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市场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23:07: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菲律宾市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外资银行参与菲律宾市场分析论文
一、外资银行参与历程
外资银行最早进入菲律宾可追溯到19世纪后半期,1872年,渣打银行(StandardCharteredBank)就设立了菲律宾分行。菲律宾现有的18家外资银行,主要在两个阶段进入的:一是1948年《银行法》通过之前,二是1994《银行自由化法》通过之后。第一阶段进入的老牌外资银行分别是渣打银行(StandardCharteredBank),汇丰银行(TheHongkongandShanghaiBankingCorporation,Ltd.,1875年进入),花旗银行(Citibank,1902年进入),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1947年进入)。1948年《银行业法》标志着菲律宾银行业对外开放大门的关闭,这一状况持续到1994年。1994年5月菲律宾通过的《银行自由化法》重启了银行业对外开放大门,这一阶段是外资银行大量进入的时期。1995年以来,有14家外资银行进入菲律宾市场,约占外资银行总数的77.8%。
二、外资银行在菲律宾市场的发展特征
1.数量增加迅速,总资产增长较快。1994年《银行自由化法》的通过掀起了外资银行进入热潮。1995年~2002年期间,新增外资银行14家,占目前的42.9%。同时,外资银行总资产增加较快,由1994年末的864亿比索提高到2005年末的5805.54亿比索,增长5.7倍。
2.进入时间相对集中。新增的14家外资银行集中在1995年~2002年期间进入,且自2002年以来不再有新的外资银行进入。这是因为:一方面,1994年的《外资银行自由法》只允许新增10家外资银行进入,而央行在1995年就颁发7张牌照。另一方面,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对内资银行负面影响逐步减弱,通过收购内资银行来设立子行形式进入菲律宾市场的机会也大为减少。
3.进入形式主要以分行形式为主。外资银行进入一国市场,采取的最主要组织形式是分行、子行。就进入形式而言,东道国通常更欢迎子行形式,因为:子行具备更多自有资本,增强经营管理和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子行行为具有更大独立性,更专注于东道国市场,经营活动与资金流动更稳定;子行经营管理团队更趋于本土化,有利于东道国银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外资银行参与菲律宾市场研究论文
一、外资银行参与历程
外资银行最早进入菲律宾可追溯到19世纪后半期,1872年,渣打银行(StandardCharteredBank)就设立了菲律宾分行。菲律宾现有的18家外资银行,主要在两个阶段进入的:一是1948年《银行法》通过之前,二是1994《银行自由化法》通过之后。第一阶段进入的老牌外资银行分别是渣打银行(StandardCharteredBank),汇丰银行(TheHongkongandShanghaiBankingCorporation,Ltd.,1875年进入),花旗银行(Citibank,1902年进入),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1947年进入)。1948年《银行业法》标志着菲律宾银行业对外开放大门的关闭,这一状况持续到1994年。1994年5月菲律宾通过的《银行自由化法》重启了银行业对外开放大门,这一阶段是外资银行大量进入的时期。1995年以来,有14家外资银行进入菲律宾市场,约占外资银行总数的77.8%。
二、外资银行在菲律宾市场的发展特征
1.数量增加迅速,总资产增长较快。1994年《银行自由化法》的通过掀起了外资银行进入热潮。1995年~2002年期间,新增外资银行14家,占目前的42.9%。同时,外资银行总资产增加较快,由1994年末的864亿比索提高到2005年末的5805.54亿比索,增长5.7倍。
2.进入时间相对集中。新增的14家外资银行集中在1995年~2002年期间进入,且自2002年以来不再有新的外资银行进入。这是因为:一方面,1994年的《外资银行自由法》只允许新增10家外资银行进入,而央行在1995年就颁发7张牌照。另一方面,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对内资银行负面影响逐步减弱,通过收购内资银行来设立子行形式进入菲律宾市场的机会也大为减少。
3.进入形式主要以分行形式为主。外资银行进入一国市场,采取的最主要组织形式是分行、子行。就进入形式而言,东道国通常更欢迎子行形式,因为:子行具备更多自有资本,增强经营管理和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子行行为具有更大独立性,更专注于东道国市场,经营活动与资金流动更稳定;子行经营管理团队更趋于本土化,有利于东道国银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论文
关键词:菲化语言环境教育理念市场需求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摘要: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政府“菲化”的教育制度、多元化的语言环境、模糊的教育理念,是造成华文教育现状主要因素。华文教育发展的前景取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取决于华文人才的市场需求以及华文教师素质的提高。以事物发展的结果来评价事物发展的过程,并由此推想它的发展前景,是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如何评价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展望她的前景,自然也有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在菲律宾,中学毕业以后还不能开口说华语的学生绝对不在少数,父母子女之间,祖孙之间,坚持用华语交际的人越来越少,华人子孙中连一句闽南语也不能讲的越来越多,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在菲律宾华人社会,谈起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前景,莫不忧心忡忡。