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3 06:24: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防范机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防范机制

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被保险人、医疗机构及保险机构的三方委托关系构建防范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机制,从新型博弈模式、利益制衡体系、信息合作交流平台等方面构建防范机制,对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进行控制。

【关键词】道德风险;委托;防范机制

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民生问题之一的居民看病问题也备受关注。医疗保险在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上提供了一定帮助。然而由于医保中信息不对称,实践中时有发生医患合谋骗取保费,或者患者过度消费医疗服务的行为。对于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的探究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现有的市场环境及医疗保险制度下,分析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及过程,对我国医疗保险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道德风险的防范提供依据。

一、相关文献梳理

(一)基于市场失灵的医疗保险道德风险研究。Arrow基于医疗保健特殊性及福利经济学的规范分析方法,构建了医疗费用保险的基本框架,在给出三个竞争先决条件前提下,确认了不确定性下保险市场的缺失引发的市场失灵。Pauly在此基础上认为由于个人过度医疗费用被所有医疗保险购买者分担,个人并不会抑制自身的需求,导致医疗服务费用居高不下。提出包含免赔额和共同分担方式的保险。(二)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研究。H•lmstrom(1979)表明道德风险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引入委托关系分析,解决方法就是监督行动且将所得信息用于合同条款中,回答了何时将不完全信息用于改善合同及额外信息的最优利用方式。Kirkegaard(2017)将分析引入更多维度的道德风险问题。证明一旦满足局部激励相容性,则全局激励相容性问题与两类分布函数的比较问题是同构的。将道德风险的分析推进到了多信号多行为模式的多维阶段。(三)基于非经济因素的道德风险研究。李铁宁等否认基于绩效可测量的经济激励,借鉴国外关于“道德敏感度”的研究,构建了两阶段道德风险模型,设定道德敏感度可以完全理性化在不同阶段最优激励强度不同,因此激励约束政策也应进行调整。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可以看出,从委托理论模型出发,对影响道德风险的经济因素及非经济因素分别进行研究,为道德风险的分析提供了借鉴。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构建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的防范机制在现阶段相对来说比较重要。

二、防范机制的构建原理

查看全文

探索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开展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对有效预防腐败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初步探索。

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基本内容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突出抓好预防腐败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理论基础是廉政风险理论,主要做法包括风险防范体系和质量管理机制。廉政风险理论提出了“廉政风险”概念,对“党风廉政建设领域中可能发生腐败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和分类,形成了针对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的总体设想。风险防范体系把“廉政风险”作为基本目标对象,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有效防范腐败发生的风险,降低或消灭腐败现象。质量管理机制把“风险防范的质量或成效”作为基本目标对象,实施“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的PDCA循环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风险防范工作。

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主要做法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在具体做法上主要涉及了风险防范体系和质量管理机制两个方面的内容。风险防范体系是针对廉政风险所采取的核心防范措施,质量管理机制是针对风险防范所采取的循环改进方法,可归纳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分别在宏观控制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的具体做法。

(一)风险防范体系的主要措施

查看全文

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论文

摘要:金融供应链强调供应链的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的整合与协调,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提高供应链中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性为目标,拟构建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以期为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金融供应链风险管理

Abstract:Asthenewresearchareainsupplychainmanagement,financialsupplychainfocusesthatcashflowshouldcorrespondwithinformationandlogistic.Duetothegoal,thispaperestablishestheguardingriskmechanisminfinancialsupplychain.ItishopedthatwhattheauthorpresentedinthispaperwillstimulatethedevelopmentofsupplychainmanagementinChina.

Keywords:SupplyChainManagement;FinancialSupplyChain;RiskManagement

为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带来规模效益,供应链这一企业经营运作模式应运而生。它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用户连成一个功能性网络,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与整合,供应链上企业联结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产品库存和商业交易时间的最小化。实践证明,加强供应链管理是其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而,对供应链的构成、运作与协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供应链管理侧重于对供应链物流和信息流管理机制的设计和优化,通过整合物流与信息流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效率,而较少将研究视角集中在伴随物流、信息流的资金流之中。

强调资金流在物流、信息流中整合和协调的供应链即金融供应链。在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资金流的循环与增值是由现金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最终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整合,可以保证供应链运营的顺畅以及资金的增值。与单个企业资金流的管理相比,金融供应链管理的范围更宽,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复杂,影响也更加深刻。因此,要实施金融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应将金融风险与供应链风险结合考虑。

