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22:39: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非均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均衡与非均衡证券市场探讨

一、引言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是古代许多儒家的方法论,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朱熹对中庸的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适度性。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中静力学则是研究物体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经济系统中也提到均衡,如:均衡价格、局部均衡、一般均衡论、非均衡的经济等。博弈论有纳什均衡、完美纳什均衡等等。总之在很多领域出现类似平衡的概念,平衡的状态,非平衡的现象。儒家之所以把中庸作为方法论,就在于它能维持社会稳定,对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我们现代社会中,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问题的方法论之一。

二、中庸的平衡或均衡思想

《中庸》中有两个基本概念“中和”和“时中”,从人的性情来说,一个人还没表现出喜怒哀乐时,心情平静,不偏不倚叫“中”,当表现出来又有节度,无过不及叫做“和”,这蕴含着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它的客观规律,满足类似于静力学平衡或经济领域的均衡状态。“时中”指“中无定体,随时而在”,中处于变动不居之中,随时处中。揭示了任何事物不断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要达到动态平衡或动态均衡状态。

三、理论力学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以某个体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地球作为参照物,进行受力分析、力系简化、得到所有各力作用下满足的静力学平衡条件,反映的是所有作用通过研究对象这个载体发生相互作用,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用这套理论来解决大量的工程设计问题。动静法是利用静力学方法解决动力学问题,满足一定条件形成动态平衡。为求解复杂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提供普遍解决方法。

查看全文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度量及趋势探索

城乡金融非均衡化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专门测度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方法,本文借鉴李敬等(2008)分析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具体做法,从不同纬度对中国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李敬等,2008)[17]。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测度绝对差距的代表性指标主要有如全距和标准离差等,测度相对差距的指标主要有如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等;虽然绝对差距能够体现最高收入地区和最低收入地区的绝对差异,但它潜伏着巨大的基数差异;而对于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来说,基尼系数(GINI)一般对中等收入水平的变化特别敏感,而对数离差均值(GEO)对底层收入水平的变化敏感,泰尔指数(GE1)则对上层收入水平的变化敏感。很显然,不同的测度方法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基于此,本文选用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这三个指标来度量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水平。(一)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GINI)测度方法介绍基尼系数(GINI)目前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的相对量统计指标,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C.Gini)在1912年首次提出。基尼系数在[0,1]之间。当GINI=0时,表示收入分配是绝对平均的;当GINI=1时,表示收入分配是绝对不平均的,收入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一般来说,GINI在0.3以下为最佳平均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水平,0.6以上就属于社会动乱随时发生的危险状态。自1912年基尼系数(GINI)被提出以来,围绕着基尼系数(GINI)的计算公式,学者们提出了诸多不同的看法。比如,1912年基尼(C.Gini)本人就将基尼系数(GINI)计算公式确定为:Δ=∑nj=1∑ni=1(xj-xi)/n(n-1),0≤Δ≤2u(1)上式中,Δ是基尼平均差,(xi-xj)是任何一堆收入样本差的绝对值,n为样本容量,u为收入均值。