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同居关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21:31: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非婚同居关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非婚同居关系

非婚同居关系研究论文

摘要:非婚同居关系是指无配偶双方当事人自愿的、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结合。对非婚同居关系的内容进行法律规制必须先界定其内涵,而对其进行法律的规制具有现实必要性。

关键词:非婚同居关系;意思自治;共同生活;法律规制

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在婚姻关系领域扩张,人们生活关系的处理方式变得多元化,非婚同居成为人们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之一。基于对当事人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尊重,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许多国家对非婚同居关系都给予了一定的法律保护。而我国对此的法律规制十分欠缺。文章就非婚同居关系展开论述,对将非婚同居关系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作出建议和参考。

一、非婚同居关系的定义

非婚同居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罗马法的姘合制度。姘合制度(concubinatus)即男女以同居为目的的结合,缺少婚姻的意思(affectiomaritalis)。产生这种姘合的原因是市民法正式婚限制很严,高级官员等的结婚受到限制,而正式婚的嫁资与婚资对于贫困者也常是不易克服的困难。当时,符合姘合制度规定的结合不是非法的,被社会所接受。非婚同居在罗马法后,曾一度被人们所排斥,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都无法容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情感与生活方式自由选择的追求,非婚同居被多数人所重新接受,许多国家法律设立了调整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制度,并发展了非婚同居关系的内涵。我国对非婚同居关系并没有法律明确的定义,这对于调整非婚同居的现状是不利的。

对于现今非婚同居关系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观点认为,"非婚同居是一男一女在未缔结婚姻的情况下,像夫妻一样共同生活的事实状态"。此概念将已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等非法同居的关系包涵在了非婚同居关系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非婚同居关系是指"符合婚姻实质条件的男女结成共同生活体、但无婚意的结合。"此观点将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等为社会公益所禁止的情况排除在外。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立法中,对非婚同居的定义类似于次观点,如《南澳大利亚事实伴侣关系法》中定义事实伴侣,是一男一女之间象夫妻一样居住在一起共度真正的家庭生活,尽管他们没有缔结法律上的婚姻。另一种较为普遍的、适应现今社会现象的观点定义到"非婚同居,指双方当事人只不具备结婚形式要件的较稳定的长期共同生活形式。"此观点不仅排除了法律和公益所不能容忍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非法同居行为,也将同性同居关系纳入了非婚同居关系的内涵之中。在澳大利亚《北部地方事实伴侣关系法》中,事实伴侣是双方之间没有缔结婚姻但是却有着象婚姻一样的关系,而且不论双方是异性还是同性。另外,在法国、德国,均承认了同性伴侣关系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法律保护。

查看全文

非婚同居关系论文

【论文关键词】:非婚同居关系;意思自治;共同生活;法律规制

【论文摘要】:非婚同居关系是指无配偶双方当事人自愿的、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结合。对非婚同居关系的内容进行法律规制必须先界定其内涵,而对其进行法律的规制具有现实必要性。

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在婚姻关系领域扩张,人们生活关系的处理方式变得多元化,非婚同居成为人们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之一。基于对当事人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尊重,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许多国家对非婚同居关系都给予了一定的法律保护。而我国对此的法律规制十分欠缺。文章就非婚同居关系展开论述,对将非婚同居关系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作出建议和参考。

一、非婚同居关系的定义

非婚同居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罗马法的姘合制度。姘合制度(concubinatus)即男女以同居为目的的结合,缺少婚姻的意思(affectiomaritalis)。产生这种姘合的原因是市民法正式婚限制很严,高级官员等的结婚受到限制,而正式婚的嫁资与婚资对于贫困者也常是不易克服的困难。当时,符合姘合制度规定的结合不是非法的,被社会所接受。非婚同居在罗马法后,曾一度被人们所排斥,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都无法容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情感与生活方式自由选择的追求,非婚同居被多数人所重新接受,许多国家法律设立了调整非婚同居关系的法律制度,并发展了非婚同居关系的内涵。我国对非婚同居关系并没有法律明确的定义,这对于调整非婚同居的现状是不利的。

