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方针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09:31: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发展方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发展方针

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针思潮

摘要世界上各种思潮时起时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转变为现代农业,这是农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并不是对立或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国农业的伟大目标是在二十一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走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查看全文

林业持续发展方针论文

摘要: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森林资源与林地应当可持续地管理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的需求。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林业的核心和基础。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关系生态环境建设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的建设中来。

关键词:永续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历史性转变;林业建设方针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林业。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存时空的每一个领域。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现状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可持续经营的森林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自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的5年里,森林可持续经营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世界林业发达国家都开始调整和改造传统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并组织研究和实践森林资源可持续标准和指标体系。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林情提出了不同的实现途径。加拿大侧重于林地生产力的保护,提出了以模式森林计划为依托的林地综合管理系统;美国注重人们对森林的整体需求,提出了生态系统经营;德国由于几乎没有原生林,大多为人工次生林,因而着重于回归自然的人工林经营,即近自然的林业。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采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来调整各自的林业发展战略着手研究和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总目标是林业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以美国1995年《森林和林地资源的长期战略规划》为典型,它明确了“管理生态系统------通向可持续性的工具”的模式。

二、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查看全文

地区发展和改革工作方针

为保证州直“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强规划的实施监测,检验规划执行情况,落实规划实施成效,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自治区“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新政办发〔〕167号),以及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落实自治州州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伊州政发〔〕20号)(以下简称《分工》)的精神和要求,做好州直“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目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评价“十一五”规划执行的情况,认真分析研究规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掌握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实施效果,根据发展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提出规划调整意见,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与此同时,总结新时期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经验,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

二、评估原则与方式

(一)全面评估,突出重点。要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对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进行重点评估,突出分析规划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和实施效果。

(二)定量分析,定性判断。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估有机结合的方式,通过对评估内容发展程度和数量关系的定量分析,着重对评估内容的发展性质和方向做出准确判断。

查看全文

小议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方针

一、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策略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总的或根本的策略应该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调运用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支持和指导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的组成部分。

查看全文

促进中部发展的绿色方针

【摘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影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部地区需要立足高起点,实施绿色战略,走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针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对中部地区实施绿色战略进行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中部崛起绿色战略可持续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给中部六省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性的矛盾和难题。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仍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循环、低效率”的问题,粗放或外延型经济增长特征还相当突出,高投入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结果是能源与资源的高消耗。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影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面对新的形势,中部地区需要立足高起点,拓展新视野,实施绿色战略,走符合时展特征、具有中部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已率先发展,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出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老工业基地正重振雄风。此时,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发展速度相对趋缓,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摆在中部地区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也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

“中部崛起”中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个省。中部地区面积共10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0.7%;拥有人口3.65亿人,占全国的28.1%;2007年中部六省GDP总和为51864亿元,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21%。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中部崛起是中部六省的期望,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查看全文

生态引导下林区经济发展方针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它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生态屏障。内蒙占大兴安岭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每年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为呼伦贝尔草原、松嫩平原乃至整个东北粮食主产区创造着79.8亿元的生态价值。内蒙占大必安岭林区经营总面积lo.67万km,占整个大兴安岭林区面积的47%;有林地面积8.15万km。,占全国国有林区森林面积的l0.2%。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建国后投人生产以来,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及林副产品,并承担了林区教育、医疗、文化等众多社会职能,为国家和林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总书记在视察大兴安岭林区时提出要求,要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做出贡献。凶应国际、国内生态环境发展与保护的外部因素与大小兴安岭林区发展的迫切要求,国家发改委了《大小兴这岭生态保护及经济转型规划(20l0—202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林区在下一步发展中的原则是生态主导、保护优先,并将往几年内逐步停止天然林主伐。这意味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为国家进行了60年的的采伐后,从以生产木材为主的大木头经济开始向以保护生态为主的生态型经济转变。转变的过程也是改革的过程,在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该怎样建设生态型林业,发展生态型经济呢?

