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扣除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02:23: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费用扣除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费用扣除制度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论文

摘要: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已有25年之久,近年来随着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超速增长,引发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系列讨论,如税制模式的选择、费用扣除问题、税率的设计以及征管手段等问题,我国立法部门也正在加紧拟定、审议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本文主要从费用扣除角度,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谈个人所得税制的完善。

关键词:扣除范围;指数化;联合申报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我国从1980年起开征个人所得税,至今已有25年,这二十多年我国经济结构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居民收入无论是绝对数值还是相对差距都发生了迅猛的变化。我国现行所得税法自1994年起施行以来,收入逐年增长,到2001年已经发展为我国工商税制中第四大税种。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1737亿元,其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职能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税制模式的选择、费用扣除问题、税率的设计以及征管手段等,迫切需要进行调整。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

2005年1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3号)规定,纳税人自2006年1月1日起就其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1600元/月的减除费用标准,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调整费用扣除水平可以缓解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但仅仅调高工资薪金的免征额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所得税的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缺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费用扣除方式,调整费用扣除范围,从而加强个人所得税在组织收入和调节分配等方面的功能。

一、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现状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的是分项定额扣除与定率扣除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税人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进行扣除。其中,对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允许从每月的收入中扣除费用800元。2006年1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扣除费用是每月1600元,对在我国境内没有住所而取得来源于我国境内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或者在我国境内有住所而有来源于我国境外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可以附加扣除费用3200元;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可以扣除的费用为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扣除费用为每月800元;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扣除费用实行定额和定率相结合的扣除方法,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扣除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含4000元)以上的,定率扣除20%;财产转让所得的扣除费用为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利息、股息、红利、偶然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以每次取得收入为计税所得。

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论文

摘要: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已有25年之久,近年来随着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超速增长,引发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系列讨论,如税制模式的选择、费用扣除问题、税率的设计以及征管手段等问题,我国立法部门也正在加紧拟定、审议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本文主要从费用扣除角度,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谈个人所得税制的完善。

关键词:扣除范围;指数化;联合申报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我国从1980年起开征个人所得税,至今已有25年,这二十多年我国经济结构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居民收入无论是绝对数值还是相对差距都发生了迅猛的变化。我国现行所得税法自1994年起施行以来,收入逐年增长,到2001年已经发展为我国工商税制中第四大税种。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1737亿元,其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职能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税制模式的选择、费用扣除问题、税率的设计以及征管手段等,迫切需要进行调整。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

2005年1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3号)规定,纳税人自2006年1月1日起就其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1600元/月的减除费用标准,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调整费用扣除水平可以缓解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但仅仅调高工资薪金的免征额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所得税的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缺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费用扣除方式,调整费用扣除范围,从而加强个人所得税在组织收入和调节分配等方面的功能。

一、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现状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的是分项定额扣除与定率扣除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纳税人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进行扣除。其中,对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允许从每月的收入中扣除费用800元。2006年1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扣除费用是每月1600元,对在我国境内没有住所而取得来源于我国境内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或者在我国境内有住所而有来源于我国境外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可以附加扣除费用3200元;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可以扣除的费用为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扣除费用为每月800元;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扣除费用实行定额和定率相结合的扣除方法,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扣除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含4000元)以上的,定率扣除20%;财产转让所得的扣除费用为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利息、股息、红利、偶然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以每次取得收入为计税所得。

查看全文

扣除视角浅谈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论文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现状;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建议;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配套措施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采用的是分项定额扣除与定率扣除法相结合的方法、费用扣除范围过窄,不能很好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费用扣除缺乏灵活性,造成不同的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平衡、费用扣除内外有别,也不利于公平纳税、分项扣除费用,造成税款流失,增加征管难度、增加费用扣除范围、实行费用扣除指数化调整、增加联合申报方式,公平税收负担、统一费用扣除标准、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抓好申报纳税,强化代扣代缴、大力推行信息化和源泉课征相结合的办法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已有25年之久,近年来随着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超速增长,引发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系列讨论,如税制模式的选择、费用扣除问题、税率的设计以及征管手段等问题,我国立法部门也正在加紧拟定、审议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本文主要从费用扣除角度,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谈个人所得税制的完善。