对于现今非婚同居关系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观点认为,"非婚同居是一男一女在未缔结婚姻的情况下,像夫妻一样共同生活的事实状态"。此概念将已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等非法同居的关系包涵在了非婚同居关系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非婚同居关系是指"符合婚姻实质条件的男女结成共同生活体、但无婚意的结合。"此观点将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等为社会公益所禁止的情况排除在外。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立法中,对非婚同居的定义类似于次观点,如《南澳大利亚事实伴侣关系法》中定义事实伴侣,是一男一女之间象夫妻一样居住在一起共度真正的家庭生活,尽管他们没有缔结法律上的婚姻。另一种较为普遍的、适应现今社会现象的观点定义到"非婚同居,指双方当事人只不具备结婚形式要件的较稳定的长期共同生活形式。"此观点不仅排除了法律和公益所不能容忍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非法同居行为,也将同性同居关系纳入了非婚同居关系的内涵之中。在澳大利亚《北部地方事实伴侣关系法》中,事实伴侣是双方之间没有缔结婚姻但是却有着象婚姻一样的关系,而且不论双方是异性还是同性。另外,在法国、德国,均承认了同性伴侣关系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法律保护。

查看全文

浅议非婚同居立法规制

摘要:自古以来,非婚同居都长期受到社会的抑制和法律的禁止。近年来,非婚同居的现象都在不断递增,俨然成为了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虽然我国的规范性文件没有禁止非婚同居,但是,相关的立法趋向于空白,现有的许多司法解释都主要集中在符合事实婚姻状态下的非婚同居,因此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当今社会的现实状态和国内外对非婚同居法律规制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我国非婚同居的立法规制等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非婚同居;法律规制;立法研究

一、非婚同居的界定与释义

(一)非婚同居的界定。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我国婚姻法体系下存在“同居”一词的定义,但是对于“非婚同居”的定义却趋于空白,因此研究非婚同居的基础是要较为准确和清晰地界定“非婚同居”一词。首先,“非婚”是指双方不存在婚姻状态,而“不存在婚姻状态”又指未婚,也包括离婚以及丧偶。从广义的文义解释上来看:“非婚”是指不满足法定的结婚实质要件或者形式要件的两性关系的结合状态。其次,“同居”是指双方在同一处居住共同生活,但是居所应该是比较固定的居住场所,因此,仅是偶尔地租用酒店等发生性关系,并不构成实质意义上的同居,故“非婚同居”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稳定性以及长期性等特征。(二)非婚同居的释义。综上所述,对于“非婚同居”一词,可以作出如下释义:非婚同居是指成年的男女双方,在不存在婚姻障碍的前提下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基于男女二人的意愿而在同一处居住并共同生活的事实状态。

二、我国非婚同居现状分析

(一)非婚同居的分类。以当事人同居时候的年龄作为划分依据,则非婚同居可以分为年轻性非婚同居和老年性非婚同居。年轻性非婚同居者多为远离家乡,生理成熟而婚姻无期的男女青年;而老年性非婚同居者多为已无配偶而搭伴养老的老年人。以当事人同居时候有无婚史作为划分依据,则非婚同居可以分为有婚史同居和无婚史同居。无婚史同居者多为无独立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有婚史同居者多为离异者。(二)我国非婚同居现状解析。从非婚同居的概念以及非婚同居的分类等较为明确了我国目前非婚同居的法律状态,我国在固守结婚登记制度的同时,对事实婚姻持有的是摇摆不定的态度,因此我国目前对于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定是趋于空白状态,故为实现统一规制非婚同居关系的重要目标,有必要专项立法更多关于非婚同居的规制。

查看全文

新型婚姻的法律解决机制诠释

本文作者:李玉潮工作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一、非婚同居是一种新型婚姻家庭争议

非婚同居现象现在渐成潮流,不仅追求时尚的年轻人选择同居,老年人也将同居视为养老的一种既方便又可行的方式。国家和社会对同居的态度也越来越宽容。但是,同居不是两性结合的法定方式,国家对同居关系不予保护。这样大量的两性结合关系游离于法律调整之外,同居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法律保障。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同居中的弱势群体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非婚同居现象对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产生了新型婚姻家庭争议,处理不当将威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非婚同居应当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双方应完全具备婚姻的实质要件,即当事人无配偶、同居双方完全自愿、达到法定婚龄、双方无禁止结婚的疾病、无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第二,共同生活具有公开性,即同居关系被周围的群众所知晓。第三,共同生活具有相对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即达到一定的期限,有相对固定的住所。当前,由非婚同居引发的纠纷多不胜数,没有婚姻的束缚,男女双方是自由了许多,但是意想不到的麻烦也添了许多。恋爱期间、同居期间引发的财产纠纷、同居关系财产纠纷、子女抚养纠纷等各类纠纷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婚姻关系的缔结有明确的法定程序,如不依法办理结婚手续,便谈不上法律认可的有效婚姻,更得不到法律保护。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受到伤害的只可能是男女双方。