查看全文

医院财务机制防范财务风险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危害和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医院财务风险含义和危害。医院财务风险指的是在开展各种财务活动,包括会计行为和审计行为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以及人为因素使得财务活动偏离了其预计目标,从而可能会形成经济损失。医院财务风险一旦发生,一方面医院各项财务活动将无法正常开展,导致医院财务管理秩序混乱;另一方面还会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降低医院的盈利能力们甚至可能会产生财务资金链中断等财务危机。由于医院财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其是否能如期完成预期目标存在不确定性,对于医院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必须要正确把握财务活动的规律,同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尽可能地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或降低风险的危害程度。(二)医院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分析。2.1财务管理随意性较大。医院的各项管理中,虽然财务会计、审计工作和医院的资金运营直接挂钩,但是医院决策管理层对于财务管理却并不十分重视,随意性较大。尤其是在一些县级及以下的医院中,管理层往往认为财务管理就是记账管钱,对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没有予以应有的关注,使得财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另外由于缺乏长期的财务规划,所以对医院财务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是潜在的,短时间内并不容易发现,这就导致即使财务活动已经出现了问题但医院的决策层可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2.2财务决策失误。医院决策层对财务工作没有进行应有的调查研究,在做财务决策时只是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制定,这就使得财务决策和医院实际情况不符,从而产生财务风险隐患。比如有的医院在投资管理上,在没有对投资项目进行切实的科学论证,也没有进行准确的绩效评估,对市场缺乏调研的情况下就盲目投资,就可能会引发项目高负债、低产出的严重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此外,由于决策的失误,导致对资金盲目占用,使得流动资金欠缺,从而影响医院财务活动的正常开展。有的医院年度支出结构上药品的支出比重较大,导致大量药品剩余,同时也影响了有限流动资金的效用,降低资金的有效使用率。2.3内部控制制度缺陷。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上的缺陷是造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医院对收入控制缺乏有效的手段,有些医生便可能违法医院规定私自收费,或者让患者去私人诊所抓药以获得提成。类似的行为一方面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医院的信誉。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健全或者执行部门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的,从而造成医院资金的流失,不但会形成财务风险,而且长此以往会阻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健全自我平衡机制。自我平衡机制包括筹资和资金应用的平衡以及积累和消费的平衡。首先医院需要对资金进行科学规划和应用,保障资金的应用符合医院实际的需求。然后在资金筹集方面由于现在政府拨款给医院的资金较少,所以医院需要深入研究负债经营,适度的负债经营是有益于医院长远发展的,否则会使得医院后劲发展不足。但是一定要对债务进行清理,避免出现过度举债经营,同时合理运用财务信用,平衡资金应用和资金筹集之间的关系,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此外,关于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一方面适度的消费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但是消费过度又会增加医院的成本,所以另一方面要重视积累工作,为医院提供物质基础。(二)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在医院财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财务工作就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财务风险。所以医院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环境,提高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此外,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加强内部审计力度,在医院进行财务决策之前,可通过审计分析为正确财务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医院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必须要对其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在以后的财务活动中尽量避免再发生此类问题,同时也完善了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另外,医院在项目投资等运营资金使用和管理上,必须要加强风险防范。对于管理决策层而言,为了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需要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市场环境进行调查,对可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有效评估。比如需要分析投资的回收率、报酬率和回收期限等。(三)健全自我约束和扩张机制。对于医院来说,其主要目标包括三个,即持续经营发展、扩大医院规模以及快速发展,所以实现财务方面的自我扩张十分有必要,但是必须要平衡自我扩张和自我约束之间的关系,医院的发展既要适度的扩张,又要有严格的约束。因此,医院首先应该对资金进行合理控制,清楚资金的流向;其次要完善财务资金运行管理机制,各个部门和财务活动环节中必须要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使得资金的运营在财务计划范围内进行。也就是说财务资金运行管理机制应该是和医院的其他制度,比如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是统一的。此外,任何医院的变动都要和医院整体发展规划联系起来,财务滚动计划必须是连续的,相互协调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保障医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制度的完善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保障各项财务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可避免经济损失,为医院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对于医院财务会计人员来说,必须要意识到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可以从自我平衡机制健全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健全以及自我约束和扩张机制完善等三个方面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也要将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当作工作的重点,从而有效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