由于基尼的计算方法在不同人群组之间无法完全分解,Sundrum(1990)介绍了一种对一国或地区基尼系数(GINI)进行分解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G=P21u1uG1+P22u2uG2+P1P2u2-u1u(2)上式中,G表示总体的基尼系数,G1和G2分别表示农村和城镇的基尼系数,P1、P2分别表示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1、u2、u分别表示农村、城镇和总体的人均收入。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考虑到中国城乡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上述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均难以有效度量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本文拟采用下述计算公式:GINI=-(n+1)n+2n2μy∑ni=1iyi(3)其中,n代表样本的数目,yi表示金融发展水平由低到高排列后第i个体的金融发展水平,μy是金融发展水平的平均值。(二)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测度方法介绍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最早由Theil和Henri于1967年首先提出来。在随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的计算公式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泰尔指数(GE1)为例,先后就产生了两个泰尔指数(GE1)指标,即是GE1指数T和GE1指数L;前者以GDP比重加权计算,后者以人口比重加权计算。比如,以GDP比重加权计算的GE1指数T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T=∑Ni=1ytlogytpt(4)上式中,N为区域个数,yt为i区域GDP占全国的份额,pi为i地区的人口数占全国的份额。GE1指数T越大,就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大;反之,就表示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越小。以上述分析为基础,可将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分解为组间和组内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变动差距。如果假定集合N被分成m个组Nk(k=1,2,…,m),每组相应的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向量为yk,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均值为μk,区域数量为nk,则其占总区域数量的份额为νk=nk/n。方便起见,令y珋k表示用μk替代yk中的每一个分量所得到的新的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向量。则有:GEO=Ge(y1,y2,…,ym)=1n∑mk=1∑i∈Nklnμyi=∑mk=1nkn1nk∑i∈Nklnμkyi+1n∑mk=1∑i∈Nklnμμk=∑mk=1νkE0(yk)+∑mk=1νklnμμk=W+B(5)其中,W表示k组不平等值的加权平均,它是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组内差距部分;B表示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组间差距部分,它是通过将每个区域的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换成其相应的组均值计算而得到的。如果假定集合N被分成m个组Nk(k=1,2,...,m),每组相应的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向量为yk,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均值为μk,区域数量为nk,则其占总区域数量的份额为νk=nk/n。方便起见,令y珋k表示用μk替代yk中的每一个分量所得到的新的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向量。则有:GE1=T(y1,y2,…,ym)=1n∑mk=1∑i∈Nkyiμylnyiμy=∑mk=1nknμkμy1nk∑i∈Nkyiμklnyiμk+1n∑mk=1∑i∈Nkμkμylnμkμy=∑mk=1νkμkμyT(yk)+∑mk=1νkμkμylnμkμy=W+B(6)其中,W=∑mk=1νkμkμyT(yk)表示k组不平等值的加权平均,它代表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组内差距部分。B=∑mk=1νkμkμylnμkμy=T(y珋1,y珋2,…,y珋m)则表示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组间差距部分,它是通过将每区域的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换成其相应的组均值计算而得到的。在这里,W和B的权数νkμkμy为第k组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占总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份额。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测度