二、我国应针对非婚同居作出制度回应

因为同居中的弱势群体的利益缺乏法律保障,很多强势群体利用同居来规避婚姻中的法定义务。这在老年人同居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很多弱势老年同居者的实际地位不过是同床保姆。同居是一种长期的共同生活关系,同居双方为了共同生活显然会有时间、精力、金钱方面的付出。并且由于男女双方社会分工的差异及男性在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女性在同居生活的贡献用货币进行衡量时,往往价值不高,甚至为零。非婚同居虽然具有合理性,但由于其处于自然状态,难免被强势群体所利用,作为规避婚姻中的法定义务的手段,获取不当利益。而我国法律在此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以夫妻名义同居的行为,2001年新《婚姻法》颁布前,司法实践都以1994年2月1日为界,之前符合事实婚姻条件的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之后出现的则一律按非婚同居关系对待。2003年12月25日公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非婚同居中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查看全文

大学生非婚同居问题的法律研讨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观念的开放,原本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物慢慢的被具有前卫意识的在校大学生所接受并尝试,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校大学生群体当中有非婚同居现象,这属于高校中的亚文化。像校园里面的青年亚文化、同性恋亚文化一样,也应该受到关注和研究,保障涉及人群的合法利益。

关键词:大学生;亚文化;非婚同居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观念的开放,原本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物慢慢的被具有前卫意识的在校大学生所接受并尝试,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校大学生群体当中有非婚同居现象,这属于高校中的亚文化。像校园里面的青年亚文化、同性恋亚文化一样,也应该受到关注和研究,保障涉及人群的合法利益。由于在校大学生他们特殊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很多人都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经济来源大多数都是靠父母及家里的供给,这决定了这种非婚同居的不稳定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的复杂性。

一、高校大学生非婚同居的现象

(一)非婚同居的定义

非婚同居具有广义和狭义的界定之分,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狭义概念的非婚同居,即无配偶的男女双方,在没有完成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以性关系为纽带的自愿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状态。而就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非婚同居,理由各异形式多样,有恋爱型同居,有试婚型同居,有异地恋的间断型同居,有陪伴型同居,甚至还有与校外人员同居。他们同居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双方之间没有形成受保护的法律关系,他们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对于一些后果也没有法律上的保障。这种非婚同居的生活状态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在可以接受的低廉的成本之下就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了高校的婚育观教育以及后勤服务的发展没有跟上。

查看全文

当代未婚同居法律制度的法理学

本文作者:袁翠清杨兴香工作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

一、问题的产生

经济发展及由此形成的特定社会结构,再加上女权主义的作用,使非婚同居作为一个伦理、社会及法律问题显现于世。非婚同居先是成为西方人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在我国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非婚同居在中国不仅表明非婚性行为事实的存在,还反映了原有民族文化、引进移植的西方法律及现有社会制度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冲突。改革开放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对外交往不断扩大,使人们可能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世界信息,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权利主体意识逐渐加强,即在不侵犯别人选择空间的基础上,主体可以自主选择,如:女性认识到性生活对自己的意义,而对于丈夫和婚姻的意义则是次要追求价值。这种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家庭内部关系及家庭的社会地位,使我国当代的婚姻家庭观及婚姻家庭法律体系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过去,由于所处社会结构、制度及文化环境不同,中国妇女不可能像西方妇女那样对性别和性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因而女性问题的改革,从来都是只改制度而不涉及深层的理念。但女权主义的传入,使中国妇女反思自己的主体地位,重新审视自己的主体意识。女性自身变化的同时必然引起家庭及社会的变化,必然导致规范新式行为和秩序的规则的出现。婚姻自由作为一种法定的权利,赋予当事人在不干涉和强制他人婚姻的前提下,自主决定自己的婚姻。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婚姻自由的口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提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婚姻自由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产生的。1791年《法国宪法》明确指出“:法律视婚姻仅为民事契约。”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未经合意不得成立婚姻。”这些规定把传统观念视为“神作之合”的婚姻从宗教势力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通过共诺婚的形式,肯定了婚姻自由的原则。自此以后,这一原则相继为资本主义各国亲属法所确认,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婚姻一般不再具有包办强迫的性质,在阶级内部或社会地位相当的阶层中,当事人在婚姻问题上确实享有较大的选择自由。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婚姻关系仍然无法摆脱私有制的影响。资产阶级的婚姻自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虚伪性和不彻底性。首先,资产阶级的婚姻自由是契约自由的特殊形式,它从本质上反映了商品交换的自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货币关系支配一切,这种状况对婚姻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婚姻的缔结正是为了追求基于契约而产生的利益。尽管在资产阶级中追求婚姻自由的也不乏其人,但大多数婚姻关系仍然渗透着财产关系的影响。其次,资产阶级的婚姻自由往往导致对婚姻自由的滥用。在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婚姻关系很不稳定,非婚同居相当普遍,离婚率大幅度上升。一些人企图用性自由去取代婚姻自由,否定婚姻关系严肃的伦理性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和两性社会地位的深刻变化,为男女实现真正的婚姻自由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已为实现婚姻自由提供了基本条件,但这方面还有许多尚待完成的任务。社会主义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前进的,婚姻自由也有一个不断扩大、不断发展的过程。经济基础决定婚姻家庭制度,但婚姻家庭制度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婚姻家庭制度既然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那么它也和其他上层建筑一样,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对生产力的发展发挥各种影响作用。历史证明,凡是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婚姻家庭制度都是落后、衰败的,注定要消亡;而拉动与巩固新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婚姻家庭制度则是文明、进步、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定会成长壮大。我们在肯定经济基础对婚姻家庭制度的决定作用时,也不可忽视婚姻家庭制度对经济制度的反作用力,并以此作为评价特定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的终极标准。

