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托拉斯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3 22:5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反托拉斯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国外的反托拉斯法评析论文
关键词:反托拉斯反垄断竞争法
内容提要: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经济国家,具备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这与其拥有完备的竞争法律制度是分不开的。由于这些法律的目的主要是反垄断,故在美国一般都称之为反垄断法;由于托拉斯为典型的垄断形式,故又称之为反托拉斯法。本文试图对美国庞杂的反托拉斯法律体系作一简单的分析评价,以期对完善我国的竞争法律体系提供某些借鉴。
一、法律框架
1.主要立法
美国基本的反托拉斯立法为数不多:主要有《1890年谢尔曼法》(ShermanAct)、《1914年克莱顿法》(ClaytonAct)和《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ederalTradeCommissionAct)。其中《克莱顿法》通过《1936年罗宾逊-帕特曼法》(Robinson-PatmanAct)和《1950年塞勒-凯佛维尔反兼并法》(Celler-KefauverAct)进行了重大修正。
《谢尔曼法》集经济制裁与刑事处罚于一体,禁止为了限制贸易而为的契约、联合、通谋、以及垄断或者试图垄断,违者将被处以罚款或者监禁。[1]法院还可以判决对违法者的未来行为进行监控。
外国反托拉斯法探究论文
关键词:反托拉斯反垄断竞争法
内容提要: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经济国家,具备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这与其拥有完备的竞争法律制度是分不开的。由于这些法律的目的主要是反垄断,故在美国一般都称之为反垄断法;由于托拉斯为典型的垄断形式,故又称之为反托拉斯法。本文试图对美国庞杂的反托拉斯法律体系作一简单的分析评价,以期对完善我国的竞争法律体系提供某些借鉴。
一、法律框架
1.主要立法
美国基本的反托拉斯立法为数不多:主要有《1890年谢尔曼法》(ShermanAct)、《1914年克莱顿法》(ClaytonAct)和《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ederalTradeCommissionAct)。其中《克莱顿法》通过《1936年罗宾逊-帕特曼法》(Robinson-PatmanAct)和《1950年塞勒-凯佛维尔反兼并法》(Celler-KefauverAct)进行了重大修正。
《谢尔曼法》集经济制裁与刑事处罚于一体,禁止为了限制贸易而为的契约、联合、通谋、以及垄断或者试图垄断,违者将被处以罚款或者监禁。[1]法院还可以判决对违法者的未来行为进行监控。
中国反抗反托拉斯法法律思考研究论文
摘要:为应对美国可能的反倾销指控,中国菱镁企业通过行业协会协调出口最低价格。美国相关企业在美国法院起诉中国企业价格串通违反美国反托拉斯法。中国企业抗辩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域外适用和美国法院的管辖权。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可抗辫美国反托拉斯法管辖的理由,着重分析了“国家强制主义”理论以及中国企业在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可能的反托拉斯法的问题。
关键词:反托拉斯法;域外管辖;菱镁;价格串通
2010年4月1日,美国新泽西联邦地方法院判定,中国菱镁企业的维持出口最低价的价格联盟行为,是受行使中国政府职能的行业协会的法规强制而为,因此,根据“国家强制主义”理论,美国法院不应将美国反托拉斯法域外适用到中国企业,美国法院没有管辖权。本案对中国企业今后应对可能的反托拉斯法指控有重要的判例意义论文下载。
一、基本案情
2000年4月9日,部分中国菱镁(magnesite)。公司成立“济源菱镁矿集团”和“华夏菱镁矿集团”。
2001年2月19日,济源和华夏菱镁矿集团正式合并为“中国菱镁矿出口协会”,由23家出口企业组成。
完善法规规制产权滥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表现;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各国立法比较;限制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策略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应当有助于技术创新以及技术的转让与传播、跨国公司不仅仅把“知识产权”当做一个法律手段运用、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制止反竞争性的企业兼并以及资本和经济力量的集中、以上这几项法律至今仍然是美国反垄断、管理州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主要法律、欧共体(欧盟)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日本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控制、建立和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制定一系列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行业标准、提高我国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意识、加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等,具体请详见。
