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5 01:01: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在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学习期间,有幸聆听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先生的讲课,获益匪浅,使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主管“非遗”保护工作的副局长必须要做好研究,提高认识,勤于思考,讲究方法,这样做工作才能抓到点子上。下面结合我市实际,谈一谈当前“非遗”保护需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一、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都展出了大量的实物,所以有人就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保护这些实物,把实物收集来就是做好了“非遗”保护工作。同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人口头传授的,与物质关系不大。二者都有偏颇。所以必须弄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物质介质来保护和传承的,并非全是通过传承人口头传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这些物质介质,更要保护传承人,实施活态保护。今年6月6日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命名了一批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6月9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些都是实施活态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工作中,要注意文化遗产的不单一性,防止单纯文化碎片的保护。注重文化整体性理念,不要人为地把它撕裂开来,单独将其中一部分作为一种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那样,形式上实现了保护,实际上却破坏了文化固有的整体风貌和遗产的价值。
二、原生态和发展的关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持原生态呢,还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呢?这是我们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现代化进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是难以阻挡的,现代的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带来的通俗文化,现代的生活方式不断地改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改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有了机器纺织的价格便宜的棉布,谁还愿意手工纺纱织布?手工生产的粗棉布,除了用来制作工艺品,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用处?在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主流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再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方式。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在保护与发展之间需求一种平衡。既要尽可能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又要适时进行改进和发展,因为原生态是相对的,而且原生态未必就比次生态好。《井陉拉花》等民间舞蹈就是在保留传统特点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才更加熠熠生辉的。
三、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简称非遗),就是保护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修复文化生态、维护文化多样性,以及推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我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我有三点看法。
一是逐步提高对非遗保护与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正确认识保护与传承非遗一项政治任务。
非遗生长于民间,繁荣于社会,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因素,是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所以,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出发,将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方针落到实处。
其次,要正确认识保护与传承非遗对于建设文化连云港的重要意义,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连云港文化一直极具盛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拥有大量非遗资源。因此,建设“文化连云港”,增强文化吸引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就需要政府和全体市民切实增强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绝不能让“非遗”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萎缩和消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漫文化旅游研究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动漫化旅游景点
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成动漫作品,把作品中的非现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画面构筑或者改造包装为景点、景区,让它逼真化、现实化,通过多渠道的传播途径,加速形成客源市场,取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同时,旅游业根据动漫产品的技术特点,把围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旅游区域的现实场所改造成动漫的内容场景;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景点的历史、掌故开发为动漫的内容来源;凭借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将原有景区、民间传说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旅游内容进行包装策划,不仅实现了宣传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景点的目的,又为动漫创作提供了借鉴。
2.创设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文化旅游主题公园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文化旅游景区是一个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展示为特点,以鲜明的动漫形象作为主题公园的形象,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知识性,集文化内涵、生态环境、人文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方式不同,有集中展览式、区域特色式、分类重现式等开发形式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通过不同动漫产品的内容特色加上口口相传、人人关注所奠定的市场份额,借助高科技手段以及产业融合的途径,把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同创意结合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形成“动漫景区”这一崭新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业态,使得多个产业齐头并进地发展。
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购物旅游
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摘要:历经十多年探索和实践,作为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州)、县”四级保护体系的重要底层基石,县域文化馆为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效卓著。成绩之外,县域保护工作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应予冷静审视,并在管理方式、认识导向、地方投入、才智匹配等方面,为县域文化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思路、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对策
