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增收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14:12: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发展增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发展增收

因地制宜谋发展 科技创业促增收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xxx,是辽宁铁岭人,于2001年举家带着创业之心到xx安家落户种植葡萄、石榴。在州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政府的引导帮助下,我于2003年7月组建了xx果业协会。自协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按照“公司、协会、经纪人”的组织模式,采取“赊销苗木,以果抵苗;负责技术,回收产品;保亩产值,超产分成”的经营方式,依靠元谋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和环境条件,着眼于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依靠科技,指导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葡萄、石榴等经济林果,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发展壮大协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2004年,协会共发展会员1300户,发展订单农户2000多户,带动规模种植葡萄1000多亩,石榴1500多亩,实现营业收入98万元。

一、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协会科技示范的带动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切实解决葡萄、石榴品种杂乱、科技含量低、产品特色不鲜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元谋县果业协会根据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积极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引导会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一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会员素质。一方面,协会积极派技术人员深入村社发动农户,通过召开科学种植葡萄、石榴动员会,播放vcd、发放简明种植小册子、召开专题讨论会议深入讲解等形式,及时向农民会员讲解科学种植葡萄、石榴的技术,不断提高会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截止2004年底,共举办培训班36场次,参加培训人员达6000多人次。通过培训,使会员掌握了一定的实用专业技术,增加了科技含量,提高了自身的科技素质。另一方面,协会根据林果的生长期,分期、分批地下派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作施肥、病虫害防治、修枝等技术指导,及时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种植中的难题。二是精心选择优良品种,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根据元谋独特的气候特点选育了早熟、抗病、品质好的优良品种,使农产品占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进现代节水滴灌系统,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能更好地灌溉好葡萄、石榴,会员户的葡萄、石榴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为农户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完善机制,强化服务,最大限度促农增收

为加强与会员之间的联系,切实解决好生产与市场、农户与公司的矛盾,协会在平田、新康等地成立了四个分会,在运作管理上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实行企业化管理,总会长以资金、管理、技术入股,会员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会、公司、会员三者利益兼顾。协会还采用统一种苗、统一植保服务、统一栽培技术、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销售的方式,将利益建立在农户增收致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户发展葡萄、石榴产业的积极性。凡订立联营合同的农户,协会为其担保向银行贷款作为葡萄石榴种植的生产成本,农户每种植一亩葡萄,由协会担保向银行贷款3000元;每种植一亩石榴,由协会向银行担保贷款1000元,由县财政给予贴息,贴息时间为3年,到葡萄石榴有收益时由农户逐年还清贷款本金。2004年,元谋县果业协会共为会员担保贷款312万元,有效解决了会员的生产困难。同时,协会还向会员承诺,在2004年2月前每栽种完一亩葡萄,到2005年每亩最低产值为2500元,如联营期间每亩低于2500元,不足部分由协会支付给农户;每亩产值高于2500元部分,按协会占48%,农户占50%的比例分成,剩余2%作为协会的生产管理经费。这样,协会通过采用股份制的激励机制,将协会、管理者和农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与经济效益挂钩,提高了会员生产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农民增收、协会发展的目的。协会的发展壮大,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找到了致富门路,在元谋果业协会常年务工的农民工达80多人,临时工达70多人,每年发出的农民工工资达50多万元。

查看全文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探讨

摘要:农村地区金融行业发展无疑有利于解决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资金等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而反过来,农民收入是必然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惟其如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我们既要面对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最终提高农民收入,也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落实金融管理政策,推进金融改革,通过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来推动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民增收;相辅相成

近年来,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金融行业发展很快,对帮助各地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民传统的生活状况,起到的作用极大。可以不断消除农村家庭就业问题和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后备资金等问题,优化农村地区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由于国家惠农政策作为坚强的后推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业务面、结构功能、服务水平正不断进步,更有必要研究并探索农村金融发展之后能够对农民收入带来的各种变化。本文侧重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真实情况,用辩证的观点科学地分析了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并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希望为促进二者之间关系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内容与实践经验。

一、发展农村金融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力开展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能为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总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增速缓慢,城乡差别依然很大。重视的研究和拓展金融发展和农村,建设关系意义可谓深远。其一,能够使得农村金融在机制上得以健全,进一步推行金融行业改革。其二、能够扩充研究二者关系的理论的内容,为促进二者均衡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其三,能够促使农村金融对各地区经济的支持,并起到正向作用。金融机构入驻乡村,可以帮助农民实现家庭增收,帮助产业实现效率提升,对于我国地区并行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金融发展概况