一、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表现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应当有助于技术创新以及技术的转让与传播。而以近几年来看,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的情形在我国屡见不鲜,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拥有者,利用他们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优势,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垄断手段,限制竞争对手的现象也日益严重。随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一些传统制造领域优势渐失,知识产权争端已成为它们收复市场的一种主要的非贸易手段。跨国公司不仅仅把“知识产权”当做一个法律手段运用,而且当做一种市场策略在使用。从目前来看,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拒绝许可:即知识产权人利用自己对知识产权所拥有的专有权,拒绝授予其竞争对手合理的使用许可,从而排除其他人的竞争,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垄断地位的行为。
搭售: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捆绑成一种产品进行销售,以致购买者为得到其所想要的产品就必须购买其他产品的行为。
价格歧视:也称为歧视性定价,是指企业在提供或接受产品或服务时,对不同的客户实行与成本无关的价格上的差别待遇。
反垄断法草案多元化执法方案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一元行政执法的欧共体委员会;多元行政的美国反托拉斯联邦机构;我国的取向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国际社会存在着两种选择、欧共体委员会在处理市场竞争案件时享有很大的权力、欧共体是一个当前有着25个成员国的经济共同体、司法部反托拉斯局、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是唯一有权对某些反托拉斯案件向联邦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联邦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贸易委员会下设三个局、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协调、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工作范围有不重合之处、反垄断执法机构的任务之一是与国外反垄断主管机关和国际组织进行交流合作等,具体请详见。
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反垄断法草案》没有明确提出我国如何建立反垄断执法机关。但是,根据国务院法制办曹康泰主任对草案的说明,我国很可能维持商务部、国家工商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分别执法的现有格局。反垄断法在美国被称为“自由企业的大宪章”,在德国和日本被称为“经济宪法”,这说明反垄断法在市场经济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反垄断法能否在建立和维护国家的市场经济秩序中真正起到“守护神”的作用,这取决于国家能否建立一个高效运行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本文借鉴美国和欧盟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说明草案中的多元化执法方案是一种不能畅行的方案,并且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一元行政执法的欧共体委员会