我国地理版图广袤、民族文化丰富,文化事项繁多。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散落于我国各地乡村、市镇,分布复杂,数量也极为庞大。作为疆域和行政划分的管理层级,县(区)域以下管辖的便是最基层的乡镇、村落,在全国范围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汇聚整理、传承保护,构建“国家、省、市(州)、县”四级保护体系,县(区)域文化馆承担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对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开展保护工作是其重要的职能职责。以四川省为例,全省目前共有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累计三千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主体保护单位是文化馆的占据八成以上。由此可见,县域一级蕴藏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夯实县域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巩固和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保护体系,县域文化馆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柱作用。在此以作为全国县域文化馆之一的都江堰市文化馆为例,探讨县域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现状问题以及破解困境的解决之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总体回顾
2005年,时值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刚起步,都江堰市文化馆就较成都市其他区县,率先着手启动了所辖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申报工作。2005年至2020年期间,文化馆先后组织开展了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田野走访、普查和挖掘系统工作,共收获十大门类三十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形成含视频、图文、光盘、手稿等普查成果。期间,文化馆组织文艺骨干、专家学者、传承人等撰写出版了关于青城武术、青城洞经古乐、都江堰放水节等重点项目的研究性专业著作,同时对二十多个县级代表性项目进行梳理编撰,形成书籍成果。2011年,依托文化馆馆舍场所空置地,设计、建成当时成都地区第一个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展览厅,对社会免费开放。在传播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文化馆组织传承单位和传承人群体,策划开展或参与了全国、省、市级不同规格、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产品展销、传承培训、国内外交流、研学等活动两百余场。截至2020年,都江堰市文化馆组织挖掘、逐级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共计二十八个,其中入选国家级名录一个、省及级名录五个、市级六个,县级十六个;拥有县级及以上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十八人。除此而外,现有市级、省级传习所、传承基地、体验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特色传承学校十四个(所)。
二、反思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几点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讨
摘要:红色文化文创产品作为近年来文创产品的一个重要类别,体现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为探索研究融合红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应用。以3D打印技术结合非遗“徐行草编”的红色文创产品为例,将基于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设计意义、设计方法等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挖掘两者文化内涵的结合和采用新科技工艺与传统工艺结合的方式呈现产品设计成果,为两者融合的产品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应用实践。
关键词: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产品设计;3D打印
一、基于红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意义
(一)传承红色文化
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指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创意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即其创意来自文化设计的产品。简单来讲文创产品是指具有文化内涵的创新性的产品,其核心是对文化内容进行创新性转化。[3]在我国,文创产业本世纪初才逐渐兴起,但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近十年来,文创已融入到各行各业,成为热门的概念和新兴的行业方向,甚至“万物皆可文创”。红色文创产业是文创产业在红色资源上传承和应用的一个具体类别,伴随着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的契机,迎来了双重发展机遇:一方面是文创产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和沉淀,在产业模式和创新发展上已有成熟的经验和产品模式,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拓展具备了良好的背景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发展,以及建党一百周年、建国七十周年等重要纪念节点和文化强国的大战略,给红色文创产业带来发展机遇。通过设计的手段将红色故事、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等红色文化以产品形式具象化,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红色文化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创作是通过提炼红色文化元素,用设计创作的手段把红色精神物质化提炼,最终以创意产品的实体形象来展示实现,其核心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展示。红色文化文创产品在设计创作构思阶段,就需要考虑产品背后赋予的深厚的内涵及重大意义,其体现的是红色文化元素的表达,即具有“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的红色元素的表达,产品是否能够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体现红色资源的各种形态展示;是否能够传承红色传统,用产品把党和人民的革命奋斗故事表述及传承;是否能够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精神用产品表达,感染产品的使用者和观众。
(二)实现红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重点探究,采取一系列措施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而借由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法律基础。基于此实际背景,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展开分析,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探讨其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之间存在的联系,并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需求提出有效实施保护工作的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进行分析后,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特点,可将其理解为群体或者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所展开的各种表演、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及文化。结合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的理解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范畴涵盖了表演、艺术、口头话语等众多内容,而其中又包含着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社会风俗节庆仪式、关乎宇宙和自然界的知识与实践等。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明确界定为由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相承,并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具体包括舞蹈、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与其有关的手工制作器具的技艺及民俗活动文化空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经过分析之后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非物性。所谓的非物性,经过细化分析可以理解为有效满足全国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和顺应国家精神文明生产发展基本任务的非物质性,其侧重点具体体现为以非物质形态产生的精神领域创新活动与研究成果。第二,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在短期之内便能够形成的,而是要经过几代人或几十代人的发展创造才能形成,也可以是同一时代当中的多个人共同创作所完成的,进而融会持续性的改进与努力,最终达到今天所能看到的状态。第三,民族性。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关键的一种特性就是民族性,它是一个族群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非连续地、缓慢地生成的一种结果。
