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貌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07:34: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风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住宅立面风貌提升策略
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改造农村住宅立面是整体提升并统一农村风貌的有效手段。文章从整体把控改造预期、合理制定详细方案、落实材料人工成本三个角度,以江苏盐城大桥村农庄提升改造项目为例,提出成本控制下制定农村住宅立面风貌提升的策略,力求为实际项目提供应用该方法的启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立面改造是提升街道、社区等整体风貌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新型农村住宅、公共场所、基础设施等的建设都具有规模大、成本高的特点。因此,在既有农村住宅立面风貌提升中投入有限,对成本控制更为重视。本文通过三个角度提出了成本控制下制定农村住宅立面风貌提升策略的方法。
1成本控制下的农村住宅立面风貌提升策略
1.1整体把控改造预期
农村住宅多为村民自建住宅,立面受到村民自主的喜好、户主的经济能力、当地的风格偏好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呈现出有异有同的现象。同时由于建造时间、使用情况和维护程度不同,立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老旧破损。立面改造程度轻有基础的立面翻新,重有重新塑造的外包立面。基础的立面翻新包括立面重新粉刷、更换立面饰面、屋面或门窗构件等,这种程度的改造不改变建筑立面墙体和洞口位置,改造成本有限,同时具有工期较短的优点,应是农村住宅立面风貌提升的主要方式。在具体的改造项目中,应对改造对象进行整体统筹。不同破损程度的住宅需要的改造程度不同,应从整体上权衡投入的分配。也要考虑农村自建住宅既有立面之间的相同特点和该特点在整体中的占比,在统一整体风貌时要酌情提取或舍弃。基于以上两点,从整体出发,提出合理可行的改造预期,这样提出的改造方案能从根本上控制全部成本。
1.2合理制定详细方案
设计对成本控制有着特殊意义。设计图纸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在方案实施阶段对成本控制影响较大,设计方案越合理,方案整体性越强,工艺局部调整的可能性越小,从而提高对成本的把控力,减少材料浪费的可能性[1]。改造方案的合理性与新建项目不同,受到改造对象现状的制约很大,主要在于改造的可实施性上。提高方案的可实施性,应注重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现状资料的勘测和收集。农村住宅立面改造的可实施性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村民和出资方的接受程度。这就需要加强各方沟通,依据改造对象的现状提出对方更易接受的方案,同时动之以理。改造方案应合理利用统一色彩或增加相同构件等事半功倍的方法。对于住宅建筑立面改造的前提是保证既有墙面和屋面物理性能,再谈风貌。制定改造策略时需要考虑更换墙面饰面和屋瓦对于保温和防水等性能的影响,采用相对经济的方法。
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经验交流
开展城乡风貌改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百色市右江区结合实际,从改善和保障民生、让群众得实惠着眼,创新机制,大胆实践,以右江区四塘镇永靖村外域屯为试点,扎实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使之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
主要做法及成效:在工作措施中体现民生优先、民生为理念,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坚持以人为本要求落实到开展城乡风貌改造中,就要在具体措施中体现民生优先、民生为大理念。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自上而下、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按照“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碧水红瓦”建设风格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注重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注意突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在公共服务上加大财政投入,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主要由财政投入为主、企业帮扶为辅;三是引导群众参与,使工程建设得到广大城乡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形成全面参与的良好局面;四是有效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资金和项目优势,多方筹措资金;五是创新工作机制。实行区、乡镇(街道)领导包点制度、区直部门包项目实施制度、工作汇报制度、村组党员干部包户制度等。
从实践看,城乡风貌改造有效改善了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大变化,干部作风有了大转变,城乡群众大受益。一是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与村级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结合起来,使村级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二是城乡风貌改造与生产发展结合起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农民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三是城乡风貌改造与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农村环境进一步优化;四是通过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打造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政府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投入向农村倾斜,管理向农村下沉,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五是在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的同时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了支部领导、村委负责、各方协同、村民参与的新型管理格局,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主要体会:以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教育干部、引导群众,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切入点。目前出现的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应该讲主要是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引起。因此,在城乡风貌改造中必须大力整顿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一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多让党员干部进农家门槛,体验老百姓生活,与群众打成一片,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做群众的好朋友、贴心人;另一方面,通过党员干部对群众进行正确引导,帮助群众对政策的全面理解,帮助老百姓出点子、找路子、挣票子,避免“政策越来越好了,老百姓的意见却越来越大了”的现象。同时,要注意善于以典型引导,变“要农民干”为“农民要干”。
