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18:15: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治政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形成体制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7年来,我国依法行政工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如何从体制机制上找准抓手和平台,是新时期依法行政工作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成就与困境

1.建设成就

我国在推进依法行政的征程上,不断探索与创新,政府法制工作从无到有,不断规范与完善,尤其是在《纲要》颁布实施以后,法治政府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机制日渐完善;政府立法工作从粗到细,逐步覆盖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行政执法行为逐步规范;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逐渐形成;政府法制监督工作由弱到强,有力地保证了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有效实施。应该说,我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目前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是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2.现实困境

虽然我国在建设法治政府的征程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体制机制不成熟、不健全,推进力度不稳定。实际工作中“概念法治”、“形式法治”和“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建设法治政府的推进动力单一,主要依赖于“人”的自觉性,存在以“人治”推动“法治”的特殊现象;法律制度在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相对滞后,立法与改革的关系不够衔接;以人为本和保障民生方面的制度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部门利益的倾向仍然比较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职能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的情况仍然突出;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行为不规范的情况仍然突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不理想。有的行政机关对行政执法有畏难情绪,对依法履职底气不足,被动作为的情况比较突出;政府法制工作还比较被动,服务大局的思路和办法还不多,能力还不强。机构建设欠账太多,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很不适应,严重制约了政府法制工作的正常开展。这样的状况,很难担当起繁重的依法行政的工作任务。

查看全文

加快建立法治政府

《国务院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一年来,贯彻落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确立;各地方、各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办法和措施纷纷出台;以实施《行政许可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以及加强监察、审计监督为突破口,进一步健全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对行政权力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制约与监督的机制;各级政府和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提高;依法行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凸显。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如何将《纲要》从纲领性的文件转化为制度性的实践,从书面上的条文转化为法治化的行为,从对政府的外在规范要求转化为公务员的内在价值追求,仍然任重而道远。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我们根据各地区、各部门依法行政的发展现状、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真正把《纲要》贯彻到位、实施到底。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

科学的政府职能配置和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前提。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虽然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目前政府职能配置和行政管理体制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还没有全面完成。《纲要》把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切入点和第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它在建设法治政府中的先导性地位。当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首先要求我们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改革和完善依法行政的体制。体制不完善,法治政府的建设就没有健全的框架,依法行政的推进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因此,一方面,应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明确划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界限,坚持凡是老百姓能够自己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的和社会组织能够自我管理的,政府就不必也不应当干预;另一方面,应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各类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合理设置政府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大力改革管理方式,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以制约行政权和保护公民权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

依法行政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是人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是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关系问题。行政权具有管理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它既是与公民、法人利益最密切相关的国家权力,又是最容易被违法滥用的国家权力,因而依法行政的重心是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同时,由于我国的法治模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模式,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主要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改革,因而使得对行政权的依赖与对行政权的制约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导致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始终是依法行政的难点。公民权是国家权力之本,是行政权力之源。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维护者,行政权力应当始终是为了保护和扩展公民权利而行使和运用。制约行政权和保护公民权,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推动着依法行政阔步前进。《纲要》抓住了依法行政的这两个核心,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和坚持政府对人民负责、对人民制定的法律负责的行政理念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把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和规范行政权,保护和扩展公民权作为贯穿《纲要》的内在主线。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依法行政的这两个核心和《纲要》的这两条主线,通过在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纠纷解决、权力监督、程序建设等主要环节上建立起完备的行政法制度体系,真正把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落到实处,真正把保护公民权、扩展公民权落到实处,做到以制约行政权来保护公民权,以扩展公民权来监督行政权,实现制约、监督行政权与保护、扩展公民权的相互依存和共同推进。

以强化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观念带动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提高为着眼点,不断促进制度与人的良性互动

查看全文

建设法治政府思考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体制,必须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尤其要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推进依法行政

根据现代经济理论对市场经济的主要概括,从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考察市场,市场经济应具有以下几个共性标准:

1、政府行为是否规范化。主要看资料由政府配置还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使用和定价是市场决定还是政府决定?政府是否尊重和保护经济主体在经济方面的自主权利,是否对企业有不公平的对待?这些问题即是政府作用问题,更确切地讲,是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与企业、公民、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

2、经济主体是否自由化。主要看企业在产销活动中,行为是市场化的还是行政化的?本质上讲,这一条要害是讲企业权利和行为。

3、生产要素是否市场化。即企业投入方面的生产要素如原材料价格、劳动力工资等是否是市场价格,其成本的真实性和其价格形成的规则。

查看全文

法治政府建设意见

为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决定,切实贯彻执行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06〕34号),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现就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全面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宪法权威、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为扎实推进“平安**”、文化大市和法治政府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我市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经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运转高效的法治政府目标:

——政府职能基本到位,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政府机构设置规范化,依法、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管理权限。

——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查看全文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健康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一年。回顾这一年,国务院的法制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做好政府立法工作

*年,国务院的立法工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的立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立法,特别是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劳动法律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立法。同时,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政府立法工作中遵循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拓宽公众有序参与政府立法的渠道,不断提高政府立法工作质量。国务院全年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法律议案7件,制定行政法规22件。

———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生产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制度建设。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心。为了把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一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及时发现并排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煤矿安全生产,9月3日,国务院及时制定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特别规定对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实行更加严格的制度和措施,明确列举了“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等15项重大隐患,规定有其中一项隐患的煤矿都必须立即停产、排除隐患,从源头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规定的公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和全力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坚定决心。

高度重视依法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今年11月16日,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第113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两天后,该条例公布施行。条例对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准备,疫情监测、报告和公布,应急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条例的公布施行,对于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控制有效的疫情快速反应机制,依法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加强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的管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今年3月24日,国务院制定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8月3日,国务院制定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依法加强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查看全文

行政许可法法治政府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2003年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行,对进一步规范和限制政府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建设有限、统一、透明和便民的现代法治政府,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限制政府规制范围,有利于建设有限政府

法治政府的第一要义是保障人民的自由,而要保障人民的自由,就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限制政府规制的范围。长期以来,尤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公权力过宽过大,私权利过小过少,事事要审批,样样要许可,极大地限制了行政相对人的创造性和智慧。

无论是将行政许可理解为普遍禁止的解除,还是对公民权利的赋予,亦或是解禁和赋权的统一,行政许可都普遍涉及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行政许可只是众多行政管理活动的一种,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是行政管理最必要的内容,应将其限定在公民权利和自由最低的限度以内。在一个社会中,个人的任何行动如果都需要经过许可后才能作为,这个社会就缺少发展的内在活力。正因为如此,《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从六个方面限制了政府规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范围:法律只允许对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限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利益的垄断性企业的市场准入等事项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又从四个方面规定了不应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均不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法治政府减少规制、放松规制的要求。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都没有对行政许可的设定的权限和范围加以规制,导致了公权力的不断扩张和私权利的不断萎缩,公权力侵夺了私权力的空间。这次《行政许可法》一方面取消了政府过去实施的大量不必要的规制,还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以自由另一方面将某些必要的规制转移给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实施。只保留真正属于“公共物品”范畴的行政许可,表明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迈进一大步。《行政许可法》确立了有限政府的理念,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大大缩小了政府审批的范围,从根本上实现了还权于民。

二、取消部门规章和限制地方规章许可设定权,有利于建设法制统一政府

法治政府必须是法制统一的政府。而过去我国的法律没有对部门和地方的规制权加以限制,一些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通过规章为本部门争权,为本地方谋利,通过许可搞部门分割和地方封锁,造成了“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的局面,政府的自利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查看全文

行政许可法及法治政府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从去年8月27日颁布,到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历时十个月。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学习和研究的法律。无论用历史的、还是现代的眼光,来审视这部法律,它都堪称是出类拔萃的。在世界行政法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象我们这样制定专门的行政许可法。这主要是针对我们国家长期的计划经济传统、和行政管理习惯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过于突出才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凝聚了几乎所有现代行政法治的全新理念,勾划了法治政府的基本轮廓,代表着未来法治政府的发展方向。这是《行政许可法》的最大亮点。

一、《行政许可法》所凝聚的现代行政法治理念

2001年第8期的《新华文摘》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改革:中国的经验、问题与前景》,它把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并称为当今世界的四大潮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现代行政法治的理念,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

(1)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在缩小,从“行政国家”走向“有限政府”。

最初,政府的行政职能是很有限的。法国著名法学家和思想家孟德思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行政,就是国家宣战或媾和、派遣和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活动。”

在19世纪,西方国家大多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信奉“管事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理念。当时,在英国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除了邮局和警察,一名具有守法意识的英国人几乎可能意识不到政府的存在而度过他的一生”。

