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14:52: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亚洲与法律发展法哲探索

本文作者:李玉生季金华工作单位:

由国际法律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IVR)中国分会、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亚洲法哲学大会于2年1月16)18日在中国南京召开。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法理学界首次主办的国际性法哲学大会。来自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近15人出席了这次大会。会议围绕21世纪的亚洲与法律发展这一主题,分七个专题,就21世纪的亚洲社会发展与法制变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亚洲法哲学的新发展随着亚洲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长足发展,亚洲法哲学在许多方面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中国和日本的法理学研究尤其突出。张文显认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法理学的发展经历了1978)1991年初步发展、1992)1996年加快发展和1996年以来全面发展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三次思想解放高潮,即以真理标准大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及在中央法制讲座上的讲话和中共十五大为标志;在这一时期,中国法学界围绕依法治国和法学理论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并形成了一些理论热点,如法的本质、权利义务法学范畴和权利本位、现代法的精神、法治与依法治国、法制现代化、法学的变革与创新,等等。对此,有学者认为,第一,中国法理学三个阶段的发展主要是外力推动的结果,法学家在建构法治社会中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对法(法律)本质问题讨论的主要意义在于摧毁了教条主义、霸权主义理论;第三,权利本位理论的意义在于第一次用法学理论思维模式分析法律问题,突破了以往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思考方法。另有学者主张,中国法理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它以是否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森际康友提出,亚洲法哲学的研究固然要以解决亚洲自身的问题为目的,但要胸怀全球,选择自己能够有所贡献的问题来加以探讨;日本在吸收西方法文化、确立所谓近代性自我这一意义上的人的近代化过程中有许多教训,主要是在自我形成方面出现了公与私的分裂,尤其是公共领域的不完备造成市民性个体人格无从确立,结果导致日本的政治与法的贫困;可以通过法哲学的探讨建构起促进公共性言论活动的公共领域,来实现丰富的个性和私人性。有学者认为,日本存在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亦同样存在。就法学研究而言,对本国现实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批判,使各方面得到很好的运转,推动法治是学者们的一种责任。另外,从部门法研究的视角来看,个性发展和公民权利十分重要,尤其是得知权,得知权是一切权利的前提。有学者提出,要加强人的模式构造这一学术范式在法哲学研究中的影响。

亚洲法治的新发展2世纪的亚洲,以法治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主导趋势;而在新世纪,法制改革与法制现代化仍是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任务。刘瀚认为,法治的实现对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大而发展落后的国家将是一个艰巨、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具体包括法律体系的完善,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高效、协调、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实现,监督机制的完善以及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这六大工程。有学者指出,村民自治的价值目标和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展示了法治的良好前景;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是中国法治化的生成点;国家可以通过一系列法治措施,增加腐败者的法律和道德成本,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中村浩尔指出,重建福利国家与和平哲学以及结束对美国的依赖,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当代日本法制的发展要实现从资本法律、国家法律到市民法律的转变:市民法律中的个人应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弱者;在法律中要更多地反映人民意志,这是法化的基础;哈贝马斯式的成熟的市民社会应与法化战略形成良性互动。有学者认为,这种战略方案的实施有一定困难:对所谓弱势个人更多的关注将会构成对现代法律形式合理性的个性的巨大冲击;媒介型团体的发展与减少政府干预这种团体的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因而依赖媒介型团体实现法化的战略很可能要打上一定的折扣。在方法论层面上,有学者提出,研究法治有两条思路:一是现代化范式,即由国家自上而下推行法治;二是本土化范式,强调依靠本土资源、自下而上实行法治。在实践中,应当综合这两种方式。

