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01:48: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肺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肺叶切除术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肺叶切除的效果及技巧。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2006年12月小切口肺叶切除8例病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8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是介于传统后外侧切口及胸腔镜之间的一种亚微创手术,对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及美容、手术效果有很好的体现。
关键词:小切口;肺叶切除;技巧
中图分类号:R6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7-062-0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单满足于治病的疗效,同时对美容也有所追求,故微创手术逐渐成为外科手术发展的主要方向。1999年6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腋下小切口进行肺叶切除共8例,临床及美容效果均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肺叶切除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治论述
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发生率约5%,死亡率44%~93%[1]。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已在全球广泛开展,但尚无术后急性PE的资料。我科在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行肺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115例,术后发生急性PE13例,发生率较低,且低危比例高。为此,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PE发生时间、部位、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防治措施,以提高诊断意识和治疗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共13例,其中男6例,女7例;平均年龄62.3(42~73)岁;身高体重指数(BMI)平均23.8(17.7~29.7)kg/m2。合并高血压病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下肢静脉曲张1例;既往有手术史3例。术前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11例,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例,均未见异常。手术方式:左肺上叶切除术6例,左肺下叶切除术3例;右肺下叶切除术2例,右肺上叶切除术2例。从麻醉开始至恢复时间平均246(170~330)min,ICU停留时间平均1.7(1~6)d,胸腔引流管置留时间平均4.7(1~9)d,肿瘤直径1~3.8cm。术后病理检查:腺癌10例,鳞癌3例。病理分期(TNM):IA期7例,IB期4例,ⅡA期1例,ⅢA期1例。术后有10例患者应用止血药物1次,有2例于术后第1d即给予速碧林抗凝预防治疗。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1.2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包括晕厥、休克1例,气促、胸闷11例,心悸1例,出现症状平均时间为术后7(2~14)d,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时间平均2.2(1~8)d。全部患者均经胸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确诊。确诊前化验D-二聚体11例,平均4117(1582~7204)μg/L。确诊后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7例,2例出现右心室增大、三尖瓣反流、右心室壁运动减弱征象。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例,8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肌间静脉血栓4例、腓静脉血栓3例、胫后静脉血栓2例、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曲张并血栓1例。13例按照Wells评分[2]均为中高度PE的可能性;按照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治疗指南[3]危险分层为,高危1例,中危1例,低危11例。
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患者的术中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5年5月接受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患者23例,其中男20例,女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1.2岁;手术时间274.5min。其中右肺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术16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中上叶1例,右肺中下叶1例,左肺上叶3例,左肺下叶1例。术后病理:鳞癌15例,腺癌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TNM分期:T1N0M01例,T2N0M011例,T2N1M05例,T2N2M02例,T3N0M03例,T3N2M01例。淋巴结清扫数目537枚,平均23.35枚。其中转移淋巴结28枚,占总淋巴结总数的5.2%。
1.2手术方法
患者行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连接腔镜镜头、冷光源、高频电刀、超声刀,手术切口有3个,分别为镜孔、主操作孔、次操作孔。进入胸腔探查后,电刀切断下肺韧带,清扫隆突下淋巴结;然后游离静脉、动脉并用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分别切断,根据肿瘤侵犯位置切除支气管,并做袖式缝合,最后清扫纵膈淋巴结。温盐水冲洗胸腔,放置胸腔引流管,关胸。
1.3护理方法
肺叶切除术护理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支气管扩张;手术配合
