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4 01:58: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犯罪现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犯罪现场

犯罪现场勘查员自我保护

公安机关的刑事技术民警承担着勘查犯罪案件现场的职责,对实践中出现的大量的刑事犯罪案件现场及疑似刑事案件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勘查中的犯罪现场多数情况下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存在着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威胁着民警的人身安全,成为近年来民警在现场勘查中因公负伤甚至殉职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公安民警的战斗力。因此,排除犯罪现场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干扰迫在眉睫。尤为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生产工具和新型材料的出现,犯罪案件现场潜在的危险因素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危险因素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民警开展现场勘查工作的安全系数。居于此考虑,笔者对近年来民警在现场勘查中的伤亡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总结了犯罪现场勘查工作中常见的潜在危险因素,剖析了由潜在危险因素转化为现实伤害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民警自身安全防护的具体对策。

一、犯罪现场勘查中常见的潜在危险因素

(一)传染性生物检材随着DNA技术的发展成熟,作案人或被害人遗留在犯罪现场的生物物证成为了勘验技术员寻找发现案件“蛛丝马迹”的重要检材,生物检材的提取率逐年大幅提升。现场常见的生物检材包括:血液、唾液、精液(斑)、毛发、骨骼及人体组织等。在提取这些生物检材的时候,如果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生物检材很容易直接与勘验人员的皮肤接触或沾染在勘验人员的服装工具上,而未能及时清洗消毒,就有可能透过皮肤的伤口或开放部位渗入勘验人员体内,使勘验人员感染上诸如艾滋病、乙型、丙型肝炎、梅毒等严重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勘查涉嫌吸毒人员的住所时,用于注射的针头,往往被吸毒人员随手丢弃在住所的各个角落里,在勘验现场时一定要小心,看不清的角落不要随便用手摸,以免皮肤被针头刺破感染。

(二)各类有毒有害气体在一些犯罪案件现场,出于某种目的的考虑,作案人在逃离犯罪现场时,有纵火行为,以期毁灭罪证。实践中,室内建筑装修中所使用的材料相当一部分在燃烧毒性上未能达标,在燃烧时会248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氧硫化物、氢卤化物、氰化物、醛以及碳氢化物等。在地下室或一些通风不好的密闭环境中,这些有毒气体会大量聚集,当勘验人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入这样的现场工作,待发现身体不适时,往往已无力独自行走,极有可能造成身体的伤残甚至牺牲生命。

(三)检验分析所用到的器材或化学试剂为了提高指纹、足迹、生物检材的提取利用率,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的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及一些商业公司开发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其中所用到的一些耗材试剂中就可能包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原来常用于显现血指纹的联苯胺,效果虽好,但后来发现其具有严重的致癌危险性,技术人员就改用四甲基联苯胺取代了它。另外,犯罪现场显现指纹最常用的金粉、银粉,过去使用喷显法,效果也比较好,但技术人员发现这种方法会促使大量的金银粉粉末飘浮在空气中,容易随呼吸进入人体,对人身有极大伤害,后来技术人员就改用羽毛刷每次粘取少量粉末来刷显指纹,即用刷显法取代了喷显法。

(四)工业放射性物质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一些具有极强放射性的物质如钴一6O、铯.137、铱.192等被一些工业企业购置并存放在自已的厂区内,这些放射性物质的辐射极强,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即使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近距离接触,都可能造成人员的大量脱发、出血、白细胞急剧减少,难以救治。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对这些物质的保存使用虽然有着极其严格的管理规定,但仍有部分放射源由于管理不当而丢失或泄露,造成接触到的人终生残疾的例子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大陆从1988年至1998年共发生放射性事故332起,受照射总人数966人。其中,放射源丢失事故约占八成,丢失放射源584枚,有256枚未能找回i。如某省市曾发生过一起案件,某检测工程公司工人见公司领导对一台金属探伤机极为重视,便误以为它很值钱,夜晚便将其偷走,但不知如何打开,便又将其弃于郊外,其实这台机器里装有一种放射性极的物质硒一75,一旦打开密封罐,近距离接触便会造成人员伤亡。故在接到放射源丢失案件的报警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防范,以免给勘验人员造成伤害。