亚洲价值观与法律发展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规定了法律发展的走向。亚洲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怎样做到既体现现代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理念,又充分反映亚洲自身合理的价值需求并外化为法律制度呢?今井弘道认为,首先必须理清近现代文明与亚洲价值观的关系。当代世界正处于超越近代文明向新文明的转型时代。我们所理解的近代,是把自然视为人类生产力支配的无限原材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以科学技术的知性为发展的基础,并在主权国民国家与它所保护的产业社会中展开的时代。源于西方的这个近代特殊系统在地球环境的危机以及陷于种种困境的状况下,正逐渐地走向终结之路。其次必须扬弃亚洲式价值观理论与西欧式普遍主义的二元对立,并借以克服源于西欧普遍主义的亚洲价值观。亚洲式价值观理论与西欧普遍主义的对立焦点在于人权问题,前者促成了个人对国家的根本性义务。欧洲或美国民主是在其特殊社会历史文化中展开的,我们不能照搬,必须遵循亚洲自身的文明规律,开拓超越西方近代范例的新时代。有学者认为,应从普遍性与特殊性角度来考察亚洲价值与西方普遍主义之间的关系。陈弘毅提出,能够集亚洲价值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于一身的是诉讼与调解的关系模式,而公正在某种程度上是统合诉讼和调解的价值基点。调解传统的内涵和机理在于:(1)和谐的哲学观是调解传统的哲学基础;(2)中国传统社会对诉讼的鄙视,突现了调解在传统社会纠纷解决方法中的地位;(3)官员的行为使调解在传统社会中植根。传统调解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可能会造成不公正的结果,因此需要经过现代的洗礼和一种创造性转型才能取得更多的正当性,使之不仅能适应、生存于现代与后现代,而且能对现代性做出积极贡献,并能纠正其结构性弊端。另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调解文化的核心是秩序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与建立在充分尊重个人权利基础上的西方调解截然不同,因此要发挥中国调解制度的应有作用,就必须甩掉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思想包袱。当然,调解的有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怎样实现调解的创造性转化?其创造性转化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转型社会中的法律与权力人是法律发展的主体,法律制度的安排要体现人的本质需求。现代法律制度要体现个人主体的品位,需要深刻阐释未来的个人主义的价值底蕴。岛津格认为,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是西方正义观的反映。在西方,个人主义的特点包括:个人完全独立,民族国家只是个人的一个工具;人有天赋人权,保护这种权利是国家的目标。然而,人的权利和自由只能在有秩序的社会中才能获得保障。因此,个人主义既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游戏规则,它的前提条件就是市场经济,在市场中个人必须约束自己;民族国家的主要职能就是根据社会变迁的需要重写游戏规则。有学者认为,只有在法律之中,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才有出路。郭道晖提出,社会结构的转型会引起国家权力的相应变化,权力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是必然的趋势。权力多元化与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国家权力内部分权的社会化,非政府组织及其社会权力的扩展,超国家权力与国际社会权力。针对这种全球性的趋势,亚洲包括中国必须应对并进行改革,首要的是对权力多元化与社会化的实质作出必要的认识:权力多元化是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权力社会化是权力人民性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有学者认为,多元化权力的世界是一个与传统的国家主义权力本位观相背离的世界,国家权力的分化是现代民主制国家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还有学者认为:应该明确区分权力与权利;权利问题是当前法理学研究的前提问题,必须加强研究;分权是必要的,但不同于三权分立。

