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融资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02:56: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非正式融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非正式融资

非正式融资的存在与拓展

非正式融资是处于监管当局视线之外的、非正式组织的民间金融活动。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靠正式融资和非正式融资这两轮同时驱动的,由于存在金融压抑,正式融资往往不能满足全部的社会需求,因此非正式融资在经济发展,尤其是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非正式融资一直被忽视、敌视、甚至不恰当地限制。但是,这种未得到监管部门认可的金融活动却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对非正式融资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非正式融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就理论分析而言,首先非正式融资与正式融资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它们是并列的融资格局,并不存在谁更重要或谁不重要的问题。同时,由于两者各自的比较优势。使得其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对象,形成一定程度的分工,因而又具有互补的关系。即使正式融资再发达,也不能取代非正式融资的作用和地位。其次,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形成非正式融资的原因。非正式融资创造信息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资源。因为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系统不能完全掌握其贷放资金的去向、用途等信息,导致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贷风险和道德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银行实行“谨慎信贷”或信贷配给,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如果资本市场又不够完善和发达,那么通过正规渠道就无法满足融资需要,促使这些资金需求者去寻找非正式融资。再次,非正式融资具有和正式融资同样的功能,却在信息、担保和交易成本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许多在正式金融市场上不能作为担保品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在非正式金融市场中能够有效地保证贷款的归还。例如:人际关系、合约等,要么因为政府法令的规定不可以当作担保品,要么由于估价和处置成本较高而不为正式金融机构接纳为担保品。市场参与者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大型企业的巨额融资,更在偏远地区的小额借款,很多都是游离在正式融资的效率边界之外的,所以非正式融资的非正式性有明显的优势。

就我国的现实而言,正式融资的制度缺陷活跃了非正式融资。首先“高门槛”的银行信贷政策是非正式融资产生的基础。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造成县域金融主体缺位。农村信用社由于规模小,难以承担起支付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国家针对部门地区和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加剧了部分领域的融资困难。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日益严格,信贷准入条件不断提高,而广大中、小企业及“三农”经济由于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条件限制,且资金需求又有“急”、“少”、“快”的特点,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转而投向非正式融资。其次,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力度的加大,催生非正式融资的发展。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扩大招商引资数额,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机关部门,甚至直接与职工利益挂钩。职工为完成任务,不惜借用种种关系,为企业四处融资,以融资代引资,结果催生非正式融资的蓬勃发展。再次,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民间资金急于寻找投资渠道。尽管当前银行存款利率处于低位,但由于股票、基金市场风险较大、国债发行量较小,居民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仍十分有限。因此部分富裕居民选择了获利较高的非正式融资。私营企业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贡献,却得不到正式融资的支持,因此非正式融资的存在和发展有其不可忽视的客观必然性。

2我国非正式融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规范,非正式融资必然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查看全文

非正式融资分析论文

1非正式融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就理论分析而言,首先非正式融资与正式融资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它们是并列的融资格局,并不存在谁更重要或谁不重要的问题。同时,由于两者各自的比较优势。使得其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对象,形成一定程度的分工,因而又具有互补的关系。即使正式融资再发达,也不能取代非正式融资的作用和地位。其次,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形成非正式融资的原因。非正式融资创造信息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资源。因为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系统不能完全掌握其贷放资金的去向、用途等信息,导致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贷风险和道德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银行实行“谨慎信贷”或信贷配给,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如果资本市场又不够完善和发达,那么通过正规渠道就无法满足融资需要,促使这些资金需求者去寻找非正式融资。再次,非正式融资具有和正式融资同样的功能,却在信息、担保和交易成本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许多在正式金融市场上不能作为担保品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在非正式金融市场中能够有效地保证贷款的归还。例如:人际关系、合约等,要么因为政府法令的规定不可以当作担保品,要么由于估价和处置成本较高而不为正式金融机构接纳为担保品。市场参与者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大型企业的巨额融资,更在偏远地区的小额借款,很多都是游离在正式融资的效率边界之外的,所以非正式融资的非正式性有明显的优势。

