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化解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10:39: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风险化解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增强会计内防和化解风险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内部控制作为预防金融风险,保证银行资金安全和提高经营效益的管理制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一个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因此,强化会计内控是防范和化解央行会计风险的关键。现阶段央行会计风险主要有以下诸多方面:一是内控制度不完善或制度滞后于业务发展而形成的会计内控制度风险。二是有章可循、违规操作所形成的从业人员的意识风险。三是会计内控再监督机制不顺畅形成的再监管风险。四是由于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差,政策水平低、职业道德差所形成的人为风险。五是由于会计业务电算化的发展,电脑作案不断增加的智能风险。针对以上诸多央行会计风险的表现,笔者认为防范和化解央行会计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内控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只有正确认识会计内控机制,才能真正深化会计内控机制。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核心,强化内控管理,首先,要建立会计内控管理责任制,因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特征就是以职责分工为基础,相互制约,强调控制程序化。使其在设计和建立过程中,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化、一体化。以前,虽然建立了各项制度,但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仍存在着有章不循,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这都是由于没有一整套完整而有序的内控机制,即需要借助一种有效的手段来达到加强控制和管理的目的。会计内控机制的建设是一项持久而复杂的工作,而进一步强化会计内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不付出辛苦的劳动是做不到的。因此,各级行领导和会计负责人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干部职工的内控意识,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使会计部门从上至下形成强烈的内控氛围,把风险系数减小到最低限度。其次,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和人行总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内部和管理的若干管理规定》,对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人员和岗位设置等进行认真的检查清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大力开展整章建制。另外针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会计内控制度滞后于业务发展的现状,必须着手建立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制度,对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切实防范电脑作案。
二、严格执行内控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首先,在具体会计工作中,要使每项实际业务与会计内控制度的要求相符合。使会计内控制度有效性与规范性真正融合到一起。其次,再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就等于废纸一张,发挥不了作用。为使会计内控制度真正得以有效发挥其功效,会计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会计业务操作规程》正确及时、安全办理各种会计业务,在会计内控制度建立健全的基础上,会计人员要自觉遵守会计内部各项制约机制,来防范和化解支付风险,保障资金安全,使会计内控制度真正得以实施。
三、加强对内控制度实施的再监督
会计风险预防及化解
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金融会计风险是金融风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危害程度不亚于信贷风险。因此,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是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信息披露系统考虑到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实情况,银行在接受贷款申请时,应强制要求其报送经由注册会计师审计验证后的会计报表,并要求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另外,银行在接受企业贷款申请时,应要求所有的贷款企业必须提供现金流量表,并应将原先着重对企业利润指标和静态财务比率的考核,转变为对现金流量指标以及与现金流量表有关的财务比率的考核上来。另外,银行在接受企业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申请时,除要求企业报送主要会计报表以外,还应要求企业提供能详细披露其偿债能力的补充会计信息。改进金融会计制度改进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提高计提比例,扩大计提范围,简化核销审批手续。
一是可以考虑采用能够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计提呆账准备金;
二是进一步放宽呆账准备金计提的范围;
三是放宽对呆账确认的条件限制,可考虑允许银行将超过一定期限的逾期贷款一律确认为呆账予以核销。
此外,还应简化对呆账核销的审批程序,赋予银行一定的核销呆账的自主权。改进现行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按现行制度所提的坏账准备,无法反映不同期限和不同性质的应收利息的构成与发生坏账损失可能性的关系,使坏账损失的发生与坏账准备的提取不相协调。为此,可要求银行采用账龄分析法来计提坏账准备,并按应收账款账龄和性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另外,应强制要求银行从每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基金,专项用于补偿各种风险损失。应允许银行对长期持有的金融资产与一些非金融资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规则计价。