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23:47: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肺气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哮喘肺气肿并发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可逆性;支气管舒张试验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可逆性情况,为哮喘临床诊治及预后估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RV/TLC(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40%者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并分别计算RV、RV/TLC的改善率。结果25%的患者肺气肿转为正常;60%肺气肿程度转轻;15%改变不明显,总体改善率达85%。结论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可逆性是确切存在的,只是依病情的差异可逆的程度不同,并且它完全不同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所致的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细胞浸润、肥大细胞反应等多种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性反应可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通气障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的、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这些症状可自行缓解[1]。说明炎性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的本质,而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通气障碍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长期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危及患者的生命。2年来我科共接诊哮喘并发肺气肿患者20例,并对其肺气肿的可逆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的哮喘患者,年龄20~61岁,平均40.15岁,男9例,女11例,为了解其气道阻塞的可逆程度申请支气管舒张试验。
1.2仪器美国森迪斯公司生产的“SENSORMEDICS-6200”型全自动人体体积描记仪。
探究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或伴有气道壁破坏、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多为慢支的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慢支、肺气肿和COPD密切相关。当慢支、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为COPD。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气流受限,则不是COPD,把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视为COPD的高危期。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我院收治的5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在48~68岁。均属于气肿型,并且都有咳嗽、咳痰、呼气呻吟的表现。均经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确诊。
1.2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所致,绝大多数由引起慢支的各种因素发展而成,如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过敏、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等均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慢性炎症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管壁的慢性炎症,造成小气道狭窄、扭曲、变形及弹性减退。肺泡过度膨胀、压力升高,导致肺组织和肺泡壁损害,致多个肺泡融合形成肺大泡,最终形成肺气肿。少数患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体内有α1-抗胰蛋白酶(α1-AT)不足,α1-AT是一种弹性蛋白酶抑制因子,缺乏此种酶抑制剂,不能防止肺组织中弹性蛋白酶分解弹力纤维,可诱发肺气肿。其病理类型有:①小叶中央型;②全小叶型;③混合型。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emphysema,COPE)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RF)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成功撤机的最佳时机、方式及护理,提高撤机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4例COPE合并RF的患者运用机械通气的全身情况及呼吸功能的评估,采用过渡撤机和间断撤机两种方式撤机。在撤机前后注意病情观察、呼吸道的护理及心理护理、配合营养支持等护理。结果24例患者全部撤机成功,其中过渡撤机18例,间断撤机6例。结论呼吸机撤机时机和方式的掌握是成功撤机的关键,精心的护理是成功撤机的保障。
[关键词]撤机;机械通气;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emphysema,COPE)是指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和肺气肿、小气道病变,是气流阻塞的主要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处理不及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是一种抢救COPE合并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RF)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会增加肺部感染,呼吸肌力下降,同时还会产生呼吸机依赖。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24例COPE合并RF的患者,均采用了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现将成功撤机的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55~88岁,平均(72±12)岁,均诊断为COPE急性发作合并RF,均采用了呼吸机治疗,所用的呼吸机为美国产的纽邦E500,上机时间为5~28天。
1.2撤机的方法
胸腔镜医治胸部疾病
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10年2月共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217例,现总结其治疗经验。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217例,其中男192例,女25例;平均年龄45.5(16~75)岁。其中自发性气胸37例,自发性血气胸28例,肺部包块18例,纵隔包块8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泡破裂和单侧气胸13例,心包积血4例,胸膜腔感染、反复胸腔积液行粘连分解和胸腔灌洗4例,外伤性血气胸、失血性贫血105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史、体征、胸部X线、胸透或CT检查、血常规生化、病理病原学检测等诊断。217例患者中,行肺大泡切除65例,其中行肺粘连带撕断端止血28例;肺破损修补8例;肺部包块楔形切除术18例;纵隔包块切除6例,其中心包积血行心包开窗引流,取活组织检查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肺大泡破裂行肺大泡切除13例,其中同期行肺减容术7例;胸腔感染、胸外伤致反复胸腔积液,行胸腔粘连分解、胸腔灌洗4例;外伤性血气胸行肺修补和/或止血58例;外伤性血气胸、肋间血管破裂行肋间血管结扎止血47例。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VATS,除常规镜孔和操作孔选定外,可根据胸部CT病灶显示或术中胸腔镜发现,在胸壁任意部位选择镜孔和操作孔,或在胸壁凿孔间变换胸腔镜孔和操作孔。使用电钩、分离钳分离肺部粘连,剥离胸壁包块和纵隔包块。对胸肺束状粘连应用银夹夹闭束状组织后,再用电钩灼断。对肺损伤需延长操作孔切口,用小针细线严密缝合,对肺外带包块、肺大泡(特别是有多个相邻肺大泡者)、肺气肿样变显著需切除肺组织者使用缝合切割器切除。术后均常规行胸腔闭式引流。
