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转变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3 12:53: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方式转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转变发展方式重在政府改革
十七大一以贯之地坚持新时期以来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全面规划部署了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发展大局,目标、任务、要求都提得十分明确,深得党心民心。接下来,关键是落实。而所谓落实,关键又是在体制上、政策上、措施上落实。
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重大任务来说,尤其是这样。
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长期以来的要求修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引人注目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增长不等于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争取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区别在于,增长一般是数量、规模上的扩张,而发展则突出表现为在增长中不断实现的结构变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强调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方式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和企业家创新活动的集约方式,这便是着眼于发展的,因为由此将带来成本结构、生产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相互作用,便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成整个经济结构的变革。这个过程,就是经济作为一个有机体而成长、发展的过程。
从转变增长方式到转变发展方式,包含这样的内容,但不止于这个意义。它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来谋划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以更高的立意和更开阔的视野,更加突出地强调从方式上解决增长与发展乃至全面发展相统一的问题。如上所述,发展的概念是关于结构变革的概念,而所谓全面,也正是就整体的结构状况而言的。这样来看,转变发展方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在需求结构上,要通过扩大内需来调整出口、投资与消费需求的结构,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收入结构(居民、企业、政府的收入份额)的调整,其中一个重点是财税收支结构的调整;在成本结构上,通过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通过外部成本的内部化,降低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代价;在产业结构上,以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为基础,实现三次产业的结构合理化,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区经济结构上,也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要注重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更要着眼于国家整体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来达成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在城乡结构上,遵循工业化发展规律,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有利于在规模经济意义上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的要求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
强调转变发展方式,更深刻地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的意义和重要性。提出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已经许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呢?这与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或发展的方式有最主要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主导发展,厥功甚伟,功不可没。在以制造业为主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阶段,特别是在体制转轨的初始阶段,政府主导即主要由政府配置资源还是一个自然的选择,也很有效(这与计划经济体制在其初期有速效于某些部门的增长有点类似)。但在工业化和体制转轨的这两个阶段特征发生变化以后,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产业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随着市场关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发展,随着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而是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越来越成为决定整体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主要由政府配置资源的行政主导方式,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和局限性,便越来越不能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果以缺乏创新而主要拼资源消耗的粗放增长作为旧增长方式的典型特征,那么,这种增长方式是天然地与行政主导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依人们的认识、觉悟为转移。行政主导方式一天不转变,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改革目标一天不实现,这种旧的增长方式就一天不能根本转变。
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实质是改革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方式亦即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若干年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的政府改革一直在艰难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也在深化,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解释。但任重道远,改革尚未成功,且受到一些部门、地方、行业垄断的特殊利益和在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关系等问题上不时泛起的旧意识形态观念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阻碍和干扰,这又对中国发展在其新阶段上凸显出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提供了基本的解释。现在,十七大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更进一步的提法来强调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切体认这一点,就要更加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在政府改革。说它是根本也好,核心也好,关键也好,无论用哪个词都一样,都是为了说明政府改革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决定意义。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这个第一要务之急务,第一要义之大义。抓这个要务中的急务,要义中的大义,要从改革政府行政主导发展的方式入手,牢牢把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制度上更充分地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并与之相适应地从制度上定位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职能、责任和作用方式。真正落实这个任务,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就在其中了。
转变经济方式的途径透析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具体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走向和内容。不容否认,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需求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产业规模扩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可以说,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转变充分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恢复性发展、创业性发展、模仿性发展、曲折性发展、快速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这样一个长期、艰难和顺序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为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和成本。大家知道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了明显的“三高一低”特征,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即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这些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消耗而实现的,正是由于“三高”才导致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低效率。所以,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一定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应该说,这些要求为探索途径的转变提供了可操作性理论指导。