查看全文

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专题会讲话

同志们:

市纪委10月15日在金都宾馆召开了全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会,会上市纪委常委钟明祥同志传达了全省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现场会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市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根据市纪委常委会决定,包括我委在内的八个重点部门从今年10月到明年2月在全市率先开展试点工作,明年上半年在试点基础上全市各区市县和所有部门全面推开这项工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赵田在会上还作了重要讲话。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今天专门召开这个动员大会,对全市交通系统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作出安排。

(一)认真开展风险排查,准确查找风险点

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是试点工作的第一阶段,时间安排为今年10月—11月,试点单位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宣传发动上下功夫。要通过召开党委(党组)会、党员组织生活会、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和现实危害性,切实增强开展试点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广大党员干部中营造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试点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部门统一组织、干部人人参与的原则,在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员的职责定位、法定权限、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试点方案,明确试点内容。

二要在风险排查上下功夫。按照领导岗位、中层岗位、重要岗位“三个层次”,围绕事权、人权、财权、管工程、管项目等涉及到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采取自己查、相互找、组织点、社会评、上级审等多种方式,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外部环境等方面,找准廉政风险点。在领导岗位风险方面,要重点查找自身在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廉政风险;在中层岗位风险方面,要根据科室职责定位,重点查找个人在行使业务处置权、内部管理权和自由裁量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在重要岗位方面,要对照岗位职责、工作制度,重点查找个人在行使自由裁量权和业务处置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

查看全文

林业碳汇项目风险及防范机制

摘要:林业碳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受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影响。重点对林业碳汇面临的碳泄露、第三方机构不健全、相关技术不完善、碳汇价格波动和政策变化等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从加大林业碳汇项目保险投入、完善林业碳汇交易中介服务体系、提高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水平、建立全国性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四个方面来增强林业碳汇项目的风险防范能力,以推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展与建设。

关键词:林业碳汇;风险来源;风险防范

1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1]。森林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从大气中吸收并固定CO2,从而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因此森林的“碳汇”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生态意义[2]。林业碳汇项目是林业碳汇进行开发、交易及碳汇价值实现与管理的重要载体,且对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多重作用[3]。因此,大力发展林业碳汇项目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虽然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总量也相对不足,但是通过模型计算发现,我国森林碳库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因此,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潜力也不可小觑[4]。目前,我国的林业碳汇项目主要包括清洁发展机制下的碳汇造林项目、中国自愿减排(CCER)林业碳汇项目以及其他碳汇造林项目三种类型。其中,我国已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共五个,主要分布于广西、四川和内蒙古等地。相较清洁发展机制下的碳汇造林项目,中国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数量较多,项目公示共98个,广泛分布于广东、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西、湖北等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而其他碳汇造林项目主要由国内外各地政府、国内外企业与组织团体开展的造林活动、森林经营活动、碳汇计量活动等构成[5]。