《易传1蹇卦》曰:“蹇,难也,险在前也。”①这是我的学员在学习中国文化时用《周易》预测法为菲律宾华文教育前途所卜的卦,虽然不足为凭,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心中深深的隐忧。的确,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人们面临着诸如学生厌学,师资匮乏,教材不统一,教学方法不统一,教学效果不佳等等一系列共性的问题。我们必须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摸清它的来龙去脉,才可以有一个冷静的清醒的认识,最终推动我们为之奋斗的华文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归纳起来,造成华文教育现状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教育制度的问题当然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一九七六年,菲律宾政府对全国各侨校开始正式执行菲化政策,中学学制由过去的六年改为四年,华文课时不能超过两小时,从而使华文教育失去了时间上的保障;其次是考试制度,上大学不必考华文,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华文的基本动力。事实证明,菲律宾的教育制度对华文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极大地限制了华文教育的发展。语言环境的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菲律宾土生土长的年轻一代的华人已经基本失去或正在失去华语环境,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老一代华人的父辈祖辈由于多处于艰难创业阶段,出于经济的原因而不得不亲自抚养子女。另一方面也由于业务规模较小而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子女相处,从而不自觉营造了一个大菲语环境中的小华语环境。随着业务规模的逐渐扩大,华人的经济实力也逐渐雄厚,多数华人已少有时间与家人子女团聚交流,小孩由于交给菲人保姆抚养而使菲语成为小孩的第一语言。父母为了迁就子女的语言习惯也被迫使用菲语与子女交流,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菲语的母语地位,给华文教育带来先天的不足。在以上两个问题的大背景条件下,华文教育就产生了是第一语言教学还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问题。对以何种语言教学的定位牵涉到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这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问题。这个教育理论到现在也还不能有一个被大家共同接受的定位。随之而来的各行其是给华文教育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惑和阻碍。师资问题也是比较严峻的。菲律宾的华文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
老一辈教师国学功底较好,却是年龄偏大。近几年来菲的新侨加入华教队伍,部分缓解了华文师资的紧缺状态,却又多数缺少正规完整的师范教育的熏陶。总体来看,师资队伍可选择性少,青黄不接,学识素养都不很理想。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出路何在?前景如何?这是许多人都迫切关心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制度的问题,不是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教育制度还不是最根本的问题。制度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一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还得受经济基础的制约。所以,决定教育成败的主要因素还是市场。也就是说,市场的需求才是华文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黄端铭先生曾经提出:“要把华裔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华文化气质的菲律宾公民。”②这个“中华文化气质”自然就是基于市场的需求、基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来的,决不是简单的“中华情结”,或是文化上的“反同化”的问题。那么,决定华文教育发展的市场前景如何呢?笔者认为这又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地区或世界经济的走向,也取决于菲律宾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和前景。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已经维持了多年的高速发展,最近召开的中共十六大确立了建立小康社会的务实的目标。有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在2020年将达到目前日本的经济发达水平。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前途是一片光明。朱基总理在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在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十国涵盖十七亿人口,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势必带动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届时将需要大量的中英文人才。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不是区区一个菲化制度可以限制和阻碍的。随着世界性的学习华文热潮的兴起,菲律宾华文教育也终将走出低迷的谷底,走上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语言环境是社会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形成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不是朝夕之间用人力可以改变的。
