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13:23: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分类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分类改革

职业岗位分类改革论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弊端,明确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高职院校应该设置职业化的专业,开发岗位化的课程,实施过程化的教学,推行成果化的考核。那么对职业分类就成为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职业岗位;分类;对外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物的性质,即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即高等职业教育内在的本质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根本原因。

教育类型是由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所决定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探索客观规律,即研究科学原理的人才——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一类是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人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前者是培养探索未知的人才,后者培养是应用已知的人才。

不同类型的人才要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一般来说,学术型、科研型和工程型人才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培养,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则由职业教育来造就。其中的技术型、高级技能型人才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技术应用型教育,而不是学科型、工程型教育。但在现实中,高等职业教育刻意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把技术应用型教育办成学科型、工程型教育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偏离”:

查看全文

深化收支分类改革思考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财政透明度、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之间关系、改革现状、存在问题的论述,从协调三项改革关系角度,提出了如何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政策措施:完善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预算科目“接口”设置要严格限制,防止形成模糊地带;以收支分类改革为起点,改革政府会计制度;转变财政职能,提高公共资金管理人员素质。

关键词:财政,收支,管理,改革

在财政管理改革领域,不能孤立地看待政府收支分类、政府透明度建设、支出绩效评价等改革措施,而应将这三项改革综合起来考虑,这是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政府财政管理水平的基础性措施。

一、政府收支分类、透明度建设和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关系

公共产品和服务分类是政府收支分类的基础;科学的政府收支分类是政府透明度的前提;较高的政府透明度、准确的收支分类,是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绩效考核的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绩效评价,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的关键。

(一)公共产品和服务理论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基础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开始尝试推行事业单位改革以来,伴随着事业单位的总体面貌不断发生着变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探讨一直比较活跃,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为什么要改革?二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三是对继续改革的种种思路构想。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从侧面描述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即在经济领域推行政企分开,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同时,公众对庞大的事业部门日益不满,沉重的财政供养之下的事业单位似乎并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改革开始进入摸索阶段,最终为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开始向政事分开、社会化的方向前进。不论当初改革的直接意图如何,现实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让人失望的局面,包括一批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导致政府向人们提供的公共服务日益缩水;而有些事业单位在享受财政供养的同时却不能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这些现象综合起来,加上近几年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印象,即现有的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无论是在公平还是效率上都不能满足需要。换句话说,没有人认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理论界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纷纷在党的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实践中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实质性的关注点就在于“分类改革”。实践中政府部门在摸索应该怎么分类,理论上学者和专家们也根据一些理论对事业部门进行了分类。这种情况让人觉得当下事业单位改革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如此一来,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只剩下了一个主要任务,即将各种事业单位按照现行的服务性质划分,然后对应地将之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吗?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认为,如果分类改革指的就是将现有的事业单位分类,随之一一对应将其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恐怕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目标。我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将事业单位这个部门从总体上削减、分化,而是有必要把眼界放宽,着眼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如果能将事业单位改革与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考察,那么,分类改革就值得重新理解。

在我国,事业单位指的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实质是政府为了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而直接组织的公共服务生产部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事业单位的存在看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具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宜把事业单位的改革放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大框架下讨论而不是孤立地讨论它本身。很显然,事业单位的改革必定关系到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的某些变化,因此,只有掌握了整个社会如何提供、生产公共服务,我们才能更科学地理解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

关于公共服务,国内的很多学者现在已经接受了美国学者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对公共服务产业中区分提供方和生产方的做法。埃利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在公共服务产业中有三方,即提供方、生产方和受益方,其中提供方指的是负责公共事物的规划、融资、安排生产、管理、监督的一方;生产方指的是适应提供方的要求,直接生产公共服务,并将服务按照数量和质量要求输送给用户一方[3]。按照这种观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可以分开,各种主体可以进行多元组合,这彻底扭转了以往人们认为公共服务只能由公共部门亲自生产的观念,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认为,一个社会中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是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其中政府是以强制税收为公民提供服务,非营利部门是人们自愿结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而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逐利润,所以显然不在此列。而对于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政府、非营利部门、企业都可以担任,比如,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可以办公立医院,非营利部门可以民间出资办非营利医院,私人也可以出资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以此谋求利润。所以,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事实上可以多元化,没有理由认为一定要公共部门自行组织生产;只要公共部门负责提供,无论具体的生产交给谁,都没有推卸责任,也就没有理由反对它的存在。

