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阶段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10:35: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发展阶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发展阶段

文化产业发展阶段论文

文化产业首先经历了一个从不被承认到被承认的过程,然后又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徘徊到加速发展的过程。文化产业虽古已有之,古代的戏曲表演、口技表演、评书说唱、杂耍表演、武术表演、书画刊印等莫不是文化产业,计划经济体制下新华书店、出版社等也莫不是文化产业,但却根本就没有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文化产业没有被看作产业。从国际上看,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也仅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其提出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左派学者Adorno。他在其《重新考虑文化产业》一文中说:“文化产业是我和Horheimer两人于1947年在阿姆斯特丹所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初次提出。”

从国内看,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则更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莫说文化产业不被承认,连文化市场也不被承认。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文化功能日趋多样化和丰富,文化的产业属性逐步显现出来,以营业性舞会和音乐茶座为发端的文化市场日益活跃。在这种形势下,1987年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了《关于改进舞会管理的通知》,正式认可营业性舞会等文化娱乐经营性活动。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同时明确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地位正式得到承认。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

1992年,十四大之后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1993年12月8日,《中国文化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当时文化部领导的讲话,提出“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文化产业”,这是我国政府文化行政部门领导人首次全面阐述对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性意见。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其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有关文化产业的说法达六处之多。2001年3月,这一主张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所采纳,并正式被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于是,“文化产业”这个近年来频频出现于报端的概念,正式进入了党和国家政策性、法规性文件。“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它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开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发端于美国,滥觞于欧洲,挟新经济之势蓬勃于世界的朝阳产业正在中国迅速崛起。但《建议》只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但并没有明确文化可以分为“事业”和“产业”两个部分。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由以上两个过程可以明显看出,文化产业先有其实,后有其名,经历了长期的有实而无名阶段,然后才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划分为“酝酿、探索阶段”和“加速发展阶段”,认为“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我国文化产业酝酿、探索阶段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党的十六大做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1]有的则划分为“初期发展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及“全面提速和全面融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阶段”,认为“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过了以‘文化事业’为基本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探索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发展’、‘转型’、‘入世’三大任务并存,全面提速和全面融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阶段。”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遗漏了改革开放前的文化产业发展史,容易使人产生古代、改革开放前不存在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只是改革开放乃至只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的产物的误解。事实上,文化产业古已有之,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将其完全扼杀。从我国的文化产业从古到今的全部历史及发展趋势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有实无名阶段。从古代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属这一阶段。建国前,我国尽管没有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也很小,但却并非不存在。上文提到的古代的戏曲表演、口技表演、评书说唱、杂耍表演、武术表演、书画刊印等皆是文化产业。因有其实而无其名,故称之为“有实无名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体制扼杀阶段。从“三大改造”完成后的1957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属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文化体制是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实行的是计划管理模式,出于当时的需要,只强调文化作为思想道德教育手段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属性,忽视乃至排斥文化作为消费产品的商品属性,忽视乃至排斥文化产业在发展现代经济,以至于发展现代文化中的积极作用。这种体制人称“事业单位体制”,其运行模式是“财政支持型”、“社会福利型”,俗称“政府办文化”。这一阶段的文化产业遭到体制扼杀,但仍没有绝迹,新华书店、出版社等也是当作企业来经营,自然属于文化产业。

查看全文

宪政思想发展阶段划分论文

一般认为,宪政作为一种合理的制度,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回首百年宪政与实践的,这一进程与国人变法图强、试图回应现代化的主观努力息息相关,也是中国在寻求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立宪主义思潮的客观反映。本文对近百年来中国宪政理论作一梳理和简介。

一、中国近代以来宪政思想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般认为,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起点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该过程进行了分类,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以政权性质为标准,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宪法学和成立以后的宪法学。有学者依据这一标准,分为清末立宪、北洋政府立宪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宪法,孙中山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以社会性质为标准,有学者认为可分为两个阶段: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的宪法学、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宪法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学。

以文化特性为标准,有学者认为可分为四个阶段:“输入期”(1902~1911)、形成期(1911~1930)、成长期(1930~1949)和现代中国宪法学时期(1949~)。这种分类主要依据外来文化的移植以及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程度。依据单纯移植和移植理论与本土结合程度,还有学者将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清末移植立宪时期,该时期主要受日本较深;二是寻求移植理论与本土文化结合时期,该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五权宪法”时期和社会主义民主宪法时期。

