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贸易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3 19:57: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纺织品贸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纺织品贸易

中美纺织品贸易浅论

摘要: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对美出口之路可谓是艰难坎坷,而要想扭转纺织品出口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以往以量取胜的理念,提高产品质量和自主品牌价值,改革现有的产业结构和营销体系,提高我国出口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贸易摩擦;保护贸易政策;综合竞争力

一、美国为什么对我国出口纺织品频频发难

(一)导致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国外因素

第一,美国借对中国纺织品的制裁缓解贸易逆差及失业压力。长期以来对华贸易的巨额逆差使得美国国内许多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颇为不满,他们声称中美贸易中的巨大逆差有损美国利益因而应对我国输美产品予以设限。而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又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为主,因此当美国以缩小贸易逆差为理由而采取保护性贸易政策时,作为我国出口重头的纺织品自然是首当其冲了。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额剧增。美国却认为是低价进口纺织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造成了美国国内产业工人的失业,尽管事实证明美国国内失业率与贸易逆差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美国政府则声称鉴于“公平”起见,须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纺织品采取以抵制政策,因而作为美国纺织品的主要进口国,我国的进口纺织品成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的“替罪羊”。

第二,美国对WTO体系下的特保条款和非市场经济条款肆意滥用。根据中国加入WTO时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和《中国加入WTO工作报告书》中做出的承诺,如果世贸组织成员在确定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由于市场扰乱、威胁和阻碍这些产品的有序发展的话,在与中国磋商未果的前提下则可对中国的出口纺织品进行限制,而由于相关文件中对于“市场扰乱”及“威胁、阻碍相关产品的有序发展”的标准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美国则擅自将此标准当作“自由裁量权”而加以滥用,对我国的进口纺织品肆意制裁。

查看全文

各国纺织品贸易争端综述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近期发生在中美、中欧之间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争端很好地诊释了其中深刻的涵义。作为为纺织业提供原料的企业,上海石化及其员工理应对中美、中欧之间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争端给予关注。2005年5月23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称:根据《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以下简称“人世报告书”)第242段,要求与中国政府就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和棉制及人造纤维内衣的进口限制问题进行磋商。2005年5月27日,欧盟贸易代表致信中国商务部部长,通报了欧委会已决定根据人世报告书第242段的规定,就T恤衫和亚麻纱两类产品向中方提出正式磋商请求,要求对我国上述两种纺织品实施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

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引用的人世报告书第242段规定指的是:中国在加入WTO时承诺的一条关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和服装可采取不同于WTO有关保障措施协议的特殊保障措施的规定。规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代表同意下列规定将适用于纺织品和服务产品贸易,直至20()8年12月31日,并成为中国加人条款和条件的一部分。如一Wll,O成员认为《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汤盖的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自《习VTO协定》生效之日起,由于市场扰乱,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则该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减轻或避免此市场扰乱。请求进行磋商的成员在提出磋商请求时,应向中国提供关于磋商请求的原因和理由的详细事实声明,并附提出磋商请求成员认为能够证明下列内容的现行数据:

(1)市场扰乱的存在或威胁;

(2)在该市场扰乱中原产于中国产品的作用。

而对市场扰乱的定义,入世报告书第13条“过渡性保障措施”条款中第246段是这样规定的:在确定是否存在市场扰乱时,包括是否存在快速增长的进口产品,无论是绝对增长还是相对增长,与对国内产业的任何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关主管机关将考虑客观因素,包括:

(l)属调查对象的产品的进口量;

查看全文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

一、美国为什么对我国出口纺织品频频发难

(一)导致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国外因素

第一,美国借对中国纺织品的制裁缓解贸易逆差及失业压力。长期以来对华贸易的巨额逆差使得美国国内许多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颇为不满,他们声称中美贸易中的巨大逆差有损美国利益因而应对我国输美产品予以设限。而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又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为主,因此当美国以缩小贸易逆差为理由而采取保护性贸易政策时,作为我国出口重头的纺织品自然是首当其冲了。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额剧增。美国却认为是低价进口纺织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造成了美国国内产业工人的失业,尽管事实证明美国国内失业率与贸易逆差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美国政府则声称鉴于“公平”起见,须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纺织品采取以抵制政策,因而作为美国纺织品的主要进口国,我国的进口纺织品成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的“替罪羊”。

第二,美国对WTO体系下的特保条款和非市场经济条款肆意滥用。根据中国加入WTO时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和《中国加入WTO工作报告书》中做出的承诺,如果世贸组织成员在确定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由于市场扰乱、威胁和阻碍这些产品的有序发展的话,在与中国磋商未果的前提下则可对中国的出口纺织品进行限制,而由于相关文件中对于“市场扰乱”及“威胁、阻碍相关产品的有序发展”的标准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美国则擅自将此标准当作“自由裁量权”而加以滥用,对我国的进口纺织品肆意制裁。