[论文摘要]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由于支气管壁及其周围肺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所造成的一根或多根支气管异常性、永久性扩张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病程长,痛苦大,生活质量极度下降,手术切除病肺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患者肺功能差,胸腔粘连严重,手术创面大,出血量多,手术难度相对复杂。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但要熟悉疾病的特点,还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术,从而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我院2004年6月~2007年9月对1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手术顺利,为患者解除了病痛。通过术前访视和术中精心配合,使患者以稳定的心态安全度过了手术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6月~2007年9月,共对1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33~55岁;支气管扩张病史4~15年;平均手术时间2.0~3.5h;术中平均出血量200~1500ml。
2手术方式
静脉镇痛及呼吸功能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为避免肺病手术本身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本组均选择ASAI~II,单一肺叶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静脉镇痛:男19例,女11例,年龄15~67岁,平均(40.08±26.89)岁,体重(46.2±16.3)kg;手术种类为左肺肺叶切除16例,右肺叶切除14例。对照组为硬膜外镇痛,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17~67岁,平均(40.74±21.34)岁,体重(45.3±15.6)kg;手术种类为左肺肺叶切除17例,右肺叶切除13例。两组麻醉方法、术中用药、手术时间基本一样,具有可比性,术中及术后均留置尿管。
1.2镇痛方法:观察组:1%曲马多+1.5μg/ml芬太尼;对照组: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kg[1];为防止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镇痛泵中均加2.5mg氟哌利多。均在手术结束前1h给首剂之后接镇痛泵,术后镇痛持续约48h。
1.3观察内容:①镇痛效果:使用0~10cm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尺,分别记录术后24、48h静息和咳嗽疼痛评分。术前1d教会患者评分尺使用。②肺功能:测试术前及术后1d、2d坐位时FVC、FEV1、PEF,取三次测量值的最大值并记录并将术后值换算为术前值的百分比。术前一日教会患者肺功能仪的使用,测定术前及术后1d、2d动脉血气,抽取动脉血标本前停止吸氧30min。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d、2d坐位呼吸频率。③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呼吸频率<1次/分或PaCO2>50mmHg)、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降低超过术前值20%以上)、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镇静程度。④肺部合并症(肺部感染、肺不张)、手术后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团体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肺部疾病治疗临床研究
目前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已成为胸外科主要手术方法之一,其微创和临床优势已成为共识[1]。传统VATS为3~4个切口,也作为临床应用的“金标准”,但其在胸部某些疾病的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国外有作者曾对气胸等行单操作孔VATS,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且已将其手术方式应用于肺癌肺叶切除术[3-4]。结合我院特点,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单操作孔VATS治疗肺部疾病158例,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单操作孔VATS治疗肺部疾病的手术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共158例,男117例,女41例;平均年龄40.67(15~83)岁。CT显示肺部病灶为肺部块影、结节、空洞、肺大泡(均>1cm)、囊肿等;病灶位于右侧胸腔104例,左侧胸腔48例,双侧胸腔6例(肺大泡4例、结节2例)。术前明确诊断为良性67例,肺癌3例,其余患者为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全部病种包括:气胸及肺大泡67例、肺炎性假瘤23例、肺错构瘤1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3例、肺结核球44例、肺癌8例,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1.2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卧位,胸腔镜镜孔位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根据病变部位(在第3、4、5肋间,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另作1个约2~3cm切口作为操作孔,纯屏幕操作,采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完成楔形切除。双侧同期手术时先行右侧,重新摆放体位再行左侧。术中胸膜腔闭锁、粘连严重及出血者均在第9肋间增加一个切口,应用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的手术切口[5]。本组共行病变局部切除151例,单肺叶切除7例,双侧胸腔同期肺手术6例。局部切除部位:右肺110例,左肺54例。肺叶切除部位:右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2例;左肺下叶3例。术后引流均一次性使用聚氯氟乙烯(PVC)28号引流管,引流管均置于胸顶(图1)。患者术后均在复苏室恢复或在胸外ICU不超过12h,若无禁忌证均回到胸外科病房。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护理论文
