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政策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14:23: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发展政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发展政策

生态物流发展政策分析

[摘要]在经济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物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物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出现效益背反的现象。本文分析了物流企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从目标、特点等几方面分析了生态物流优化的必要性,分析政府与物流企业在一个博弈中彼此的利弊得失,找出生态物流发展的促进机制,为提出实施生态物流健康发展的措施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态物流;生态物流优化;博弈论

由于资源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威胁,环境保护是现代物流业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生态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的含义是指自然环境与物流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实现抑制物流对环境影响的效果,并使物流效用最大化,这种物流管理系统能够促进健康消费与经济共同发展。生态物流是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重组,强调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必须取得平衡,体现了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必须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1生态物流的概念及与传统物流相比的区别与联系

生态物流是集交叉性、多层次性、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生态物流管理是以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并实现最优化服务为目标,为社会化环境和生态管理提供解决途径。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存在取代了传统物流中物料单向运作模式,减少了物流操作环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因焚烧、填埋引发的资源浪费,同时也降低企业处理废旧物品的成本,改善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物流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也是正向和逆向物流相结合,产品从上游源头的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都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和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物流活动才能到达顾客手中,最后再通过回收,使整个产品从产生到消亡实现绿色生态化。生态物流在我国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但还只是停留在观念上,比如废旧物品回收、污染源控制、资源和能源节约等问题,与国外的情况相比,我国的生态物流存在较大的差距,还需要经历一段长期和艰辛的发展历程。

2现代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查看全文

美韩文化发展政策启发

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文化改革发展态势(1949—1977年)

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对文化发展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明确地指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指明了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也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一项基本方针。继“双百”方针之后,于1964年9月又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这一方针,该方针是在当时文化排外主义比较盛行的情况下提出的。这一方针的提出表明了我党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对于之后的文化改革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二)改革开放后文化改革发展态势(1978—1990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的一次转折,就文化发展而言,系统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发展模式,恢复到之前的健康稳健的文化发展体制。1979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全新的概念,并指出:“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出席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发表祝辞,提出新时期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新方针,划清了文艺与政治的界限,承认了文化市场的发展地位,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至此,文化改革发展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进程开始明显加快,文化政策地位明显提高,国家级的文化政策开始形成单独文件并在全党全社会得以贯彻落实。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并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该决议对于进一步加快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程,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文化改革发展形势(1991—2001年)

查看全文

公共政策民生科技发展研究

【摘要】民生科技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主要的支撑力来自于公权力及其附随的政策工具。从公共政策视角审视民生科技发展,对加速推动和保障民生科技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公共政策;民生科技;政府

一、民生科技:一种客观的现实需要

民生科技作为政府主导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要求,既关系着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达成度。公共政策作为维系和推动民生科技发展的主要工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字面来理解,民生科技是民生和科技的合成词,这既包含着价值指向性问题,也包含着工具指向性问题,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结合。从概念上看,民生科技就是“指与解决、服务民生问题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社会安全、心理健康以及文化追求等切身感受和现实利益问题相关的科学技术”。[1]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推动科学技术与民生福祉有机结合,让科技发展助力民生、让科技发展服务民生、让科技发展推动民生,是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案头的重要任务。新世纪新阶段,民众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逐步从提高物质需求向提高生活质量需求转变,民众渴求健康、环保、安全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2]从现实情况看,“民生科技由于贴近人民需求,因此与其他类型的科技相比更易于在区间推广。”[3]总之,民生科技的发展固然有理论层面的激发,但更多内容则是来自于民生领域发展的实际需要,是理论和实践协同推动的结果。

二、民生科技发展的公共政策缺位

(一)民生科技政策价值凸显不足。民生科技政策的价值指向既不是简单地民生,也不是简单地科技,而是民生科技,强调科技发展的民生指向性、融合性和协和性,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在具体民生科技政策设计上,多数时候我们是强调工具理性,即更多地借助于科技来解决问题,强调事后的纠正、调整。而民生科技强调前瞻性,即在民生科技政策方案形成之前,就着眼于具体的民生问题,着眼于具体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民生科技的核心要义在于“为了人”的科技,但在具体的政策运行过程中,受制于功利思想的影响,价值论者与工具论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性的问题,前者更多地强调“为了人”,后者更多地强调“问题的解决”,由此生发开来,民生科技价值难以有效地糅合到一起。(二)民生科技政策方案质量不高。民生科技政策方案对于政策运行具有直接作用,民生科技政策方案问题剖析越准、方案的对策应对就越具有针对性,其效果就会越好。客观现实是,在民生科技政策方案制定过程中,政策参与者与政策参议者往往都会各取所需,为我性地输出个人或团体诉求,对具体的民生症结与科技的项量关系分析不深,对民生与科技的契合性挖掘不足。(三)民生科技政策执行被权力裹挟。在民生科技政策运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往往会根据个人偏好进行政策裁量,符合自身需要的或能够给自身带来利益的政策,就多执行,相反,不符合个人需要或不能给自身带来利益的就漠不关心地执行。在民生科技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往往被权力绑架,政策演变成地方官员或地方政府谋取私利的工具。(四)民生科技政策跟踪问效不足。比较而言,民生科技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环境、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相关的内容,就其辐射的领域也是包罗万象的,很难用具体的文字将其涵盖到位,这也无形地加大了对民生科技政策效果追踪的难度。政策需求多元,认识多维,能力素质各有差异,这些都无形中加大了对政策追踪问效的难度。