就反垄断行政执法来说,国际社会存在着两种选择:一种是一元的行政执行机构,另一种是几个行政机构共享执法权的多元模式。世界上大多数反垄断法只是由一个机构承担行政执法任务,欧共体委员会是这方面的典型。欧共体委员会有20名委员,各自负责执行欧共体委员会的各项政策。负责竞争事务的委员是荷兰人尼列?克柔斯(NeelieKroes)女士。在她下面又一个负责执行欧共体委员会竞争政策的办事机构,即竞争总局。除了局长,竞争总局还有3名副局长,分别负责执行欧共体条约第81和第82条、企业合并控制和国家援助。竞争总局下设10个局:A局负责竞争政策、立法以及各局之间的协调工作;B、C、D、E局负责处理欧共体大部分的限制竞争案件包括企业合并控制;F局专门负责卡特尔案件;G、H和I局负责国家援助案件;R局负责竞争总局的战略计划以及人力、财力和技术方面的资源。10个局下面各自再设分支机构,如在负责信息、通讯和传媒市场竞争问题的C局下面设有4个分局:C-1局负责电信、邮政和信息社会的协调;C-2局负责传媒;C-3局负责信息产业、因特网和娱乐电子产品;C-4局负责这些行业中的企业并购活动。现在,欧共体委员会竞争总局的10个局下面共设有36个分局。2005年,竞争总局共计560名全日制工作人员,398名工作人员处理欧共体条约第81条、第82条和企业并购的案件,162名工作人员处理国家援助的案件。此外,竞争总局还邀请成员国竞争机构的工作人员协助工作。2005年,竞争总局的财政预算为9000万欧元,约合1.08亿美元。[1]
作为一元化行政执法机构,欧共体委员会在处理市场竞争案件时享有很大的权力,集检察官和法官的功能于一体。这即是说,委员会不仅被授权对案件进行调查和检查,且被授权对案件作出决定,包括作出禁止企业从事违法行为的决定或者作出企业没有违法行为的决定。在认定企业从事了违法行为时,或在企业不服禁令或在案件调查中不与其配合时,委员会还有权对企业征收罚款等等。如前面指出的,欧共体委员会2004年3月对微软处以的巨额罚款,是委员会迄今对一家企业处以罚款的最高记录。从程序和司法公正出发,如果被告或者任何第三人对欧共体委员会的行政裁决不服,可以到欧洲初审法院提出上诉。欧洲初审法院既可审查欧洲委员会对事实的认定,也可审查其适用法律是否适当。对欧洲初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当事人有权向欧洲法院提出上诉。与欧洲初审法院的不同之处是,欧洲法院只是从适用法律的角度审查案件。
欧共体是一个当前有着25个成员国的经济共同体。以欧共体委员会现有的人力和财力,它没有能力执行欧共体竞争法的全部任务。因此,欧共体委员会的一元化行政执法除了它本身的行政执法活动外,还包括它领导下的欧洲竞争网络,即成员国竞争机构在执行欧共体竞争法方面的活动。
反垄断执法机构研究论文
一、司法模式和行政模式
反垄断执法不管如何组织,也不管如何复杂,它都不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司法模式,如美国司法部执行《谢尔曼法》的模式;另一种是行政模式,如欧共体委员会执行欧共体竞争法的模式。
(一)司法模式
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与联邦贸易委员会是并行执行美国反托拉斯法的两个联邦机构。它们在执行反托拉斯法中享有很大的权限,有很高的权威。然而,它们执行反托拉斯法的模式是司法模式即在反托拉斯案件中,它们是作为公诉人向联邦法院提出刑事诉讼或者民事诉讼,然后由法院对案件做出刑事或者民事判决。根据谢尔曼法和罗宾逊-帕特曼法第3条,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是唯一有权依据反托拉斯法向联邦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机构。在实践中,依据罗宾逊-帕特曼法第3条提起刑事诉讼的案件几乎没有发生,因此司法部反托拉斯局提起的刑事诉讼几乎都是依据谢尔曼法,且全部涉及价格卡特尔或者串通投标的行为①。司法部反托拉斯局也可依据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提起反托拉斯民事诉讼。如美国司法部在1997年指控微软公司违反了反托拉斯法的案件,就是要求被告停止违法行为的民事诉讼案件。如果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在民事诉讼中胜诉,它可以从法院得到一个禁令,禁止违法行为,或在例外情况下代表美国作为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买方取得三倍损害赔偿②。如果它在刑事诉讼中胜诉,违法者除被禁止违法行为外,还会被征收罚金甚至受到监禁。美国在1914年成立了联邦贸易委员会。与司法部反托拉斯局的不同之处是,联邦贸易委员会依据《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的第5条,有权对违反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的行为禁令。但在整体上,美国法院在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的执行中仍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根据《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13条,当委员会有理由确认个人或者企业正在违反或者企图违反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时,它将指定其律师到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禁止违法行为,请求民事或者刑事救济。如果违法企业或者人不与联邦贸易委员会进行合作,如拒绝提供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据时,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得通过法律诉讼,要求法院对违法者处以罚款或者刑事监禁,而不是像其他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那样,可以直接对违法者处以行政罚款。