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3 12:32: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放射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放射性

放射性口腔炎医治进展思索

放射性口腔炎亦称放射性口咽炎或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是一种放射线电离辐射的急、慢性口腔黏膜损伤,属于头颈部放疗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46.0%~78.1%[1-2]。在鼻咽部恶性淋巴瘤、鼻咽癌、口腔肿瘤等放疗过程中,常会出现放射性损伤。由于黏膜上皮细胞对放射线比较敏感,所以放射性口腔炎是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放疗中断乃至治疗失败的原因。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放射性口腔炎的预防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现综述如下。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1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中医学认为,放射线属火毒之邪,最易伤津耗气,放射线直接照射口腔所致损伤乃火热毒邪燔灼肌肤,属“口糜”范畴,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气阴两虚,常见的证型有热毒炽盛、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虚湿热、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等[3]。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是所有放射性口腔炎发病的根本原因,而以脾肺肾气虚及肺胃肝肾阴虚为主。“火”(热)贯穿放射性口腔炎始终,无论是实火(火毒或湿热)还是虚火(阴虚火旺),在每例患者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而且以虚火占主导地位,血瘀也是放射性口腔炎的重要发病机制。虚、火、瘀互为因果,常常同时存在,形成恶性循环且贯穿始终。

1.2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对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照射引起的口腔黏膜细胞数的减少可能是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病理学基础,但这种细胞数的改变并不易被临床发现,临床常见的往往是急性渗出性炎症的组织学改变,这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照射的方式和剂量、自身抵抗力、口腔疾病及卫生状况、放疗导致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消失、放疗导致的自身免疫力下降、化疗药物对增生活跃黏膜细胞的损伤和造血系统及免疫功能抑制、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口腔菌群失调等[4]。由此看来,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可能是口腔正常黏膜在放射线的照射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预防和治疗

2.1中医治法中医药治疗放射性口腔炎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凉血活血或补气健脾为治法。从中医观点解释,电离辐射是一种“热性”杀伤物质,热可化火,火能灼津,进而发展成阴虚证候。热与癌毒互搏,而致毒热互蕴,因此阴虚与热毒是放疗(特别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毒副反应。对于放疗导致的局部毒副反应,以养阴生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也有报道认为加以活血化瘀可改善微循环,提高放疗的敏感性。但在放疗期间,则将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法则贯穿治疗始终。韩俊庆等[5]用参麦饮水煎剂放疗前口服防治300例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获得良好疗效。路军章等[6]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含漱防治90例不同程度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获良好疗效。谭志强等[7]用甘露饮为基本方加减防治50例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疗效确切。杨水秀等[8]研究发现马鞭草合剂能有效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王毓敏等[9]运用滋阴清热合剂治疗50例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获良好临床疗效。

查看全文

小议放射性食管炎护理举措

在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的放疗中,食管作为放射靶区,所受剂量较高,易导致放射性食管炎。我们通过对63例放射性食管炎的有效护理达到了减轻食管黏膜炎症的目的,保证了放疗的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龄34-90岁,平均65岁。其中食管癌37例,肺癌17例,乳腺癌6例,纵隔肿瘤1例,贲门癌2例。

1.2分级标准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临床诊断根据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0级为无变化;Ⅰ级为轻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或需用表面麻醉剂或麻醉性止痛药;Ⅱ级为中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可能需用麻醉性止痛药;Ⅲ级为重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伴脱水,或体重比治疗前下降>15%,需行鼻饲饮食,静脉滴注液体或高营养物质;Ⅳ级为完全梗阻,并伴有溃疡、穿孔、瘘管。本组放射性食管炎Ⅰ级44例,Ⅱ级16例,Ⅲ级2例,Ⅳ级1例。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在放疗过程当中,随着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和发展,患者出现吞咽异物感,疼痛,黏液增多,进行性吞咽困难和(或)声音嘶哑,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丧失治疗的信心,而放弃治疗。特别是部分食管癌患者,随着放疗的进行,原有吞咽困难反而加重,患者会认为是病情进展,此时心理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放疗前责任护士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的目的、进程,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说明放射性食管炎是常见的并发症,是肿瘤对射线产生的效应,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鼓励家属和陪护多关心患者,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

查看全文

放射性药物化学前体药学研究

摘要:放射性药物一般由放射性核素和非放射性成分2个部分组成,两者结合后可将其递送至体内特定部位,并利用前者的辐射属性发挥诊断和治疗作用。本文中放射性药物化学前体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制备的非放射性物质(以下简称化学前体),用于制备放射性药物药盒和PET放射性药物等。目前中国无化学前体的概念,尚无包括化学前体在内的放射性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或技术要求,不利于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本文拟通过对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MedicinesAgency,EMA)化学前体相关技术要求的介绍,探讨中国化学前体药学研究相关技术要求,为此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药物化学前体;药学研究;技术要求