查看全文

公共政策基本发展思考

摘要:公共政策在基层执行阻滞的现象屡见不鲜,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公信力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绩效提高与基层公务员薪酬制度密切相关,不但直接影响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而且关系到公共行政管理的效率和公正性。直接影响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情况。如何提高公共政策在此方面的执行力度,对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建设,社会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薪酬;公共政策执行阻滞;路径

1当前薪酬视域下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基层公务员处在国家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是政府的执行主体,也是政府政策的诠释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出台后,我国基层政府的公务员管理有了一个统一的原则和标准,使得公务员的薪酬管理有法可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的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人们的各种追求也在上档次并呈多元化态势,这就给各级领导及公务员的执政能力及管理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基层公务员在执行政策方面,存在执行缺损、歪曲执行、政策执行替代、政策执行附加等方面问题。

(1)政策执行缺损。一项政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完整的执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但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往往将政策为我所用,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基层公务员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特别是乡镇基层公务员薪酬更少,工作内容多、更繁杂,有些地方的基层公务员在执行政策时,会通过寻租方式来获得经济报酬或直接通过收取钱财方式来中饱私囊。只选择那些对自身有利的政策内容执行,对自己利益受损的政策内容则有选择性的不传达、不执行。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有效的发挥,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2)政策执行曲解。基层公务员在传达和执行上级或中央政策时对政策精神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利用政策中某些抽象性、概括性的语言,借口本地区或部门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释。在政策制定上,一些地方照搬照套,结合实际制定有特色的政策措施不够;有的地方制定的政策缺乏连贯性等。在政策理解上,有的对政策掌握不够全面、系统,甚至片面地理解政策。有的基层公务员还利用自己自由裁量权以权谋私,从而严重损害公共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查看全文

商贸业发展趋势及政策

本文作者:孔令刚工作单位:安徽省商业经济学会

(一)商贸流通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商贸流通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结生产、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先导性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城市化进程。1.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催生流通业在社会生产循环中从末端变成先导发达的服务经济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流通业是服务业的现实主体,流通业必然要挑大梁。随着总体上买方市场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流通业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凸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呈现流通业决定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新的重大变化。已经实现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这种状况催生了生产与流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这就是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而不再是生产决定流通和消费,流通业在社会生产循环中从末端变成先导。2.不断完善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将加速推进安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对安徽来说,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条件相对依然薄弱,二元经济结构依然表现明显,极大地影响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重生产、轻流通造成的农村流通业发展滞后,使得农产品流通市场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农村日用工业品消费市场发展滞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混乱。城乡流通效率低下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所以,在加快我省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过程中,通过商贸流通业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市场建立起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使农产品能真正实现货畅其流;同时,还可以推动农业生产在市场导向下,使农户与其他市场组织结成利益共同体,整合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使农业生产走向产业化经营之路,大大提高农村市场中的经济发展水平;此外,通过市场导向的作用,农产品适销对路了,农业生产实现了产业化,又可以大大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广大农村对城市日用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促进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3.不断增强的商贸流通业引导、发掘和创造需求的功能推动安徽产业结构优化当今国际发达国家的经济之所以具有强大竞争力,关键在于有效地把“创新、制造和服务”三者有机结合,他们的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纯粹的生产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技术创新和物流服务等两端环节的比重越来越大,增值获利越来越高,流通业已经成为价值链中最为重要的增值环节之一。从国际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已经达到了经济腾飞的物质基础,这一时期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旺盛,社会消费需求明显扩大,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出现新的转移。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产业结构的完整性、产业发展速度的均衡性和产业之间的协调性三方面;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的变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扩大、产业结构更新周期的缩短等方面。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能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供应链的调整的最终动力,而商贸流通业又在供应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能把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市场信息快速高效地反馈到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促使这些部门资源的重组和转换。现代流通业引导需求、发掘需求和创造需求的功能的增强,也会不断地推动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合理化。4.逐步降低的流通成本和逐步提高的流通效率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批发业和零售业等商品流通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提高、物流业中流通方式的改进带来的物流成本的节约及流通现代化带来的流通效率的提高等方面。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商贸流通业在带动就业也具有重大作用。由于商贸流通业点多面广、比较分散、门槛较低、进人比较容易,可以吸纳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发挥带动社会就业的基础性作用。随着安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商贸流通业将成为解决这部分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场所。并且就业率提高了,人们收入增加了,就会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二)顺应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安徽商贸流通业发展将迎来加速发展期1.商贸流通业将进入发展壮大的加速期扩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内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迎来新契机。“十二五”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扩大内需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安徽商贸流通业将进入发展壮大的加速期。2.现代新兴商贸流通业态创新将进入加速期“十二五”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有望进入消费拉动主导阶段。从消费的阶段性特征看,安徽经济己经进入耐用消费品主导阶段,非耐用消费品进入品质提升期,服务性消费加快兴起。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大型购物中心、品牌连锁店、仓储式卖场和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流通业态将在这一阶段蓬勃发展,现代新兴商贸流通业态创新进入加速发展期。零售业态异彩纷呈,网点类型丰富多样,传统的百货商店、专业店、杂货店等得到了升级改造,新兴的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店、无店铺零售等蓬勃兴旺,而且这些业态之间还相互渗透、创新组合。特别是代表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连锁经营更是快速发展。3.商贸流通业进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应用的加速期信息技术革命深入推进,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迎来新契机。当今世界正迎来以物联网开发、互联网创新应用以及信息智能处理等为主要特征的新一波信息革命浪潮。信息化技术应用将带动商贸流通技术和管理革命。基于物联网互联网交互平台,商贸流通业有望形成新业态、新形式。基于供应链信息资整合共享,加强上下游联动,推动实系统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商贸流通业将进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应用的加速发展期。