在很多反托拉斯案件中,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是通过与被告达成和解协议(consentdecree)而结案的。在这种协议中,尽管被告不必承认有罪,但须得接受政府当局的意见,如停止违法行为、赔偿原告损失或者采取其他可以减轻限制竞争影响的措施。和解协议是由行政执法机构与被告达成的,具有行政协议的性质。但在另一方面,这些协议必须得到联邦法院的批准,否则就不能在法院得到承认和执行,从而又具有司法协议的色彩。法院批准这些和解协议的条件是,它们必须有利于公共利益。如果法院认为一个和解协议有利于公共利益,它必须批准协议。美国法院在反托拉斯法执行中的重要地位,尤其表现在反托拉斯法执行中的私人诉讼。克莱顿法第4条明确规定,任何违反反托拉斯法的行为而遭受财产或者营业损失之人,都可向美国法院提起三倍损害赔偿之诉,此外还可得到合理的律师费用。三倍损害赔偿是美国反托拉斯法推动私人诉讼的一个极有力的法律武器。从1941年至60年代中期,美国法院的私人反托拉斯法诉讼与政府诉讼的比率是6比1;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这个比率达到了20比1。在80年代,私人反托拉斯法诉讼曾创过年度最高记录1500件。近年来,反托拉斯法私人诉讼平均为每年700件①。因为出口卡特尔问题,我国一些向美国出口维生素C以及某些原材料的企业在2005年年初也在美国法院受到了反托拉斯指控。此外,我国生产和出口DVD的企业在2004年12月也向美国法院提起了反托拉斯诉讼,指控DVD4C专利联盟包括索尼、飞利浦、先锋和LG等企业违反了美国的谢尔曼法。
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执行基本采取司法模式,这是源于美国的法律文化。美国在一百多年前制定和颁布反托拉斯法的时候,完全没有可借鉴的外国经验。但另一方面,美国法官的独立性以及他们解释和创造法律的职能已经被确立,法官在美国社会有极高的地位。在这种条件下,国会就有理由通过法官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法律的认知来执行反托拉斯法。因此,《谢尔曼法》第4条明确规定,“美国巡回(地区)法院被授予管辖权,以阻止和限制违反本法的行为。”美国反托拉斯法中尽管有一些成文法如1890年的《谢尔曼法》、1914年的《克莱顿法》和1914年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但要真正了解美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反托拉斯法和反托拉斯政策,必须得了解美国法院的判决,特别如最高法院在1962年BrownShoe案、1967年Schwinn案、1974年GeneralDynamics案、1977年Sylvania案、1986年Matsushita案、1992年Kodak案以及2004年Trinko案的判决。总得来说,自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里根政府将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人物任命为联邦法院的法官,芝加哥学派在美国反托拉斯政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导致美国法院的反托拉斯判决基本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
(二)行政模式
小议日本经济宪法的垄断
本文作者:谢次昌
日本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伙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走_L了经济民主主义的道路,井以此为基本国策,逐步健全了经济法制。一九四七年倾布的《关于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的法律》(简称《垄断禁止法》)在日本经济法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经济宪法”之称。这个法律适用范围很广,它不仅适用日本国内的贸易,而且适用国际间的贸易,触犯这个法律,一般耍受到相当严厉的制裁。因此,研究日本的垄断禁止法,不仅对于我们了解日本经济法的体系,而且对于我们安排对日贸易往来,都有重要意义。
一、日本垄断禁止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九四五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以后,被美国以“盟军”最高司合部的名义占领,在实际上沦为美国的附庸国。一九五一年,日美签订了安全保障条约,一九五二年又签订了日美行政协定。至此,日本才在名义上取得了独立。美军占领期间,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日本颁布了现行宪法和一系列重耍法律。日本垄断禁止法就是在这个期间颁布的,这就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打上美国占领的烙印。战前和战时的日本经济,不仅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而且具有军事封建性的特点。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中心形成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四大财阀,通过控股公司等各种手段,控制了日本全部产业的四分之一。