在确定了测度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方法的基础上,要科学地测度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还必须确定相应的研究视角。由于地级市及其以下层面的数据难以获取,国家层面的数据又过于笼统,因此,本文拟从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等三个视角入手来全面测度我国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同时,考虑到我国城乡经济金融各项指标在改革开放前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因此,测度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时间段选择为1978-2010年,即主要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水平。由于西藏、海南1992年以前的数据资料不全,将其从样本中剔除;重庆在1997年后才成立,其数据合并到四川省;因此,省际视角下的样本数为28个,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视角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仍按相应省级单位所处的地域来进行研究。(一)省际视角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对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测度指标,本文借鉴冉光和、鲁钊阳(2011)[18]的做法,从结构、规模和效率三个维度来衡量,即: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非农业类股票筹资额+非农业保费收入)/金融总资产]/[(农业类股票筹资额+农业类保费收入)/金融总资产];城乡金融规模非均衡发展水平=[城镇贷款/城镇GDP]/[农村贷款/农村GDP];城乡金融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城镇储蓄/城镇贷款]/[农村储蓄/农村贷款]。对于金融总资产、农村GDP、城镇GDP、农村贷款和城镇贷款等具体指标现有统计资料并没有直接提供,且受统计制度变化的影响,一些指标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对此类问题的处理亦借鉴冉光和、鲁钊阳(2011)的做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同人华塑,证劵代码为000509)1993年5月份才诞生,因此,分析区域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化发展水平从1993年开始算起,1978-1992年的不再纳入到研究范围内(廖杉杉,2012)[19]。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村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由于本文样本时间跨度较长,为使不同年份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文中指标所有涉及价格度量的原始数据本文均采用GDP平减指数剔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运用前文所介绍的方法,可以分别计算出1978-2010年我国28个省级单位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指标,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从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来看,1993-1995年间,这几组指标变动都较大,这与我国的实际是相吻合的。1993年5月份,我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才正式诞生,短期内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心理带来了直接的冲击,也直接影响到城乡金融发展结构的变化;1996年以后,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式的好转,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相应指标的数值也越来越大,到2003年,上述指标的数值均达到最大;在国家对“三农”重视政策的影响下,2004年以来,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这种非均衡化水平仍然较高;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向实体经济的扩展,近两三年来,我国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重新出现波动。与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不同的是,1978-1992年间,受我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以及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成立、改革的影响,1986年,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的相关指标出现历史最低,其他变动原因则与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变动是一样的。(二)东中西部视角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由于基尼系数(GINI)无法在组内与组间进行分解,因此,在分析东中西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时,不采用基尼系数(GINI),而采用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从实际分析结果来看,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度量出来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故本文只列出并分析泰尔指数(GE1)指标下的东中西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东部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化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GE1)均值分别为0.157472、0.114806和0.141115,中部的均值分别为0.1353、0.0989和0.1124,西部的均值分别为0.002683、0.11131和0.13485,说明东部地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从时间点上来看,1986年,东中西部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GE1)最小,这与现实是吻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后,农村经济体内潜在的活力被充分发挥出来,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强劲;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支持城镇经济发展,受过去长期以来一直推行的“农村支援城市、农业支持工业”政策惯性的影响,国家组建了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的新的金融体系,经济建设的重点仍在城镇,城乡经济失衡严重;受此影响,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试点的东部地区,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中西部地区次之。从东中西部区域内、区域间以及整体情况来看,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化发展水平是非常明显的,区域内非均衡发展水平比区域间的更为明显,在整个非均衡发展水平中,区域内的非均衡发展水平一直占主要的地位。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相吻合的。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邓小平在1988年提出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思路,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国家要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服从这个大局。伴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扩大,东中西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东部沿海地区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越来越显著。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态势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不同产业从金融机构所获得的融资量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受区域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区域间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也是非常显著的,其泰尔指数(GE1)差异也很明显。(三)八大经济区视角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与前文的分析一样,对于八大经济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分析,不采用基尼系数(GINI),而采用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来进行分析。考虑到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测度出来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故本文只列出并分析采用泰尔指数(GE1)测度出来的结果,结果如表3所示。同时,受篇幅限制,采用泰尔指数(GE1)分解的八大经济区具体的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未在文章中提供,备索,文中仅提供八大经济区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总体差异及区域间差异占比情况。从表3中可以看出,八大经济区内城乡金融结构、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区域间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而且从时间点上来看,八大经济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阶段性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从城乡金融结构非均衡发展水平来看,无论是八大经济区内的差异,还是区域间的差异,1993-2010年间,除1993-1995年、2007年以来存在波动外,整体上是呈现出上升趋势的;从城乡金融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广前,波动情况明显;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农村经济开始活跃,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开始大量出现,农村融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城乡金融规模和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差异开始变小;1987年以后,随着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相继出现,比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发展、福建兴业银行等等,区域之间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在表3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2004年以后,随着国家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随着村镇银行的大量出现,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问题,八大经济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问题。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分析