1.创新政策,强化规划引导近年来安徽商贸流通业发展经验表明,政府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加强规划引导。规划的失败是最大的工作失误。随着我省城市改造力度加大,城镇化推进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这都给我们流通业发展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争取立法部门对流通产业布局规划的支撑。要提高规划刚性,少走弯路。少交学费。近年来国家和我省研究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我们现在的关键是要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政府部门要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将流通产业政策列入最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和最高的决策层面,从体制、政策、主管机构、审批权限、企业经营范围等诸多方面提供保证。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流通业的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为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更好宽松、有利的环境。建立政府对新建大中型流通企业的行政听证制度,确保大型商业企业的数量、购买力水平、消费结构与城市规模相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按照流通企业数量适度、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和结构合理的原则,做出相应的中长期规划,通过规划并配合有关政策来引导商业网点的合理发展;规模经济为特征的经营方式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如政府应对连锁经营企业在规模上进行适当管制,除规定最低的门店数量外,对其最高数量也应进行合理测定,防止因门店数量的盲目增加而导致过度竞争。二是广大流通企业要吃透政策,利用政策,用好政策。要充分利用现阶段各级政府支持流通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争取产业政策支持、争取投资项目支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同时政府亚需制定企业进入或退出政策,促进产业集中度的稳定上升,大型优秀企业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2.加大特色商业街建设力度,发展城市社区商业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按照规划优先、市场取向、便民利民、网点连锁的原则,依托城市社区,重点开展社区商业示范区创建活动,实现城市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生活需求在社区内得到基本满足,促进社区商业网点配套和服务水平升级。创建和培育商业示范社区,积极培育社区商业骨干企业。建议修改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发展政策意见》,特色商业街的建设将充分发挥各城市和集镇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继承传统商业街的历史文脉,积极引导商家举办具有民俗传统的主题商业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特色商业街区的文化品位。设立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特色商业街区的前期规划、基础设施配套、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的工作,并要求各市县根据工作实际,设立引导扶持配套资金,对辖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制定发展目标,3年时间,在全省培育一批集聚效应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基础设施完备、街区管理规范、拉动消费作用明显的特色商业街区。设立全省特色商业街建设专家委员会,依托学会智力资源,对商业街建设的指导和认证评选工作,促进商业街建设规范化和特色化。3.加快城乡空间融合,城乡商贸统筹,建立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在空间布局上,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内外贸一体化、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一体化的商贸流通渠道网点。重点组织实施针对广大农村网点缺失的“覆盖战略”;针对二三线城市商业资源小、散、差的局面,重点组织实施提高市场集中度的“补强战略”;针对国内外影响力巨大的特大城市,重点组织实施能够引领商贸流通业未来与发展方向的“创新战略”。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应以统筹城乡商品场发展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功能分类的双向流通的城乡商贸流通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商品流通体系,促进城乡市场的相互融合、互促共进,实现城乡商贸业良性发展。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沟通城乡的交通、物流配送及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和农工商一体化流通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市场分散、农民买难、农产品卖难与城市市场拥挤、工业品大面积滞销积压的“双重不对称滞销”难题。而城乡交通及物流配送设施和信息网路平台配置失衡或供给不足是造成城乡市场通路堵塞难题的根本原因。因此,规划和布局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物流配送设施和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网络设施,将有助于以新兴零售业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尤其是服务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等为依托的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在农村的快速成长壮大。培育联结生产和流通,具有较强专业化水平的经营性实体,组织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鼓励农产品直接进入大型批发市场,逐步建立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和规范,建立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对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购物中心进行直接配送;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重点支持农产品物流企业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加快标准化连锁农家店建设的步伐;推进“三绿工程”建设。在继续推进以减免通行费和植物检疫费,保证畅通为主要内容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建设的同时,着力构筑绿色市场体系。按照政府推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整合、重点扶持、规范发展的原则,重点抓好市区农贸市场改超市和绿色市场创建认证工作,建立和完善流通环节食品检测体系与无害化处理制度;推动优势农产品进入城市和国际市场。鼓励和引导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支持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大中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与现有超市建立产销、配送关系,推动优势农产品进入国际大型零售企业采供体系,进入国际市场。分层次推进乡镇商业网络建设,做到“货畅其流”。通过组织化规模化提升,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工商联手、农商对接,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带动农产品流通;必须培育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规模化程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城乡商贸流通中的核心主体作用。建立“两级配送、三级销售”流通渠道体系和“县、乡、村”三级农业生产资料连锁供销渠道体系。通过“经营连锁化”、“销售超市化”和“配送集中化”,实现农村流通业态创新;通过在农产品领域逐渐采用拍卖、仓单、远程合约、期货交易等方式实现流通方式创新。