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当性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理解为人类活动最终形成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就是信息,同时其又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从一定角度来说客体也将决定保护模式,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必须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法律属性来看。通常情况下,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具备无形性和创新性特征,因此同时又可将其界定为人类知识遗产的一类。从艺术品的历史视角来看,古代匠人制作工艺品的技艺一般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现代人针对特定工艺品所掌握的制造工艺技术形成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人通过对古代人的技术和实践进行不断掌握并完善,最后得到的智慧结晶。所以,从民事法律的客观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隶属民事法律中的“物”,需要同时利用物权规定对其进行保护。不过,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无形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人们通过脑力劳动而取得的结果,但是,需要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在著作权保护的客观范围当中,利用著作权规定对其进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联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1)口头传统和表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
1987年,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如今,“网络革命”正在悄无声息地包围我们的日常生活,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使我们跨进了新媒体时代的大门。
一、新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新媒体是数字化技术体系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从定义上来说,各行各界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新媒体”一词最早流行在美国,《online》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Comunicationsforall,byall”,即“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1]。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单一、封闭与延时性,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开放性与即时性等特点,传播面广,受众群体多。在新媒体时代下,每个受众群体不仅仅是单向接受信息,还能承担信息传播与制作者的角色,受益于无线互联网、宽带网络等渠道,使得用户群体可以高效、无障碍地交流沟通[2]。从以往人们的生活空间来看,传统媒体把所有人的角色分立成传播者与接收者,受众者仅承担单一的角色功能,接收到信息后不再进行二次传播或传播空间相对封闭,传播速度慢。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手艺人“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受众人群都是基于血缘及地缘传播,受众面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群体交往空间增大,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原有单点传播变成了多点传播。新媒体的介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日常化、生活化的形式进入民众日常生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我国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关注,2005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出了第一步。2016年10月,文化部确立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着力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建设,并且正式启动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从名录建设向更深层次的实践转化,新媒体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图像、文本的记录,数字化保护逐步走进大众视野。
二、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一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土壤的丧失导致其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以往人丁兴旺的氏族产业,基于血缘的传承脉络逐步因为家庭结构,观念转变趋向地缘、业缘甚至师徒制传承,再到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的现象屡有发生。究其根本,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适合大众群体的日常生活[3],而新媒体的产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常态化的方式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1.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赋予了新的文化基调。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具有更多的趣味性与多元性,它为大众呈现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文本内容,而是从图像、视频、音频等各方面向大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新媒体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开始借助影视进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以微电影及纪录片的形式让人们广为熟知。从2012年开始,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开始盛行,自开播以来热点及关注度一路高歌猛进,收视率达两亿。还有央视出品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及网络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等,均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为题材,受到大众关注度高达1100万。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再只停留在乡土、枯燥、不贴近生活,新媒体的传播形式的多元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不是遥不可及的只停留在博物馆里的展品。另一方面,如果单从技术性角度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片面的,要将其带入一定的情景模式中,为大众还原那个时代的文化场景与文化生态,让更多的受众人群,从历史、文化、社会各个角度,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与演变模式,从而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2.新媒体传播行为的互动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提供了群众基础。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之一就是互动性及开放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上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增强群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微博、贴吧、微信等的兴起,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提供了渠道。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微博为例,从建号至今已有560万关注,每日文化日历为大家科普文物信息及当日历史大事件,逢节气或岁时节日设计壁纸和海报让人们了解节日的由来及习俗。除了与故宫相关的文化资讯外,还以诙谐幽默的话语点评故宫中的一草一物,并定时举办活动,对故宫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问答并抽奖赠送礼品。这样互动性的体验,拉近了大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提高了大众的接受度。大量的转发、点赞和评论都表明了群体积极的参与性,人们在传播行为中除了承担信息交流中的接收者,还承担提供者与者的角色。从原有单向接收,变成单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受众群体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参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扩大其群众认知度与影响力。