1以展新路,生态转型

国家在《规划》中对大兴安岭林区有一个总体的方向,往森林经营管理上把保护与修复林区生态系统作为苗要任务,在林业经济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体制机制上将坚持政、事、企分开,加快改革。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国家给予的政策机遇,尽快转型,加快自身发展,探索生态型林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以生态主导的原则贯穿林业经营管理工作始终,科学合理经营,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亢分发挥生态效益。林业是服务于全国人民的一项公益事业,生态效益重于经济效益,保护好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就是保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我们需要转变以往的森林经营思路,要从简单的森林面积数量扩张,转变到扩大森林面积与提高森林质量并重,全面提升我国森林经营水平,增加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这才是又好又快发展林业的正确选择。

首先是切实做好基础的造林、育林、护林工作。大兴安岭林区经过了近60年的开采,可采资源濒临枯竭的边缘。我们要对适宜的空地、废弃的林场矿场石场、农林交错地带,进行适宜的补植、造林等措施,恢复植被;加强森林抚育,对遭受火灾、风灾的林地进行科学改造。应避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重造林,轻抚育,重数量,轻质量的情况发生;加强森林的防护、管护,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力度,抓好森林火灾扑救,严格控制人员人山,做好林内作业人员的管理。其次是探索和发展森林多功能经营。我们长期生产木材产品,形成了单一的木材经济,森林木材生产以外的其他功能被我们忽视了。大兴安岭虽然地处山地,但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基础条件允许森林和林业定位在多功能经营的目标,既可以发挥经济功能,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我们应该以多功能开发利用为目标,探索实现森林多功能经营的可行途径,使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都能达到一定的满意水平。

2替代接续产业

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转型,积极发展替代接续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林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实力。一是借力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契机,促进林业替代产业发展。林区近年来在非林非木经济的探索上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包括林下作物的栽培,适合林区的家禽畜的养殖,以及方兴未艾的森林旅游业。在旅游产业上主要是要做好规划,突出森林的内涵,文化的内涵,加大对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整体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可以有条件的让林区职工和人民利用多种形式合作发展旅游产业,使森林旅游尽快成长为促进就业、致富职工群众的重要产业。在林下作物的发展方面,可以探索发展林区已有的可开发的经济植物,如山野菜、药用植物等。种、养殖类发展要重点做好整体布局,形成竞争优势,做成拳头产品。二是做优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往我们的主要经营产品就是原木产品,木材产品加工业我们始终未能做大做强,有的做大了却未必强。在木材产品加工上,我们还需培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利用率高的林木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实现林木资源的增值,延长林木加工产业链条。

查看全文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针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尽管最近几年的绿化造林使森林资源的情况略有发展,但森林资源紧缺的事实仍然持续着。特别是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通常林区多位于山区,而这些地区同时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基于迫切希望经济能够发展,各地区破坏性掠夺式采伐盗林的情况时有发生。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生态资源破坏范围的逐年增大、自然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支持能力的不断下降以及部分地域生态环境的不稳定,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因此,要想遏制此现象的继续延伸,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对林业进行科学经营,不断探索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济发展之路。

1以科技手段带动林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依靠以下几个手段:首先,应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其次,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原则来指导林业的发展,并以此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科研成果,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再次,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工作,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此外,还应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尽快将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提升起来,以此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27年间资本、劳动力、科技进步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0.55、0.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7%、19.15%和43.15%,林改作为政策制度因素对于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我国集体林总经济价值在20000亿元以上,面积占我国森林面积的57.55%。林分面积由林改前的134303,3万公顷增加到林改后的143466.7万公顷,蓄积量从林改前的249.14万立方米提高到林改后的382.86万立方米。保护性耕作可以使每公顷耕地每年减少300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已达3000多万亩,而且还在增长。

2将发展生态产业作为重要工作努力开展起来

从目前我国林业生产实际情况的角度来看,林业生产无法实现供需总量平衡,而且这一矛盾无法通过市场经济的内部机制加以解决。人口膨胀、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体系脆弱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现实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应将发展生态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起来。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可开展以下工程:

2.1绿色食品工程。

查看全文

青年老师个人发展方针

一、目标: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新课程已进入新一轮的实施阶段中,学校要获得高层次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师必须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研究、反思、不断实践、摸索,提高专业化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有发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满足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教师才能在工作中找到自身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策略:

(一)个体学习,注重选择,力求创新。

1、学习内容:依据个人专业发展意向,采取统一选材命题与自主选材命题相结合,重在学以致用。

2、学习方式:

查看全文

中国建筑业发展低碳建筑的方针研讨

1低碳建筑的内涵及我国建筑业的现状

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暖的又一个重要时刻,对中国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契机,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最佳战略机遇期。低碳建筑是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低碳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理念和象征。所谓低碳建筑,是指在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工业的模式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和重污染,这种模式使我们不堪重负,同时也给全人类构成了极大的生活压力。和世界其他的国家相比,尽管我们以牺牲大量的资源为代价,那么在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建筑行业在未来会超越工业、交通等部门而处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

在中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将迅速扩大。中国目前每年新增建筑面积为20亿平方米,高楼大厦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这些建筑大多数都没有采用节能设计,现有的建筑也没有开始节能改造。比原有的建筑还复杂的设计和材料,例如不通风的房型、导热系数极大的落地窗、外飘窗等都成为了流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攀升,建筑总耗能总量大增,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我国房地产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今天的30%。住宅建设也是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目前住宅建设工业化程度低,施工仍以现场手工式操作为主,生产效率低,并造成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产业的集约化程度,降低能耗、物耗水平,促进住宅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同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可减排30—50%的温室气体。

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终端能源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上升势头迅猛,如果不加以节制,按照目前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达到我们难以承受的程度。

查看全文

全球网络银行发展与我国的发展方针

一、网络银行的内涵及其运作特征

1•网络银行的界定

网络银行是指依托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利用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的Internet,直接在网上办理各种零售及批发银行业务的银行。那么只要拥有互联网网址和网页的银行就可以算作是网络银行吗?情况并非如此。美国100家最大银行均拥有自己的网址和网页,但美国《在线银行报告》(OnlineBankingReport)只列其中24家为“真正的网络银行”,原因在于其它网站只是提供银行的历史资料、业绩信息,而非网上银行业务。网络银行评价网站Gomez则定义在线银行至少要提供以下五种业务之一者才可算为网络银行:网上支票帐户、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动服务、网上个人信贷。为此,网络银行其实可以有二类之分。一类指“纯网络银行”(Internet-OnlyBank),指没有任何实质分行的虚拟银行。如英国的Egg、法国的First-e及美国的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另一类即指由传统银行开拓的网络银行,这些银行在原有系统内增设网络银行的功能,作为银行另一服务传送渠道。包括电子分行(E-Branch)和远程银行(Remote-Bank)。电子分行是指在同时拥有传统分支机构的银行中仅从事网络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远程银行是指同时拥有ATM电话、专有的家用计算机软件和纯网络银行的金融机构。

2•网络银行的运作特征

网络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其有别于传统的银行的运作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网络银行是虚拟化银行。传统“砖瓦型”银行,其分行是物理网络。而网络银行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其分行是终端机和Internet带来的虚拟化的电子空间。(2)网络银行是智能化银行。传统银行主要借助于物质资本,通过众多银行员工辛勤劳动为客户提供服务。而网络银行主要借助智能资本,主要靠少数脑力劳动者提供劳动。为客户提供超越时空的“AAA式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3)网络银行是创新化银行。网络银行相对于传统银行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面对丰富多彩、不断发展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拥有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淘汰率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惟有持续创新,通过创新主要推出新产品、不断运用新技术才不至于被淘汰。不断应用新技术、持续添加新创意是网络银行的核心。(4)网络银行是全球化银行。传统银行是通过铺摊设点发展国际金融业务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而网络银行只需要借助Internet,并可以将其金融业务和市场延伸到全球每个角落。从而使全球金融业从零售到批发以至货币发行都可以通过电子网络进行,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只要拥有电脑就可以是一个交易中心,一切金融活动都可进行。自1995年10月18日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SFNB)问世以来,网络银行的发展态势异常迅猛,无论从网络银行的数目还是它拥有的资产与客户的发展来看,可谓一日千里。有关数据表明,1999年底美国网上银行服务网站已达3500个。《银行家》杂志在2000年2月的调查显示,欧洲网上银行服务网站共有122个。网络银行已成为银行业在新世纪的发展潮流。

二、网络银行的生成机理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