二、非婚同居现象的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为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也带来了婚姻家庭制度特别是婚姻观念的多元化。一方面,世界各国已经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儿童利益的婚姻制度。文明、健康、民主的婚姻家庭制度成为发展的主流。但另一方面,对婚姻的个性化理解、个人主义的膨胀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都对现存的婚姻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未婚先孕、非婚同居、离婚率大幅上涨、人工生育子女的地位、空巢家庭……凡此种种,都是人类社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我国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建立以后,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婚姻家庭领域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传统,另一方面,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自由化、个性化影响下产生的种种新的婚姻家庭观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非婚同居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非婚同居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于青年人及老年人中,成为游离于法定婚姻之外的一种两性结合方式。非婚同居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没有办理结婚登记而同居生活,它包括了事实婚姻。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行之后,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如果没有补办结婚登记手续,则不再承认其婚姻的效力,因此,将1994年2月1日以后出现的无配偶男女同居,称为非婚同居,不再使用“事实婚姻”一词。非婚同居关系的构成要件有三:(1)欠缺结婚法定形式要件。(2)同居关系的男女或者以夫妻名义,或者不以夫妻名义。(3)男女双方公开同居生活。我国传统的婚姻家庭观正面临着挑战,非婚同居作为一种新的婚姻及家庭形式正朝着蔓延的趋势发展,而我国现行法律在调整此种新现象时的欠缺,带来了许多社会及法律问题。第一,非婚同居现象大量增加的趋势,使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改变其传统的做法,对非婚同居进行法律上的调整。而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解释非婚同居关系,也未界定其内涵与外延。第二,非婚同居者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我国法律没有相关制度调节非婚生子女同其生父母之间的关系,这样极大地危害了非婚生子女的人身及财产利益。第三,非婚同居与婚姻关系的效力不完全相同,婚姻关系的效力不仅包括夫妻间的各种财产关系,而且还包括夫妻间的各种人身关系,而非婚同居配偶间的关系主要是财产关系,双方几乎不享有人身方面的权益,但我国法律未规定非婚配偶双方的个人利益和财产利益及相互关系的问题,在实践中引起了许多纠纷。第四,非婚同居与婚姻关系不同,其间接效力指非婚同居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活共同体,基于一定事由的发生而与第三人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三人剥夺非婚同居配偶的生命时,另一方如何提起侵权损害赔偿诉讼等问题,给实践司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在非婚同居日益被人们自愿选择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纠纷发生在同居当事人之间,如不及时加以解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消极因素,因此,我国法律有必要借鉴两大法系国家关于非婚同居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非婚同居法律制度。

