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减灾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3 08:43: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防洪减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市防洪分析及减灾对策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基本情况;洪涝灾害;防洪减灾精品工程;城市防洪存在的问题;城市防洪减灾对策;结语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经过多年的建设,以潍河、扶淇河、铁沟河为主的城区排水系统基本上形成网络,并发挥很好的作用、排水系统设计建设无水文依据、城市规划建设未考虑防洪排涝、城市的防洪设施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不断提高防洪标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应有科学全面的规划、加强防洪预警及防御系统建设,完善防洪预案、在新时期,要按照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要求和中国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全市总面积2168.3km2,总人口106.3万,其中城区面积38.3km2,总人口21.1万人。潍河纵贯全境,穿过*市城区中心并有支流扶淇河汇入,三里庄水库座落城区上游,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市的城市防洪工作十分重要,任务艰巨。
1基本情况
*市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呈簸箕状。地面海拔在19679m。南部是绵延起伏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间有若干谷状盆地,面积298.6km2,占总面积的13.7%。南部是绵延起伏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间有若干谷状盆地,面积298.6km2,占总面积的13.7%。中部向北潍、渠河沿岸,多为波状河谷平原和少量洼地,中有残丘分布,面积1138.9km2,占总面积的52.8%。其余为丘陵间平原地带,面积731.1km2,占总面积的33.5%。全市有较大河流21条,其中潍河最大,纵贯全市,自成一系,除东南、东北少数部分地区属吉利河、胶河流域外,其余地区均为潍河流域。现有6座大中型水库,110座小型水库,1411座塘坝,311座拦河闸。
2洪涝灾害
2.1历史灾害
城市防洪减灾调研报告
1基本情况
诸城市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呈簸箕状。地面海拔在19679m。南部是绵延起伏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间有若干谷状盆地,面积298.6km2,占总面积的13.7%。南部是绵延起伏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间有若干谷状盆地,面积298.6km2,占总面积的13.7%。中部向北潍、渠河沿岸,多为波状河谷平原和少量洼地,中有残丘分布,面积1138.9km2,占总面积的52.8%。其余为丘陵间平原地带,面积731.1km2,占总面积的33.5%。全市有较大河流21条,其中潍河最大,纵贯全市,自成一系,除东南、东北少数部分地区属吉利河、胶河流域外,其余地区均为潍河流域。现有6座大中型水库,110座小型水库,1411座塘坝,311座拦河闸。
2洪涝灾害
2.1历史灾害
1914年春无雨,到5月连续降雨四十多天。7月19日发大水,庄稼全部涝死,房屋倒塌,冲走许多东西,潍河两岸一片,两天才消下去。1938年7月上旬,涝灾。大部村庄萧条冷落,满目凄凉,群众离乡背井,逃荒要饭饿死者不计其数。1953年8月上旬,雨量之大,数年所未有,牛石山上的大石,被水冲走很多,河流决口,遍地积水。1964年7月中旬,暴雨,雨急量大,洪水暴发,低洼地区积水。其中,诸城市近现代历史上发生的最严重最典型的洪涝灾害有两次:
1974年8月13日,全县(诸城市于1985年7月1日撤县建市)突降特大暴雨,平均降雨250mm,最大降雨498mm,全县水库全部溢洪,三里庄水库流量420m3/s,潍河最大流量5100m3/s。城区大部分被淹没,水灾发生后,中央、省、地及济南部队负责同志深入灾区慰问群众,人民解放军抽调人员及各类物资支援灾区,并从武汉、天津调橡皮船40只抢险救灾。
防洪减灾对策研究管理论文
江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江河洪灾则是由于人类在开发江河冲积平原的过程中,进入洪泛的高风险区而产生的问题。我国江河洪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夏季的季风暴雨和沿海的风暴潮。在气候异常年份,某些江河流域出现强度大、笼罩面广的大暴雨以至特大暴雨,就形成这些江河的大洪水以至特大洪水。我国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土地肥沃,雨热同期,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为了开发这些冲积平原,不断修筑堤防与水争地,从而缩小了洪水宣泄和调蓄的空间,当洪水来量超过人们给予江河的蓄泄能力时,堤防决破,形成洪灾。我国2/3的国土受到洪灾不同程度的威胁,其中最严重的是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松辽平原和各大江河的河口三角洲,总面积约73.8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8%,但人口占全国近半,工农业总产值约占2/3左右。为了保障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堤防越修越高,堤线越来越长,洪水蓄泄空间越来越小,造成在同样洪水条件下江河的洪水位越来越高。一旦堤防决口,损失也更加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已可初步控制常遇的洪灾,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江河的防洪标准偏低;已定的分洪蓄洪措施,很多不能落实,对超标准的大洪水缺少明确有效的对策;缺乏流域性的统一管理,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建设往往与流域的整体防洪要求发生矛盾。
通过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完全消除洪水灾害是不可能的。人类既要适当控制洪水,改造自然;又须主动适应洪水,与自然协调共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要约束人类自身的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和过度开发利用土地的行为。要准备在发生大洪水时,让出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洪水提供足够的蓄泄空间,以免发生影响全局的毁灭性灾害,同时必须重视灾后的救济和重建工作。
