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毕业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04:10: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法学毕业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法学毕业生

法学毕业生求职指南

专家:就业不容乐观,报考却热度不减

法学毕业生:最好的前途是当律师,最差的前途也是当律师

法学老师:就像“玻璃上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

9月,正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新单位报到的时间,而对于法学毕业生来说,他们正在备战9月17日即将进行的国家司法考试。

几年前,他们以学校最高的分数考进这一令人羡慕的专业;几年后,他们却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要么改行,要么先跨过横在面前的司法考试这一门槛。因为一名法学专业毕业生想进入法院、检察院工作,目前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通过公务员考试;其二,通过司法考试。

一些专家指出,法学毕业生正在遭遇就业瓶颈。这一切究竟是因为制度出了问题,还是用人机制不够合理,值得社会反思。

查看全文

高师毕业生法学毕业论文

一、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调查者对于师范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没有信心,且在期望就业地区、职业意向、期望值等就业偏向方面趋于一致。第一,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信心指数低。与政法类院校或重点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相比,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不仅在培养类别上与师范类混同,而且在层次、能力等方面得不到用人单位的完全认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被调查者对师范院校的法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看好。67.4%的毕业生认为当前法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56.2%的学生认为师范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如政法类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29.2%的被调查者甚至认为师范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相比其他本科院校学生存在更大的就业困难。第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偏好以公检法单位为主的公务员岗位。在选择就业单位类型时,分别有71.3%和46.6%的法学毕业生期望进入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还有37.1%的毕业生考虑进入律师事务所,接受调查者对国有单位和专业对口的职业就业意向选择比例远远高于非公有制企业和基层单位,而非公有制企业和基层单位的比例仅占13.5%和9%。第三,选择就业区域过于集中,东部高于中西部地区。55.6%的被调查者期望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仅为2.2%。影响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对地方高师法学专业认同度不高。当前,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市场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对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学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师法学毕业生因文凭、学历不占优势,且学校的知名度较低,屡遭就业歧视。其次,地方高师法学专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受经费及学科性质的限制,地方高师院校无法及时配套相应的法学人才培养设施。一方面,教师队伍良莠不齐,人才难求。多数地方高师地处二、三线城市,难以引进或留住优秀教师,部分教师甚至连司法考试都未能通过,理论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配套不足,法学教学实践基地迟迟无法建立,实践教学存在缺乏技术支撑的困难。最后,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由于专任教师缺乏,地方高师院校法学课程的设置往往并不科学,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作为应用性学科,法学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地方高师法学教育仍以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只有两个月的毕业实习课程,且无专业老师跟进。

二、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就业出路

加强政策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服务基层、支援西部建设的意识。广大基层单位承担着大量的社区矫正、邻里调解和基层普法工作,任务繁重,专业人员少,工作效率低。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深入,中西部地区急需大量法律人才。然而,在地方高师却存在着法学毕业生不愿到中西部或基层单位就业的困境。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可通过完善毕业生到中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的各项配套措施,鼓励毕业生下基层就业。一方面,面向一般院校优秀法学毕业生设置基层法律职位,减轻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毕业生自觉支援西部建设,如国家可有针对性地推行学费补偿政策,面向来自西部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学毕业生,规定服务满一定年限后,对毕业后返乡就业的西部生源大学生返还全部学费,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免除其清缴贷款的义务,以此鼓励法学毕业生支援西部建设。通过司法考试制度改革,引导学生到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服务。目前,我国司法职业资格证书分为A、B、C三类,其中,C类证书不仅降低了报考的学历门槛,且仅针对来自部分受照顾地区生源的学生,但是C类证书也只能在受照顾地区使用。为鼓励更多毕业生到法学人才稀缺的偏远及西部地区,可以放宽C类证书的报考户籍门槛,以此激励一些毕业生到西部地区执业。以地方为依托,建立法学实践基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首先,大力推行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使学生从法学理论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诊所式法学教育是指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的指导下,置法学学生于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为需要法律帮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1]地方高师在设置培养方案时,应在保证教育部14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学选修课,如婚姻法、合同写作等;同时将诊所式法学教育纳入法学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在大学一年级着重培育学生的理论素养,二年级逐步开展诊所式法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充分发挥地方高师的地方优势,提升为区域服务的层次。地方高师法学专业教师多为当地知名律师,也有部分资深法律工作者作为外聘教师到校教学,可以此为人脉资源,与本地法律部门开展广泛合作,邀请律师、法官和检察官进校开展职业讲座,组织公检法机关与学生开展辩论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反应能力。最后,在公检法三机关设立实践基地,定向输送法学专业学生前往实习,由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并在实习结束后由有关单位签署学生实践结论;与律所、司法局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由持有律师执业资格证的教师带领学生承办社会案件或法律援助案件,每个案件由一位教师带领6~8名高年级学生办理,由教师指导学生办案流程及文书写作,对案件办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予以修正。融合师范特色,冲破思维定式,拓宽就业途径。融合师范特色,关键在于注重法学专业学生的人格养成。地方高师院校形成了浓厚的以德育为主的校园文化,应将这种主流文化列入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心怀感恩、吃苦耐劳的职业品格。要引导学生破除专业对口的就业依赖思维。2011年,教育部要求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要把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配备法制教育领域工作者。师范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师范院校教师招聘信息较多,能够及时接收到最新、最全的法制教师招聘信息。地方高师院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学习、借鉴师范生教学培养方式,采取开放式及随堂案例教学,鼓励学生上台锻炼口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与周边中小学合作,指导法学专业学生到中小学开展普法讲堂、普法演出等活动,提高法律教学水平。