三、设立非婚同居法律制度之法理学探讨

查看全文

婚姻家庭习惯现状与启示

摘要:在我国的民事法律中,婚姻家庭法是一部具有本土性与习俗性的法律,但在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中,却一直对这一特性重视不够。由于“习俗性”伴随着人们婚姻家庭生活的始终,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当引发纠纷诉诸法院时,在法无规定或法律规定与习俗不相协调的情况下,司法裁判无法回避对民间习惯的引用或遵循。当此民法典编纂之际,在婚姻家庭编的制定过程中,应该认真对待婚姻家庭中的习惯问题,对在司法实务中已通过司法政策和解释得到认可的一些民间习惯,如婚约及彩礼的返还问题、事实婚姻与同居问题、子女的姓氏选择问题等,应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其规范化,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增加法律应对复杂现实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习惯;婚约及彩礼的返还;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子女的姓氏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以下简称为民法典总则)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据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该条规定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认了“从习惯”是民法的法源,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依据。在我国的民事法律中,婚姻家庭法是一部具有本土性与习俗性的法律。因为“亲属法多为各法律体系所固有,夫妻亲子之自然属性,莫不受其社会环境、风俗、人情之影响,各有其传统,故亲属间之法律关系,多随习俗而移转,其与‘国情’不合之规定,鲜能发挥其效用”。[1]5但在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中,却一直对这一特性重视不够,除了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为婚姻法)中有一条文带有“从习惯”的用语①外,在随后颁布的1980年的婚姻法和2001年的现行婚姻法中,都未曾再出现过“从习惯”的用语。但由于“习俗性”伴随着人们婚姻家庭生活的始终,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如,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结婚前举行订婚仪式并支付彩礼;在一些地区相比于到婚姻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并领取结婚证的行为,人们更重视婚礼仪式的举行等),当引发纠纷诉诸法院时,在法无规定或法律规定与习俗不相协调的情况下,司法裁判无法回避对民间习惯的引用或遵循,为了使法院的裁判处理有据,最高人民法院也不得不通过各种司法政策和解释来应对这些问题。当此民法典编纂之际,婚姻家庭法将最终回归民法,作为独立一编规定于其中。在婚姻家庭编的制定过程中,是到了该认真对待婚姻家庭中的习惯问题的时候了。

一、婚姻家庭习惯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务中的存在现状:司法先行而立法滞后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婚姻家庭生活与习惯相伴而行,而我国有关婚姻家庭的立法,在制定之时即存在对国外的立法经验借鉴得多,对本土资源重视不够,加之立法时理想化色彩过于深厚,民间存在的习惯仅作为需要改造的陋习的状况,相关规定或者与现实脱节,或者缺乏明确规定,使司法实务不得不通过各种解答、复函、批复、贯彻执行民事政策的意见等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来解决相关问题。而纵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部门做出的各种解决之策中,都涉及对习惯的运用,要求法院在处理相关事务时对当地的习惯加以尊重。归纳之,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其一,结婚问题。如《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关于回汉及外侨婚姻问题的批复》(批复山东省人民法院):“关于回汉结婚问题,根据法制委员会意见,应按民族政策基本精神处理,尊重少数民族习惯,……但如因民族的风俗习惯或教规关系,不准与外族通婚时,应本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说服男女双方当事人尊重民族习俗,不要勉强结合以免引起群众反感及民族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表叔与表侄女结婚问题的复函》(1957年1月8日,法研字第506号):“表叔与表侄女是五代内辈分不同的旁系血亲,习惯上是不结婚的。”其二,婚姻家庭关系问题。除子女姓氏问题强调从习惯外,还涉及收养契约、不同民族婚后所生子女应属何族的问题等多方面内容。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收养关系诸问题的几点意见(发东北分院)》:“(一)收养契约虽为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契约,但幼年子女的生父母亦可与收养的父母成立契约,将子女交其收养。只要不妨碍子女利益,在习惯上(如近亲辈分)又无妨碍,即应认为是合法的契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关于不同民族男女结婚后所生子女应属何族的问题的复函》(1953年6月15日,司普字第26/829号):“关于不同民族结婚后所生子女应属何族的问题,经与民族事务委员会联系,我们认为此种问题应根据群众一般习惯决定,在子女长大后,所属民族,应听其自行选择。”其三,离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历年所做出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见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事实婚姻的认定与保护的相关政策及解释。

二、司法政策和解释对习惯的认可

查看全文

老干部再婚问题调查报告

我们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再婚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老干部作为老年人的特殊群体,由于其年龄偏大、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条件宽裕、医疗待遇好、子女家庭条件也相对富足等诸多特点,使得老干部再婚更加容易和频繁,再婚带来的问题也较多,自然引起的关注就更多。这就意味着老年人、老干部再婚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个别家庭、个别社区所需要深入思考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更是基层老干部工作部门深化亲情服务,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今年5月下旬到7月底,区委老干部局以开展“问计于老干部、问需于老干部、问政于老干部”为内容的“三问”活动为契机,组织专门人员,以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个案矛盾调解等形式,就服务管理的603名老干部婚姻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老干部婚姻现状、再婚情况、存在问题等,对老干部再婚给老干部家庭、社会以及老干部工作带来的服务、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一、老干部再婚现状及特点