【关键词】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cysticadenomatoidmalformationoflung,CCAM)是一种较少见的肺发育异常。由Chin和Tang于1949年作为独特的病理病种首次报道[1]。作者自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20例经病理检查诊断的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0d~12岁,平均1.3岁。病程1d~6个月。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发热13例;呼吸困难4例,漏斗胸、胸痛、无症状体检发现各1例。所有患儿术前均摄X线胸片并行CT扫描检查。10例肺内出现直径约2.5~12cm的气囊腔,部分囊内见分隔及液体,大囊周围常见小囊,10例表现为直径0.3~1.4cm多囊性肿物,各囊腔大小不一,肺纹理模糊不清8例。表现病变呈实变样改变,类似肿块影,病变内透明度增加,中可见不规则细小囊状透光区2例。纵隔移位9例。所有病例均行开胸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术中见所有病变肺叶或肺段体积膨胀。病变均单侧,侵犯左叶8例、右叶12例。其中左上、下叶各4例;右上、下叶各5例、右中及中下叶各1例。III型CCAM临床均表现为渐进性呼吸困难,发病1~5d。
1.2方法
高龄肺癌术后发症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肺癌;手术;并发症
[论文摘要]目的:总结21例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分析老年人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死亡2例,发生呼吸衰竭者9例,心律失常8例,1年生存率为76.6%,3年生存率为38.6%。结论:生理年龄和心肺功能是影响高龄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重要因素,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近年来,原发性肺癌的老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并且越来越趋于高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高龄肺癌的外科治疗引起人们关注。我院2003年6月~2006年5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3例,年龄70~78岁,平均72.8岁。有刺激性干咳14例,体检发现块影4例,咳血或痰中带血9例。胸痛3例,发热3例;17例有10~40年长期吸烟史,14例有20年以上慢性支气管炎,其中8例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史。病程1周~20个月,平均2个月。影像学检查癌肿位于左肺12例,其中,左上叶7例,左下叶5例;右肺9例,其中,右上叶3例,中叶1例,下叶5例。肿瘤直径1~10cm,其中≤3cm4例。病理类型:腺癌7例,鳞癌12例,大细胞肺癌1例,未分化癌1例。
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小细胞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占肺癌总数的15%~20%。临床特点是生长迅速,淋巴和血行转移早。多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我院自1996年至2007年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66例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小细胞肺癌66例,其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20~70岁。
左肺上叶15例,左肺下叶10例,右肺上叶30例,右肺下叶11例。其中手术行肺叶切除40例,全肺切除26例,左全肺切除24例,右全肺切除2例。术前明确病理诊断54例,术前给予化疗45例,放疗6例。按照(UICL)修订的国际TNM分期,Ⅰ期20例,Ⅱ期36例,Ⅲa期10例。中心型47例,周围型19例。66例中54例术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穿刺肺活检及痰脱落细胞等方法明确病理诊断。
小议肺癌合并患者的术后护理
【摘要】目前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隐性梅毒作为无临床症状的梅毒携带者,容易被忽视,可运用血清学实验表现梅毒螺旋体抗体(+)。通过一例肺癌合并隐性梅毒术后护理病例,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胸外科常规术后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达到促进康复,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肺癌隐性梅毒术后护理
全国疫情信息系统报告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梅毒病例报告首次超过淋病,位居性病第一位。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隐性梅毒作为梅毒无症状携带者,是人群中非常重要和危险的传染源[2]。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都具传染性[3]。为防止梅毒医院内交叉感染,我院规定凡是手术、各种创伤性检查的病人,均须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快速血浆梅毒环状卡片试验(RPR)检测。其中就有部分病人在术前确诊为梅毒携带者。现将我科于2010.6月收住1例肺癌合并隐性梅毒病人,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3岁。因CT检查示“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入院。术前常规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体格检查未见生殖器上硬下疳,全身皮肤无梅毒疹表现。慎重期间,再次复查血清学指标仍示梅毒螺旋体抗体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确诊“隐性梅毒”。做好肺癌术前常规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择期手术,行“右上肺叶切除术”。术后病检示:右肺上叶细支气管肺泡癌。术后给予闭式胸腔引流,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青霉素胸腺肽等药物输液治疗。因病情平稳,术后一周拔除引流管,两周后好转出院,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定期复查,防止梅毒复发和为后期化疗做准备。
2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