查看全文

政府政法依法治县工作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政法、信访、依法治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省、市政法信访工作会议和全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全县政法、信访、依法治县工作,分析当前社会治安和信访稳定形势,安排部署2009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迎接挑战,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为推动全县政治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乡镇党委书记、主抓副职、综治办主任、信访办主任,县直单位一把手、分管副职,政法各单位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县委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县委常委会两次听取了会议准备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杨县长和其他在家的县委常委、县“四大家”领导都出席了今天的会议,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对政法、信访、依法治县工作的重视,随后,杨县长还要做重要指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下面,根据上级精神和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20*年全县政法信访依法治县工作的简要回顾

20*年,全县政法、信访、依法治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富强和谐*和实现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以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为重点,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为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有力地维护了全县大局稳定。一年来,全县没有发生在全省全市有较大影响的治安案事件、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信访事件,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广大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高,信访案件逐渐减少;20*年,我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反邪教等工作均居全市前列,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在全体政法干警的共同努力下,政法各部门的工作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县法院荣立集体一等功,获得全省优秀基层法院荣誉称号,案件执结率居全市第一;县检察院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市先进检察院,整体工作继续在全市检察系统位居前列;县公安局以命案攻坚为重点,现行命案全部侦破,命案侦破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受到上级多次表彰;县司法局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重点工作、律师管理工作、公证管理工作和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据初步统计,20*年,全县政法系统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15个,先进个人26人次;获市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14个,先进个人32人次;信访工作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年立案查处信访案件1236件,群众满意率达85%;排查矛盾纠纷648起,化解稳定95%以上;信访整体工作居全市先进行列,受到省、市委的表彰;依法治县工作通过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推进依法治理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实事求是讲,一年来,全县政法信访等部门辛勤努力,攻坚克难,较好地发挥了保护人民、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保障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打防并举”,推进平安建设不断深化

全力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群众的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根据省、市安排部署,我县自去年3月19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们组织公检法司干警和综治委成员单位骨干300余人,分片包乡,在全县掀起了斗争高潮,取得了明显成效。至去年底,共破各类刑事案件1970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340人,其中破获“两抢一盗”案件13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43人。打掉“两抢一盗”团伙21个,抓获成员79人;抓获省厅督捕逃犯15人,破获省厅督破案件14起;查处治安案件5033起,处理违反治安管理人员33*人。县检察院共受理“两抢一盗”案件114案235人,批捕85案149人,提起公诉106案203人;县法院共受理“两抢一盗”案件98案197人,已全部审结。通过强有力的打击,全县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得到有效整治,确保了全县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查看全文

市法制办法治政府建设意见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为建设宜居、打造幸福城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良好法治环境,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1.坚持领导干部学法。落实领导干部各项学法制度,每年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部门办公会议学法、专题法制讲座、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等形式的集体学习不少于4次。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情况登记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学法的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

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府有关部门

2.加强依法行政培训。制定依法行政培训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每年依法行政知识学习累计不少于20学时。对培训情况不定期检查,必要时进行测试。公共法律知识由法制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共同组织统一测试;专门法律知识由各部门自行组织测试。测试成绩登记在公务员培训证书上,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查看全文

政协委员访谈:如何打造法治政府

政协委员访谈:如何打造法治政府

主持人:杨教授您是最早提出法治政府的专家,从您提出这个观点到现在您认为中国距离法治政府的距离还有多远?

杨海坤:你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八十年代提出最早从“人民政府论”到九十年代提出“政府法治论”这是一个过程,因为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就是一个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家越来越对市场经济的问题非常关注,市场经济的问题归根结底涉及到政府如何管理经济、社会的问题,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发达,那么对于政府的要求就越高,那么对于政府有高要求就希望有民主的、法治的、科学决策的政府,这里法治的政府是慢慢提出来的,逐渐被学生们关注和研究。

法治政府是怎么样的一个框架,什么样的一个要求。在2004年国务院的一个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的纲要中对这个问题做了比较完整的叙述,也就是说要争取在2010年左右要把我们的政府建设成法治政府。所以从国家的时间表上来讲是希望在十年左右,就是2010年左右把我们的政府能够建设成为法治政府,我们当然也期待这样做,也期待有这样一个结果。

主持人:这个总理在2004年提出这个目标的是吧?十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成法治政府,您对温总理的时间表有多大的信心呢?就是中国在推进政府法治方面有哪些困难需要克服呢?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强?

杨海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本身是一个比较远大的目标,而且它从整个实施来讲是法治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设计到立法、行政、司法以及广大人民的守法和法律监督等等方面,建设法治政府应该是建设法治国家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是正确的,实际上从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包括上一届政府,朱总理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谈到了从严执政,对政府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职能转变都提出很多要求,所以这个工作的提出也不是一朝一夕忽然心血来潮提出来的,从九十年代到酝酿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