查看全文

犯罪现场检验研究论文

摘要:足迹,也叫脚印,是人赤脚或穿着鞋袜时脚踏蹬在地面等承痕体上,所形成的痕迹总称。犯罪足迹是在犯罪现场上遗留率最高的一类痕迹,是由作案者在犯罪活动中站立、行走、跑和蹬跳,脚与地面或其他物面(桌面、椅面、窗台、衣物、纸张等)接触时形成的痕迹,是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中最为常见的重要物证之一。

关键词:犯罪现场;足迹;足迹检验

中图分类号:DF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253-02

足迹检验技术是同刑事犯罪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准确、可靠的线索和科学的依据。足迹的检验鉴定结论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是鉴定人依据同一认定理论,运用痕迹学的检验方法,对现场足迹与嫌疑人的足迹样本进行观察、测量、比对,根据其特征认定或否定结论。

一、足迹检验时应注意的特征

足迹的检验鉴定主要是对赤脚足迹,穿鞋足迹和穿袜足迹的检验鉴定,亦称对赤脚脚印、穿鞋脚印、穿袜脚印的检验鉴定。

查看全文

传统现场勘查责任机制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刑事司法程序也闪耀着人权保障、公平正义的时代光芒。但是,刑事司法实践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整体水平欠佳、地区差异较大的刑事司法力量难以高效地惩治犯罪,“冤假错案”似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有限刑事司法资源在刑事错案上靡费益多。“杜培武”、“佘祥林”、“赵作海”们在媒体舆论中不时出现,“冤假错案”拷问着中国刑事司法体系的权威和公正。刑事错案有着特定的生存空问。特定时期的犯罪行为人反侦查能力、司法人员认知能力、证据调查能力、犯罪现场条件、法律规则、时限规定等,甚至还有刑事司法人员偏私枉法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刑事司法活动偏离正道:或刑求逼供、或湮灭证据、或错捕人犯、或事实重构谬误,铸成错案。为了防治形形色色的刑事错案,中国当前正致力于提升刑事司法人员素质、优化刑事司法组织体制,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制,希望以此有效治理刑事错案。在其他法治先行国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立法者和司法者开始考虑做一系列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审判改革、提高司法过程的精确性和建立声称无辜者的调查委员会。”②在古代中国,虽然法律并没有以刑事错案治理为中心进行独立篇章的制度设计,也没有形成以刑事错案治理为核心的系统体制。但是,当我们透过纷繁的律法典籍、冤假错案的治理实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刑事错案治理法文化逻辑主线——针对刑事司法人员、当事人等的不同对象治理相结合,预防与惩戒相结合,并贯穿于主体适格、如实控告、及时侦审、依法调查、严惩违制等一系列刑事错案治理机制中。在传统中国犯罪现场勘查领域中,错案治理的法文化逻辑体现得最为全面,它具体化为一系列机制,保障了证据收集、嫌疑人缉捕、犯罪事实重构、罪责裁判等侦审活动的正确方向。

一、传统现场勘查机制脉络

中国刑事司法人员较早地摆脱了对神明裁判的盲目依赖,很早就关注犯罪现场所留之“形迹”。“对于神明裁判的衰退。学者们给予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神明裁判的衰退与证据事实有关,这种转变意味着发现案件事实的任务从神明向凡人移交。”传统中国刑事司法活动较早地重视到“凡人”的“形迹”。进而,有官员提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认为现场勘验检查乃是整个案件“死生出入之权舆,直枉屈伸之机括”。②现场勘查一直是中国传统侦查措施中至为重要的证据采集手段,也是最为重要的综合性侦查措施。要求官吏在犯罪现场勘查必须做到迅速及时、客观真实、细致全面,并且在现场勘查活动中做到权力节制。虽然,这些规则难以避免所有的刑事错案,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冤假错案”的泛滥。

