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策略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3 18:46: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防治策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防治策略

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

林业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林业资源生产周期长,再加上近些年各种破环生态环境行为导致林业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而威胁到林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基于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本文从病虫害防治视角分析,以此为我国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林业病虫害发展的原因

林业病虫害对树木的成长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轻则会影响林业的健康成长,重则会导致整个林业生态系统失衡。结合工作实践,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人类对林业资源的破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林业资源出现过度消费,例如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地种植人工林,人工林具有单一物种,这样一旦出现病虫害就会快速地传播,威胁到林业资源生态平衡。二是不合理农药的使用。在现代林业种植的过程中,人们为了快速追求经济效益,而选择使用化学肥料,容易造成水土污染等,引发病虫害。例如农药的过度使用容易造成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了危害性。三是林业病虫害繁衍能力强,外来物种多。近些年由于过度使用农药等,导致病虫害的繁衍能力越来越强。而且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例如美国白蛾具有较强的繁衍能力,而且属于外来物种,对林业危害巨大。

2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于病虫害的监控是预防病虫害工作的前提,然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基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2.1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有待提高。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新常态发展下,加强监测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林业病虫害发生具有时间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受限于监测人员数量、技术以及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于病虫害监测处于事后治理的阶段,而没有很好地做好预防工作。2.2病虫害防治手段落后,防治效果低。目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的就是利用大型设备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的方式,虽然此种方式能够预防病虫害,但是其对于环境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例如药物大面积喷洒会污染水源、增加病虫害的抗药性等等。另外在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没有掌握喷洒的时间,导致药物效果不理想。2.3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的意识有待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属于系统工作,工作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因此部门人员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缺乏事前监测防治的意识,例如部分人员认为只有发生病虫害时才进行喷洒,而忽视前期防治的重要性。

3强化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查看全文

计算机勒索病毒及防治策略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勒索病毒全球肆虐,对政企和个人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勒索,造成巨大损失,随着数字货币的隐蔽交易和加密技术的不断提高,勒索病毒蔓延网络,对计算机安全防护形成巨大的威胁。从勒索病毒分类、攻击过程出发,提出了防治和应对策略,对反勒索病毒具有指导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病毒;比特币病毒;勒索病毒;计算机安全

近年来,黑客通过病毒加密数据来勒索用户获取巨额非法收入,称为勒索病毒或者赎金木马。2017年,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都遭受“WannaCry”的勒索病毒,勒索病毒被普通用户所广泛了解,该病毒利用NSA泄露出来的系统危险漏洞“Eter-nalBlue”(永恒之蓝色)[1],因此又被称为“永恒之蓝”病毒。计算机用户中病毒后,用户主机上的各种文档、照片、音视频文件、应用程序或源代码通过非对称多种算法进行加密,并且以文件后缀被改写为“.WNCRY”,用户只能在限定时间内交付比特币赎金才可以得到解密工具。如何有效防治勒索病毒,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勒索病毒简介

勒索病毒是自2016年广泛爆发以来,病毒制作者不再以挂马破坏计算机系统或文件为技术展示,而是以加密用户文件为由勒索金钱进行网络非法犯罪,随着数字货币的隐匿性交易以及计算机加密算法的演进愈演愈烈,其已成为政企用户电脑最大的安全威胁之一[2]。勒索病毒一般通过网页挂马、垃圾邮件,以及伪装非正版软件的破解文件等形式进行网络传播,一旦入侵电脑,就会有选择地遍历用户文件夹下文件,进行相应算法加密,使用户无法正常读取文件,必须支付赎金才能拿到解密工具。比如引发广泛讨论的2017年“永恒之蓝”漏洞“WannaCry”病毒及其变种,2018年Satan病毒及其变种,2019年盛行的Gan-dCrab家族病毒以及Stop家族及其变种[3],以及2020年新型勒索病毒WannaRen,都具有快速传播性和高危害性。