关键词:扣除范围;指数化;联合申报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我国从1980年起开征个人所得税,至今已有25年,这二十多年我国经济结构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居民收入无论是绝对数值还是相对差距都发生了迅猛的变化。我国现行所得税法自1994年起施行以来,收入逐年增长,到2001年已经发展为我国工商税制中第四大税种。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1737亿元,其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职能日益突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税制模式的选择、费用扣除问题、税率的设计以及征管手段等,迫切需要进行调整。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

2005年1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3号)规定,纳税人自2006年1月1日起就其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1600元/月的减除费用标准,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调整费用扣除水平可以缓解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但仅仅调高工资薪金的免征额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所得税的在调节收入分配上的缺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费用扣除方式,调整费用扣除范围,从而加强个人所得税在组织收入和调节分配等方面的功能。

一、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现状

查看全文

美国不设统一的起征点

每年4月15日是美国人申报上一年度个人所得税的最后截止日期,据美国国内收入局(IRS)估计,今年将有1.83亿美国人申报2004年度的个人所得税。那么,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如何设计的?今年美国人申报联邦个税是怎么计算的呢?

两套个人所得税系统并存

美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可以说是两套系

统并存,除了常规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系统外,还有一套针对高收入纳税人的特殊税制系统,即“可选择最低限度税”(AMT)。纳税人申报个人所得税时,要按常规系统和AMT分别计算出全年应纳税额,然后取二者中的大者作为其当年实际需要申报缴纳的应纳税额,若AMT应纳税额大,则需按AMT缴纳个人所得税。

AMT制度始行于1969年,当年美国有155名调整后的总收入超过20万美元(相当于2004年的120万美元)的巨富利用税法漏洞,没有缴纳一分钱的税款,美国国会由此出台了AMT制度,以使这部分人纳税。AMT的计税方法为:常规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税收优惠项目、个人和赡养人口扣除、标准扣除与分项扣除二者中的大者三项之和是可选择最低限度税应税所得,现行AMT制度实行两级累进税率,即26%和28%。由于AMT制度设计的缺陷及其扣除额不按物价指数逐年调整,使AMT制度已偏离了专门针对巨富征税的初衷,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也需按AMT缴税。去年美国有4%的纳税人按AMT缴税,据估计到2010年将有20%的纳税人需按此缴税。由于AMT制度的复杂怪异,极有可能在美国新一轮税改中被废除。

不设统一的起征点

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制度思考

人是一切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以人为本是一切制度设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个人所得税制度作为直接以个体的人为纳税主体的制度更应当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尊重人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处理纳税人之间的公平问题。

从整体制度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对不同种类的所得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同样是依靠自己劳动赚取的报酬,但税收待遇不同。例如,一个月薪2000元的工人由于工资、薪金所得尚未超过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因此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一个没有工作、靠打散工赚取劳务报酬的下岗工人在取得2000元劳务报酬时,则需要缴纳240元的个人所得税。这显然对条件优越者施加了较轻的税收负担,而对处境艰难者施加了较重的税收负担。

我国个人所得税几乎全部依靠代扣代缴制度来征收,也就是说向个人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由于税务机关对单位的控制力度较大,而对个人几乎没有控制,因此凡是由单位支付的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状况就比较好。而凡是由个人向个人支付的款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状况就比较差。由于工薪阶层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工资,而税务机关对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控制得比较严,因此工薪阶层偷逃税款的可能性非常小。但那些收入主要来自劳务报酬的人,由于大部分劳务报酬都是现金支付,而且税务机关对支付劳务报酬的监管远小于对支付工资的监管力度,依法足额纳税的比例非常小。这样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工薪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实际税负的巨大差异。

