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13:55: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分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工待岗分流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我市农村信用社劳动用工制度,建立职工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省劳动合同条例》和《省农村信用社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江都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工待岗、分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用社职工待岗、分流的指导思想是:逐步淘汰工作不负责任、综合素质差、不适应工作要求的人员,以优化职工队伍结构,促进在岗职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责任心和进取心,实现农村信用社劳动用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

(二)职工待岗、分流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积极稳妥,效益核算的原则。

第二章职工待岗、分流的对象

查看全文

公司分流改制工作纪要

会议对有关事项做了如下说明和安排:

1.改制分流前期工作主要是对资产的彻底清查。会议指出,改制是全员全方位的工作,特别是资产清查更是改制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利益和改制的进程。公司改制工作相应的对口工作人员已确定,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建设公司改制小组成员,配合公司对口工作人员,全力以赴,深入细化,不留死角,彻底清查。

2.会议要求,各单位不能随意处理物质,对原有数据不能涂改,要按建设公司的统一表格、既定时点进行资产填报工作,突出快、实、细,保证清查工作顺利进行。

3.会议强调,要按照建设公司要求,取消项目的合同签署权和对分包队伍的工程结算权,厂队财务帐户一律封闭,相关公章全部收回,凡涉及合同签订、工程结算和资金使用的工作全部回收到公司有关部门处理。公司所有帐户都要与资产财务部的帐户吻合。并要求对大额资金使用、对外结算、对外付款、对外合同签订等重大事项须报建设公司改制分流领导小组批准方可实施。

4.会议反复强调,资产清查是项严肃细致、复杂量大的工作,各单位要让所有显性的、隐性的和遗留的问题全部在清查基准日前“浮出水面”,要实事求是,不得出现任何瞒报、漏报、虚报。特别是有关政策覆盖不了的问题,公司将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向建设公司寻求解决途径。

5.会议强调,各厂队、项目部要认真彻底清理对内、对外结算工作(特别是包括内蒙、惠州和安庆等项目在内的已完工程结算工作抓紧办理),确保无遗漏、无死角。结算工作本着“分包工程款不准突破甲方结算工程款”的原则,把握好结算尺度。各项目抓紧工程分包发票开据、补办工作。清查基准日过后,如发现未上报结算工程,谁出现谁负责,公司一律不予承担。会议责成经营计划部负责此项工作。

查看全文

乡镇人员分流调查报告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强化责任,拓宽渠道,不断创新思路,努力探索出一条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适应的乡镇干部分流路子。

一、乡镇人员分流的现状

**县辖23个乡镇,目前实有各类干部职工1209人。按照20**年乡镇“三定”方案核定的行政、事业编制1093名,超编116人。乡镇人员与机构岗位的矛盾仍然存在。按照乡镇机关人员分流、清退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对人员分流的方法、渠道、鼓励政策和保障措施都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各乡镇在近期组织了竞争上岗、人员分流工作。全县共分流乡镇干部职工359个,占原在册人数的30.7%。其中副乡镇长级干部23人,占分流人数的6.4%;一般干部143人,占39.8%;工人193人,占53.8%。分流面大、操作平稳,与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流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精神基本吻合。

调查显示,大范围乡镇人员分流工作能够顺利、平稳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几年乡镇试行分流取得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从而形成了较为切合实际的工作模式。

1、落实政策,确保大局稳定。在涉及分流人员政治、经济待遇上,针对部分乡镇机关普遍存在“分流人员差人一等”、“政府甩包袱”等抵触思想,大部分乡镇都已研究出台了优惠和保障措施:一是对分流人员每月发150元左右的基本生活费;二是负责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由乡镇负担部分的缴纳;三是对分流人员的身份、工资级别、职称、工龄实行“四保留”;四是对分流人员从事生产流通服务行业的,实行简化办理手续,优先提供场地、启动资金、信息和法律服务等。做出成绩的,同样考虑提拔使用及评优评奖。