(一)封建社会早期现场勘查机制早在秦时,刑事司法人员就已经关注到勘查行为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并遵循“先静后动”的勘查规律。即使从现代现场勘查技术角度来看,它们也具有相当科学性,有效地防止了勘查人员对犯罪现场各种证据可能造成的损害,降低了错案发生几率。睡虎地秦墓竹简所留存的几则现场勘查记录——“爰书”为我们完整地再现了秦时的现场勘查活动,其中,“经死”爰书最为典型,兹以此为例进行分析:第一,重视勘查的及时性。接到“自经”案情报告以后,主管官员“即”派遣“史、牢隶臣”“抵尸所”,前往犯罪现场进行勘验诊察。到达现场以后,刑事司法人员对尸体、场所、人身、物品展开勘验、检查,以了解犯罪现场真实情况,防止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③第二,勘查关注证据获取的全面性。“众所周知,侦破杀人案件是一种资源密集型的侦查活动。”④命案现场勘查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刑事司法资源,需要对现场证据进行细致全面的收集,该爰书反映了这一刑事司法资源消耗的过程。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实地勘查,司法官吏主要对以下痕迹和物证进行提取:工具痕迹,如“刃疳”、“刃央”、“穴壤”、“臬索道”等刀、剑、凿、绳等痕迹;人身痕迹,如“污血”、“瘢”、残损肢体、“矢弱(溺)”、“手迹”、“膝迹”和“足迹”等,还包括“布禅襦”和“綦履”等各种物证。@第三,勘查遵循“先静后动”的科学规律。该爰书较为清晰地反映了现场勘查的一般规则:“先静后动”,即先进行静态勘查,再进行动态勘查。在对“自经死”现场的实地勘查过程中,先不解开绳索,尸体仍悬挂原处,不变动任何现场物证,对之进行仔细勘查,查明悬挂的处所、绳索、结套方式、支点。接着,“解索”,对尸体进行翻检查探,并扩大现场勘查的范围,对现场周围进行踏勘搜索。@在勘查过程中,先外围、后中心,先环境、后尸体,对于“自经”死尸及其悬吊场所进行细致勘查。

(二)封建社会中后期现场勘查机制在宋以后的现场勘查过程中,法律对勘查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但对刑事司法官吏等勘查参与人提出了严格要求,而且对踏勘步骤和细节要求更加细致。《洗冤集录》中的相关记载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的范本:其一,勘查活动必须由正印官主持。正印官须“约束行吏等人不得少离官员”。清时要求“(正印官)亲诣尸所,督令仵作如法检报”。强调具有较高素养的正印官对下级刑事司法人员勘查行为进行监督,防范弄虚作假,以此防范错案的发生。其二,明确了各勘查参与人的地位和作用。宋慈在《洗冤集录中要求“行凶人”、“土着、“有家累田产”、“无过犯节级”、“教头”、“部押公人”和“邻保”等参与勘查,并明确各人所需承担的相应任务。一方面,各方参与,尤其是“行凶人”和“邻保”等知悉案情者的参与,有利于案件事实的迅速查明;另一方面,各方参与有利于形成制衡格局,监督刑事司法人员依法办案,防止刑事错案的发生。其三,勘查步骤要求更为细致。宋朝要求刑事司法人员抵达现场,先进行现场访问,再进行实地踏勘。并且,还细致规定了现场访问的顺序:先是询问“死人骨属或地主”,接着询问“干系人及邻保”等。其四,勘查过程需进行适度公开。南宋要求刑事司法人员“勒令行凶人当面,对尸仔细检喝;勒行人公吏对众邻保当面供状”。@明清时期则要求仵作在实地勘查过程中须“检报”“质对”,以防弄虚作假。“(正印官)亲诣尸所,督令仵作如法检报,定执要害致命去处,细验其圆、长、斜、正,青赤分寸,果否系某物所伤,公同一干人众质对明白,各情输服,然后成招。”现场勘查向犯罪嫌疑人、干系人及邻保等公开,并进行证据质证,刑事司法人员不敢公然舞弊,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刑事错案。这些规定若能平稳运行和切实遵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防范刑事司法官吏主观臆断,也能够有效地隔绝法外因素的干扰,因勘查不实而生的刑事错案能够得到遏制。同时,全面及时地进行犯罪现场勘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证据收集、事实查明和人犯确定等,即使是在当时刑事科技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绝大多数侦审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运行,减少了刑事错案的发生。