因此,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为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发展到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总体目标是:一旦在江河发生常遇和较大洪水时,防洪工程设施能有效运用,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受影响,保持正常运作;
防洪减灾的基本对策:
(l)确立防洪减灾的社会意识;
防洪减灾科学哲学管理论文
鄂竟平副部长在全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会议上讲话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努力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的两个转变: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将探讨这一转变的理论内涵及其科学和哲学基础。
1灾害双重属性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1.1灾害双重属性的内涵以往将洪水灾害定义为自然灾害,强调洪水是超常量降雨所致,是自然现象。但是从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来看,虽然洪水的年际变化较大,但从一个时段来看,各条江河自然态洪水都有相对稳定的量级和发生概率。然而,近代以来各主要洪水国家的水灾损失却无不几倍、几十倍地增长。因此,将近几十年和前几十年相比较,既然洪水量级和发生概率差不多,而水灾损失却大幅度提高,显然无法只从自然变异来解释,而应进一步从社会环境方面去寻找原因。
水利学界从水灾防治角度阐述了对灾害本质属性的认识:“笼统地说,防洪的目的是防止洪水灾害。细致地分析,洪水灾害概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洪水;二是灾害。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和洪水作斗争,控制洪水泛滥,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在这里,人所面对的主要是自然属性的洪水。……而洪水灾害则是超出工程控制能力的洪水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造成对社会的损害,洪水灾害体现在人类社会本身。因此,为减轻洪水灾害,即要认识和驾驭洪水,更要调整社会以适应洪水,达到防止洪水泛滥,或在洪水泛滥时减轻损失的目的。……总之,所谓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体制,应既要能够有效地承担向自然属性的洪水作斗争的任务,也要能够面对灾害的社会属性,担当起统一地、有权威地组织实施防洪减灾的任务”[1]。这一概念被评价为:“灾害的双重属性进一步阐明了灾害的本质属性,这是一种哲学思维方面的进步”[2]。《大英百科全书》科学理论条认为:“用过去科学的遗产或者采用恰当的比喻来给一个理论作解释,这不是理论的固有要素。但是,只有小心谨慎地运用,这类解释就此较易于领会;找到新的应用;提出较为重要的修正。……”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在灾害双重属性当中,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相互渗透和加强的。在古代,自然属性成为灾害惟一的或主要的致灾因子。而在近代,既由于社会对灾害更加敏感,又由于大规模改造自然活动助长自然变异,甚至使得社会致灾因子跃居自然因子之上成为灾害增加的主要因素。既然洪水灾害是超出工程控制能力的变异造成的对社会的损害,那么减轻灾害损失就不应单纯从控制自然态洪水着手,还应从调整和规范社会发展以适应自然规律方面去努力。这是灾害双重属性概念所要着重表达的方面。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单纯强调自然灾害是超出了工程设防标准的自然变异对社会的损害,可能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行政管理者推御责任的说词,而局限了进一步实施社会化减灾措施的实际努力。
灾害双重属性的理论认识有两个来源:一是吸收了国外防洪思想的新进展;二是直接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即以两千年前贾让三策为代表的改造自然与适应自然相结合的思想。双重属性认识的根本点在于,防洪减灾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减灾效益,而不是一味追求战胜洪水。
加强防洪减灾工作实施意见
洪涝灾害是我镇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为进一步加强我镇防洪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较快发展,现提出如下加强防洪减灾的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防洪减灾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我镇汛期常形成区域、突发性、持续性、短暂性强降雨,极易引发洪涝灾害,防洪减灾形势比较严峻,各村(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尽最大努力限度地减少洪灾损失。
二、加强防洪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贯彻“全面规则、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坚持防抗洪灾与防抗地质灾害并重、镇村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全面提高防御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体目标:加强河道管理,规范人类活动,保障河道行洪安全,提高防御洪水能力,努力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把洪涝灾害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要发挥水库调洪消峰作用,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完善各类防洪预案,使预案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有效性。
防洪减灾行为管理论文
98''''长江和嫩江大洪水,我们终于在近60余天防洪抢险前线的严防死守之后取得防洪胜利。严防死守避免了动用分蓄滞洪区的经济损失。这场千里江堤的死守出动解放军27·4万人,沿江群众800万人。为什么启用本应在非常洪水时使用分洪和蓄滞洪的举措在决策之前如此踌躇再三,反复论证,原因是众所周知的,即分蓄滞洪区土地已经充分开发利用,单位面积上的人口密度,固定资产值与其他地区没有明显区别,动用分蓄滞洪区关系重大。近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示人们,大江大河防洪规划必须修正,防洪减灾战略应适应社会和自然。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这场大水对我国防洪减灾体系是一次全面检验和挑战,同时也为防洪减灾战略调整提供了机遇。