第一,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完善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实现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当前必须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努力稳定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促进经济增长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推动,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要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促进产业做大做强。要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要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加强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城镇化结合全面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在经济增长和推进就业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主要包括: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通过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通过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下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已成为一个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独立经济形态,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这是当今经济结构诸多变化中最具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变化,它的发展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二元经济的发展方式。具体表现在:一是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民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并不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培训,而在三元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产业工人还是农民转向新经济部门都需要经过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突出出来,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都需要给予重新认识,这正是需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所在。二是资本的流动机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资本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流动,待工业部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流向农业,而在三元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由于面临着工业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这就需要资本在两个部门间实施合理配置,即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互动。三是市场实现机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工业化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扩张,而在三元经济条件下,由于知识经济部门的产品主要是技术和知识,它的应用将主要取决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需求,这就需要在知识经济部门与传统经济部门之间构建起共生共荣的相互关系。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外贸易总量相当于1978年的105倍,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这是自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与货物贸易出口的绝对量迅猛增长相伴的是,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和位次也在逐年提高,从1980年的0.89%提高到2005年的7.3%。在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外贸依存度也从1978年的9.8%迅速攀升到2006年的66.2%,显著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46.75%),已经成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
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主要表现为我国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数量扩张型的,导致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我国出口比较集中的市场上,出口商品数量增长迅速,引发大量的贸易摩擦。1978年~1989年,我国外贸总体上处于逆差,扩大出口、增加创汇是当时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产业向我国加速转移,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从1990年起,我国外贸持续保持顺差(1993年除外),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7%左右。保持适度的外贸顺差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保持汇率和宏观经济的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但另一方面,从2005年起,中国顺差每年以7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增加,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起与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
从另一角度来看,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人均只有1513美元,而据WTO的统计,美国是8427美元,日本是7136美元,韩国是7920美元。可见,从贸易数量与贸易金额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从外贸增长方式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粗放投入实现的,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的基础也比较脆弱,我国要成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带来的影响
1.外贸出口重数量轻质量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外贸易总量相当于1978年的105倍,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这是自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与货物贸易出口的绝对量迅猛增长相伴的是,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和位次也在逐年提高,从1980年的0.89%提高到2005年的7.3%。在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国外贸依存度也从1978年的9.8%迅速攀升到2006年的66.2%,显著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46.75%),已经成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
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总体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主要表现为我国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数量扩张型的,导致在海外市场特别是我国出口比较集中的市场上,出口商品数量增长迅速,引发大量的贸易摩擦。1978年~1989年,我国外贸总体上处于逆差,扩大出口、增加创汇是当时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产业向我国加速转移,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从1990年起,我国外贸持续保持顺差(1993年除外),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47%左右。保持适度的外贸顺差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保持汇率和宏观经济的稳定,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但另一方面,从2005年起,中国顺差每年以7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增加,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起与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