放射性药物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肿瘤诊疗、心肌显像、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发现和炎症组织成像诊断等,实现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快速、无损实时成像,是分子影像和精准医学的重要基石,为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和途径[1-2],其市场体量相对不大,但对于生命健康保障的重要性却无可替代。放射性药物一般由放射性核素和非放射性成分2个部分组成,后者与前者结合后可将其递送至体内特定部位,并利用前者的辐射属性发挥诊断和治疗作用。非放射性成分通常为有机分子,例如碳水化合物、酯类、核酸、肽、抗体等,通过化学合成或生化技术等制备,其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决定其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因此非放射性成分对放射性药物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影响较大。本文中放射性药物化学前体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制备的非放射性物质(以下简称化学前体),用于制备放射性药物药盒和PET放射性药物等。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MedicinesAgency,EMA)《放射性药物研究指南》[3]明确了化学前体为放射性药物的原料药,因此应符合欧盟发布的原料药相关指南的要求。欧洲药典还收载了《放射性药物化学前体研究指南》[4]863和硫酸碘苄胍、甘露糖三氟磺酸酯等6个化学前体的标准各论,其中《放射性药物化学前体研究总论》主要内容涉及化学前体生产、质量控制要求、贮存和包装标签等。目前中国无化学前体的概念,尚无包括化学前体在内的放射性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或技术要求,不利于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本文拟通过对EMA化学前体相关技术要求的介绍,探讨中国放射性药物化学前体药学研究相关技术要求,为此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1欧洲药典《放射性药物化学前体研究总论》介绍

1.1范围

对于欧洲药典未收载的用于放射性药物制备的化学前体,应对以下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后再确定是否需符合本总论要求:①化学前体的质量和可供质量评估的信息;②放射性标记后的进一步处理(给患者用药前是否进行纯化);③用于制备单个患者用药量(例如,诊断用途与治疗用途)所需的化学前体数量以及给药频率。使用人类或动物来源物料制备的化学前体,应符合病毒安全性[4]637相关要求。从易感染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动物身上获得的化学前体还应符合《动物海绵状脑病传播剂风险产品》[4]884的要求(如适用)。

查看全文

放射性污染的法律体系研究

本文作者:王鑫工作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一、完善放射性环境监测制度

放射性环境监测制度是进行放射性污染风险防范、执法和纠纷裁判的基础。详实客观的环境监测数据则是实施放射性污染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规范和完善放射性环境监测制度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推动公众参与放射性污染风险防范的重要途径。需要进一步从以下方面对放射性污染环境监测制度进行完善。

(一)扩大放射性辐射监测范围

放射性污染难以察觉,具有潜伏性,一旦发生事故,其危害非常巨大,且对环境的污染损害长期难以修复,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于涉及放射性的一切载体、因子,对于所有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场合,立法都要明确规定对此必须实行环境监测制度,纳入辐射监测监督范围。由此可见,除了现行的辐射监测范围以外,我国的放射性污染风险防范立法还应明确规定对核技术开发利用的放射工作场所、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周边环境、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尾矿的周边环境、放射性废物处置场所等进行辐射监测,扩大辐射监测的范围。

(二)建立健全国家放射性辐射监测系统

查看全文

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方案

为贯彻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落实职业病防治部门承担的相关职责和工作任务,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和《2014年度省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决定在全市选择10家单位开展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工作,为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通过在哨点监测单位开展放射工作场所监测、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及人员健康状况和放射性疾病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分布与健康危害效应的关系,建立放射职业危害因素预警监测网络,预防、控制和消除放射性职业病。

二、监测对象和内容

(一)监测对象

在全市选择10家放射性职业病哨点监测单位,包括4所医院、2家工业探伤机应用企业、2家小型密封源仪表应用企业和2家X线检测仪应用企业。在10家哨点监测单位中选择50名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监测对象,分别为大学附属医院20人、市中医院9人、区人民医院5人、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人、化工受压容器检测站4人、市东方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人、木业有限公司2人、化学品有限公司3人、金东纸业()股份有限公司2人、句容台泥水泥有限公司2人(具体见附件10)。

查看全文

省放射性废物管理法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省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强对由此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源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放射环境管理办法》,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管辖区内产生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源的工业、农业、医疗、科研、教学以及其它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技术的单位。