亚洲法哲学的新领域在亚洲正进入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呢?李龙认为,法律规范的和谐统一是科学地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逻辑起点;法律价值的善恶与否是理性地判别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基本标准;而人权和主权的辩证统一又是现实地处理二者关系的首要准则。一般而言,人权是主权的渊源,主权是人权的升华;人权是主权的内容,主权是个人权利的总和;人权是主权的归宿,主权是人权的保障。有学者认为:主权对内来自于人民的权利(人民主权),对外在国际社会中指国家主权;主权与人权的辩证统一是一种常态,但就现实而言其非常态是可能存在的。因此,国际社会中要讲国家主权,而在国内讲国家主权有可能会对人民的权利构成潜在的危险。有学者强调,生存权保护得好并不一定都有人权,特别在今天的社会中,赋予人们的意见表达权应具第一要义。崔钟库指出,深入挖掘东亚法理学的基础是进一步把握全球化视野下亚洲国家国内法与国际法关系的前提,因此,应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探究新近出现的东亚法理学这一概念。通常意义上的东亚是指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和越南。东亚普通法主要由法典、乡约(或村落法)和中国律学、日本的明法道等要素组成。东亚法律的哲学基础涉及到法的概念、正义和善、法律和意识形态、生态理性、人权和义务等要素。另有学者认为,东亚法理学的基础应该有两个:一是从民间角度而论的仁,仁是任何人得以生存的基础;二是王道。亚洲的人权与法治在承认人权普遍性前提下,亚洲国家强调人权保护的特殊性和本国特定条件下所决定的优先选择。因此,所争议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发展权的性质和内容上。李步云认为,发展权的产生是同民族自决权的产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发展权是一种发展机会均等权,其实质是一种平等权,其内容是发展,亦即在发展问题上的平等权。发展权作为一种人权,其伦理基础是平等理想,其政治基础是人类的共存共荣,其现实基础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发展权作为一项国际集体人权,其义务承担者是多元的,但它的实现首先要靠受益者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努力。同国际人权相比,国内人权是根本的;个人人权是集体人权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权就不是一个主要人权。有学者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都有发展权利,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宗旨本身就表述了法律发展中的人本主义倾向和对人的终极关怀。卡尔#威尔曼(CarlWellman)认为,发展权是一种团结权。人权经过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是公民政治权利;第二代是经济文化权利;第三代是发展权以及和平、良好环境权即团结权,这种新型权利是集体人权。还有学者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讲,人权的研究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从国际法领域转向法哲学领域;2.人权主体的特殊性向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转变;3.对发展权内涵的封闭性认识转向开放性研究;4.从道德领域向法律实践领域转变;5.从研究方法的对抗性走向交流与对抗相结合。当然,人权与法治是紧密关联的,人权是法治的价值目标,法治是人权的保障。要保障弱者的人权,需要建立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扶助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公民权利,包括诉权的享有与行使。

查看全文

我不能爱你吗

1、好又来包子店

大三下学期,江煜哲突然觉得,混了几年,是该学点东西的时候了,向父母交代是小事

,毕业后的饭碗问题最是关键。于是,他搬出了寝室,离开了那帮“足球王子”“飞车英雄”

之流的哥们儿,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租了一个小套间,租金不贵,每月300元。

从出租屋到学校,要经过一条繁华的老街,沿路的店面全是木质结构的老房子,好又来

包子店就是其中的一间,独特的风味加上老板的和气,为包子店招徕了好生意。每天早上,江

查看全文

安哲罗普洛斯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特别是后期电影,深入挖掘旅行主题,集中探讨国界问题、边界以及流放主题。安哲罗普洛斯对边界的看法表现了他的左翼政治观,一种乌托邦精神。在他的乌托邦里,没有强制的边界,交流不被人为地压制。