从另一角度来看,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额人均只有1513美元,而据WTO的统计,美国是8427美元,日本是7136美元,韩国是7920美元。可见,从贸易数量与贸易金额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从外贸增长方式上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粗放投入实现的,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的基础也比较脆弱,我国要成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带来的影响
1.外贸出口重数量轻质量
水利档案方式转变的思考
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在现代水利档案管理中互相不可替代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一样,都已成为现代水利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是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互相不可替代。①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原始凭证性。原始性是档案最主要的特性,纸质档案的原始性体现了纸质档案的真实、唯一性。纸质档案中最原始的当属经过上级领导亲自审改、签署的文件、会议正式通过并生效的纪要,及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亲笔手稿、印鉴原稿,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原始记录形成的思路与脉络。纸质档案难以伪造和篡改,决定了其记录历史情况的客观真实性,成为令人信服的历史凭证。更因其具有唯一性而具有独特的保存价值。电子档案的格式和内容是可更改的。档案利用者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电子档案进行不同形式的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本身存在的不稳定性也会影响电子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的完整性,由此而引起人们对电子档案的原始、凭证性的质疑。②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安全性。纸质档案相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安全性能更为稳定。纸质档案形成后,原件中的内容和形式不会发生变化。而这种真实性和原始性在电子档案中就不能得到保证。在电子文件归档时,要保证其内容完整、版本为最终,电子档案载体的物理状态良好,没有病毒,信息输出准确。电子档案需要备份,以确保文件的原始性,特别是防止网络或计算机出现病毒后造成电子文件丢失。纸质档案较电子档案更易于保密,保存时间更长。③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共享性。大部分的纸质档案保存的都是孤本,其共享利用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传统的纸质档案是一种“有形的信息资源”,汇集在一定的场所、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被需求者利用。电子档案在虚拟的计算机环境下是一种“无形的信息资源”,同一份档案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被不同需求者利用、共享。④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经济环保性。电子档案的应用相对于纸质档案的应用更为经济环保。利用者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不需在特定地点、指定时间通过纸质载体阅读电子档案,这样既节省了纸张,又减少了档案管理者对纸质档案进行拆钉、装订、搬运所需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使电子档案被无纸张消耗的重复利用,达到了经济环保的效果。纸质档案的应用则需要使用大量的纸张。⑤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保护原件性。随着对纸质档案阅览次数的增加,作为信息载体的纸张会逐渐老化和破损,字迹也会变得模糊不清,大大缩短了纸质档案的使用和保存寿命;而电子档案的利用则不同,即使被多次复制、打印,其内容也不会遭到破坏,电子档案的正常利用不会对其寿命造成任何影响。需要强调的一点,由于技术和载体的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电子档案的寿命也不是没有尽头的,对其原件也需要进行很好的保护。⑥电子档案对纸质档案还有一定的管理与使用上的便利性。
水利档案管理实现从传统向现代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利行业的普遍应用,水利档案管理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直接产品的电子档案应运而生,水利档案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传统的水利档案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水利档案管理模式正在被现代水利档案管理理念所取代。水利档案管理在从传统向现代模式转变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有:①主观认识不到位。一些基层的水利档案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水利档案管理在整个水利建设管理中的地位,把水利档案管理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管理工作。认为水利档案管理处于整个水利建设管理环节的最末端,它的运行不会对水利建设管理产生太多的影响。造成档案管理与水利建设管理不同步,档案资料收集滞后,档案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浪费。②客观因素的制约。水利项目建设周期一般都比较长,而且档案内容繁杂。从项目论证、设计、实施到竣工验收,周期短的需要1~2年时间,周期长的则需要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实施过程中建设内容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变化。项目信息固化为纸质和电子档案的过程复杂。③管理方法落后。传统水利档案管理的重点是纸质档案,一些基层水利档案管理者习惯于手工收集、整理、编目、存档、查阅的陈旧管理方式,不适应利用计算机网络将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同时,由于电子档案在管理技术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其原始记录性和法律凭证性存在一些质疑,也是制约基层水利档案管理者不能主动研究和探讨现代水利档案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在水利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上不能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
水利档案管理实现从传统向现代方式转变的途径
确立现代水利档案管理新理念,由对单一纸质档案管理转向对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并重转变的唯一途径是实现水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水利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共享。①实现水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降低水利档案管理成本,提高水利档案管理效率。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普遍应用为水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子档案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实现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大大降低水利档案管理成本,既节约了费用,又节省了时间,对提高水利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利档案管理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②实现水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减少水利档案管理者的工作量,提高水利档案管理质量。随着水利档案管理的重点和方式转变,水利档案管理者可以把工作精力由原来集中在迎来送往的档案查询上,转移到档案数据的收集整理上,使水利档案的鉴定、整理、编目工作的焦点不再是文件实体,而是文件形成及运转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相关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形成更加清晰的水利档案管理思路提供保障。③实现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提高水利档案使用效率,实现水利档案资源共享。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是将整理立卷的水利档案置于档案柜中,只能满足本单位工作的查询使用。将水利档案信息存储在网络计算机上,完成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化,取得授权的不同地域的任何人,凭借信息网络技术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到自己所需的水利档案信息。这样,水利档案资料使用范围扩大了,受众人数增加了,水利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了,水利档案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档案资源也共享了。