1950年以后,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建设成就卓著。但是我们今天却面临着水灾发生频率增加,灾害损失持续上升的现实。防洪减灾陷入了一方面巨大的资金投入,一方面难以遏制的灾害势头这种困境,这与美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经历类似。本文将从《美国防洪减灾总报告及研究规划》研究入手,考察美国防洪减灾方针演变过程,以期为防洪方针的完善和推进防洪减灾行为社会化提供思考及借鉴。
一美国防洪减灾理论更新的社会背景
(一)防洪工程投资、效益与灾害损失同步增长
美国防洪管理始于1803年。随着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下游防洪堤防系统建立,开始设立国家和私有的防洪管理机构。1927年,陆军工程兵团成为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防洪工程及管理的专业机构,其后由陆军工程兵团负责国家防洪工程建设和防洪管理。
1936年,美国国会通过防洪行动纲领,确立防洪工程是公益性工程,管理的权威和工程经费得到保障,防洪主要责任也由联邦政府负担起来。两年后一位经济学家预见了其中的弊端∶由联邦承诺在全国实施防洪计划,48个州都将接受这个福利,人们不难想象,联邦财政的大门由此而大开。这一预见在七十年代被证实,国家将防洪减灾全部负担起来的政策,只能日益加重国家在防洪投资方面的财政压力。
防洪减灾保障管理论文
一防洪减灾人人有责
洪涝灾害的后果最终是以居民生命和财产以及社会各种公用设施的被害程度来体现的。目前我国的防洪重任主要是交给水利部门修堤筑坝,并依靠解放军在汛期进行抢险救灾来确保社会的安全。近年来由于注重宣传水利建设成就,对于我国70余万km2的广大洪泛平原所存在的洪水风险宣传不够。除江河沿岸的广大居民对洪水灾害的严重性有一定体验外,大多数地方领导及群众对洪水风险认识不足。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中没有考虑足够的防洪减灾对策。比如,在低洼易洪易涝地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由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对洪水不设防;城市地下建筑物没有防洪涝设施;大量病险水库下游的城市及居民区没有对应大坝失事的预警系统;蓄滞洪区内安全建设不足,居民安全缺少充分的保证;对易洪易涝地区的房屋建设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以上种种都充分说明,我国在发动全民投入防洪减灾方面存在严重缺欠,宣传不足。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存在着严重的麻痹思想,又缺少足够的防洪减灾知识,面对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束手无策,成为防灾弱者。在洪涝灾害发生的过程中不但不能成为防灾减灾的积极因素,反而成为需要救助的对象。因此加强对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使广大洪泛区内的群众面对洪水能够自救、互助,确保个人、家庭及身边公用设施的安全,应当是今后动员群众的一个主要目标。为此需要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普及洪涝灾害风险教育,灾害情报向全社会公开
尽管我们已修建了许多防洪工程体系,但由于标准较低,隐患较多,发生溃坝、溃堤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应当让广大群众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风险。即一旦现有防洪工程不能抵挡洪水而溃决后,洪水会淹没多大范围、自己所在位置会淹多深,持续多长时间,洪水水流流速有多大,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自救措施,如果需要避难应当在什么时间,通过哪条路线向何处避难等。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编制洪涝灾害风险图并向社会公开发行和销售,并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实时公布每次洪水所发生的灾害过程和受灾情况。无论是公布灾害风险图也好、公布受灾害情况也好,无非是为了提醒广大群众注意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使大家更好地防范洪水,对洪水灾害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只有当广大群众充分掌握了灾害情报时,在洪水灾害发生时整个社会才会冷静而有序地开展防洪减灾和自救。这样就可以增强整个社会对洪水灾害的防御能力。因此灾害情报公开是防洪减灾的首要条件。
各级政府认真抓好洪泛区域的管理
防洪减灾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防洪和减灾。防洪是指用防洪工程体系,加上洪水预报、调度等手段,使洪水顺利下泄,不致泛滥成灾;减灾是指通过对洪泛区域的日常管理,加强洪泛区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一旦发生洪水泛滥也会将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压缩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在防洪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多,但在减灾方面工作还很薄弱,甚至是空白。比如美国在进行洪泛区管理时,将100年一遇洪水的淹没范围定义为洪泛区。在该区域内的一切建筑都要取得许可证。建筑物要达到一定的耐水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取得政府贷款,不能参加洪水保险。在该区域内的建筑物多次被淹或淹没一次其修复费用超过房屋产值50%以上的国家要强行收购,住户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政府要求在该区域内的城镇必须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洪水保险工作。对于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不准参加洪水保险,…。对于所划定的洪泛区域,是不允许自由开发和发展的,其发展是受国家设定的各种条件限制的,这些条件能够充分保证在洪水泛滥时,该地区是相对安全的,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通过这样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地区自身防御洪水灾害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对防洪工程的依赖和压力。
防洪减灾对策研究管理论文