2勒索病毒分析

查看全文

干旱灾害风险的防治策略

摘要:干旱灾害是全球面临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现代抗旱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的思路,基于干旱灾害风险度提出干旱灾害区划方法,分别从农业干旱灾害、因旱人饮困难和城镇干旱灾害三个方面及综合角度揭示了全国干旱灾害风险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不同地区的防治等级,为不同区域干旱灾害防治及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分布特征;防治策略

干旱灾害是世界上发生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持续时间久、影响面积广和造成损失严重等特点。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旱灾及其风险不断演变,干旱灾害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许多难点。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干旱缺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现代抗旱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干旱灾害进行风险分析是开展抗旱工作的基础。

一、干旱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1.基本思路

以县级行政区为评估单元,基于水资源量的数据对全国各县级行政区开展干旱频率分析和旱灾损失评估,进而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基于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计算分析干旱灾害风险度,确定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分类,从而编制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包括干旱灾害风险度计算、风险等级划分、综合平衡等关键过程。首先,基于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因旱人饮困难风险评估的不同干旱频率和对应的损失影响,计算干旱灾害风险度。其次,基于全国不同县级行政区干旱灾害风险度的数值,以一定方法确定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最后,确定形成农业干旱灾害、因旱人饮困难、城镇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并在三者基础上确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技术路线图如图1。

查看全文

病毒肺炎中医认识与防治策略

[摘要]病毒肺炎可能会造成心脏损伤,且具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病毒肺炎患者预后明显较差。针对病毒肺炎对心血管系统所造成的影响,通过阐述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及中医对其病理机制的认识,为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系统化提供指导。

[关键词]病毒肺炎;心血管疾病;心脏损伤;中医;防治

病毒肺炎(下文简称“肺炎”)因其强传染性、高致病性,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通量测序显示其病原体为一种新型β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病毒命名为2019病毒(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将这种病毒所引发的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得益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目前中国国内肺炎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国外输入病例的风险越来越大。相对于国内确诊病例的显著减少,境外疫情开始了快速蔓延,境外输入中国的病例在逐步增加。2020年3月5日全国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6例,累计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6例。由此可见,肺炎防治的路还很漫长,任务十分艰巨。中医药在肺炎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疗效确切。已有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相较于纯西医治疗在缩短平均发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减少普通型转重型的发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研究发现,2019-nCoV感染可能会导致心脏损伤,且具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肺炎患者预后明显较差[2]。但目前国家及各省、市制定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对于具有心脏损伤或心血管疾病合并症的患者缺少更为精细化的用药指导。本文通过分析肺炎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肺炎与心血管疾病病理机制的相互影响,以阐明病毒感染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中医防治策略。

1肺炎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3]。2019-nCoV感染后除了出现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外,还有少数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少数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可能是以胸闷、心悸、胸痛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4-5]。棘手的是2019-nCoV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与病毒感染相关心脏损伤均可出现上述症状。因此肺炎患者一旦出现心血管疾病急性加重,由于其典型症状和体征可能被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所掩盖,医生极有可能出现漏诊。这说明应该要重视对心血管疾病与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及休克的鉴别诊断,并且及早地用药干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肺炎患者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这些患者对肺炎耐受力差,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文献[2]钟南山院士团队分析了截至2020年1月29日中国大陆30个省市552家医院1099例经实验室确诊的COVID-19患者的数据。研究发现14.9%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2.5%患者合并冠心病,这两类患者的病情都更容易进展为重症COVID-19,复合终点事件(ICU治疗、机械通气或全因死亡)发生率也更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取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上报的共计44672例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进行分析[6],研究发现,所有确诊病人粗病死率为2.3%,未报告合并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约为0.9%,有合并症患者的病死率则高得多。该研究中共有4.2%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12.8%的患者合并高血压。从死亡病例的角度来看,22.7%的死亡病例有心血管疾病病史,39.7%有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粗病死率为10.5%,高血压患者为6.0%,这两类患者粗死亡率甚至高于合并癌症的患者(5.6%)。这进一步提示合并心血管疾病可能是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与此同时,临床研究发现肺炎患者存在心脏损伤,提示2019-nCoV病毒可能可以直接损害心肌细胞。研究发现,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的肺炎患者,其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7-8],其中重症患者心脏损伤比例相对于轻症患者显著升高,死亡患者发生心脏损伤的比例较幸存者显著升高[9]。目前有限的尸检和穿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也提示2019-nCoV病毒能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尸检、病理结果显示肺炎死亡患者肺、心脏、肝脏、肾脏及脑组织、消化系统均有明显损伤。其中心肌细胞可见变性、坏死,间质内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浸润[10]。综上所述,对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肺炎患者或肺炎合并心脏损伤的患者予以及时救治,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2肺炎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中医病理机制分析