建议各级政府应把农村流通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农村商业网络与商品流通基础设施体系。4.构建合理的市场主体结构,加快推进传统流通业现代化培植大企业集团,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市场主体结构。加快推进流通业规模化发展。做大做强流通业是实现流通业规模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从全球范围来看,提高流通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济是大势所趋,这是产业发展自身内在的规律所决定的。国际经验表明,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与壮大都离不开优势企业的带动。确立商贸流通产业优先发展战略,要把培植大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合并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规模大、机制新、效益好、实力强的商业骨干企业,提高流通主体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民营经济与国有、集体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实现产权上结合,机制上对接,经营方式上取长补短,继续提高民间资本在商贸经济中的比重。中小流通企业是流通企业的主体和扩大消费的主要渠道。加快推进传统流通业现代化。加快传统流通业现代化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严格地来讲,没有传统的产业和现代产业之分,传统产业可以现代化。现在我省传统流通业的比重还比较大,关键是业态传统、服务方式传统、服务产品传统,必须要用现代的先进经营理念引导企业家,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信息化,产业的信息化程度是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服务业要向现代的服务业转变,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武器。推进中小流通企业体制创新,引导中小流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技术、营销方式及管理经验,全面提高中小流通企业现代化水平。5.培育发展特色市场,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当前安徽市场建设工作中,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综合性大市场与专业性市场建设并举,专业性市场特色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市场细分、产业分工、专业化经营所决定的。要根据这一新的发展态势,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市场、专业市场,要把市场与本地区产业特色、区位优势和其他比较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加快批发业的稳步发展。按照“改造提升现有专业市场、规划建设新的专业市场、促进市场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合理确定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职能分工,推进商品交易市场组织、经营和管理的创新。采取散户经营与公司制经营相结合的模式,优化市场交易主体,提高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探索利用专业市场的优势,增加会展功能,培育知名会展;延伸服务内容,增强配送功能,推动商品交易市场从商品集散地向物流配送中心转变,带动市场升级。6.推动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建设,加快商贸流通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电子认证体系、电子支付体系和电子交易安全体系等服务系统的建设,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安全、畅通、高效的服务系统。建立网上虚拟市场,积极开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BZB)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网上销售(BZC)业务。推广应用电子认证证书,实行电子银行结算、第三方物流配送,逐步采用统一、快捷、方便的结算方式,推动有形的实物交易向集信息、交易、结算、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实现有形市场与网上虚拟市场的结合,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无时空性的特点,扩大商品市场的对外辐射能力和知名度。推广电子商务,鼓励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设网上商城,增强配送功能,扩大网上消费。要在零售企业中大力推广数字终端设备、条形码技术、电子标签技术和电子订货系统,进一步推广供应链管理技术和批发业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加快批发零售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进而带动批发零售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7.引导企业实施从“价格战”向“创造新市场”转变战略,创新消费服务方式一直以来“价格战”是批发零售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行业发展日趋成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批发零售企业要确保利润空间,立足不败之地,必须实施由“价格战”向“创造新市场”转变的战略。创新消费服务方式,改善商贸流通服务功能,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市场”就是要开拓农村市场,将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设施不断往郊区、中心镇延伸;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大型零售企业要勇于走出国门;开拓特殊人群市场,更加注重人性化营销,对零售市场细分,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居住社区、不同消费人群、不同时间节奏人群的消费需求。断创造新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8.建立健全商业信用体系,开展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商业领域的诚信危机加深已经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致使经济运行中直接间接、有形无形的防范成本剧增,必须高度重视,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诚信首先是一种信仰、理念。培育诚信难度极大,要付出巨大代价和艰苦努力,而失去诚信却十分容易,稍有闪失即可前功尽弃。新情况是,在商贸流通领域,诚信状况在两极分化:有实力、并从讲求诚信中尝到甜头的企业,更加看重诚信;没有实力、破罐破摔、得过且过的企业,对培育诚信形象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耐心,更加不在乎,更加乱来。需要进一步完善讲诚信、守契约、反欺诈、重规范的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打击伪劣假冒,严厉制裁商业欺诈,提倡、鼓励“诚信促销”,信守合同,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购物安全”和企业的交易安全。其中,要切实改变违法犯罪“成本过低”、打击违法犯罪“成本过高”,“事前规范不足,事后惩处不力”的被动局面,坚决制止“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受罚一下子、享受一辈子”侥幸心理所诱发的种种挺而走险举动(这种局面等于放任、鼓励商业欺诈)以强化信用意识、促进诚信经营、防范交易风险为目标,引导各类流通企业建立起以信用状况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信用档案管理和信用信息互通为主要内容,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加以完善,逐步使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鼓励公众参与,完善举报制度,降低索赔成本,抓堵欺诈源头,从严细化法律,确保打击有力、防止回潮反复。支持和鼓励各行业协会(商会)制定信用方面的行规行约,强化会员的守信意识和诚信自律。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内部开展信用活动,对失信行为进行评议。支持行业协会配合政府制定行业信用发展规划,开展信用监管和公共服务。