查看全文

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之我见

2007年1月1日起,财政预算管理的又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正式启动。此项改革,将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属于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和事业型企业的一般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债务预算收支、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纳入统一的分类体系,并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设置了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它全面、规范地反映了政府各项收入的来源,清晰、直观地反映了政府各项支出的去向,使预算管理范围进一步完整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变了原按经费性质进行分类的办法,按照政府职能进行设置,将政府部门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集中在同一功能科目全面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支出概念,如“教育”类下反映的不仅仅是原来教育事业费支出,而且还要反映在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行政管理费、教育费附加以及各项基金支出等支出科目中的教育支出,使政府的支出预算更加透明、更加清晰,有利于解决“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问题。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日益加强的需要,将新的政府收支科目体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对任何一项财政收支进行了“多维”定位。它清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用在哪些方面,怎么用的,为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全面、规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来源,清晰、准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支出总量、结构与方向,明确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为推动预算管理向“公正、公平、公开”方向不断迈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进一步促进部门预算、综合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方面改革的深化和绩效预算的推行。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政府收支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必须对每一个部门、每一笔经费都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细化,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预算的编制就无法实现部门、功能分类、经济分类的“三维”定位,也无法与预算的执行有机地衔接起来。因此,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仅能使财政部门信息化运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且也进一步推动了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交流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概念,它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原有的管理体制与其社会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暴露了不少问题:发展缺乏规划、机构不断臃仲、人员不断膨胀、管理机制僵化、自主管理权极小、政事企职责不分、收不抵支、财政不堪重负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导致社会管理秩序不规范、政府“包袱”越背越重,事业单位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队伍庞大、类别繁多、情况复杂,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教、文卫、农林水等各个方面,关系着广大职工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慎重、稳妥、稳步推进改革。1996年和1997年中央、省、市曾逐级下发了《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文件通知。至今事业单位改革仍是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回过头来重新审视现有的事业单位,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并结合社会事业的个性特征及其生存环境、发展状况,对它们重新界定,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进行科学分类,按照类别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办法进行改革管理。下面就事业单位如何分类改革谈谈看法:

一、把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仅是一门很深奥的科学,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而且考虑的因素很多,政策性也很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改革目标,按照有利于合理界定事业单位类别,明确不同事业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有利于提升事业资源综合效益,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有利于规范管理,促进各类事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对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实施相应的改革,逐步建立目标明确、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符合各类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应遵循以下六条原则:一是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二是职能界定、精简效能原则;三是立足现状、积极稳妥原则;四是着眼规范、统筹安排原则;五是结合财政状况、量力而行原则;六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原则。

二、对现行事业单位的分类

(一)如何重新分类

目前,我们对各类事业单位的划定,仍然是沿用建国初期对事业单位下的定义和管理体制。在现行的管理中和统计上,只单纯按照经费渠道将事业单位分成全额拨款、规费开支、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四大类型或按照其专业分为教育、科研、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体育、农林水、交通、环保、测绘、信息咨询、物资仓储供销、房地产服务、城市公用、社会福利、经济监督事务、机关后勤服务等17大类型。每个大类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可谓门类繁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正在与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使得一部分事业单位在职能、服务形式、经费开支渠道、开支办法和经费状况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变化。有些事业单位的职能是行政机关的延伸,行使一部分行政职能(公共管理事务);有些事业单位正面向社会开展企业化经营服务活动,不但可以少要或不要国家拨款,还可以向国家上缴一定的税利。对于这样的单位,如果继续按原来的事业单位类别进行管理,已是很不切合实际了。因此,为有利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促进事业单位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很有必要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重新分类,改革陈旧的分类管理方式。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能、社会功能和产业特性,笔者认为将现行事业单位分为四类比较合理,即分为:行政执行类、社会公益类、技术服务类、经营服务类。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讨论文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开始尝试推行事业单位改革以来,伴随着事业单位的总体面貌不断发生着变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探讨一直比较活跃,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为什么要改革?二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三是对继续改革的种种思路构想。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从侧面描述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即在经济领域推行政企分开,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同时,公众对庞大的事业部门日益不满,沉重的财政供养之下的事业单位似乎并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改革开始进入摸索阶段,最终为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开始向政事分开、社会化的方向前进。不论当初改革的直接意图如何,现实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让人失望的局面,包括一批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导致政府向人们提供的公共服务日益缩水;而有些事业单位在享受财政供养的同时却不能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这些现象综合起来,加上近几年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印象,即现有的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无论是在公平还是效率上都不能满足需要。换句话说,没有人认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理论界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纷纷在党的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实践中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实质性的关注点就在于“分类改革”。实践中政府部门在摸索应该怎么分类,理论上学者和专家们也根据一些理论对事业部门进行了分类。这种情况让人觉得当下事业单位改革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如此一来,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只剩下了一个主要任务,即将各种事业单位按照现行的服务性质划分,然后对应地将之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吗?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认为,如果分类改革指的就是将现有的事业单位分类,随之一一对应将其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恐怕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目标。我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将事业单位这个部门从总体上削减、分化,而是有必要把眼界放宽,着眼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如果能将事业单位改革与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考察,那么,分类改革就值得重新理解。