就我国的现实而言,正式融资的制度缺陷活跃了非正式融资。首先“高门槛”的银行信贷政策是非正式融资产生的基础。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造成县域金融主体缺位。农村信用社由于规模小,难以承担起支付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国家针对部门地区和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加剧了部分领域的融资困难。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日益严格,信贷准入条件不断提高,而广大中、小企业及“三农”经济由于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条件限制,且资金需求又有“急”、“少”、“快”的特点,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转而投向非正式融资。其次,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力度的加大,催生非正式融资的发展。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扩大招商引资数额,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机关部门,甚至直接与职工利益挂钩。职工为完成任务,不惜借用种种关系,为企业四处融资,以融资代引资,结果催生非正式融资的蓬勃发展。再次,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民间资金急于寻找投资渠道。尽管当前银行存款利率处于低位,但由于股票、基金市场风险较大、国债发行量较小,居民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仍十分有限。因此部分富裕居民选择了获利较高的非正式融资。私营企业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贡献,却得不到正式融资的支持,因此非正式融资的存在和发展有其不可忽视的客观必然性。

2我国非正式融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规范,非正式融资必然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第一,融资成本过高。中小企业经营体质比较脆弱,而非正式融资的利率高出正式融资体制一倍以上,并且由于担保体系的不健全,担保方面费用很高,由此进一步加大了经营风险。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来看,无论是直接上市还是在经过复杂的运作之后通过买壳或者借壳上市,上市的成本都极为昂贵,致使中小企业无法问津。

查看全文

非正式融资研究论文

1非正式融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就理论分析而言,首先非正式融资与正式融资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它们是并列的融资格局,并不存在谁更重要或谁不重要的问题。同时,由于两者各自的比较优势。使得其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对象,形成一定程度的分工,因而又具有互补的关系。即使正式融资再发达,也不能取代非正式融资的作用和地位。其次,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形成非正式融资的原因。非正式融资创造信息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金融资源。因为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系统不能完全掌握其贷放资金的去向、用途等信息,导致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贷风险和道德风险。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银行实行“谨慎信贷”或信贷配给,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如果资本市场又不够完善和发达,那么通过正规渠道就无法满足融资需要,促使这些资金需求者去寻找非正式融资。再次,非正式融资具有和正式融资同样的功能,却在信息、担保和交易成本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许多在正式金融市场上不能作为担保品的物质和非物质形态在非正式金融市场中能够有效地保证贷款的归还。例如:人际关系、合约等,要么因为政府法令的规定不可以当作担保品,要么由于估价和处置成本较高而不为正式金融机构接纳为担保品。市场参与者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大型企业的巨额融资,更在偏远地区的小额借款,很多都是游离在正式融资的效率边界之外的,所以非正式融资的非正式性有明显的优势。

就我国的现实而言,正式融资的制度缺陷活跃了非正式融资。首先“高门槛”的银行信贷政策是非正式融资产生的基础。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造成县域金融主体缺位。农村信用社由于规模小,难以承担起支付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国家针对部门地区和行业投资过热的现象,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加剧了部分领域的融资困难。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政策日益严格,信贷准入条件不断提高,而广大中、小企业及“三农”经济由于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条件限制,且资金需求又有“急”、“少”、“快”的特点,很难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转而投向非正式融资。其次,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力度的加大,催生非正式融资的发展。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扩大招商引资数额,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机关部门,甚至直接与职工利益挂钩。职工为完成任务,不惜借用种种关系,为企业四处融资,以融资代引资,结果催生非正式融资的蓬勃发展。再次,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民间资金急于寻找投资渠道。尽管当前银行存款利率处于低位,但由于股票、基金市场风险较大、国债发行量较小,居民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仍十分有限。因此部分富裕居民选择了获利较高的非正式融资。私营企业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贡献,却得不到正式融资的支持,因此非正式融资的存在和发展有其不可忽视的客观必然性。

2我国非正式融资存在的问题

由于缺乏规范,非正式融资必然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第一,融资成本过高。中小企业经营体质比较脆弱,而非正式融资的利率高出正式融资体制一倍以上,并且由于担保体系的不健全,担保方面费用很高,由此进一步加大了经营风险。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来看,无论是直接上市还是在经过复杂的运作之后通过买壳或者借壳上市,上市的成本都极为昂贵,致使中小企业无法问津。

查看全文

非正式融资研究论文

一、中国非正式融资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非正式融资活动,指的是处于监管当局视线之外的、非正式组织的民间金融活动。本文所讨论的非正式融资活动,则仅限于将社会剩余资金直接转移到企业家手中、用于从事生产性投资的投融资过程。