查看全文

公共政策评估审计发展分析

摘要:公共政策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工具,其在分配社会资源、规范社会行为和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为了规范政策制定、贯彻政策落实、促进政策完善,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公共政策评估审计具有十分广泛的现实意义。受到各种因素的约束和影响,政策评估审计在我国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本文从政策评估审计的内涵出发,描述政策评估审计的发展现状及现存不足,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外有关经验做法,提出促进政策评估审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政策;评估审计;发展

一、公共政策评估审计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治理为主导,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为辅助支持的国家治理结构体系,其中,社会公众为国家治理的委托人,政府为社会公众的主要人。依据受托经济责任原则,为了达到良好的社会治理效果,抑制政府治理主体在公共政策行为过程中的机会主义倾向,需要依赖一种能够发挥免疫功能的经济问责机制,于是政策评估审计由此而生。依据审计署科研所研究报告,政策评估审计可以定义为“国家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从形式、事实、价值三个维度,对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系统(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公共政策过程(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和公共政策的结果及其影响进行的监督、评价、建议、咨询等审计活动”。[1]政策评估审计作为新型的独立审计类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预防性,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政策评估审计强调事前监督,察觉未来隐患,追踪问题本源,为政府主体提供前瞻性的意见与建议;二是广泛性,公共政策作为国家治理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往往会涉及对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领域的调整,因此政策评估审计较一般审计项目而言,其审计对象具有明显的广泛性;三是全局性,社会公共政策本身具有博弈性和妥协性特征,其在内容安排、实施方式、出台时机等方面体现了权力机关对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综合平衡考虑,因此政策评估审计需要基于政策治理的宏观性,运用全盘思维进行反映和分析公共政策的运作流程。[2]政策评估审计致力于服务国家治理,充分体现了受托经济责任的本质要求,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提供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途径,有利于政策过程的透明化。政策评估审计可以提供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途径。在审计计划阶段,政策评估审计所使用的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能够吸收接纳公众的公共政策意见,提高公民的参与度。同时,社会公众还可以利用审计举报、审计请求等方式,影响政策评估审计的范围向公众所关注的重要政策领域聚焦靠拢。政策评估审计的结果公告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一系列过程基本都是在行政以及有关部门的内部完成的,公民无法掌握真实、透彻的内部信息,因此无法保障委托人——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政策审计的结果公告能够改变目前这种政策信息由内部知情人士垄断的局面,使公众更全面地了解政策过程的整体运行情况,从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管理信息的透明度。(二)服务国家治理,有利于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政策评估审计能够通过政策选择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来服务国家治理。对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公共政策进行评估审计,可以找出政策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对评估政策进行优化选择,同时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共政策的针对性建议,为国家治理提供合理保障。政策评估审计能够促进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随着社会环境条件的不断更新变化和政府活动的日趋复杂,传统的政府审计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实的苛刻需求。作为一种执行反馈工具,政策评估审计运用政策实施过程中衍生的问题去反思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失误,[3]可以有效地使公共政策制定流程逐步走向科学化,促使政府制定出科学、民主、合理的社会公共政策。例如我国在1999年推出的助学贷款政策的演变过程就充分体现了政策审计的反馈作用。通过政策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从最开始的国家助学贷款发展到2007年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违约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实现了国家、银行和高校学生的共赢。(三)对政策落实执行效果进行检验,有利于政策执行的效率化。政策评估审计可以检验政策的执行效果。经过一系列科学论证的公共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变化莫测的外部因素大大增加了政策落实状况的不确定性,这就必然要求在政策执行的全过程中对执行效果进行不间断地跟踪审计,及时判断、分析和总结,保障政策贯彻落实,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政策评估审计能够督促政府履行职能,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政策评估审计有利于促使政府部门关注其公共政策是否达到了预设期望,是否满足了社会需求,是否促进了国家治理,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此外,政策评估审计尤其是政策执行情况审计的问责,还可以督促相关责任人恪尽职守、认真履职,保证政策执行效率。例如在2006年审计署开展的对全国18个省(市)收费公路的政策审计中,通过对“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公共政策的审计,卓有成效地明晰了交通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收费公路政策中的责任与角色,从而推动了该项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公共政策评估审计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日渐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策评估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新型模式虽然获得了十足的关注,但目前在我国尚处于积极摸索的发展阶段,以下便从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概况和审计业务的具体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一)制度文件颁布概况2014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以及审计署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来支持政策评估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建设。