小议转变思维方式推进民族复兴
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党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转变思想,使我们的思维方式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趋势的要求,具有和合性、开放性、创新性。
一、适应时代主题的大转换,由极性思维向和合思维转变
人们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同民族、国家以至人类历史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任何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与转变,既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又受时代精神的制约。反过来,顺应时代潮流而形成的新的思维方式,会促使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上个世纪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的大劫难,战后世界人民期盼和平。但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冷战不断。与此相适应的极性思维方式在上个世纪从初期一直持续到70年代中期都占据着优势地位。所谓极性思维,是指用两极分裂的观点认识矛盾,并用对抗的方法解决矛盾双方冲突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着革命形势完全成熟,为了人民的利益与社会的进步,用对抗的方法、暴力的手段解决矛盾冲突,争取革命胜利,是正确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都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但是,历史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时代主题转换之后,沿着思维的惯性继续坚持这种极性思维方式就不对了,就会阻碍历史前进的步伐。在世界当代史上,美苏争霸世界,导致国际矛盾斗争越来越尖锐化,由此产生了冷战思维方式。冷战思维方式就是一种国际间的极性思维方式。它不符合世界人民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时代潮流。它对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是起阻碍作用的,这就必须以新的思维方式代替这种不合时宜的思维方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和合思维方式,恰恰就是当今世界应该占据优势地位的思维方式。
所谓和合思维,就是用对立面双方有机统一的观点认识矛盾,并用和谐共存与相互交合而尽量避免冲突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思维方式。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世界大背景的影响,加之我们党在战争时期形成的思维方式的滞后作用,我国有近20年时间没有跟上世界历史前进的步伐。直到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变化作出敏锐的正确的反应,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之后,我们党的思维方式才由极性思维转变为合思维。这一转变,不但使我们党和国家摆脱了持续20年的愈演愈烈的“左”的束缚,而且使国家步入现代化的最新快速轨道,走向繁荣富强。
和合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强调,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就要实事求是。在高科技兴起与蓬勃发展,改革(Reform)代替了革命、成为世界性浪潮的条件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思维方式必然要表现出新的形式,这就是和合思维方式。如同“实事求是”一样,“和合”是一个既古老又富于新意的概念。中国传统哲学占主导地位的是一种整体有机的思维方式,强调天人和谐、人际和谐,注重综合。如何综合呢?这就是异质的有机结合,矛盾不断地转化,如同《易经》上说的“生生之谓易”。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又成了时代特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就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和合思维方式。
党执政方式的深刻转变
----论党依法执政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是我们党全面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执政的历史经验,积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所提出的战略性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十六大提出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这既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治国执政思路一以贯之的理论探索,更反映了我们党对治国执政方式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
一、党依法执政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党的十六大深刻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一论断揭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执政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从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到领导人民执掌政权,是党依法执政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摧毁了旧的国家机器,废除了旧法统,确立了自己在全国的执政地位,开始了执掌政权的历史新时期。党如何从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革命党迅速转变为执政党,把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建立在规范、稳定、有序的基础之上,需要进行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在这方面,我们党曾有过指导思想上的严重失误,“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2页)导致党内民主、人民民主遭受破坏,直至最终发生十年动乱。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这段历史,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同上,第333页)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精辟论断,把法治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辟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时期,从而使党依法执政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性选择。
从在封闭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到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党依法执政的时代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必然要求民主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求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也就是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过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关键,是党必须依法执政。当前,我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都正处在攻坚阶段,迫切需要我们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制建设规律的要求,坚持和实行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依法领导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怎样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我国农业发展今后将继续面临日趋明显的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克服这一制约,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一)加快调整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和要求,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一是从源头抓起,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提高农业生产良种化水平。二是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开展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认证,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三是搞好动物疫病防治,加强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无害化利用,推广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工艺,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二)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水平。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依靠科技,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优势产区。品种上要突出区域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布局上要尽快向最适宜区域集中,避免地区间结构雷同,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档次和水平。经营上要注重完善营销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建立特色产业体系。