查看全文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文

自法国拉萨尔(Lasalle)于1861年创办第一所正式的教师训练机构以来,教师教育经历了由不规范的短期养成(训练)到系统化、制度化,由职业经验化到科学化的曲折发展历程。教师职业从经验化到专业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我们将这个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专业化发韧阶段,二是专业化提升阶段,三是专业化内涵发展阶段。

(一)专业化发韧阶段

从17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教师职业由无须专业训练的“自由”的“职业”转变为必须经过一定培训的职业。“师范教育代表一个使教学专业真正成为专业的正式过程”。继法国之后,德国法克兰于1695年在哈雷创办教员养成所。以此为标志,教师仅凭个体经验的随意教育行为开始“解冻”,教师教育开始了艰难而又曲折的专业化旅途。在传统社会里,教师是一个相当自由的职业,没有培训和考核的要求,只要有知识和兴趣,任何人都可以开馆设学,教学是一种纯粹的个人行为,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这种局面在教师教育机构成立以后逐步得到改变,尤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实行义务教育,以此作为应对工业革命在劳动者素质方面新要求的策略。教育第一次成为公共事务,政府对教师教育的干预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于是一些国家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创立培养教师的正规机构,规定教师任职资格,规范教育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客观而论,这一时期教师教育远非包容专业化的全部内涵,更多的是一种职业训练,只能是教师专业化的初始阶段。

(二)专业化提升阶段

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这个时期侧重于追求教师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教学技能以及权力、地位、利益、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改善,借助于强化具有标识功能诸因素的作用,进而达到提升专业地位的目的。在这一百年里,人们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工业革命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世界大战警示人们要提高综合国力。面对当时社会的急切需求,世界各国选择了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策略。这就意味着受教育者数量增加和层次提高,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政府通过采用延长教师教育的年限,提高教师培养规格,实行教师培养渠道多元化等措施,来化解这种矛盾。教师教育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得到高速度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质量的要求取代了对教师数量和规模的需求,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空前程度。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政治、军事对垒的两大阵营。对立的两极都企图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希望的目光投向教育。从60年代开始,掀起了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浪潮。这场教育改革运动的倡导者和设计者,期望通过某种局部的变革,达到受教育者知识量的增加、知识结构的改变和能力的提高等目的。教师教育与这种改革相对应,仍停留在知识量的积累、知识结构的调整、教学技巧的掌握与运用等方面。众所周知,改革遇到了阻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人们困惑、迷茫,而后反思、探索,这就酝酿和激发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新探索,教师教育改革也随之而发生。

(三)专业内涵发展阶段

查看全文

发展阶段事件营销运作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事件营销的因素分析;事件营销的策略分析;风险控制策略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规模效应因素、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效应就会体现出来、企业初创期,即规模效应不变时、企业成熟期,即规模效应递增时、企业衰退期,即规模效应递减时、内在关联度因素、事件营销最终成功与否,其内在的关联度至关重要、企业预期某种产品不久会走俏、新闻事件往往对公众有很大的吸引力、企业往往利用人们对危机事件的关注,巧妙地把危机转化为商机、实现讯息传播,或者通过参与媒体事件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与媒体实现共赢、邀请外部公众代表或内部员工进行娱乐联欢、产品本身与节日有很大的关联性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入世后随着我国各行业的相继开放,跨国公司高调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大多数企业赖以维生的所谓本土优势已逐渐殆尽。面对挑战,我国企业如何与跨国巨头竞争,早已为管理学界关注。以事件营销为例,分析了其运用时注意的因素,并就我国企业如何更好运用事件营销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见解。

论文关键词:事件营销;因素;策略;风险

1事件营销的因素分析

1.1规模效应因素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效应就会体现出来。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中定义为规模收益递增;对应的有规模收益递减和不变的概念。规模效应指的是产量变动的比率与企业规模扩大的比率之间的关系。对实施事件营销的企业来说,指企业发展到何种程度上,适宜采用事件营销。