第三条含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大于2×104Bq/Kg(5×10-7ci/kg)的污染物,应作为放射性废物看待。小于此水平的放射性污染物应妥善处置。

第四条福建省环境保护局是放射环境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福建省环境放射性监理站行使省环境保护局对放射环境管理的行政职能;负责我省放射性废物的监督管理和监测工作。

第二章放射性废物的监督管理

查看全文

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性废物管理,防治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辐射技术和开发利用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产生放射性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放射性废物包括:

(一)废放射源;

(二)受放射性物质污染或经清洁去污处理后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值的金属、非金属材料、劳保用品、工具、设备等;

(三)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废液、废气;

查看全文

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技术广泛地应用,加强对由此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源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产生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源的工业、农业、医疗、科研、教学及其它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技术的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保护部门,应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归口城市放射性废物的监督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

第四条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其所需事业经费编时应纳入地方财政。废物库的管理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

第二章放射性废物分类

查看全文

放射性脊髓炎治疗研究论文

摘要:章对肿瘤患者因接受放射线治疗所引起的脊髓炎从中医临床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从中医痹证角度对病因病机进行了讨论,把放射线对人体的损害称为“毒浊”,提出了“髓痹”的新观点,并对中医治疗进行了探索性的辨证论治,分为4个主要证型及3个亚型进行辨证论治。

关键词:放射性脊髓炎;辨证论治

临床放射性脊髓炎是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诊治肿瘤病人因放疗而导致脊髓炎出现肢体软瘫、麻木、疼痛等症,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想从中医系统诊治该病的角度,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得到同道的指正。

1概述

放射性脊髓炎是指肿瘤病人在放射性治疗中,由于病人对放射线特别敏感,或肿瘤与脊髓邻近,或放射剂量过度,以致脊髓受损所产生的炎性反应,是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可逆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1%~3%[1],一般发生在放射治疗后2~4个月,症状常在数周至几个月自发性消退。临床上放射性脊髓炎常分为短暂性、急性和慢性三大类:(1)短暂性放射性脊髓炎症见:感觉异常如肢体麻木、刺痛、触痛,烧灼感及颈肩部疼痛等,以及典型的低头曲颈触电样体征(lhermitte’s征),即低头时,出现从颈部沿着背部脊椎向下肢或四肢放射性的触电感,头复位时,症状消失;此型亦可作为慢性进行性放射性脊髓病的第一个征象出现;(2)急性放射性脊髓炎较为少见,其起病急,常在几小时至几天内发展为截瘫,或四肢瘫痪,多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特征,双下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伴损害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减退;(3)慢性进行性放射性脊髓炎又称为迟发横断性放射性脊髓炎,多为脊髓放射损伤的远期反应,常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感觉障碍,以后逐渐进展出现运动障碍,脊髓半侧或完全性横断性损害,症见双下肢无力、麻木、肌肉萎缩。

该病的发生与接收放射量的方式与多少,机体免疫状态及病程长短等多因素有关。早期主要为脊髓充血、水肿、脱髓鞘以及神经细胞变性等改变,晚期主要为脊髓的坏死、液化、囊变,胶质细胞增生以及继发性萎缩等改变。诊断上除具有相关放射性治疗病史、症状、体征,目前核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放射性脊髓炎最为可靠的方法,其影像表现为T1、T2的信号延长。治疗上主要以脱水,促进神经细胞恢复,改善微循环及血管活化剂,高压氧治疗,以及激素解除脊髓的水肿及抗炎作用,配合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