[关键词]国界边界难民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国界问题的背景是欧盟在八十年代签署了《申根协定》,规定在欧盟国家内部取消国界,此协定在1995年全面生效,1998年,希腊也参入协定,造成希腊边境涌入很多其他民族的难民,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希腊一大社会问题。安哲罗普洛斯声称,“在处理国界、混合的文化和语言、被遗弃的难民等题材时,我试图创造一种新的人道主义,开辟一条新路。”在安哲罗普洛斯看来,任何边界——地理上的、政治上的、民族的、时间上的、心理上的或艺术上的——都是一种缺乏,是一种对交流、沟通和理解的强制性阻止。萨尔曼·拉什迪(SalmanRushdie)认为国界是“人类分离的自我的物质明证”,不可避免地,国界是匿名的。非人的和顽固的。安哲罗普洛斯对国界作了多处极简主义式表现。比如在《永恒的一天》里,国界是一张巨大的铁网,矗立在白皑皑的茫茫雪原上,人,则被缩小为一个个黑色剪影,根本看不清面容,被剥掉了尊严甚至价值,爬上铁丝网上,凝视他们去不了的国界的对方。国界处在无垠雪域中,暗示国界是没有道理可言的,因为它将无名之地与无名之地分割开来;在《雾中风景》里,国界是一片漆黑的恐怖水域,水边树立着瞭望台,两个孩子想划船到达想象中的德国,一束强烈的探照灯光扫过,紧接着枪声响起;《鹳鸟踯躅》里,国界是一条白线,旁边仍旧树立着瞭望台,卫兵警惕地注视着抬起一条腿的上校,只要他将脚落到线外,随即听到的也将是枪声。在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里,边界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毫无自由的希望,只有随意性和贫乏,边界是极不人道的。拉什迪说,“边界是使人清醒的警报,在边界,我们无法回避事实,日常生活中的保护层被剥去,保护层让我们远离世界严酷的现实。在边界,我们遇到的都是事实。”影片中,上校站在国界线边。抬起一条腿,他告诉记者,只要他踏到线外,他就到了另一个国家,而且紧张注视着他的边防士兵很可能开枪。国界不但不实施人道主义保护,而且神秘化和妖魔化他国。只要国界存在,他国就永远以他者身份出现。拉什迪甚至模仿阿基米德名言来讽刺国界:“给我一条线,我就可以给你争端”。

安哲罗普洛斯鞭挞国界的荒谬本质,在处理跨界主题时,以流放作为行动基础,流放则是离家和回家之间的状态。安哲罗普洛斯对流放的理解是,流放与其说是一种外在的状态,不如说是一种内心的状态。正如《尤利西斯的注视》里的台词“我们已经跨过多少边界,但我们还在这里,还要跨过多少边界我们才能到家?”《流浪艺人》是历史、身份、旅行和流放主题的交错,是对流放的本质的一次审视,这些巡回演员视自身为自己国家里的难民,注定要在剧烈震荡的土地上徘徊,没有归家的可能,家已经成为他们神秘过去的一部分。巡回剧团的流浪状态就是外在的,首先,他们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奔走于各地,没有稳定性;而后,希腊的政治动荡,以及希腊社会在转型期遇到的尴尬,让他们不知道家在哪里,只能无尽的流浪。十三年后,这个剧团出现在《雾中风景》里面,他们依然到处流浪、演出,家只存在于记忆和想象中。

边界和流放的主题继续存在于《永恒的一天》中。Alexander一生为自己和他人设置了无数边界,是一个安哲罗普洛斯所谓的“内心的流放者”典型。在最后一天,他试图破除这些边界。他来到女儿家,意外地读到亡妻安娜的信,她在信中哭诉自己的爱和痛苦,她无法跨越Alexander设置的心灵界限,无法触及他的孤独。这封信让Alexander沉思过去。他希望和过去得到和解。接着他碰到给他擦车窗的阿尔巴尼亚男孩儿,擦窗是一个隐喻,男孩儿擦掉他心头的阴霾,清晰他的视野。他两次救男孩儿,第一次从警察手中,第二次从人贩子手中,这可以说是Alexander第一次这么激烈地和他人联系起来。在最后一天,他跨越了人生的边界。安哲罗普洛斯善于打破叙事和电影的界线。比如,过去和现在的界线、自我和他人的界线、真实和幻想的界线、历史和记忆的界线。一部电影里的人物、名字和情节毫无破绽地流入另一部电影,模糊电影与电影之间的逻辑界限,一部电影不是一个封闭的、具有边界的单独体,而是与其他电影融合在一起的。例如《雾中风景》中,Alexander问姐姐Voula,什么是边界,姐姐无法回答。但是这个问题便成为下一部电影《鹳鸟踯躅》的主题《流浪艺人》里的剧团再次出现在《雾中风景》里,而且人物的年龄跨越是合理的,剧团成员都老了十几岁,小孙子长大了,成为后一部电影里的青年主角。安哲罗普洛斯告诉记者,说他不清楚他的电影何时结束,他从来没有停止追寻,他认为他的电影总在进行中。