非正式融资活动近年来十分发达。这种未得到监管部门认可的金融活动之所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资金需求。正因为非正式融资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是专门为民营经济服务、填补资金供求市场空白的,这种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一)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和面临的融资困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2001年,中国大陆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已达2433万户,私营企业近203万户,民私营企业共创产值19637亿元,占当年GDP比重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744亿元,占全年消费品零售额的47%,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42万人,占当年下岗职工就业比重的63%。从业人员共计7474万人,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31%强。这组数字表明,民营经济早已摆脱了“补充”地位,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尽管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得十分迅速,然而一直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难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解决。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思维惯性和正式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资金市场,都未能为民营企业留出足够的融资空间。据典型调查,约有80%的企业认为融资难是它们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90%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是完全靠自筹来解决创业资金的。在民营企业的融资构成(上市公司除外)中,自有资金约占65%;民间借贷及商业信用占25%左右;向银行贷款仅占10%,在正式资本市场融资则几乎为零。

查看全文

非正式金融渠道的企业融资研究论文

摘要: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宏观的金融环境决定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获得资金困难,因此中小企业对非正规金融行为有较大需求。相对于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许多优势,但其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发挥优势,防范负面效应,更好的服务于中小企业是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因此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借助非正规金融途径缓解融资困境的现象。非正规金融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资金,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

一、非正规金融的界定

非正规金融(又称为民间金融)指的是在国家的金融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之外且不受政府金融监管当局直接控制和监管的金融活动,属于体制外金融。非正规金融包括那些分散、无组织地发生在各种非金融企业之间、企业或民间组织与居民之间以及居民相互之间的各种资金借贷活动,如民间借贷、商业信用、天使投资等。非正规金融交易区域狭小,信息搜寻、甄别以及监督贷款投向的成本较小,违约率比正规金融部门低,其游离于金融监管部门的视线之外,也游离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以外,不受法定体系的约束。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最大的区别在于交易是否处于政府的监管之下。

二、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优势分析

查看全文

农村非正式金融原因分析管理论文

摘要:当代,非正式金融对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决定了其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证明了非正式金融内生于经济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被正式金融的发展所取代,它的存在也有利于农村金融业的市场化发展,但需要采取措施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农村;非正式金融;正式金融;发展前景

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农村非正式金融。农村非正式金融,是指处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监管之外,不受法律法规认可和规范的发生在农村地区的零星、分散的金融,是相对于正式金融而言的。2004年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非正式金融市场融资趋于活跃。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民来自民间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是来自正式金融市场的四倍。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福建、广东地区,民间借贷十分活跃。鉴于非正式金融的比较优势,对于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健康完善的有利作用,央行于近年已认识到非正式金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和政策扶持。央行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一改往日对民间金融的抑制政策,对其作出合理的评价:“民间融资具有一定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减轻了中小民营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转移和分散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一、非正式金融产生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1.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是非正式金融根植的土壤

在西方契约社会中,经济主体之间按照一定的制度、法律、规范办事,便于人们之间的交易范围扩大到陌生人群体之间。而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人们更依赖于彼此熟悉信赖的熟人关系网。这表现在信贷行为上,必然是先寻求人情信贷,其次才是官方信贷。缘于大家相互知根知底,在地缘范围内农户是非常讲信誉的,发生互相欺骗的概率极低。有一项调查显示非正式金融履约率保持在80%以上。信誉的出现是因为人们谋求长远利益而愿意放弃眼前利益的结果。如果只有一次交易,不论对方选择诚信还是欺骗,农户的最优选择都是欺骗。一次性博弈的当事人是没有建立其信用的激励的。因此这点可以解释当交易主体扩展到陌生人层次,或者说农户与正式金融之间的交易,原来诚信的农户就会不讲信誉。原因主要是与陌生人的交易在传统农户看来是一次性博弈,而一次性博弈最优的策略就是选择欺骗,从而使自己利益增加。对于一个地域内的农户,由于双方交易不止一次,而是重复博弈,农户如果在第一次交易就选择欺骗,就等于自断后路。乡土社会有着天然的信息优势,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次违约就会造成在未来达成交易的概率极低,欺骗的成本极高。他会因为欺骗给家族声誉抹黑,承受舆论打击、暴力和群体惩罚。