相关政策审计制度文件的内容可以从表1中窥见一斑。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出台的政策审计制度规定文件大都是对政策评估审计的基本属性(重要作用、所处地位、实施目标等)予以明确,涉及的是宏观理论层面问题,主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因而对系统性建设政策评估审计制度的初步规定就出现了一定的真空地带,同时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时间也普遍偏晚。这些都是我国政策评估审计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二)政策审计具体实践作为一种刚起步的新型审计模式,政策评估审计的具体业务实践在我国还处于基础性阶段。这首先集中体现在政策审计的项目数量层面。以2015年为例,审计署官方网站公告的审计结果统计显示,当年审计署一共了34个文件公告,其中涉及政策评估审计项目的有6个,占比为17.65%,所占比例明显处于较低的层次水平。其次,我国政策评估审计业务实践的不成熟还表现在政策审计项目的内容层面。我国审计署2010—2016年开展的政策评估审计项目的主要内容情况如表2所示。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审计署近七年的政策评估审计重点关注了各项规划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但对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如政策制定及政策本身、政策审核及合法通过、政策反馈及有效改进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政策审计内容总体上呈现出单一性、零散性、保守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策评估审计在我国尚处于摸索发展的初级阶段。三、公共政策评估审计问题剖析通过政策评估审计在我国的逐步发展和不断探索可以看出,当前国家审计已经基本具备开展政策评估审计所需的必要条件,但纵观近几年我国的政策评估审计实践不难发现,其在审计项目规划、审计职能地位、审计人才建设、审计方法体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政策评估审计项目确定模式缺乏规范性。审计项目的选择和确立是审计工作的起点,是审计目标的具体体现,更是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基础。然而,纵观我国审计机关近年来的政策评估审计实践,在审计项目确定模式方面还缺乏规范性,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一方面,我国审计机关尚未单独设置相关部门来制定计划管理制度对审计项目计划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合理确定政策评估审计项目,保证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进行;另一方面,审计署的审计战略规划和各地方审计机关制订的审计项目计划之间未能紧密衔接,关联度不高。[4]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划、战略计划与具体审计项目之间应保持无缝衔接,从而使发展计划对审计项目起到指导作用,具体项目对发展计划起到支撑作用,形成辩证的统一关系。(二)政策评估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体现不充分。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政策评估审计也不例外。然而,从目前的审计职能地位上看,我国审计机关还不是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机构。审计机关的经济监督权限不等同于政策评估权限。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中尚没有关于政策评估审计的条款,从《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审计的职能定位可以看出,审计行政部门是进行经济监督的国家机关,而非公共政策的评估机构。对哪些公共政策应该进行审计,政策过程中哪些阶段应该进行评估,政策评估审计的流程应包含哪些必要步骤,怎样评价政策评估审计的效果等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同时缺乏评估权力的法律保障。这都给审计机关单独开展公共政策评估审计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且这个独立性的问题在地方审计机关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地方审计机关的人力、财力、物力大都直接取自地方政府,地方审计机关的负责人也由本级人民政府提拔任命,这势必会使地方审计机关对地方政府形成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依附现象,审计机关实际上成了地方政府的“内部审计机构”,其进行的政策评估审计难免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干扰和影响。(三)政策评估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政策评估审计是一项庞大冗杂的社会工程。公共政策本身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对政策评估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公共政策按照不同的维度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本文以社会公共领域的组成部分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分为五类,详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政策评估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其内容涵盖了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工程学、统计学等。虽然目前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但人员专业单一化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政策评估审计需要对政策计划、制定、执行、落实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反馈,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从而需要有充足的审计资源与力量来满足跟踪审计内容的专业性和广泛性,因此,提高政策评估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四)政策评估审计流程与方法体系比较零散。目前我国政策评估审计方法体系大致沿用了国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主要包括:审计准备阶段(了解公共政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审阅有关文件资料、划定审计范围和确定审计重点)、审计实施阶段(实地调研、现场审计、相关单位走访、汇总问题数据、撰写审计底稿)、审计报告阶段(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听取公共政策利益相关方意见、形成最终报告、将审计报告结果向社会进行公告)。在现实审计过程中,部分政策评估审计的方法已经开始应用。如在2012年8月审计署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公告中,揭示的诸如险种间尚未完全实现有效衔接、各地实行的保障政策尚不完全统一、基金筹集管理使用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都应用了政策审计中的效果评估模型,[5]同时也体现了经济评估模型中常采用的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然而这些数据分析方法和政策评估方法的应用都比较零散,未能系统地遵循评估模型体系。政策评估的专业性、逻辑性、整体性不强,欠缺科学、合理、系统的政策评估审计流程与方法体系的问题亟待解决。