城镇风貌塑造工作会议讲话词
同志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乡村环境治理。书记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作出安排,强调要按照“四注重、四提升”,“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进一步清理立面、打造风貌,推动风貌建设上水平、上台阶。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风貌塑造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考察市和市县清理立面和城镇风貌塑造工作,安排部署全省城镇立面清理和风貌塑造工作,并对城镇风貌塑造知识进行专题培训。
昨天下午,大家现场参观了新县城风貌建设情况;今天上午,又现场参观了市立面清理和城镇风貌塑造情况。下面,我们接着开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政府副省长同志;省委秘书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顾问;各市、州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规划和建设局、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会议议程有两项:一是市介绍工作经验,二是副省长讲话。会议结束后,省建设厅组织专家,对城镇风貌塑造知识进行专题培训。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市介绍城镇立面清理和风貌塑造工作经验。
……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副省长讲话。
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顿办法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迅速掀起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高潮的工作部署,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非徽派建筑整治活动,全面推进重点村镇环境风貌的整治,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属地管理”的原则,把非徽派建筑整治工作与控违拆违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新亮点打造相结合、与重要节点整治开发相结合、与绿色质量提升相结合、与文明创建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整治,优化环境,提升形象。自2012年起用2年的时间,对县域范围内主要旅游公路、高速公路沿线300米可视范围内、主要景区景点和古村落及周边区域内的非徽派建筑进行整治,努力形成村镇环境与青山绿水相协调,具有徽派建筑特点的“一路山水一路景”的旅游城市环境。
二、目标任务
自2012年起至2013年底,用2年时间,全面完成县域范围内主要旅游公路、高速公路沿线两侧300米范围内、主要景区景点和古村落及周边区域内的890幢非徽派建筑、违章违法建筑和“脏、乱、差”环境的全方位整治,2014年对前两年整治效果进行“回头看”,提质提升整治效果,确保全县重点村镇的环境风貌不留死角。
(一)2012年非徽派建筑整治任务(共计377幢)。
新农村塑造新风貌总体意见
塑造新风貌是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提高农民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工作,体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塑造新风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精神,整体推进“五新一好”的关键年,塑造新风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塑造新风貌工作向新水平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着眼新的形势,确立塑造新风貌的总体目标
2012年塑造新风貌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镇党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务求实效。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体系,在农村形成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加强文明村镇建设,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风尚浓厚的新村镇;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发展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农民的民主管理和法律意识,促进农村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把我镇新农村建设提高一个新的水平。
二、立足农村实际,扎实推进塑造新风貌工作
(一)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工作的作用,通过张贴宣传画、设置标语牌、开辟宣传栏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广泛、深入地向农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按照“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修改完善乡规民约、道德公约等具体行为准则和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农民群众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城乡风貌专项整治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风貌整治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步骤和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为提升单位风貌、形象和品位奠定基础,努力推进“两个加快”,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整治范围
单位建筑物风貌;公共区域滨河上游沿线风貌;联系村建筑物风貌和卫生整治工作。
三、工作任务
1、整治附属建筑物与主体建筑风格一致、风貌协调。
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地方实践思考