在对于反倾销和反补贴的确定上,按照WTO的非市场经济条款规定,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的界定价格要低于市场经济国家,这也意味着从2008年特保条款到期到2016年我国“非市场经济国家”有效期结束的八年间,反倾销与反补将成为美国限制我国纺织品进口的主要措施。

(二)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中暴露的我国出口纺织业的弊端

查看全文

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分析论文

摘要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双方争取自身贸易利益的博弈过程,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断挑起贸易摩擦;而中国自身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为美国制造贸易争端提供了机会。就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产生而言,背后有其深层次的经济、政治、政策原因。本文首先简介中美贸易争端及其对中国纺织品的影响,然后探讨了中美贸易争端背后深层次的经济、政治、政策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纺织品贸易争端;中美;设限;原因;对策

1前言

中国入关以后,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明显增加,并表现出新的特点。在2003年发动1起、2004年发动3起纺织品设限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分别于2005年5月自主启动3起、于2005年5月、9月接受业界申请启动6起对华纺织品设限,除此以外还对我24类纺织品进行设限调查,涉案产品2005年对美出口金额超过100亿美元。2005年6月至11月间,我商务部与美方进行了7轮艰苦的磋商,最终达成了中美纺织品贸易备忘录,妥善解决了纺织品贸易争端,但是从长期来看,争端还远未离去。

查看全文

纺织品贸易摩擦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纺织品对美出口之路可谓是艰难坎坷,而要想扭转纺织品出口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以往以量取胜的理念,提高产品质量和自主品牌价值,改革现有的产业结构和营销体系,提高我国出口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贸易摩擦;保护贸易政策;综合竞争力

一、美国为什么对我国出口纺织品频频发难

(一)导致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国外因素

第一,美国借对中国纺织品的制裁缓解贸易逆差及失业压力。长期以来对华贸易的巨额逆差使得美国国内许多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颇为不满,他们声称中美贸易中的巨大逆差有损美国利益因而应对我国输美产品予以设限。而我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又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为主,因此当美国以缩小贸易逆差为理由而采取保护性贸易政策时,作为我国出口重头的纺织品自然是首当其冲了。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额剧增。美国却认为是低价进口纺织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造成了美国国内产业工人的失业,尽管事实证明美国国内失业率与贸易逆差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美国政府则声称鉴于“公平”起见,须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纺织品采取以抵制政策,因而作为美国纺织品的主要进口国,我国的进口纺织品成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的“替罪羊”。

第二,美国对WTO体系下的特保条款和非市场经济条款肆意滥用。根据中国加入WTO时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和《中国加入WTO工作报告书》中做出的承诺,如果世贸组织成员在确定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由于市场扰乱、威胁和阻碍这些产品的有序发展的话,在与中国磋商未果的前提下则可对中国的出口纺织品进行限制,而由于相关文件中对于“市场扰乱”及“威胁、阻碍相关产品的有序发展”的标准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美国则擅自将此标准当作“自由裁量权”而加以滥用,对我国的进口纺织品肆意制裁。

查看全文

纺织品贸易策略探究论文

一、目前我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

金融危机对纺织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2007年纺织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将完成工业总产值30500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利润总额1152亿元,同比增长32%。但在2008年1—10月纺织品工业总产值达到28538.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3%,增速继续下滑。我国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在2003—2007年之间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在2008年增速跌到20%以内。

第一,具体从出口方面来看,服装出口增速急剧下滑。据海关统计,2008年1—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574.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11.79个百分点,增速创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其中,纺织品出口591.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增速同比略增2.94个百分点;服装出口982.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增速下滑20.1个百分点。服装出口增速下滑非常剧烈,有向负增长区间发展的趋势。美国是我纺织品服装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需求日益萎缩。2008年1—10月,我国对美出口纺织品服装229.8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21.39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出口服装159.17亿美元,同比下降0.94%。

第二,从全行业利润看,2/3企业处于亏损边缘。2008年1—8月,利润总额为739.60亿元,同比增长3.20%,是2002年以来利润增长最低点。尤其是下半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行业陷入困境,特别是中小企业困难更加明显。有70%的中小企业由于生产不足、资金链断裂、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原因,平均利润率从上年的1.48%降到0.1%。行业出现就业萎缩局面,2008年1—8月,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同比下降0.36%,相当于有3.84万人少就业。

二、我国纺织品贸易策略的选择方向

面临当前世界纺织品市场出现的新态势,我国纺织业只有对外增强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对内利用无配额时代带来的机遇以及多年积累的生产优势,提升产品质量,才能成为无配额时代的真正受益者。

