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02:09: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非英语专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非英语专业

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摘要:初步分析了中职学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体会,阐述了改进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旨在探索中职学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促进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学校;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改进策略

英语是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然而一直以来,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口语水平无法满足临床护理需要。鉴于此,笔者初步分析了中职学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体会,阐述了改进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旨在探索中职学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促进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中职学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随着近几年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多数优秀初中毕业生升入了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无法招到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的英语成绩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给中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2.教材内容陈旧。大部分中职学校英语教材着重强调对初中英语知识的巩固和加强,学习内容陈旧,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这也是导致教学效果差的原因之一。3.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由于受教师能力的限制,中职学校英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跟不上时展,达不到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4.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英国语言学家杰斯柏森曾指出:“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英语课程的课时有限,语言环境的匮乏使学生缺乏习得语言所必须获得的输入,因而造成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

二、改进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查看全文

小议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论文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也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们理应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及其课堂教学反馈说明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使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增加的文化间的交流要求涉外人员不仅具各娴熟的外语语言知识,还要熟悉对象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及日常禁忌。因此,跨文化交际己成为对外交往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交往的成败,甚至会导致民族间的误解或隔阂。过去人们一贯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外语专业的学生的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是中外交流的桥梁。然而,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直接参与涉外活动的频率大大增加,本文主要就跨文化交际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用进行探讨。

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2004)。尽管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外语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1951年发展至今,跨文化交际己有近60年的历史了。如今,跨文化交际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科学体系,正逐渐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学科。在国外,跨文化交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现在己有多所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这一课程。然而,在我国,虽然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并不十分广泛。在我国,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开设对象主要集中在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而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甚少,然而毕业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直接接触不同国家人士的机会却在与日俱增,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外语专业毕业生。因此,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当前教育工作者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查看全文

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探究

摘要:该文以PACTE翻译能力模式为理论依据,并从该模式下的5个子能力出发,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对井冈山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尝试提出一套新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双语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课外知识,丰富学生文化内涵;提高学生使用翻译工具的能力;加强学生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实践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能力;子能力;PACTE模式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外语人才、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翻译能力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热点。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解析,不但对翻译教学、翻译测试具有重要意义,对翻译课程设置、翻译教学评估、翻译人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理论回顾

西方早期对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的研究结论比较单一,学者大多从译者的双语或语篇能力出发,强调双语的转换和译文的生成能力。Wilss和Toury等学者从双语视角对翻译能力进行了研究,认为翻译能力衍生于双语能力。Wilss指出双语能力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共同构成翻译能力的基础。Toury也认为双语者拥有“天生的翻译能力,翻译天性与双语能力是共存的”。21世纪以后,研究者不断完善对翻译能力的界定,认为翻译能力包含但不仅仅限于双语能力,翻译能力是由一系列相关联的子能力构成的。Nubert主张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并强调转换能力对其他几项能力的统一协调作用。国内学者胡珍铭和王湘玲(2018)从元认知视角解读了翻译能力的实质,刘宓庆则认为翻译能力包括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文化辨析和表现能力、审美判断和表现能力、双语转换和表达能力、逻辑分析和校正能力。

2PACTE翻译能力模式

查看全文

大学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论文

摘要:主要探讨了图式理论理论在大学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两个角度分析了图式差异给二语写作带来的问题,阐述了扩充和丰富学生写作图式的方法。

关键词:图式理论;内容图式;文体图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1图式理论简介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图式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

近些年,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被广泛应用到语言输入性的阅读教学和听力教学中特别是二语阅读过程。

2图式论与大学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

查看全文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需求状况分析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大,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英语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应更加注重通识教育,使学生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能够适应不同工作、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适应时展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大学生;英语需求

新文科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必将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深化、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成了刻不容缓的课题。随着入学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为此在访谈、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大一两个学期修完大学英语之际,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超过500分的学生提供了诸如通用英语课程(EGP)、语言技能课程、文化通识课程、通用学术英语课程(EGAP)和专业英语(ESP)等多元化课程。国内学术界分歧最大的莫过于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中的定位问题,虽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宏观上对此进行了整体的布局,但是并没有从理论上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国家中长期(2010—2020)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的任务是“培养大批拥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并且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事务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具体要求是国家层面对大学生外语能力的期望。由教育部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其次要提高他们直接用英语进行科研的能力。那么,落实到地方院校,应该如何进行具体操作,目前学术界的观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蔡基刚为代表,认为学术英语应逐步取代通用英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通用英语的教师都是英美文学专业出身,因此这些教师从自身利益出发培养学生,并没有把学生的需求,诸如用英语进行本专业文献阅读、撰写论文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学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第二类以王守仁为代表,认为学术英语只可能在一小部分顶尖的高校内贯彻通行,大学英语的改革和发展方向终将是通用英语[1]。第三类以文秋芳为代表,认为大学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可以并行不悖、相互促进[2]。