区总人口64万人,截至去年底,全区60岁以上的老人7.6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其中,市区空巢老人600多人。目前,全区老年人口每年以近3%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区直接管理的老干部603人,其中男性536人,女性67人,老干部数量每年正以3%的速度递减。正是在全区老年人口增长与老干部数量负增长的交错中,老干部再婚特点显得更加突出。

(一)老干部再婚以丧偶再婚居多。在603名老干部婚姻状况中,原配婚姻占到45%,再婚婚姻占到46%,独居仅占9%,再婚率高于初婚率是老干部婚姻的显著特点。所有再婚老干部当中,再婚婚龄最长的26年,再婚年龄最大的83岁,再婚次数最多的达到6次。再婚老干部79%属于丧偶再婚。

(二)老干部再婚比重男性大于女性。在丧偶老干部中,男性老干部再婚人数占到79%,女性不到10%。这说明女性老干部寿命高于男性,女性老干部丧偶后,由于年龄关系再婚很困难。从丧偶要求再婚老人的家庭看,大部分都有子女(无子女的老人只占8.8%),而且均为男性。

(三)老干部再婚以“找伴型”为主。再婚老干部当中,由于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丧偶后觉得过日子处处难,为了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迫切需要找一个配偶,这种类型的占26.5%;部分男性老干部,身体仍然比较健康,物质生活已心满意足,但感到精神生活空虚。用他们的话说:“现在一切挺好,只欠精神支柱。”想找个称心如意的老伴共度幸福晚年的占42.8%。

查看全文

谈论无效婚姻的法律责任

新《婚姻法》第十二条分别从四个方面规定了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其中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分述如下:

(一)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的溯及力问题

《婚姻法》第十二条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对此,笔者有不同的见解,即自始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应当有所区别。如前所述,自始无效婚因严重违背社会公益要件,违反社会的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应当自始无效,有溯及力。而可撤销婚姻只是一般性地违背社会的私益要件,违法程度不是很严重。应从被宣告撤销之日起无效,即宣告撤销之前婚姻还是有效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或人民法院的撤销宣告无溯及力。在当今一些采取婚姻无效与可撤销双轨制的国家及地区,关于婚姻无效与可撤销的法律后果,也是如此分别规定的,这样也显得更为科学、合理。

(二)当事人是否具有夫妻关系

《婚姻法》第十二条简单地规定:“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与第一点相同,由于自始无效婚与可撤销婚的溯及力不同,自始无效婚溯及既往,当事人当然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但可撤销婚姻无溯及力,在被宣告撤销之前,婚姻关系是有效的,因而在宣告撤销之前,当事人之间的夫妻关系也应当得到认可,具有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

(三)当事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查看全文

非婚生育管控工作意见

多年来,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素质逐年提高,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宽松的人口环境,连续14年与市政府兑现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状。

近两年来,我县早非婚生育现象有蔓延势头,据人口计生部门统计,2009年至2010年,我县违法生育案件中,早非婚违法生育案件占90%。2011年,我省实施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评估体系改革,将早非婚违法生育作为违法生育统计考核评估指标,计算当地计划生育率。目前,我县个别乡镇、村屯孕前管理水平落后,群众观念陈旧,早非婚现象严重,这些不利因素将直接影响我县低生育水平的持续稳定,制约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从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大局出发,加强对早非婚工作的管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加强早非婚生育治理,消除违法生育隐患,确保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扩大宣传、强化引导。

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介及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标语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群众真正掌握国家政策,了解违反生育政策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二要积极组织党员干部,采取入户上门的形式,面对面地对未婚青年进行新型生育观念的教育,消除“早生孩子早得济”的陈旧生育观念。使他们真正懂得过早生育对产妇身体带来的危害,容易造成新生婴儿的先天畸形,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伤害。三要充分利用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人口学校,针对80后、90后未婚青年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婚姻观出现偏差,道德观缺失的现实,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婚姻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强烈的责任感。四要组织人口计生工作人员深入村居、学校、厂矿、企业,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咨询活动,为未婚青年答疑解惑。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