2、创新机制,促进落实到位。在分流的方法上,主要实行末位分流、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和竞聘上岗的办法,在核定的编制员额内,竞争上岗、淘汰下岗,由原则、程序及个人素质决定去留。建立了实施乡镇人员分流工作的“三卡”制管理机制,即“汇报卡”、“督查卡”、“整改卡”。强化对乡镇人员分流工作中的典型集体和典型个人宣传推介力度,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推动作用。

查看全文

储备存款分流后资金分析论文

提要:近暂时期以来,中心银行一连降息,导致住民储备存款分流速率加快,但分流出来的资金未能如盼望的那样进入现实产品市场,进而拉动消耗和投资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重要搜集于一级市场,由此孕育发生巨额资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广义钱币紧缩的重要缘故原由。这种情况不光造成总需求进一步萎缩,而且大大低落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屈从。为此,国家应实时接纳措施,议决改改造股刊行制度、增发国债和利率市场化等要领,引导储备存款资金进入现实生产领域,前进储备向投资的转化屈从。

一、我国住民储备存款的变更状态

革新开放以来,我国住民储备存款连结了较高的增长速率,其生长历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1)一连增长阶段:1978-1988年城乡住民储备存款均匀每年增长30%以上,1988年住民储备存款余额到达3798亿元人民币,为1978年210亿元的18倍。(2)高速增长阶段: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1989-1996年,住民储备存款余额继续连结茂盛的增长势头,这暂时期储备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到达31.6%,至1996年储备余额上升为38520亿元。(3)减速增长阶段:1996-1999年住民储备存款余额虽然继续增长,1998年末到达5.3万亿元,但这暂时期,储备存款余额的增长速率开始降落,增长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降落到1998年的15.4%。同时,新增储备存款的增长速率开始出现负值,其中1997年增长率为-12.4%,1998年为-8.2%。

进入1999年,住民储备存款形势孕育发生新的厘革。我国城乡住民储备存款余额到12月末为59621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1.6%,增幅比去年末降落3.8个百分点,其中6至9月新增储备存款仅为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亿元。特别是,6月、10月和11月,当月新增储备存款出现负值,储备存款淘汰数额分别高达25亿元、94亿元和84亿元。上述情况评释,住民储备存款分流进一步加快,投资、消耗、金融结构等方面都由此孕育发生一系列厘革,阐发储备资金流向、钱币资产结构及其经济效应搪塞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拟订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备存款分流的重要缘故原由

真相上,我国住民储备存款的降落从1994年就开始了。当时为了警备经济过热,国家接纳了紧缩政策。住民储备存款余额、当年新增储备存款以及人均储备存款等三项指标的增长率在1994年到达最高峰,之后便出现不停降落的趋向(见表1)。影响住民储备存款变更的因素许多,如现实收入、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预期稳固性、资本市场生长状态等,一个时期以来,这些因素的同时作用使得储备存款余额一连增长,而与此同时,人们通常轻忽了对储备存款增长速率及其加快度的视察和阐发,住民储备存款分流的趋向较少受到关注。这种趋向一连到1999年下半年,储备存款余额开始出现负增长,对其背后的缘故原由有须要举行认真的阐发。

查看全文

储蓄存款分流结构论文

该项研究得到中国体改基金会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的资助,许多观点是在与樊纲、余永定、米建国等教授的中形成的,在研究过程中还得到孙涛、罗振宇、李绍光、袁平等几位博士的大力帮助。

提要: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银行连续降息,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来的资金未能如期望的那样进入实际产品市场,进而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主要汇集于一级市场,由此产生巨额资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广义货币收缩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不仅造成总需求进一步萎缩,而且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效率。为此,国家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增发国债和利率市场化等方式,引导储蓄存款资金进入实际生产领域,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持续增长阶段:1978-198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1988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798亿元人民币,为1978年210亿元的18倍。(2)高速增长阶段: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1989-1996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达到31.6%,至1996年储蓄余额上升为38520亿元。(3)减速增长阶段:1996-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虽然继续增长,1998年底达到5.3万亿元,但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增长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5.4%。同时,新增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负值,其中1997年增长率为-12.4%,1998年为-8.2%。