作者:陈莉娜工作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政治法律系

查看全文

法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思索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向来被誉为“天之骄子”,曾几何时,大学生就业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然而近年来随着各高校自主招生、连年扩招,毕业生的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横亘在学校、家长和大学生面前的又一座大山。曾经不愁工作的法学院的毕业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尤为严重。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的数据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专业大类是法学(82.3%);高职高专就业率最低的是法律大类(73.2%)。法学本科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且被亮红牌。200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披露,截至2008年11月,全国共设立法学院系634所,法学本科在校生30万人左右,法律专科在校生达22万人。而且由于前几年法学的热门,现在的法学在校生只多不少,这意味着法学学生就业在最近几年将更加困难。即使政府已经在尽可能多的给大学生提供岗位,创造就业机会,但就业难这一问题仍然不好解决。

二、问题的分析

造成法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国家、社会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一)从制度层面看首先,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教育向来被人们称为是精英教育,而法学在国外学生通常是在结束了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才开始进入法学院学习的。我国的法学教育是本科教育,而且同时还有很多的法学专科。《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撰稿人王伯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法学专业毕业生一本在培养,二本在培养,三本也在培养,甚至高职也在培养。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能从事法律工作,一个很显著的证明就是对于很多不合格的法学专业毕业生来讲,通过司法考试比高考还难。”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外地讲学时,发现了一个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现象:“一些系统独立设置的特殊类型的院校也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某铁道医学院开设了法学专业,对外宣称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铁道医院的医患纠纷’。

但是教学质量令人生疑,因为它属于铁道系统的一部分,学生往往还是能够分配到相对不错的工作。”这种不符合资质的院校大量招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政法名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样就进一步挤压了优秀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其次,近几年高校扩招也导致了就业难问题的进一步加剧。近年来,各大高校在大肆扩招时都把法学专业作为主要扩招专业之一。传统的法学院校扩招法学学生;而相比起理工科来,法学专业的建立无需实验设备,专业师资要求也偏低,大多学校建立法学专业作为迈向综合性大学的第一步。这就导致法学学生短期内供大于求,毕业生的就业难也就顺理成章了。

查看全文

就业困境下的法学本科论文

一、当前法学本科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1.学生个人因素

学生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就业价值观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价值观对个体行为选择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就业价值观反应着学生的择业目标和择业要求。在国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之前,法学本科毕业生大都分配至公、检、法等国家机关法务部门,工作专业对口,社会地位较高,人们在观念中也认为法学毕业生最好的去处就是这类单位。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体制性问题的存在,法学本科毕业生在观念上更愿意进入工作性质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各方福利健全的国有单位。而对收入较高但竞争激烈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兴趣往往不大。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实际上,很多法学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法学专业素养不扎实、跨学科知识储备贫乏、外语应用能力较弱、知识视野狭窄等问题。还有一些毕业生虽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但没有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体现在缺乏诚信品质、团队意识不强、心理抗压能力较弱等方面,而这些方面是一个人优秀综合素质的主要构成方面。

2.学校因素

学校品牌声望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就业有着显著影响。从学校品牌声望来讲,目前法学本科毕业生供给量充足,用人单位有足够的空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择优招录,而选择的依据之一就是毕业生所在学校的品牌声望。事实上,“五院四系”、“985、211院校”的法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好于其他高校。因为用人单位倾向于招录学校品牌声望较高的毕业生,其结果就是普通大学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极不乐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目前市场决定需求,“出口”决定“进口”的管理机制下,各个高校都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加大了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支持。但当前仍然存在着学校就业指导人队伍建设滞后,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素养欠佳、就业指导工作办公设施落后以及就业指导与大学生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