二、勘查官不适格治理机制

查看全文

犯罪勘查见证制度思索

2O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两个规定”),这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标志。但随着“两个规定”的实施和庭审制度的改革完善,犯罪现场勘查程序是否合法、提取物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逐渐成为庭审关注的焦点,也使当前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难以适应庭审改革需要的弊端体现出来。因此,对当前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进行反思与重建,就显得尤为紧迫。解析

一、对当前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的

(一)法律依据

我国现行法律对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规定得较为简略。《刑事诉讼法》第10l条规定:“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第l06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98条规定:“……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检查的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第28条规定:“……勘验、检查现场时,应当邀请一至二名与案件无关的公民作见证人。”第38条规定:“……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检查的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第48条规定:“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结尾部分……见证人签名。”第59条规定:“现场勘验、检查中需要扣押物品、文件的,……应当有见证人在场。”第61条规定:“扣押物品、文件时,……由扣押经办人、见证人和物品、文件持有人分别签名或者盖章。”《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67条规定:“勘验时,人民检察院应当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的见证人在场。”

(二)见证模式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其主要内容是规定见证人要在勘查笔录中签名或盖章。由此可见,当前犯罪现场勘查见证制度的基本模式是侦查机关邀请与案件无关的公民参与现场勘查,见证人以观察勘验检查行为和在勘验检查笔录上签名或盖章的形式证明现场勘查的过程和结果。

查看全文

刑事案件侦办问题及策略

近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持续不断加强执法办案工作,刑侦部门执法办案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局部和个案来看,还存在~些不足和问题值得引以为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一、主要问题

(一)命案现场勘查工作比较粗糙,缺乏现场重建意识,对犯罪过程分析不到位,无法为后续的侦查办案、移送起诉提供有效的证据支撑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刑事技术人员往往比较注重可以认定个体特征的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忽略了一些可以重建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的变化。在许多案件中,技术人员缺乏现场重建意识,对形成痕迹的动作、过程没有做出具体的、有充分依据的分析,对于痕迹物证与犯罪动作行为的关系,缺少具有客观依据的判断,因此无法满足侦查、办案工作的需要。例如发生在南方某省的熊某某杀人案件,技术人员在针对室内现场的勘查工作过程中,只是简单地针对犯罪现场作了客观记录,没有对现场遗留血迹的形成机理、被害人尸体位于一楼地面的原因等做进一步的验证;法医在尸体检验时,也仅从自身专业角度,对死因做出一个综合结论,没有结合侦查员调查访问了解的情况,对高坠落地姿态、损伤等做出具体的分析、判断。导致对于“犯罪嫌疑人在楼内将已受伤后趴在二楼半楼梯平台上的被害人抬起抛至底层”这一有争议的犯罪事实,因缺少相关证据佐证,最终只能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来认定。

(二)讯问工作准备不充分,讯问人员对案发现场信息掌握不够,不能对犯罪嫌疑人有针对性地实施讯问实践证明,现场信息无论在破案阶段,还是在侦查讯问阶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讯问过程中,现场信息不仅能够成为突破犯罪嫌疑人精神防线的重要武器,而且讯问人员可以利用现场信息缜密推断出犯罪情节及犯罪过程,并设计使用严谨的讯问语言,将犯罪现场信息演变成证据来使用。因此讯问人员必须充分掌握犯罪现场信息,了解案情的进展。同时,在命案办案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口供与作案经过、现场情况之间的印证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求讯问笔录所反映的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与犯罪的客观情况之间,不可以有相互矛盾之处,必须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以确保审讯的合法性与真实性。但从实践来看,讯问工作存在许多不足,主要问题是,有些讯问人员在未充分了解案情、把握现场信息的情况下,不能抓住重点内容,对犯罪嫌疑人有针对性地实施讯问,导致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与现场信息不一致。例如发生在浙江的俞某某抢劫案,在办案初期,讯问人员在未吃透案情、充分了解犯罪现场信息的情况下,就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讯问。当犯罪嫌疑人交代抢劫杀人的基本犯罪事实时,讯问人员马上制作笔录进行固定。但对具体犯罪过程仅听犯罪嫌疑人自行供述,讯问人员对于作案工具、赃物去向、现场进出口、现场物品摆放位置、作案过程、手段等本应仔细盘问的重点问题未加强调和深究,也未将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与尸检、现场勘查、现场访问所取得的证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不能及时发现并合理排除犯罪现场信息与犯罪嫌疑人口供之间的矛盾,迫使犯罪嫌疑人彻底交代全部作案过程。当事后发现犯罪嫌疑人交代的细节与客观情况完全吻合时,反而令人对后期讯问笔录的合法性产生怀疑,有口供不稳定的嫌疑,也给犯罪嫌疑人翻供提供了一定条件。