查看全文

构建农社促进增收带动发展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灯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种模式;灯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积极帮助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转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入社型、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活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型、龙头企业拉动型、农技部门支持型、产业基地带动型、基层组织帮扶型、农村能人带领型、规模小,融资难、财务松,组织弱、人才缺,营销差、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努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指导服务体制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灯塔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由政府部门和村级组织积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建立起多种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起到显著作用。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参加之外,各级政府特别是涉农部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辽宁农业

辽宁省灯塔市在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过程中,积极帮助各种农民专业协会转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09年5月末,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其中新成立75家,带动农户12000多户。在91家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27家、畜禽业40家、渔业5家、农机服务业9家、加工及其他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灯塔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种模式

1土地流转入社型。合作社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自愿、有偿、公平、公开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成员把土地流转入社。灯塔市利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自愿以承包田作价入股合作社,除得到固定的土地承包费,还可以在年终参与合作社利润分红。土地作价人社期限为12年,三年一定价,一年一付钱。2009年定价为每亩水田750元,年终利润按股分红。实行土地有偿流转后,合作社可进行集约规模经营,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传统模式,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活动。现已流转入合作社的1800多亩土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增产效果明显,每亩水稻可提高产量50至75公斤,增加收入250元左右。

查看全文

经济发展实现财税增收调查报告

税收与经济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发展是保障税收增长的基础,税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随着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领域扩散,企业遇到重大挑战和困难,财政收入增幅持续下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在新形势下,如何积极落实国家以结构性减税政策为主的经济刺激措施,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顺利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的目标,成为国税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结合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和我市国税一季度收入情况,对财税增收作一思考,形成如下报告。

一、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对财税收入的影响

2012年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将较大程度地惠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更新,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但将减少当年的财税收入(因较多的政策与国税税收相关,政策实施在减少国税收入的同时,也按照县级分成比例相应地减少地方财政收入)。按照税收政策变更影响测算,全市将减少国税收入2591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973万元。

(一)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影响。2012年1月1日起,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这一重大政策调整,将直接增强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能力,增加企业的利润,但减少了增值税收入。通过对2007年、2011年我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按两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额计算,2012年政策变化将为企业减负1.8亿元,减少国税收入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360万元。

(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调整的影响。2012年1月1日起,工业、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分别由6%、4%统一调整为3%。2011年,我市工业、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分别入库增值税1103万元、1037万元,按同口径计算,征收率的调整将分别造成今年减收550万元、250万元;合计减少增值税8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00万元。

(三)矿产品增值税税率调整的影响。统一由13%调高至17%,进项税额抵扣增加4个百分点。我市有两个电厂,机械行业200多户,初步估算年购煤4亿元,税率调整后,将增加1600万元的税款抵扣,减少增值税16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00万元。

查看全文

农业发展增收工作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和《中共*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环境改善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对金融支持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重要性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意义。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三农”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加强金融业对“三农”发展的支持,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农民创业,加快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金融机构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各区县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努力构建金融业支持“三农”发展的合作机制。各金融机构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断满足“三农”发展对金融的需求。

(二)准确把握金融支持农业稳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总体要求。2009年,全市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党中央对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做出一系列重要决策的有利时机,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关意见,努力培育竞争适度、开放有序、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形成金融对“三农”服务供给的稳定增长机制,构建“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分工合理、服务高效、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推动我市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目标的实现。

(三)始终坚持金融支农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好现有涉农金融机构的作用,激发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村金融的积极性,有效扩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供给。二是坚持全面覆盖与重点扶持相结合。既要统筹兼顾,积极满足农村地区生产领域与流通、消费领域,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龙头企业与其他企业等各方面、各层次的合理资金需求,又要结合自身和地方经济的特点,找准支农的主要着力点,予以重点扶持,通过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发展。三是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相结合。各金融机构要在加大支农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手段,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三农”发展

查看全文

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调查报告

乡村旅游是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近期,为深入了解市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情况,更好地满足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需要,调查队对镇、镇、镇及镇等重点旅游观光镇的215户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市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但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营同质化等制约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情况。