3.社会因素

查看全文

法学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2018年8月24日,在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高校法学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法科学生培养质量及就业能力是现阶段高校法学院着重研讨的工作。本文以提升法律职业胜任力为视角,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于职业胜任力的认知,完善以职业胜任力为甄选标杆的法学人才培养。

一、胜任力和法律职业胜任力的概述

胜任力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DavidMcClelland提出的,1973年他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胜任力是一种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并构建出冰山模型,包括个体工作中所具备的知识、技能、社会角色、动机、自我概述和特质性格等六部分,可以以此区分优秀者和一般者。后来英国学者LyleSpencer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出素质冰山模型,提出基准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的划分,认为胜任力是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的深层次的个人特征。我国杨力教授在他发表的《一流法律家的胜任力标准和培养》文章中就法学教育引入“胜任力”进行阐述并将法律职业胜任力概括为四个层面、九项特征,第一层面是个人效能框架下的获取成就的动机、极强的自信和自我控制的调试,第二层面是认知能力框架下的问题的双向思考,第三层面是过程执行框架下的高度关注程序的稳态和准确、冲突的管理和疑难下的决策力,第四部分是人际影响框架下的面对情景的敏锐和崇尚服务公众的精神。法律职业胜任力让法科学生逐渐领悟到未来工作不仅依靠知识和技能,还要认识到更多的决定性因素,以使自己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法律职业胜任力调研分析

(一)调研实施情况综述

项目组调研内容结合DavidMcClelland教授关于胜任力的概述,针对毕业生与未毕业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且问题设计较为贴近学生实际以及社会环境,共收到292份有效问卷,其中包含27份已毕业学生和265份未毕业学生。根据DavidMcClelland教授的胜任力理论、冰山模型以及杨力教授有关法律职业胜任力的特征理论,本次有关法律职业胜任力的调研从法学知识、法律技能、法律职业动机、自我概述和特质性格等部分进行。

查看全文

司法考试形势下法学教育创新

大学扩招以来大多数专业都面临着就业的难题,2002年以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更是低于平均水平。2008年以前不允许法学本科大四学生参加司法考试的政策更是为本来就业率不高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在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有关事项公告中在报名范围等方面有所调整,其中对在校法学本科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新政的颁布为在校本科生提供了取得就业资格的机会,也为本科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指导,把司法考试制度与本科教育结合能使本科教育从单纯的理论教育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一、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的关系

司法考试新政实施之前,法学本科生只有在获得学士学位之后才可以参加司法考试,而2008年司法考试新政颁布之后,允许大三学生参加考试,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在时间上的断层就消失了。二者之间虽然存在不同之处,但是联系更加紧密。一方面法学教育是司法考试的前提和基础,司法考试制度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法学本科教育的支撑。没有良好的法学本科教育,司法考试就缺乏充足的优秀应试者。另外一方面,司法考试有助于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和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完善。

(一)法学教育是司法考试的前提和基础

国家司法部在关于司法考试的公告中明确规定参加司法考试报名条件之一就是:考生具备“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由此可见,法学本科教育是司法考试的基础,法学本科教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司法考试的生源质量。司法考试制度作为一种行业准入制度,其基本的职能是检验以后将要担任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的考生是否掌握了所应当具备的知识和应用能力,以保证国家司法活动和与司法活动相关的法律职业活动具有比较高的水平。试想如果大学法学教育水平低下,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或脱离社会实际需要,最终没有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那么通过司法考试的方式来选拔法律职业人才的任务将如何实现?