上述分析已经表明,中国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是非常严重的;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还必须对其水平未来的发展趋势作进一步研究。虽然ARMA模型可以对序列的发展趋势做预测,但其主要是针对短期预测,对序列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可能会存在不够精确的地方,本文拟采用R/S分析方法来对中国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规律与未来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由于城乡金融结构时间序列过短,因此,本文不对其进行分析,而选择分析城乡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考虑到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的时间段为1978-2010年,为避免数据过少的问题,本文借鉴李敬等(2008)的做法,利用Excel和VFP产生随机数进行反复试验,发现选用可以重叠的区间分割方法对于小样本同样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对于大样本,重叠与不重叠的区间分割相差不)(李敬等,2008)[17]。因此,在区间分割中,采用可以重叠的区间分割方法,Hurst测算结果如4所示。从表4中可以看出,1978-2010年间,省域视角下城乡金融规模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分别增长了3.551%、388.9%和-6.78%,而对于的Hurst指数分别为0.911、0.926和0.935,接近于1,说明省域视角下城乡金融规模非均衡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指标为长程记忆系列;也就是说,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其发展走势与1978-2010年的走势是一样的,城乡金融规模非均衡发展水平会越来越高。从城乡金融效率非均衡发展水平的情况来看,其未来走势也会与1978-2010年城乡金融效率非均衡发展趋势相同,其水平也会越来越高。从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城乡金融发展的区域内、区域间情况来看,其相关指标增长率与相应的Hurst指数也充分表明,在未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发生大规模变动的情况下,未来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发展水平也会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按照当前的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来看,未来我国无论是省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还是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均会越来越高,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这必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将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运用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O)和泰尔指数(GE1)对1978-2010年中国省际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东中西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和八大经济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测度,并运用R/S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无论是从结构维度、规模维度,还是从效率维度来看,其在省级单位之间、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不同区域中都表现得尤为明显;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还会越来越严重。很显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个历史问题,还是个非常重大的现实问题,破解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迫在眉睫。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要破解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稳步推进“三农”保险事业的发展,强化对涉农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逐步缩小城乡金融结构的非均衡发展水平。“三农”保险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要积极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保险体系;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发出涉农财产和人身保险产品,还需要继续探索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保险公司自营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涉农企业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户增收脱贫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要从金融、财政、税收等多方面对其进行扶持,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其正当的融资需求,通过财政手段对其进行补贴,采用税收减免等方式对其进行激励;要创造条件鼓励涉农企业的发展壮大,对符合上市要求的企业,政府可以为其搭建平台,扶持其发展(颜廷武等,2012;鲁钊阳、黄津,2012)[20][21]。第二,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构建金融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合理流动的机制,逐步缩小城乡金融规模的非均衡发展水平。继续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要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来合理布局并科学发展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有效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将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纳入到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中;采取城乡间差异化的利率政策,有效避免当前农村金融资源的大量外流,通过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城市金融资源反哺农村,竭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东中西部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情况,还应该加大区域间协作的力度,有意识地引导金融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2][23]。第三,重塑支农惠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逐步缩小城乡金融效率的非均衡发展水平。要继续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农信社支农地位不动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和引导信用社与村镇银行合作,支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力度,对其重新进行定位,拓展其业务范围,强化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化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推动农村民间金融的合法化,完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张丞,2011;鲁钊阳,2012)[24][25];此外,还需要根据当前“三农”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发专门针对“三农”的金融产品,繁荣农村金融市场,竭力改变当前农村存贷比居高不下的局面,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查看全文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考