查看全文

不同发展阶段研发联盟运行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R&D联盟价值创造特点分析;R&D联盟稳定性发展曲线与阶段划分;R&D联盟不同运行阶段稳定性分析与缓解机制;研究结论与讨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企业的研发环节越来越体现出专业化、市场化和外包化的发展趋势、R&D联盟价值创造方式与规模型战略联盟获得低成本优势不同、R&D联盟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以知识、技能的开发、创造与利用为主要目标、R&D联盟的创新成果多以技术发明与创新专利、科技论文等形式体现、R&D联盟探索阶段稳定性因素分析与缓解机制、R&D联盟振荡阶段稳定性分析与缓解机制、R&D联盟融合阶段稳定性分析与缓解机制、R&D联盟调整阶段稳定性分析与缓解机制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企业的研发环节越来越体现出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企业为了适应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的要求,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纷纷建立研发联盟。文章首先研究了R&D联盟价值创造的特点,描绘出联盟稳定性随联盟发展的变化曲线。接着将R&D联盟划分为探索、振荡、融合和调节四个阶段,并对联盟不同发展阶段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缓解机制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R&D联盟;运行阶段;稳定性;缓解机制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化,企业的研发环节越来越体现出专业化、市场化和外包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在极具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下,中小企业无法单独承担研发的高成本与高风险,单个大型企业也不再可能垄断先进技术和强制推行行业技术标准。因此建立R&D联盟不仅适合于中小企业也更广泛被应用于大型企业之间。然而与其它联盟类型不同的,R&D联盟以技术开发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创造为重点,其价值创造方式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和隐性化的发展特点,因此R&D联盟的发展更具不确定性,联盟效益具有模糊性和难以测量性,合作关系的发展更具不稳定性,而在R&D联盟的发展中如何识别到这种不确定性和保持联盟的稳定性非常必要。

尽管已有学者对联盟稳定性的理论依据与缓解机制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其中李垣等指出主要是研究思维的线性化和静态化。虽然Gulati指出联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联盟各方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联盟也存在生命周期,Boddy将联盟过程划分为初创、建成、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Robert等人建立了包括预期、评价、协作、投资、标准建立和决策等七个阶段的联盟周期模型,Ring等从联盟中的活动入手将联盟过程划分为谈判、承诺和实施三个阶段,但是在联盟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因素有那些,以及应采取怎样的缓解机制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R&D联盟价值创造的特点,据此将联盟发展分为探索、振荡、融合和调整四个阶段,并对各个发展阶段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缓解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R&D联盟价值创造特点分析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阶段研究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进而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这一发展过程的理解还有歧见,以致造成对某些理论甚至政策问题的混淆。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其有关的标准和内容加以阐述。本文试图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阶段、划分阶段的标准及理论内容加以探讨。

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原因要说明,一国为什麽要参与国际贸易,它的动力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是什麽?从而要回答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出口或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果所要回答问题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要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国际贸易理论前提的确立。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所得出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是技术差异论。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在这里比较利益实质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看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经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基于获得和维持这一结果的因素,国际贸易得以维持和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1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衡量这种变化的基本尺度是:它们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理论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即是否改变了价格差作为贸易原因或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因此我们将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统称为比较利益理论,从而构成古典贸易理论的内容。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或两种;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在各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本国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而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些假定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离解释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查看全文

剖析寿险公司发展阶段的经营策略论文

摘要:寿险公司的成长一般要经历创业生存期、品牌经营期和创新发展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制订正确的经营策略,是寿险公司稳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创业生存期,应建立行业视野、明确首要任务、构建体系化管理平台、强化队伍塑造、管理好基本经营单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公司品牌;在品牌经营期,要做好经营格局的规划、打造公司的独特文化、突出主业、抓好人才升级、管理范式的变革等工作;在创新发展期,要着重提升哲学思维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创造机会能力、需求挖掘能力、创新文化能力等。

关键词:寿险公司;阶段性战略;创业生存期;品牌经营期;创新发展期

寿险公司的成长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创业生存期、品牌经营期和创新发展期,公司高层正确地把握每一个阶段的形势,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是寿险公司能够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一、创建期战略:以生存目标为决策核心

