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染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19:12: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非传染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策略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应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对我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的慢性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标。
1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1]。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00%。可见,我国正面临着慢性病的严重挑战。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水平行为方式的变化,提示我国慢性病在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成为卫生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及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2慢性病防治策略
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开展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努力推动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工作,提高各族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提高各族市民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建立有利于主要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物质环境,逐步降低社区人群中主要危险因素,控制慢性病发病和死亡上升趋势,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纠正不良生活行为,提高整体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领导机构。
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由市卫生、计划、财政、教育、公安、广电、体育、劳动、工商、妇联、老龄委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的**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有关政策,明确各部门职责,审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防治经费,搞好社区协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试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策略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应开展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从而达到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对我国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慢性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我国的慢性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标。
1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997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为城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2.11%[1]。我国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00%。可见,我国正面临着慢性病的严重挑战。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进一步控制和死亡率的下降,以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和生活水平行为方式的变化,提示我国慢性病在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呈上升的趋势。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带来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增加,成为卫生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及控制慢性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2慢性病防治策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计划
一、背景
最近几年年,我国积极调整疾病控制策略,将一直以临床问题看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以控制。全国各示范点均通过社区诊断确定了本社区最主要的慢性病问题及其危险因素,并据此进行了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则,展开健康教育与危险因素干预,开展了大量健康促进活动。
为了启动我市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探索适合我市的社区慢性病防治模式,市疾控中心根据卫生部及省疾控中心的要求精神,计划在200*逐步开展以家庭为中心,以居民健康促进为目标的社区卫生服务与慢性病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工作。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我市于1993年对**市城区抽样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广东省一类地区水平。为此,我市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切实加强高血压调查工作,从而为我市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目的
掌握我市高血压病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从而为进一步订综合防治措施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三、内容
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控方案
为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启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卫疾控字号)精神,加强我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我区决定自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意义
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统称慢性病)是影响我区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国内外实践表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利用3年时间,在全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总结示范区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我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要求,认真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控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导致一些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我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成立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作领导小组,设有专(兼)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人员,并分工明确,职其所能,并制订详细工作方案与具体落实措施,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
二、加强培训,提高职工理论水平
慢病防治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社会系统工程,通过举办全局职工基本公共卫生管理学习培训,使参训职工在慢病防治理论上有新的提高,基本技能有新的进步,促进了我局慢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大力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计划3篇
第一篇
根据《市区慢性病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和《2014年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要点》,结合《区卫生系统建设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区2014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防制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体目标
(一)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质量,进一步提升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脑卒中和冠心病的规范管理水平。
(二)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和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为抓手,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探索适宜技术应用和长效管理模式,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有效推动全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持续发展。
二、工作项目及要求