查看全文

迷恋网络防治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网站已有15000多个,网民近2000万,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那么,学生上网又是做什么呢?2000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数在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0.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关注卫生保健信息。可见,目前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而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负面影响

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大量的网络信息为上网中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是这些信息都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良莠不齐。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大量的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使他们逐渐认同西方民主和西方文化,并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另外,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据调查显示,上网中学生当中,有近八成访问过色情网站。另据《华商时报》报道,我国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观看到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大多来自网络。

影响现实人际交往。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渴望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交友的天地。这种交友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中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狐独、痛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而且网上交流是虚拟的平等交流,可以自由选择交流对象。正是中学生内心渴望的一种交往方式,极具吸引力。中学生的性格尚未定型,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一个重点中学的技小能手,自从迷上网上聊天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费不菲还在其次,问题是竟像换了一个人,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狐独,感到不再适应——不愿再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说:他是患了一种“自闭症”,因为网络世界的“自由度”使他有种错觉,似乎可以不再关心现实生活的冷暖、得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每周上网超过5年小时的互联网用户中,有25%人表示他们与家人及朋友呆在一起的时间少了。

影响身心健康成长。中学时代正处于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体育煅练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有的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倒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发育。另外,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强化了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经调查发现:常“泡”在网上的青少年,其写字作文、分析综合、评论欣赏的能力,要比接受传统学习的学生差一些。

防范措施

查看全文

城市生态现况与防治策略

1盘锦市生态系统概况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中部,辽河下游,渤海之滨,地处东经121°33′~122°28′,北纬40°41′~41°28′,是辽河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

盘锦市辽东湾湿地属于低平湿地,由海退和河流冲积而成,表层由淤泥质亚黏土组成,质地黏重,湿地平原多属于间歇性积水沼泽[1]。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双台子河口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其划分为3个功能区,即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总体布局为保护区域和合理利用区域。辽河三角洲湿地总湿地面积为31.5万h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16.0万hm2,占总湿地面积的50.79%,芦苇湿地占总湿地面积的21.08%,滩涂湿地占总湿地面积的19.18%。人工湿地面积为15.5万hm2,占总湿地面积的49.21%,水田占总湿地面积的37.74%,占人工湿地的76.66%。

2盘锦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盘锦市有3处重要的湿地资源,分别为辽河湿地公园、红海滩风景区和鼎祥集团苇海蟹滩。2008年8月27—29日,盘锦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这3处湿地的空气质量和景区水质进行监测。

2.1空气质量评价

查看全文

林业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摘要:林业生态系统的维护过程中,森林病虫害的潜在威胁最大。为发挥好森林系统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森林系统免受病虫害侵袭,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而展开论述,自思想上意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并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长期发展战略而定;秉承森林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彻底认清化学防治的危害和问题,正视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坚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病虫害控制理念,将林业病虫害的防控由被动防治向主动防治转变三大层面,就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做技术性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病虫害;防治策略