长镜头是安哲罗普洛斯电影最显著的特点,长镜头打破画框的边界,用画外空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进入自己的想象空间。安哲罗普洛斯的长镜头风格是与已经建立起来的蒙太奇或快速剪辑这种标准相违背的。安哲罗普洛斯嘲笑传统电影为“效率电影”,因为他们过分依赖于最简单的、不造成歧义的方法,隐去电影的物质性,并培养了一大群被动的观众。而安哲罗普洛斯给予观众自己诠释影片的机会,蒙太奇和快速剪辑则拒绝给予这种机会。由于其流动性,长镜头造成比蒙太奇少得多的边界,从而造成一种开放空间,而不是封闭空间。戈达尔认为剪辑隐去镜头的物质性,强行制造新的含义,是否运用长镜头是一个“道德”问题。作者认为,“长镜头是安哲罗普洛斯的人道主义选择。”

查看全文

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9月18日在北京闭幕,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福建省永安市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郑尚哲在第一时间对《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进行了解读。

郑尚哲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的开头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这些工作主要是,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隆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力度,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明显成效,推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健康开展,加快推进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大局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相继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

郑尚哲特别提醒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对我国当前的形势作了新的概括,认为我国当前正处在“三个大”的时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这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这里,要注意到一个新的提法,就是在以前提到的艰巨性、复杂性的后面,增加了一个‘繁重性’,这说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时局的判断更加清醒和准确。”郑尚哲如是说。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在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时,概括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所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提醒全党“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查看全文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孩子生活习惯好,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至关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在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很大。那么,我就家庭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言传身教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起榜样示范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所以说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如乘公共汽车为老人、残疾人、孕妇让座;过马路走斑马线,遵守交通规则;逛公园不乱扔垃圾等等。俗话说生活是个大课堂,从这些生活中的点点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记得我家孩子刚上小学时做作业积极主动、认真细致、从不拖拉作业,但是不喜欢看课外书籍。第一个寒假老师布置阅读两本课外读物,对于不爱看书的我家孩子来说真是一件头痛的事情,每天看不到两页就会把书丢在一边做别的事去了。我看到孩子如此排斥看书,心里非常着急,也在深深地反思,同时寻找引导孩子喜欢看书的有效途径。此时,我想到在安庆师院国培学习时高向东教授讲到的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于是,每天下班回到家我并不忙着做饭,而是拿起故事书坐在沙发上看着。第一天,孩子放学回到家一边玩玩具一边说:“妈妈,我饿了,你怎么不去做饭呀?”我一边看书一边说:“宝贝,等一会儿,还有两页就看完了。”第二天,我下班回到家仍然拿起故事书看着。孩子没有催我去做饭,放下书包玩起了心爱的玩具,过了一会儿,孩子忍不住说:“妈妈,你怎么不去做饭,还在看书呀?”我边看边说:“这个故事很精彩,马上就看完了。”又过了一会儿,孩子丢下玩具凑到我身边好奇地问:“妈妈,什么故事这么吸引你呀?”我看时机成熟,赶忙指着书说:“你看,白雪公主的故事可有趣了。”孩子顺着我手指的地方看去……第三天,奇迹发生了,我下班回到家继续看书,孩子放下书包没有问我做饭的事,也没有玩玩具,而是拿起故事书坐在我旁边看了起来。我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悄悄地做饭去了。看到孩子的变化,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幸福,这就是言传身教所获得的效益。