进入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到12月末为59621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1.6%,增幅比去年末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6至9月新增储蓄存款仅为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亿元。特别是,6月、10月和11月,当月新增储蓄存款出现负值,储蓄存款减少数额分别高达25亿元、94亿元和84亿元。上述情况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进一步加快,投资、消费、金融结构等方面都由此产生一系列变化,分析储蓄资金流向、货币资产结构及其经济效应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蓄存款分流的主要原因

查看全文

医疗服务分流的影响体制研究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本医疗服务过多地集中于高层级医疗机构而不能向基层合理分流,这不仅使得高层级医院人满为患,造成“看病难”的加剧,同时也使得医疗费用上涨势头难以遏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于2003年试点以来,在引导农村患者合理就医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仍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旨在分析农村患者就医流向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新农合对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完善新农合引导合理分流的机制。

1新农合实施前农村患者就医流向及原因分析。

1.1农村患者就医流向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者选择村级医疗机构由1998年的60.17%下降到2003年的53.5%,,下降近7个百分点;在乡镇卫生院就诊的比例在1998年和2003年分别为25.33%和25.8%,基本没有变化;到县及县以上医院就诊的增加比例由1998年的14.06%上升到2003年的18.1%,上升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农村两周患病就诊者更多的流向了县及县以上医院。在住院机构选择方面,2003年与1998年调查结果相比较,农村住院患者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比例由1998年的35.42%下降到2003年的28.8%,下降近7个百分点;农村住院患者在县及县以上医院治疗的比例由1998年的58.39%上升到2003年的67.1%,上升近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农村住院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治疗的比例大幅度减少,住院患者更多的流向县及县以上医院。

1.2农村患者就医流向原因分析(1)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近些年,相对于县及县以上卫生机构而言,乡村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服务能力相对较低。这是更多患者选择到县及县以上卫生机构就医的根本原因。(2)生活水平和交通条件的改善。随着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相比较健康的重要性,医疗费用的大小对农民的就医行为影响逐渐变小。同时,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交通工具的不断增多与更新,农村患者就医的距离障碍减少,促进了更多的农村患者到县及县以上卫生机构就医。(3)疾病谱的转变。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已由急性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病,有研究发现,农村慢性疾病患者要么选择村卫生室治疗,要么直接到县及县以上卫生机构治疗,流向乡镇卫生院的相对较少。(4)医疗收费标准偏低。等级不同的医院之间在同一项目上的收费拉不开档次,作为患者来说,以同样的金钱付出能换来更好和更可靠的医疗服务,其诱惑力自然是更大,致使患者更愿意去大医院就医。

2新农合对农村患者就医流向的作用。

2.1新农合实施后患者就医流向的变化2009年10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正式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纳入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范畴,标志着新农合正式由互助医疗救济制度向医疗保险制度转变。有研究已表明,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村居民的就医流向有显著的影响[1]。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81.7%的就诊者在基层就诊,相比2003年农村79.3%的就诊者在基层就诊,农村居民就诊地点向基层卫生机构转移。卫生部的2010年第4季度医改进展监测结果显示,门诊患者向基层流动加快,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达36.1亿人次,占门诊总量61.9%,其增量占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增量62.9%。徐建国等[2]对慈溪市3个镇2006年度参加新农合农民的全部住院病例进行了住院疾病构成和流向分析,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住院起付线和报销比例都不同,医院级别越高、起付线越高报销比例越低,对住院病人的流向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苏峰等[3]于2007年对华北北部地区新农合实施前后病员流向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新农合对农村居民门诊就诊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病员流向更趋向于乡镇卫生院;农民住院流向构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就诊医院的层次重心下移,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利用。可见,新农合对引导农村患者流向基层卫生机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查看全文

储蓄存款分流与货币结构变动

该项研究得到中国体改基金会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的资助,许多观点是在与樊纲、余永定、米建国等教授的中形成的,在研究过程中还得到孙涛、罗振宇、李绍光、袁平等几位博士的大力帮助。