查看全文

航空放射性信息提取方法初探

航空γ能谱探测技术因具备降低工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强辐射测量效果媲美航线上可探测区域地面原位测量均值等优势被作为核应急常备的技术手段之一,在核事故污染范围圈定、核动力卫星放射性碎片与人工放射源定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4]。因人工放射性航空γ能谱刻度模型缺失,王南萍等[5]在室内环境下发现采用航空γ能谱中0.4−1.4MeV与1.4−3.0MeV间计数率之比VGC可有效揭示人工放射性是否存在。但Kock等[6]验证发现采用总道计数率变化规律来定位人工放射性热点的方法受天然放射性的分布不均影响。Grasty等[7]通过768个无人工放射性污染地区所测得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航空γ能谱,建立单位含量eU、eTh或40K地层的航空γ谱仪响应谱,并结合三道法计算得到的当前测点eU、eTh和40K的含量,利用剥谱法提取铯响应谱,野外实验发现该方法能很好地揭示人工放射性位置信息。利用γ射线能谱数据估计放射性核素浓度的标准方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8],其核心为γ场叠加原理。随着探测器工艺及核电子学水平的提高,能谱仪的能量线性、稳定性等性能提升,利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MC)方法模拟标准源响应谱库的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能量色散X荧光谱[9]、水体原位γ能谱[10]和航空γ能谱[11−14]分析。2016年4月在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举办了“提升核应急航空监测能力”中欧技术研讨会,会议双方确定将在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人工放射性核素信息提取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应用最小二乘法解析航空γ能谱中,以往并未考虑本底(宇宙射线、仪器设备自身放射性和大气氡)响应谱的影响[11−13],依据我国《航空γ能谱测量规范》[15],用测区内大面积水域上同高度实测航空γ能谱替代航空γ能谱仪本底响应谱,经10km野外测线实验后验证其效果良好[14]。倘若测区内无类似大面积水域的情况下,如何获取航空γ能谱仪本底响应谱成为决定该方法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文拟建立一套航空γ能谱仪本底响应谱估计方法,提高基于最小二乘法航空γ能谱解析的普适性,并将其应用于提取人工放射性信息的实践,验证所建立方案的可靠性。

1宇宙射线响应谱校正模型

在远离海岸线的深海上空1800m及以上高空实测的航空γ能谱可认为仅由宇宙射线和仪器设备自身放射性的响应谱组成[15]。从理论上来说,航空γ谱仪对仪器设备自身放射性的响应谱与探测高度无关,可将其作为航空γ谱仪对宇宙射线响应谱剥离效果的比对依据。1997年Minty[16]认为可利用幂函数来描述H探测高度上航空γ谱仪对宇宙射线的响应谱中第x道计数CH,x:CH,x=BBH•Ex−1.3(1)式中:Ex为航空γ能谱第x道所对应的能量,刻度方法详见文献[17];BBH为拟合系数,随探测高度H变化。为了避免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影响,可采用2.85−3.03MeV范围内的实测谱分布来拟合BBH值。将相应探测高度上的实测航空γ能谱与式(1)反演得到的宇宙射线响应谱对应道计数相减,获得航空γ谱仪对仪器设备自身放射性响应谱随探测高度的相对变化规律(图1),可以看出湮灭辐射峰后各道计数基本重合,说明此能区内宇宙射线估计准确。但湮灭辐射峰前各道计数不重合,这是因为宇宙射线中的µ+介子等衰变产生了大量正电子并发生湮灭放出0.511MeV的γ射线,且该辐射对航空γ能谱低能区的影响不可忽略,其强度随探测高度而增大,说明宇宙射线产生的湮灭辐射[18]随穿透大气层厚度而改变。1.1宇宙射线中湮灭辐射峰强度校正模型在测区内一平坦区域让搭载航空γ谱仪的飞机平缓从地面起飞盘旋爬升至3000m高空,获得不同探测高度的实测航空γ能谱数据。考虑到航空γ能谱测量时间间隔1s,随探测高度升高,单位时间实测航空γ能谱受统计涨落影响更大,在数据处理时,以200m探测高度间隔统计实测航空γ能谱的平均谱。利用自适应峰形切削法扣除本底[19]、多高斯函数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拟合[20]获得湮灭辐射峰净面积NHT随探测高度H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采用谱线比法[21]获得地面Tl-208产生的湮灭辐射对NHT的贡献量NHG,两者相减则为宇宙射线对NHT的贡献量NHC。拟合得到NHC随探测高度H的变化规律如下(拟合优度R2=0.9742):NHC=0.0121H−1.4635(2)图2湮灭辐射峰净面积组成Fig.2Compositionofthenetcountrateofannihilationradiation.由于飞行过程中高度难以稳定,难以运用式(2)进行野外校正。而宇宙射线越多,其产生湮灭光子也就越多,得到NHC与宇宙射线道计数NHL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拟合方程(拟合优度R2=0.9672)如下:NHC=0.1083NHL−13.219(3)图3NHC与NHL间的关系Fig.3RelationsbetweenNHCandNHL.因单个航空γ能谱测量时间短,NHL亦受到统计涨落的影响,后续研究中将采用测区内高差5m范围内的航空γ能谱宇宙射线道计数平均值来表征。1.2宇宙射线中湮灭辐射响应谱MC模拟由于宇宙射线中µ+介子等衰变产生的湮灭辐射在空气介质中的质量衰减系数为0.0861075cm2•g−1[22],则在密度为0.001293g•cm−3的空气中半衰减厚度为62.26m,说明有650m的空气可将湮灭光子几乎完全衰减掉。在采用MC模拟航空γ谱仪对宇宙射线中湮灭光子的响应谱时,应将航空γ谱仪放置在圆柱体(直径与高均为650m)空气介质中。为减小模拟空间体积,通过介质互换原理,将空气密度提升100倍,此时圆柱体尺寸可减小至原来的1/100,模型图如图4所示。采用MC模拟软件GEANT4编写上述模型,源粒子强度分布按式(2)设置,抽样总数设置为4×1011个,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不确定度为0.78%。图4宇宙射线中湮灭辐射响应谱MC模拟模型Fig.4MCsimulationmodelofresponsespectrumirradiatedbyannihilationradiationincosmicrays.图5宇宙射线中湮灭辐射的MC模拟响应谱Fig.5MCsimulationresponsespectrumirradiatedbyannihilationradiationincosmicrays.1.3校正效果分析运用式(3)及图5响应谱反演获得图1中6个探测高度上航空γ谱仪对宇宙射线响应谱,并从图1中去除后结果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此时不同探测高度上航空γ谱仪对仪器设备自带放射性的响应谱基本吻合,与理论规律相符,证实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后续研究中将图6中所有谱线的平均谱作为航空γ谱仪对仪器设备自带放射性的响应谱。图6不同探测高度仪器设备自带放射性本底谱再估计Fig.6Estimatebackgroundofgammaradiationfrominstrumentationbythemethodinthispaperatdifferentheights.

