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优势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13:58: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发展优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发展优势

发展水运优势与贡献分析

摘要:文章对苏州吴中区发展水运的优势与贡献进行分析。吴中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水系发达,河网众多,在国家“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的发展机遇下,加快水运的发展,对带动区域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和维护区域很好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吴中区;内河水运;公路运输

在国家“一带一路”“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的发展机遇下,苏州吴中区积极加快现代水运体系的建设,不仅对本区的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完善整个江苏现代水运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苏州吴中区河网密集、水系发达,发展现代水运体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资源条件。

1发展水运的优势

1.1水系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吴中区作为江苏省和苏州市对外的门户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是典型的水网地区,境内有京杭运河、苏申外港线、苏申内港线、苏西线等主要通航河流。吴中区内河的主要特点:流域面积广,水量充沛,水位变幅小,对河床冲刷较小,河床断面稳定且水流含沙量较少。境内河流充裕,内河众多,具有发展内河运输的先决条件,可凭借此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内河水运。1.2水路单位运输成本低。在铁路运距与水路相当的情况下,吴中区内河水运运输成本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低。内河水运平均运距长,使得内河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突出的优势,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吴中区港口管理处就本区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货运成本(市场自由选择)进行了专项调研和分析,该项目选择货运广义费用进行比较,并综合考虑运输价格、时效费用和安全费用。调研发现,在大宗物资运输方面,公路处于绝对的劣势,铁路和水运的费用接近,表1为大宗物资在不同运距不同运输方式下的广义费用。由于目前吴中区无有货运功能的铁路线和场站,也没有新建的规划,因此在大宗物资运输上,吴中水运具有绝对的优势,未来也将继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1]。在集装箱运输方面,200km以内的小批量运输,公路占据一定优势;但200km以上或者200km以内大批量运输,水运和铁路占有优势,如表2所示[2]。由于目前吴中区不具备有货运功能的铁路线和场站,也没有新建的规划,所以只对公路和水路运输成本进行分析对比。目前,吴中区外贸集装箱约90%往上海港,约10%往太仓港[2-3],因此选择了集装箱主要流向的200km以内范围的运输路径进行分析。通过测算吴中区到上海港各港区路径的运输成本,并综合考虑集装箱船技术的发展,得知集装箱内河运输成本均明显低于公路运输,每箱比公路运输节约200~300元。虽然内河运输比公路运输时间多出16~19h,但总时间不到1d,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吴中区至太仓港区内河集装箱运输成本高于公路运输,每箱比公路运输成本高100元左右。综合来看,吴中区集装箱往上海港各港区的内河运输比公路运输更节约成本,加之内河运输未来可以通过定时定线来加强保障性,解决时效性差的问题,并且内河运输在减轻环境污染方面有重大的意义,是发展绿色运输的方向。调研发现,吴中区外贸产业具有较强的集装箱运输需求,随着吴中航道网络和内河多用途(集装箱)港口作业区的逐步完善,水运低成本的优势将得以全面发挥,内河水运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未来将为本区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吴中区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的潜力很大。1.3内河水运社会成本低。内河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省、占地少、对资源占用小、环境污染少等优势,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吴中区发展内河水运,不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低,对环境破坏小,而且有利于节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吴中区开发内河水运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根据江苏省近年来各种运输方式的投资、能耗、维护、土地占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得到现阶段各种运输方式的外部广义费用值及其比例,如表3所示[3]。根据表3数据可知,公路、航空的外部广义费用计算值较高,水路则最小,说明水路运输方式在单位运能下,将耗用最少的社会资源。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无不经历了一个从重视投资节省向重视对环境、土地、能源的影响最小方向发展的过程。目前,吴中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将成为首要的问题,关注吴中的土地、能源、环境问题尤为重要,因此,水运的优势将越来越突出。

2水运对吴中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查看全文

发展农业优势交流

寿光市是**省潍坊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2平方公里,辖14个镇、街道,975个行政村,总人口102万。

