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完善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17:21: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制完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法制完善

统计法制监测完善计划

年,全州各级统计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州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统计法制工作要点,切实增强全面推进依法统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开拓创新,进一步强化统计执法监督,加强统计普法宣传,完善统计法律制度,为推进四大工程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努力开创依法统计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一)进一步健全推进依法统计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依法统计领导协调机制,领导本地区推进依法统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制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组织指导、考核奖惩、督促检查等工作制度。

(二)树立统计执法机关形象、提高统计工作权威,维护统计工作秩序、改善统计工作环境,把统计法制工作当作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使依法统计真正成为广大统计人员共同的责任。

(三)切实增强政府统计人员特别是统计领导干部依法统计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统计水平,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统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二、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提高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水平

查看全文

深化法制完善要点

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年政府法制工作基本思路是加强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规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为抓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发挥好政府依法行政的顾问、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不时提高政府法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省会乡村中心城区提供法制保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按照《决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把加强依法行政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区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全区依法行政工作,建立健全领导、监督和协调机制,确保把加强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认真扎实地加以推进。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依法行政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梳理总结,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改进措施,解决突出问题,抓好落实。

二、完善决策机制。把行政决策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真正做到按制度、程序决策。一是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区政府及其各部门制定涉及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以及规范性文件,必须经过政府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法的,不得做出决策。二是组建区政府法制咨询委员会,在作出重大决策前主动征求咨询委员会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保证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行政执法环节、步骤进一步规范,切实做到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期限明确。进一步规范和明确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健全执法依据定期梳理和分解执法职权制度,将法定职权和执法责任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切实做到职权清晰、责任明确。

四、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结合政府法制业务工作的开展,采取随机抽查行政执法人员的办法,进行法律知识测试,增强执法人员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发现并纠正问题,规范执法行为。加大对涉及民生问题执法的检查力度,及时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拓宽监督渠道,实行执法监督联动,强化执法监督检查,保障和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五、加大依法行政考核力度。政府法制机构作为组织协调机构,要认真履行政府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健全完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坚持平时检查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增强考核的实效性。实行考核结果通报制,并与单位和个人奖励惩处、晋级提拔任用挂钩,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查看全文

城乡统计法制完善计划

今年全区统计法制工作按照全市统计工作会议的部署,深入开展统计普法宣传,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断提高执法效能,为全区统计改革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法制保障。

一、建立完善街乡统计法制工作考核制度

1、按照市统计局《关于修订区县统计业务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津统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开展修订《*区街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工作,把“统计法制工作”内容列入《街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中,将统计普法、统计执法检查、统计从业资格认定与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统计法制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街乡统计法制工作,推进依法行政,确保统计资料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继续抓好新《统计法》的学习宣传工作

2、继续深入开展新《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处分条例》的宣传贯彻活动,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统计法律意识。结合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力时机,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培训机会,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统计工作者、企业法人以及广大公民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3、积极参加全区统一组织的“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宣传活动。继续利用《今日*》、*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体广造声势、扩大社会影响面,掀起年度普法高潮,为依法统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查看全文

法制办制度完善情况汇报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区法制办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认真抓好行政复议、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性文件管理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落实,推动我区政府法制建设与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充分发挥了机构职能作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注重制度建设,促进依法行政

1、落实完善四项制度,抓好行政复议工作

一是实行领导审批制度。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从审查立案到作出决定都严格依法办理,在程序上严格把关,制作了行政复议立案、延期、决定领导审批表,单位主要领导及分管区长对案件进行审阅并在审批表上签字批准后,方可向当事人送达。二是实行重大案件研究决定制度。对于案情复杂、涉及社会敏感问题、易引发群众矛盾的重大行政复议案件,在依法审理的基础上,将该类案件及时报送区长办公会,经区长办公会讨论研究后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三是建立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报告制度。为系统掌握全区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情况,我办选派1名业务骨干专门负责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报告工作。今年7月份,参加了全省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培训班,购买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信息系统软件,并将我区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录入微机,实现了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电子化管理。四是实行行政复议案件公开公正审理制度。一年来,我办积极受理、公开公正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共办理行政复议事项20余项,其中正式立案3件,不予受理1件。我们在依法受理后,通过对被申请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程序与实体方面的严格审查,在确定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基础上,依法做出维持决定1件,其余两件正在审理过程中。通过落实完善各项制度,积极推动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解决了行政争议、化解了社会矛盾、强化了层级监督。