但是我们也不是完全无所作为的,我们可以“守”,即守住现有华语教学课的阵地,利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尽量营造一个纯粹的华语环境,尽量减少英语或是菲语的侵入,尽快丢掉英语或闽南语的“拐杖”,过河要“拆桥”。如果连这块阵地都不能坚守,在课堂上放任学生使用英语或菲语回答问题,此消彼长,那就真的是很危殆了。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应该是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的充分认识、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菲律宾的语言环境是一个多元化的环境,社会环境以菲语为主导,学校教育则以英语为主导,华语闽南语流行于侨社和部分家庭的交际之中,处于从属地位。把华文教育等同于母语教育,融语言教学、文学熏陶于一炉的方法显然是不妥当的,一个连语言交际尚且存在困难的学生,又怎能谈得上文学素养的提升?但是,如果把华文教育定位于第二语言教育,完全等同于“教外国人学汉语”的模式,是否就是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方法呢?笔者认为,这种定位也并不是完全合乎客观实际的。因为汉语在菲律宾的地位,并不就等同于英语之在中国,或是汉语之在韩国日本。汉语在菲律宾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由于历史的积淀,菲华社会相对独立的交际场合,华语新闻媒体的长期浸染,加上大量来自中国的新侨民的加入,华语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一定空间的。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如果简单执行第二语言的教学模式,大量的听说读写之外,完全忽略教材的文学文化色彩,忽略非理性的语感的培养,忽略艺术感染力,是不是也会造成教学的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从而最终也难以达到“把华裔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华文化气质的菲律宾公民”的目标呢?
在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之外,还可不可以有一个既非第一也非第二的语言教学模式呢?师资自然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但师资也主要是取决于市场。目前菲华社会已经为师资格训做了许多工作,包括举办长期教师进修班,选送有志于从事华教工作的中学毕业生到中国长期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讲习会等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不懈的努力,自然总会有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依然不是一个“治本”方法。解决师资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一是要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引进竞争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优胜劣汰,宁缺勿滥。二是引进人才,中国大陆已积聚了相当数量的师范教育人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刚毕业的青年学生,花费不是太大,为什么不可以到内地引进一批这样的人才呢?当然引进也还是取决于市场,菲律宾的教育产业收入并不低于中国,只要有决心,培训和引进相结合,双管齐下,师资问题不难解决。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能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能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能为天下谷。”③探索菲律宾华文教育的现状,就是要“知”,要深入了解,要准确把握,了解和把握华文教育的优势和弱势所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展望华文教育的前景,就是要“守”,守住弱势的地位,守住自己的阵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努力做一切力所能及的工作,最终“万物将自化”,④相信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春天终将到来。
浅析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
[摘要]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是相互协调、彼此促进。在菲律宾,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等导致了这两者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政府与高校虽然做了不少努力,但效果并不显著。其经历启示我们: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众多,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只能得益于多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菲律宾;高等教育;经济;不协调
Abstract:Thebestrelationshipbetweenhighereducationandeconomyisthattheyarewellcoordinatedandhelpeachotherforward.Inthisrespect,wecanlearnlessonsfromPhilippines.Onlybycooperativeefforts,cantheconsistentdevelopmentofthetwoberealized,becausetherearemanyfactorswithinandoutofhighereducation.