对此,美国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实现侵略计划的经济基础,因而采取了解散财阀的措施。但是,解散财阀井没有涉及财阀以外的大企业,因此随后又顽布了《经济力量过渡集中排除法》,对一些大企业采取了分割措施。一九四七年四月颇布的《垄断禁止法》就是在采取上述两项措施的基础上,为了防止财阀的复活,持久地维持民主经济结构和市场竞争构造而制定的。日本垄断禁止法的蓝本,实际上是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在日本,有人甚至把美国反托拉斯法称为日本垄断禁止法的母法,这从日本垄断禁止法的一些规定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例如,美国反托拉斯法禁止一切托拉斯,日本垄断禁止法则禁止一切类似托拉斯的私人垄断;美国反托拉斯法禁止的“不合理或不适当的贸易控制”,在日本垄断禁止法中也被作为“不当交易限制”加以禁止,美国反托拉斯法对违反者采取严厉制裁措施,日本垄断禁止法也是如此;为了实施这项法律,美国成立了联邦交易委员会,日本则模拟这种做法,设立了公正交易委员会等等。为什么战后美国要在日本建立以垄断禁止法为中心的市场竞争经济结构呢?这是美国当时在国内强化反托拉斯法制的一种反映。美国的反托拉斯法是一八九O尔制定的。十九一世纪末期,美国国内市场集中的程度急剧_L:升,企业界出现了合井的浪潮,在石油、{吊籽油、砂搪、威士忌酒等行业,出现了亘大的托拉斯,达种托拉斯垄断和统制丁市场,给资本主义经济借J从发展的自由竞争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它不仅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也动摇了资本主义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为了保护垄断资本的私有制,而又不使私权之间的冲突一下断扩大,美国的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最早制定了反托拉斯的立汰—谢尔曼法。但是,在立法的初期,达项法律的运用拜不活跃,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也很少,特别是一九二九年经济危机以后的一段时间,山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遭接千预,通过种种借口,突际上承认了产业者所希望的价格和生产的统制,从而推动了产业的卜特尔化,反而削弱了反托拉斯的体制。直到一九三八年前后,由于美国经济力集中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国内要求限制托拉斯的呼声高涨,反托拉斯法才得到了有力而有组织的贯彻。例如:一九三八年四月,美国总统向议会提出了反左断的特别咨文,国会专门成立了临时圣国调查委员会,组织了各部门的专家学者对垄断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于一九四一年提出了一个庞大的报告书,对加强反托拉斯法的运用和该法的修改提出了详细的建议,给以后反托拉斯法的运用以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法院对反托拉斯法的解释和运用_上,也加强了对垄断、合并和卡特尔的限制,井加重了责任者的刑罚。这种强化反托拉斯法制的倾向,在美国直接占领的情况下,当然不能不对日本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日本垄断禁止法的主要内容
日本垄断禁止法的全称是《关于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的法律》,该法全文一J•章,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私人塑断和不当交易限制;第三章事业者团体;第四章设分保有、干部兼任、合拜及营业转让;第五章不公正的交易方法;第六章适用除外,第七章损害赔偿;第八章公正交易委员会;第九章诉讼;第十章罚则。其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均统一于该法之中。从实体规定看,主耍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关于禁止垄断的规定。该法规定:私人皇断“是指事业者……排除其他事业者的事业活动或进行支配,从而违反公共FlJ益,在一定的交易领域实质上限制竞争。”所谓“排除”,是指通过廉价倾销等手段,排除共他事业者;所谓“支配”,是指通过股分保有和干部兼任等手段,道接支配对方。对于这种私人垄断,该法一律予以禁止。同时,该法还规定对达到“垄断状态”的企业,采取分割措施。所谓“垄断状态”是指:市场规模达到每年销售量超过五百亿日元;一家公司超过二分之一或两家公司超过四分之三的集中程度,拜且给共他企业进入市场造成显著困难;市场上价格显著上涨或很少降低,而且取得了显然超过标准的利,润率的利润或支出显然过大的销售费和一般管理费。对于达到这种程度的企业,该法规定,公正交易委员会可以命命其“转让营业的一部分及其他恢复该商品或劳务竞争的必耍措施”。二、关于排除经济力集中的规定。为了防止经济力过度集中,导致垄断,该法作了如下规定:第一,禁止控股公司。所谓控股公司是指主要依靠控制其他公司的股分,通过行使议决权和派遣干部等来支配和管理其他公司事业活动的公司,即把支配其他公司作为主要事业的公司。’对于这种擦股公司,该法采取了一律禁止的严厉态度,既禁止控股公司的成立,也禁止由非控股公司转化为控股公司。