2、狠抓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强化法制监督

查看全文

民政局完善法制宣教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区委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抢抓新机遇、构筑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在加强政府法制制度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1、加大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指导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制定今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工作步骤和完成时限,积极做好依法行政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等工作。

2、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修改完善《*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和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3、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重点落实好领导干部集体学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等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做到学法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每年领导干部集体学法不少于4次。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丰富培训形式,强化培训效果,提高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4、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核工作机制。对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进展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等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落实工作报告制度,对全区依法行政情况及时予以汇总分析。继续强化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完善考核机制,科学设计依法行政责任考核的指标体系,明确具体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形式,确保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实行日常工作建档、半年调度小评、年底整体总评,切实保证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查看全文

民政局规范法制完善意见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也更是涉及政府工作各个方面的全局性工作;不单是法制机构的事,更是政府所有部门职责内的大事;不只是主管法制工作领导干部的责任,更是所有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区政府各部门都要围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这个目标,健全工作机构,空虚工作人员,保证经费落实,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科学规划,落实具体方案,加强检查考评,切实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按制度办事”把依法行政落实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有计划、有方法地扎实推进。

以下简称《决定》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若干意见》郑政〔〕38号),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7号.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政府法制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实施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政府法制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政府工作的重要基础,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措施。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对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保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年3月22日国务院公布实施《纲要》,确立了用10年左右时间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年5月12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决定》,这是国务院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又一重大举措,继《纲要》后的又一个具有行政法规性质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法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纲要》贯彻实施五年来,区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效果,政府法制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但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示有: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一些单位对政府法制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创新缺乏,发展经济与依法行政“两张皮”现象还比较普遍。二是一些单位法制机构力量单薄,空挂现象严重,法制工作任务无人承当。三是局部单位法制机构工作人员素质整齐不齐,影响了法制工作质量。这些现象的存在,阻碍了政府法制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了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称职顾问、得力助手、合格顾问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需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理顺行政执法体制。

二、规范行政执法主体。

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目前,行政执法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区行政执法主体数量多,情况复杂,为做好行政执法工作,要继续坚持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公告制度。行政机关设立的指挥部、领导小组等临时性机构不得对外行使行政执法权。自收自支机构原则上不得从事行政处罚活动。无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新成立行政执法(监察)队的,应当征求区政府法制机构的意见。

查看全文

婚姻家庭法制完善建议论文

关键词:回顾修改内容完善建议

摘要:新中国于1950年制定了婚姻法,后来分别于1980年、2001年修改了婚姻法。通过两次修订,婚姻法在基本原则、结婚制度、夫妻财产制度、法定离婚理由制度、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完善。在制定民法典时,应该在亲属制度的通则性规定、夫妻人身关系、亲子关系、监护制度、扶养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新世纪之初对1980年《婚姻法》的修正,是我国社会生活和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完善我国婚姻家庭法制的重要步骤。

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成员人人都是现实的和未来的婚姻家庭主体。婚姻家庭法以其调整的对象的普遍性、广泛性和特殊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新中国的婚姻家庭法史上,1950年《婚姻法》和1980年《婚姻法》的颁行,世纪之交对《婚姻法》的修正,堪称具有标志性的三个里程碑。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没有婚姻家庭的和谐哪来全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需要相应的法制保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完善的婚姻家庭法制是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石之一。我们应当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继续完善婚姻家庭法制的必要性。

值此《婚姻法》修正五周年之际,《金陵法律评论》特辟纪念专栏,邀集有关学者撰文笔谈,这是很有意义的。纪念《婚姻法》的修正不应当局限于缅怀往事,更重要的是,应当以此为新的起点,总结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历史经验,探讨全面完善婚姻家庭法制的途径和方案,这才是更好的纪念。

一、新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历史回顾

查看全文

刑事执行法制完善论文

一、现有行刑法制主流性改革思路的分析与评价

行刑法机制是刑事法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法制的共同特点。一般认为法制包括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内容,也有人认为它仅属法律运作,法制的全部内容应包括法律规则、法律观念、法律运作、法律组织。其实无论人们对法制的内容如何分类,制度性的法律得以启动直接依赖于两个基素:规范与执法权力。正像法人类学家的直觉,“法是这样一种社会规范,当它被忽视或违犯时,享有社会公认的特许权的个人或团体,通常会对违犯者威胁使用或事实上使用人身的强制。”(注:E·A·霍贝尔·初民的法律[M].周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0页。)这里,规范为执法主体提供了行为时的依据,执法体制则为规范的实现提供了权力后盾,两者结合使得法律进入到最基本的活化状态。应当说,目前学界对行刑法运行的现状分析,提出的发展思路,都是紧密围绕这两个基素展开的。