Keywords:Philippines;highereducation;economy;inconsistency
在经受300多年殖民统治后,菲律宾战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令人瞩目。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菲律宾每10万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如此快速的发展在为其做出一定贡献的同时,由于固有的原因,也导致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本文旨在论述其不协调的一面。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
后南海中菲贸易研究
一、菲律宾对外贸易基本情况
菲律宾进口商品排名前十的分别是:电子产品、矿物燃料及润滑油和有关材料、交通运输设备、工业机械和设备、其他食物和活畜、钢铁、谷物和谷物制品、杂项制成品、电信设备、塑料。其中,电子产品是最主要的进口商品,2015年进口205.59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28.9%,同比增长34.4%。矿物燃料及润滑油和有关材料进口额为92.49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13%,同比下降29.9%。排名第三的交通运输设备进口额为61.59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8.7%。工业机械和设备进口额为41.44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5.8%。其他食物和活畜进口额为26.96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3.8%。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六的钢铁,2015年进口额同比增长了47%。
二、中国与菲律宾贸易的主要情况
2015年菲律宾与前十大贸易伙伴的总贸易额为1019.28亿美元,占菲律宾对外贸易总额的78.5%。菲律宾的三大出口目的地为日本、美国、中国香港。三大进口来源地为中国、美国、日本。2015年,中国是菲律宾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为176.5亿美元,占菲律宾贸易总额的13.6%。2015年菲律宾出口到中国61.75亿美元,进口114.71亿美元,贸易逆差为52.96亿美元。菲律宾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和矿产。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电子产品和钢铁,中国是菲最大进口来源地。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2006—2015年外贸数据,10年来,中菲双边贸易整体趋势呈上升状态。2015年,中菲贸易额为176.5亿美元,相比2006年的82.3亿美元翻了一倍多。十年里,除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年贸易额直降约30亿美元外,双边贸易额基本逐年上升。另外,2015年由于菲律宾对中国出口额下降,整体贸易额有所下滑。中国是菲律宾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国,也是菲律宾的最大进口国。近十年里,中国基本稳定在菲律宾主要出口国的第三和第四名。2006—2011年菲律宾出口中国的前五大商品中还包括香蕉、椰子油等农产品,但2012—2015年,菲律宾对中国的前五大出口商品中就不再有香蕉等农产品。菲律宾对中国主要出口电子产品、矿产、化学制品等,菲律宾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电子产品、钢铁、工业机械及设备等。菲律宾的制造业是贸易核心,主要对中国出口电子产品。同时菲律宾的很多零部件和机械制品需要进口,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与菲律宾的产业结构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是,电子产品在中菲贸易中的比重在下降,2015年菲律宾对中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占出口总额的54.9%,相比2006年的82.4%明显下降,中菲贸易内容的多元化趋势明显。
三、中菲贸易发展前景展望
中菲在南海发生冲突后,经贸往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主要集中在投资领域,贸易领域则仍然在不断向前发展。在投资领域,与日本、美国、韩国、荷兰等国相比,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一直较低。中菲政治关系的恶化,无疑进一步影响了中国企业对菲律宾的投资热情。菲律宾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尽管2008—2011年间来自中国的投资份额稳步增加,但在2012—2013年期间,来自中国的投资份额又开始急剧下降,而这无疑与中菲关系的紧张有关。在贸易领域,中菲贸易额仍在快速增长。近年来,菲律宾经济较为健康,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有发展潜力的贸易伙伴。从经济发展来看,菲律宾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2010—2015年菲律宾经济年增长率分别为7.6%、3.7%、6.8%、7.2%、6.2%、5.8%,虽然2015年5.8%的增幅未能实现菲律宾政府年初设定的7%—8%的增长目标,且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值,但鉴于2015年世界经济低迷、金融市场动荡、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增速下滑,菲经济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横向比较亚洲主要经济体,菲经济增速仅低于印度、中国和越南,在亚洲范围内仍属第一方阵,和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老东盟国家相比更是独占鳌头。