果

正确的认识,科学地顺应、驾驭、利用经济规律,来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几十年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实践之后的更高层次的慧语。高一经济常识的内容,就是紧紧扣住这一点展开的。在高三复习经济常识时(高一阶段,学生还未学“规律”),师生以经济规律为轴心,“穿、联、展、拢”课文中相关的知识;“识、析、论、证”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收到事半功倍、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学提纲如下:

一、社会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 1.原理:生产力决定反作用生产关系。

2.要求:(1)对旧生产关系的彻底变革,对新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都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2)衡量生产关系任何环节变革的成效,都要以生产力为标准。

3.差距:(和规律的要求之差距)生产关系某些环节,超前于现实生产力。

4.社会的循规运作:(即如何改革,后简称“运作”)从生产力关系三层面入手,变革所有制体制、经营管理体制、分配体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