1、法律首先表现为经纬社会生活的规则,因此行刑法制建设的基点之一:是完善有关立法。

目前建立统一的行刑体系是行刑法理论中的主流性观点。具体的理由是:(1)我国刑事法应当是由实体性的刑法、程序性的刑事诉讼法、执行性的刑事执行法组成的统一整体,而事实现状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监狱法》的颁行虽弥补了我国刑事执行法的空白,并成为我国有关行刑活动的主要法律依据,但它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操作程序上、立法规格上,都无法同刑法、刑诉法协调一致。一部规制监狱的法律,也不可能包含全部的刑罚执行。所以“须要制定一部比监狱法范围更广,规格更高,而且与刑法、刑诉法相统一、配合的刑事执行法。”(注:杨殿升.余诤:国家刑事法律体系一体化: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的建议[J].中国监狱学刊.1998.5。)(2)从行刑活动的整体性看,制定刑事执行法典有现实意义。在我国管制、拘役、罚金、以及资格刑的执行,基本处于经验惯性操作,法制化程度不高,因此有必要通过统一的刑事执行立法,“对同一性质的刑事执行关系、行刑权关系和行刑权活动,实行统一的法律调整,而不是人为地把他们割裂,或者继续让其中一部分处于无法状态。”(注:张绍彦:刑罚实现。现代法学[J].1998年.第4期。)我个人也曾在很长时期支持这种主张。(3)从刑事执行的独立地位看,制定统一法典具有迫切性。“正确认识刑事执行的独立地位及重要作用是进行立法的必要前提,现代意义的目的刑、教育刑思想使刑事执行开始突破了理论和实践中的传统界限,逐步摆脱其依附性和从属性,它自身特有的性质、职能及任务的实现,在客观上要求有一部统一完整的刑事执行法典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注:详见张金桑:论刑事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监狱学刊.1998年第5期。)(4)统一刑事执行立法是大势所趋。“是完善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需要,它有利于刑法目的和任务的实现,符合刑罪多元化演变的一般趋势。”(注:袁登明等:刑事执行立法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学家1998年第6期。)

2、行刑法由静态转入动态,有赖于强有力的法律组织。因此,行刑法制建设的基点之二:是实现司法权的合理配置。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方案是建立统一的刑事执行部门,强化行刑权的地位。方案的根据如下:从权力制约权力的原理看,行刑权是刑罚权的一项独立的基本权能,刑事执行司法活动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有必要统一于一个部门,使其与量刑权、法律监督权的行使平衡,这符合我国刑事法规定的公、检、法、司四大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总体原则。从行刑低效应的现状看,行刑机制改革已具有迫切性。我国行刑权一直处于分散状态,自由刑执行一分为二,监禁刑由监狱负责,非监禁刑由公安机关执行,财产刑、死刑归法院管辖,结果是繁重的审判、治安事务冲淡了其对行刑的应有关注。为此有人将其归纳为两大矛盾:行刑规范要求与行刑[权]多元化实际状况的矛盾、行刑科学化要求与行刑立法严重滞后的矛盾。并指出只有实现刑事执行司法体制的改革和行刑权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况且目前监狱法律主体地位的严重缺损,与行刑权过于弱化有直接关系,这表明调整现有行刑司法体制的必要性。从相应扩大行刑机关的权力看,行刑权的集中对改变我国重审判、轻执行,重惩罚、轻改造的司法惯性,打破刑罚制度的僵滞局面,不失一种制度性对策。从现实条件上看,在我国,由国家司法部门管辖下的监禁性行刑,已形成了系统的管理运行模式和稳定的执法力量,监狱承担着主要的行刑职能。在保证这一部分行刑稳定的情况下,实现行刑权局部调整,不会引起过大的震荡,权力调整有基础。(注:袁登明等:刑事执行立法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学家1998年第6期。)