提要:近一时期以来,中央银行连续降息,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来的资金未能如期望的那样进入实际产品市场,进而拉动消费和投资需求,而是大量流入股市,且主要汇集于一级市场,由此产生巨额资金沉淀,并直接形成广义货币收缩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不仅造成总需求进一步萎缩,而且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系的金融效率。为此,国家应及时采取措施,通过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增发国债和利率市场化等方式,引导储蓄存款资金进入实际生产领域,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一、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持续增长阶段:1978-198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1988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798亿元人民币,为1978年210亿元的18倍。(2)高速增长阶段: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1989-1996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达到31.6%,至1996年储蓄余额上升为38520亿元。(3)减速增长阶段:1996-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虽然继续增长,1998年底达到5.3万亿元,但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增长率由1994年的41.5%,一路下降到1998年的15.4%。同时,新增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负值,其中1997年增长率为-12.4%,1998年为-8.2%。

进入1999年,居民储蓄存款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到12月末为59621亿元,同比增长率仅为11.6%,增幅比去年末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6至9月新增储蓄存款仅为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1485亿元。特别是,6月、10月和11月,当月新增储蓄存款出现负值,储蓄存款减少数额分别高达25亿元、94亿元和84亿元。上述情况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进一步加快,投资、消费、金融结构等方面都由此产生一系列变化,分析储蓄资金流向、货币资产结构及其经济效应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储蓄存款分流的主要原因

查看全文

分流控制器设计与实现分析

摘要: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动态哈希算法的分流控制器,利用Telnet组件,完成路由器的远程部署后,再通过SNMP组件及时获取各路由器流量数据,并管理当前的变量,通过TFTP服务器将命令文件反馈到各路由器中,从而实现路由器接口的流量均衡。由动态更新和均衡模块、预处理模块和均衡分流控制模块进行分流控制,并利用动态哈希算法,均衡系统流量,获得均衡负载量最优解。

关键词:电子通信系统;分流控制器;设计;实现云计算等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软件分流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采用分流控制器控制电子通信系统中各路由器先完成自分流,再在自分流的情况下分流并处理IP报文数据,确保系统负载能够始终处于均衡状态。当前使用的分流系统处理方法主要有轮转法、最小连接法、最低缺失法的均衡部件、融合加权法与轮转法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分流控制系统,但这些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分流效率也较低。采用动态哈希算法架构一个电子通信系统分流控制器,能够计算出负载均衡的最优解[1]。