(二)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促进作用

查看全文

学生就业形势下的金融危机影响论文

一、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就业难点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我们可知,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远比其他本科专业严峻,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就业面窄,这里的就业面窄主要是指对口就业,那么下面笔者首先剖析对口就业的几个方向和就业的难点,其次剖析非对口就业的方向和就业的难点:1.对口就业的几个方向和就业的难点方向一:国家公务员此处具体是指在法院、检察院、人民警察队伍、海关、工商管理、税务等政府行政执法、经济监管部门供职的工作人员。由于公务员工作稳定,压力小,福利保障完善,因此成为法学专业学生的第一大选择。就业难点:竞争激烈,难度大,报考流程繁复,时间长,专业要求高。据笔者调查,我院2012届,2013届毕业生,在公务员行列的占总就业率的30%。方向二:律师律师的就业前景和高收入也是非常吸引法学毕业生的,就目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律师的年收入基本保持在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的范围内。就业难点:司法考试和工作经验缺乏。众所周知,司法考试是一个难度大,而且通过率非常低的考试。通过后,取得法律职业证书,凭该证书联系律师事务所实习,实习一年后可以申请律师执业证,经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合格,颁发律师执业证书,成为执业律师。方向三:企业法务职员薪酬高,福利待遇好,一般为外资企业和大型民企工作,但工作压力大,职位数量少,难升职。就业难点: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必须通过司法考试,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方向四:教师由于高校大量开设法学专业,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需要专业教师,因此,一部分学生在取得教师资格证后选择到学校当老师,当然,其中有一些是在中小学担当思想政治课教师工作。就业难点:高学历要求,一般为硕士和博士学历,而且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要求持证上岗,并且要通过一系列的所报单位的笔试和面试。2.非对口就业的方向方向一:出国留学和考研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就业竞争加剧,各国为吸引留学生,纷纷降低留学门槛,留学生打工政策也有所放宽。毕业生开始考虑选择留学的道路来躲过这场就业危机。方向二:转行因为法学本专业就业门槛高,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放弃对口就业,直接转行,抛弃原专业,选择到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地区去从事文秘、销售、保险、物流等工作。

二、指导学生正确就业的方式方法

1.特色打造自主选择模块,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院为保证毕业生更好的就业,特别在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做文章,为学生打造自主选择模块。以法学为例,在修完24门主干课之外,还有四个自主选择模块,是专门为学生的打造的就业方向,分别是:公务员模块、律师模块、企业法务模块、考级考证模块。2.降低期望值,鼓励基层就业一大批的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到西部,到基层去就业,广西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三年以上国家代偿学费政策,“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等。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到生产第一线。我校2008,2009法学共计5人到岗工作。3.积极参加考证,一专多能,增加就业机会2008年司法部公告关于报名条件的一栏中,明确“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使得在校大学生获得更大的机会,对公务员考试和律师资格证得取得大有裨益。以2008,2009法学为例,有172位同学参加了改革后的第一次司法考试,2008法学有12人通过,2009法学有5人通过。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灌输该思想,让学生先工作,不要先入为主,要求专业对口,后在工作中逐步发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特色,自己擅长什么,有着怎样的工作需求,再考虑转岗。据统计,这样的灵活就业占据了就业率的大部分。5.做好实习、见习工作,锻炼动手和实际操作的能力由于法学专业是一个非常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因此,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主要是让同学们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律所等单位中,学习实践基本工作,以便详细完整地了解公检法部门的工作流程,为就业做准备。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将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改观,但是,在目前的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顺利地就业,这个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因为它与学生、学校、社会环境,经济形势、舆论影响密切相关。在此,笔者只是将自己的浅见表达出来,希望对指导就业工作有一点帮助。

作者:刘雪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查看全文

法学教育模式反思与重构

摘要:当前高校法学教育存在专业型、职业型和兼顾型3种教育模式。我国长期采取专业型教育模式,实践中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实践”“重课本、轻学生”等问题,从而造成整体教育质量不高、法科毕业生市场竞争力较差的状况。确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走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兼顾之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法学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改革