在我国,事业单位指的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实质是政府为了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而直接组织的公共服务生产部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事业单位的存在看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具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宜把事业单位的改革放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大框架下讨论而不是孤立地讨论它本身。很显然,事业单位的改革必定关系到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的某些变化,因此,只有掌握了整个社会如何提供、生产公共服务,我们才能更科学地理解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

关于公共服务,国内的很多学者现在已经接受了美国学者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对公共服务产业中区分提供方和生产方的做法。埃利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在公共服务产业中有三方,即提供方、生产方和受益方,其中提供方指的是负责公共事物的规划、融资、安排生产、管理、监督的一方;生产方指的是适应提供方的要求,直接生产公共服务,并将服务按照数量和质量要求输送给用户一方[3]。按照这种观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可以分开,各种主体可以进行多元组合,这彻底扭转了以往人们认为公共服务只能由公共部门亲自生产的观念,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认为,一个社会中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是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其中政府是以强制税收为公民提供服务,非营利部门是人们自愿结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而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逐利润,所以显然不在此列。而对于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政府、非营利部门、企业都可以担任,比如,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可以办公立医院,非营利部门可以民间出资办非营利医院,私人也可以出资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以此谋求利润。所以,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事实上可以多元化,没有理由认为一定要公共部门自行组织生产;只要公共部门负责提供,无论具体的生产交给谁,都没有推卸责任,也就没有理由反对它的存在。

查看全文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一、现状分析

(一)机构个数多,经费性质差异化。全县共设立事业单位290个,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37个,占82%;差额拨款事业单位11个,占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34个,占13%;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8个,占2%。全县事业单位数占行政事业单位总数的82%。

(二)在编人员多,供养系数高位化。全县共核定事业编制6300多人,在编人员5300多人,其中全额和差额拨款的共4100多人,占全部事业单位人员78%,占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74.5%。

(三)用人渠道多,工作岗位多样化。全县非正常使用人员1800多人,其中借用混岗160多人(行政机关从下属事业单位借用60多人),编外聘用1500多人,在编不在岗200多人。

(四)专业人才多,队伍结构老龄化。在全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3900多人,集中了全县约85%的专业技术人才;从年龄结构上来看,40岁以上有2800多人,占53%;其中51岁以上1000多人,占20%,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二、改革难点

查看全文

收支分类与编制改革汇报材料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背景及重要意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主要内容;改革后政府收支分类的主要变化;我市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工作开展情况;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涉及的有关问题;新旧支出科目的对应衔接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支出科目不能直观、明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缺少一套完整、统一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涵盖范围偏窄,不能准确反映政府收支活动全貌、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在设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深入分析了我国原来的预算科目体系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收入分类的主要变化、支出分类的主要变化、支出科目的主要变化、关于新科目体系与预算管理方式的衔接问题、关于科目调整带来的口径变化问题、关于法定支出增长的考核问题、关于支出经济分类如何使用问题、关于相关财务会计制度配套问题、关于科学合理地利用新支出科目的问题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所谓政府收支分类,就是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科学规范的类别和层次划分,以便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的各项收支活动。以政府收支分类为基础的政府收支科目,是编制政府预决算、组织预算执行以及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政府收支分类及收支科目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一)改革的背景