一、不同地域大学英语教学

对于蔡基刚的观点,笔者认为他只调研了上海部分高校,并没有涵盖中西部高校的实际情况,基于实际教学观察,即使985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依然参差不齐,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高,内陆地区的学生稍显逊色。其中,山东、河南、四川等省份学生英语成绩相对较好;还有一些省份如山西等,高考时不考听力,这些学生入高校后,面对全英授课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蔡基刚的说法即用学术英语逐步取代通用英语是不切合实际的。通用英语应该是高中英语和专业英语间的一个阶梯,是高中英语的必要延伸。据调研,“上海市高校2012届新生的平均词汇量达到3421个”[3],这是发达地区的统计,全国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享受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除了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接触过外教,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学生词汇量也不会超过3300个[4]。这不足以支撑学生开展专业领域内独立的科研,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专业论文,甚至专业领域的英文讲座都很难听懂。因此,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学生需要继续学习基础英语以强化自己的英语知识。章振邦谈过专业英语和普通英语的关系:他认为普通英语是专业英语的基础,专业英语如果不建立在普通英语之上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5]。掌握普通英语是精通专业英语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我们提倡专业英语重要性的时候绝不能忽视普通英语的学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人文情怀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阅读并不是文科生的专属,理科生也需要扩大阅读面,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大学英语是学科交叉的重要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向学生拓展西方文学、文化,甚至包括中国的典籍英译。中国学生学习外语不是为了介绍西方文化,而是把东方的文化向世界传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思辨能力,帮助他们打开看世界的窗户,名人轶事、异国风情、宗教文化、诗歌戏剧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中国的大学也可以学习欧美名校教师自备讲义。学生在大学不仅要学习基础英语扩大视野,还要学习语文、音乐等课程,一个人的气质是通过优秀的素材长期熏陶出来的。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们大都沦为考试机器。作为教师有必要把他们成长时漏掉的诸如唐诗、宋词等中国古典文化补全。欧美的大学,每次课后会给学生一个书单,让学生去读相关的参考文献。我们要教授学生对课本中作者的某个观点进行质疑并陈述原因[6],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是批判性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建立在大量经典阅读基础之上。批判性思维能力适合任何学科的科学研究,为以后用英语进行专业文献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如何从海量的书库里择取好书就需要体现大学英语教师存在的价值,教师博览群书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去引导学生。综上,首先,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比中西部地区英语学习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由此,学生的英语水平因地区差异而不同,不能把对发达地区的语言规划迁移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其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之所以费时低效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客观方面,国家没有积极的政策导向,教材内容陈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方面,学生习惯了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摒弃被动学习模式,需要一个过程。

二、课程设置

查看全文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课程设计探讨

摘要:应用型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之后,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但往往欠缺实际翻译能力,无法达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因此,有必要开设以培养翻译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应用翻译课程。文章首先分析了翻译能力的构成分项,然后从翻译理论基础、翻译实践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论述了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应用翻译课程设计思路。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应用翻译;翻译能力;课程设计

1概述

自中国政府提设“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贸上的往来日益频繁,在科技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开放的中国需要迎接来自五洲四海的合作伙伴。在这一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致力于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本科生。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的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作为通识类必修课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尽管授课内容包括了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但是相对于一直较受重视的英语读写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实际上翻译教学可分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两种类型。早在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翻译学家让•德利尔就指出“教学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某种语言或在高水平中运用这种语言和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体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没有自身的目的;翻译教学的目的是要出翻译自身的成果,是为了学习在特定场合下传递具体内容时的语言的运用”(德利尔,1988:24-26)。国内学者也认为两者是不同性质的教学类型。刘和平认为教学翻译不是以交际为目的,而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翻译教学则是在学生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训练翻译技能(刘和平,2000:42)。张美芳认为前者的目的是巩固和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后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张美芳,2001:39)。正是由于缺少系统地翻译技能训练,许多本科生虽然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但仍然不具备翻译意识,也欠缺实际翻译能力,无法达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因此,笔者认为要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有必要在本科高年级阶段结合专业背景开设应用翻译课程。应用翻译区别于文学翻译,包括了“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方梦之,2004:126)。本文将从翻译理论基础、翻译实践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应用翻译课程设计。