2003年全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提出,我国防洪减灾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人与洪水“和谐相处”,进而又提出了“工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洪水资源化、技术现代化、保障社会化”的努力方向。在作者看来,“洪水管理”就是广义的“防洪减灾”,只是增多或加重了“规范人的行为”、“公众参与”、“适应洪水”、“全流域减灾”、“全年管理和调度”等内容,以至于“发生了质的变化”。近一年来,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围绕防洪减灾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大量工作。作者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粗略意见,整理如下供讨论参考。
1对防洪减灾的总体认识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联合国1986~1995年自然灾害统计资料:洪水灾害发生次数占全部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32%,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分别占全部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数的31%和55%[1]。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远远大于美国和日本[2]。我国洪水灾害发生之频繁,造成的灾害损失之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洪减灾对策和措施十分必要。笔者对我国防洪减灾有以下5方面的认识。
1.1防洪减灾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努力推进“人与洪水和谐相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与洪水相处的历史进程中,各国人民不断摸索和探索,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处理洪水的方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逐渐发生变化。从美国密西西比河、欧洲莱茵河和其它一些大江大河防洪减灾的历史进程看,人们对待洪水的方式和态度大致经历了3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古代被动地适应洪水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洪水如猛兽,来了只有躲避;二是控制与防御洪水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定居点范围逐步扩大,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人们开始向洪水通道和调蓄洪水的湖泊进军,导致江河调蓄洪水的场所越来越小;三是有意识地主动适应洪水的阶段。随着大量防洪工程的建成,洪水通道逐步缩小,人们逐渐发现:虽然防洪工程的标准提高了,但洪水灾害损失数量却仍在增长。于是开始了限制人类有害行为并主动适应洪水的新时期[3]。我国近几年的防洪减灾对策措施与数年前相比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正在朝着“洪水管理”和“人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方向前进。如:在法律上已明文规定实施规划保留区制度;在长江等江河实施了大规模的退田还湖、整治河道和实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措施;加固大江大河干堤和病险防洪工程;加强流域管理,实施流域全年水量统一调度等多个方面。
1.2洪水管理需要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措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防洪减灾面临着不同的环境,有很多不利因素。一是人口密度大,留给洪水的回旋余地比较少,难以象西方国家那样预留出很多调蓄洪水的湖泊和湿地;二是洪水威胁区域与经济相对发达区域基本重叠,洪水灾害威胁严重;三是我国江河洪水的变化幅度非常大,防御同样标准的洪水需要修建比西方国家更多、更大的防洪工程;四是我国河流的含沙量高,防洪减灾需要处理更多、更棘手的问题;五是长期以来固有的防洪工程水利观念的管理模式,要转变历史上形成的传统习惯和措施非常困难。为此,我国的防洪减灾对策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不能照搬照套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否则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
1.3洪水管理应以流域为单位,开展流域综合管理江河洪水具有与其它资源不同的属性,它以流域为区域,形成相对独立的集合。流域内的水体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流域间的水体相对独立。这一特点决定了洪水管理必须以流域为单元实施统一管理,否则将导致各种各样的水事矛盾,甚至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江河洪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洪水管理一定要统筹考虑流域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全面安排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洪水管理是对一个流域范围内各种各样与洪水灾害相关的因素的综合管理,是全年的整体活动,决不仅仅是汛期的短期行为。欧洲的莱茵河穿越数个国家,有关国家专门成立了莱茵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流域统一管理的协商与监督机制,该机构是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之后建立的,事实证明该机构在洪水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防洪减灾可持续发展论文
遵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自80年代以来,已为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所共识,并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当前各行各业在制订各种发展规划时,都标明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应遵循的指导思想。防洪减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它可以增强社会经济的抗干扰能力和发展的稳定性,在防洪减灾规划中如何具体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一顶值得探讨的问题。