我国原来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分类,是参照原苏联财政管理模式确定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设型财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几十年来,根据不同时期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也作过一些小的调整,但基本分类方法和体系一直没有大的改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这套科目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

首先,原来的收支科目体系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行政分类改革论文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在实践上已经推行了许久,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政府改革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非常明确地指出下一阶段的改革方向,继续使用了“推行政事分开”、“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词句[1]。这说明事业单位的改革仍有待深入,似乎也印证了“事业单位改革正涉入深水区”的说法。笔者认为,在艰难复杂的实践面前,人们应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改革路径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否则,事业单位的改革可能又会陷入漫长的摸索阶段,能不能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中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可能成为未知之数。本文拟在简单回顾事业单位改革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大背景,谈谈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看法。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开始尝试推行事业单位改革以来,伴随着事业单位的总体面貌不断发生着变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探讨一直比较活跃,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为什么要改革?二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三是对继续改革的种种思路构想。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从侧面描述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即在经济领域推行政企分开,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同时,公众对庞大的事业部门日益不满,沉重的财政供养之下的事业单位似乎并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改革开始进入摸索阶段,最终为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开始向政事分开、社会化的方向前进。不论当初改革的直接意图如何,现实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让人失望的局面,包括一批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导致政府向人们提供的公共服务日益缩水;而有些事业单位在享受财政供养的同时却不能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这些现象综合起来,加上近几年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印象,即现有的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无论是在公平还是效率上都不能满足需要。换句话说,没有人认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理论界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纷纷在党的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实践中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实质性的关注点就在于“分类改革”。实践中政府部门在摸索应该怎么分类,理论上学者和专家们也根据一些理论对事业部门进行了分类。这种情况让人觉得当下事业单位改革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如此一来,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只剩下了一个主要任务,即将各种事业单位按照现行的服务性质划分,然后对应地将之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吗?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认为,如果分类改革指的就是将现有的事业单位分类,随之一一对应将其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恐怕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目标。我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将事业单位这个部门从总体上削减、分化,而是有必要把眼界放宽,着眼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如果能将事业单位改革与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考察,那么,分类改革就值得重新理解。

在我国,事业单位指的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实质是政府为了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而直接组织的公共服务生产部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事业单位的存在看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具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宜把事业单位的改革放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大框架下讨论而不是孤立地讨论它本身。很显然,事业单位的改革必定关系到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的某些变化,因此,只有掌握了整个社会如何提供、生产公共服务,我们才能更科学地理解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

查看全文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之财政税收论文

2007年1月1日起,财政预算管理的又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正式启动。此项改革,将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属于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和事业型企业的一般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债务预算收支、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纳入统一的分类体系,并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设置了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它全面、规范地反映了政府各项收入的来源,清晰、直观地反映了政府各项支出的去向,使预算管理范围进一步完整。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变了原按经费性质进行分类的办法,按照政府职能进行设置,将政府部门为完成某项政府职能所进行的某一方面的工作,集中在同一功能科目全面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支出概念,如“教育”类下反映的不仅仅是原来教育事业费支出,而且还要反映在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行政管理费、教育费附加以及各项基金支出等支出科目中的教育支出,使政府的支出预算更加透明、更加清晰,有利于解决“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问题。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日益加强的需要,将新的政府收支科目体系与部门分类编码和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相配合,对任何一项财政收支进行了“多维”定位。它清楚地说明政府的钱是怎么来的,用在哪些方面,怎么用的,为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全面、规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来源,清晰、准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支出总量、结构与方向,明确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为推动预算管理向“公正、公平、公开”方向不断迈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进一步促进部门预算、综合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方面改革的深化和绩效预算的推行。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政府收支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必须对每一个部门、每一笔经费都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细化,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预算的编制就无法实现部门、功能分类、经济分类的“三维”定位,也无法与预算的执行有机地衔接起来。因此,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不仅能使财政部门信息化运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且也进一步推动了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