根据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相关规定,对于工资、薪金所得,不管男人、女人,不管青年、中年、老年,一律扣除2000元,对于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稿酬等,无论纳税人付出多少劳动,一律扣除800元或者20%。靠流血流汗每月挣2000元劳务报酬的苦力与每月收取2000元房租的人的扣除标准是一样的。这种“一刀切”的制度没有考虑人的差异,是不合理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仅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扣除个人的生计费用,至于这个人的其他家庭成员的生计费用并不在税法考虑的范围之内。一个典型的7口之家(一对夫妻赡养4位老人、养育一个孩子)可能只有一个人在外工作,一家人都要靠这一个人吃饭,但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扣除生计费用时,没有考虑其余六个人的生计费用。

为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我国个人所得税法需要进行重大改革。一是改分类所得税制为综合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不考虑所得的性质与来源,将所得都视为同一种性质的所得予以征税,适用的税率和扣除标准都是相同的,从而避免对取得不同种类所得的纳税人实行差别待遇。二是改定额和定率扣除为个别扣除。综合所得税制下的扣除不是“一刀切”的定额或者定率扣除,而是根据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分别扣除不同的费用,也就是个别扣除,每个人扣除的数额都是不同的。在综合所得税制下,是以个人还是以家庭为纳税单位,由纳税人自由选择。纳税人的扣除费用由基本生活费和其他特别支出扣除费用组成。基本生活费可以保持目前的每月2000元水平或者适当降低。以家庭人数确定具体的扣除数额,如标准的7口之家每月扣除14000元,而没有老人赡养的3口之家每月扣除6000元。纳税人其他合理的、必要的开支只要有合法的凭据都应当作为特别支出予以扣除,如医疗费、托儿费、学费、健身费、交通费、通信费、房贷利息、公益捐赠等。

查看全文

个税扣除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简称个税扣除)与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个税扣除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基于税收的公平原则,哪些费用应该扣除;二是哪些费用在现有条件下可进行多少程度的扣除,这需要考虑当时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承受能力、税收征管能力等因素;三是分项扣除标准的确立,这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与社会政策的匹配问题,如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等。国外对个税扣除有各具特色的规定,其中有些做法还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国外的个税扣除制度

1.美国。美国的个税扣除分两部分:一是宽免额。对每个纳税人及其抚养的家属都给予了个人宽免额,每人每年的宽免额都相同,但每年均有所调整。另外,美国的个税扣除对纳税人的生计问题考虑得比较周到,在宽免额中考虑了家庭总收入、抚养未成年子女、赡养老人等,切实把量能纳税的原则贯彻到每个规范和制度中去。二是扣除。扣除分为标准扣除和分项扣除,纳税人可视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标准扣除是对纳税人规定一个标准扣除额;分项扣除即把某些支出项目累加起来一并扣除,包括医疗费用、家庭住房抵押贷款利息、偶然损失、慈善捐赠、某些税款及其他杂项费用。此外,美国的个税扣除还实行税收指数化,即根据物价指数或通货膨胀的幅度等对宽免额或扣除标准额进行略微调整。

2.英国。英国的个税扣除包括费用扣除和生计费扣除。费用扣除是指扣除与取得的收入有关的一些费用支出,这些费用必须是为了完成经营活动而支出的,如差旅费、广告费、教师购买书籍支出等。生计费扣除主要包括单身个人扣除、已婚夫妇扣除、妻子勤劳扣除、单身及夫妇老年人扣除、额外人口扣除、寡妇丧居扣除、赡养亲属扣除、管家扣除、儿女服侍扣除及盲人扣除。具体扣除额依每年的通货膨胀率而不断调整。