畜牧集约化生产生态防控
1前言
1.1集约化养殖与个体养殖区别。集约化养殖是指通过搭建以家畜为生物主体的人工环境,将各种畜牧业资源高度集中的利用,并且按照固定生产周期,均衡地、批量的进行规格化或标准化生产[1]。其区别于传统养殖的最大特点是其能够将各种畜牧资源高度集中的利用,并能够进行稳定生产。完全解决了传统个体养殖模式中由于管理差、规模小、条件落后等问题而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必然会取代传统个体养殖模式,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主流,尤其是在生猪、禽类和奶牛的养殖模式中。1.2集约化养殖系统中家畜群发病的分类。在生产中,根据家畜群发病本身病原特征可将其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可细分为细菌类、病毒类以及寄生虫类。非传染性疾病也可细分为营养代谢性、中毒性和应激性。传染性疾病由于其病原本身具有传染性特征,疾病的发生通常较为迅速,一旦发生后均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应尤其注意对传染性群发病的防控。而非传染性疾病中应激性和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会严重降低养殖效益,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家畜群发病的发生
集约化养殖系统通常根据其生物主体和产品种类可分为集约化养猪养殖系统、集约化奶牛养殖系统和集约化家禽养殖系统。不同系统的发病特点由于系统生物主体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又由于其系统结构特征相似而有所联系。2.1传染性疾病的发生。2.1.1集约化生猪养殖系统。目前我国集约化养猪规模跨度较大,一般育肥猪数量达500头以上时可看作一个小规模猪场,而规模较大猪场育肥猪数量可达10000头以上[2]。无论是在大规模还是小规模猪场中,其使用的均是专门化杂交繁育体系,如长白、大白、杜洛克等。在养殖过程中常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口蹄疫、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瘟、猪流感传染性胃炎等。特别是口蹄疫,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要疾病。2.1.2集约化奶牛养殖系统。集约化奶牛养殖系统主要存在于我国北方,以奶牛小区模式较为常见。2.1.3集约化家禽养殖系统。家禽由于其个体小,生长周期短等优势非常适合于集约化养殖。但是每年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由于传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家禽死亡数量占总体数量的15%以上[3]。常见疾病包括: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及绦虫和球虫的寄生等。2.2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营养代谢性、中毒性和应激性疾病。其中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家禽和奶牛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奶牛繁殖和生产压力过大以及家禽的生长压力过大时。而中毒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饲料和饲喂原因,如反刍动物的瘤胃酸中毒和食用变质青贮饲料后引发的肠炎。2.3各类生态因子的作用。(1)光照:在一般天气条件下,光照对促进家畜血液循环、调节钙和磷的代谢具有积极作用。光照对宿舍环境的改善也具有积极作用。在畜禽生产中,足够的光照对维持家禽的生长和产蛋性能至关重要,光照不足则会引起家禽的啄癖。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能够增强猪的免疫能力[4]。(2)空气:在集约化养殖系统中,畜舍的空气质量对畜禽健康有直接而明显的作用。畜舍的空气环境不佳会引起家畜生产机能下降,有研究表明以PRRSV为代表的大量病原体是靠依附在细小的灰尘颗粒上在空气中传播的。(3)气候:气候条件中如温度对家畜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不仅表现在直接影响家畜机体上,过高和过低的气温都会引起家畜的应激反应,降低家畜生产性能。(4)水: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中,畜禽饮水具有统一来源。水质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家畜的健康,如水中金属离子的超标、农药的残留以及是否含有寄生虫卵。2.4家畜、人、环境互作原理。在集约化养殖中,家畜处在完全人工环境中,因此从生态学防疫角度可以将集约化畜牧场看成一个由家畜、人、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家畜和人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同时也会互相影响;而环境也会反作用与家畜和人。由于存在这种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并存的关系,养殖过程中更应该重视饲养人员对家畜健康的影响,制定统一操作章程,规范管理。
3防控措施
3.1合理规划畜牧场建设。畜牧场的不同分区布局一定要合理,如图1.所示,不同组分在畜牧场中运输价值成本差异巨大。而对于畜牧场的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建设初期就考虑到其功能重要性,要对草地绿化以及隔离林带的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只有通过对畜牧场的科学建设,使家畜患群发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才能不断提高养殖效益。3.2建立健全疾病发生监测系统。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和媒介分布都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因此可以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建立一套疾病预防措施。现阶段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系统已经在外国普及开来,该系统具有处理空间数据、空间分析、显示和模拟的功能,可以应用于疫病的防控,将疫病分布可视化以及对疫病分布模式进行探索和动态模拟。3.3改良综合管理措施。集约化养殖通常采用专业饲养人员进行饲喂,相比于传统个体养殖在规范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目前畜牧行业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且不同畜牧场规章制度也各不相同。精细化饲养这一已经被提出,其核心是细分动物生长阶段,在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饲养管理和适宜的环境,如此才能够避免家畜群发病的发生,最大化发挥动物的生产能力使得生产效益最大化。3.4改良系统环境,切断病原传播。传染性疾病病原的传播通常需要媒介,大多数病原所依靠的媒介是细小颗粒、灰尘或老鼠等。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应尽量保持畜舍环境的干净整洁卫生。在畜舍科学规划建设的前提下要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全自动化养殖要注意畜舍的通风和照明设施、清粪设施以及其他自动化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文广局健康行动工作计划
为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和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根据《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特制定我局媒体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传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
二、工作目标
结合本部门实际,开展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通过社区组织活动提高居民学习健康知识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居民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意识和能力,推广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三、工作内容
药品专利致药价虚高的法律抑制
内容提要:药价虚高已成社会关注焦点,药品专利是药价虚高的重要致因,专利法在保护专利私权的同时,也应顾及药品消费者的利益,为此,需要专利法及其相关法律对药价虚高现象进行有效抑制。
关键词:药品专利;药价虚高;法律抑制
药价问题是典型的民生问题,因药价不合理导致的医患冲突已屡见不鲜。目前我国长期存在的“药价虚高”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药价虚高的致因中,药品专利的制度成本及对药品专利的不当利用是其重要原因。为维护药品消费者的利益,专利法及其相关法律需对药价虚高作适当抑制以平抑药价。
一、药品专利与药价虚高之关联
国内外相关资料表明,药品专利是药价虚高的重要致因,据有关调研报告显示a,“药价虚高在很大程度上源自药品中的专利因素。此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因药品专利致药价上涨率高达120%~200%,甚至更多”,通过同样的药品在有专利授权和无专利授权国家价格的差异可以清楚认识这一现象。此外,英国有一项报告指出,在治疗艾滋病的药中,拥有专利授权的抗逆转录方法药其价格比无专利授权的同等产品要贵四倍左右b。药品专利导致药价虚高的根源如下:第一,专利药品成本回收的需求:任何新药的研发都需要巨额前期投资,其一般规律是,众多化合物中,从通过临床试验到最后投入市场的,成功率平均只占1/5000,回收成本必推高药价。第二,专利药企逐利本性的推动: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为追求高额利润,药企制定药价时,以购买力较强者的能力为标准,药价自然要高。为控制药价,以垄断排除竞争。专家指出,“药品专利导致专利药企市场独占,严重威胁了发展中国家药品的可及性,这种威胁甚至超过了专利制度带来的好处”。c第三,专利药企对专利权的不当利用:专利药企多为跨国药企,往往挟创新药品专利权、滥用专利权推高药价d。据统计,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的专利药因其高昂的价格,占了该公司药品总收入的70%以上e。第四,我国专利法律未充分应用: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从诞生那天起就进入了“冬眠”状态,其消极后果是许多专利药价中我国最高。如,进口抗癌药价我国是韩国的2倍、印度的100倍f。此怪相“与我们运用专利法律资源不足是相关联的”g。第五,垃圾专利药虚抬药价:据调查,市场上有许多垃圾专利药。专家指出h,常见的头孢类药品,从注射剂、胶囊剂至颗粒剂、片剂,其生产工艺、化合物等的略微变动,就能摇身变为专利药。
二、国外运用专利法及相关法律抑制专利药价虚高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