从产业结构来看,2015年菲一、二、三产占GDP的比重分别为9.5%、33.5%和57%,服务业带动、工业为辅、农业疲软,与我国的经济有一定的互补性。菲律宾2014年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外包接包国。2015年菲国内上千家服务外包(BPO)公司产值达220亿美元,同比增长16.4%。预计菲BPO行业收入不久将超过外劳汇款,成为菲第一大创汇来源。2015年菲工业产值为901.9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制造业、建筑业、能源和矿业产值占比分别为65%、22.3%、10.2%和2.5%。菲制成品主要是电子、食品等轻工产品,占制造业产出的比重接近60%。2015年,菲平均生产指数为-4.42%,制造业同比仅增长2.5%,增幅较2014年的10.5%下滑较大,显示出国际经济不景气对菲本土制造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菲农业生产仍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行业产值为299.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2%,远低于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3%的平均增速。从财政状况来看,菲总体发展不乏亮点。鉴于菲近年经济持续增长、财政状况不断改善,世界三大评级机构惠誉、标普、穆迪都把菲律宾的主权信用评级上调至BBB-的投资级别。总体来说,2015年,菲律宾国际收支由亏转盈、债务逐步下滑、货币较为稳定。2015年菲国际收支盈余26.16亿美元,扭转了2014年28.58亿美元的赤字。年底外汇储备达8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是短期外债的6倍,可支付近10.5个月的进口。2015年末,菲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为36.8%,较2010年下降6个百分点。外债总额为774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26.5%,较2005年的59.7%大幅下降,比2014年下降0.3%,延续了2009年以来逐年下降的势头。内外债比为65:35,外债比例较2010年的42.4%有所下降,抵抗外部风险能力稳步上升。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比索对美元汇率跌至2010年来最低水平,从年初的44.6比索:1美元跌至年底的47.2比索:1美元,但贬值幅度较泰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等相对较小。南海冲突给中菲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中菲经贸持续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在中国“一路一带”倡议下,菲律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必将更上一层楼。2016年10月20日,主席在北京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举行会谈,实现了中菲关系的和解,中菲贸易将迎来一个新的机遇。由于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电力、铁路、桥梁等供给严重不足,而菲律宾的矿石、海洋渔业和热带农产品丰富,中菲贸易将给中国企业带来一个巨大的机遇。
菲律宾的商务习俗
菲律宾共和国(TheRepublicofthePhilippines),简称菲律宾。在碧波浩渺的太平洋西部,由7107个岛屿组成。面积29.9万平方公里。人口6080万,95%属马来人种。90%以上的居民信奉基督数,有“亚洲唯一天主教国家”之称。
菲律宾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首都马尼拉(Manila),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城市。菲律宾有“太平洋的果盘”、“亚洲的椰王”等美称。菲律宾是一个农业国,椰子和蕉麻(马尼拉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菲律宾的政府机关、商业界和学校都使用英语。日常见面,无论男女都握手,男人之间有时也拍肩膀。在菲律宾,拜访商界或政府办公厅,宜穿保守式样西装,须事先须约时间,由秘书安排。菲律宾人的时间观念不很严格,但客人最好准时赴约。菲律宾人天性和蔼可亲,善于交际,作风大方,所以,工作后的应酬也很多。稍为正式一点的宴请,请帖上就会注明“必须穿着无尾礼服等正装”。这时,假如没有无尾礼服,便可以穿上当地的正装——香蕉纤维织成的“巴隆塔卡乐库”衬衣,任何宴请都适用。据说,出席宴会时,尤其是家庭宴请,要尽量学着菲律宾人,放得轻松自在些,否则,若是显得很严肃,或者老是一本正经的话,反而会使女主人担心,因而,就失礼了。菲律宾人的家庭观念很强,他们喜欢别人谈论他们的家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菲律宾人不那么喜欢美国那一套。有一些菲律宾家庭,进屋要脱鞋,客人要看主人怎么做。如果你带了礼物,到主人家时再送,过后最好寄上一封简短的感谢信。