二、尊重孩子,让孩子充满自信

尊重孩子的自尊。孩子的主动性,取决于他的自尊是否健全。自尊健全的孩子,对自己有信心,有较好的自我观念。如果对孩子采取批评、冷嘲热讽,甚至暴力相对的方式,孩子就会形成不好的自我观念。健康的自尊来自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孩子对了,要及时给予欣赏和肯定;不对时,要心平气和地教给他正确的做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孩子每做一件事情,都无法保证“一定能行”,家长要给孩子以信心,使孩子树立自信。不少孩子对不曾发生的事情会产生恐惧和畏难情绪,认为那件事情真是太难了。而我们家长遇事多,经历丰富,就应该告诉孩子:“我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没什么可怕的,大胆地去做吧。”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事情应该不会太难,便有信心去完成。只要家长善用肯定的语气鼓舞他,他就一定能充满信心地努力奋斗,从而获得成功!肯定孩子的付出。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孩子用积极的因素去克服消极的因素,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不要刺伤孩子的自尊心,要帮助孩子迎头赶上,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劳动,又引导教育了孩子,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前书写能力对于一个三周岁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挑战。看到孩子稚嫩的小手松松散散地捏着画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涂涂画画时,我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而是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如,做手工《折纸毛毛虫》时,孩子把毛毛虫的眼睛和嘴巴画在后面,我心想这孩子可能不分前后。孩子却理直气壮地说:“它在看后面的毛毛虫,喊它们快点……”,泥工活动《毛毛虫》时,孩子把毛毛虫的头放在前面身体的上面说:“毛毛虫在唱歌呢!”一会儿把毛毛虫的头和身体放在一排小声地说:“毛毛虫在睡觉,嘘,别把它吵醒了。”然后又把毛毛虫的身体做成弯弯曲曲的说:“毛毛虫在跳舞。”……另外,在孩子完成一幅画时,我及时肯定幼儿的作品,并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毛毛虫粘贴的真可爱,要是能吃到多多的食物就能变成美丽的蝴蝶了。”孩子积极主动地添画上苹果、梨、西瓜等等很多吃的,虽然不怎么像,但是孩子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你的毛毛虫要是有眼睛、嘴巴就能看见你,和你说说话了。”

三、接触社会,让孩子大方交往

查看全文

我的呼吁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清逻辑层次,把握演讲主旨。

2.品味本文精彩语言,把握其准确、鲜明、严密、针对性强的特点。

3.体会作者所呼吁的平等、博爱与和平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分清逻辑层次,把握演讲主旨。

查看全文

民间作品著作权下的文化艺术论文

一、民间文化艺术作品的概念和特点

民间文化艺术作品,是指在一国国土上,由该国的民族或种族集体创作,经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构成的作品。[1]还有学者认为,民间文化艺术作品没有明确特定的作者,是由某社会群体(而非个人)创作的、流传于民间的歌谣、音乐、喜剧、故事、误导、建筑、立体艺术、装饰艺术等文化艺术形式。[2]因而,民间文化艺术作品有其产生发展的特殊性,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主体上的群体性

民间文艺作品的最初创作者可能为个人,但在历史的发展中,民间文艺作品因其所具有的特色而被某个群体所接受,并由该集体不断发展并延续下去。在延续过程中,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可能因其对该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中所做出的贡献成为主体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说及民间文化艺术的主体时,指的不仅是最初的创造者,更包括了为促进和延续民间文化艺术作品的发展而做出努力的每一位贡献者。

(二)时间上的延续性

民间文化艺术是经世代相传,世代延续而逐步形成的,其本身经历了较长的创作期和发展期。在其创作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各个历史单元特有的文化风格,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正由于其时间上的延续性,使得相当多的民间文化艺术具有浓烈的民族色彩,也为保持民族独特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3]因此,保护民间文化艺术,也是保护一种民族骄傲和民族感情。

查看全文

從“自生”到“自爲”——《恆先》政治哲學探析

内容提要:上海博物館藏楚竹簡《恆先》研究,“氣是自生,恆莫生氣”是一个難點,至今没有令人滿意的解釋。筆者以爲,不能祇在宇宙生成論中考察“自生”的問題,必須着眼《恆先》整體文意。《恆先》“自生”之謎,重點不在於如何“自生”,而在於爲何“自生”。通過與大量文獻例証的反復比較,筆者提出:“恆莫生氣”可以這樣理解,由“氣”形成的萬物并非“恆”故意地、有目的地、有意識地生成出來的。“自生”必須與道家“自化”、“自然”等概念结合起来研究,《恆先》上篇論述宇宙生成論中的“自生”,目的是爲了導出下篇“自爲”之政治哲學的合理性。