2翻译能力的构成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翻译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交际能力。一些国外研究者认为翻译能力包括了译者进行翻译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Bell,1991;PACTE,2000;转引自马会娟,2013:41-42)。德国莱比锡大学AlbrechtNeubert教授主张学生在接受专门的翻译课程训练后应具备的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与转换能力。语言能力表现在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的掌握和使用上,包括对两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Neubert特别强调,对于专门用途语言,译者需要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如术语、惯用句法等。文本能力指译者应熟悉各种语域的规范,能够敏锐观察不同文本的特点差异,能翻译科技、法律或文学等不同领域的文本。学科能力与文本能力关联,指译者所掌握的百科知识以及专业知识。Neubert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至少应知道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文化能力指译者能够辨析不同类型文本在文化层面上的差异,从而成为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接受者之间的文化中介者。转换能力指译者进行源语与目的语文本之间的转换时能采取的翻译策略,是上述四项能力最终以译文形式呈现给目的语读者的前提条件,是译者服务能力的体现(Neubert,2000:6-10)。在上述翻译能力分项基础之上,国内学者文军还补充了自我评估能力这一分项,认为是“可以帮助翻译者翻译出得体译文的反馈机制”(文军,2005:70)。通过上述对翻译能力构成的分析,可以了解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语言能力只是诸多翻译能力分项中的一项。因此,对于已具备一定语言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大学高年级本科生所开设的应用翻译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应用翻译相关理论,熟悉翻译过程,学会进行文本分析,掌握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懂得使用翻译工具,并且形成自我评估的机制,从而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

查看全文

非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计探讨

摘要:应用型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之后,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但往往欠缺实际翻译能力,无法达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因此,有必要开设以培养翻译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应用翻译课程。文章首先分析了翻译能力的构成分项,然后从翻译理论基础、翻译实践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论述了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应用翻译课程设计思路。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应用翻译;翻译能力;课程设计

1概述

自中国政府提设“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贸上的往来日益频繁,在科技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开放的中国需要迎接来自五洲四海的合作伙伴。在这一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致力于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本科生。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的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作为通识类必修课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尽管授课内容包括了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但是相对于一直较受重视的英语读写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实际上翻译教学可分为“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两种类型。早在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翻译学家让•德利尔就指出“教学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某种语言或在高水平中运用这种语言和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体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没有自身的目的;翻译教学的目的是要出翻译自身的成果,是为了学习在特定场合下传递具体内容时的语言的运用”(德利尔,1988:24-26)。国内学者也认为两者是不同性质的教学类型。刘和平认为教学翻译不是以交际为目的,而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翻译教学则是在学生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训练翻译技能(刘和平,2000:42)。张美芳认为前者的目的是巩固和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后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张美芳,2001:39)。正是由于缺少系统地翻译技能训练,许多本科生虽然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但仍然不具备翻译意识,也欠缺实际翻译能力,无法达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因此,笔者认为要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有必要在本科高年级阶段结合专业背景开设应用翻译课程。应用翻译区别于文学翻译,包括了“文学及纯理论文本以外的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方梦之,2004:126)。本文将从翻译理论基础、翻译实践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的应用翻译课程设计。

2翻译能力的构成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翻译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交际能力。一些国外研究者认为翻译能力包括了译者进行翻译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Bell,1991;PACTE,2000;转引自马会娟,2013:41-42)。德国莱比锡大学AlbrechtNeubert教授主张学生在接受专门的翻译课程训练后应具备的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与转换能力。语言能力表现在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的掌握和使用上,包括对两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Neubert特别强调,对于专门用途语言,译者需要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如术语、惯用句法等。文本能力指译者应熟悉各种语域的规范,能够敏锐观察不同文本的特点差异,能翻译科技、法律或文学等不同领域的文本。学科能力与文本能力关联,指译者所掌握的百科知识以及专业知识。Neubert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至少应知道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文化能力指译者能够辨析不同类型文本在文化层面上的差异,从而成为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接受者之间的文化中介者。转换能力指译者进行源语与目的语文本之间的转换时能采取的翻译策略,是上述四项能力最终以译文形式呈现给目的语读者的前提条件,是译者服务能力的体现(Neubert,2000:6-10)。在上述翻译能力分项基础之上,国内学者文军还补充了自我评估能力这一分项,认为是“可以帮助翻译者翻译出得体译文的反馈机制”(文军,2005:70)。通过上述对翻译能力构成的分析,可以了解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语言能力只是诸多翻译能力分项中的一项。因此,对于已具备一定语言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大学高年级本科生所开设的应用翻译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应用翻译相关理论,熟悉翻译过程,学会进行文本分析,掌握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懂得使用翻译工具,并且形成自我评估的机制,从而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