银行可在每个会计期末对诸如贵金属、抵押贷款、拆放资金、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市价或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当这些资产的公允市价或可变现净值跌至账面成本以下时,或有较为明显的证据表明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可能蒙受损失时,应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将公允市价与账面价值之差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完善金融风险监控机制建立独立的会计芨核算体制。金融会计人员在业务上只接受会计主管的领导,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惟一依据是有效的会计凭证。积极推行统一的核算软件,实行账务集中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处理相分离的会计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由系统自动生成汇总上报。其他有关会计信息报表应当由会计人员独立编制,任何人不得任意调整。这样才有利于防止和杜绝银行“三假”的产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有效控制人为调表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突出抓好内控机制中重要风险环节的控制。要遵循双人、双岗、双职的原则,健全会计制度,推行会计委派制,强化财务核算,加强成本控制,加强对会计流程、联行清算、承兑汇票、内部往来、现金出纳和财务的管理。同时,要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对会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
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及化解
一、扶贫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8年5月末,邵阳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17.0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04倍,共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78万户。分县域看,8个武陵山片区县(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占92.86%,非贫困县扶贫小额信贷仅占7.14%;分贷款模式看,以“户贷户还”模式发放的贷款余额6.3亿元,占全部扶贫小额信贷的83.33%,以“分贷统还”模式发放的贷款余额2.76亿元,占全部扶贫小额信贷的16.21%,“分贷统还”模式占比持续下降;从贷款投向看,“户贷户还”扶贫小额信贷主要用于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分贷统还”扶贫小额信贷主要用于参与扶贫项目的生产经营环节;贷款质量方面,扶贫小额信贷不良率为0.45%,同比出现回升;配套政策方面,各县市区政府均按1:10的比例建立了足额的风险补偿基金。
二、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及原因
(一)政策合规风险。一是与政策设计初衷不合。《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4〕78号)明确:扶贫小额信贷的“扶持方式是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提供5万元以下、期限3年以内的信用贷款,扶持重点是支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展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增加收入”。而扶贫小额信贷的“分贷统还”模式主要是将贷款资金用于支持企业项目自身的发展,贫困农户仅参与分红,没有激发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不具有可持续性,与政策设计初衷不符。二是不符合《贷款通则》中贷款不能入股的规定。《贷款通则》第二十条对借款人的限制的第三点中明确规定:“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现行的入股分红模式不符合此项要求。三是不符合《贷款通则》中借款人义务的规定。《贷款通则》第十九条借款人的义务中第四点明确要求:借款人“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及时清偿贷款本息”,而“分贷统还”模式普遍约定由项目公司负责偿还贷款本金,有的还负责偿还利息,借款人即贫困户不需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四是违背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扶贫部门对各县市区下达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指标,各县市区将指标分解到银行机构并进行绩效考核和实施严格追责,干预了银行的扶贫信贷投放,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规定。由于贷款指标的下达缺乏科学性,干扰了监管部门的信贷管理预期。(二)操作风险。一是改变贷款发放对象。按照规定,扶贫小额信贷的扶持对象应该是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但实际操作中存在银行向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当地扶贫部门所提供的贫困户名单识别不准所致,也有因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主年龄超过60岁不能借款,转而以该户其他家庭成员的名义进行放款和迫于放贷压力,对部分低保户和无劳动力户进行授信和放款的因素。二是改变贷款资金用途。如某县参与“分贷统还”的某公司将获得的600万元贷款资金用于偿还该公司之前在银行机构的借款,属于未按照合同约定用于产业发展;部分地区还存在将贷款资金发放后又转存银行的情形。三是存在信息录入风险。一方面,由于扶贫小额信贷前期基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农商行基层网点人手少,贷前调查不牢靠,导致部分信息识别错误。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在录入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基础信息时,存在错录姓名、身份证号以及贷款利率等问题,容易引发侵犯他人征信权利等风险。(三)信用风险一是不及时偿还利息导致形成不良贷款。当前产生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贫困户办理了贷款后即外出打工,因通讯号码预留错误或变更等原因银行联系不上,有些经催促仍不按时还息,造成不良。另有部分贫困农户担心付息后政府不予贴息,所以干脆不付息。二是抵押担保难以足额到位。以“分贷统还”模式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大多以信用贷款发放,没有要求项目公司提供抵押担保,一旦出现风险,银行债权可能难以保障。三是分红办法过于简单,分成比例过高。采用固定分红模式的占98%以上,分红比例在5%到10%不等,仅个别项目考虑采取保底分红模式。四是生产经营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贫困农户自身发展的种养殖业,风险很大,容易经营失败,造成烂账;另一方面,在县域参与“分贷统还”的企业项目自身实力有限,特别是涉农企业项目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带动能力有限,分红和贷款本息偿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四)贴息和补偿风险一是贴息不及时。扶贫小额信贷实行按季贴息,实际操作中,部分县市没有按季贴补到位。这其中包含因农户未按时支付贷款利息不能贴息以及农户贴息账号有误贴息款打不进的情况。二是风险补偿比例不统一。财政与银行的金融扶贫风险分摊比例一般为9:1或者8:2,但部分县将财政分摊比例进一步降低,如某县按5:5比例分摊。三是不及时启用风险补偿程序,影响扶贫小额信贷发放积极性。如某县已产生127.8万元的不良贷款,但没有给予任何风险补偿。