查看全文

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探析

森林保险是国家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为森林产业实施保护政策而开办的保险,其所具有的准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决定了只能实行政策性森林保险。政策性森林保险是政府提供保费补贴,保险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对森林和林木及其产品进行的保险[1],投保的可以是国有林业生产单位、集体所有制合作林场、林业股份制企业以及林业专业户、重点户等。政策性森林保险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降低林业生产者的风险,增强林业生产者抵御风险能力的一项措施。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推行时间较晚,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必要性

贵州省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截至2016年底,全省林地面积达到880万公顷(1.32亿亩),全省森林面积达到863.22万公顷(1.29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森林蓄积为4.01亿立方米。贵州省的森林面积虽占地较广,易进行林业生产,但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会面临干旱、冰雹、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并且生态承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2],急切需要保险作为规避风险的方式。通过分散自然灾害对林业生产的风险,森林保险已成为提高林业生产抵御风险能力的有效措施。森林保险可以保护林农的利益,使林农通过森林保险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从而弥补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使之迅速恢复生产,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的开展为促进林农民增收提供支持。例如,2015年黔西南州的保险机构结合评估给林农造成的损失进行理赔,已理赔资金1432万元,贵州省2016年保险公司向林农赔偿1730万元。林农获得的赔偿可以用于其他农业生产活动,从而为其增加收入。

二、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的现状

第一,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的情况简介。从2013年开始,贵州省全面推行政策性森林保险,主要险种是火灾保险,以承保公益林、商品林为主,其后逐步扩大到经果林。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每亩保额为500~1000元,林木火灾险保险费率不超过2‰,综合险保险费率不超过3‰。公益林保费全部由各级财政补贴;商品林保费各级财政补贴80%,投保人承担20%。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及省属林场统一实施林木综合保险。林农购买综合险,商品林一亩每年最多只需交0.6元保费,在保险期内,因自然灾害导致被保险林木受损的,根据受损程度可获承保单位500~1000元的赔偿[3]。2013年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投保面积7173万亩,保费达1.7亿元;2016年全省森林投保面积5500万亩,保费达1.6亿元。第二,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运行。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政策性较强,利益主体之间的关联性强,需要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的配合,因此需要按照政府引导为主、林业生产者自愿参保、保险承办机构负责的原则,采用兼顾林农缴费能力、财政补贴能力、承保主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低保额、低保费、保成本的运行模式。县财政部门负责本级财政负担的保费补贴资金的收缴、分配、结算等管理工作;林业部门组织对灾害防控,协助保险公司做好事前的保险风险评估及灾后查勘定损和宣传引导工作,协同组织相关生产经营者投保;保险公司对承保、理赔服务和普及保险知识等需要加大投入力度[4]。如黔西南州2017—2018年度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由州林业局牵头负责,州财政局、州政府金融办配合,州平安保险、州人寿财险、州人保财险、州太平洋财险、国元农险5家公司具体组织实施,共同做好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工作。第三,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赔付情况。2014年1月31日,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乡箐口村野鸡林场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人保财险贵州毕节分公司支付赔款80万元;2014年,安顺市森林保险赔偿金额为291.29634万元;2015年1月27日,桐梓县林业局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桐梓县柏箐自然保护区支付森林保险理赔金6.9万元;2016年贵州省森林保险的保险赔偿金额为1730万元。以上数据虽不能完整反映全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赔付情况,但说明了森林保险的赔付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体现了各保险公司对森林保险赔付的较高积极性。