“创业生存期”是每一个寿险公司发展历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正确认清创业生存期的管理内涵和经营关键,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创业生存期的经营重点和经营节奏,是关系公司能否立足的大事。

(一)建立行业视野,为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决策的第一步是要认清形式,明晰自己的起点,要反复理清自己现在究竟在哪里?要到哪里去?怎样分步骤并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使命及目标?只有从认识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工作中才会不浮躁,才能够抵挡住外界的短期诱惑,才会在一个更高的、更坚实的平台上稳步发展。同时,要注意到这个阶段的主要使命是为“未来”作铺垫。因此,发展伊始,一定要树立高远的标准,要建立“行业视野”,以行业高标准来布局谋篇,以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准则来设计公司经营管理的发展蓝图,从大处和长远发展着眼,从小处着手。

查看全文

企业财务管理发展阶段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财务学已成为经济管理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阐述现代财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阶段,并探讨21世纪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财务管理发展阶段发展趋势

财务学已成为经济管理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西方财务学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公司财务(CorporationFinance)、投资学(Investments)和宏观财务(Macrofinance)。其中,公司财务在我国常被译为“公司理财学”或“企业财务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点论述

财务管理的萌芽时期

企业财务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商业城市出现了由公众入股的商业组织,入股的股东有商人、王公、大臣和市民等。商业股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合理预测资本需要量,有效筹集资本。但由于这时企业对资本的需要量并不是很大,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企业的筹资活动仅仅附属于商业经营管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职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查看全文

中国消费市场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2007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2456美元,国内消费也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正在向消费型过渡。据测算,到2014年,中国将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3月24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对中国

的消费市场充满了希望。

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主要发达国家消费增长呈下降趋势之际,中国消费市场异常活跃。2008年1-2月份,中国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商品进口总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2%和31%,中国的进口保持了30亿元的增长,预示着中国消费市场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正在从投资驱动增长转向消费驱动增长”

“到2020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将为消费品市场供求规模的快速增长创造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任兴洲所长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时表示,2000年,中国人均GDP7858元,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人均GDP将达到31432元,约合4500-5000美元左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成为消费增长的动力。

此外,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消费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估算,到2020年中国人口约为14.39亿,比2006年增加1亿多,消费规模将大大增加;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来看,城市化率每年以1%的速度提高,预计2020年达到60%左右,表明城市人口将以年均1000多万的速度增加,必将促进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

查看全文

新发展阶段地方行政机制革新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披荆斩棘、奋勇争先的经验曾经对内地产生过重要影响,广东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创新的领头羊。进入21世纪,我国传统的发展模式遇到挑战,广东也率先遭受体制上的掣肘。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广东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自觉担负起“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的重要使命。广东先行先试、果敢坚定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了重点突破,为率先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体制保障,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为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各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价值。

一、自觉承担起为科学发展探索新体制的时代使命

1.广东担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要求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所作为2009年末,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勉励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明确就要在改革方面特别是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所作为。从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正是因为广东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它能够率先遇到和感受传统发展方式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它能够率先发现和认识到这些深层次矛盾之根源在于旧的行政体制和治理模式;它能够率先理解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去探索新的行政体制和新的治理方式。

2.广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二次创业”新战略,需要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重要突破为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广东省提出了“双提升”和“双转移”的“二次创业”新战略。随着新战略的全面、快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的矛盾也随之越来越突出。如果没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支撑,“二次创业”新战略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更迫切的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在重要领域有所突破。比如,建立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二次创业”新战略实施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与政策,以及更加符合实际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

3.广东在扩大开放中战略区位重要性明显提升,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一方面,毗邻我国香港、澳门。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在不同于港澳的政治体制下,为优化行政管理绩效,可以结合广东实际需要,借鉴港澳地区好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手段和具体做法。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广东作为外向型特别突出的沿海经济大省,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与国际接轨既有其“得风气之先”的优势,也有其顺应时展潮流的要求。

4.广东致力于以行政体制改革引领各项改革,推动改革全面开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不断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先后经历了五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新要求。2009年广东省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2011年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既对政府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有新的需求,也对全社会的配套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体制与各方面体制密切相联,在整个体制中处于枢纽地位,是破解矛盾和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有助于广东的改革全面配套向前推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