2林业碳汇项目风险来源分析

林业碳汇形成的周期较长,且面临着众多自然和人为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易对林业碳汇的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仔细分析并防范风险来源对林业碳汇项目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2.1碳泄漏风险。碳泄漏风险是林业碳汇项目的重要风险来源。林业碳汇项目都具有一定范围的项目边界,即由项目活动范围所划分出的碳吸收和碳排放的边界。碳泄漏则指在项目边界之外发生的由于该林业碳汇项目造成的碳排放或碳吸收的增加。发生碳泄漏必须将泄露的碳汇量从项目累积的碳汇中扣除。碳泄漏可分为主要泄露(行为转移)和次要泄露(市场泄露)。其中主要泄露是指由于项目的施行要对原先在该边界内进行的行为活动进行适当限制或禁止,若这些行为活动转移到项目边界外进行,则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次要泄露是指项目导致某种商品的市场供求变化而引起的泄露。例如,如果大规模的再造林活动取代了当地原来的农业活动(如种植水稻)。水稻的市场供给就会减少,假设大米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大米的市场价格就会供不应求而上涨。这可能会刺激其他地方的农民砍伐树木来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可以看出,主要泄露一般比较容易防范,但次要泄露影响巨大而不易防范,一旦发生,会使林业碳汇项目产生大量的碳泄漏,这将对林业碳汇项目预期产生的经济价值产生极大损害,不利于林业碳汇融资的开展。2.2第三方机构不健全。第三方机构主要是指碳汇交易的经纪人、测量、监测及认证等机构。经纪人主要负责搜集信息、撮合交易,有效节约交易双方的信息搜寻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测量和监控机构是由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审议核查机构,承担分析林业碳汇项目和基线设计可行性的责任。认证机构主要负责核实颁发碳汇证。测量、监测及认证过程会直接影响项目的价值,因此出于公平、公正、专业、权威的角度,这些工作都应由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完成,才能让交易双方及金融机构信服。然而,国内目前经国家备案通过的、具有林业方面审定与核证资格的第三方机构仅有6家。国内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数量较少且类型单一,第三方机构的不健全可能会给碳汇交易、碳汇融资造成障碍。2.3相关技术不完善。林业碳汇活动主要以林业碳汇项目的形式进行,而不同市场对林业碳汇项目的准入标准不同,涉及不同的技术要求。在项目申请及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满足这些技术要求,否则会影响碳汇项目的顺利开展。然而,我国林业碳汇相关技术发展还不完善,项目的基准线难以确定、额外性难以衡量,碳汇计量与监测存在困难。基准线是指在没有实施任何林业碳汇项目时,项目边界内的初始碳排放量。额外性是指因碳汇项目的实施而产生的减排量相对于基准线的碳吸收量而言是额外的。基准线的确定是判断项目是否产生额外性的前提,而额外性又是碳汇能够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前提。因此,基准线的确定、额外性的衡量,是林业碳汇项目得以开展的基础,而随着碳汇项目的实施,及时对基准线和额外性重新设定、不断调整,是碳汇项目后续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属于林业范畴的问题,目的在于将碳汇量化并转化为经济价值。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是林业碳汇项目得以开展的技术保证,否则无法得知碳汇项目能够产生的价值量,交易也就无法进行。得到项目所处区域的森林碳储量减去基准线才能得出能够交易的可认证减排量,由此量化碳汇项目的经济价值。综上可知,基准线的确定、额外性的保证、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的完善是林业碳汇项目实施的前提,技术不过关,很难准确测量碳汇量,判断项目的可实施性,也很难准确量化出项目的经济价值,给买卖双方的交易带来障碍。此外,只有准确预测碳汇项目的经济价值,保证碳汇项目的盈利能力,才能激发金融机构融资给林业碳汇项目的积极性。2.4碳汇价格波动风险。一般产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流通费用、赋税、利润四部分组成,理论上林业碳汇的价格也应如此,但与一般商品不同,林业碳汇服务商品的生产成本受诸多内在自身特殊性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核算,导致碳汇价格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林业碳汇融资的关键就在于碳汇的预期价值能够还本付息,因此碳汇价格的波动会给融资带来一定困难。具体而言,碳汇价格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2.4.1林业碳汇自身特殊性。一方面,林业碳汇与工业减排相比成本较低,此外,森林在发挥固碳作用的同时,在涵养水源、保持生态多样性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生态效应。尤其对于减排技术较为落后的国家而言,林业碳汇项目无疑更具吸引力,由此给林业碳汇价格带来正面影响。另一方面,森林资源的生产周期较长,人为活动、病虫灾害等会给林业碳汇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又会加剧林业碳汇价格的波动。2.4.2全球碳市场价格。林业碳汇项目是全球碳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全球碳市场的价格发生波动必然也会影响林业碳汇的价格。而碳市场的价格又广泛受到国际国内的政策风险、监测和审核标准的认可度、项目的融资能力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遭受的自然风险、人为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自《京都议定书》实施以来,还有很多条款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各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全球碳市场交易还未形成自上而下相互协调的机制和标准,未形成统一的碳交易体系,不能充分发挥碳市场的价格发现、信息传递功能。2.4.3交易双方的议价能力。在供需较为平衡,不存在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的情况下,交易双方的议价能力会直接影响碳汇价格。而双方的议价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基本决定因素。此外,交易双方所掌握的市场信息、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则是影响议价的核心要素。在没有交易中介参与,买卖双方直接交易的情况下,由于买方一般是发达国家,而卖方以发展中国家居多,一般买方相较卖方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在交易中介参与的情况下,一般是由交易中介根据买方的报价和卖方的信誉、实力,负责买卖双方的匹配、协商、谈判,双方的议价能力主要通过交易中介体现。2.5政策变化风险。林业碳汇交易建立在实施碳减排法规的基础上,政策变动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政策变化风险是指由于项目国的政治及政策或者国际相关气候的政策变动而使得正在实施的林业碳汇产生不确定性。如美国先后于2001年退出《京都议定书》、2017年退出《巴黎协定》,这些举动必然会对美国境内正在实施的林业碳汇项目、及美国有减排需求的企业为买家的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造成一定影响。此外,新的国际气候政策很有可能采用新的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导致正在实施的林业碳汇项目无法满足新标准。政策变化会给林业碳汇项目带来巨大的风险,极大地增加了碳汇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会加大金融机构给林业碳汇项目融资的顾虑。