达是由于控股公司是可以用少数资本支配绝大多数企业的最方便的手段,它具有造成经济力过度集中的最大危险性;第二,限制大规模事业公司的股分保有。规定禁止资本额一百忆目元以上或纯资产额三百亿日元以上的事业公司保有超过相当于共资本额或纯资产额中一个数量多的额的共他公司的股分,第三,限制金融公司的股分保有。金融公司在日本指经营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等的公司。该法规定,这些金融公司可以保有其他公司的股分比例,除经营保险业的公司可以保有其他公司已发行股分总数的10%以外,原则上禁止保有超过5%的股分;第四,对公司合井、干部兼任、营业转让也作了限制,规定不得因此造成一定交易领域失质上限制竞争和采用不公正的交易方法,否则就予以禁止。三、关于限制卡特尔的规定。卡特尔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重耍形式,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在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质量、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而形成的一种联合。该法对这种卡特尔作了原则限制,规定事业者不得和其他事业者一起,通过相互约束或促进共事业活动,从而违反公共利盎,在一定交易领域实质上限制竟孚。同时还规定,事业者不得以属于不当交易限制和不公正交易方法的事项为内容的国际协定或国际契约。鉴于事业者团体容易利用组织方便进行卡特尔活动,因此,该法禁止事业者团体对组织成员的活动加以限制等。四、关于禁止滥用经济力的规定。主耍是禁止不当的交易歧视、附不当排他条件的交易、附不当约束条件的交易、不当利用交易上的优越地位等。再从程序规定看,主要的内容有:一、设立垄断禁止法的实施机构—公正交易委员会。该法规定,公正交易委员会是属于内阁大巨管辖的行政委员会,由委员长和四名委员组成,是合议制的行政机构,其日常事务设事务局处理。事务局中设官房及经济、审查、交易三个部,拜在扎幌、仙台、名占屋、大阪、广岛、高松、福同等七个城市设立地方事务所,作为事务局的派出机构。公正交易委员会除了有广泛的行政权外,还有准司法的权限,即为了排除违反垄断禁止法的行为,可以通过审判手续,采取措施。二、采用审判程序处理违法案件。该法规定,违法案件被告发后,公正交易委员会应指定事务局的职员为审查官,进行调查核实,在确认存在违法事实的时候,一般可以首先进行劝告,如果违法者接受这种劝告,该劝告就成为审决的简易程序多如果违法者不接受劝告,即开始公开审判。这种类似诉讼程序的审判,共结果是由公正交易委员会通过合议作出审决。审决的内容包括:¹列举事实;º提出该事实违反垄断禁止法哪一条;»作为排除措施而命令其采取什么行为。对于公正交易委员会作出的审决如果不服,还可以向专属法院提起诉讼。该法规定,涉及公正交易委员会审决的诉讼,专属东京高等法院管辖,该法院专设五名法官组成合议体来处理这些案件。三、直接规定了违反垄断禁止法的刑罚。该法的一个重耍特点是规定对违法者可以科以一定的刑罚。这种刑罚主耍是对私人垄断、不当交易限制和事业者团体的竞争限制行为,科以三年以下的惩役或五一百万日元以下的罚金,对国际卡特尔等行为科以二年以下惩役或三百万日元以下的罚金;对违反禁止控股公司、股分保有和干部兼任限制等,科以一年以下惩役或二百万日元以下罚金。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刑事责任的专属告发制度,即刑罚不能由公正交易委员会直接命令,而必须首先由公正交易委员会向检察总长告发,由检察官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科以刑罚。没有公正交易委员会的告发,检察官就不能起诉。以上就是日本垄断禁止法的主要内容,此外,作为该法的补充立法,还有《转包价款支付迟延等防止法》和《不当赠品和不当招徕防止法》,也山公正交易委员会负责实施。
反垄断法维护市场有序竞争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国际反托斯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危害;国际反垄断问题的单边主义解决之道及其缺陷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国际限制竞争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阻碍国际贸的发展、国际卡特尔破坏市场竞争机制以及消费者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滥用垄断,影响国际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利益、国际合并的多国标准造成企业的额外成本,国际合并的进,并造成国际紧张、反垄断法的缺乏以及反垄断法的执构成市场进入障碍、“效果原则”、“效果原则”是美国联邦法院1945年在美国诉美国铝公司(Alcoa)一案中确立的原则、“合理的管辖原则”、“合理管辖原则”在美国国内得到广泛的赞同等,具体请详见。
反托斯问题原本是一国国内的问题,长期以来,对于妨碍市场秩序,限制竞争的行为,是通过国内法途径进行规制的。早在1889年加拿大就制定了《预防和禁止限制贸易合并法》,1890年美国也通过了《谢尔曼法》,从而揭开了现代各国竞争立法的帷幕。以后德、日、英、法等发达国家都相继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反垄断法体系。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韩国、尼日利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进行了反垄断法的创制活动。这些立法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国市场的有序竞争。