摘要:通过多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保护规划文本、地方保护条例(办法)以及地方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分析,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地方实践进行总结。“历史文化风貌区”较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更丰富内涵与复杂性特征,保护规划过程中应注意识别“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出现的新类型与内部价值要素,在探索和完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前提下,秉承不同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思路,探索差异化的、量体裁衣式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方法。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拓展保护;规划管理;法规体系
1引言
在我国快速城市建设进程中,历史城区中部分有价值的历史地段由于法定保护身份的缺失,而陷入保护与拆除模棱两可的尴尬境地。在城市更新的利益驱使下,此类历史地段多面临充满不确定性的过度改造,甚至成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永久遗憾,如重庆十八梯改造方案经多次调整,最终形成相对理性的更新方案;而广州金陵台和妙高台却惨遭强拆,可见此类城市历史地段的更新改造存在太多的偶然因素。在我国先发城市经济增长动能转轨,内涵发展成为城市发展主旋律的新背景下,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开始跳出历史文化街区精品保护的局限,对历史文化街区之外的城市历史地段进行划定保护,形成了对历史文化街区这一保护层级的拓展。这些城市根据自身历史特色,秉承应保尽保的原则,划定了这类(与历史文化街区相比)“保护要求稍低,保护、整治的比例小一些”[1]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借用王景慧先生“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说法统一指代这类特殊的历史地段(后文简称“风貌区”)。1.1研究对象与基本思路。本文研究对象为城市风貌区①。地方相关规划文本、地方性法规、地方标准等能够反映城市对风貌区内涵和保护方法的地方共识,因而研究通过风貌区保护的典型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本、地方性法规(主要为保护条例、办法)和地方标准(主要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②,对风貌区地方实践中的保护区划定、保护管理和规划编制管理等的部分环节进行梳理,并提出规划建议。1.2现状研究。风貌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规划方法和管理方法两方面。保护规划方法研究中,大部分学者结合风貌区地方规划实践开展研究,其中又可分为上海[2-4]、武汉[5]、南京[6]、广州[7]等城市的个案研究,以及地方风貌区的分类比较研究[8-10]。还有部分学者从价值评价[11]、空间句法[12]、大数据支持[13]等角度,对风貌区的保护规划新方法进行了探索。风貌区规划管理的相关研究还为数不多,且多集中于上海、广州等少数城市。如周俭对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与建筑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规划基本原则、建筑分类方式、特别论证制度以及三个阶段(法律颁布、管理、建筑管理)的风貌区管理方式[14];孙永生通过广州历史风貌区保护的制度障碍分析,提出应确定基于遗产保护体系和地方特色的认定标准,建议建立预先保护、征收前调查和保障产权人和开发主体合法权益的有关机制[7]。较多学者从具体规划保护实践与管理工作为出发点对风貌区的地方保护实践进行了研究,但对多个城市风貌区规划、管理等的实践工作进行对比和总结的相关研究还所见不多。风貌区作为地方性法规概念,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明确设立标准③不同,风貌区在国内尚无统一官方名称和定义,地方划定标准与管理办法也存在差异,因而对多个城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对比和梳理,对于思考风貌区的保护与管理方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风貌区的地方实践发展概述
风貌区的划定与管理可追溯至1999年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概念的提出,而后上海2002年正式公布“历史文化风貌区”定义,同时划定了市中心城区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随后南京、武汉、广州、重庆、哈尔滨等城市也相继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提出“风貌区”保护的相关内容,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进行了拓展。上海2003年开始正式施行《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予以法定化;随后天津(2005年)、南京(2006年)、武汉(2012年)、广州(2014年)等城市都正式出台并施行了风貌区保护相关的地方条例(办法),确立了风貌区的保护地位和方式(图1)。国内主要城市中针对风貌区保护出台专门地方标准(规划编制导则、规定等)的城市还为数不多,武汉出台了相关技术规定,对武汉历史文化风貌区(含本文“风貌区”概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做出了规定;《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中提出了广州历史风貌区(即本文“风貌区”)的保护规划内容规定;重庆市也开展了《重庆市传统风貌区规划设计导则》的编写工作,但截至2018年12月仍未正式出台。
城市设计在旧城风貌改造中的作用
摘要:当今社会,现代城市化的建设速度飞快,旧城风貌改造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城市建设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些关于城市建设的文章从多角度为旧城风貌改造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些文章阐述了旧城风貌改造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总结了下城市设计在旧城风貌改造中的运用原则,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城市设计在旧城风貌改造中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旧城风貌改造运用
1城市设计含义