1电子通信系统分流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1.1系统总体架构。该分流控制器软件调控基于动态哈希算法实现,并对分流控制器进行检测与管理,有负载分流行为出现时,可利用动态哈希算法采取分流,驱动各个路由器于自身分流状态下对IP报文进行分流,进而实现负载均衡化。该分流系统采用Eelnet组件,完成远距离登录并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利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NMP)组件对路由器中的全部流组与接口中出现的流量进行采集,根据采集结果调控本地的变量,接着根据变量调控所有接口流组,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rivialFileTrasferProtocol,TFTP)服务器则会将这个命令文件反馈到路由器中,路由器就会在命令文件的调配下确保全部接口能够均衡数据输出流量,进而使全部路由器接口都能在IP报文数据的输出流量上实现均衡化,确保整个电子通信系统能够均衡负载[2]。1.2分流控制器功能模块。1.2.1动态更新和均衡模块。分流控制系统需要完成各个流组以及接口流量的实时采集,结合流量大小进行由大到小的排序,各接口对其对应的某条数据队列进行修复,并将流组信息暂时储存到节点中,再对流组信息进行策略分流,这一模块的运行包含3个步骤:(1)采集流量。该分流系统会先对SNMP客户端模块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向路由器反馈SNMP中出现的GET申请,同时完成对接口流量、接口流组中的流量进行实时采集,确保所有接口都能够有效完成对对应流组队列的修护任务,同时还需要调整本地流组队列的全部节点,基于流量大小,将接口流量由大到小进行排列,从而保证之后能够按照分流策略完成分流。(2)分流策略的计算。分流方案的运算基于动态哈希算法,并计算各接口中的平均流量,再计算全部接口与平均流量的差值,根据这一差值完成有序分列,当接口差值大于0时,需要对这个接口流组设计新规划,根据差值由大到小重新划分该接口流组,将流量最大与最小的两个接口流组相衔接,具体衔接流组则由差值和全部接口流组大小决定。在完成这些计算与划分后,即整理并完善了路由器设置工作,将这一设置记录到相关的文档中,保证之后的调配能够有客观的依据。(3)流量配置文件。根据流量数据制定分流策略,将策略分流设置信息储存到对应的文档中,最后将这一文档发送至各路由器即可完成文件配置工作[3]。1.2.2预处理模块。部分用户会有特定要求,分流控制器需要先对这些特定要求进行处理,可通过对相应路由器的IP报文数据先作预处理,及时发送有用信息,并将无用信息全部删除,之后再通过动态哈希算法均衡分流全部IP报文数据。用户有独立调试IP报文时,可将源端口或目标端口与用户端口一致的IP报文先向处理机反馈后,再实施有效操作,而其他处理机则不能均匀读取到这些报文。只有先完成对部分用户特定要求或自定义路由器流量方案的预处理与运行,才能对其他全部的接口流组采取均衡负载运算与配置[4]。1.2.3均衡分流控制模块。分流系统会对路由器进行操作,从而均衡控制电子通信系统分流工作。(1)新建路由器。一个用户首次通过一个路由器的时候,首先构建一个新路由器并不断调试置好该路由器的地址、网络类型、登录密码等参数,直至分流系统与路由器的其他参数能够融合后,开始建立原始参数,在统计路由器接口对应的IP地址、掩码等各项参数后,用户可自行决定使用哪类型的接口,分流系统会根据动态哈希算法对均衡分流进行运算与设计,并根据运算结果调控路由器初始化所需的流量。(2)启动初始化的路由器。如果用户只有一个路由器配置文档时,可以根据这个文档,设置相应的条件与路由器完成关联,确保该路由器配置文档能够有效获取到路由器接口对应的IP地址、掩码等参数,再分析接口类型,并提取后续启动的路由器所对应的各IP地址,生成地址列表,完成初始化工作后,再利用动态哈希算法对路由器流量进行均衡操作。(3)获取设备状况。分流控制器能够根据用户建立路由器的时间间隔实时采集路由器的运行情况与各类数据,路由器接口流量调控结果则可以动态化的典型形式呈现出来,接口出现错误时,可采取相关操作进行纠正。(4)动态均衡。分流控制器实时采集到路由器接口的全部流量信息后,就要利用动态哈希算法计算并调控流量,确保路由器接口流量能够符合每个用户的要求,当某分流策略不符合用户要求时,可继续通过动态哈希算法运算,直至调控结果完全均衡化。(5)分流系统总线结构。分流系统总线主要由一条总线、通信控制器、收发器及高速光电藕合器等组成[5]。

2利用动态哈希算法设计路由器流量均衡分流策略

查看全文

企业改制分流财务管理

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探索和实践,是推动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分流安置富余人员促进再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石化大规模推进对外投资的清理整顿工作,上海石化下属全资子公司企发公司也不例外,有近70家单位被列入第一批清退名单。它们将通过改制分流、股权转让、歇业清算、内部整合等多种方式进行清退,其中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涉及企业组织结构变更、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与分割及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工作量大、程序繁琐,而且极为敏感和特殊的工作,是自始至终以财产物资的价值管理为主线的资产和股权全方位的重新整合。改制分流是指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限资产,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多渠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改制分流的主体首先是改制单位的职工,其次为改制单位占有的和使用的净资产。在改制分流过程中,以改制单位现有存量资产为主,经评估后作为经济补偿的来源,并按照规定的补偿标准,一次性支付给自愿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实施改制分流要规范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国家、企业及职工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改制分流中的主要工作与作用