一、法学教育的基本模式及特点

根据教育机构对专业知识传授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侧重点不同,法学教育模式总体上可分为:专业型教育模式、职业型教育模式和兼顾型教育模式。专业型教育模式以德国、意大利等国为代表。专业型教育模式的特点是,法学院的教育以理论教学为核心内容,侧重于法律概念和法律知识的传授,注重法律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不以培养职业化人才为主要目的,但更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和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德国,高等法学教育以传授法律专业知识和其他人文社科知识为主;课程设置严格规范,注重学生法学理论知识和逻辑能力的培养;在考试委员会的综合答辩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某一学术问题自由发表意见,与教授进行辩论;法学院的教育不以通过司法考试为目的,如果学生毕业后致力于从事法律职业工作,则需要通过第一次司法考试,并进入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实习[1]。职业型教育模式以美国为代表。职业型教育模式的特点是,法学院的教育以培养职业法律人为目的;法学教育设定在本科基础教育之上,即只有取得其他专业学士学位并致力于从事律师、检察官、法官等法律职业的毕业生才可以进入法学院研修法律;教学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从案例中抽象出法律规范和法律原理来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同时以“诊所式”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解决和处理具体案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2]。职业型教育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即学校通过为学生提供处理法律实务问题的技术性训练,使法学院的毕业生能够具有“像法律职业人那样思考”的能力。兼顾型教育模式以日本、英国为代表。兼顾型教育模式兼顾了法学理论能力和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这些国家在第一阶段即院校专业教育完成后,还设置了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阶段,以培养法科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使其具备成为法律职业者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比如日本,法科学生在本科阶段会接受法学理论教育,他们在通过司法考试后,可以进入“司法研修所”进行为期2年的职业教育,这一阶段以研究案例、接触司法实践和处理现实法律事务为主,以培养司法研习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3]。类似地,英国法学本科教育也以专业知识传授和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为主,从事法律职业的学生毕业后必须接受“律师学院”或“法律协会”提供的专业技能培训。对高等法学教育来说,无论是以法学知识传授为目的,还是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或者两者兼有,法学教育模式大体上都可被分为2个阶段:一是法学基础知识教育和法学思维培养阶段;二是法律实践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阶段[4]。从当前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法学教育并不以专门培养法律职业者为目的,但职业技能训练阶段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即使对没有选择从事法律职业的法学院毕业生而言,了解法律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行,远比学习各种法学概念和基础理论更加重要。

二、我国法学教育模式之困境

我国法学教育在经历了20世纪末的突然繁荣之后,已经进入瓶颈期,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3对矛盾:一是日益增长的法学院校发展规模与不断下降的法学毕业生质量之间的矛盾;二是高等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高素质法律职业者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三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主观需求之间的矛盾。首先,我国的法学教育长期以来偏重数量的增加,而忽略质量的提高。在法学学科和专业设置的问题上,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设置的门槛过低,不管是公立还是民办院校,文科或是理科院校,法学专业可以说是遍地开花,目前全国拥有法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近700所之多[5]。当前法学专业毕业生严重饱和,随着法学研究生的不断扩招,在缓解法学本科生就业压力的同时,每年也向法学人才市场投放了大量的竞争者。由于长期忽略法学教育质量,高校并不能很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实践应变能力差,是法科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普遍表现出来的不适应性特征。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办学模式无疑会造成人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次,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我国长期坚持专业型教育模式。通过对法学专业设置的分化、细化,使学生不断学习和掌握更深、更细的专业知识。法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并能够运用所学的各种法律知识解决和处理现实问题。但在强调法学专业系统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同时,却忽视了法学学科的社会实践性特征,导致了原本理论色彩就十分浓厚的法学课堂与社会脱节更加严重。很多法学院学生在毕业时还无法写出一份内容规范的诉状,不能识别与具体案件相关的法律问题,不能根据案件事实寻找解决案件所需要的法律规范,甚至连基本的法庭程序和规则都不懂[6]。法学院培养的法学人才,“有技而无能”“有专而无业”,这是我国法学教育长期忽略社会对法律职业者的现实需求所造成的尴尬结果。再次,在知识传授方式上,我国的法学课堂从来都不以学生为中心。教材是整个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课堂教学以课程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为基础,无论是探讨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学生总处于被灌输和被教导的状态。这种被动教育模式,一方面导致法学课堂相当枯燥,与社会实践脱节;另一方面也导致法科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亦步亦趋,很难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缺乏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生接受法学专业教育的一个基本动因,是希望毕业后成为法律职业者或从事法律相关工作。但当前很多院校的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固化,不仅缺少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更忽视了与之相关的法律职业精神的培养。这就导致许多法科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不仅缺乏必要的法律职业技能,也缺乏基本的职业伦理道德。

查看全文

就业背景下法律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法学专业教学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其与时代的融合与接轨属性,满足人们的诉讼需求。另一方面是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实际。因此就业背景下法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具有现实必要性。本文在论述法律教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选取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进行论述,以期为法律教学方法的探讨研究提供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就业;法律教学;方法探讨

法制教育被认为是素质教育贯彻与法治公民培养的重要手段,法学专业教学的社会关注热度也是居高不下。虽然我国结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着手于法学专业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优化,但是我国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教学方法创新优化不足是主因。基于时代的变化,做好法律教学方法的优化,引入案例教学、诊所教学、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法律学习的积极性,也实现学生法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一、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法学专业曾经是高校的热门专业,该专业也寄托了学生对美好职业的向往。法官、检察官、公安机关、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都是该专业毕业生的代名词。但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整体严峻,法律专业教学方法的滞后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的偏颇,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表现十分疲软,曾经风光的法学专业成为就业困难户。因此从教学方法的优化入手,着手法学专业学生培养导向偏颇的纠正,是当前法律教学的有效出路。