上海博物館藏楚竹簡《恆先》雖然簡文完整,但意義古奥,許多地方尚無令人滿意的解釋,“氣是自生”就是其中的一個難點。與“氣是自生”相前後的簡文如下:

恆先無有,樸、靜、虚。樸,大樸。靜,大靜。虚,大虚。自厭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氣,有氣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虚靜爲一,若寂寂夢夢,靜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氣是自生,恆莫生氣,氣是自生自作。恆氣之生,不獨有與也。或,恆焉。生或者同焉。[i]

“氣是自生”的難解之處在於,如果把《恆先》前半部分看作是一部生成論,勿庸置疑,“道”(體現爲“恆先無有”)處於生成系列中本源的、頂點的位置,在此之後出現了“或”和“氣”,“或”和“氣”是“有”生成時兩大不可缺少的要素。“有”出現之後,才形成了時間上的開始和往復。至此爲止的簡文似乎並不難理解,然而,後面卻話鋒一轉,説“氣是自生”、“恆莫生氣”,就是説作者非常明確地切斷了“恆”與“氣”之間的生成關係,而且作者似乎嫌強調的還不夠,又鄭重其事地説了一遍“氣是自生自作”。不光“氣”是如此,“生或者同焉”,就是説“或”和“氣”一樣非“恆”所生,是“自生自作”的。[ii]作者爲什麼要創作這樣一種看似不合常理的生成理論,實在令人費解。

對於“氣是自生”,整理者李零先生僅作了一個簡略的説明,“此句的意思是説道並不直接生氣”,對“氣是自生自作”未予説明。至今爲止,關於《恆先》的釋文及研究論文,對“氣是自生”或避而不談,或語焉不詳。也有一些學者意識到“氣是自生”是《恆先》中不能不解決的重要問題,並試圖作出解釋。例如呉根友先生在《上博楚簡〈恆先〉篇哲學思想探析》一文中指出:

查看全文

武汉:招录210名公务员 14日15日报名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胡彩丽实习生曾黎黎通讯员张增祥报道:今年,武汉市将在12个区和30个市直机关招录210名公务员。该市人事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法律专业受宠是今年的新特点。

据悉,今年招录专业分为法律法学、文史哲、计算机、管理、财会审计、经济、理工以及其他等八大类。其中,法律、法学专业可报考职位有103个,文史哲可报考61个职位。

报名地点设在武汉市博物馆(汉口火车站对面),报名时间为7月14日、15日两天。

查看全文

电视剧《都挺好》真实感营造

【摘要】作为现实题材类的电视剧,《都挺好》拟真化的视觉空间、人性不同面向的深度挖掘,以及现实议题的大胆聚焦,是其反映社会现实,营造生活“真实感”的重要体现。该剧由“大团圆”结局引发的争议,不仅关乎艺术创作中的“真实性”问题,也关乎创作者对于社会价值引导的职责。

【关键词】现实题材;《都挺好》;艺术真实;价值引导

电视剧《都挺好》由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恩怨纠葛,展现了普通人的家庭和职场生活,按照创作主题来划分,可以归为现实题材类电视剧。本文主要从艺术创作的真实性角度对该剧所营造的“真实感”进行分析。