查看全文

平安保险功能定位与法制完善

摘要: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学生群体前后,学生平安保险的功能定位经历了从偏社会保险属性向商业保险归位的演变。回归商业保险属性的学生平安保险,在以团体承保方式为学生提供保障时,由于团体保险规范缺失,将其认定为团体保险抑或是个人保险,在法律上存在较大争论。鉴于团体承保的技术属性与成本优势,以及对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扩大解释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保险利益缺失之问题,将采团体承保方式运行学生平安保险认定为团体保险仍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唯将学生平安保险认定为团体保险的法制基础较弱,我国将来立法时应当通过在《保险法》第31条中明文拟制学校对其学生具有保险利益,以化解学生平安保险合同欠缺保险利益之隐忧。

关键词:保险市场;学生平安保险;团体保险;功能;法制;保险利益

学生平安保险(以下简称为“学平险”)作为一款保障学生身体及生命安全的保险产品,在我国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平险在发展初期,由于费率低、保障范围广,加之基本医疗保险尚未覆盖学生群体,公益性特征尤为明显。在市场认可与外部政策推动双驱动下,快速发展的学平险,在特定时期不仅满足了学生群体的保险需求,并且对构筑我国社会安全保障体系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学平险业务的发展,各方对学平险的认知在不断深化的同时,亦产生了相当之分歧,尤其在学平险的监管规范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密集出台、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之后。在此背景之下,考察并明晰学平险的功能及定位,进而提出我国相关法制的改进与完善之路,对统一司法尺度、促进学平险的健康发展以及健全我国的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平险的功能演进: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的滑动

(一)偏社会保险属性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推出以来,学平险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向:一是保险责任范围扩大化,从起初主要承保意外死亡责任,到后来疾病死亡、意外伤害医疗、疾病医疗等责任均被列入承保范围;二是保险金额均不断提升[1]。换言之,学平险从诞生到后来的发展,呈现出了保险费率低、保障额度较高、保障群体人数多、承保手续简便等特征。因此,有学者认为学平险是“保险公司开办历史最长的一项公益性业务之一”[2]。在学生群体未被纳入社会保险保障范围之前,低费率、高保障的学平险,可以为发生意外事故的学生提供为基本保障,对于保护学生权益、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以及家庭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公益色彩,在相当程度上呈现出社会保险的角色和功能。当时不少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平险的性质认识不清而强制或变相强制要求学生购买学平险。(二)回归商业保险属性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保障系的不断完善,学生群体被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在21世纪初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7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明确提出,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08年出台的《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又将大学生群体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至此,在我国,各阶段学生群体均已被纳入到社会保险保障的范围。学平险亦随之归位商业保险,一方面学校强制学生购买学平险行为被监管方叫停,学平险作为商业保险的投保自愿性被不断强调并为社会各界所认知;另一方面作为商业保险的学平险,其功能以及与作为社会保险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之间的关系,即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学平险可以提供差异化、补充性保障,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而全面的保障,亦逐渐被社会各方所认知。

二、法律适用的歧见与理由:团体保险与个人保险之争

查看全文

林区建立法制完善讲话

同志们:

林管局(森工集团)组织召开了林区首次法制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回顾总结林区依法治企工作历程及成效;提高建设法律顾问制度的必要性认识;认真落实上级精神,为了加快推进林区法制工作建设。开创林区法制工作新局面;表彰林区依法治企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一、全面回顾林区法制工作历程

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经历了上百年历程,已成为现代企业一项普遍的重要管理制度。早在1955年国务院就转发了法制局关于在企业设置法律事务机构的文件,并对法律事务机构的基本职责作了规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法律顾问工作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而迅速开展起来,林区的法律顾问工作同全国各地一样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林区的法制工作是从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开始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需要产生的,一种专门为企业进行法律服务的独立职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

(一)创立阶段。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林区在那个特定的清理三角债的年代,为了诉讼需要,各森工局陆续设置了法律事务机构或专职法律顾问。林区的法律顾问工作,是从基层前沿的各森工局按时代的需要产生的,是从下至上形成的,这是林区法律顾问工作创建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随着《企业厂长工作条例》《工业企业法》《公司法》的出台,企业法律顾问工作进入了发展阶段。《条例》明确规定“厂长可以设置法律顾问,并对厂长负责”,首次在国家行政法规中确定了企业法律顾问地位。各森工局也随之明确了法律顾问地位、权力义务,确定了以咨询、诉讼为主的工作职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