一、改革开放使寿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寿光市贫穷落后,发展缓慢,在潍坊12个县市区中处于末位,在**县域经济中也处于靠后位置。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下,粮食亩产只有300公斤左右,种植业占农业的比重接近80%,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55%,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97%;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仅有的工业都是封闭型的县办工业和社队工业,大部分为农机厂、化肥厂、小盐场、砖厂等粗加工型小厂,仅能生产化肥、水泥、原盐、小农具等初级产品,工业总产值只有2.6亿元,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及30%;城乡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县城建成区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仅有30多万平方米,城区道路不到15公里,自来水、供暖、供气、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几乎为零,整个县城只有1座3层高的楼,城乡交通状况很差,农村道路坑洼连片,“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群众生活水平低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17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平方米,人均每月口粮21公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74元,有1/4的生产队无现金分配,农民基本上以玉米、红薯等粗粮充饥,北部一些村庄甚至连温饱都难以解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寿光经济快速成长,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显著变化。1978—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7%和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9%,进出口总额增长20.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5%和16.8%。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财政总收入33.1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19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29%和36%,农村住户电话基本普及,城镇家庭25%拥有小轿车;三次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下降到14%,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到53%和33%,城镇化水平超过50%,以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已经形成;城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村村通客车、户户通自来水和有线电视,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全面快速发展使寿光市在**省和全国县域经济中的位置快速跃升。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百强县(市)评选活动中,寿光市连续9届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05年名列第四十一位;2003年以来在潍坊市组织的历次县市区现场观摩点评考核中,寿光市连续9次位居首位;在2005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寿光市被确定为总书记的联系点;20**年,寿光市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25项,夺得潍坊市年度综合考核一等奖。如今的寿光,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二、积极探索符合寿光实际的发展路子

查看全文

推进优势产业跨越发展

怎样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今年12月13日,市委书记刘宏建在市委学习会上明确指出,南充要“推进优势产业跨越发展”。回眸南充多年发展历程,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培育不够,是为发展的“软肋”;市委立足南充实情,高瞻远瞩,提出南充要在丝纺服装、石油化工、商贸服务、农产品加工等有优势、有基础、有竞争力的产业上下功夫,集中发展、重点突破,努力把资源优势转为现实生产力。

丝纺服装产业要整合资源、加强技改、打造品牌。南充自古就有栽桑养蚕的传统,又获“中国绸都”美誉,客观上讲,丝纺服装产业既有一定规模的原料基地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又有成熟的产业工人和管理人才优势。做大做强丝纺服装产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充分调动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改善“散、小、乱”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成传统丝纺服装产业的升级换代。

石油化工产业要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产能扩张。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石油化工全行业完成销售收入49.59亿元,同比增长43.55%,成绩可喜。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深刻背景下,我市炼化企业“老大”南炼化工总厂还要加大重催技改力度,促成燃料乙醇项目建成投产,生物柴油项目开工建设,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同时,推动宏泰生化、兰天化工等一批企业的技改扩能,力推甲醇蛋白、低碳混合醇、乙炔等一系列产品,以此做大做强我市石油化工“蛋糕”。

农产品加工业要建好基地,培育龙头,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南充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条件好,但由于产业链短、产品加工程度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以致大量的低端产品缺乏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市要改变手工作坊式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以龙头带动、基地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延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实现“农工互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商贸服务业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引导,提升档次。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6年全省前4位,商贸服务业规模大、人气旺、商机浓,辐射周边3000多万人口。在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新形势下,壮大商贸服务业,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商业布局,在商业网点的建设和品牌商贸企业的打造上要加强引导,以提升南充商贸服务业的整体档次和水平;要建立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农业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服务体系,有力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很好地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共融。

与此同时,南充要加快培育壮大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推动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等产业快步发展,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此增强南充的整体经济实力,牢固奠定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查看全文

农业资源及发展优势思考

泉州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位于东经117°25′~119°05′,北纬24°30′~25°56′,全市土地面积11015km2。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台地平原过渡,农业的自然环境条件并不理想。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现代农业,造福一方农民意义十分重大,本文浅析泉州农业资源及发展优势如下:

1泉州市农业自然概貌

1.1水源状况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4条,总长1620km,水资源相当丰富。地表水总量87.6亿m3,其中可利用的约14.56亿m3。由于山峦坡度大,水力资源也很丰富,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达45万KW,发展山区水电具有广阔前景。泉州江河水面13.33万hm2,浅海滩涂面积7.87万hm2。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200多种。泉州海域10~60m等深线面积3180km2,主要水产生物有5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