1、防洪减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已经有不少学者研究探讨,但至今仍未超出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所提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阐释。结合我国国情,其内函的实质是: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长;科学地节约、高效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保护和改善生态及社会环境;提高人类对他们生存和发展客观情势的认识;限制人类自身不顾后果的各种有损全社会长远利益的行为;协调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相互变化关系。这些正是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
洪水是地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动力。洪水具有两重性:当其来量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构成危害时,是可利用水资源的一部份,如直接供生活生产引用、补给地下水、经过调蓄补充枯水期的水量不足以及冲洗河道和地表污染物等;另一方面,当其来量过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造成冲击破坏时,则是一种巨大的灾害。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防洪设施不完善,标准很低,社会基础设施(如房屋、道路等)简陋易损,抗灾害能力很弱,每遇较大洪水,则发生江河泛滥或堤防决口漫溢,致使经济遭受损失,工厂停产,农田失收,房屋倒塌,甚至大量人口死亡,居民财产荡然无存,不得不四处逃难,造成社会的大动荡,经济发展中断或长期停滞不前。洪水灾害便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洪水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是:1)危及人民生命安全,有可能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口伤亡;2)破坏社会财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受灾严重的地区和家庭可能使长期的财富积累毁于一旦;3)自然资源和社会基础设施遭到损毁,如土地冲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交通通讯中断等;4)恶化环境,如扩散污染物,传播疾病,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等。特别严重的洪水灾害,可能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各种基础设施和社会财富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引起社会长期动荡不安,同时造成难以恢复的环境灾难。为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代凡是受洪水灾害威胁严重的国家,都把防洪减灾作为保障社会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根据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历史背景,洪水灾害是历史性的心腹大患,防洪减灾设施建设成为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重大措施,得到举国上下的普遍重视。持续不断的加强和完善防洪减灾各种措施,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仍然是21世纪国家和社会公众的重大任务。
2、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防洪减灾的基本要求
社会防洪减灾体制管理论文
水的灾害从来不能单纯归因于自然水的危害,不能简单称之为自然灾害。其实水是一切生物必须的生命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既离不开水的养育,又难于避开大水的侵害。也就是说,如果自然水没有侵害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就不成其为灾害,古今中外均同此理。那么,社会要发展,就要加强对自然水的调控和管理,这是与人类社会俱来的生产活动。然而当人口繁育和土地开发相当普及以后,与水争地又势不可免,人们利用堤防约束甚至侵占河道和湖泊。调控洪水以减轻灾害,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治水的主流。
与此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水灾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统一结果,要达到有效减轻水灾的目的,在防范洪水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调整国土开发以适应自然。也就是两千年前贾让三策开篇的第一句话:“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留出)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强调在改造河川的同时必须注意适应洪水的自然性情。类似的认识层出不穷,都是在单纯运用工程措施几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的提出的,似乎是无奈之举。这是前人治水的非主流认识。
自从工业化以来,治河手段迅速提高,对洪水的调控能力显著增长,曾一度助长人们战胜一切洪水“人定胜天”的信心。但是当美国所兴建的水库库容相当其多年平均年迳流总量的60%的时候,水灾损失却依旧在不断增长。反思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必须努力适应自然,因为人类已经认识到,自己不能也不需要控制所有的洪水,但可以采取控制措施,也可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美国防洪减灾总报告》,1980年)。如今这一认识又转而成为世界治水的主流派,被各国普遍接受。当然各国之间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社会状况也差异较大,在具体实施方面,又有各不相同的办法。
怎样理解治水理念转变的重大意义?我们可以从回顾人类治水历程中得到启示。
一、人类治水的三个阶段
人类社会伊始就离不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外界自然。如今,当环境和灾害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首先回顾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然界认识的变化以及所采取的相应的治水方略。从人与水的关系角度讲,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防洪防汛处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