一、国际反托斯问题的严重性及其危害
国际限制竞争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阻碍国际贸的发展:当各国致于贸自由化的活动时,国际间消除政府贸障碍达成贸自由化所预计带来的益处,同时很可能被国际间的私人限制竞争为所抵销。为此,我们应该正视国际反托斯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两类:一类是国际限制竞争行为对国际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危害和阻碍问题,不妨称之为“阻碍问题”;另一类是国际反垄断法的缺乏和不统一给国家当局和跨国企业所带来的成本以及其他负面影响,可以称之为“制度问题”。
(一)、“阻碍问题”:
1.国际卡特尔破坏市场竞争机制以及消费者利益
剖析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的内涵
提要: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除外制度的实施对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司法和执法面对的新环境和新发展,从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国外反垄断法来说明反垄断适用除外制度的特殊作用。并结合本国国情对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反垄断豁免适用除外制度WTO经济全球化
一、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背景
反垄断法以其原则性强和弹性极大的条款,织就了“疏而不漏”的恢恢法网。
但它并非对所有的限制竞争行为都进行禁止。利益权衡和合理原则在反垄断法中占居着重要位置,即在限制竞争行为既有积极效果又有消极效果的情况下权衡利弊,“当利大于弊”时,反垄断法就可以网开一面,对此类限制竞争行为予以豁免。并由此产生了反垄断法的豁免制度。
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概念及立法概况
欧盟反垄断法执法实践
摘要:行业协会既可以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可能被利用来作为限制或排除竞争的工具,如何将二者区分开来?本文介绍美国和欧盟有关行业协会行为的规定和判例,意在为竞争立法和执法提供借鉴,促进我国法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反垄断法行业协会外国法
一、行业协会对市场竞争的影晌
行业协会对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第一,行业协会可以通过搜集和汇编有关供求各方面的数据资料(例如成本、价格、生产规模、销售、运输、存货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帮助其成员制订更为完善的生产计划和采取更为有效的市场策略,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二,行业协会可以通过确定产品标准、进行产品研发等手段帮助企业提高技术。第三,行业协会可以促使其成员在有关健康与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环境保护、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更好地遵守政府的规定,使政府的管制更加有效率。第四,行业协会可以利用团体优势帮助其成员开拓新的市场,而单个企业做起来则可能相当困难或效率较低。
但行业协会也可能被用来作为固定价格、在成员之间分配销售机会或联合抵制交易等限制竞争行为的工具。一方面,无论是全国性的还是地区性的行业协会,都是一个能供其成员讨论价格的天然场所。成员企业或者在行业协会里直接商定某种商品的价格,或者利用行业协会交流的信息,达到事实上控制价格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已经结成价格卡特尔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行业协会交流的信息了解哪些企业没有遵守卡特尔的规定,从而可以有效地惩罚这些企业,以保证卡特尔的稳定性。
行业协会对于市场竞争的两面性,向反垄断法提出了挑战。反垄断法显然不能也无法禁止行业协会的存在。它唯一能做的就是规范行业协会的行为。然而,由于商业社会的错综复杂,这一任务并非轻而易举。如何将行业协会正常的促进竞争的功能与违法的限制竞争的功能区分开来?如何做到既有效地惩罚那些固定价格、联合抵制交易等损害市场竞争的行为,又不至于将正常的商业行为当作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美国和欧盟反垄断法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可以为国内有关类似问题的立法和执法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