森林系统维系着生态平衡,同时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对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利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避免森林系统受到病虫害侵袭,确保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充分考虑病虫害、火灾等问题,利用先进手段提前制定好防范措施,为森林系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1]。

1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长期发展战略

近些年,林业生态环保意识增强,人工造林的面积不断扩大,持续推广人工单一树种纯林种植模式,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将持续增加,个别不常见的病虫害将常态化而且流行严重。自林业病虫害防控目标调整来看,到2020年底,中国将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力争由原先占森林面积的8.2%降低到6%以下,由此可见,随人工林面积的增加,中国林业病虫害防治任重而道远,今后无论在意识还在战略执行上,都要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长期发展战略而执行。

2认清化学防治的危害和问题,正视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查看全文

林业管理中松材线虫病预防治理策略探讨

一、林业管理中松材线虫病的特点

松材线虫病又被称为松枯萎病,这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虫害。该病通过松墨天牛等昆虫作为媒介来进入松树当中,进而影响松树的生长于发展,引发病害。在林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就是对松材线虫病进行防治。这种病害与其他的病害相比,更具有毁灭性,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播速度快且致命力强的特点,如果松树感染到此病害,就会迅速死亡。往往松树在感染到此病害之后也没有有效的应对策略,只能迅速死亡,这种病害又被称为松树的癌症。这种病害的特点有以下几个要素。首先,它有着较多的寄生类型,且分布广泛。松材线虫病它寄生的最主要的对象就是松树,但是也有一些非松属性的针叶树,所以,从这点来看,它可以感染的对象较多。其次,它的适生区与其他的病害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在我国绝大部分的林业管理区都可以衍生出松材线虫病。再次,这种病害的传播速度也十分快,它的传播媒介不仅仅是昆虫,一些人为的病木也可以成为它传播的媒介。最后,染病的对象死亡的时间非常快,且没有应对策略。因为线虫以及松墨天牛大多都是计生在寄主的体内得以生存,所以根本无法进行治疗,如果松树感染上此病害,被治愈的可能几乎为0,在短短的40天内基本上就可以丧失生命。

二、林业管理中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治理策略探究

1.加强防治措施在进行播种前,严格对种子进行检疫,及时利用消毒药物与温水相结合,以防止种植时带有病毒病菌,保持林区的环境卫生,时常清理一些残缺的植株、叶子和杂草,不能让病虫源有栖息之。加强日常的育苗管理,林木的培育密度要适中,提升种苗的抗灾性能。在发生区,一旦发现一棵枯死的树木,就要就地销毁,无论是树干、木材还是根桩都要进行彻底的处理,将其中的线虫和其他的传播媒介就地处理,防止出现再次传播的可能性。为了确保处理有效,在清理病树时,所有的伐桩高度都不能超过5cm,病区的处治要确保干净、彻底,不能够残留超过1cm的松树枝丫。所有的病虫害处理必须在每年的3月底之前结束,因为超过3月松墨天牛就会羽化成虫,会造成更多的伤害。利用营林措施实现结构优化,将砍伐枯树与优化改造相结合,对松林进行彻底的更新与改造,调整树种的结构,实现封、造、补结合的方法与策略。在进行松林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其基础管理,尤其是营养和卫生方面,注重对枯死松木的清理工作,确保林内通风,减少松墨天牛可能衍生的环境滋润度,使林业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提升松木自身的抵抗力。