查看全文

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英语的学习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各界教育工作的重视。无论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英语成了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之后同样需要继续英语的学习。但是,这一类学生的英语基础不牢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再加上高职院校在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英语课程和教材的选取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实用性,使得高职英语教育者们感觉在教学上存在很大的挫败感。针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引发了教育者们对教授这类学生的教学方式的一系列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

1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已经和世界广泛接轨。因此,自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学习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市场中,英语的继续学习也是各个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英语的重要性几乎每个人都十分清楚,但是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起来却非常困难。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屡屡有挫败感。那么,针对这些英语基础极其薄弱的非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该如何改进教学方式,采用哪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使用何种教学资源等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教育者们的不断思考。本文针对以上一系列的问题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几点想法,供同行们探讨。

2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2.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导致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查看全文

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学习焦虑研究

[摘要]文章运用5份量表对421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课堂、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焦虑进行多维度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被试总体处于中等焦虑水平,课堂焦虑程度最高,且显著性地高于阅读和写作焦虑;写作焦虑程度最低,且显著性地低于课堂、口语和听力焦虑;性别仅与口语焦虑中的负面评价焦虑因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为缓解英语学习焦虑,建议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入行业英语教学,使用合作学习方法,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学习焦虑;性别;对策

焦虑是影响语言发展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焦虑逐渐成为国内外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Horwitz等[2]首次提出“外语焦虑”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学习者因外语学习过程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与课堂外语学习相关、独特而复杂的自我意识、信念、情感和行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紧张不安的焦虑情绪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有相当的消极影响。我国外语焦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3]58,纵观近十年国内外语焦虑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焦虑本体研究、多理论视角研究、焦虑应用研究、相关性研究、影响因素探析以及实验教学研究六个方面[3]59,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在校本科生,对高职院校学习者的关注还比较少[3]59。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问卷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学习课堂焦虑及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焦虑进行多维度调查,比较不同性别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焦虑各维度上的差异,以期通过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提出降低学习者英语学习焦虑的教学策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被试为来自同一所高职院校8个混合编班(生源来自高考和高中自主招生)的非英语专业学习者,涉及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等工科专业和会计、电子商务等文科专业,其中男生264名,女生157名。

查看全文

思维导图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思维导图(mindmap)为写作思维工具,将其运用于大学写作教学课堂,通过调查和成绩比较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思维导图对学生的写作态度转变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写作;认知态度;情感态度

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环节,而构思和逻辑又是写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构思不仅是一种思想能力,更是一种方法。掌握英语写作构思的方法对英语写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构思至关重要。构思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构思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积累充实、丰富的写作素材。构思来源于作者积累、储存下来的与写作有关的各类信息或素材。写作素材、信息的积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要经历长时间的提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闻强记于构思和写作不无助益。传统的写作方法是基于在一般应试写作的框架结构和模板例句上进行背诵和整合。这样的写作方法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无形的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慢慢厌倦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目前,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积极写作态度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为主要研究方式,探索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态度和成绩的变化。

1思维导图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的作用

写作的过程伴随心理活动,实际上,写作过程即心理过程,写作与心理活动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解析英语写作的心理机制,实质上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英语写作的本质属性,了解学生写作的内在生成过程,进而为写作教学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很多心理学家关注并重视写作心理过程,提出了写作的效果与作者的情感、动机和认知态度是密切相关的。而构思不仅是一种思想能力,更是一种方法。掌握英语写作构思的方法,对于英语写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构思会影响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思维导图(mindmap)是由著名的教育学家东尼•博发明的思维工具。它强调运用大脑的结构原理整理思维过程,被广泛运用于商业会议和中小学教育中。而大学英语写作课程,面临着很多的困难。第一,教学环境。写作教学过程需要一定的课时量和学生讨论的空间,必要时还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帮助学生整合思维和逻辑。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互动环节限制了思维导图模式教学的开展。第二,焦点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贴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或者雅思考试的写作考试趋势,而且必须是切合大学生实际或者与当前社会发展相符的话题。如何有效整合这些焦点问题应引起广泛重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填鸭,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开阔思维广度和深度。学生在头脑风暴后(brainstorm),可以积极主动地联系相关联的主题,提高学习效率。

2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