3.日本。日本的个税扣除完善地考虑到了从人文关怀到社会公益发展的各种扣除:首先,它把过去三年中发生的纯损失或杂损失的金额转入扣除的范围,以免增加纳税人的额外负担。其次,它按性质的不同分为人的扣除、额外负担的扣除、医疗扣除、保险费扣除、社会公益事业的扣除。第三,始终贯彻量能负担原则。比如对人的扣除,考虑到了个人所得中供维持本人或其家庭最低生活限度的那一部分。

4.德国。德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规定,个人的总收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盈利型收入,包括农林业、工商业和自由职业盈利型收入,是指从事这类职业所获的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的净利润部分。另一类为结余型收入,由工资薪金、资本盈利、租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组成。总收入扣除各种支出后才成为征税基数,这些支出包括:子女的抚养费及培训费、老年生活费、亲属赡养费(父母无收入或低收入者)、家政服务费(如请保姆)、上年亏损额和意外负担额等。另外,对利息税也有免税额,起征点为:单身1551欧元,夫妻3101欧元。

查看全文

浅析薪金涉税问题思考

【论文关键词】工资薪金劳动力价值费用扣除标准标准工资扣除

【论文摘要】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不能课及社会产品价值的C和V的部分。由于劳动者获取的净剩余部分也是企业所得的一部分,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对工资薪金支出全部按照实际工资数扣除是不合理的。为解决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之间的这一矛盾,本文认为采用标准工资薪金扣除办法更符合税收理论和发挥税收调节收入这一经济职能的要求。

对劳动者个人而言,工资薪金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获得的劳动报酬;对企业而言,工资薪金是指企业为了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相关的支出。通常情况下,把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劳动者的收入称为工资,而将从事管理活动的劳动者的收入称为薪金。如果说,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不能课及社会产品价值的C和V的部分仍然是我国制定税收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那么,在我国税收框架结构中,有待于澄清的工资薪金涉税的问题最少有三个:一是针对工资薪金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是否符合税收原则,现代社会的工资薪金与劳动力价值的含义有何差异;二是如果说现代社会的工资薪金中可能包含了剩余产品的价值是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理论依据,那么如何确定费用扣除标准才符合我国课税原则的要求;三是如果说现代社会的工资薪金中可能包含了剩余产品的价值,那么在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的全额扣除时是否符合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社会工资薪金的经济含义及其可能包含的价值构成

判断对工资薪金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是否符合税收原则;是否会降低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是否会影响到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简单持续,简便的方式是考察现代社会的工资薪金是否仍然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如果分析的结果能够证明,现代社会的工资薪金是劳动者将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过程中获得的劳动报酬,不仅包括了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可能包含了创造价值中的净剩余部分,那么针对工资薪金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不仅不会影响社会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而且还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如果分析的结果相反,那么就难以从契约性国家理论中发现对工资薪金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合理性依据。这就是说,判断针对工资薪金征收个人收入所得税是否正当的标志,在于分析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决定的分配制度中工资薪金是否可能包含了创造价值中的净剩余部分。

(一)劳动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劳动者对劳动报酬要求的不同

查看全文

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综述

摘要:公平原则是各国税制建立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公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将可以充分发挥其调节收入公平分配的独特功能。然而,由于在税制模式、税率结构、费用扣除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缺陷,导致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公平缺失非常严重。因此,必须对个人所得税制进行全面性改革,即通过转变税制模式、科学设计税率结构、合理规定费用扣除标准和完善税收征管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其公平性,以有效发挥其调节功能,实现社会公平目标。

关键词:税收公平;个人所得税;分类税制模式;混合税制模式;调节功能;公平分配

一、引言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然而,由于转型期的一些制度不完善,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自2000年起就已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已达到0.47。从最高与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看,我国最高收入10%人群与最低收入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至2007年的23倍。当前,如果我国不尽快遏制贫富悬殊和分配不公加剧的势头,则可能会危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因此,必须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公平分配的独特功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目标。