【关键字】邓小平;非均衡;协调发展;渊源

【摘要】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同时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层次思想和灵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思考中国问题,借鉴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特定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对该思想的渊源、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为目前宏观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内涵。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渊源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优秀成分,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查看全文

金融改革非均衡环境论文

内容摘要:自2001年以来全球的经济不平衡开始加剧,导致全球实际经济增长率偏离了均衡路径。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人们对金融市场改革的思考:究竟是遵循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还是实施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面对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进行金融改革,必须清楚的分析和了解我国面临的环境。本文主要从内部非均衡的角度分析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认为本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我国金融深化开放、走出国门参与竞争的大好契机。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凯恩斯主义

我国经济持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任何经济体系处于高速增长时期,都会发生不均衡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均衡应当能够自动得到调整,中长期会趋向均衡。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非常独特的非均衡形态,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影响范围极广,提高了发展成本,降低了增长效益,限制了未来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内部非均衡现象

我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复杂。一方面,有各国工业化、现代化都会遇到的困难,例如能源紧张、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还有转轨经济在市场化进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例如企业行为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银行不良资产率高、金融体系薄弱等。

(一)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查看全文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论文

【关键字】邓小平;非均衡;协调发展;渊源

【摘要】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了思想解放的进程,同时解决了人们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为我国经济发展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层次思想和灵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思考中国问题,借鉴西方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特定思想,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大变革历史条件和经济非均衡发展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对该思想的渊源、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为目前宏观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使人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内涵。

一、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渊源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关“非均衡发展”思想和发展经济学中“不平衡增长”理论的优秀成分,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查看全文

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论文

摘要:农业保险是通过保险的手段管理农业生产风险的制度安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农业金融和农业保险)之一。纵观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农业保险一直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市场供求总量非均衡问题;二是结构非均衡问题。三是缺乏完善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基于以农业保险的非均衡运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非均衡运行现状的分析,探讨解决农业保险非均衡运行状态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非均衡;宏观调控

1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的表现

我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晚、发展慢、过程跌宕起伏,仅1950—1959年间就经历了开办、暂停、恢复、停办的曲折过程。自1982年恢复开办农险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非均衡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总量上的非均衡

查看全文

小议外贸结构的非均衡机理探索

[内容摘要]经济结构呈现非均衡的常态特征。在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外生条件不统一等因素的制约下,一国外贸结构形成的资源配置效率通常低于均衡世界里的帕累托最优效率,是一种“次优”均衡;这种非均衡模式可能在受到外在冲击时或通过内生演进的方式发生改变,并通过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等表现出来。外贸结构非均衡的核心特征是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密集度高低,并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联系在一起,成为外贸结构非均衡演进规律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外贸结构,非均衡,要素密集度

均衡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经济学理论与经济政策矢志不渝地追求的目标。然而,发展了的非均衡思想以更加拟合现实经济的姿态,为人们诠释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个更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工具。作为一种经济常态,非均衡现象越来越引起了理论界的兴趣,但是对外贸结构非均衡问题的探索尚显空白。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出发,厘清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等,建立一个关于外贸结构非均衡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

一、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常态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谈及的通常是与价格信号联系在一起的市场(或总量)非均衡问题,主要从总量变动不稳定、不匀速的角度去考察。“我们还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假定一个经济体系处于一个时点上,或者以一个基期作为初始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率,会发现它们之间有一系列的速度差距,完全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结构性非均衡增长状态”。在现实经济运行中,这种结构性的非均衡现象是广泛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在经济总量中,不同的产业部门或区域经济部门所占比例的不同;在资源配置上,不同部门或地区在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使用上也千差万别;在生产效率上,由于经济基础、比较优势等的差异,也导致了生产率从而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同;等等。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各产业部门在总产值和总资源中所占的比重从来都是变化的,并且在变动速度和幅度上都存在差异。同时,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结构上来看,也同样呈现“增长极”在各个区域之间“轮动”的特征。经济结构之所以呈现这种非均衡的基本常态,主要在于以下几个决定性因素:

查看全文

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非均衡配置改进策略

摘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推进城乡师资均衡是义务教育的新目标。分析当前城乡教师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的差距,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师资配置不合理的诱因,并针对如何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师资均衡;教育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上层建筑的进步与完善。但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优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本质是农村为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这就导致城乡二元结构成为独特的“中国现象”。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城乡教师师资水平的差距明显。而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息息相关,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影响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针对城乡教育资源的失衡,在教育公平性思想指导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被提上议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支持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乡村教育质量[2]。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通过对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三类教育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进行均衡配置,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3]。现阶段,城乡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渐趋于均等,然而教师资源方面的差距仍然明显,并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教师教学水平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城乡教师师资均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中坚力量”。