三、化解对策
(一)切实摸准贫困户信息基础。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不准确,导致银行跟进错误,甚至形成不良。由于工作推进不严,很多非贫困户被识别进了贫困户系统,加上各地银行快速跟进,对这些非贫困户也放了扶贫贷款。贫困户重新识别,剔除了一些旧农户,增加一些新识别的农户,银行需更新评级授信资料,重新发放、审批和收回一些贷款。被剔除的贫困户所获得贷款产生的利息,需要由银行承担,加重了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工作的成本。扶贫部门务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的、准确的贫困户信息摸底,完善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系统,修正完善对贫困农户的配套支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权威性。(二)选好参与扶贫的企业项目。大多数贫困农户属于“无技术、无产业、无资金”的“三无”人员,靠自身发展产业非常困难,因此贫困户要发展,务必要走产业带动的路子。要明确一定的遴选标准,高标准遴选一批有雄厚实力、有市场远景并且有扶贫责任感的扶贫带动型企业(项目),在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并在社会公示,优先考虑遴选一些荣获国家级、省级或地市级的示范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于部分县市确实无较好基础的涉农企业(项目)的,可以考虑将遴选对象放宽至加工制造业等其他行业。(三)精简流程科学放贷。一是做好贷前调查。要对贫困农户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进行准确的评级授信,对参与扶贫的带动型企业贷款需求进行调研摸底和单独评级授信。二是做好贷款投放安排。既要强化政治担当,积极推动银行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也要杜绝简单粗暴分配扶贫小额信贷放贷任务的做法。引导信贷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建立尽职免责办法,不能因为工作压力大而违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三是简化放贷流程。主要以信用贷款的形式推动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简化抵押、公证、面谈和面签流程,切实发挥财政性扶贫资金的撬动和保障作用,改善贴息流程,提高效率。(四)强化部门协同合作。重新审视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工作机制,力求发挥出各职能部门的合力。扶贫部门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精准识别,参与遴选扶贫带动型企业项目,及时工作进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财政部门要对参与发放贷款的银行所产生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进行应补尽补,贴息要及时足额到位;人民银行应利用扶贫再贷款等多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加强工作指导,引导银行机构合规放贷,提高金融扶贫成效;银保部门要指导银行机构积极防范贷款风险,明确扶贫小额信贷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引导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到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工作。(五)树立典型广泛宣传。一是要向广大贫困农户广泛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讲明扶贫小额信贷有关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消除“扶贫贷款不用还”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用信观。二是要向金融机构加强到户扶贫贷款工作宣传。要引导银行机构创新到户扶贫贷款的发放模式,积极参与到户扶贫贷款的发放工作中来,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加大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工作力度,广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四是要选树典型,宣传推广先进的放贷模式和工作经验。
企业“两链”风险化解创新途径的探索
摘要:本文就温州企业“两链”风险现状着手,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过度依赖担保贷款、块状经济诱发担保链群,银行缺乏科学的风险控制机制、过度授信超出实体经济需求、风险处置机制不健全等角度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探索化解企业“两链”风险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企业“;两链”风险;化解
一、温州企业“两链”风险现状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温州D鞋业有限公司主业经营良好,生产经营正常,是当地纳税大户。因其对外担保的K鞋业有限公司出险而肩负大额担保债务,加上对外投资过度,2013年出现“两链”风险。经了解,D鞋业在银行贷款达6.2亿元,涉及担保企业10家;此外,该企业对外担保金额4.6亿元,涉及被担保企业16家(含5家互保企业),其中4家被担保企业已出现资金链风险。D鞋业在10余家银行的贷款正陆续发生逾期,企业偿还利息困难,若不能及时化解其资金问题,将对区域经济及其行业发展带来重创。
(一)“两链”风险成温州企业出险主因
自2011年温州民间金融风波发生以来,部分企业遭遇由资金链、担保链引发的“两链”风险。2011年,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民间借贷风波引发的资金链问题逐步扩散蔓延,引发担保链风险;至2013年,资金链风险、担保链风险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14年担保链扩散问题影响愈发突出,根据温州市鹿城区申请政府帮扶的出险企业情况来看,当年风险企业涉及的担保金额达18.49亿元,占涉及风险金额的34.18%,较上年增加近10亿元,占涉及风险金额的比例上升了14个百分点。