一、视觉空间的拟真化

影视艺术与空间造型密不可分。视觉空间的营造对于影视作品真实性的表达,有两点关键作用。第一,空间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本身就蕴含着某种特定的审美文化内涵;第二,在影视创作中,空间的造像又与影视的叙事主题相关联,从而生发出更为丰富的阐释意义。关于第一点,我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宏观方面,空间因其本身的地理位置、文化属性等特征,能够在影视创作中营造某种特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气息。《都挺好》将都市这样一个典型的空间环境,作为整部电视剧展开的叙事空间,进一步又可以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空间,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国内将视点聚焦于苏州,国外则是美国的旧金山。苏州是传统与现代文明显著交融的一个都市空间的典型象征。除了对苏州传统居住空间与城市风貌的描绘外,该剧在反映现代都市生活方面,将镜头贯穿国内外两个不同的地理空间。美国旧金山的现代建筑,与苏州园区的现代城市景观、古城区的历史景观形成对照,分别从东方/西方的横向维度、传统/现代的纵向维度,构成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影像的叙述。微观方面,空间影像借助于不同的造型、装饰、设计等,能够营造出具有真实感的生活场景。《都挺好》将家庭环境和职场环境作为剧中主要的生活场景,家庭环境又分为大家和小家,大家指的是苏家成员共同生活居住的地方,比如位于同德里的老宅,整体色调偏古褐色,幽深小巷,街坊邻里,斑驳的白墙和深天井,摆放着旧式家具和苏家成员的集体照等物件,老宅承载着苏家人的集体记忆。小家即是由部分家庭成员组成的生活空间,例如苏明哲在旧金山的家,美式洋房,环境宽敞,家具气派,与美式生活的自由与开放相照应。苏明成夫妻居住在现代都市小区之中,单独的公寓楼住宅,空间较小,但是家具齐全,个性化摆设丰富,具有温馨之感,是当代大多数普通都市居民生活空间的缩影。职场环境则以苏明玉所在的众诚公司为主。公司大楼、办公单元、商务会议、工厂车间等,忙碌且秩序井然的职场氛围,折射出部分都市白领的日常职业环境。从空间造像与叙事的关系出发,空间对于叙事的辅助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第一,交代人物的身份背景,构建人物之间的关系,丰富人物的形象特征;第二,空间有助于推动剧情的发展。先说第一点。旧金山的大洋房符合苏明哲海外精英的身份以及爱面子、讲派头的性格设计,妻子吴非和女儿小咪时常独守空旷的洋房,在偌大的室内空间中显得孤单且无助,象征了苏明哲与妻儿分别后彼此之间产生的隔膜,以及海外华人看似风光却时常与孤单相伴的境况。与之相比,苏明成夫妇虽居住在相对窄小的公寓楼中,却不失温馨与乐趣,由于“第三者”苏爸的介入,打乱了两人原本居住的空间秩序,并对苏明成小家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从而制造了两代人在共同相处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苏明玉独自居住的空间,整体风格简约,色调偏冷,缺乏人情味和生活的气息,这与苏明玉理性实干的性格相呼应。剧中苏明玉坐在家中宽敞的衣帽间内,独自一人,象征苏明玉内心对于情感的疏离,以及过度的理性带来的孤高隔绝之感。同时,在职场环境中,苏明玉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表明她在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便于刻画苏明玉作为职场精英的形象。此外,职场的空间也是公司各方人员共同聚集之处,剧中苏明玉时常要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职场情况,折射出现代职场女性精英在工作中的生存境遇,以及女性和男性在职场环境中的日常互动模式,以此构建职场中的性别话语。第二点,空间有助于推动剧情的发展。该剧从老宅的恩怨纠葛开始,围绕苏大强买房与卖房的问题,制造苏父、苏母与儿女之间的矛盾,以及兄妹之间的矛盾,从而展开故事情节,推进剧情。电视剧的结局,故事又回到了老宅,苏明玉到老宅寻找苏大强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父亲的关爱,并最终与逝去的母亲达成和解,老宅作为苏家集体生活和居住的空间,贯穿了整部电视剧,并在最后出现,与电视剧的开头首尾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回环。由此可见,该剧对于家庭和职场环境的构造,不仅与时代气息紧密呼应,而且贴近生活,拟真化的叙事场景容易使观众产生代入感。通过空间和生活场景来刻画人物性格,使得角色更富有真实感。此外,空间作用于电视剧的叙事,为整个剧情的设置和情节的展开,以及叙事逻辑的真实方面,起到了相应的辅助作用。

二、人性真实的探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