(三)审讯过程中固定证据形式单一,录音录像不规范,严重影响有罪供述的证明力由于命案犯罪嫌疑人翻供的现象比较普遍,侦办过程中侦查人员应对此有所预见,并及早采取相应对策,加以预防。但有些案件的审讯过程只用笔录固定,未对犯罪嫌疑人供述进行录音录像,甚至对犯罪嫌疑人指认犯罪现场、供述作案过程的经过也不加以固定。所以当犯罪嫌疑人翻供时,因为没有其有罪供述的视听资料,无法复原案犯供述时的真实情况,因此不能对犯罪嫌疑人翻供行为有效地予以驳斥。导致因犯罪嫌疑人翻供而极大地弱化了其原有罪供述的证明效力,使得侦查工作陷入被动或僵局。

(四)侦查人员未形成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战,对案件陛质认识不足,对证人取证不及时全面命案侦办过程中涉及的侦查措施、手段相比一般案件要多、要广,命案侦查办案应当是整体协同作战,对于各方面、各专业的线索、证据要互相印证,从而排除矛盾,客观地反映案件事实。但从案件剖析的情况看,各自为战的现象屡有发生。仍以发生在南方某省的熊某某杀人案件为例,在该案侦查的初始阶段,没有确定破案责任人,取证工作比较紊乱;在侦查过程中,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而各自为战。最初侦查机关认定该案件为故意伤害案,因为犯罪嫌疑人持刀砍人的犯罪事实有大量证据证实,足以认定。但在办案初期,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分工,侦查人员也未充分预见到该案发生地段和现场目击者的特殊性,没有及时固定梳理证人证言,排除其中的矛盾点,巩固证据体系,从而错过取证的最佳时机。当后来需要进一步取证时,证人或已不知去向,或因时间关系记忆出现偏差,使得证据的可信程度降低,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移送起诉。

查看全文

小议刑事侦查中的催眠技术

内容摘要:催眠侦查是基于心理学理论,利用心理学上的技巧,通过催眠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受害人或目击证人,引导受测者放松心情,减低其潜在压力,痛苦与恐惧,使其集中潜意识,正确回忆其曾经经历或见闻过而存储于潜意识之下的事实,发展有利于案件侦查的线索,协助发展侦查方向,为勾画犯罪现场原貌,重现犯罪现场提供相关依据的新型侦查方式。首先,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结合英国内政部及美国联邦侦查机关制定的关于侦查催眠的原则,提出几点适合于我国的侦查催眠原则,用来作为我国进行催眠侦查时的参考。其次,依据催眠理论的方法和过程将侦查催眠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与被催眠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阶段、侦查催眠的准备阶段、诱导式催眠逐步向深度催眠状态加强阶段、导出案件相关资料阶段和解除催眠作用阶段。再次,对侦查催眠中使用的相关技巧进行简单介绍和分析。最后,对侦查催眠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催眠侦查催眠者催眠状态侦查人员摄心术角色属性催眠原则催眠过程催眠技巧注意问题数字法催眠作用

引言:

随着侦查环境进入变动交替时代,侦查人员应致力拓展侦查思维,发展侦查方式,为我国犯罪侦查注入新的侦查观念。催眠侦查作为新的一种侦查方式,有利于发展案件侦查的线索、勾画出犯罪现场原貌、重现犯罪现场、协助发展侦查方向。