一、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市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为契机,实现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序地推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截止2019年底,共有乡村旅游景点50余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3处、国家3A级景区2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旅游度假区1处、省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处、精品村寨4处;农家乐500多家,其中星级农家乐21家;为乡村旅游提供农副产品的农户20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2019年度市接待游客人次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41.7%,实现旅游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25.9%。

(二)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市自古便有“古蜀翘楚,益州重镇”的美誉,拥有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丰富优美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市紧紧围绕建设“文旅名城”发展定位,充分利用本土特色旅游资源和优秀历史文化,努力挖掘特有的年画文化和德孝文化资源,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产业优势,建立和发展了年画产业基地,打造了年画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年画街坊,开发出刺绣年画、陶版年画、手绘年画等百余类与家装、生活相关的年画品种,积极打造集生态观光、游乐休闲、文化博览、文创体验、养生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创体验型旅游目的地。年画村农民小区建设时与年画产业相结合,因地制宜打造近30家特色农家乐、农家居、农家茶馆,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年画乡村旅游风景线,相继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目前,年画村共发展年画企业15家,年画作坊20家,年画从业人员达400余人,年画产品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年画村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查看全文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意见

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面。粮食连续4年增产,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和扶贫开发迈出重大步伐。农村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业和农村形势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要求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要求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要求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要求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全党必须深刻认识“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把握新机遇新挑战,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农业的多种功能日益凸现,农业的基础作用日益彰显。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查看全文

农业发展促进增收意见

各市、县物价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皖发〔20**〕5号)精神,现就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加强涉农价格收费监管,支持我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减负,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落实粮食保护性价格政策。完善粮食成本调查体系,综合测算粮食生产成本,科学确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稳定增加;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确保政策落到实处;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和督促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积极发挥收购主渠道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

益。

查看全文

农业建设发展增收意见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面。粮食连续4年增产,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社会事业发展和扶贫开发迈出重大步伐。农村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业和农村形势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农业和农村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农业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要求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和适时适度调控进口难度加大,要求加快提升农业竞争力。农业比较效益下降,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要求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缩小城乡差距难度加大,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农村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要求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全党必须深刻认识“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把握新机遇新挑战,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农业的多种功能日益凸现,农业的基础作用日益彰显。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查看全文

发展合作组织 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出现,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增强广大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国内外农业发展大势、整体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然趋势。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专业合作组织是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新型组织。家庭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类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在家庭经营和广阔市场之间需要一个中间环节来调节产、供、销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农户经营进入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这样一种应运而生的新型的中介经济组织。目前,我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97家,拥有会(社)员15.6万个,带动农户32.9万个,占农户总数的26%,全市60%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的,1/3以上的农产品是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销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引领我市广大农民走出小农经济的狭小天地,走向现代农业的广阔市场。

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新型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根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农民自愿参加的经济合作组织,能把分散的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发挥其连接农民与企业、沟通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有效地抵御农产品经营的市场风险,克服分散的小生产与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石门柑橘协会2002年9月成立以来,采取“大户入会、能人办会、实体兴会”的办会模式,先后与16家企业的21个品种开展合作,在全县建立特约连锁经营点42个,在哈尔滨、牡丹江、大连、东莞、深圳等地建立营销办事处,去年协会会员共销售果品10.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小小的柑橘协会使广大橘农走到了一起,连成了一体,可谓功不可没。

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新型依托。农业的社会效益高和自身比较效益低是一对突出的矛盾,随着矛盾的演进,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以专业合作组织的形式,重新调整和整合生产与加工、销售的关系,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让农民从中分享到更多的市场利润,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证。2004年,全市各类参与合作组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295元。桃源三江养殖合作社积极帮助养殖专业户更新品种、传授技术,使每只蛋鸡年获纯利比以前增加了41%,户平均增收6100多元。灌溪镇优质稻产业协会通过疏通销售渠道、开展技术服务,使会员每100公斤优质稻比非协会成员多卖6-10元。事实证明,兴办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能带动一个产业发展;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就能加快增收步伐。

专业合作组织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的新型帮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其自身特有的民办性、民主性、专业性、合作性和服务性等优势,不断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有效解决政府“统”不了、技术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许多问题,成为政府调控农业的好帮手。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后,也有利于广大基层干部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力量搞服务、办实事。石门县双佳禽业合作社在近两年的“非典”、“禽流感”疫情流行期间,不等不靠,自我调节,先后动用公积金和风险基金500多万元,确保了养殖社员的利益不受损失,发挥了政府难以发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为政府缓解了压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