2结果
217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39(0.5~2.1)h,手术失血量5~30ml,均不需输血。其中有12例因腔镜操作困难行辅助小切口,手术效果满意。术后胸腔引流管置管时间2~3d,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平均2.8d。行肺部包块、纵隔包块切除,外伤性血气胸、自发性血气胸行手术治疗者均无并发症,伤口愈合好,平均住院时间6.3(5~7)d。7例肺大泡切除同期行肺减容术患者,因肺功能较差,感染存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7(7~11)d。2例纵隔包块经活组织检查为淋巴瘤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肺部包块切除18例中有7例病理检查为腺癌,行肺癌根治术后痊愈出院。心包积血患者术后症状消失,胸腔引流量逐渐减少,病理检查为心包恶性肿瘤,术后3d转上级医院治疗。
老年心力衰竭误诊原因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力衰竭常见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0月老年心力衰竭误诊误治14例临床资料。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10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伴高血压、糖尿病各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瓣膜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结论心衰是一种恶性综合征,及早正确诊治可大幅度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误诊原因
心衰是一种恶性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关于它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详细的论述,但在实际工作中误诊、误治的情况仍较普遍,尤其是一些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的老年人心衰,误诊、误治尤为显著。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0月误诊、误治资料完整的14例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诊断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4例均为2006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我科观察及住院病人。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65~83岁,平均74.4岁。误诊时间长者4年,短者1天。
1.2原发病分类14例中最后确诊治为冠心病者10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各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瓣膜病1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
慢性咳嗽治疗研究论文
【关键词】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用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近年来,虽然诊断措施不断完善,但治疗效果仍不明显,最终导致肺气肿、呼吸衰竭,现就在临床工作中对慢性咳嗽的治疗加以总结,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1慢性咳嗽的治疗
1.1非特异性治疗停止吸烟。对于积液较多的咳嗽病人应以祛痰、排痰治疗为主,慎用主动镇痰药,以防止痰液滞留加重感染。
1.2特异性治疗对于感染引起的咳嗽,予以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因肿瘤引起的解除呼吸道压迫,进行全身式局部放、化疗。
1.3镇咳药物的选择确定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困难或针对病因治疗效果较差时可应用止咳药物、中枢性镇咳药,对所有病因引起的咳嗽都有一定的镇咳作用。其中成瘾性镇咳药有吗啡、可待因等,其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应慎重使用。非成瘾性药多为人工合成药,如咳必清。凡是能抑制咳嗽反射弧中其他环节的止咳药物为外周性止咳药。镇咳药用于干咳无痰者,若有痰者与祛痰药合用。
论烟草包装对职业人群的警示效应
对象与方法
上海市3个辖区选取的4组不同职业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在校大学生、医务人员以及幼儿园家长789人。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3个辖区选取了4组不同职业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在校大学生、医务人员以及幼儿园家长。进城务工人员来自闵行区,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大学生来自复旦大学,包括医学生和非医学生,教育程度全部为本科在读的二、三年级学生;医务人员来自闵行区2家二级医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家长来自复旦大学2所附属幼儿园。问卷上都印有我国内地现行烟包和目前香港、台湾等地采用的烟包彩色的警示图案,包括大陆地区和港台地区各4种警示包装图片。问卷采用自填方式。内容包括:①目前内地烟包健康警语以及港台烟包警语的作用;②不同包装对于特定烟草危害知识的传递,图片警示包装提供的烟草危害信息包括吸烟会导致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皮肤老化、肺气肿、性功能障碍5种警示信息;③图片警示包装对于改变吸烟行为的作用;④图片警示包装改变人们对于吸烟相关的社会规范的作用;⑥对于更换烟草图片警示包装的态度。1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89份,有效回收率98.6%。包括进城务工人员(254人)、大学生(259人)、医务人员(194人)以及幼儿园家长(82人)。男性338人,占42.8%;女性451人,占57.2%;现在吸烟者人125人,占15.8%;非吸烟者630人,占79.8%(表1)。调查结果显示,83.9%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我国的烟盒印有警示。但86.1%的人认为大陆目前的烟包警示作用有限,甚至起不到警示作用;认为作用很大的只占13.9%。62.7%的人认为港台地区烟草包装的警示作用很大。本调查项目提供的港台图片警示包括吸烟会导致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皮肤老化、肺气肿、性功能障碍共5种烟草危害警示信息,98.2%的调查对象都能够从中获取烟草危害信息,55.1%的调查对象能够获得全部有效信息。对于烟包提供的具体危害信息,肺癌的知晓率最高,达到96.1%;肺气肿和性功能障碍的知晓率相对而言较低,但知晓率也都超过了70%(表2)。不同吸烟状况的人群在观看完烟草包装上的疾病图片后对吸烟危害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获取全部信息的两两比较结果为:戒烟者和非吸烟者获取全部信息的比例高于现在吸烟者(P<0.01)。93.7%的调查对象表示支持我国更换带有图形警示的烟草包装,不同职业人群的支持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城务工人员支持率在不同人群中相对较低,但支持率也近90%,总体呈现支持态度。86.7%的调查对象认为我国应该使用图形警示告知公众烟草的具体危害,不同职业人群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的支持率高于进城务工人员。86.4%的调查对象认为使用图形警示是对人民健康负责的一项措施,不同职业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83.9%的吸烟者表示图形警示能够使他们减少吸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4%的吸烟者表示会戒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医务人员中的吸烟者戒烟比例最高(64.3%),81.1%的不吸烟者表示会更愿意劝阻吸烟者吸烟、建议他们戒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劝阻的比例高于进城务工人员(表4)。