当前,我国社会环境随着民主改革日益提高,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之际,人权保障愈发受到重视,影响所及势必使打击犯罪的侦查工作备受掣肘,作为警察将陷于维护治安和保障人权的两难之间。因此,为避免侦查人员在侦查案件发现事实的职责下身陷法网,在侦查环境的变动交替时代,侦查人员应致力拓展侦查思维,发展侦查方式,为我国犯罪侦查注入新的侦查观念。

在我国,当犯罪发生以后,侦查机关对犯罪案件的认知,除了部分案件由侦查人员主动发现外,大部分均来自目击证人或被害人的供述。而一般目击证人因认知上的偏见或掺杂个人的臆测或扭曲,时常导致不正确的证词出现,如有利害关系更容易造成说谎;被害人易因惊吓造成精神创伤,导致回忆困难或不愿再回忆不愉快的犯罪案件;再则受时间推移的影响,被害人和目击证人会遗忘曾经经历过的事件细节,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意见的影响,从而导致供述的正确性发生变化,使侦查人员无法确实了解犯罪过程,掌握案情,进而使侦查方向发生错误,陷于迷雾之中,无法突破案情。然而,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频繁发生,在国外,诸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在犯罪侦查过程中,如果遇到侦查陷入困境,无法顺利破获案件时,便使用催眠技术协助发展侦查线索,为侦查犯罪提供相关参考。

查看全文

侦察破案中指纹技术的应用论文

DNA指纹技术,是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杰弗里斯于1985年发明的.由于它可以解决法医技术领域同一认定的问题,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警察、司法部门的极大重视。目前,英、美、西德、日、意等比较先进的国家对DNA的研究己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并已将其应用到许多实际案例中,其准确无误的鉴定结果证明,它大大地提高了生物物证应有的价值。”因此,它被称为“90年代打击犯罪的利器。”

1、DNA指纹技术

每个人身上(包括动植物个体)都拥有一套独一无二的遗传密码,这些密码记录着人体成长的所有讯息,除了极少数(如红血球)外,几乎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这套完整的遗传密码。这些密码存在于细胞里的细胞核内,其中23对染色体就是用来储存这些密码的,而这些密码就是由DNA分子所组成。DNA本身则是由四个氮碱基质(代码为A、G、T和C)以磷酸双醋键结合而成,这个氮碱以长链状结构排列形成染色体,其基本结构形如(图l)

双股螺旋形的DNA,其氮基质AT、GC相互成对,且两股间的A与T、G与C相互对应互补产生了DNA的重要特性。同时AGTC四个氮碱在整条DNA(的)链中的重复排列形成了DNA序列。就人类而言,每一个细胞里大约有30亿个A一T或G一C相互排列的氮碱对,组成人类的基因组,这些组合在人体形成到生长过中永远存在。并且在庞大的DNA序列,它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依目前的技手段来说,使用多基因位探子鉴定,可到一百万亿分之一的准确率,也就说在过一百万亿的人口中才有可能遇到两个NA指纹相同的人。但这个数字己远远过了整个世界人口。其特定性非常可,不用怀疑。正因为科学家们从人体身携带的遗传密码DNA(去氧核糖核)中成功地证明了其与手纹同样具有“人各不同”的特定性,才共同将DNA之为“DNA指纹。”

2、DNA指纹的利用

DNA指纹不仅具有取代手指指纹作人别鉴定依据的潜力,而且在打击犯罪面,也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由于DNA指纹转换成数字储存在电脑中比指纹的储存更为方便,可大量地节省记忆的空间,增加储存量,缩短查寻比对时间。因此,如果能用电脑来处理DNA指纹档案,即使是对毫无线索的刑事案件,只要在犯罪现场找到凶手所遗留的任何生物物证,而鉴定其DNA指纹,即可迅速地在电脑档案中找出罪犯,对目前警方制止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将大大地提高。况且,手指可能因受伤或被砍断而失去指纹,但DNA指纹却存在于身上每一个角落,就是飞机爆炸仅剩下人身上的一块肉,或是杀人焚尸只剩下一块白骨,DNA指纹仍然存在。