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发挥程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税制本身的公平性。所谓税收公平,是指国家征税要使各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一般说,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横向公平。即纳税能力相同者应缴纳相同的税。二是税收纵向公平。即纳税能力不相同者应缴纳不同的税。税收公平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平等竞争和收入公平分配,而且也是保证税收制度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所以,长期以来,公平原则已成为各国税制建立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现行个人所得税在税制模式、税率结构、费用扣除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其本身公平缺失非常严重,根本无法承担起遏制贫富差距扩大和公平收入分配的重任。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所言:“个税没有体现公平,只是增加政府收人”。因此,依据税收公平原则,对个人所得税制进行全面改革,将是势在必行。

二、相关文献

查看全文

科研经费管理探讨

科技项目管理通常是指管理所有与科技项目有关的工作,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科技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地利用企业各种科技资源,更快地促进科技项目的实现。科技项目是一种科技和创新相结合的活动,对于项目的成本需求、进程时间和项目质量都是很难把握的,所以说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很复杂、难以控制、综合性很强的工程。目前随着国际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家自主研发创新的主体,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目前尽可能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科技项目的开发成本,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从而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

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科技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国家对于企业的科技项目投资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机制。尽管近几年国家对于企业的科技项目投资在逐年增加,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但还是跟不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科技经费的使用还是很分散,对于科技项目的建设还是不够专注。(二)科技经费管理缺乏制度。目前的科技经费管理缺少相应的制度,许多企业在科技经费上的管理还不够成熟,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各部门在科技经费管理方面缺乏沟通,没有制度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各部门不能相互协调,共同找出管理计划的不足之处,这就导致企业的科技经费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不够成熟,不能体现出管理之后的效果。(三)科技经费分配不合理。政府的科技经费投入不平均,尤其对于竞争力强的企业投资较多,这样不利于其他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各个企业的公平竞争。同时也会造成管理出现漏洞,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也不利于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

(一)加强企业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企业应该认识到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能够将科研经费用在合适的地方,目光放长远,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管理的作用,努力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主动接受政府监督、管理。(二)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明确企业科研部门负责人以及科研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的管理,两个部门要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监督科研项目的进度。财务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以及会计核算,科研部门监督和指导科研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合同书上的规定正确地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应主动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按照相关规定办好科研项目的各种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三)重视科研经费的预算。科研经费的预算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经费预算能够帮助企业申请到科研项目,同时也能加快科研项目的进程,简化科研经费的管理。所以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绝不能马虎。在进行科研项目申请时,项目负责人要在财务部门的帮助下对科研项目进行经费预算,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明确性。项目申请成功后,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配合,根据项目的经费预算向政府部门申请科研经费,并监督经费的使用,一旦发现经费使用不合理立即叫停改正,尽可能保证经费的使用效率。(四)加强科研经费转拨的管理。企业必须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严格控制科研经费转拨的行为。所有需要转拨的科研经费必须由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商议决定。申请科研经费转拨的申请人必须向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提高相关材料和合同,说明经费转拨的理由。(五)加强科研结余经费的管理。企业对于科研项目结束后的结余经费也要规范化。科研项目结束后,如果由剩余经费,应该由财务部门记录成结余经费,明确记录项目的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日后的用途。(六)建立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考核制度。要建立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考核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估,以此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含义及政策简析

查看全文

新企业所得税变化与完整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我国税收制度也不断进行调整。目前我国税制体系采用的是双主体复合税制的模式,即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辅之以其他税种的税制体系。1994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的税制改革,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税制。但1994年的税制改革只是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上还没有形成,因此1994年的税制改革还具有比较明显的过渡时期的色彩。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即新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税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变化

新企业所得税与原制度相比,在纳税人、纳税义务、税率、扣除、资产的税务处理、境外所得税抵免、税收优惠等方面均有突出的变化。

1.纳税人的重新界定。

原企业所得税制度规定,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而新企业所得税制度采用法人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对企业设立的不具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实行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纳税义务的新解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