讨论
我国大陆自2008年10月起更换了新版包装,烟包没有采取图片形式,只是在烟包两个主要面的下方用一条细线隔出1/3的面积,正反面分别印上了中文和英文同义的两句警示语,字体依然很小,底色与烟包底色相同,完全没有体现大而清晰的特点;警语没有具体说明吸烟导致的具体危害,与《公约》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远不能起到警示作用,而香港的图片警示效果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不同职业人群都能有效的从警示图片中获取吸烟危害信息,但是对于不同警示图片提供的危害信息,结果显示仅半数比例的调查对象能够全部获取。因此,在采取图片警示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图片警示传递信息的效果。以往文献指出烟包警示信息包含图片、文字,且越大越综合,对传播烟草危害更有效[5]。2006年,澳大利亚在烟包上印制了免费戒烟热线电话,结果显示戒烟热线的拨打次数是印制前两年的2倍[6];其最近的研究显示通过增加警示面积可以提高健康警示的效果[7]。因此,建议更新健康警示的表现形式,扩大警示面积,丰富内容,加大对这些信息的轮换以提高警示标签传递危害信息的效果。有文献指出,新式的健康警示符合社会心理学原则,从社会心理学方面考虑,健康警示是按照以下步骤发挥效力的:引起关注、保持关注、提供详细信息、改变行为、维持效果[8]。泰国的调查显示,44%的吸烟者认为警示促使他们想戒烟,53%的吸烟者认为警示促使他们更多地想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9],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得出,图片警示包装对于吸烟相关行为的改变,比如减少吸烟者吸烟量、增加劝阻吸烟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不同职业人群的吸烟者都有较高的比例表示会减少吸烟,但考虑戒烟的比例相对较低。对于劝阻吸烟的意识,不同人群都有较高的比例,医务人员劝阻吸烟的比例高于进城务工人员,说明医务人员有较高的劝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同职业人群对于我国使用大幅疾病图片普遍呈现高度支持的态度,支持的比例高于2008年欧盟的研究结果即半数公众支持在文字基础上增加图片警示[10]。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不足,由于是目的抽样,抽取的是可能为研究问题提供较大甚至最大信息量的人群,所得结论无法代表全体人群,但不同职业人群的抽取过程遵循随机性原则,所得结果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一定依据。我国大陆地区目前的警示包装无法起到警示作用,值得提出的是,美国[5]也签署了《公约》,自2012年10月起所有烟草包装上都要印制图片警示标签。建议我国也应采取相应措施,遵循公约要求改进烟草包装,更加直观地警示烟草危害。
新生儿肺炎多种临床治疗法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疗。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诊疗。结论效果明显。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临床治疗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病死率高。其特征为肺部弥漫性病变和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一般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感染发生在宫内及产时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发生在产后的感染称为生后感染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新生儿肺炎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可由于羊水、胎粪、乳汁吸入或由于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引起。
一、临床资料
2003~2009年收治的126例新生儿肺炎,其中重症肺炎56例,合并有心衰者32例,有惊厥者21例。全部病例均经病史、体征及X线证实。
二、病因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疗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疗。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诊疗。结论效果明显。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临床治疗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病死率高。其特征为肺部弥漫性病变和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一般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感染发生在宫内及产时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发生在产后的感染称为生后感染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
新生儿肺炎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可由于羊水、胎粪、乳汁吸入或由于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引起。
1临床资料
2003~2009年收治的126例新生儿肺炎,其中重症肺炎56例,合并有心衰者32例,有惊厥者21例。全部病例均经病史、体征及X线证实。
小儿结核病的特点及临床防治体会
结核病防治知识
目前,小儿结核病的发病率仍较高。了解小儿结核病的特点,是防治小儿结核病的重要一环。
小儿结核病多为结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在调查中发现,以儿童原发型肺结核最为常见,婴幼儿多表现为急性发病,出现高热,2~3周后降为持续低热,若支气管淋巴结高度肿大可出现压迫症状,表现为双音性咳嗽,声音嘶哑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喘憋、窒息等,甚至引起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或血行播散等并发症。年长儿可不出现任何症状,仅于X线检查时被发现,较重者以结核中毒症状为主。
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X线下病灶多呈哑铃形双极阴影。原发病灶大多为良性过程,于3~6个月后自然愈合或治愈,病变吸收或形成硬结钙化灶,遗留支气管淋巴结结核为独立病灶,可历时一年或更长时间,在临床成为原发型肺结核的主要表现及其演变发展的根源。
对小儿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应注意以下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几点:①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结核菌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治本措施;②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小儿结核病;③普及卡介苗接种;④对有密切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或长期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者以及新患麻疹或百日咳患儿一般用INH10mg/(ks·d)进行预防性治疗,疗程为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