1.2土地状况全市土壤资源89.67万hm2,包括10个土类,分布有水平和垂直地带特点。全市陆地面积:中山占23%,低山占27.5%,丘陵占28.5%,平原占21%;境内山地66.67万hm2,农耕地1.13万hm2,其中一、二级耕地分别占9.36%和41.1%。

1.3林业状况全市林业用地68.27万hm2,占土地面积62.4%,现有林木蓄积量1830多万m3,森林覆盖率43.75%,绿化程度58.1%。据查,森林植物类有174科599属、1127种(或变种),主要包括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等。永春牛母山和德化戴云山为自然保护区。

2农业经济发展优势资源

查看全文

物流优势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第四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弥补了传统物流的不足。本文简单论述了我国物流方式的转变,分析了第四方物流的优点,并对它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供应链第三方物流

一、从自营物流到第四方物流

随着现代综合物流的开展,传统的物流方式逐渐被人们否定,物流本身的发展速度和形式变化之快已超出了预料。从自营物流发展到买方自己解决所需物资的物流问题,企业逐渐意识到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复杂化,由互联网兴起带来的透明化,市场需求的个性化要求,传统的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已不合算,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采用委托第三方物流,我国也不例外。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代表了企业现代化的趋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物流体系,对我国各行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过分地重视业务技能,物流外包市场上充斥着不和谐,企业外包的比例、意愿,以及满意度指数都处于较低水平,物流外包市场实际效果差。有调查显示,有38%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清楚客户对他们提供的物流服务是否满意,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凸现。

同时,伴随着企业开始把着眼点放开到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供应链先进的管理理念要求物流企业有强大的开发设计和运作管理能力,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和物流公司合作和联盟成为趋势,物流业务的分离整合不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和供应商的交易成本,还能以最小的资金占用和最少的人力投入实现供应、生产和分销体系的物流运作。传统的物流方式显得无能为力,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

查看全文

发挥优势  创新创造  加快企业发展

发挥优势创新创造加快企业发展

##有限责任公司从1998年改制到现在,坚持“外抓市场一着不让,内抓管理细致入微”的工作思路,经济建设一直呈现良好的稳步发展态势,截至2004年底的数据可以看出:与改制前相比,销售收入年平均递增16.2%;工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13.9%;利税年平均递增22.6%;利润年平均递增38.8%;企业规模跨上新的平台。

近三年来,企业发展的速度有所趋缓,销售、资金回笼基本在000~000万元之间徘徊;从实现效益的整体情况看,盈利水平虽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增幅趋弱,尤其以利润增幅回落较为明显。

面对这种局面,企业高管层进行了多次分析研究,积极找寻保持优势、加快发展的对策。通过对企业的SWOT分析,我们理清了思路,找到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和当前工作重点。

一、企业加快发展的优势(Strength):

1、人员优势:我们有一个团结向上、努力进取、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思想稳定、爱岗敬业、专业性强的员工队伍;有一群忠于企业、吃苦耐劳、素质较高的销售人员;有00产业集团及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支持。

查看全文

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优势促进儿童发展

促进幼儿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任务,是确定教育目标、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幼儿教育的多种教育内容、多种教育形式都在各尽所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来促进幼儿发展。音乐教育则要尽音乐艺术之所能,发挥音乐艺术教育之优势来促进幼儿的发展。音乐艺术之所能,音乐教育之优势,都可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中去探索,去挖掘。为此,从事幼儿音乐教育工作,既要把握幼儿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要熟悉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音乐教育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本文想着重谈谈与音乐教育密切相关的音乐艺术特殊性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人们用听觉感知音乐

这是音乐区别于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体现音乐艺术特殊性的基础。音乐的声音主要是乐音,乐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这些特性为使音乐艺术具有丰富多采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基础。因此,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把握声音艺术的特点来做教育工作,譬如,音乐中的声音要有准确的音调,无论歌声、琴声都要注重音准,音乐的声音要动听,不仅要选择动听的旋律还要注重演唱演奏时音色的美。在音乐活动中要善于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内涵。