查看全文

指纹痕迹的检验及技术创新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即使是相似度极高的同卵双胞胎的指纹也是有各自独特的特性,所以将被称为是“证据之首”的人类指纹的痕迹,作为确定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识别依据,可以说既科学又可靠。由此可见指纹痕迹的检验技术在刑事技术中的地位何其关键。目前我国的指纹痕迹检验人员主要是通过化学、物理、光学、计算机、生物等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对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进行收集、提取、分析和检验,就成为了刑事案件中能够第一时间快速侦破案件,判断案发现场罪犯人数和犯罪活动轨迹,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以及在日后用于指证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信息。因而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现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刑事案件侦破工作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

一、我国现有的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一)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概述

指纹,又叫掌印,是人类手指第一关节表面皮肤上自然形成的一种线形排列的凸凹陷性的纹路,人体的指纹可以根据乳突线的分布不同,而分为斗纹型、弓纹型和箕纹型,除了指纹,人的手脚内侧均分布着一定数量的肤纹。因为指纹是人类在胎儿阶段就已经形成的,并后期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与人类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的指纹都具有各不相同且终生不变的特性,在全世界中指纹的重复率为一百五十亿分之一左右,所以指纹也被称为是“人体的身份证”。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六十多亿的人口中不仅每个人的指纹各不相同,就算是任何一个人本身的指纹也相差甚远。而且正常情况下,人类的指纹是难以改变的,只要人类的真皮组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或破坏,那么人类表面皮肤上就算再次新长出的指纹,仍会和过去的指纹完全相同。并且人类的指纹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正是由于指纹良好的稳定性,就算是犯罪嫌疑人改变了容貌,但指纹却会永恒不变。早在古巴比伦时期人类就开始利用指纹进行身份的验证,从最早通过在纸或木板上按手印对身份进行标识,到现如今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已经在古今中外的刑事侦查案件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伴随着我国的信息和科学技术不断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指纹检验技术已经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现今已经实现了从指纹的发现、收集、提取、保存、对比和检验等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方法,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因其能够帮助刑事侦查人员快速确定犯罪现场的具体活动情况、作案人员的人数和犯罪分子的特征等,对刑事案件的侦破具有重大的帮助,并在许多国内外重大的刑事侦查案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已成为目前我国侦破刑事案件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指纹痕迹检验的意义

今天我国的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在持续的更新进步,在我国诸多的案件调查中,指纹痕迹都已经开始作为最有用的实证之一出现,可以极其准确的判断出其是否为犯罪嫌疑人所遗留的指纹,以及其与案件的关系等,从而实现快速提升破案效率,缩小罪犯目标的范围,通过进行一定的科学合理的推断、揭露和证实犯罪的目的。由于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裸手触碰的任何东西的表面都会留下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痕迹,而这类指纹痕迹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靠裸眼识别出来,因而我国刑侦人员往往会借助各类化学试剂对指纹进行显现和保存,目前指纹痕迹检验的化学技术主要是通过碘熏法、宁海得林法(Ninhydrin)、硝酸银法(silverni-trate)、萤光试剂法、茚三酮法等各类不同的化学试剂将所提取的指纹图案显示出来。刑侦人员也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提取指纹后,利用影像显示技术将所提取的指纹进行真实的还原。物理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借助人类的皮肤表面能够分泌油脂这一原理,当犯罪嫌疑人用手接触到任何物体后,都不可避免的会在该物体的表面上留下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痕迹,虽然这些遗留下来的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痕迹通过裸眼是无法或难以进行观察和辨别的,往往这些指纹的痕迹都非常细微。然而当人体出汗的时候,人体汗液中的尿素和蛋白质就会和物体表面上的细菌等接触,并产生出一定的粘稠,此时当人类的手指所接触到的地方就会因粘稠反应从而留下汗潜指纹,此时只需在专业仪器,如紫外灯等的辅助下就能够看到清晰可见的指纹痕迹。还有根据不同情况指纹痕迹检验人员也会借助荧光喷雾技术、高空镀膜技术、生物技术等对指纹痕迹进行显现和提取的多种不同方法。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指纹还原呈现从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方法,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刑事案件侦破中最有效的取得证据的手段,同时指纹痕迹检验技术也已成为我国刑侦案件侦破中最受重视的要素之一。