财政风险预防与化解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地方财政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风险意识、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等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措施,探讨了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及如何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等问题。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预防;化解
中国对地方财政风险缺乏统一的防范,更缺乏有效的预警和化解。如果不能及时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就可能出现地方财政危机。一旦出现财政危机,将就导致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地方财政风险问题,深刻理解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并在出现财政风险的地方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化解。
一、中国地方财政风险的预防
1.提高风险意识
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特别是地方领导同志,必须充分认识财政风险的危害性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重要性,增强风险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的总原则指导地方财政工作,并贯穿到地方财政每一个工作程序、每一笔资金支出和每一项政策的制定中去,力争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并逐步过渡到稳固、平衡,为强化地方财政调控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针对本地实际,抓紧研究防范、预警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有效措施。
小议财政风险的预防与化解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地方财政风险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地方财政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风险意识、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等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措施,探讨了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及如何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等问题。
关键词:地方财政风险;预防;化解
中国对地方财政风险缺乏统一的防范,更缺乏有效的预警和化解。如果不能及时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就可能出现地方财政危机。一旦出现财政危机,将就导致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地方财政风险问题,深刻理解地方财政风险的特点,防范地方财政风险,并在出现财政风险的地方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化解。
一、中国地方财政风险的预防
1.提高风险意识
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特别是地方领导同志,必须充分认识财政风险的危害性和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重要性,增强风险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的总原则指导地方财政工作,并贯穿到地方财政每一个工作程序、每一笔资金支出和每一项政策的制定中去,力争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并逐步过渡到稳固、平衡,为强化地方财政调控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针对本地实际,抓紧研究防范、预警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有效措施。
债务重组化解违约债券风险模式分析
摘要:作为风险管理手段,债务重组是重要的违约债券处置方式。当债务重组由市场主体应用于具体项目时,就涉及方式优劣分析和模式评估选择。近年来,债务重组已成为回收率较高的违约债券主流处置方式。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债务重组方式化解违约债券的相关制度安排,着重分析了债务重组化解违约债券风险所具备的五大优势,对比研究了债务重组化解违约债券风险三种模式的特点,最后就业务发展和模式选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债务重组;违约债券;风险化解;比较研究
自2014年“11超日债”违约事件同时打破国内债券市场无违约、国内公募债刚性兑付的两项神话之后,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在数量和金额两个维度上都呈现出显著递增趋势。中债资信的数据显示,国内债券违约数量2014年不足20只,2018年跳升至140只,2020年跃升至180多只;国内债券违约金额2014年为15.43亿元,2020年为1697.02亿元,2020年较2014年增长了109倍。近年来华晨汽车、永煤集团等信用评级良好的地方国企陆续发生债券违约事件,给市场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引发相关债券净价大幅下跌、煤企和地方国企发债困难、中介机构独立性受质疑等连锁反应,严重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债券市场稳健有序发展。如何有效化解违约债券风险,实现债券处置回收既是市场关注焦点,也是促进债券市场向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违约债券风险化解的特殊性
(1)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不仅有债券的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人、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的机构、受托管理人、债券持有人等直接交易方,还涉及审计机构、评级机构、债券承销机构、债券交易平台等服务机构,甚至有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司法机构等的介入。他们能对风险化解方案的形成和最终执行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2)债券持有人众多,其资金来源复杂多样,既有金融机构自有资金,也有基金、信托、银行理财等来源于专业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的集合资金,还有个人投资者的直接投资。不同来源的资金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不同,在处置中诉求各异。(3)涉及的协议较多,交易结构复杂,可能有交叉违约、加速到期、宽限期、控制权变更条款、限制性条款等,环环相扣,对处置手段选择有重大影响。(4)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违约债券处置相关法律法规、信息披露制度、违约债券交易机制、投资者保护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尚在不断完善过程中。(5)违约债券规模较大,发行人多为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企业,违约事件会引起投资者以及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影响面较广。重大违约事件甚至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引发债市恐慌、相关行业企业债券价格暴跌和被集中赎回或抛售、部分债券取消发售、地方国企和煤炭企业融资困难等,引起舆论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对信用评级机构、审计机构等中介机构独立性和专业性产生怀疑,并展开调查,监管部门和司法机构出台规范市场操作、保护投资者权益等相关文件等。