人们用听觉感知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唱歌要用听觉辨别、检验、校正歌唱的音调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动听,吐字是否清楚,节奏是否正确,歌唱的情感表达是否感人。舞蹈要用听觉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音乐的起、止,才能随音乐合拍地跳舞,并随音乐的起止而起止动作;用听觉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才能用舞蹈动作表达情感。音乐欣赏则更要用听觉去感知、辨别、想象、领悟音乐的艺术形象和情感内涵。音乐是用声音塑造艺术形象,通过听觉在头脑中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听觉形象不像视觉形象那么具体可见,因此。在音乐欣赏中首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和情绪的发展变化,联系有关音乐的生活体验,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艺术美,进而领悟其情感内涵。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的“窗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二、音乐是需要表演(演唱、演奏)的艺术

画家创作的画,文学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直接供人们欣赏。而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则必须经过表演者的演唱、演奏,才能有活生生的音乐艺术供人们欣赏。所以说,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包括三个方面——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而音乐表演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技能技巧,通过演唱、演奏,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和具有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力。因此、音乐表演成为沟通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之间的桥梁,成为展示音乐艺术魅力的重要环节。为此,音乐艺术十分重视技术的磨炼和艺术的创造。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的歌唱和乐器演奏都属于音乐表演的范畴,也应当重视幼儿音乐素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发展,使他们有能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够从音乐活动中得到情感激动和美的感受,借以培养感受美、表现美、爱好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查看全文

发挥金融优势促进文化建设发展

一、金融支持文化发展的现状

1.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金融机构助力文化建设发展可以说是其份内之责,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文化企业贷款审批手续繁杂、程序过多,贷款周期相对较长,难以满足文化企业融资时效性的要求。二是商业银行对文化企业开展的业务不全面,且经办过程中人员业务不够熟练,严重影响了文化企业的融资效率。三是大多数金融机构对文化事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涉及文化建设方面的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力,没有采取针对性特点设计相应的金融创新产品。

2.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建设就其发展阶段而言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体制改革深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主体数量相对偏少,且经营部门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集中度相对不高;有形资本较少。市场价值不确定,商誉、声望等无形资产的评估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等其它市场主体的认同,致使微观文化企业融资困难;产业结构尚不合理,新兴产业比重偏小,传统产业比重偏高;对国民经济贡献水平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相对较弱;文化资源相对比较分散,开发成本高;文化企业运行机制相对僵化,经营不够灵活;文化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低,文化经营市场整体活力不足等,诸多因素最终导致金融机构对文化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

二、发展的意义

查看全文

激发兴趣发展优势提升素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求教育观念转变,社会传统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教育实践的转变。

自然教学如何在实践中适应转变呢?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的要求,紧紧围绕如何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认识,我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探索到一些规律:

一、教学手段现代化

1、注重插图教学

现行使用的《自然科学》新教材与原各分科教材相比,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形象而直观的插图,并且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的一致性处理得较好,如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其测量与步骤和使用规则用四幅图就表示出来;又如生物与非生物质的区别,各用四幅不同的图以并列对比的方法,将以区别开来;再如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食物链、食用网关系等等,都有相对应的插图或并列对比图将此表示出来。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课文中每一幅插图的利用,要很好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每一幅图,正确理解每幅图所表示的含义。这对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阅图分析能力和思维想象力,促进对这些知识的记忆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注重插图教学是自然课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查看全文

发展国家贸易优势分析毕业论文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本身就包含了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所创造的经济剩余为后发国家和地区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学习提供了资金保障。而后发优势的利用,也只有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和进行快速的资本积累,为其所需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投资来源。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与后发优势理论

林毅夫提出的经济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认为:一国的发展应遵循其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会诱导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同时,促进企业低成本地从更为发达的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报酬率不会因为资本快速积累而迅速下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就会高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就会得以快速升级,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有助于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

因此,在发展问题上,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是使自己创造经济剩余和进行资本积累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不是过早地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创造产品差异性方面的优势。而最大限度发挥创造经济剩余能力的途径就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后发优势理论假说最早是由格申克龙提出的。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迟缓的情况下,已有的先发国家和地区存在示范的大环境为其所提供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这种后发状态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体现在后发国家和地区对先发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引进、学习和创新上,这种引进、学习和创新活动虽然也要付出成本,但这种成本和完全创新的成本相比是大大降低了。由后发优势促成的对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引进、学习和创新将能低成本、短时间地促进经济的压缩性成长或追赶式发展。

“东亚奇迹”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启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