3.新媒体传播主体的超文本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障了资源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灵活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只以“静态”的方式去记录和保护,更不是光靠语言能够叙述清楚。简单的文字与图像记录并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一方面,难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步骤、技艺特征详细地描绘出来,并且文字、图片记录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磨损与毁坏,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存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非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提供给后人学习,他们常见的状态往往是沉默寡言地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创作,他们所习得的更多的是隐性知识而非显性知识,这部分知识并不能仅仅依靠文字和图片进行记录。新媒体技术的超文本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采集提供了全新的手法[4],运用摄影测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全系扫描等现代技术,将所得信息进行编码与整理,保证其完整性,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共享与利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现途径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问题较多,效果差强人意,急需探寻合适的方式来保护人类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整体论视角下探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文化整体论突出“协调性”保护,强调“本真性”保护,注重“活态性”保护。因此,在保护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政府、社会、项目本身的保护热情和保护资源,协调三方,合力保护;认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在保护过程中不失其内涵而又与现代文化相适应;以动态保护为主,辅以静态保护,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文化整体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当前,韩国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困难重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近况堪忧。回顾相关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个案研究为主,尚未挖掘相关的理论来支撑和指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本文创新性地尝试运用人类文化学中的文化整体论理论,从“整体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相关理论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旨在提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1研究背景与目的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申遗”之争最终以韩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与此同时,这一事件在中国国内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思考,甚至要求国家文化部门上书联合国,正本清源。2013年12月,韩国的“泡菜文化”被收录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翌年,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韩国的申遗之路上,中国总是面对着诸多尴尬和无奈,让许多中国人倍感遗憾和惋惜,认为“泡菜”、“暖炕”等技艺和文化应该属于中国,却屡屡被韩国“捷足先登”。由于中国文化与韩国文化相似度较高,韩国的“申遗”项目往往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韩申遗之争,一方面可以看到韩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而另一方面,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仍然滞后,和许多“申遗”机会失之交臂。但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国家部门还是普通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并试图探寻各种方法来保护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即便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人民对于古老的文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情结。同时,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重要源泉,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许多欧美的文化作品都证明了这一点。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部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根据现有的研究来看,目前,学术界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定义众说纷纭,不尽相同,尚未达成共识。根据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别于传统体育,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具有保护意义的各种体育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表现空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体育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既体现出体育对于育人育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由于其自身的“非物质性”、“地域性”和“历史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度颇大,社会环境的改变、表现形式的流失、传承人员的匮乏,使得不少人类宝贵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亡,濒临灭绝。虽然政府和学术界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从目前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来看,保护过程问题较多,效果差强人意,急需探寻合适的方式来保护人类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
2研究方法
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承载了大量名族记忆和基因,属于国家重点文化资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受到了很大威胁,一些非常珍贵的文化瑰宝,也因此而逐渐消失,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危机。但时至今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生存危机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作为教育界,特别是艺术教育,更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加以重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等艺术教育;保护;互动发展
有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也有一部分人坚持传统的带徒学艺才是民间艺术形式延续的更好方法。但无论哪种方式,要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就势必培养出喜欢传统文化,愿意将终身事业奉献与传统文化的传习者。驾驭本质就是通过学习文化过程,让文化在社会中传递、创新和再生。高等艺术教育也应具备文化传承能力、文化融合能力与文化创造能力,应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传承的路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向高等教育的融合,可以为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承担压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种团体或跟人视为文化遗产的,以表演、实践、表现、知识或技能形式体现的,或各种工具、工艺品、具体物品及文化场所等。其中包含:社会风俗、口头传述、表演艺术、关于自然或宇宙知识和实践、手工艺技术。由人类掌握通过口述或其他方式代代相传,其最大特点就是符合民族独有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民族特有审美习惯和民族个性的完美体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情况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