二、债务重组方式化解违约债券的主流处置方式
浅论中国金融风险化解
金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对外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也是自从上世纪以来继原材料、产品市场竞争之后的第三次竞争焦点,因而,金融体系健全性及金融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但由于金融所特有的货币信用经济属性,决定着其中的不确定性与投机因素比其他任何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都来得大,即金融风险是伴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并予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是确保金融安全的关键,关系到金融制度及金融市场的效率。实际上,由于金融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以,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这也正是从亚洲开始并漫及到全球的金融动荡所深刻说明的问题。
一、对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风险的几点认识
1.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最大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由于金融资本经营的相对集中,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渗透乃至控制,使得金融部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牵引资源配置的核心,即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就可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力资本、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的流向与相互结合,因而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和整个实体经济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但金融资本的集中,也使其人为操纵因素与投机意味愈加浓烈,尤其是以金融资本为直接经营对象的“金融创新”形式的发现与广泛使用,致使金融资本极易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运行。如果失去了产业资本的广泛支撑,金融资本营运的不确定性及其决定的风险也就更大。这说明,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有的市场性金融风险随着金融资本的日益集中也变得集中化了。问题的关键是,一旦当这种集中性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本营运的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影响甚至极大地破坏着实体经济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秩序。1997年以来由货币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了某些国家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混乱,就是有力的证明。
2.体制或机制因素越来越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除了金融制度与金融市场所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外,随着以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以及证券化为特征的全球性金融变革趋势向各个国家的漫延,普遍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也使各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与监管能力在对这种趋势的反应中变得日益突出与重要。但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甚至尚未建立的基础上,就片面地以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来带动经济发展,使高度市场化的金融制度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磨擦与冲突,这种体制因素所导致的不协调与不确定性的增大,就使得以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与犯罪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的潜在隐患。
当我们对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予以考察时会发现,随着金融变革的进展,金融法律经历了一个由开始时强调管制到后来强调监管以及再后来的放松监管的过程,但发达国家的“放松监管”强调的是在利率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有效监管”。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放松监管”变成了消极的“不加监管”,明显的表现是,金融立法滞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体系支离破碎,透明度不够,监管效率低下。这种状况,必然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3.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同政府财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尽管要求政府减少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影响较大,但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资本规模的日趋扩张,金融部门的“外部性”也越来越明显,一家金融机构的破产会涉及到大量产业企业与家庭的利益损失,因而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金融机构,这种“外部性”的扩展已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准公共部门”,金融产品的经营也就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营运。