菲律宾市场基本上仍在美国控制之下。许多大工业产销公司为美国人所设。菲商人多在美国受过教育。近年来,菲律宾的公司多采合资合作方式,公司管理人员的组织形式采用美国式,拥有所有权的董事会与实际经营公司业务的公司管理人员要严加区别,权力集中在董事长身上。没有附加Director(董事)之头衔的公司管理人员,即使是总经理、副总经理,也几乎没有诀定权,他们比较量头衔。华侨有60~70万,华侨商人势力较大。菲律宾商人喜欢依照美国方式邀请你到家中进晚餐。而华商则较喜欢邀你外出进餐夜游。菲律宾属基督教国家,生活极为西方化,相处时勿提二次世界大战。许多人会说中国话。马尼拉治安较差,警察往往不管事,除了银行饭店之外,在市内还有中央银行核可外汇兑换处所,但常会欺骗外来客。除非必要,晚上不要单独行走,并避免搭计程车。万一遇到强盗,最好百依百顺,否则对自己不利。不要轻易服用成药(在欧美、日本等地贩卖的药品,此地市场均有售)。所准备的药物,常会被认为吗啡之类,所以应随身携带医师的处方证。
菲律宾人,一般较随和。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显得偷快乐观,好像从不如到忧愁为何物。跟这些人打交道,你就不能“面无表情”,或是“三缄其口”。你若是面无表情或一声不发,他们会认为你不怀好意,或是不愿意跟他们打交道。
菲律宾由于受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他们饮食习惯上,大多数人(约占人口的70%)以大米为主食,少部分人以玉米为主食。许多地方的人用手抓饭进食,食前先要把手洗净。副食有肉类、海鲜、蔬菜等。他们的胄口一般偏于清淡,味鲜。早餐爱吃西餐,午、晚餐爱吃中餐,但中上层人士爱吃西餐,就餐时,他们一般喜欢用香辣调味品,但不宜太辣在菲律宾,深受欢迎的名莱有咖喱鸡肉、虾子煮汤、肉类炖蒜、用炭火烤的整只小猪和抹上新鲜白干酪的米饼等。他们在饮食上还有一个特点,即男女都特别喜欢喝啤酒。菲律宾的内库利特人,索有黥刺的习俗。无论男女,内库利特人的小孩长到十二、三岁时,都要举行黥刺仪式。他们认为。黥刺花纹,男子就会更加勇敢,女子就会更加美丽。
菲律宾的习俗礼仪
菲律宾共和国(TheRepublicofthePhilippines),简称菲律宾。在碧波浩渺的太平洋西部,由7107个岛屿组成。面积29.9万平方公里。人口6080万,95%属马来人种。90%以上的居民信奉基督数,有“亚洲唯一天主教国家”之称。
菲律宾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首都马尼拉(Manila),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城市。菲律宾有“太平洋的果盘”、“亚洲的椰王”等美称。菲律宾是一个农业国,椰子和蕉麻(马尼拉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菲律宾的政府机关、商业界和学校都使用英语。日常见面,无论男女都握手,男人之间有时也拍肩膀。在菲律宾,拜访商界或政府办公厅,宜穿保守式样西装,须事先须约时间,由秘书安排。菲律宾人的时间观念不很严格,但客人最好准时赴约。菲律宾人天性和蔼可亲,善于交际,作风大方,所以,工作后的应酬也很多。稍为正式一点的宴请,请帖上就会注明“必须穿着无尾礼服等正装”。这时,假如没有无尾礼服,便可以穿上当地的正装——香蕉纤维织成的“巴隆塔卡乐库”衬衣,任何宴请都适用。据说,出席宴会时,尤其是家庭宴请,要尽量学着菲律宾人,放得轻松自在些,否则,若是显得很严肃,或者老是一本正经的话,反而会使女主人担心,因而,就失礼了。菲律宾人的家庭观念很强,他们喜欢别人谈论他们的家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菲律宾人不那么喜欢美国那一套。有一些菲律宾家庭,进屋要脱鞋,客人要看主人怎么做。如果你带了礼物,到主人家时再送,过后最好寄上一封简短的感谢信。
菲律宾市场基本上仍在美国控制之下。许多大工业产销公司为美国人所设。菲商人多在美国受过教育。近年来,菲律宾的公司多采合资合作方式,公司管理人员的组织形式采用美国式,拥有所有权的董事会与实际经营公司业务的公司管理人员要严加区别,权力集中在董事长身上。没有附加Director(董事)之头衔的公司管理人员,即使是总经理、副总经理,也几乎没有诀定权,他们比较量头衔。华侨有60~70万,华侨商人势力较大。菲律宾商人喜欢依照美国方式邀请你到家中进晚餐。而华商则较喜欢邀你外出进餐夜游。菲律宾属基督教国家,生活极为西方化,相处时勿提二次世界大战。许多人会说中国话。马尼拉治安较差,警察往往不管事,除了银行饭店之外,在市内还有中央银行核可外汇兑换处所,但常会欺骗外来客。除非必要,晚上不要单独行走,并避免搭计程车。万一遇到强盗,最好百依百顺,否则对自己不利。不要轻易服用成药(在欧美、日本等地贩卖的药品,此地市场均有售)。所准备的药物,常会被认为吗啡之类,所以应随身携带医师的处方证。
菲律宾人,一般较随和。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显得偷快乐观,好像从不如到忧愁为何物。跟这些人打交道,你就不能“面无表情”,或是“三缄其口”。你若是面无表情或一声不发,他们会认为你不怀好意,或是不愿意跟他们打交道。
菲律宾由于受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他们饮食习惯上,大多数人(约占人口的70%)以大米为主食,少部分人以玉米为主食。许多地方的人用手抓饭进食,食前先要把手洗净。副食有肉类、海鲜、蔬菜等。他们的胄口一般偏于清淡,味鲜。早餐爱吃西餐,午、晚餐爱吃中餐,但中上层人士爱吃西餐,就餐时,他们一般喜欢用香辣调味品,但不宜太辣在菲律宾,深受欢迎的名莱有咖喱鸡肉、虾子煮汤、肉类炖蒜、用炭火烤的整只小猪和抹上新鲜白干酪的米饼等。他们在饮食上还有一个特点,即男女都特别喜欢喝啤酒。菲律宾的内库利特人,索有黥刺的习俗。无论男女,内库利特人的小孩长到十二、三岁时,都要举行黥刺仪式。他们认为。黥刺花纹,男子就会更加勇敢,女子就会更加美丽。