查看全文

纺织品贸易竞争压力分析论文

1我国纺织品出口状况概述

纺织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纺织品服装一直是全国首位的出口商品,其出口金额不仅占到出口总值的1/5,而且是我国外贸顺差的第一大来源,这样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为我国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我国在纺织、服装、化纤行业工作的人员超过800万,随着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将会更多地吸收我国的劳动力。而我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我国是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球纺织服装业的贸易额约为每年3200亿美元,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额约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1/4。

随着中国加入WTO,一直困扰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配额问题将得到解决。然而,取消纺织品及服装进口的配额限制,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也是双面的。一方面,取消配额将会实现纺织品服装的自由贸易。多年来受被动配额困扰而不能大幅度增加出口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将得以释放。另一方面,取消配额将会对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形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以前的纺织品贸易是在配额庇护之下的“不公平”贸易,现行的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配额划分的。我国对欧盟、美国等设限国家的纺织服装出口,也主要由配额决定。一旦取消配额限制,势必导致市场格局的变化。取消配额之后,纺织品市场实现了自由贸易,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当前纺织品出口压力现状分析

2.1屡遭倾销投诉,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巨大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遭遇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中国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抵制,根据一份来自WTO的年度报告表明:200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间,在全球149项反倾销案中,中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了27项调查,占世界总数18.12%。其中纺织品反倾销案件日趋增加,特别是2002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在全球遭受到的各种贸易壁垒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查看全文

纺织品贸易策略分析论文

一、目前我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

金融危机对纺织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2007年纺织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将完成工业总产值30500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利润总额1152亿元,同比增长32%。但在2008年1—10月纺织品工业总产值达到28538.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3%,增速继续下滑。我国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在2003—2007年之间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在2008年增速跌到20%以内。

第一,具体从出口方面来看,服装出口增速急剧下滑。据海关统计,2008年1—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574.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11.79个百分点,增速创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其中,纺织品出口591.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增速同比略增2.94个百分点;服装出口982.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增速下滑20.1个百分点。服装出口增速下滑非常剧烈,有向负增长区间发展的趋势。美国是我纺织品服装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需求日益萎缩。2008年1—10月,我国对美出口纺织品服装229.8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21.39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出口服装159.17亿美元,同比下降0.94%。

第二,从全行业利润看,2/3企业处于亏损边缘。2008年1—8月,利润总额为739.60亿元,同比增长3.20%,是2002年以来利润增长最低点。尤其是下半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行业陷入困境,特别是中小企业困难更加明显。有70%的中小企业由于生产不足、资金链断裂、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原因,平均利润率从上年的1.48%降到0.1%。行业出现就业萎缩局面,2008年1—8月,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同比下降0.36%,相当于有3.84万人少就业。

二、我国纺织品贸易策略的选择方向

面临当前世界纺织品市场出现的新态势,我国纺织业只有对外增强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对内利用无配额时代带来的机遇以及多年积累的生产优势,提升产品质量,才能成为无配额时代的真正受益者。

查看全文

纺织品贸易研究论文

摘要按照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衰退阶段”还应加上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完成,新产品所创造的新的市场需求和剩余的夕阳产品的市场需求之和必须大于“原来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混合经济的今天,夕阳产业的转移必须考虑政府的因素。

关键词纺织品贸易争端产品生命周期夕阳产业

2005年6月11日,中欧双方就解决近期纺织品贸易争端最终达成协议,避免了双边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但美纺织业不买中欧模式的账,美国“夕阳产业”的代表组织美国纺织业制造商协会认为,在美中两国解决纺织品贸易问题之前,它们会不断要求政府对更多的中国进口纺织品设限。截至8月31日晚,由于中美在纺织品纠纷问题上的立场依然相距甚远,被外界寄予厚望的中美第四轮北京磋商无果而终。

众所周知,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夕阳产业”,由此,我们不禁想起了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产品周期理论。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生产区位的变化来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现象。该理论认为,美国企业对外投资活动与产品周期有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在产品周期运动中,由于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变动而做出的决策。维农把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衰退三个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技术创新时期,由于产品需求弹性较小,成本差异对企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不大,因此,产品生产一般集中在国内,国外市场需求基本依靠出口满足。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产品技术逐渐成熟,国内外对产品的需求随之扩大,产品价格弹性增加,对降低成本的要求十分迫切。同时,产品的样型已经稳定,仿制开始,技术优势弱化。由于竞争对手出现以及担心丧失国外市场,企业纷纷将生产转移到国外,投资地区一般选在收入水平和技术水平与母国相近的地区。第三个阶段是产品的衰退阶段,此时,产品已完全标准化,企业的技术优势丧失殆尽,产品竞争围绕着价格展开。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将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因而,企业该阶段的产业转移主要流向发展中国家。维农认为,在产品衰退阶段,企业的垄断或寡占地位已不复存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基础是价格和成本。这时企业最关心的是寻找成本低的产品生产区位,于是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选择的最佳生产区位。他认为,那些生产过程需要大量劳动投入的标准化产品最有可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这些产品或是运往国内供应国内市场或是销往其他国家。