(三)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一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二是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三是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四是重点研发高强度、可降解地膜,以及高光合作用生态棚膜,推进农膜向高功能、低成本、无污染方向发展。五是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
(四)加快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科技、信息、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支持,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二是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技推广机构、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系列化服务,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三是健全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采取订单农业、向农户提供各种服务、最低保证价收购等形式,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
政治信息解决与转变方式
现代网络传播技术使人们不仅可以得到需要的信息,还能实现聚合、沟通并获得观念、情感、思想方面的支持与认同。美国学者李•史普罗尔和赛默•法拉奇认为:“人们寻求聚合是为了找到那些与他们有着共同利益和兴趣的人,以便与之交谈。当他们找到一种他们喜欢的聚合方式后,他们就会不断地重复这种行为[1]。”因此,各种网络政治参与形式与平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网民所钟情和积极参与的一种聚合、集群形式。从技术角度出发,公民通过网络实现政治参与业已具备基础,从信息传播流动层面分析,网络政治信息的输入、输出、转化和反馈构成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脉络。在这一流程中,网民在网络中对政治信息的处理、转化方式及其特质,决定了网络政治信息最终输出、反馈的质量,也决定了如何衡量网络技术及其未来发展对中国民主政治生态的影响可以达到何种广度及深度。基于信息传播基本类型及网络构架的基本平台分析,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信息转化方式主要有以下三大类方式。信息在网络政治参与系统中以这几种主要方式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进入处理、转化、输出、反馈的循环过程。
一、网络多对多讨论方式
网络多对多讨论的形式,即网络讨论及对信息的转摘要:基于不同的网络技术、平台,网络政治参与中网络信息的处理、转化方式表现出多种形式这些形式中的信息处理、转化也影响到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运作,对它们的深入探讨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良性运作。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信息传播网络平台化、传输是在同一平台、同一时间内多人之间发生的,讨论对象无特定指向的信息处理和转化形式。这种形式主要集中于各种网络公共论坛。这种形式的网络政治参与是目前公开影响最大,并且能在某个特定时间和网络空间中进行集中性讨论从而形成集中效应的方式。国内比较著名的大型专业论坛、一系列具有学术和专业背景的网站、大型门户网站等都是非常典型的进行开放式讨论的网络空间。首先,多对多讨论形式的讨论议题具有广泛性及包容性。公共论坛的开放性和影响力正成为不少公共事务和社会事件引起关注的源头。公众尤其关注的民生疾苦、弱势群体、腐败不公等问题及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外交政策等问题,都是公共论坛讨论的热点。讨论过程是一种对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发展方向的自我矫正和信息筛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网民的回帖行为实质上成为一种投票行为。其次,具体议题讨论过程是利用群体力量寻求真相、表达强烈情绪的过程。在社区的网络政治参与信息输入和转化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情绪化的参与和不满情绪的发泄,这种感性的表达往往无需基于某种真实之上,只需要提供一种假设就能够自我成立。因此也会出现以惹人“眼球”开始但盖起了“高楼”最终发现主帖叙述内容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但在网络社区引起关注和热议的帖子,一般都经历了质疑、求证、确认、表达情感或立场的过程。说明在公共论坛这种环境中,判断政治信息输入的真伪是政治参与系统运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讨论本质是网络政治参与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网络公共论坛中政治信息的处理、转化,实质上是社区内版主、普通网友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公共论坛内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运作是一种群体的协作,所依托的是每一条回帖所表达的意见与意志所产生的舆论影响,而这种影响随着网络社区的不断发展和社区用户自身数量、质量的提高不断增强。这一转化过程主要表现为所有参与的网民的一场信息过滤、处理和转化的表演,而从中网络政治参与获得了输出和反馈的可能性。
二、网络一对多传播方式
一对多传播指某特定个体利用各种媒介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意见、影响他人的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成熟的应用,各种类似博客的个人信息和讨论平台日益增多。首先,意见领袖]成为利用一对多传播形式实现政治信息处理、转化的核心群体。[2与以往具有言论影响力和行动力的人群相比,他们最大的特色便是“民间”。这些意见领袖主要由网友自发认可,由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公众人物、知识分子、各行业专家等组成。中国网民普遍比较年轻,网民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均低于传统媒体受众,因此在网络信息转化过程中,更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政府在对网络的管理中,应该注重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沟通,尊重他们为民代言、批评现实、监督政府的权利,引导他们成为和谐网络环境中的建设性力量。同时,要从宣传队伍中积极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形成正面引导力量。意见领袖的个人网络交往平台如博客、微博等,实质上已成为具有辐射力的小型自有媒体,其每日访问量比很多正式出版的刊物报纸印数都要高。意见领袖以点对面的方式,将自己对公共事务的观点、自己的立场、价值观、自己关注的事件传达给每一个浏览博客的普通网民。作为意见领袖的人群自身对政治问题事件的敏感度较高,公共参与热情也较高,看待问题的深度和角度总体上高于一般网民,并能以较为通俗、具有感染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意见领袖在相当一部分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其次,在具体一对多传播信息传送、转化途径多样。既有意见领袖对于现实社会信息的搜集整理提炼的过程,也存在从普通网民那里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过程;既有把提炼过的信息和观点通过博客公开输出,普通网民对其进行接收、内化和转为继续传输的过程;更有意见领袖的观点伴随着网民而转化为更具影响力和现实意义的舆论环境,从而形成网络政治参与系统各要素的相应运作,从而形成现实政治参与行动。最后,微博客类的社交网站的出现推动一对多、多对多方式交错与融合的新趋势。目前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都推出了这种短信式的博客平台,积聚了大批用户。这些社会交往类网络平台,以一对多方式展开初始传播并立即进入多对多方式的讨论。
三、网络点对点交流方式
林业局转变经济方式监查方案
市级林业部门具有配合牵头部门搞好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棚户区改造、维护农牧民利益等工作职责,现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制定我市林业行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更好地开展该项工作,拟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局领导班子各成员为副组长、办公室、计财科、林政科、林改办、林场站、监测规划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局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该项监督检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安排。
二、监督检查主要内容
根据(厅发[]81号)文件精神,赋予我局在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
配合牵头部门落实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政策落实情况、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到位情况、林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