三、贵州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查看全文

发展政策实施期限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05年我国局部地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扶持家禽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56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了扶持家禽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对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维护家禽业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带来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禽类产品市场持续低迷,家禽养殖、加工企业和养殖户生产经营困难。为促进家禽业进一步恢复发展,经国务院同意,适当延长《若干意见》中的有关政策实施期限。现通知如下:

一、关于免征所得税,增值税即征即退,适当减免部分地方税的政策。将“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家禽加工企业和冷藏冷冻企业加工销售禽肉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政策延长到**年12月31日。对家禽养殖(包括种禽养殖)、加工和冷藏冷冻企业进行家禽养殖(包括种禽养殖)、加工和冷藏冷冻禽肉的所得,免征**年度企业所得税。减收的增值税、所得税按现行财政体制负担。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或部分地区对家禽养殖(包括种禽养殖)、加工、冷藏冷冻企业及个人生产经营用的土地、房产和车船,适当减免**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

二、关于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性收费政策。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和养殖农户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政策,继续执行到**年12月31日。各级财政部门要保证检验检疫机构正常运转的经费。

三、关于流动资金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政策。对重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和疫苗定点生产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政策,继续执行到**年12月31日。国家财政按现行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一半给予贴息,贴息期延长至**年12月31日,贴息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按东部地区20%、中部地区50%、西部地区80%的比例负担(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提高10个百分点),其余贴息资金由省级财政负担。

四、关于其他扶持政策。有关部门要根据《若干意见》的要求,对家禽免疫和疫区家禽扑杀给予财政补贴、增强疫苗供应保障能力、保护种禽生产能力和家禽品种资源、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确保养殖农户得到政策实惠和企业职工生活得到保障、稳步推进家禽业转变饲养方式等政策措施,继续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查看全文

文化强国下文化旅游发展政策

摘要:21世纪以来,文化旅游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强国视域下,应科学制定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进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旅游发展,加强文旅融合,开展多样化文化艺术活动,还应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文章从文化强国的角度探寻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向,以期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提高中华文化战略地位。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旅游;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与旅游结合能促进文化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

一、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1991年,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在参照了多种有关定义后提出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性与技术性定义。文化旅游的概念性定义指人们离开他们的日常居住地,为获得新的信息与体验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而趋向文化景观的移动。文化旅游的技术性定义指人们离开经常居住的地点,到文化旅游吸引物所在地进行浏览观光,如一些艺术文化表演地、遗产遗迹。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已经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逐步向参与式文化旅游转变,这一转变极大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而文化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

查看全文

民族医药的政策及发展状况

一、民族医药的概念

医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与医学积累。民族医药的概念可以分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广义的概念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这里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大家庭,具有本国的、本土的、非外来的意义。狭义的概念就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中国民族医药其中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苗医药、瑶医药、彝医药、侗医药、土家族医药、回回医药、朝鲜族医药等等。

在我国,民族医药、民间医药与中医药并称为中国传统医药。中医药是以汉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医学,至今具有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中国传统医药的当然代表。民族医药不是中医药的某个分支,而是中医药的姐妹。民间医药则是蕴藏在民间的养生习俗、单方验方、草医草药和医疗方面的一技之长,他们并不一定受到中医学的理论的指导,也很难归属于某个民族医学,人们一般通称其为“民间草医”。民族医学和中医学有着相似的哲学思维、医疗特点、用药经验和历史命运,都属于中国的传统医药。

同时,中国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民间医药也是世界传统医药的一部分。在2002年通过的《世界卫生组织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中,对传统医学下了确切的定义,指出“传统医学是传统中医学、印度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等传统医学系统以及多种形式的民间疗法的统称。传统医学疗法包括药物疗法(如使用草药、动物器官和/或矿物)和非药物疗法(如在基本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进行,比如针刺疗法、手法治疗及精神治疗)。

二、我国民族医药的政策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1984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民族医药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民族医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不但是各族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2002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要认真发掘、整理和推广民族医药技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