劳动力国际流动创造外汇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问题;菲律宾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政策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特点、业务总量保持增长、传统行业增加较快,部分省市高级劳务派遣有所突破、亚洲市场份额最大,其他市场比重有所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外劳务输出面临各种市场准入限制和障碍、劳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外劳务输出立法滞后,多头管理体制极易引起混乱、我国外派劳务结构不合理,高级劳务人才储备不足、对外劳务输出支持体系不完善、菲律宾对外劳务输出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政府积极的支持与参与、加强双边及多边经济合作,进一步发挥政府涉外职能、完善劳务输出立法体系,改革劳务输出管理体系、提高对外劳务人员素质,加强对外劳务人员培训、建立起统一的、实时的劳务输出网络等,具体请详见。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化,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重新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扩张,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可能。作为六大生产要素和国际服务贸易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对于促进中国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为国民经济创造外汇收入,促进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菲律宾是世界上劳动力国际流动比较频繁的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对于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是建立在20世纪50、60年代向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以后则是在对外经济合作框架之下,主要通过对外承包工程以及和国外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并直接派出劳务人员(包括对外设计咨询人员)这两个渠道进行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劳务合作渠道的不断拓展,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年均派出人数增长迅速,地区市场分布日趋多元化,行业领域越来越广,已经扩展到工业、农业、建筑、服务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业务总量保持增长。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达559亿美元,合同额达599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62万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年营业额增长近80倍,年末在外总人数(包括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翻了几番。对外劳务合作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增长时期后,营业额增长率基本上保持在年均10%-15%的增速。年派出人数、年末在外人数等都保持了稳步增长。2002-2003年受某些国家暂停引进中国劳务政策和“非典”疫情的影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受到了一定影响,但2004年后恢复了良好的增长态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海啸虽使外部宏观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但我国劳务输出各项指标依然呈现增长趋势。
东南亚金融体制论文
东南亚奇迹
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东盟五国近几年来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在1989年和1990年甚至超过了著名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NIEs)。这种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一系列内部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来说,198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经历的经济周期高峰造成了对东盟出口制成品的强烈需求。1985年广场协议以来日本和亚洲四个新兴工业经济体货币的相对升值也导致了这些国家和地区资本的大量外流,为的是寻求能提供为生产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所需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的地点。从内部来说,东盟各国,尤其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改革,其目标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它们不再继续依赖农业、初级商品和进口替代工业,不再把这些方面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是鼓励在很大程度上由外国直接投资提供资金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结果,东盟国家有能力利用世界经济的有有利环境,使1988年以来的经济增长率达到8-10%。
过去几年里人们时常把东南亚各国实际经济取得的迅速发展,归功于这的它们的实际经济改革计划。然而,金融改革和不断金融革新几乎总是与实际经济的改革齐头并进地完成的。由此而导致的金融业的成长。使得东盟各国能够有效地把日益增多的本国储蓄和外国流入的资金引向为这些国家有生气的实际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并起到了中间媒介的作用。