城市设计利于深化城市规划,利于打造环境宜人、功能适用的城市。关于城市设计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专家对于城市设计的理解和界定也不一样,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提到了空间环境,空间环境是一个三维的含义,是城市中的实体、空间有机结合的产物,这二者组成的大环境有着显性的特征,很容易被人们感知到。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城市的设计一定要和经济的建设发展相关联,要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通过优化城市的整体形象来加大招商力度、引发购物热潮、吸引人才就业。城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是振兴城市经济,同时,也有助于管控城市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趋向和谐,保留城市的特色,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现在,城市设计关注的环境除了包含最基本的美化城市的含义之外,这几年也逐渐深入到城市的其他层面诸如物质层面,虽然这一效果不能短时间地展现出来,但是这一出发点,将使得我们的思维得以拓展。
2城市设计在旧城风貌改造中的重要性
一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代谢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得城市功能不断改进、提升。城市从成立开始,旧城风貌改造就伴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它可以看成城市的一种自我调节功能,是城市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经济、社会在不断地进展,旧城中的设施慢慢老化,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旧城结构设计不合理、功能太集中,当出现人口过于集中、居住资源过于紧张、环境污染太严重等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求工业企业远离市区,同时人们的居住需求也在向外扩散,旧城的功能落伍需要重新为其配置必须的交通、基础设施、商业圈,通过这样来提升城区的综合功能。旧城风貌改造的设计和整个城市的功能息息相关,设计和功能分别可以看做是形式和内容,内容主导形式,形式服务内容,旧城风貌改造的完美,便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很显然,在旧城风貌改造过程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深究济南泉城特色风貌带特色营造
摘要:泉城特色风貌带是一条最能体现济南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城市景观带。然而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风貌带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本文通过对风貌带特色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风貌带特色营造的定位,重点对风貌带特色营造进行研究。
关键词:泉城特色风貌带;特色;营造;探索
泉城特色风貌带位于济南中部,南至千佛山一带,北至黄河,西至顺河高架路和生产路,东至历山路。在风貌带中云集了山、泉、湖、河、城等最能体现济南风貌的特色元素;同时,泉水文化等地域文化更为风貌带增添了文化气息。然而,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风貌带的特色越来越模糊,有的甚至消失。因此,如何在泉城特色风貌带内对特色进行营造,使泉城特色风貌带恢复在人们记忆中的“泉城意象”,是我们在泉城特色风貌带特色营造研究中着力探讨的问题。
1.泉城特色风貌带概况
1.1风貌带发展的历史沿革
济南古城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历下古城、齐州州城和济南府城三个阶段。整个古城南依群山,北面黄河,城中汇集了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大明湖等名胜,形成了山、泉、湖、河、城的城市模式。同时在空间序列上依次展开,构成了千佛山到黄河之间一条极富特色的城市风貌带。
建筑材料与城市风貌的关系
城市风貌规划,实质上是一项相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所牵扯到内容较多。虽然其中的每一个城市的风貌会由于空间政策、发展阶段、演进历史以及地域环境等等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均无法有效的预防建筑材料对于该城市风貌的功能,特别是城市建筑主体的住宅建筑,良好的表皮设计,最终的效果十分显著。建筑表皮设计,是建筑风貌与城市风格之中的关键步骤,对于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建筑材料的种类与特点
在选择建筑功能材料的时候,也会影响到整个建筑风貌。如今,相对较为传统的建筑材料,主要涵盖:涂料、玻璃、金属材料、建筑陶瓷、石材以及木材等等。科学化的选择建筑功能材料,可以将具备自身特色的建筑风貌展现出来。(1)木材:该类材料会直接性的给人一种舒适、亲切的感觉,其主要就是自身的弹性与韧性高,纹理独特,可以塑造出来自然的感觉,诸多欧洲国家,为了将自身独有的建筑风貌与自然风格展现出来,可以在建筑之中诸多的运用经过加工与性能改良的木材。其中最为显著的代表就是汉诺威世博会大屋顶。(2)石材:花岗岩则是石材之中的代表,其自身色彩缤纷,坚硬的质地可以将豪华的特征展现出来,其可以被运作高档面材,被很好的运用在写字楼和酒店的建筑之中,所呈现的出来的是庄严、肃穆的气质与建筑风貌。(3)建筑陶瓷:马赛克等等陶瓷类型的锦砖与外墙面砖等等类型的材料。该类材料有着相对坚硬的质地,可以运用加工,来构建出来不一的纹理,可以便于将立面主体展现出来。比如:将诸多明度色彩度,但是强调的是色调统一的来进行搭配,基本上与自然材料的感觉与建筑风貌展现出来。(4)金属材料:硬度相对较高的材料,光泽鲜亮、质地匀称,值得注意的就是可以被加工成为各类材料。由于加工技术在不断进步的形势之下,外观与色彩可以灵活的予以改变,可以将建筑主体自身的特性展现出来,所以得到了极为宽泛的运用。在近些年来,经常性的以立面材料的形势运用在不锈钢、铝塑熨台板以及铝合金建材板等等,均可以将属于这个时代的特征与建筑风貌体现出来。(5)玻璃:玻璃幕墙经常的会给人一种动感十足、丰富层次的印象,基本上都是来自映射城市空间、环境氛围以及天空的变幻多端的特征展现出来。假使再配合运用不同的灯光,可以将梦幻般的感觉打造出来。玻璃目前已经逐步的发展成为影响城市景观的关键因素,由于其被大量的运用在建筑采光与维护构件之中,已经逐步的发展成为建筑风貌与城市风貌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筑风貌、城市风貌的相关概念
2.1建筑风貌。建筑风貌则是整个城市风貌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塑造城市特色最为直观的环节,建筑风貌是将建筑物理属性(材料、颜色、高度、形态等)和社会人文去向的融合在一起,其实质上就是由相对特殊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生活喜欢、审美价值观、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进行决定的,可以充分的将属于整个城市所具备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展现出来。2.2城市风貌。城市风貌,其直接性的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运用风貌来一一鉴赏城市,从而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影响。城市风貌可以将该城市独有的景观与面貌、神态与风采展现出来,体现出属于整个城市气质与性格展现出来,将市民的激昂、礼貌以及文明的进去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相应的可以将该城市的文化科技事业、商业繁荣以及经济实力情况凸显出来。
3建筑材料与城市风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