如此情况下,就不能不与政府财政有关。事实上,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动荡,没有哪一个不是由政府财政作为最后危机的解决者的,至于解决的效果如何,能否制止危机的进一步漫延,则要视各国财政实力而言。1980年以来,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问题,这些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直接耗费的资金高达2500亿美元。这说明,没有强大坚实的财政基础,就不可能有稳健可靠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切实的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对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的分析
浅析银行信贷风险化解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从而使多年积累的金融问题日渐暴露,潜在的金融风险日益表面化。为此,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一、信贷风险的成因
第一,历史问题长期积累的集中反映。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实行的是分级经营、分级管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决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规范程序科学决策转轨,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旧体制下潜伏的信贷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风险长期隐藏、积累后集中暴露,不良贷款集中出现。由于历史原因,银行与国有企业建立了密切关系,企业大部分资金来自银行,而银行的大部分资产也是对企业的贷款,两者唇齿相依,有着唇亡齿寒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按照国家计划,以完成计划任务为主要目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的产品由国家统一调拨,不会卖不出去,经营亏损由国家弥补,不需要企业自身承担。这时,企业的经营风险还没有形成,或者没有暴露出来。相应的银行贷款也没有风险或风险较小。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调节取代了计划管理,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的同时,也要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于是,企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暴露出来。从而使不良贷款开始出现,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就转移为银行的信贷风险。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把历史遗留的人员负担、债务负担、社会负担大量留在老企业,使原来改制前的银行贷款被大量悬空。因此,目前银行的贷款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经营风险长期隐藏、积累后集中暴露的结果。
二是银行在过去发放了许多政策性贷款,现在基本上都成为不良贷款。在《商业银行法》未出台以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法人地位尚未确立,自主经营权没有落实,在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下发放了许多政策性贷款。特别是在成立国家政策性银行之前,各商业银行都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政策性贷款任务,这些政策性贷款是经政府协调后银行对单户企业、单个项目发放的。这些贷款的绝大部分风险很高。目前贷款质量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政策性因素造成的。
第二,与国有企业负债过多、效益较差密切相关。
浅析外汇储备汇率风险化解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了美元、日元、欧元、英镑、澳元、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等七种主要的世界货币,以1999年至2005年我国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为依据,运用现资组合理论分析我国外汇储备币种投资组合中汇率风险的防范问题;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组合可以大大降低外汇储备面临的汇率风险;在相同风险下,币种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要远远高于单一持有美元的投资收益。
关键词:外汇储备投资组合汇率风险收益
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reserves),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货币。目前,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被其他国家持有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各自的本国货币,比如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我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现状
截止2005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如果再加上香港的1243亿美元,实际上我国已经以943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榜首。
在我国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所占比重大约在60%-80%。在这样一种“美元独大”的币种结构下,美元汇率的变动成为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最主要汇率风险。从2002年到2004年,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已下跌了25%左右。由于美国严重的财政与贸易双赤字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善,很多国际专家认为美元贬值的局面目前仍难以扭转。美国经济学家罗高夫和奥伯斯特菲尔德认为,美国要消除巨大的经常项目逆差,至少需要贬值20%-30%,对我国外汇储备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1000亿-1500亿美元,这大约相当于我国GDP的10%,如此之高的损失对于我国是很难承受的。如何有效地防范与管理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