从80年代早期以来,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所进行的金融改革导致了这两个国家金融的大大深化,使得随后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能够有效地得到筹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原先是英国的殖民地,那里流行自由放任的统治哲学。一开始它们的经济就比较开放,金融体系在60年代和70年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过,曾经对整个经济增长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金融系统,在80年代也发生了不断的自由化和日趋成熟。菲律宾在许多方面都大不相同。由于政治方面变化无常,所以尽管进行了广泛的金融改革,无论是金融的深化过程或者是经济发展都处于停顿状态。
东南亚各国的金融改革
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较小程度上的菲律宾,在80年代曾进行了金融改革,其目的在于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以便为这些国家实际经济的发展筹措资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在传统上一直是比较开放的,因而继续执行鼓励金融发展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以便为两国的外向型工业化筹措资金。
金融危机结局论文
东南亚货币危机影响不大
中国副总理、外交部长钱其琛指出,东南亚最近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只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暂波动现象,影响不大。东亚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增长势头,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发展前景看好,亚太经济目前以经济改革、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合作同政治安全对话相结合等三个方面的表现最为引人注目。在经济改革方面,东南亚、中南半岛和南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已经取得成效,经济结构调整逐渐深化,竞争能力不断提高,正形成多个经济增长点,亚太区域内与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日趋活跃,亚细安自由贸易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湄公河盆地发展等次区域合作步伐加快;而亚太经合论坛和亚欧峰会也正将经贸、投资、技术合作的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亚细安区域论坛、亚细安与对话伙伴国外长扩大会议等机制,使亚太区域经济领域的互利合作同政治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相辅相成,促进了本区域的稳定与发展。不过,亚太地区的发展仍然面对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地区内发展仍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市场准入、贸易条件、技术转移等方面仍然受到不公平、不合理的外部条件制约等因素。
货币危机不完全是件坏事中国外经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认为,这次货币危机是一次很好的演习,从中可以看到在环球经济化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交往越来越多。中国看到了东南亚国家体现出来的团结和唇齿相依的关系,这也将推动中国通过亚太经合论坛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关系。没有理由因为最近东南亚货币动荡,而对东亚以及亚洲国家的经济前景产生怀疑。因为市场在这里,单以中国来看,就有12亿人口的市场,只要有市场在,经济坏不到哪里去。龙永图也以“隔岸观火”、“落井下石”和“幸灾乐祸”来批评西方国家在东南亚货币危机中所采取的“不正常”的态度。他以美元兑马克汇率为例说,近年马克兑美元贬值了多少,但就没有听到欧盟说要采取什么行动,有时是“人言可畏”而导致人心惶惶。他也说,“我是相信‘风水轮流转’的,现在世界经济的重点就是在亚太市场,西方不应当一直将这个趋势,当作是它们的危机,准确的讲,应该是它们的商机,”因为亚洲国家合理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市场,提供了它们技术转移和再发展的机会,还可以帮助它们“减少转型和调整的阵痛”。龙永图说,一位西方外交官曾向他用一个非常生动例子来表达某些国家的心态,这位外交官说,西方现在象是一个年华已逝,红极一时的女主,由于做惯了主角,现在还是喜欢站在舞台最瞩目的位置,面对许多年轻漂亮的新秀,虽然知道她们迟早会代替她,但心里总是酸酸苦苦的。
东南亚货币动荡将是短暂的
一些研究东南亚问题的专家们说,为其经济而自豪的东南亚国家可能只需度过一个短暂的痛苦时期。东南亚各国自从让其货币随行就市以来,这些国家遭受了货币动荡的沉重打击。对于把货币稳定视为经济长期增长基础的各国政府来说,刚刚过去的是恶梦般的二个月。分析们家说,这一波动和几个股票市场所出现的相应动荡可能将是短暂的,只要各国政府和各公司都迅速适应浮动货币汇率而非受管制货币汇率的新时代。
所罗门公司(新加坡)首席地区战略专家卡波尔说:“如今经济理性主义的复兴占了上风。坦率他说,我并不悲观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