二、就业及素质教育背景下法学专业学生培养的内涵

查看全文

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探究

本文作者:石景峰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人们法律意识日益增强,法学专业也成为人们比较认同的专业。传统观念里,法学专业与检察官、法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即使在法律专业就业压力日趋加大的情况下,每年高考报考法学专业的学生也非常多。如何能够让这些学生成为合格的法律人才,教学工作成为最关键的一环。为了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打造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法律教学工作者潜心钻研的课题。作为一名讲授法学专业课程的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法学专业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就业技能,打造应用型人才。

一、结合司法资格考试,夯实学生的

法学理论基础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有显著的行业特点。一是职业化的门槛高。只有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才可以获得从事司法工作的初始资格,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法律职业的门槛,而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因其是所有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中过关率较低的,被民间誉为“天下第一考”。现在,各院校法学专业都比较重视司法考试过关率,以其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二是与法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较少,检察官、法官、律师成为法学专业学生的首选。而从事其他工作则被认为与本专业脱节。学生都比较看重司法工作岗位,无形中增大了法学专业的就业压力。针对以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司法资格考试,夯实学生法学理论基础,为学生司法考试做好服务。法学学科教育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理念和知识,而司法考试注重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分析判断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上,可以将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应该只涉及专业基础课,如法学理论、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具备法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修养和专业基础。现有的课程设置中,可以适当增加如法律思想史等课程,以利于学生建立基本的法律理念和正确的思考方式。现有的一些必修课,比如法学逻辑、中国法制史、国际经济法等,司法考试涉及的内容不多,可以改为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职业生涯,对法律某一领域的知识作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特长,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并选择学习对未来就业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专业课程。因此,法学本科生的第三、四学年,可以通过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选修课等方面的系统学习,使得学生对未来职业有必要的准备,打下入门的基础。比如,未来的职业去向是公检法部门的,可以重点选修证据学、司法文书、司法逻辑、刑事侦查、诉讼程序、法庭论辩技巧等课程。在课时量的设计上,由于司法考试的范围主要以专业必修课内容为主,应加大必修课的课时量,减少选修课的课时量;教学方式上,专业必修课应注重考试辅导式教学,比如教学过程中加入司考特点、司考重点内容以及历届司法考题的讲解等;专业选修课应采用如专题报告、讲演、座谈、社会调查等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既节省课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真正做到即学即用

传统法学教育侧重理论教学,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适应过程。这给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都带来一定的困扰。现在的法学本科教育不仅要夯实学生法学理论基础,而且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即要求学生不只会学而且会用。因此,在所有教学环节中,应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目前,英美法系国家的案例教学模式受到普遍推崇。然而,法学教育是在一定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自身独特性。现有的以讲授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与中国实行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是分不开的。大陆法强调系统性、抽象性、理论性、概念化、科学性和纯粹性,成文法的立法模式为系统的教育提供了现成的材料。法学教育不在于提供解决问题的技术,而在于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导。法学教育所要求的内容并不是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而是对法律组成部分的分析。笔者认为,普通法系的案例教学方法源于其独特的法律发展轨迹,如果对这些教育模式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和环境把握和理解不足,势必削弱其应起到的效果和意义。在中国的立法体例和模式之下,摒弃现有的从一般到个别的法学教育方式,完全采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案例教学方法并不可取,甚至有可能产生水土不服的效果。可以考虑在讲授基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应用案例作为对理论问题进行说明和解释的方法,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原则的理解和认识。课堂教学中基本应做到每堂课都有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就职业技能教育而言,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尤其应加强分析、判断、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此,在课堂教学上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角色分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完成案情分析报告、证据收集和整理、庭审程序和内容、主要争论焦点的归纳和总结以及裁决意见,直至出具法律文件等。教师可以对每一组同学的表现,包括文字的和口头表达的内容进行评判,并且应该让学生知道教师评判的标准和思路,以便总结进步。这样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和配合集体的工作,并在对案件发表个人意见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对同学们担任各种角色的表现,也可以进行横向比较,使得学生在职业角色的演练中,得到卓有成效的训练与提高。在实践教学上,学校(学院)应同司法机构和相关单位广泛联系,建立了若干教学实习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课堂上要经常组织案例讨论、模拟法庭等活动,而且应经常联系各教学实习点,组织学生进行法庭审理的旁听活动和其他观摩、考察活动,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