查看全文

转型经济融资决策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宪法等基础性法规决定了融资制度中产权变革的有限性;非正式规则的缓慢变化决定了融资制度的实施机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真正建立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宪法属于制度环境中至关重要的基本制度规定、在融资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仅仅改变其相关的正式规则还不能实现成功的变迁、中国融资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改革资源配置效率低的制度安排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摘要:近年中国融资制度变革呈现出速度加快、领域扩大和程度加深的趋势,市场化的融资制度似乎快要建立,但是必需清醒地认识到还有许多问题成为融资制度进一步变革的障碍。融资制度变革的困难和惰性导致其变革的长期性。

论文关键词:融资制度;产权变革;制度创新

对处于战略机遇期和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自由化或者市场化取向的融资制度改革是必须的,这已成为一种共识。近年来相关实践也在进行:以国有银行改革为重心的融资制度变革向产权变革、利益分配等深层次纵深领域拓展,融资制度变迁的模式由政府主导向越来越尊重市场理性选择转变,融资制度变革的速度也前所未有地加快。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深层次问题阻碍了融资制度变革并导致变革的持久性。

一、宪法等基础性法规决定了融资制度中产权变革的有限性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宪法属于制度环境中至关重要的基本制度规定。宪法为制度安排规定了选择空间并影响着制度变迁的进程和方式。有效的所有权制度是有效组织成立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中国,宪法规定国家是国有资产的唯一所有权主体,国家并非以一个自愿性契约为基础,而是一种以行政权为基础的强制性关系。

查看全文

绿色产业集群融资问题探究

非正式制度安排下非正规金融的经济效应分析

从非正式制度角度来说,社会资本中的信用机制,即非正规金融,是产业集群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最重要的融资制度安排。以陕西省为例。近些年来,在陕西省政府的政策号召和支持下,陕南三市经济发展走上了定位明确、路线清晰、态势良好的轨道,在引导绿色产业集群发展上步伐加快,优势明显,但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陕南经济基础依然薄弱。以农为主的经济结构,使得陕南的金融资源供给不足、效率低下。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以下分支机构以后,陕南中小企业从正规筹资渠道的融资更是雪上加霜。(一)障碍分析政策障碍。集群发展初期,各企业基本都处于创业期,规模小、实力差,根本无法满足正规金融制度下对借款企业的抵押担保要求。然而,非正式制度下的融资行为因其不稳定性极易被政府视为非法融资而予以取缔,对于急需要发展的集群企业而言,正规金融资源无法获得,非正规金融资源又易违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集群中各企业筹资的渠道,阻碍了集群的发展。资源障碍。陕南地处西北,相较于能源丰富的陕北和工业集中的关中来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0年,陕南三市的GDP总量只占到全省的10%多一点,城乡居民收入占全省平均水平的74%左右。可以说陕南的金融资源极其匮乏,再加上金融资源在追求效益的过程中又不断向经济效益好的城市集中。这样,非正规金融体系资金匮乏、稳定性弱,严重制约了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速度。环境障碍。由于经济欠发达,导致陕南环境不佳,制度环境的改善缺乏动力,信用环境的优化缺乏基础,技术环境的进步缺乏支持。这就使得有还钱意愿却无还钱能力的情况时有发生。信息平台不畅通,信用体系建设缓慢,从而导致交易成本增高,借款者不堪重负,又筹资无门。制度障碍。由于非正规金融是基于特定的“缘”的作用,其封闭性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非正规金融的另一特点是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所受的监管很少,这样会造成货币政策的实施低效甚至无效。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直接导致非正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有效竞争不足,市场手段、价格机制难以执行。(二)优势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用非正式制度资源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极大地减少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下,借贷双方互相熟知,并保持着频繁的接触,这就减少了事前的信息收集、事中的监督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规避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提高贷款的效率和还款质量。此外,由于集群的集聚作用,企业之间保持着特定方式的联系,这种社会联系起到了隐性担保的作用,一旦借款方违约,这种联系立即中断,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同固定的违约收益相比,得不偿失。非正规金融的优势还体现在其灵活性,包括抵押担保品的选择、还款方式、时间等诸多方面。