一、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基本现状

(一)城乡义务教育绝对数量生师比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生师比均为城市高于农村,意味着城市教师分配的学生数量更多。从生师比的基本概念来说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更好,但教育的质量并不简单由教师数量决定,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影响城乡义务教育水平。

查看全文

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幼儿教育是确保社会受教育公平公正的前提,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诸多原因造成这种情况,这非常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文章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并且就如何改变这种非均衡现象展开讨论,旨在促进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对策

早在上个世纪中期,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有的教育学家认为,确保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是消灭阶级差异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发展的教育质量不高,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应对措施。

一、我国幼儿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

1.城乡幼儿受教育数量不均衡。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城市中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数量要远远多于农村。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教学资源比较落后,教学场所有限,教学人员的素质较城市来说较低。而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各种教育场所层出不穷,相应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也都比较完善,师资力量壮大,两者之间的差异促使人们把儿童送到城市中接受教育。除此之外,国家在教学经费的投入方面,城市多,农村少,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之间幼儿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两者接收的幼儿数量偏差较大。2.东西部区域幼儿受教育程度不均衡。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的经济发展呈线性结构,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为发达区域;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低,机会少,为欠发达区域;而中部地区处于两者中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样经济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前提下,幼儿受教育程度也存在较大差距,东部经济发展程度高,各种教学资源比较先进,各类教学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教育需要,由此,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其教育水平与能力也不同,其中幼儿的受教育成都也随之存在差距。

二、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查看全文

股票市场非均衡性论文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我国股票市场是非均衡市场。非均衡股票市场的表现是股票市场走势同宏观经济运行相背离、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市场有效性差、资源配置效率低、股票价格脱离价值。笔者认为,解决股票市场非均衡性问题必须从建立均衡股票市场条件入手:即重建市场制度、规范政府行为、改善公司治理。

关键词:非均衡股票市场市场机制政府行为市场制度公司治理

在现代经济理论中,均衡是指市场两股相反的力量相互作用达到的、合力为零的一种状态。这种均衡是暂时的稳定、是由不稳定到稳定的动态过程,它是由市场内在的力量推动、自发实现的均衡。

均衡股票市场包含均衡状态以及实现这种均衡状态的途径。虽然,均衡状态也可以通过外力来实现,但是股票市场的均衡状态不是指通过外力来实现的均衡状态,而是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实现的均衡状态。它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市场供求平衡。即股票市场供求双方在“理性人”和“经济人”的作用下,不断地买入或卖出股票,最终使股票的价格趋于价值,使股票市场处于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二是指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市场的有效性就是指市场的经营效率,是市场素质的综合反映。有效性强的市场,股票的价格与价值走势基本一致,资源可得到有效配置,虚拟经济反映实体经济;有效性差的市场,价格脱离价值,市场处于无序状态,即非均衡状态。三是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所确立的均衡状态。CAPM模型认为,在投资者有同质收益预期,并以相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与解读信息的条件下,市场所有投资者将达到最优投资组合,它揭示了投资者不断通过价值发现的方法实现均衡市场的途径。均衡的股票市场本质在于市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的价值发现,即在于股票价格在不均衡时(脱离价值)逐步向均衡价格或价值靠近的动态过程。

均衡股票市场所揭示的意义是:在一个市场价格总是趋向均衡价格或价值的公开市场中,作为风险规避者的投资人来讲,他们总是按收益——风险原则来进行投资,一旦股票风险大于收益,价格高于价值,人们就会卖出股票;一旦股票收益大于风险,价格低于价值,人们就会买入股票。这就是说,在均衡市场条件下,股票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与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发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呈良好循环。而在非均衡的股票市场,股票价格脱离价值,股票价格的涨跌与实体经济失去联系,市场处于无序状态。我国的股票市场正是这种非均衡市场。

我国股票市场的非均衡表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