查看全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治理与防范机制

摘要:非法集资案件日益增多,与法律适用规则不明、取证难、社会监管存在漏洞等原因相关,在治理与防范上需要从加强立法、政府监管、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秩序;治理与防范

近年来,非法集资类案件密集频发,其涉案金额巨大,投资人损失惨重,造成社会不稳定。尤其以2018年至2020年各种类似“P2P”、理财公司频频“暴雷”为例,其不仅对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地区紧张的社会矛盾,对社会造成的动荡不可谓不大[1]。时至今日,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类犯罪的治理与防范,依旧任重道远。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背景

我国于1995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法》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注,擅自设立商业银行,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予以取缔。商业银行不得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2]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该决定第七条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进行了具体规定,设定了最高十年的有期徒刑,到1997年《刑法》修正时正式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中的第七条纳入进来,于《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作出规定。1997年《刑法》除了将上述第二款规定中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修改为“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进一步明确犯罪的单位与这些自然人之间的归属关系外,其他的内容未作变动,一直沿用至今。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现状

查看全文

“一带一路”金融风险及防范机制

2013年9月和10月,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一带一路”列为中国新一轮“走出去”战略重点。“一带一路”沿线经过65个国家,贯穿亚非欧大陆,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经济增长最快地区,工业、农业、进出口贸易均为世界最活跃区,存在金融合作的潜力。《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沿线半数以上的国家基建指数位于全球均值以下。而基础设施建设、贸易融资等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纽带。中国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对外投资超过吸引外资,国内资本“走出去”、引领新一轮全球化已成趋势。“一带一路”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沿线投资规模成长较快,但是对沿线国家投资失败项目超过50%,甚至有可能风险高于收益,金融风险凸显。本文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剖析产生金融风险的来源,对不同层次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针对性监管对策。

一、金融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一)信用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偿债能力弱,面临社会弹性风险,即资本流入国存在较大的种族宗教冲突、环境规制、资本、人员与劳动力管制及政府稳定性等方面的风险,宗教差异使得银行商业贷款难以参与,给银行产生信用风险(表1)。2014年银行不良贷款占比高于国际通行安全标准的国家占沿线国家总数的一半以上;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23.55%、21.21%和12.27%。

(二)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因汇率变动引起以外币计价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上升或下跌引起的损益,存在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金融活动中。沿线国家大多币种偏小、风险等级偏高、国际流通性较差,汇率波动大。在印度、南亚、中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为便于项目投资的资本运营,普遍收取当地货币,这样与人民币汇兑存在汇率风险。2010年至2016年6月,白俄罗斯货币兑美元的汇率由每美元兑2979卢布贬值至每美元兑20053卢布,2010年至2017年3月缅甸货币由每美元兑5.63缅甸元贬值到每美元兑1360缅甸元。汇率波动造成本国经济不确定性、负区域外部效应,也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源头。而人民币便利程度低,沿线区域市场缺乏人民币与当地货币的互惠、互换机制,缺乏汇率风险对冲工具,汇率风险很难对冲。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对稳定的货币体系,金融体系脆弱。一是期限错配。东亚地区经济增长最快,需要大规模长期投资,而流入该地区的资本多为短期资本,由于短期资本频繁流动,很难满足长期投资需要。二是货币错配。本地区相互间贸易量很大,双方计价和结算使用第三方货币,若区外货币美元稳定充足供应,贸易正常开展。若区外货币美元流动性不足,该区域即使有需求,相互间贸易也无法完成交易。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是最大橡胶出口国,中国是最大的橡胶进口国,双方计价和结算使用美元。三是结构错配。本地区外汇储备、储蓄充裕,但是金融市场欠发达,造成外汇储备、储蓄外流,该区域反而需要动员区外资金投资于本区域。