一个完整的改制分流方案,包括经济行为的批准文件、改制分流方案的文字材料、改制分流方案表、股权结构表、人员结构表、资产清查报告、财务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等。无论是股本额的确定,资产的匹配、清查、审计、评估、损失的认定及改制单位经营效益的测算等,都涉及到价值量的管理。因此,作为以价值尺度为基本管理职能的财务管理,在改制分流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作用。改制计划一经国资委批准,改制分流工作将紧张有序地按规定程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由始而终地贯穿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改制单位(注:处在改制过程但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资产清查,明确产权,核实账目,编制改制基准日的资产负债表和详细财产清册,以及债权债务清单,为实施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做准备。分析填列“初步方案表”,注明改制单位目前组织形式、经营地、注册地、股权结构、主要经营业务及改制分流所涉及资产范围等。根据资产负债的预计评估值和拟参加改制职工的经济补偿进行初次资产负债匹配。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选择合理的资产评估方法,对改制资产进行评估,并对资产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改制单位填列“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经上级单位核实无异后,签章转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审核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和基本确定参加改制职工的经济补偿进行第二次资产负债匹配调整。分析填列“实施方案表”,注明改制企业(指完成改制分流过程和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地、注册地、股权结构、主要经营业务、未来3年收入利润预测、改制分流所涉及人员资产范围,以及评估机构、评估方法、备案机关和备案编号等等,上报集团公司审批。此“实施方案表”的内容实施是整个改制过程浅谈企业改制分流过程中的财务管理的灵魂,是改制方案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国资委、财政部规定,企业在实施改制分流中,国有产权向改制职工的转让,经集团公司审核并转报国资委批准后可采取协议方式转让。改制企业依据协议转让批准文件和合同以及相关的支付凭证等办理产权登记手续。改制企业工商登记完成后,进行账务预处理。经对过渡期(改制基准日———工商登记日)损益《审计报告》审核上报批准后,进行改制分流正式关账处理。继续关注改制后企业的财务状况,聘请中介机构对经营者任期内(3年)资本保值增值等情况进行审计,审核确认改制者岗位激励股份的奖励兑现。国家对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很大,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改制企业可享受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因此,财务部门将协助改制企业办理有关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的相关手续。在改制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除了按规定程序做好各项工作外,还要积极争取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如会计师事务所、国有资产评估机构、银行、税务、工商等共同协调运作,确保改制分流工作的合法合理、及时有效完成。

二、企业改制分流中财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各股东的利益关系在资产归属进行产权界定时,要充分依据现有的政策法规,正确处理好各股东的利益关系,避免由于各方利益问题处理不当,而影响企业改制的积极性。

2.改制资产的价值评估标准与方法应规范统一目前在资产评估过程中仍然存在标准不统一、方法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有对土地的开发费用和土地的使用权作价标准,对国有企业原先形成的无形资产或商誉等是否做作价处理,对固定资产的评估是否考虑使用价值和重置价值的差异,对现有库存产品的作价标准等问题。因为改制资产是为出售、转让而进行评估的,是公司制改建过程中的资产评估,须选用统一的标准和合理的评估方法,避免形成争议,影响改制工作。

查看全文

人员定岗分流意见

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我市县乡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即将实施。为了保证县乡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加强干部宏观管理,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做好人员定岗分流工作的通知》(人发[1999]136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在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做好人员定岗分流工作的通知》(鄂人[2001]37号)的精神,现就县乡机关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以改革的精神做好人员定岗工作

县乡机关人员定编定岗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建设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的关键。做好人员选配定岗工作,必须坚持党管理干部和依法办事的原则,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标准,按照“工作需要、群众参与、综合考评、组织决定”和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要求,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运用竞争上岗的方式,推行轮岗和双向选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一)积极运用竞争上岗方式做好人员定岗工作。

认真贯彻省委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实施意见》(鄂发[2000]24号)关于“大力推进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精神,按照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党政机关竞争上岗的实施办法》(组通字[1999]33号)和《湖北省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实施办法(试行)》(鄂组发[1999]12号)的规定,做好人员定岗工作。

1、科学制定人员竞争上岗的实施方案。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出人员竞争上岗的具体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明确规定竞争上岗的范围对象、岗位职数、资格条件、工作程序和具体要求。方案应交群众讨论,尊重绝大多数群众的意见。方案报经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方案一经公布,必须严格执行,切实防止工作中的随意性。涉及到由人大依法任命干部单位的竞争上岗工作方案,按有关程序办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