非正式制度安排下绿色产业集群发展融资的策略分析

基于目前陕南绿色产业集群发展在资金筹集上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应该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在集群发展中的正面效应,引导非正规金融支持陕南绿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一)结合契约私人执行机制和民间资本运作机理,建立民营银行民间资本运作作为一种金融活动,也要通过一系列的契约来完成的,但不同的是,它一般没有正式的、有效的法律协议或关系凭证,具有很大不稳定性,因此,无法完全依赖公开的执行机制,其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私人执行机制。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而且,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依然没有摆脱法理高于人情的现实境遇。我国的法制建设道路依然漫长而艰辛,我们的执法成本依然是居高不下。因此,基于法律的公开执行方式成本较高、执行难度较大。然而,这种基于声誉的私人执行机制并非没有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主体间多边重复博弈关系。我国晋商的“利以义制”文化,北非的马格里布商人联合会,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村八分”等,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私人执行机制的高效性。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往往聚集在特定的区域内,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有很强的关联性,且比较稳定。它们往往根植于当地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制度和空间背景中。如果交易成员的一方出现违约,集群内的成员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对破坏这种信任关系的人或行为进行惩罚。这样,基于声誉的契约私人执行机制在集群内有效地实行,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人的违约风险,促进非正规金融对集群发展的推动。民营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控股,并采用市场化机制来经营的银行。现阶段,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可以有效地降低国有银行高度垄断的局面,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民营银行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我国金融业的竞争程度,促使银行提升服务质量。它既能提供集群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还能抑制地下金融活动的生存空间,稳定金融秩序。但是,在发展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上一定要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防止特权集团介入、内部人控制以及关联企业贷款事件的发生。(二)创新担保机制,建立高效的集群联保模式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难以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品,而银行对担保公司的资质审查又相当严格,这样,即使企业获得了担保;也未必能获得银行的授信。目前,担保公司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仍不规范。因此,应创新担保机制,借助集群效应,采用“抱团取暖”的方式,建立集群联保模式。集群联保可以分成横向的和纵向的。横向的指同类型企业之间形成融资担保合作联盟,纵向是指上下游企业之间利用产业链的关系建立融资合作联盟。集群联保模式具有监督对方行为并缓解道德风险的经济学意义。经济学家Ghatak认为,集群联保模式的共同责任设计能够利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自动匹配组成联保小组,缓解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息不充分状况,解决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高监督成本、控制约束等阻碍中小企业贷款的基本问题。结合陕南绿色产业发展的实际,各企业应进一步优化联保制度,健全最终偿还机制,规范联保成员的信用行为,破解担保难题。集群联保模式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成立所谓的联保组织或联保服务中心。集群内各企业不再直接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而只是向联保服务中心缴纳会费。在企业遇到资金困难时,向联保服务中心提交自身的融资需求,由联保服务中心负责拟定融资方案,联系合适的金融机构或直接参与到资本市场中以满足企业需要。2007年,中国建设银行浙江分行与阿里巴巴合作,迈出了我国互助联保的第一步,并取得成功。此后,中国工商银行山东分行、东营分行也作了大胆尝试,为我国集群联保融资模式的大力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发挥集群效应,规范供应链融资渠道集群内的企业之间所带有的联动效应可以使他们之间形成上下游的供应链关系。供应链融资解决了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通过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以降低供应链条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供应链融资服务不同于传统的银行融资产品,其创新点是抓住大型优质企业稳定的供应链,围绕供应链上下游经营规范、资信良好、有稳定销售渠道和回款资金来源的企业进行产品设计,以集群中的大型核心企业为中心,选择资质良好的上下游企业作为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这种业务既突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评级授信要求,也无须另行提供抵押质押担保,切实解决了产业集群融资难的问题。供应链融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处于统一供应链上的集群企业之间也可利用其自身优势,开展物流融资。其运作的基本原理是:生产经营企业先以其采购的原材料或产成品作为质押物或担保品存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并据此获得协作银行的贷款,然后在其后续生产经营过程中或质押产品销售过程中分阶段还款,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质押物品的保管、价值评估、去向监管、信用担保等服务。集群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通过物流金融实现利益均衡,使得中小企业通过物流金融突破资金缺口,盘活资金流,从而实现融资。

本文作者:牛艳梅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查看全文

民间金融界定分析论文

一、界定“民间金融”应该考虑的问题

讨论民间金融,首先厘清概念。一般来说,对于正式金融体系之外的金融活动,人们都会把它称作为“地下金融”、黑市金融、非正规金融或“草根金融”等,把它看做是一种要取缔的东西,但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它是必然要走过的一种二元金融结构。因此,在本文看来,这些所谓的民间金融,它相对于有组织的金融体系来说,是政府金融管制、金融压抑外一种民间自发形成的融资关系。对“民间金融”这样的理解,这就使得我们把它当作一个中性东西,没有正式与非正式、正规与非正规之分,更不是一谈到民间金融就坚决予以否认的问题,因此要界定民间金融就要考虑如下几点。