2.加强技术推广林业防治主要是指利用林业技术来抵制病虫害的侵扰,例如修建枝叶,加强日常的通风管理等等。在当下的技术支持下,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松材线虫病的防止管理体系,用具体的体系和技术优化林业管理的内容。例如在松材线虫病的预警设置、调查技术规程、疫区管理方法以及病木处理上都要确保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便于人们去理解和操作。一般情况下,完成杂草清理的时间在八月的中下旬,过早的话会产生2次生长,过晚的话会影响到草木的生长,幼苗在培育的过程中会有8到10a可以郁闭成林,然后进入成长阶段。枝叶生长较为茂密,待到秋季的树木达到落叶的状态之后,树木体内有着较低的水分含量,枝干就会出现枯萎状态,这样就增强了病虫入侵的可能性,病虫害的灾害也在此最有可能发生。林业管理人员要做好这个时期对松木的处理工作。松材线虫病和一般的病虫害相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将一般的松材线虫病管理和防治的方法盲目地套用上去,必然不会有太好的效果。针对当下我国不同地区的情况以及生产单位推出的各种防止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检测和治疗方法。

3.加强宣传教育要树立好以“质量”为主的防治理念,要想充分地提升林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防治水平,就必须保证质量的理念的树立。积极培养防治员工在工作的每个环节对质量把握的水平,将质量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加强对人们群众的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众对不良生物入侵的防范意识,林业管理要将松材线虫种的形态、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广而告之,同时也要为群众传递其危险程度与具体的清楚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受众讲解。松材线虫病有着传播速度快且致命率高的特点,利用报纸、媒体、新闻以及专家呼吁等方式,让受众充分地感知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危害的毁灭性。有关部门要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引起各级领导对林业管理的重视,并促进其加大投入,为松材线虫病的管理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家也应该加强对林业管理人员工作水平的重视,为其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促进林业管理更加专业化、科学化。利用报纸、电视等多种宣传途径,公开讲述送财险病虫害的预防方法,做好普及工作,提升全民的配合与防范意识。

查看全文

黑豆病害防治策略分析探讨论文

关键词:黑豆病害;症状;防治方法

摘要:总结了黑豆主要病害,如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霜霉病、锈病和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并提出防治方法。

我国大豆病害以真菌性病害最多,有23种以上,如霜霉病、锈病等;细菌性病害只有2种,即细菌性斑点病和细菌性斑疹病;病毒类病害以大豆花叶病生理病为主;线虫病主要是大豆孢囊线虫病;还有一些缺素症和生理病。

一、大豆花叶病毒病

1.1症状

受花叶病毒感染的植株叶、荚、豆粒或全株变形。病荚畸形,主要特征是无毛。病粒粗糙无光泽。叶片症状有以下5种类型:一是轻花叶型,叶片有轻微淡黄色斑驳,抗病品种或生育后期感病的植株多有这种表现。二是皱缩花叶型,病叶黄绿相间而皱缩,叶脉褐色而弯曲,后期叶脉变赤褐色坏死;结荚稀少并弯曲无毛。三是芽枯型,病株茎尖变赤褐色且萎缩卷曲,最后枯死;一般在开花后期出现症状,发病急,蔓延快,严重矮化;结荚极少,多为畸形。四是矮化型,病株叶片皱缩,节间缩短,结荚少或为畸形荚。五是黄斑型,常与轻花叶型和皱缩花叶型混生;下部叶片出现黄色斑块,呈不规则形,叶色变褐。

查看全文

防治平菇畸形策略论文

摘要:介绍了蓝色菇、萎缩菇、水肿菇、菜花菇等11种畸形菇的病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以供广大平菇种植户借鉴。

关键词:平菇;畸形;原因;防治

平菇是常见的食用菌类,在栽培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其生长发育受阻,出现畸形,不但影响产量,而且由于品相不好,商品价值降低。了解平菇产生畸形的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是很必要的。

一、蓝色菇

菌盖边缘产生蓝色的晕圈,有的菇体表面全部为蓝色盖覆。①发生原因。菇房内采用煤灶加温,或者菇房紧靠厨房,由于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毒害气体,加上通风换气较差,造成菇体中毒,进而发生变色反应。②防治措施。冬季菇场增温措施宜采用太阳能、暖气、电热等方法,如采用煤火、柴火等方法加温,应设置封闭式传热的烟火管道,防止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进入菇房。

二、萎缩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