2大气氡子体响应谱的近似替代

在航空γ谱仪对平衡天然铀系地层的响应谱MC模拟时,输入源项为平衡天然铀系中每百次衰变产生量大于1的特征γ射线[13−14,23],源自234Th、226Ra、214Pb、214Bi和210Pb这5种放射性核素。前两种放射性核素产生的特征γ射线最大能量为186.211keV,说明仅对航空γ谱仪响应谱中低能谱段有贡献,影响人工放射性如214Am的定量精度;仅占模拟特征γ射线源粒子数不到7%,说明影响量可近似忽略。后三者则为大气氡子体,说明在MC模拟时源抽样粒子能谱分布近似相同。以下详细探讨采用“航空γ谱仪对平衡天然铀系地层的响应谱”替代“航空γ谱仪对大气氡子体的响应谱”的可行性。结合上述分析,可近似采用式(4)表征内陆大面积湖泊H探测高度上实测航空γ能谱第x道计数yH,x:yH,x=Sx+CH,x+NHC•Dx+cU•UH,x+cTh•TH,x+cK•KH,x+εx(4)式中:Sx为仪器设备自带放射性对航空γ能谱第x道计数的贡献;CH,x+NHC•Dx为宇宙射线响应谱中第x道计数;UH,x、TH,x和KH,x分别表示MC模拟得到仅含平衡235U&238U系、平衡钍系和40K的地层上H探测高度上航空γ谱仪响应谱(特征峰区最大计数归一化)第x道的计数(详见文献[14]);cU、cTh和cK为待拟合参数;εx为航空γ能谱第x道实测计数与上述各组成总计数率间的差值;其余符号同前所述。拟合代码采用MINUIT软件包[24]。对水库内陆上空8个探测高度(60m、90m、120m、150m、180m、210m、240m、270m和300m)上实测航空γ能谱(合计60s累积测量谱)进行拟合,得到拟合参数cU、cTh和cK的结果如图7所示,典型全谱拟合结果如图8所示,8个探测高度全谱拟合相对偏差均在±3.63%以内。图7内陆水库上拟合参数值随高度变化规律Fig.7Verticaldistributionoffittingvaluesabovethewaterofareservoirs.图8内陆水库上210m高空航空γ能谱拟合效果Fig.8Fittingeffectofairbornegamma-rayspectrumabovethewaterofareservoirswhenH=210m.从拟合结果可以看出:1)水域上空40K的贡献为0,说明40K发射的特征γ射线被空气衰减几乎殆尽,影响可基本忽略。2)各道计数的主要贡献来源于大气氡子体所发射的γ射线,数据变化规律与文献[21]的对数增长规律类似,说明这部分计数主要为大气氡子体的贡献。3)结果中显示存在少量钍系特征γ射线的贡献,且cTh拟合值成微弱增大趋势,可能源自水域周围地层中的钍系特征γ射线(能量较高的如2.62MeV,穿透能力更强)、空气中220Rn子体等的贡献。综上所述,采用“航空γ谱仪对平衡天然铀系地层的响应谱”替代“航空γ谱仪对大气氡子体的响应谱”是可行的。

3人工辐射环境下实验验证及效果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