1.从事民间金融活动的机构或组织是否已经在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如浙江省曾有三家私人钱庄领取营业执照,但因金融监管部门认为非法而被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虽然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甚至被乡村政府直接控制,但没有得到当时的监管机构——中央银行的认可,处于不合法地位,最后被作为非法金融组织取缔了。

2.民间金融活动是否为非官方性质的。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融资活动的参与者是非官方的,即借贷行为是个人或非国有制企业在之间发生的;(2)资金的来源是非官方的,民间融资活动所有的资金都来源于居民个人或私人企业;(3)从事资金融通的组织机构的所有者是民营的而非国有的;(4)资金的运作是民营而非国营的,即民间金融应该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营金融,它也涉及到所有制概念和经营机制。

3.民间金融活动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目前就民间金融按其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二是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融资会;三是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如私人钱庄、典当行、基金会等。也有学者把民间金融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临时的无组织融资的民间借贷为第一阶段;有组织、专业化的民营金融是第二阶段。

4.民间金融的正式与非正式性。许多文献文章认为民间金融是非正式(非正规)的,而官方金融才是正式(正规)的,本文认为采用中国人惯有的意识来分辩民间金融的“根正苗红”问题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因为民间金融活动的重要性是十分明显的,所以,政府必须反思对民间融资活动的政策,建立一个规范民间融资活动的秩序框架,而不是简单地禁止。公民有正当的需求,政府的制度供给就应该面向公民的正当需求,禁止民间融资活动在此意义上是与公民需求和偏好背道而驰的。此外,民间融资活动基于民俗、传统、文化,如果政府认为只要有它所一手创设的正式制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话,那就是哈耶克所批责的“理性的狂妄”。

查看全文

民间金融的界定研究论文

一、界定“民间金融”应该考虑的问题

讨论民间金融,首先厘清概念。一般来说,对于正式金融体系之外的金融活动,人们都会把它称作为“地下金融”、黑市金融、非正规金融或“草根金融”等,把它看做是一种要取缔的东西,但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它是必然要走过的一种二元金融结构。因此,在本文看来,这些所谓的民间金融,它相对于有组织的金融体系来说,是政府金融管制、金融压抑外一种民间自发形成的融资关系。对“民间金融”这样的理解,这就使得我们把它当作一个中性东西,没有正式与非正式、正规与非正规之分,更不是一谈到民间金融就坚决予以否认的问题,因此要界定民间金融就要考虑如下几点。

1.从事民间金融活动的机构或组织是否已经在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如浙江省曾有三家私人钱庄领取营业执照,但因金融监管部门认为非法而被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虽然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甚至被乡村政府直接控制,但没有得到当时的监管机构——中央银行的认可,处于不合法地位,最后被作为非法金融组织取缔了。

2.民间金融活动是否为非官方性质的。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融资活动的参与者是非官方的,即借贷行为是个人或非国有制企业在之间发生的;(2)资金的来源是非官方的,民间融资活动所有的资金都来源于居民个人或私人企业;(3)从事资金融通的组织机构的所有者是民营的而非国有的;(4)资金的运作是民营而非国营的,即民间金融应该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营金融,它也涉及到所有制概念和经营机制。

3.民间金融活动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目前就民间金融按其组织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二是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融资会;三是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如私人钱庄、典当行、基金会等。也有学者把民间金融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临时的无组织融资的民间借贷为第一阶段;有组织、专业化的民营金融是第二阶段。

4.民间金融的正式与非正式性。许多文献文章认为民间金融是非正式(非正规)的,而官方金融才是正式(正规)的,本文认为采用中国人惯有的意识来分辩民间金融的“根正苗红”问题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因为民间金融活动的重要性是十分明显的,所以,政府必须反思对民间融资活动的政策,建立一个规范民间融资活动的秩序框架,而不是简单地禁止。公民有正当的需求,政府的制度供给就应该面向公民的正当需求,禁止民间融资活动在此意义上是与公民需求和偏好背道而驰的。此外,民间融资活动基于民俗、传统、文化,如果政府认为只要有它所一手创设的正式制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话,那就是哈耶克所批责的“理性的狂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