总体而言,纺织业是欧盟国家和美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在上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欧洲和美国无论是在纺织品的生产和贸易上,还是在技术和工艺的创新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纺织业又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欧美的劳动力成本高,已丧失了价格成本的竞争优势,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达国家应该将该产业转移出去以获得比较优势。但是,欧盟和美国的纺织业仍然存在,是一个强势的“夕阳产业”,而且还常常就此和中国展开贸易战,大有重新将该产业转回来之势。这就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产品第三阶段理论”相矛盾了。仔细想想,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第三阶段理论”除了包括“众厂商相对而言是竞争的,不是寡占或垄断的”这个假设外,还应包括这样的条件。那就是(1)发达国家在“原来产业”的衰退阶段,已经开始了新产品的研制和投产,并且必须和“夕阳产业”的生产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也就是说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完成。(注意:“夕阳产业”是“原来产业”转移一部分后所剩下的部分)。(2)发达国家新产品所创造的新的市场需求,和剩余的夕阳产品所创造的剩余市场需求之和必须大于“原来产品”所创造的市场需求,否则发达国家会吃亏的。用公式表示就是:D1+D2>D3(D1表示新产业的市场需求,D2表示夕阳产业的市场需求,D3表示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如果D3足够大,当D1一定时,D2也较大。如果此时将产业全部转移,也就是D2=0,那么就会出现等式左边<等式右边,这样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会缩小,他们就会吃亏。(3)在混合经济的今天,夕阳产业的转移必须考虑政府的因素。如果这三个条件不同时具备,在产品的衰退阶段,发达国家的产业不会轻易转移出去。

查看全文

媒体在中国纺织品贸易中的作用

公元前3世纪以来,沿着东西方商贾开辟的“丝绸之路”,中国丝绸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罗马帝国,受到欧洲上层阶级的狂热追捧,出现了“黄金易得,丝绸难求”的景象。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交通方式多样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纺织品贸易快速地繁荣发展起来。

一、媒体与纺织品贸易的关系

1.纺织品贸易。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地理和气候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趋势是不尽相同的。下面简单介绍美国和印尼在纺织品贸易方面的情况:美国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国家,也是世界上纺织品购买力最强的市场,其纺织品进口需求量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许多国家都把进入和拓展美国市场看做最为主要的市场战略目标。但多年来,美国一直实行纺织品贸易保护主义,对纺织品进口处处设限,种种政策使中国的纺织品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全球第十一大纺织品出口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印尼的第一大产业,其产值、出口额和就业规模在全国各行业中居领先地位。丰富的自然资源、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以及良好的中上游纺织工业基础,均带动了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中游工业的纤维及丝纱自给自足,为衣用的布料及配件提供充足的供应,使其拥有较大竞争优势。但是,印尼纺织所需的主要原料棉花90%以上依靠进口,增加了生产成本,并受到原料供应形势的影响,同时印尼45%的纺织产品用于出口,对国外市场依赖较大等因素长期制约了印尼纺织服装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2.媒体。媒体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天线广播、报刊杂志、通俗文学和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传播信息的形式变得多样化,除了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这四大传统新闻媒体外,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也相继发展起来。媒体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织,一方面它会对社会本身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自身发展受到社会的制约。

3.媒体与纺织品贸易的关系。从古至今,贸易的往来一直是以信息作为基础,信息为贸易双方提供了买卖的依据和决策的判断,让当事人对贸易的大局势有一个概括和清晰的了解。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各种信息的载体正是媒体。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媒体服务于贸易。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媒体在纺织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媒体从诞生之时起,一方面属于上层建筑,是舆论宣传的工具,掌握在统治阶级的手中;一方面又从事着商业化的经营,是所有者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纺织品贸易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来帮助外界了解纺织品行业,现实中,媒体就是不错的选择,它拥有极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国际纺织品贸易和相关政策问题上这种独特的功能也很突出。普通公众,甚至一些政府、组织、企业等对纺织品贸易了解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媒体通过新闻报道或广告宣传等方式告诉人们哪里的纺织品质量优良、哪些纺织品品牌可信度较高、哪些商家信誉好等等一系列信息,从而影响公众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就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导向,给纺织品贸易带来推动或抑制的影响。同时,纺织品贸易对媒体也有促进作用。为了宣传产品,开拓海外市场,赢得更多的利润,纺织品企业会拿出一定资金请媒体帮助其扩大知名度。这些资金无疑是媒体赚取利润的来源,媒体利用这些利润资本对本身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有效地促进媒体行业的高速发展。综上所述,媒体与纺织品贸易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媒体服务于纺织品贸易,纺织品贸易为媒体提供“生命能量”。

二、媒体对中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