查看全文

县乡财政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

县乡是我国农村的基层单位,在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县乡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近年来,县乡财政风险问题的凸显及其严峻化,已经成为妨碍县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或隐患。因此,本报告将对县乡财政风险的现状、成因、影响和防范机制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促进县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思路。

一、县乡财政风险的现状与负面影响

对于财政风险,不同的研究者通常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其不同的具体界定。但我认为,迄今为止,刘尚希(2003)的定义较为全面而又简洁地概括了财政风险的本质。根据这个定义,所谓财政风险,是指“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据此可以推论,财政风险并非单纯的财政部门风险,而是政府和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最终面临的公共风险。财政风险与财政困难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财政困难是针对现实的,具有确定性;而财政风险是指向未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现实的财政困难如果不消除,就会转化为未来的财政风险。但是,当前乃至今后的政府政策和政府行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甚至自然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未来的财政风险。对于财政风险,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财政风险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债务风险即财政缺乏清偿能力是财政风险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刘立峰,2002)。财政风险一般具有体系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三重特点。

当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风险问题较重且呈日趋加重之势。主要表现是:(1)县乡政府的负债种类繁多、规模较大,且有不断扩张之势,呈现负债问题严重化和隐性负债显性化、或有负债直接化并存发展的特征。特别是近年来县级财政的赤字面不断扩大,乡镇负债普遍化的趋势已在县市级迅速蔓延。(2)县乡财政的增收渠道不畅,财政收入的增长赶不上财政支出的扩大,导致其债务清偿能力的增长比较缓慢,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扩大,负债规模远远超出可用财力。

从大量文献研究和笔者的相关调查来看,日趋严重的县乡财政风险问题,已经并将继续产生以下负面影响。(1)影响县乡政府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县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工作陷入恶性循环。(2)妨碍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增加,甚至形成政府运转支出挤占公共建设支出、农村公共品供给只能依赖借债或罚款的局面。(3)削弱县乡财政的支农能力,导致实际的财政支农只能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影响财政支农的宏观效果。(4)助长县乡政府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倾向,蓄积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5)影响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林特产税等中央惠民政策的可持续性,加剧近期和长远的农村稳定问题。

二、县乡财民风险的成因

查看全文

县乡财政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

县乡是我国农村的基层单位在今后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县乡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但是近年来县乡财政风险问题的凸显及其严峻化已经成为妨碍县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或隐患。因此本报告将对县乡财政风险的现状、成因、影响和防范机制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促进县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思路。

一、县乡财政风险的现状与负面影响

对于财政风险不同的研究者通常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其不同的具体界定。但我认为迄今为止刘尚希的定义较为全面而又简洁地概括了财政风险的本质。根据这个定义所谓财政风险是指“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据此可以推论财政风险并非单纯的财政部门风险而是政府和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最终面临的公共风险。财政风险与财政困难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财政困难是针对现实的具有确定性而财政风险是指向未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现实的财政困难如果不消除就会转化为未来的财政风险。但是当前乃至今后的政府政策和政府行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甚至自然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未来的财政风险。对于财政风险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财政风险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债务风险即财政缺乏清偿能力是财政风险最主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刘立峰。财政风险一般具有体系性、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三重特点。

当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风险问题较重且呈日趋加重之势。主要表现是一县乡政府的负债种类繁多、规模较大且有不断扩张之势呈现负债问题严重化和隐性负债显性化、或有负债直接化并存发展的特征。特别是近年来县级财政的赤字面不断扩大乡镇负债普遍化的趋势已在县市级迅速蔓延。二县乡财政的增收渠道不畅财政收入的增长赶不上财政支出的扩大导致其债务清偿能力的增长比较缓慢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扩大负债规模远远超出可用财力。

从大量文献研究和笔者的相关调查来看日趋严重的县乡财政风险问题已经并将继续产生以下负面影响。一影响县乡政府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县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工作陷入恶性循环。二妨碍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增加甚至形成政府运转支出挤占公共建设支出、农村公共品供给只能依赖借债或罚款的局面。三削弱县乡财政的支农能力导致实际的财政支农只能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影响财政支农的宏观效果。四助长县乡政府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倾向蓄积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五影响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林特产税等中央惠民政策的可持续性加剧近期和长远的农村稳定问题。

二、县乡财民风险的成因

查看全文