查看全文

现场勘查工作革新与发展

著名犯罪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风险社会”的警察与犯罪的较量,更多地体现在对现代科技手段和情报信息的掌握和运用上。现场勘查作为刑事侦查工作的首要一环,是获取痕迹、物证进而查证犯罪的重要手段。因此,积极推进现场勘查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深化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资源的运用,必将有效提高侦查机关的工作效率和破案水平,增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打击犯罪的能力,进而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安动态管理的实际需要。这不仅是侦查工作本身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现场勘蛮工作信息化建设概述

(一)现场勘查工作信息化的含义及组成要素

所谓现场勘查工作信息化,是指以信息科学为先导,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在侦查部门的统一规划下,搜集、储存、传输、分析、研判和现场勘查有关的各种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指导现场勘查工作的深入进行,制定侦查决策,以实现信息主导现场勘查工作的过程。参照信息化体系包含的要素,并结合现场勘查工作本身的特点,笔者认为,现场勘查工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把握好以下要素:一是现场勘查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二是现场勘查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三是现场勘查工作的运行模式;四是现场勘查的技术设备和信息网络建设。

(二)现场勘查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经济转型过程中刑事案件的发案形势愈加严峻。近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的涌入以及收入差距的悬殊,人与人之问的心理落差进一步拉大,再加上人们彼此之间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的认识差异,刑事犯罪的形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刑事案件高发,并保持上升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2006年4653265起,2007年4807517起,2008年4884960起。二是刑事案件的暴力程度不断升级,并呈现出明显的系列化、团伙化、高科技化。各种跨区域犯罪、有组织犯罪层出不穷,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数字手段实施的高科技犯罪明显增加。因此,基于当前刑事案件的形势,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乃至在现场获取犯罪行为信息的难度也日益增大,现场勘查的传统工作方法已不足以适应打击刑事犯罪的发展,现场勘查工作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查看全文

深究职务犯罪的特征以及侦查取证特殊性

职务犯罪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了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侵犯了国家管理公务的职能和声誉,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重大损失的各种犯罪的总称。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历来以立案难、取证难、追逃难而成为一类难度较大的侦查工作,其中,取证难更是成为了困扰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的难中之难。笔者认为,要解决职务犯罪取证难的问题,其基础性的前提就是掌握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了解职务犯罪侦查的规律,在证据法一般原则和证据规则的指导下,全面系统地构建对职务犯罪侦查更具实际意义的职务犯罪策略体系。

一、职务犯罪特点剖析

(一)职务犯罪主体的特点

1.职务犯罪主体的反侦查能力强。职务犯罪大多数是故意犯罪,犯罪主体明知故犯,因而一般都有反侦查的主观愿望。再者,犯罪主体的文化、法律水平较高,社会阅历丰富,关系网复杂,有一定的地位和职权,容观上具有反侦查条件。针对犯罪主体反侦查能力强的特点,侦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要么阻止行为人实施反侦查,要么使反侦查行为欲盖弥彰,引出线索,获取证据。

2.职务犯罪主体关系网复杂,且多具有一定的职权,故侦查的干扰多,阻力大。职务犯罪主体的特定性决定了其行为人不仅与其它犯罪的行为人一样需要进行日常的交往活动而且还与有关单位和部门业务上的往来,因而其关系网比其它犯罪人的关系网更为复杂。关系网的复杂以及犯罪主体多具有一定的职权和地位等原因,使某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关系人向司法机关说情,或者不与司法机关配合,极个别职务高的关系人甚至以权压法,阻挠侦查。

3.从事公务的人员之间,从事公务的人员与非从事公务的人员往往相互勾结,共同犯罪。据统计,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一般占立案总数的10-25%,且官商勾结型职务犯罪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